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xiàn)場實錄 第5講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xiàn)場實錄 (5)

  第 5 講

  時 間:公歷2009年7月4日,農(nóng)歷五月十二日,星期六下午

  地 點: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

  學習內容:

  已經(jīng)把五識身相應地讀完了,按照這個內容,整個五識身相應地還不到一卷的內容。接下來本地分中意地第二,意地從目錄上可以看出來,它分了好幾節(jié),目錄: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實際上意地占了二卷多,這個地方的一二三,比如,意地第二之一,意地第二之二,意地第二之三;這個一二三并不代表什么,意地第二之一,五識身相應地第一只能說順序,哪么意地里頭又分一二三,這個沒有實際意義;實際上也是分這個卷的內容,比較均衡一點,就把它分成了這些;實際上最早有的經(jīng)、有的論在印度就有這樣的分法,有的可能來東土才形成的。但這個《瑜伽師地論》我估計,還是在印度時期就有這樣的分法,因為,當然佛經(jīng)在印度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貝葉經(jīng)的形式,貝葉經(jīng)是一頁一頁的串的,翻的時候,數(shù)量差不多,有些時候印佛經(jīng)的分卷,根據(jù)數(shù)量來分的,比如內容差不多,都比較整齊,分成一段;有些時候根據(jù)哪個造論的人,或者翻譯的人,翻到這里差不多他就分一段,打個總結,完了下一次又開始。

  說這個之一、之二、之三沒有實際的意義,哪么原論上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這里有承前啟后的意思,已經(jīng)把五識身相應地說完了,接下來就要說意地。所以,這個論,我們這個學佛法,經(jīng)律論這里頭,你一定要有一個概念,實際上這個經(jīng),嚴格意義上講,是比較好懂的;后來這個造論,越造越復雜,因為,造論的時候,他會有時代性,他會把其它相關的東西拉到一起來說,所以,實際上把它搞得很復雜,還有讀經(jīng)的時候,讀論的時候有個差別,你們看,這個經(jīng)它不一定前后有邏輯的,但是這個論往往邏輯性很強,他會講究一些方法;這個經(jīng),就是佛在世的時候,講經(jīng)的時候,我們講:佛說法都是隨緣開示,大部分內容并沒有我今天該講個什么的?我提出來,很多時候不是這樣的,都是有人要問;你看所有的經(jīng),大部分的經(jīng)都是有人問的,解答你的問題,哪么才開示,闡述道理,這樣子出來的。所以,今天人家上午問的這樣的問題,下午問的另外一個問題,后來結經(jīng)在一起的時候,不一定有關聯(lián),所以,我最近看他們搞哪個《金剛經(jīng)》,有個人搞《金剛經(jīng)》研究,《金剛經(jīng)》我們都知道分兩部分,對吧?前面一半,后面一半,但是,現(xiàn)在人討論得很利害的問題是,《金剛經(jīng)》因為前頭嘛,就是圍繞兩個問題在討論:“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對吧?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問題是什么呢?真正釋迦牟尼佛在解答的時候,他是先解答后一個問題,開始問的時候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但是他先回答的“云何降伏其心” ,最后才是“云何應住”。在下半部的時候,他又倒過來了,這兩個問題又倒過來了,這兩個問題又開始琢磨,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個意義不是太大;也有可能,當然你說沒有意義,也可能有意義;所以,問兩個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他為什么不先說第一個呢?先說第二個呢?但是不要認為這里邊有好些文章要作,沒有必要。所以,經(jīng)里面,沒有很多邏輯性。因為他是隨問隨答,這樣子出來的。而論就不一樣,論的后期專門有著作了,有人寫了,他就有邏輯了;比如這一句,已說五識身相應地,就有承前啟后之意;交代一下,前面的五識身相應地已經(jīng)說過了;云何意地呢?下面轉入說意地。

  單說意地的時候,我們先給大家提示一下,這個意地的意,不等于我們說眼耳鼻舌身意的意,眼耳鼻舌身意哪個是意識,跟這個意是有區(qū)別的,到底有什么區(qū)別?我現(xiàn)在只能給你說這么一個概念,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六識哪個意是一個狹義的;這個地方講意地的意是廣義的,那么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意,一提到它只是專指第六識,但是這個意地的意是廣義的,包括一切識都可以叫意,它為什么都可以叫意?一切識都可以叫作意,下面要談到,我先給你提出個概念,這在唯識佛法里面,關于意識的意有狹義的用法,有廣義的用法。狹義的用法,就特定所指的第六意識;廣義的不可能代表一切識。為什么不可能代表一切識,我們下面談到具體內容的時候再給大家講,先要有個印相。原先就有人問過我,他看了《瑜伽師地論》目錄,很多人學過《百法明門論》的,學過《八識規(guī)矩頌》的,都知道唯識佛法講八識的嘛,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前五識,對吧?意識第六識,末那識第七識,阿賴耶識第八識。他看這個《瑜伽師地論》目錄,五識身相應地,前五識;意地,他說怎么找不到末那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呢?你看這里沒有吧?目錄里沒有的,在這里面看出問題來,按道理來講,說《瑜伽師地論》是整個唯識佛法的百科全書嘛,都在里頭。既然我們都有印相唯識佛法是講八識的,咦,他怎么講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就沒有下頭了?實際意地包括了末那也好,阿賴耶也好全都在里頭了。從目錄里面也許看不出來,哪么云何意地呢?什么叫意地呢?

  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yè)故。

  此亦五相應知,什么意思呢?說前面我們談到五識身相應地的時候,對這個五識的了解呀,都是從五個方面,哪五個呢?下面說的: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yè)。當然這個跟后面又有所不同,晚期的,特別是到了《成唯識論》時期,對每一個識的了解,比這里還多;那么,最能體現(xiàn)的就是《成唯識論》里頭,我們簡練的就是《八識規(guī)矩頌》里頭;你看《八識規(guī)矩頌》里面除了我們這里講的:所依、所緣、助伴、作業(yè)以外,還談到性,性質;就是善的、惡的、還是無記性的,這是它的性質。每個識都存在的,你比如:你這個時候的眼識生起來,你跟它相應的心所,如果是善性的,如果是精進的,或者是慚、或者是愧,那么,你這個前五識就是善的;如果這個時候貪嗔癡煩惱跟這個前五識相應,那你這個前五識是什么?是惡性的。煩惱心所與它相應,他不一樣的。所以,還有性類的差別,包括前六識,包括六識、七識、八識都存在。性過后,還有界地,這就是識,包括八個識三界九地,這個三界九地簡單講就是我們整個世間,當然包括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這都是他的輪回里面,還沒超出輪回,就凡夫有情生命活動的范圍。那么,這八個識在這個范圍內活動的情況,也是不同的;比如:第六意識他在三界九地跑都可以,沒問題,都可以活動。但是,前五識就不見得了,因為你到了色界的時候,到了離生喜樂地的時候。

