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閉關(guān)出關(guān)開示
第一次閉關(guān)出關(guān)開示
好,各位同修,各位善男子、善女人,今天是師父閉關(guān)一個月零三天出關(guān)。這一個月禁語,因為這么長時間不說話,突然說話不習慣,聲音有點低,不知道大家可以聽得著嗎?
閉關(guān),在寺院來講是一件很重大的事,在出家人來講呢,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但是我們開始的時候,盡量的不讓大家知道,不通知大家,為什么呢?因為這件事太大,閉關(guān)就是為了了生死,第一個,師父怕閉關(guān)出來,沒有閉出個結(jié)果,鬧了個大笑話;第二個,又怕閉關(guān)的時候太張揚,到時候引招來魔障。但是中間還是出了魔障,差點沒有閉成啊!不是說關(guān)內(nèi)有魔障,是關(guān)外有魔障,后來恰當?shù)奶幚?才能夠順利閉關(guān)。當然在閉關(guān)的時候,關(guān)里面有障礙,師父有信心也有把握能夠自己去克服掉,就怕關(guān)外有魔障啊!因為關(guān)內(nèi)的成就要靠自己努力,但是要順利的閉關(guān),必須靠外面護關(guān)人的護持。那么,師父第一個怕的是閉關(guān)沒有個結(jié)果,但是總算沒有辜負大家的護持,很感恩清證師、清圣師、清和師,還有清朗師和居士們的護持,有他們的成就才能夠閉關(guān)順利。
在閉關(guān)的時候,每天都有一個愿,這里面的法有很多。
在閉關(guān)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昨天,心靜下來,回觀過去的三十年,我寫了首偈:
三十年來了無痕,
空花水月夢重重。
一朝覷破如泡影,
行住坐臥似幻人。
在靜中,靜下心,當時觀照的時候,“三十年來了無痕”,三十年來,活了三十歲,虛歲三十一歲,在靜中回觀,過去的都是影子,影子一點都找不到痕跡,什么都沒有留下,就好像我們眼睛疲勞地瞪著空中,空中有些金花在飛,其實那是假的,是我們的錯覺,眼花了的錯覺,就好象水里面的月亮,根本是虛的,只是一場夢接著一場夢地做著,哭過、笑過,有相聚、有離散,就像在夢中一樣,“夢重重”,一場夢接著一場夢,一個夢接著一個夢過來了,不論是輝煌還是哭泣,是沮喪還是悲傷,都是一個夢,回望過去,找不到,那么虛假。突然看破了,其實就像水中的泡沫,破了;也有如影子跟隨著一個人,那么不真,這個身心呢,就好象海市蜃樓一樣——
海市蜃樓娑婆事,南柯一夢無所得。
癡毒才生幻化境,空花亂墜已茫然。
忽然一朝醒迷眼,法界如然無處尋。
好象海市蜃樓,我們每天說修行,其實我們是搞錯了,我們每天都是在跟妄想做搏擊,跟妄想打架,我們害怕妄想,坐下來念佛,妄想一個接著一個,然后我們害怕它,恨不得把它抓來,扔到一邊去;或者跟著妄想跑,排斥它、害怕它。其實呢,我們都在做夢,妄想本來就是假的。一個妄想起來,你不跟著去思,它就消失了。妄想是夢,在那里我們想出一個人來,為他悲,為他喜,這是很荒謬的,就好像一個畫家畫出個美人或者畫出了個妖魔,為這個美人高興,為這個妖魔害怕,其實是自己編的,那是你想出來的。
這個身心四大皆空。我們說,我要度眾生,那眾生那么多,我怎么能夠度盡呢?我哪敢去度眾生呢?那是很荒謬的。我們四大皆空,難道眾生不是四大皆空嗎?我們當下四大皆空就是夢,外面四大皆空也是夢,怎么有眾生相可度呢?怎么可以說害怕度眾生呢?因為你執(zhí)著自己的夢,所以認為夢是真的,就認為外面的夢也是真的,夢中的人在害怕夢中的另外一個人,都是假的。你沒有眾生相可度,那就是度盡眾生啊!你當下解脫,看破、放下,五蘊皆空,眾生也就空了。
我們整天在跟妄想打架,其實念頭起來就消失了,我們用錯心了!為什么不得定?為什么不解脫?為什么覺得佛法很遙遠?為什么佛經(jīng)上的境界很遙遠?那都是真實的,佛陀是橫說、豎說、方便說、直接說,都是指歸真如本性啊!都是你當下的事啊!哪是遙遠的事呢?就在當下,成佛、成魔,就在你當下,都是你在做啊!
