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愿品
《普賢行愿品》的異譯很多。西晉·聶道真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就大體概括了它的內(nèi)容,似乎是它的異譯;不過因為翻譯的不甚善巧,譯文只有簡略的長行,與本經(jīng)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經(jīng)的文字有長行、偈頌兩部份。長行的文勢,承《華嚴經(jīng)》第三十九卷普賢菩薩贊佛功德偈而來。善財童子...[詳情]
濟群法師《普賢行愿品》
第一章 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凈慧大和尚慈悲,讓我給大家講《普賢行愿品》,我本人對這部經(jīng)典沒有什么研究,正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镀召t行愿品》是佛教界流傳非常廣泛的一部經(jīng)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為日常修持的功課。在我們早晚的課誦文中,也有關(guān)于《普賢行愿品》的內(nèi)容。普賢的十大愿,在很多叢林的早晚課中都會念到,主要是因為這部經(jīng)典的修行法門,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太重要了。
不論在家學佛,還是出家修行,我認為在修學佛法上有三大要領(lǐng)是值得我們重視的,這就是信仰、見地、行愿。
1.信仰
佛法以信仰為基礎(chǔ)。信是無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洞笾嵌日摗氛f:"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兩句話概括了修學佛法的要領(lǐng)。佛法深奧廣大,不具信心,則不得其門而入;法門無量,眾生煩惱無邊,沒有智慧,則不能超越生死大海。又說"信如手"。我們因為擁有雙手,才能夠創(chuàng)造很多的財富;學習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成就功德法財,就不能離開信仰。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有四個次第,即信、解、行、證。就是說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礎(chǔ)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證果。但佛法的修學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強調(diào)信仰,以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視經(jīng)教的聞思,那么,佛法與其它宗教就很難分別出有什么不同了。
2.見地
見地,指知見、認識。在八正道的修學中,第一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認識。在學習佛法時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取決于自己的認識。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產(chǎn)生正確的行為;而錯誤的認識,就會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認識會使我們造下很多的罪業(yè)。眾生無始以來為什么會流轉(zhuǎn)生死呢?就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們每天生活在現(xiàn)實的世界中,卻對宇宙人生感到茫然無知。由于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無知,使得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經(jīng)教呢?原因就是通過學習佛法,使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把佛法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認識變成自己的認識。佛法的修行要從聞、思、修下手。聞就是聽聞經(jīng)教,把經(jīng)教的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由聞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個佛法的修學中,見地也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見地的信仰,往往會流于迷信。
拿因果來說,修學佛法以深信因果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們止惡行善。因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變我們自己未來的生命和命運。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會給他的人生帶來不如意的結(jié)果;一個人要想擁有什么樣的未來,什么樣的命運,那么,現(xiàn)在就要種什么樣的因!度酪蚬(jīng)》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了人生的因果,我們才有能力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學佛法的基本見地,而整個佛法的修行始終都離不開因果。
3.行愿
我們現(xiàn)在先說"愿",然后再講"行"。愿,是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的愿望和決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發(fā)心,朝著愿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如果沒有偉大而正確的愿望,行動就會失去指導,就會迷失方向;但沒有刻苦踏實的具體行動,"愿"就會成為空談。所以,愿與行猶如鳥的雙翅,車的兩輪,缺一不可。俗話說:"志當存高遠。"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遠,你將來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沒有愿力的話,你做的好事將來只能得到人天福報。也許,來生你會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樣樣都有,事事如意順心。但是因為你沒有愿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的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因此,愿力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同樣非常的重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于愿力的大小。如果我們學佛僅僅是為了現(xiàn)生平安,求佛菩薩保佑家庭、事業(yè)、財富......那么,你學佛的成就,最多只能得到這些;有的人學佛,修功德,做好事,是為來世服務(wù),希望來世比現(xiàn)在活得好一些,一句話是希望下輩子享福。那么,你所修的功德,所種的因,只能為來生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生活條件,卻不能擺脫六道輪回的命運。
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往生西方凈土。那么這種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為將來往生凈土的資糧。凈土宗里非常強調(diào)信、愿、行,認為這是往生凈土缺一不可的資糧。信,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愿有兩個方面:一是愿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二是愿意往生西方凈土。這種愿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們愿意往生西方,但又舍不得離開這個世界。像這樣的人能往生嗎?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你說:唉呀!這個世界這么好,你看我的家庭多幸福美滿,我們夫妻恩愛、兒女又孝順;或者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辛苦了一輩子,眼看兒女剛剛長大成人,積累下一點財產(chǎn),還沒來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實在劃不來;或許還有人會說:我的事業(yè)有成,我的公司、企業(yè)剛有成效,這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使人非常地留戀。要是我走了,我的企業(yè)、公司交給誰呢?我還舍不得離開這一切。請佛、菩薩保佑我再多活幾年吧!讓我過一段時間再走吧!假如存有這樣的心態(tài),你說,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往生嗎?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愿,就是要愿生西方,同時還要愿離娑婆。愿力在修念佛法門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修學佛法來講,如果你想成佛,就要發(fā)愿。大乘佛法修菩薩道,有四種大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這是多么宏偉的誓愿!這四種大愿叫做四宏誓愿。你想成佛,就要發(fā)這樣的四種大愿;然后按你所發(fā)的大愿去修行、實踐,你才能成佛。一個合格的佛子,他應(yīng)該有以上四種宏愿。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薩,原因就是他們都有非常宏偉的大愿。比如地藏王菩薩的大愿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氣魄!我們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彌陀佛,他曾是一個國王,后來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隨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師面前發(fā)了四十八大愿,然后按自己誓愿去修行,隨著他的功德圓滿,創(chuàng)建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么修凈土宗,通過念阿彌陀佛的圣號,甚至每日十念,就是五逆十惡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彌陀佛的誓愿有關(guān)。