  因為,我們這里要有個概念,佛法把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劃分了三個,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劃分了三個階段,凡夫眾生三個大的生命階段;當然,六道也在里面,三個角度,劃分的角度不一樣,那么,這個欲界呀,我們佛法里把他叫做“五趣雜居地”;這個指我們娑婆世界: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都在這里頭活動,叫“五趣雜居地”。為什么欲界呢?很簡單,這個世界的有情眾生,他們的生命和生活離不開飲食,男女之欲,所以,把他叫做欲界。所以,你要記住,彌勒菩薩現(xiàn)在是在欲界里頭,不是,彌勒菩薩不是住在欲界,應該離開欲界了,應該是在色界里頭,但是他還有身體。所以,五欲界里頭就有五個識,要吃飲食嘛,要生活嘛,這樣子,這個欲界里頭,前五識都可以活動的。但是,一旦離開飲食、男女之欲,到色界,第二地,色界初,第二地,就是九地第二地叫“離生喜樂地”。這個怎么叫:“離生喜樂地”呢?就是離開世間飲食、男女之欲,說到了這個第二地,就不用吃飯了,既然不用吃飯,你就可以想,哪些東西就不會有了,《八識規(guī)矩頌》里講過了的,說:“眼耳身三二地居”。鼻子和舌頭這兩個就不管用了,只要離開欲界,它就不管用了,這兩個在欲界里管用;因為,欲界里有飲食、男女之欲,首先有飲食嘛,鼻子要嗅嘛,舌頭要嘗嘛,到了色界就沒有飲食之欲了嘛;所以,它就不存在香味的問題,不存在味道的問題,鼻舌兩識不管用了?墒,到了二地以后,鼻舌身也都不管用了;因為他是“定生喜樂地”了,他完全入定了,他身上物質性的東西都不太活動了,所以,鼻舌身這三個也沒有了。到了二地以上全五識都不活動了,所以在《八識規(guī)矩頌》、《成唯識論》里面都談到活動的范圍,還有他認識對像,我們講識就是認識對像嘛,認識對像就有結果。對吧?

  在佛法里叫“識量”,量就是能量的量,就是認識得正確不正確,量字給打比方:你去街上買布吧,買布、賣布人是不是要用尺子,來量這個布,對吧?那么,這個比方是什么呢?那個尺子,就等于是識,那個量的布就是認識的對像,對不?但是,尺子量布都有個結果;這個布幾尺長,一尺二尺,是不是有個結果。所以,能認識的識,與所認識的對像一定要給個判斷,那就有個結果。這是杯子,杯子剛開始的語言就是結果了,這叫“量”。在唯識學里面。那么,這個量有些結果是正確的,有些結果是不正確的;有些結果是真實的,有些結果是不真實的。你比如:我們就說這個杯子,你都看到這個杯子了,這個是什么?你可能都會說這個是杯子,這里面就存在一個問題,只有通過你的眼睛那一剎那,這個是白的、圓的、不銹鋼的,那一剎那是現(xiàn)量,是正確的;當你說它是杯子的時候,認為它是杯子的時候,它已經(jīng)不是正確的了;為什么?因為你已經(jīng)加了名稱、概念,在這名稱、概念上面又再起了杯子的認識了;知道不,所以,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不真實了。所以,唯識佛法它把這個東西講得很微妙。所以,現(xiàn)在有很多人頓悟也好,正智現(xiàn)量也好,一聽就知道已經(jīng)不真實了。所以,他講到識量的問題。

  還有講到境,有些境界是現(xiàn)前的,杯子是現(xiàn)前的,對吧?但是有些境界,背到眼睛一想:北京、天安門、上海、廣州、宇宙、飛船都不在你眼前,那只是個影子,那么認識的對像又分很多類。所以,到《成唯識論》時期,他就分得更詳細;那么最簡單,就是《八識規(guī)矩頌》里談到的,性類:他的性質;界地:他活動的范圍;識量:認識的結果;還有這個境界是真實的不真實的等等。他分得更細,但這個地方,只談到了所依的問題,所緣的問題,助伴的問題,作業(yè)的問題,《八識規(guī)矩頌》還談到轉依的問題。進化,因為你學佛不是搞理論研究,是要怎么轉變,怎樣進化,這里頭今后也要談到。所以,前面只交代了這些,因為我們前五識都是從這幾個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yè)這五方面在談。

  此亦五相應知,意思說前五識都是從這五個方面在談。所以,這一地,談意地也是從這五個方面談,哪五個方面呢?自性,彼,哪個彼是指什么?就是指意地;他的所依、他的所緣、他的助伴、他的作業(yè),那個自性,用我們今天話講就是他自身的特點。所依:他依靠的條件,但這個所依包括很多,有種子依,還有等無間依,還有俱有依,前面我們談五識的時候談到了,這個依就是依靠、條件,他要活動需要條件的。所緣:他認識的對像;助伴:就是幫助或協(xié)助他完成認識的心所;作業(yè):哪個業(yè)就是作用的意思;照這五個方面來談。所以,你看小字里面:云何意地等者:此云意地,攝一切識。我講的廣義的,一切識都叫意地。依思量義,轉得意名。如說意處具攝諸識,此亦如是,總名意地。然此不說意相應者,隨應當知此相應偏說意識,不說一切。這就是狹義的第六意識。下所依中,當廣其義。為什么是這個樣子?下面就會談到。

  云何意自性?

  謂心、意、識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者:此三差別如下自釋。然非一一不通一切;約勝功能,故差別說。問:五識相應前文已顯,何故此中復更宣說?答:五識粗顯,前已別說,然意未盡,今意地攝。如下廣釋色聚心心所品,非不兼說五識相應。由是當知,此云意地,攝一切識。

  我先給你簡單的說,這個心意識,云何意自性,這個意是指意地。知道不?他說一切識,是哪些呢?就謂心意識。那么,這個地方的心,就是我們現(xiàn)在,前面學《八識規(guī)矩頌》,學《百法明門論》里頭講的:阿賴耶。就是這個地方的心;這個意就是指的末那,就第七識;這個地方的識,就是指的前六識;你先要有這個印相。

  你看他這個地方說的: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者,為什么這個意地自性指的心意識是一切識呢?此三差別如下自釋,這下面要講的,然非一一不通一切;約勝功能,故差別說。什么意思?就是這個心,也可以叫意,也可以叫識;明白嗎?這個意也可以叫心,也可以叫識;這個識也可以叫心,也可以叫意;他們都是通的,但是,約勝功能,故所差別,他們的功能,有主要功能,就表現(xiàn)得比較強烈,所以從強烈功能來講,只有阿賴耶,可以叫心。末那可以叫意;前六識可以叫識;他們每一個在這方面菜單現(xiàn)得最強。所以,約勝功能,故所差別說因為,他在某些方面比較強,比如:我們原來有個影相,阿賴耶叫什么?叫藏識。對吧?是收藏種子的。為什么叫阿賴耶?阿賴耶是印度話,翻譯成中國話叫藏識。由于第八識它具有攝藏、收藏一切種子的功能,所以叫藏識。對不對?那么,應該說前五識也好,前六識也好,末那也好都有這個功能。但是他不強,很微弱,很微弱不計,用今天的話講,但唯獨只有這第八識在這方面的功能是最強的。所以,給它個中字叫什么?叫阿賴耶識,也叫心。那么,這個意指末那識呢?因為這個意它有個特別的概念,叫恒審思量。就它那個思量沒停止過,它的活動沒停止過,只有它有這個功能,其它前六識都沒有,為什么呢?前六識會不會停止喲?你眼睛背上了,你眼識活不活動?不活動。你睡覺耳識活不活動?都不活動。還有你在悶絕的時候,你是昏昏沉沉的,那怕眼前有個東西在恍,你也感覺不明顯;因為你的眼識也好,意識也好,干嘛?意識也沒活動了,但是,唯獨第七識,它是長期干什么?我執(zhí)嘛。執(zhí)第八識為我嘛。所以《八識規(guī)矩頌》上:“恒審思量我相隨”。它從來一刻都沒有停止過活動,所以,這個地方講的意,就是特別指“恒審思量”這樣一個含義,這樣一個功能;只有誰最明顯啊?第七識,末那識;所以,給它安個名字叫什么?叫意。這個識呢?我們一般說這個識叫什么?叫了別,叫認識,前六識在這方面最強烈,對不對?對。你比如,眼識的功能是干什么?了別色的;耳識的功能呢?了別聲;鼻識的功能呢?了別香的;舌識的功能呢?了別味道的;身識的功能呢?觸覺;是不?冷的、熱的、硬的這都是觸覺;意識的功能呢?了別一切境界,包括前五識的境界它都要參與進去,不是有個五俱意識嘛,除了這個以外,我們剛才講的,腦子里面北京、天安門、上海、廣州、天上到處都有,這個是誰在了別它?意識。對不對?它都可以了別。所以,前面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它表現(xiàn)出來最強的特點是什么?了別。對吧?所以,就把它們叫著什么?識。所以總的來講,我先給你提示一下,心,就是指的誰?阿賴耶識;意呢?末那識;識呢?前六識。那么為什么它們有特定所指?因為,這八個識它們某些方面的菜單現(xiàn)最強烈,所以給它命這個名字。就跟我們現(xiàn)在命名字一樣,很多根據(jù)功能來的嘛。比如:這個燈,它為什么叫電燈?因為它是通過電來發(fā)光的。是吧?過去點的油燈,它為什么叫油燈呢?因為它是靠油來發(fā)光的;是不?它是從這個功能上來說的。所以,關于八識的命名也是這樣的,說這個意地,不是末那哪個意,也不是六識的意,它是統(tǒng)治一切識,意地。所以,它叫“意地”。注意了。不叫意識,就是統(tǒng)治一切,就是廣義的意,不是狹義的意。