怎么會不得定?因為你沒有從根本上下手,你覺得妄想是真的,實在有個妄想的心,哪個念頭都是真的,一個念頭起來,你就去跟它打或者跟著它跑,怎么會定?這個念頭起來,你知道是假的,放下,它就找不著了,當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哪有不解脫,哪有不定的道理?
菩薩發(fā)心度眾生要怎么做?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些,五蘊皆空,四大非我,當下就是真如本性,還有什么?我們認為我看見這個相是真,男人、女人,美、丑,看見黑、看見暗,黑暗、美丑,這是你的妄想,黑暗、美丑是空性;明明白白,這才是主人。明白黑,明白暗,明白丑,明白美,這個明白才是主人。你把外境當成你的心,美丑、男女,這是假相,是你的分別、妄念。哪有美丑、男女?那是空性,緣起空性。既然是空性,不是斷滅啊!當下空性就是明明了了、清清楚楚,當下放下,如如不動,本來如此,就是真如本性啊!五蘊皆空當下就是真如本性,你還找什么?找來找去,頭上安頭,可憐啊!
我們整天都在起著錯誤的念頭。念頭起來不用怕。念佛,不用怕念頭;觀呼吸也不用怕念頭;持咒,不用怕念頭;念經(jīng),不用怕念頭。念頭起來,好的、美的都是假的,放下;丑的、恐怖的,放下。你喜愛這個好的念頭,討厭恐怖的壞念頭,那是妄想心,那是無明。閉著眼睛在那里看和睜開眼睛看是一樣的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是主人。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來返觀美丑、善惡、黑暗、有聲、無聲、香臭、粗細、大小,如夢、如幻,幻化不實啊!
定慧不難啊!放下就是定,看破它的假相就是慧。你光有定,為什么不能夠解脫?因為你那是逃避:我知道你是實在的,所以我不敢跟你接觸,所以我就逃避在一個、安住在一個地方。因為你認為這個東西是實在的,所以你才害怕它,害怕被它染污,害怕被它牽扯。你放下,它怎么會染污?它是假的!你放下,它怎么會牽扯你?是你起無明啊!來去、增減都是錯覺,大小、黑暗都是錯覺。
我一開始進入關(guān)中的時候,在里面,吃喝、大小便、臟水,覺得有點不習慣,大便桶、小便桶、臟水桶就在你的床頭、床邊,那么骯臟。我們認為骯臟啊,這個大小便的桶怎么那么骯臟?突然有一天,我在洗手、洗臉的時候,我沖它們合掌:哦,太感謝你了!感謝誰啊?感謝水。水,感謝你,感恩你,你帶走了骯臟,你帶走了污垢,我怎么嫌棄你是臟水呢?這個桶,我怎么可以嫌棄你,我怎么可以厭惡你?我要感恩。這桶有什么臟的?這桶有什么可惡的?這是自己的習氣、錯覺呀!桶里面的大便、小便,只不過是從我身上,轉(zhuǎn)移到你的身上,我要感恩你,感恩你的承受、你的包容啊!這是我的錯覺,我的習氣呀!貪愛、嗔恨,認為大便桶、小便桶、廁所可惡,那是自己身上的轉(zhuǎn)移,轉(zhuǎn)移了一個地方,自己身上就是裝大小便的桶啊,你有什么理由去討厭它?