  但他這里提了個問題,他說:五識相應前文已顯,何故此中復更宣說?前五識不是都講過了嗎?你這里識還包括它呢?他說:五識粗顯,前已別說,前面只是簡單的講。然意未盡,今意地攝。但是還有更詳細的意義在哪里?就在這里面交待,如下廣釋色聚心心所品,非不兼說五識相應,由是當知,此云意地,攝一切識。所以,這里知道意地,包括一切識。包括哪個?心、意、識,總的來叫什么?意地。哪么這個心到底指什么呢?指第八識;為什么指第八識呢?你看他這里有解釋的,下面一段: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zhí)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異熟所攝這里把它剪斷,打個逗號。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等者:積集名心,體即阿賴耶識。由阿賴耶識集諸法一切種子,依止義故,偏得心名。一切種子略有二別。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一切一切者,謂漏無漏諸法種子皆悉具足;少分一切者,謂唯有漏諸法種子。如下釋言: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此中一切,應如是知。隨阿賴耶之所生處,自體之中,皆為余體有漏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種子。如是色界自體中,亦有欲、無色界一切種子。無色界自體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種子。如下自說。(陵本二卷8一頁101)由是此言所隨依止性。亦為般涅槃法無漏種子之所依附,由是此言依附依止性。攝大乘說:此是出世心種子性,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此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故阿賴耶識雖是彼依止性,然但依附,隨彼俱轉,是名所隨依附依止性。如是二種所依止性,當知其體即是阿賴耶識。由彼唯先業(yè)引,說名異熟所攝。具有此義,方成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是故作如是說。

  我們剛才有個總體的介紹,就是這個心,指的是阿賴耶識。我們剛才談了,只有心才能符合阿賴耶識的標準;那什么叫心呢?下面請看: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zhí)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那么這句話有點高度濃縮,他到底什么含意呢?下面有解釋,你看這個心,在唯識佛法里面,他講有兩個定義,你們要記住,積集名心,集起名心;這個是你們學《百法》的時候我告訴過你們的,不知還記得不記得;積集名心,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這個你們在學《百法》的時候交待過的,為什么叫積集?這個上面有的,不知你們看見沒有,窺基大師還有集起名心,哪個集就是集合的集,起就是站起來的哪個起;嚴格意義上講,要具備這兩個含意,心是具備這兩個方面的功能的。注意了,這個講的心,你們可能才接觸唯識學的,一定不要認為良心的哪個心,講的,不是講的哪個心,也不是講的腦袋的大腦,更不是你哪個心臟。按佛法講:這個心就是整個宇宙,整個法界。都包括這個,唯識佛法特指的就是心,指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什么?那沒法給你看,這個也不是物質性的東西,當然嚴格意義上講,按《成唯識論》里頭:“五教十證”,證明必須有阿賴耶識。《成唯識論》開頭就有:“五教十證”。包括《攝大乘論》里頭,他證明;五教:從釋迦牟尼佛講的經(jīng)里面,找的五條,釋迦牟尼佛講的有這個;十證:就是十條理由。這個你們將來都會學到,這個我只能總的交待一下,這個心:指阿賴耶;什么叫心呢?兩個功能,積集、集起。什么意思?積集很簡單,我們原來學過的有這個基礎,我們說阿賴耶識就好比一個什么東西?倉庫。就像你家里面的倉庫,你看你的米壇子,你所有的東西,就等于你廚柜里面,你所有買回去的,糧食也好,什么調料也好,是不是都往那個廚柜里頭放,全都往里頭放。所以你外面買的哪些東西,今天這個超市里買,明天哪個超市里買,不管你在哪里買的,最后干嘛呀?都集合在哪個廚柜里頭,說阿賴耶識是什么?是前面這些,一切種子都集合在阿賴耶識里頭,說集我要干嘛?把你哪些東西拿過來,放在我這倉庫里頭,積集聚集的意思,保存的意思,收藏的意思;但是還有集起,什么呀?你把種子放在這里干什么?就像你到超市買東西回去干什么?要煮起吃的。你說我買來圖好玩、好看,那你買幾十年,屋子還堆得到啊?你廚柜堆不到,家里堆不到,買到回來需要的時候干嘛呀?煮到吃的。所以講種子積集在阿賴耶識里面,最終干什么呀?就當條件成熟的時候,這些種子再干嘛?發(fā)出去,讓它產(chǎn)生作用;哪個集起的起就是要發(fā)生作用,這叫集起。要有這兩個含義才叫一個名字,叫心,也叫阿賴耶。

  一切有情眾生都有,誰都有。佛法講:各證一境,各一宇宙天地。按這個意思講,每個有情眾生都有獨立的阿賴耶識。但是你打破阿賴耶識又溶為一個大的,就是溶入法界里。問:無情眾生?答:無情眾生按佛教講,無情不外乎就是草木山河大地,這些是四大構成的,這些四大從哪里來,阿賴耶識的種子來,阿賴耶識里面的地水火風種子內變根身,外變器界,你不要看到屋子這么大一陀,實際上今天科學家觀察,這些東西都不是真實的。有人問:以前帕含加也寫過《瑜伽論》,只對人有情眾生在說。宗性大和尚答:佛法是把他推及到了整個山河大地,就說他有一個內四大和外四大,那么這個阿賴耶識包括一切種子都攝藏。問:胎生、卵生、濕生都有自我意識嗎?答:肯定有。問:那目前科學認識只有人才有?答:連科學也是在不停發(fā)展的,一定還要發(fā)展?茖W也沒下結論,他也沒說十七世紀的科學一定是推翻十六世紀的科學。他一定是有感覺的,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地上爬了一個小蟲子,你挆它一下,它就跑,它要沒感覺它會跑嗎?問:那是感覺,不是自我意識?答:它沒自我意識,怎么會產(chǎn)生感覺呢?問:自我意識,比如狗它不知道它是狗。答:你不是狗,怎么知道它不知道。問:只有人才知道自己是人,其它動物都不知道。答:因為我們人自我意識是放在人的范疇,其實我們怎么研究狗有自我意識,沒有自我意識,你怎么研究,你作試驗,你拿個儀器去探測。問者:比方說自我意識,最簡單的就是,大家都知道哪個人是你,他沒有我的概念,只有人才有我的概念,目前一切事物發(fā)生只有人才有我的概念,其它的都沒有我的概念。答:其它的有情眾生照樣的有,只是你今天還沒把它研究到哪個層面去,因為每一個有情眾生它都是靠阿賴耶識執(zhí)持各自的生命體;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zhí)受,下面就談到,體能執(zhí)受,異熟所攝,就依它阿賴耶識不執(zhí)受的時候,你這個身體就壞掉,就不再工作,就不是鮮活的生命。所以阿賴耶識,這個心,他把種子攝藏起來后,同時還要產(chǎn)生作用。所以,這個心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積集、一個是集起,有這兩個功能以后才叫做心。我們今天講了,說你怎么分明阿賴耶識的存在。舉個簡單例子:當然《成唯識論》里面比較詳細,比如,我常講的,我們人的學習,你第一次看見這個杯子的時候,很簡單,我們都從這個階段過來的,看圖識字也好,看東西識字也好,都是這樣過來的嗎?你從來沒看見過,拿個東西在你面前,當然就會問,這個是什么東西?你看了半天也是個愣頭青,不知道是個啥子東西,那么大人就告訴你,這個叫杯子,那么這個時候杯子的形相,這個相貌,連同杯子的概念,它就有一個種子保存在你阿賴耶里面,這個種子是什么?實際上就是潛在的信息;聽說種子,就像麥子稻子一粒一粒的,有些東西還不是那么局限的,就是一種能量。比如,像電能一樣,是不是一粒一粒的,不一定;但它確實存在。所以,當?shù)谝淮慰匆娺@個杯的時候,別人告訴你是杯子,杯子的像貌,杯子的概念,就有一個潛在能量和信息,一定要有保存的地方。對吧?你想嗎,如果沒保存的地方,第一是存不下來,第二永遠不知道它是杯子,你永遠學不會,只有一個地方保存信息和能量。所以第一次看到知道是杯子的時候,第二看見的時候,稍為聰明的人,就知道哪是杯子,昨天才見過;稍為遲鈍點的人三次四次才能記憶。佛法講:這叫熏習。什么叫熏習?用今天的話講:叫強化。強化訓練,強化訓練后,這個杯子的相貌和概念,就有潛在的信息和能量,當任何時候現(xiàn)見到這樣的東西的時候,你都會干嗎?叫它杯子。如果我們沒有這樣一個明確的正確的認識、信息和能量,保存下來,你會認識這個杯子嗎?學得會嘛?學不會。所以,佛法反過來認識,他說一定要有一個東西來保存這個信息和能量,哪么,怎么來保存這個信息和能量,就開始推理了,眼識能不能保存?不能,它不具備這個功能。對吧?眼識有時有間斷,這個東西要保存,就必須要永遠無間斷這樣的功能才行,所以,前五識、第六意識都不具備這個功能,末那識更不具備這個功能,看來唯獨具備的只有第八識,它才具備這個功能。所以,它反過來證明說,必須有阿賴耶識存在,來替我們大家保存信息和能量,不然一輩子學什么都學不會。我舉的這個例子可能直觀點,最終你要知道阿賴耶識,除非你親證到了,現(xiàn)在這些東西都是推理,通過推理來知道;真正到最后要你開悟,就是把這個自我和無明打破以后,你看這個則身,阿賴耶識的存在。但是,最近有很多扯環(huán)筋的,我給他講:阿賴耶識,你看哪個蚯蚓呢?看過蚯蚓沒有?蚯蚓很奇怪的,你把活的蚯蚓一分為兩截斷,不是砍成兩節(jié)了嗎?這兩節(jié)蚯蚓都還在動,扯環(huán)筋就問:阿賴耶識在哪頭?它兩頭都在動呢,你們說阿賴耶識它在哪頭?還有更大的問題,截成兩節(jié)的蚯蚓到最后它都要長成兩根蚯蚓,你看一個蚯蚓變成兩個了,你不是說一個阿賴耶識嗎,它長成兩根蚯蚓,不是阿賴耶識兩個了,不是多出一個阿賴耶識,它從哪里來的?你們說:怎么解釋?動動腦筋,好像我以前給你們講過?沒講過。我覺得好像我在哪里講過。其實這個很簡單,當你一刀將活的蚯蚓截成兩段,這兩段蚯蚓還在跳動的時候,不是這個意識的活動,它是物理反應,物理反應明白嗎?就等于你們今天扯橫筋,佛教說:只有有情的眾生才有生命,那些無情的就沒有生命。不對,有。你看草都會動,那個含羞草嘛,哪個癢癢樹,你去撈它,它會動吧,是吧?這些我原來都講過;這些草都動,這些都是物理反應,為什么?你學物理嘛,你這個人身上是有溫度的,當你去碰到含羞草,還有癢癢樹的時候,人的體溫靠近樹的體溫,哪個含羞草也好,哪個癢癢樹也好,它有植物細胞,哪么植物細胞在離人體溫時,它會動;還有一個,你去動了它哪個樹干或者外表組織的時候,它那種植物觸動的時候,它也會動。它是物理反應,你不以為它好像我們人一樣,你罵它,你打它,它會生氣,它怎么不彈轉來抓一爪,沒有。對吧?因為它是物理反應。所以,剛才說蚯蚓把它截成兩段,它還在動,這是物理反應;但是,最后成了兩個蚯蚓,這是確實的,它成兩個身影了,這個時候,不是原來的阿賴耶識在起作用了,原來哪個阿賴耶識已經(jīng)離體了。它為什么有兩個了呢?是另外兩個有情眾生再投胎在這兩節(jié)蚯蚓上頭,這兩個有情眾生就是佛教講的化生,就借這個物體,新的生命又產(chǎn)生了。所以,這兩個蚯蚓發(fā)生作用的阿賴耶識,不是原來哪個了;原來哪個說不定去變老鼠了。那么這兩節(jié)蚯蚓上頭,這個虛空上面另外生命等著,要找條件,投生新的生命。比如說:我們講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些要通過父母緣胎生的嘛;卵生:要有蛋的嘛;濕生:就是哪個水溝邊上,什么都有,只要有水,現(xiàn)在比較明顯的長蚊子、長蒼蠅;所以,有些人說:蒼蠅很討厭,怎么辦?我說:只要少污染一點,它自然就少了。是不是?你不愛衛(wèi)生,到處很臟,那就搞得很慘了;化生:就是沒有具體的形式;所以,有的那個化生有情,還可以去托人體的;是不?比如:鬼神附體啊,這些東西都屬于這類。所以,它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阿賴耶識了。就是原來的阿賴耶離開蚯蚓的體了,現(xiàn)在新的兩節(jié)蚯蚓,它不是馬上就長成的,它一定是還有個過程的,如果你說是馬上長成的,這東西沒法說,我也給你講不清楚,它因為這兩節(jié)蚯蚓成為兩個新的生命,它不是馬上形成的,它一定還要一個階段,這個是另外的生命。托胎而生,就是化生有情,再從新獲得新的生命。所以,它就跟我們本身講,每一個有情眾生,有一個各自的生命體,包括有一個阿賴耶識執(zhí)持你這個生命,我覺得應該不是矛盾的。所以,這中間要動腦子,去琢磨,唯識佛法給我們探討的這些東西,很多不是我們現(xiàn)象層面的東西,還有很多隱形層面的東西;離了我們表相層面以外,還有更多的隱形層面,那不是我們這種感觀、這種直覺,可以來查覺得到的;所以,這個地方講的阿賴耶,它就是屬于這一類狀態(tài),不是我們直覺或者馬上感知到的,它實際上在我們現(xiàn)階段,你能夠唯一了解的,就通過道理,推理來論證它的存在;真正要感覺它的存在,就是要,佛法講見道,就是要成圣人以后你才能感知到它。真實不虛的,但是,這里頭他講積集名心,剛才講了一個。

  我們還補充集起,那不是我說的,那是窺基大師上面講的。那么,不管你積集名心也好,集起名心也好,剛才說了,你種子要集中在一個地方,是不是要有一個處所,最后要從那個地方出來,也要有個處所,那這個處所在哪兒呢?體即阿賴耶識。哪個體指什么?就是處所。