在關(guān)中,一開始老是有個蒼蠅,挺奇怪,一打坐它就來干擾,在你的臉上爬,在你的眼上爬,在你的鼻子上爬,在你嘴巴上爬,在你頭上爬。你這個蒼蠅怎么這么怪?你不坐,它不爬,一坐它就來爬。就抓,想抓出去,不是打死,抓到窗外去,又不能夠太大動作,又怕碰到它,碰死它,可是抓不著啊!有一天坐下,坐著,突然想到,我為什么跟一個蒼蠅計較?這個蒼蠅它無明、愚癡,我怎么跟它計較呢?我跟一個蒼蠅計較,其實是自己愚癡啊!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跟一個蒼蠅計較,跟這個人計較,跟那個人計較,跟這個地方計較,跟那個地方計較。
有一天,讀到六祖大師得了法,五祖弘忍大師在晚上不顧年邁送六祖出山到渡口,然后讀到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割肉喂鷹、以身飼虎,突然很感動。那個老鷹是天人變化來考驗因地的釋迦牟尼佛的。因為帝釋天五衰相現(xiàn),要死了,他覺得當時的佛法已經(jīng)沒落,恐怕沒有大菩薩住世能夠救他,不知以后將歸向何處,因此愁悶不樂。有個天神對他說:“人世間有一個國王,平時廣修菩薩道法,持戒完滿,德行高遠,慈愍眾生,恩澤惠及有情、福德隆盛;不久之后,就會成佛,您若歸投于他,必能長養(yǎng)法身,斷諸疑慮!”帝釋天說:“這個人是真的菩薩嗎?我要考驗他,看他是不是真的!碧焐裾f:“我們應(yīng)該贊嘆、支持菩薩的行為,怎么可以給他做惡作劇.,這樣太過分了!”帝釋天說:“我的未來交在他手上,我不考驗他,怎么知道他是一個真正的菩薩啊?”帝釋天就跟旁邊的天神說:“你變化成一個鴿子,我變成老鷹,我們?nèi)タ简炦@個菩薩!边@個天神變成一個鴿子就飛,帝釋天變成老鷹在后面追,鴿子飛入宮殿,躲到菩薩——這個發(fā)菩提心的人的胳膊下面,老鷹追趕過來,叫著說:“這是我口中的食物,我吃了它才能活命,你怎么可以把它保護起來,奪我口中的食,讓我餓死!你太殘忍了!”菩薩說:“是啊,我保護了這個鴿子,卻餓死老鷹,那我不是救了一個生命,也害死了一個生命嗎?”他就問老鷹:“我應(yīng)該怎么樣才能夠幫你?”老鷹說:“除非你用新鮮的肉,剛殺的、流著血的新鮮肉來給我吃,我才能夠活命!眹跸:“對呀,我應(yīng)該救這個老鷹?梢獎傇讱⒌牧髦男迈r肉,那就要去殺害另一個生命,我救了這個老鷹,而再去殺另一個生命,那不是在救一個生命,殺一個生命嗎?怎么可以?”于是,國王就跟老鷹說:“那我割身上的肉給你吃吧,是新鮮的!崩销椪f:“如果你要割身上的肉給我吃,那你的分量得夠那個鴿子的重量才行!眹踅腥巳砹颂炱匠,把鴿子放在秤的一邊,國王拿著利刃,從胳膊上割下一塊肉,血淋淋的,放在了秤的另一邊。雖然割的這塊肉跟鴿子一樣大,但是卻不夠鴿子的重量,國王就又割一塊肉放到秤上,但是還是不夠重量,他就一塊肉一塊肉地割,胳膊、腿、胸脯、腹部,把自己身上的肉都割干凈了,只剩下了筋脈連著自己的骨頭、五臟六腑在那里,還是不夠鴿子的重量。為什么?因為這個鴿子是天神變的,他要多重就有多重。割到最后他實在支持不了了,一下子就昏倒在地上。國王醒過來時想:“我為了救一個老鷹,而它現(xiàn)在還不夠吃,它會餓死的,我怎么可以這樣昏倒在地?”他就強撐著爬起來,整個人坐到秤上面去,一下子鴿子和人就平了,分量夠了。這個時候,大地六種震動,色界天的眾位天神一起下來,在空中觀看菩薩做出別人不能夠做到的事,所有的天神一起大哭,淚如大雨,為菩薩的難行能行而感動,然后又從天上撒下天花,供養(yǎng)菩薩。這時候老鷹恢復(fù)了帝釋天的樣子,來到國王的面前,對國王說:“你今天做了這么難做的事,你想求什么?是想求將來成轉(zhuǎn)輪圣王,統(tǒng)領(lǐng)天下嗎?你還是要做帝釋天,跟我一樣做三十三天之主呢?還是要做梵王天?你想求什么,在三界里頭想求什么,我將滿足你!边@位國王發(fā)菩提心想成佛,度盡眾生,他怎么會要這些?他說:“我所追求的不是再得到三界里面的尊貴和榮耀,我想積下福德,作為我將來成佛的資糧!钡坩屘炀蛯跽f:“你的身體已經(jīng)壞了,傷到骨髓了,難道你一點后悔的心都沒有嗎?”國王說:“沒有,我一點后悔的心都沒有!钡坩屘炀驼f:“你雖然說你沒后悔,可誰知道呢?我看你的身體在那里顫抖不停,連說話的氣都快斷了,你還說不后悔,你用什么做證明呢?”這個時候國王就發(fā)了誓,他說:“我從一開始到現(xiàn)在,割一塊肉一塊肉下來,從來沒有一絲一厘的悔恨,如果我說的這些話是真實的,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的身體恢復(fù)原貌!痹拕傉f完,身體一下子就恢復(fù)了。所有的天神都在感嘆這是從來沒有的事,他們歡喜、雀躍,情不自禁。這個國王就是佛陀的前生,他在行菩薩道,他沒有我相、眾生相,他確實做到的,他不是嘴上說,他不是刻意做,而是確實能夠做到一絲一厘都沒有。 