  由阿賴耶識集諸法一切種子,依止義故,故得心名;因為阿賴耶才具備積集和集起的功能,說最后還有個功能,給它安個名字叫什么?叫心。它說一切種子,往那里呢?阿賴耶識。

  一切種子略有二別,有二種,一個是一切一切,二個是少分一切,一切一切謂漏無漏諸法種子皆悉具足,前面哪個漏指有漏,后面哪個無漏就是指的無漏,總的來講有漏無漏,有漏就是指的凡夫有情世界染污的,這個叫有漏。什么叫漏?就是三界九地都是漏,只有出離了三界九地才叫無漏。為什么呢?因為你這個三界九地六道輪回,他的生命都很危險。為什么呢?哪怕你修定,修得再高,修到無色界里頭,當定力不存在,他馬上一出定以后,就會往下墮落,或是到色界,或是到欲界,就叫漏。那么只有出離了三界,就叫無漏。為什么呢?他的生命是自由的,是自在的,所以,他叫無漏。一切一切指的不管有漏的種子,無漏的種子,它都可以保存。

  少分一切謂唯有漏諸法種子,為什么他這里分成兩遍呢?因為保存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形式上是不同的;為什么不同呢?你看好,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這個主要指的有漏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這個種子主要是指的什么?無漏種子。主要是指的無漏種子,下面會談到的。

  如下釋言: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什么叫涅槃呢?就是了生死的境界,就是無漏的境界,叫涅槃。若般涅槃,就是要證涅槃,就是要出離生死,了脫生死的人,一切種子悉皆具足,我們現(xiàn)在你要想成佛,要想了生死,那么你現(xiàn)在凡夫地界,肯定有有漏種子,這些有漏種子是無量劫造的,是不是現(xiàn)在造的,對吧?你現(xiàn)在學佛法,按照佛的言教,按照佛的智慧和慈悲,開始修行,就會積累一點無漏種子對不對?那么它同時都可以保存。所以,有漏無漏同時具備,這還是在凡夫的狀態(tài),是發(fā)心的凡夫,沒發(fā)心的凡夫全是有漏種子,到了圣者地位全是無漏的。所以,從發(fā)心一直到成佛這個階段都是有漏無漏間雜的。這又要分兩段,見道以前,就是未入圣位以前,有漏大于無漏;見道以后,無漏大于有漏。它是一個分水嶺,那么什么叫見道?舉個例子:你小時候到公園去玩過沒有,坐過蹺翹板沒有?坐過。你看這個翹翹板中間一個支點,一個木板子是平恒的,對吧?當你凡夫階段,沒發(fā)心的時候,等于這個翹翹板全部翹在這頭的,當你凡夫位發(fā)心的時候,你就開始發(fā)心學佛的時候,你每天都在積集,原先你全是有漏的嘛,就壓在這邊的,對吧,這個時候翹翹板就落在這頭的,但是你不停的修行,你在具備無漏資糧,當你無漏種子積集保存,它就往這頭壓,壓壓的時候是不是這邊就往這頭抬,這邊就慢慢的往這頭起來,對不對?那么,到了平衡狀態(tài)的時候,是保和狀態(tài)的時候,那么這個時候,是一人一半,有漏的一半,無漏的一半,這個是最艱難的,最艱難的時候,過了這個時候,無漏的就多一點點,在這平衡狀態(tài),這個時候就是世第一法。就很快馬上脫離這個世界了,脫離輪回了,這里再加一點點勁,它就往這邊翹過來了,這時你就進入干嘛?圣流了。那么就是往這邊墜的哪一剎那,那個時候就叫見道;就從凡夫染污的這一邊,就干嘛呀?升格了,你就到圣流這邊來了,但是這個這程,還有一個過程,因為你不是馬上一下就落地了嘛。對不對?這樣往這邊翹起來的時候,這個有漏的種子在不斷地減少,無漏的種子在不斷地增加,增加到最后全是無漏的功能了。這個翹翹板就徹底傾向無漏了。所以我剛才說了,成佛以后是徹底的無漏。你沒有發(fā)心學佛的凡夫,是徹底的有漏。那么有漏無漏同時間雜的是哪個階段?就是從你發(fā)心學佛那一剎那,到你成佛的那一剎那一剎那,這一整個過程,都是有漏無漏間雜的。只是這分成兩個段。前半段是有漏大于無漏。后半段是無漏大于有漏。就像剛才翹翹板的原理一樣。無漏大于有漏就開始見道了,就開始入圣流了。但這只是個比方啊。那還不是絕對的。就像外面電視節(jié)目演的體驗運動。只能體驗一下。實際還不是這樣的。實際到時候就不用我給你講了,到時候你比我還清楚,還用我說。那就是另外一種境界。

  所以這個地方說,“一切一切者”,這里其實指的是有漏無漏都存在的狀態(tài)。就是從你發(fā)心學佛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是有漏無漏都有的!吧俜忠磺姓,唯有漏諸法種子”。“唯有漏諸法”就是指的沒有發(fā)心學佛之前的。

  所以“如下釋言: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就是說從你發(fā)心學佛,到成佛這中間。干嘛呀,你要想成佛嘛,求般若涅槃嘛,要了生死嘛,“一切種子皆悉具足”,有漏無漏都存在的!安话隳鶚劮ㄕ。便闕三種菩提種子。”我考你們一下,這三種菩提種子指的哪三種?看來你們沒有看這個書。這個書里頭就有答案了。再翻幾頁,后面解答得有,聲聞、獨覺、菩薩,這三種。后面有回答的。那個闕字啊!安话隳鶚劮ㄕ。”就是你不想了生死的人,便闕這三種種子。 就不存在聲聞種子、獨覺種子、菩薩種子。到了羅漢階段他已經(jīng)了生死了,他只是離成佛還有距離。但是諸位我告訴你們,沒有永遠的羅漢,你們要記住,沒有永遠的羅漢。這話不是我講的,你們念過《法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沒有?你看我們都講《法華經(jīng)》大乘佛法嗎,你看《授記品》里面,授記的是哪個?羅漢。這個羅漢要成佛,那個羅漢要成佛。全都要成佛。只是到了羅漢階段呢,暫時處于這個階段。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鼓勵他們呢,還要往前走,這個地方才走了一半。但是他們沒走的時候還要鼓勵他。所以那個《法華經(jīng)》里面不是有《化城品》嗎?就是你走路,比如到北京,走到路上,哎呀,累死了,不好玩,不想走了。說,我告訴你,沒多久就走攏了,前頭有個好地方,差不多快到了。你就來勁了,使勁走。走到這兒了,吃的喝的夠了。等你休息夠了,再告訴你,這還不夠,還要往前走。

  如果先不騙你一下,你就不走了。所以你連羅漢都成不了,所以《化成品》,過去寫的一句“末將化成為寶所”,就是你不要把半路當目的地了。所以《法華經(jīng)》里很多這樣的譬喻,空拳誑小兒。黃葉止啼都是這樣子的。小孩子哭啊,哭了半天。你要誑小孩,“不要哭!”偏要哭。你越喊他不哭,他使勁哭。你說:“別哭,我這個里面有好吃的啊,你不哭我就給你吃。”他看著你這個手好像很好玩的呢,他就不哭了。不哭了,你就逗他玩,玩這樣,玩那樣,玩得高興了,最后告訴他這個手上什么東西都沒有。他也不哭了。如果你一開始說,再哭就給你兩巴掌。他使勁地哭。

  所以佛法就是這個樣子的!翱杖N小兒”就等于說羅漢,開始發(fā)心學佛的時候,你就跟他說要修四諦、修十二因緣,成羅漢成聲聞有多好。了脫生死、生命自由。到了那個階段的時候,說不行,前頭還有更好的。這時候他自然都愿意去。所以聲聞緣覺沒有永遠的聲聞、緣覺。后面還要談到!解深密經(jīng)》講五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還有不定種性,但是一定沒有定性。定性一定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你想如果有定性的,永遠都是聲聞,佛法就不圓滿了嘛。

  佛明明講的,一切有情眾生都可以成佛嘛。為什么有的只能成羅漢,有的只能成聲聞。那么你就自相矛盾了嘛。實際上都可以成佛的。前面聲聞羅漢菩薩,這些都是方便的。給你搭的梯子,走一步算一步。所以《法華經(jīng)》最后,會三歸一!斗ㄈA經(jīng)》火宅御品里頭,有一個大戶人家的長者富得不得了,但是屋子太久了,年久失修。有一天失火了,小孩在里面玩得很高興的,父親說,快出來,起火了。誰理你啊,玩得挺高興的,沒覺得哪有危險。房子是從那頭燒起來的,他看不見。父親急壞了,說怎么辦呢,說你們別玩了,門口更有好玩的。給你們買了車,買了飛機和坦克!斗ㄈA經(jīng)》講的有羊車有牛車、羊車、鹿車。小孩說,外面有比我們這更好玩的,統(tǒng)統(tǒng)跑出去了。火宅房子比如什么?我們這個欲界嘛,娑婆世界猶如火宅;門外三個車子比喻什么?聲聞、緣覺、菩薩,大白牛車就是大乘嘛。最后這三乘,要會三歸一,這三個都是方便,最后那個才是真實的。菩薩還挺有智慧的呢,我們都想不出辦法來。那些小孩玩不出去你怎么辦。你說我一個個去拉,你拉出幾個來房子都燃完了。他騙他們一下全部統(tǒng)統(tǒng)一下就跑出來了。所以聲聞乘也好,緣覺乘也好,菩薩乘也好。都是方便,沒有定性的。這里順帶說一下。

  “此中一切,應如是知”。這個地方的“一切”,指的什么?就是指的一切一切!半S阿賴耶之所生處,自體之中,皆為余體有漏種子之所隨逐”,這個“一切種子”就是指的“少分一切”,“皆為余體有漏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那個自體中指的有漏種子阿賴耶識。

  就是指沒有發(fā)心學佛的時候,全部都是阿賴耶識,都是有漏種子隨逐。什么叫隨逐啊?就是跟隨他。保存在里頭,僅此而已,

  “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種子”。因為都是有漏的嘛,這三界都是有漏的。

  所以,“欲界自體中”,就是在欲界的阿賴耶識里頭,也可能會將來上升到色界,也有可能到哪呢?無色界。色界里頭的阿賴耶識里面可能保存著欲界的種子,也可能有無色界的種子;無色界的阿賴耶識呢也可能有欲界的種子,也有可能有色界的種子。這個就叫所隨依止性。這個所隨依止性就是指的前面這些有漏種子。明白吧?

  好,下面一句!坝墒谴搜运S依止性。亦為般涅槃法無漏種子之所依附,由是此言依附依止性”這就指的無漏種子啊,為什么是依附呢?這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講。比如說,剛才打的比方,你沒有發(fā)心學佛以前,阿賴耶識里面全是有漏種子。有漏種子占滿了阿賴耶識的空間?臻g全部占滿了。你一旦發(fā)心學佛,熏習了無漏種子,無漏種子放到哪里去呢?因為這里面全是有漏種子占光了,阿賴耶識熏的種子只能干什么呢?依附在上頭。慢慢的,依附的多了,力量大了,影響它了,就可以改變它的方向。因為有漏種子是先有的。所以無漏種子去的時候開始只能依附在上頭。所以叫依附依止性,主要指的無漏種子。

  “攝大乘說:此是出世心種子性”,出世心種子性是什么?就是無漏嘛,“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寄,就是保存嘛。就像火車站有個寄包處。寄放到那的一樣。就是我把無漏的種子寄放到你這!芭c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連在一起的。注意,我現(xiàn)在問你們一個概念,水乳相容。聽過這概念吧,水乳能不能相容?相容以后既不叫水也不叫乳了。你們喝的什么牛奶,也不是牛奶也不是水,蒙人的。佛法講的猶如水乳。不是今天水乳相溶的概念。是水是水,乳是乳。就是純牛奶滴在水上是不兼容的。一定要有另外的東西,這兩個才是兼容的。不相信回去做實驗。你就把現(xiàn)擠的鮮奶倒進水里,牛奶一定是浮在水面上的。水是水,乳是乳。能夠相容要有條件。不管加工也好。做什么處理也好。它才合在一起。像喝的牛奶,哄人的。它里頭有水,。溶入進去的。這里講的猶如水乳,就是說,就像那個水和純牛奶裝在一個瓶子里頭。但各是各的。

  這個地方比喻無漏的種子和阿賴耶識的關系,它是寄存到那個地方。無漏的種子一熏進去,阿賴耶識就折合進去了,萬一跟那個有漏的種子扯不掉這么辦?所以要保存那個獨立性。至少有漏是有漏這塊,無漏是無漏這塊;ハ嗖荒芑煜。所以“此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什么是相違?就是他們兩個有不同的特點!胺前①囈R所攝”這個攝,就不是同一個。就像剛才說的杯子里,一半是水,一半是牛奶。盡管在同一個杯子里頭,但兩個一定是有差別的。不是一個,但裝在同一個容器里頭。就是這個意思。(牛奶是親水性的,他肯定是相容的)你回去做實驗,把牛奶擠一杯,倒在水里面,看它容不容。弄完了以后,我們下次再來討論這個問題。“是故阿賴耶識雖是彼依止性,然但依附”,雖然也依附它,保存它,但是它完全屬于依附,附在它上頭的。“如是二種所依止性,當知其體即是阿賴耶識”。這兩種依止,第一種是有漏的種子所隨依止性,第二種是無漏的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這兩種依止當知其體都是阿賴耶識,都是保存到哪的?阿賴耶識里頭的!坝杀藞(zhí)受所依,說彼為能執(zhí)受”。取能執(zhí)受。什么意思?就是你放進來,它能給你保存在那兒,不壞。種子發(fā)生作用的時候,比如你身體現(xiàn)形的時候,這個身體還靠誰來保持?阿賴耶識。佛法里講,阿賴耶識沒有離體,所以哪個地方割個口子,哪個地方頭發(fā)剪了還能長起來。死人就不行。死人割個口子還能長嗎?剪了頭發(fā)還能長嗎?不行,阿賴耶識已經(jīng)離體了,不提供支持了。所以叫“取能執(zhí)受”就指的這個意思。就是它能夠執(zhí)持他,保存他。“由彼唯先業(yè)引,說名異熟所攝”,什么叫異熟所攝呢,就是保存在阿賴耶識種子它有三個特點。異時而熟,什么叫異時而熟呢?就是有可能我們這一生造的惡業(yè),要到下一生才管用。決定沒有馬上造業(yè)馬上受報的,沒有。它可能隔兩剎那,哪怕隔一剎那,它都是一時,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不可能在同一剎那造業(yè),同一剎那受報,沒有。他一定是有個時間性的差異。哪怕是前一念,后一念。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是一定有的。叫“異時而熟”。還有異性而熟,什么叫異性而熟呢?就是你造的業(yè)力是有善、惡、無記的。有善業(yè),有惡業(yè),有無記性的。但是果一定是無記的。誒,你這個說不通了嘛,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善業(yè)感善果,惡業(yè)感惡果嘛,是不是?不是的。果是無記的。果只有可愛和不可愛。就是痛苦的,和高興的快樂的。善業(yè)感的是可愛果,惡業(yè)感的是不可愛果。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有個人生了個瘡,這個瘡是過去造的業(yè)力所感的,瘡是善的,是惡的?沒有善惡。就是一堆肉,是腐爛的肉。這就是異性而熟。還有變異而熟。什么叫變異而熟呢?種子保存在阿賴耶識里頭。阿賴耶識是運動的,種子也跟著阿賴耶識在運動。如果阿賴耶識在運動,種子不運動,它不跟著跑就被阿賴耶識拋出去了。也不行。所以叫變易而熟,就是這些種子雖然保存在阿賴耶識里頭。他們都是異時而熟、異性而熟 、變異而熟,這些全部都是阿賴耶識!熬哂写肆x,方成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是故作如是說”,這就幫你解釋,這個心,實際上,我給你講,你只要記住這么幾個,積集名心,積起名心,就可以了,下面講的什么種子也好、異熟也好、阿賴耶識也好,都是它的功能和作用,真正體現(xiàn)它叫心的,還是就是積起名心、積集名心這兩個含義。是等于他的心的。