那么,我們要去行菩薩道,我們覺得難,我們覺得不可以做到,那是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離開我相,我們從來都認為眾生相是真的,所以我們沒有般若觀照,覺得很難。當然一開始是難,其實你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心來觀照,來行菩薩道,也是很難,也有掙扎,也有痛苦,因為這是一種功夫,這是一種觀照,這是一種力量,是性空的力量。正因為你性空,你才能夠行菩薩道,行菩薩道正是在考驗?zāi)阈钥盏陌闳。既然你是空性的?怎么還有畏懼眾生、害怕眾生之心呢?那是你的后得智不圓滿。你證到空性,無我空性,五蘊皆空,你獲得根本智、空性,但是你要后得智圓滿,你必須度眾生,來考驗?zāi)愕暮蟮弥?后得智是屬于妙用,妙用而解脫,妙用而無住,妙用確實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是后得智圓滿呢。菩薩必須斷塵沙惑就在這里。斷見思惑,獲得無我空性,證得無我空性,但是妙行不圓滿,就是因為后得智不圓滿。
在我讀到這里的時候,在我讀到佛陀在因地為了救老虎而舍棄自己的生命的時候,我感動、流淚,我問自己:自己能做到嗎?我做到了多少?在學佛的過程中,如夢的過來,走過了這么長時間,有順的,有逆的,突然我知道了,其實一切都是示現(xiàn),所有成就你的、毀謗你的、幫你的、扯后腿的、潑冷水的、贊嘆的都是示現(xiàn),都是在幫你,都是在成就你,都是讓你圓成佛道,都是讓你看破、放下,因為那些都是夢。你看不破,放不下,因為你執(zhí)著夢。哦,我明白了,突然明白了!后來我讀到《維摩詰經(jīng)》說,一切逆緣、惡緣,一切魔障,乃至魔王,乃至于過分的對你的要求、逼迫,逼迫你讓你死去活來、讓你瘋狂、讓你想不開、讓你難行而去行,所有的這些,全部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的考驗和示現(xiàn)。哦,原來是這樣!所有的順的、逆的、稱贊的、譏笑的、毀謗的、苦的、樂的,都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的示現(xiàn)!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一般人做不出來,但他卻能做出來!《維摩詰經(jīng)》上說,正因為別人做不出來,他能做出來,這才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的加持、考驗、示現(xiàn),因為他能夠示現(xiàn),別人示現(xiàn)不了,別人沒有那個能力。要感恩,感恩所有的一切,經(jīng)歷過的一切。
在關(guān)中,有很多的體悟,這只是其中的一點而已。以后呢,有條件會給大家講,供養(yǎng)大家,因為感恩,感恩大家的護持,感恩大家的支持,所以,今天就暫時以這點法供養(yǎng)大家。也不能說太多話,因為還不太習慣。
感恩所有的一切,不論曾經(jīng)遇見過我、碰見過我、看見過我、聽說過我、罵過我、笑過我,毀謗過我也好,贊嘆過我也好,愿所有的人,都能夠解脫一切苦,解脫一切生死、煩惱,一定證到圓滿的果位,即使不能證到圓滿果位,也能夠結(jié)下這個法緣,將來得度,往生極樂世界,畢竟出離苦海!感恩所有的一切!這個愿盡未來際沒有窮盡,愿我現(xiàn)在、當下這顆純凈的心,永遠、永遠,盡未來際,遍一切處,跟諸佛同在!阿彌陀佛!
- 求佛求的是什么?怎樣求佛才能有求必應(yīng)?
- 安心做好本職工作,是入廛垂手嗎?
- 如何緩解內(nèi)心的孤獨感?
- 既然一切由心生,為什么求佛菩薩就能得到加持?
- 為什么要拜佛像與念佛?佛像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 即空即有是什么意思?和即心即佛一樣嗎?
- 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如何做到即心即佛?
- 為什么佛陀講法需要有人來請?
- 可以給沒皈依佛門的人臨終助念嗎?能成功嗎?
- 怎么用一念心性面對外在的因緣?
- “人和宇宙本為一體”是一種觀念嗎?
- 苦是怎么來的?我們?yōu)槭裁磿芸啵?/a>
- 如何克制自己玩手機、看電視的習氣?
- 天臺宗和華嚴宗有何不同?華嚴宗與天臺宗的判教
- 普賢菩薩為什么最后導歸極樂?
- 愛欲比較重怎么辦?如何對治?
- 放生、病人、貧困家庭,應(yīng)該先捐哪個?
- 四念處的觀心無常,是怎么個觀法?
- 怎么樣速斷輪回的因?
- 如何得到加持?讓加持來得快?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