  壬二、意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者:思量名意,前已略說。恒審思量,名恒行意,體即末那。思量義勝,偏得意名。又為依止,亦名為意,體即無間過去識,是名無間滅意。以理而言,心、意具有,如成唯識廣辯其相。今約麤顯,唯號六識,所謂眼識乃至意識,名六識身無間滅意。

  這個意啊,就是下一個說的,末那了。為什么是末那呢?“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者:思量名意,前已略說”這個意,什么叫意?思量名意。我剛才講的嘛,積集名心、積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這個固定的概念。這個思量什么呢?恒審思量,就是這個思量啊,如果不加恒審啊,如果不加恒字,都有思量意,前六識也有,阿賴耶識也會有,但是一旦加了恒審思量名恒行意,必然是誰啊,末那識。所以“恒審思量,名恒行意,體即末那”,那么這個專門指末那識,為什么呢?因為末那識。就是我執(zhí)的代名詞。所以佛法里面講,要斷除我執(zhí),談何容易啊。有些人老跟我講:師父啊,我聽了道理都講得通,但就是我執(zhí)老是對付不了,你看它是在恒啊,它天天都在活動,每一剎那都在活動,你怎么對付它,做夢都在活動的。我就給他講,你哪天說夢話都不說我了,那就差不多了。你看做夢的時候哪個是清醒的嘛?只是過了又說我又說了夢話了。不應該說的。是不是?在夢里面你覺察不到的。這夢里面都有末那識在活動,都有那個我執(zhí)在活動。為什么?因為它長期恒審思量,思量什么?第八嘛。就把阿賴耶識當成什么?我嘛。所以它一刻也沒停止過。過去講那個修行人呢,有個人問他,說你怎么參禪。那個祖師就跟他說了,他說這個禪的功夫,我好像講過很多次。你在靜中和動中功夫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你靜中有功夫,動起來不一定有功夫的。因為你關在屋子里,沒跟人接觸。說這個人挺好。一天到晚很清凈,不發(fā)火不生氣。因為沒人惹他了。要有人惹他了,火氣比誰都大。因為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過去講,“在靜中有十分功夫,動中只有一分功夫。在動中有十分功夫,在夢中只有一分功夫。在夢中有十分功夫,臨命終時一分功夫!辈缓唵闻丁S械娜丝裰,沒問題,到臨終,念頭不亂就行了。你倒是想不亂。可它由不得你呢。四大分離的痛苦,身體要壞的痛苦,要駕馭它是很難的。所以上次有人問我說:師父啊,我為什么老對付不了呢,我說你在夢中自我意識沒有,你可能就有點把握了。為什么呢,這個祖師講的,不是我講的,我只是變了一下。所以夢中有十分功夫,臨命終時才有一分功夫,只有一點點把握。不要把死想得那么簡單。其實也很簡單。有功夫了,來去自由,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墒菦]有功夫的人呢,你對死是恐懼的。所以學佛法第一個呢,你盡管不知道死是什么樣子,不一定把握得住方向,但是你起碼不要畏懼。今天人對死是有畏懼感的。你看嘛生病的人最大的畏懼感,不說死,對病都有畏懼感。為什么對病有畏懼感呢?因為病可以導致死嘛。所以對病有畏懼感,對死就更有畏懼感嘛。所以你看有些人,可能有的人身體很好的,去檢查啊,得癌癥了,哎呀不得了了。一下就垮了。病把他嚇住了。實際上很多病好好吃藥好好調理,好好修理,它有時候。有什么癌癥嘛,有什么不得了嘛?那不就是身體出了大故障嘛。高速路車子撞得兇一點,修理得久一點。你天天想著,壓塊石頭在心里,早晚壓垮了。還有對死的恐懼。怕死的。原來那個坐三輪車的人給我擺的。有個人去火葬場。沒有車嘛;鹪釄龊芷摹U覀三輪車去參加追悼會了,遺體告別呢。五塊錢,那個人就把他拉去,那時候五塊錢管用哦。拉到火葬場。三輪車夫拉到了,他跑回來是空的,他就想要是拉了我還可以拉一趟錢嘛,那個人下來把錢給了。他問你還回去不?你才不回去了呢!不回去在火葬場干什么?實際上拉車的人的意思是:你要回去我等你,拉你回去,再收你五塊錢。拉車的人想得很單純。當然那個人就不依了,你說不回去在火葬場呆著干什么?你咒我要死啊?這就說明這些人在潛意識里頭,對死是有畏懼感的。所以我個人覺得啊,我們學佛法啊,最起碼的,不要說了生死了得了不?你先要看對死有沒有畏懼感。你如果還有畏懼感的,諸位,小心,如果你現(xiàn)在對死還有畏懼感,你臨命終時更沒把握。所以我覺得要讓你臨命終時有把握,你起碼要檢查你對死亡有沒有恐懼感。你怕不怕死?怕死是凡夫心理很正常的。但是學佛法的,要消除這個,死是什么?不是結束不是完蛋。它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搬家嘛,等于從這個地方搬到那個地方,有什么不得了,真是的。所以你搬家高不高興?搬新家還不高興啊?你還要擺宴席,請人來祝賀我搬新家了。所以你先要有這種心態(tài),不要怕死。你怕死也要死,不如坦然的接受。坦然的面對。要死得有點藝術嘛。是不是?不要跟平常人死得一樣。平常人要么病死要么吊死要么跳河死。你要高興的死。也不行啊。高興地死也不行,就是要很坦然的去面對。但是我們?yōu)槭裁磿羞@種死亡的恐懼感?就是潛意識,潛意識就是第七意識,所以它是恒審思量,沒有停止過。所以講“在夢中時十分功夫,臨命終時一分功夫”。最近有人給我打電話,他說:師父啊,我嚇死了。在夢里頭,有人說,我做了一個夢,把我嚇死了。我夢到到哪個地方做生意,半路上強盜又搶我,把我鈔票全部搶光了,還要把我推到懸崖底下。前面有個懸崖,有個大河,我嚇壞了,快要推下去了,我就快念觀世音菩薩,我就醒了。我說你好在念了一聲,不然你就下去了。說明那個人平?赡苓念點佛號。你別看這是夢哦,有些時候,夢還是管用的。所以在夢里頭,遇到為難的時候,看你念不念佛號,念不念觀世音菩薩。如果你這個時候可以念,說明你有點上路了。實際上大部分的夢你是不知道的,大部分的夢是嚇醒的,是不是?要么是哭醒掉的,要么是高興醒掉的。很少有是念佛驚醒掉的。很少的,少之又少。所以你可以勘驗啊,過去祖師講的:夢中有十分功夫,臨命終時一分功夫。我說你夢里有一分功夫了,臨命終時有十分之一的功夫,再繼續(xù)做夢。那不容易的呢。所以這個第七識的活動能量太大了。它這個我執(zhí)一刻沒有停止過。它對我們的生命的干擾是最大的。所以這個末那,“恒審思量,名恒行意,體即末那。思量義勝,偏得意名!币驗樗,恒審思量。我剛才講了,思量,八識都有。但加了“恒審”兩個字只有誰有?只有末那識有。所以“恒行意”,這個地方的“謂恒行意”,指的是誰?末那,就特別指末那。

  但是“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者”后面那個及啊,就意也可以是六識身,就是前面那六識也可以叫意,知道吧。還有那個無間滅意呢,也可以叫意。無間滅意是什么東西哦?什么叫無間滅意?

  (眾說紛紜)對嘛,前面講前五識講過嘛,就是你眼識耳識都有,就是前一念識和后一念識的關系,就叫無間滅意。對不對。就是你后一念識必須要等到前一念識滅掉,讓它給你讓路。和搭公交車一樣。要這一輛開走了,下一輛才開得進來,開得進這個站臺。就這個道理。

  所以他們雖然叫六識身,指的是前六識,那個身不是指的身體啊,六識身這個身就是指的六識的自性啊,特點啊,相貌啊,應該指這個。就是六識也可以叫意。它有思量了別,對吧。無間滅意也可以叫意。但是真正叫恒行意的只有誰?末那。所以這個地方的心意識的意主要指的是恒行意。主要指的是第七識,末那。所以實際上這個末那識啊。在以前的《八識規(guī)矩頌》上最重視他。你看八識規(guī)矩頌上有一個“六轉呼為染凈依”。就是你生命是染是凈,它手里有主宰大權啊。你看我寫《八識規(guī)矩頌》,給你們提前預告了的。所以過去很多講《八識規(guī)矩頌》啊,就重在講一些頌文的含義。我這次要寫的東西,就不注在講頌文的含義。因為那個頌文的含義很多人都講過了,我沒有必要再去重復。我要從里面勾出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從染和凈的角度。你看前五識,“性境現(xiàn)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講它的前面的一些東西!拔遄R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那五識是什么?“合三離二觀塵世”這是五識的功能。六識呢,“動身發(fā)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yè)力牽。”六識的功能是造業(yè)。七識的功能呢,“六轉呼為染凈依!卑俗R的功能呢,“去后來先做主公”。就是在人的生命投胎和結束的時候,它在中間起個連接作用。從這四類識的作用來看,真正有生殺大權的是第七識。阿賴耶識主宰不了的,阿賴耶識是被動的。別看它好像給你保存那么多東西。你看那個銀行里面,你再多的錢存在里面,銀行敢說那個錢是它的嗎?那還是你的。它只是幫你保管。阿賴耶識只是那個銀行。知道吧?但是你看,第六意識有個“動身發(fā)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yè)力牽!焙孟竦诹R是造業(yè)的主體。我只是告訴你,第六識是前臺的操盤手。這是我最近用的新概念,你看我都提前給你曝光了。真正在幕后操縱的是誰啊?末那這個才是幕后老板!幕后老板第七識。前臺操盤手是第六識。在外面當爪牙的,前五識。臥底嘛,到處去收集信號。收集回來第六意識綜合處理,它是前臺操盤手。第七識幕后操作,由于第七識在幕后操縱它,所以是染污的。所以,對不起,我已經(jīng)把這些東西整好了,交到第八識來,給我保存好。最后你還是染污的生命。所以最后要轉依。為什么呢,六七因中轉。要轉第六第七,都是在初地!皹O喜初心平等性”,“俱生猶自現(xiàn)纏眠”都是在初地。為什么我先轉這兩個,因為第六、第七都是相互合作的。第六意識是在前臺跑,大堂經(jīng)理。第七識呢,幕后指揮。先把這兩個對付掉,轉掉。前五識收集出來的信號,把這兩個轉成凈的了,前頭拿出來的信息都是干凈的,再放阿賴耶識也是干凈的。你這個干凈的種子和現(xiàn)起的生命呢,就是清凈的生命了。哎呀,我等于就把《八識規(guī)矩頌》都講完了。所以第七識是至關重要。我很看重那個“六轉呼為染凈依”;蛉净騼舳际撬谥髟咨来髾。為什么它在主宰,這個地方你能體會!昂銓徦剂俊,一刻都沒停止。你看前五識它有消停的時候,困住了。我眼睛,不看。耳朵我把它堵住,不聽。鼻子我把它捏住,不聞。我把嘴巴堵住,我不吃你那個。都可以解決。意識我可以入定,我可以悶絕狀態(tài),昏昏然然的我都不知道。但第七識隨時都伴隨著在活動,拿它沒辦法。但是也有辦法,不是沒辦法。那就要靠什么啊?那就要靠修行啊,靠積累無漏資糧來對付它啊,把這個東西解決掉,你的生命才能出現(xiàn)轉機。所以為什么我很重視那個《金剛經(jīng)》。般若學,它就是要讓你熏習無漏的種子,無我的精神在里頭。就去拉這個第七識的后腿。你知道不。包括那個《金剛經(jīng)》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在撼動第七識的地位。你不是天天要執(zhí)著我嗎,我就給你加一句信號進來,來干擾你。我給你搞一些干擾信號嘛。

  就像你看電視一樣,哎呀,沒信號了,哪個地方干擾了。開始修行,剛開始發(fā)心,你頂多能夠干擾一下它,你撼動不了它。所以你現(xiàn)在每天就說,哎呀,我的我執(zhí)這么重,對付不了怎么辦?不著急。天天給它信號去干擾他。不停地干擾。慢慢的干擾時間長了,打疲勞戰(zhàn)術一樣,慢慢它就勢弱了,你就力量大了。所以這個世間的東西都是通的。所以我們學佛法的要明白,下手處在哪個地方。所以佛法里面講,為什么達摩祖師去見梁武帝。梁武帝問他,我搞了這么多事情你說有沒有功德?有我嘛,你還有什么功德?都是有漏的呢。為什么他會有漏?有我呢?第七識在起作用嘛。達摩祖師說你一點功德都沒有。為什么?達摩祖師是用般若的觀點嘛,用智慧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嘛。你哪有什么功德?梁武帝哪理解你這一套,不高興呢。沒有讓你驅逐出境哦。還是讓你在中國活動,就跑到河南去了。因為他兩個角度不同嘛。因為梁武帝是第七識在起作用。達摩祖師呢?智慧在起作用嘛!因為,《八識規(guī)矩頌》里頭都講,第七識轉成什么智啊?平等性智了嘛。染污第七識是我執(zhí)嘛。你轉依以后是平等性智,是智慧在起作用了。所以我們學佛法要懂得這個原理。所以我最近把《八識規(guī)矩頌》起了個新名字。叫《改造生命的原理》。那就是我站的角度。為什么呢,就是轉依啊,就是凈化嘛,就是轉識成智嘛,那就是改造生命的原理啊。你還要從哪兒入手?所以你要會學佛法,到處都可以修行,哪個地方都可以入手,一天到晚,有些人我沒有辦法修行啊。要認真學嘛。隨時都可以。任何一個人都是入處,都是那個入口,你就是沒有那個智慧。

  (提問:我問一個問題,那轉了以后還有沒有末那存在呢?)

  答:這個凈識還是存在的。就等于這個物質一樣,很簡單嘛,我老打比方,小孩子在地上爬,弄臟了,你把這個小孩子拿到盆子里洗澡,洗完了小孩子還有沒有?那肯定有,只是把那個臟東西洗掉了。凈化掉以后那個小孩就不是臟小孩了。就不再是笨小孩了。

  (提問:阿賴耶識的種子呢?)

  阿賴耶識全部是凈的替......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