念佛往生西方,主要還是借助阿彌陀佛的愿力。假如沒有阿彌陀佛的悲心與愿力,那么念佛往生西方這個超越生死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藥師佛的佛土--東方琉璃世界,這也是一個凈土,它跟西方凈土一樣莊嚴。藥師佛為什么能夠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發(fā)了十二大愿。所以,發(fā)愿在修學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普賢行愿品》,它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普賢為什么能夠成為一個大菩薩呢?原因是他初發(fā)心時,發(fā)了十個大愿。這十種大愿,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法門。我們學佛行菩薩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有了一點點小事就要去找佛、菩薩幫忙,這種人能成為佛、菩薩嗎?我看永遠都成不了。為什么呢?因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著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而是應(yīng)該擔負著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使命,以一種極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間的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怎么能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薩幫忙呢!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和不順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薩,這種人永遠都是佛、菩薩保佑的對象,永遠都是可憐的眾生。這種人永遠也成不了佛。為什么呢?因為他只想著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沒有想到要去幫助別人。
《普賢行愿品》中第八大愿:"常隨佛學",就是要向佛、菩薩學習。佛怎樣修行度眾生,我們也怎樣去修行、去度眾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成佛的資糧,我們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為菩薩。
本經(jīng)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來歷
《普賢行愿品》屬于《華嚴經(jīng)》中的一品!度A嚴經(jīng)》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jīng)典,被稱為經(jīng)中之王。《華嚴經(jīng)》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對于我們凡夫來講,這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說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想象得到的。為什么不可以想象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證得成佛的境界和盤托出,我們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較困難了。
我們現(xiàn)在學的《普賢行愿品》,是《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的一品。在這部經(jīng)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觀音菩薩身邊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善財童子,另一個是龍女。《普賢行愿品》跟善財童子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據(jù)《華嚴經(jīng)》記載:在印度福德城里有一位長者,他是福德城里的大企業(yè)家,家財萬貫,平時樂善好施。可是有一件令他很苦惱的事,他已經(jīng)四十幾歲了,還沒有孩子。后來終于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出世之后,他家里的財物與日俱增,生意很紅火。福德長者感到這個孩子的來歷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他就請了一個看相先生,來給孩子看看?聪嘞壬嬖V福德長者:你家財寶的來源與這個孩子的出世有很大的關(guān)系,因為這個孩子的福報非常大!隨著他的出世,你們家的福報也將會越來越大。所以就給這個小孩取名為善財(即能生財?shù)囊馑?。
善財童子眼看一天天長大了,雖然家里很有錢,但他對錢一點也不感興趣。他考慮的是尋找人生的歸宿,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擺脫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他想雖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很窮,很痛苦,應(yīng)該怎樣去幫助這些人,把他們從痛苦的深淵里解脫出來呢?光有錢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比如說你看見一個窮人,你給他二百塊錢,但是用完之后,又怎樣呢?明天再給他一千塊,但一千塊也會很快用完的,還是不能解決問題,F(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雖然很有錢,但他們生活得并不幸福。所以,善財童子想探求徹底解決人生困惑和痛苦的真理。
就在這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到福德城里來弘揚佛法。善財童子聽聞佛法后,找到了解決人生問題的最好途徑。當文殊菩薩講完法后,他就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我現(xiàn)在要發(fā)菩提心,要解脫生死,想幫助世界上的人們擺脫痛苦,但我不懂得應(yīng)該怎樣修?"文殊師利告訴他:"如果你要想修行,那就要參訪善知識。"善知識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參訪善知識非常重要。參訪善知識的好處是什么呢?因為只有親近善知識,我們才能聽聞正法,才能走入修學佛法的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識指導,便有可能誤入歧途的。善財童子聽了文殊菩薩的話以后,他參訪了很多的善知識,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修學過程,便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典范。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最后參訪的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他參訪普賢菩薩后,普賢菩薩告訴他:"我修行成佛的法門就是十大行愿。"普賢菩薩的十大行愿,不僅適合善財童子修學,也是我們每一位修學佛法的最好法門。
本經(jīng)的翻譯
《普賢行愿品》屬于《華嚴經(jīng)》!度A嚴經(jīng)》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當時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帶來了《華嚴經(jīng)》的梵本,譯成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消息,《晉譯華嚴》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于闐有更完整的梵本。于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于闐尋訪該經(jīng)梵本,并聘請譯經(jīng)人。使者在于闐果然找到梵本,并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安排了專門的譯場,開始譯經(jīng)。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善婀值氖恰读A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里面均沒有《普賢行愿品》的內(nèi)容。
唐貞元年間,從印度來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師,對《華嚴經(jīng)》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后一品就是《普賢行愿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jīng)》里找《普賢行愿品》內(nèi)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里才能找到。
釋經(jīng)題
這部經(jīng)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一部經(jīng)典的題目,對于我們理解該經(jīng),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jīng)的名稱。其實,經(jīng)的題目與經(jīng)文的內(nèi)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普賢行愿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中。這部經(jīng)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什么是佛呢?佛,梵語稱佛陀,在這里主要指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么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的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們凡人的思想去想象,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已經(jīng)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已經(jīng)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生死里面去流轉(zhuǎn)。另外,解脫有兩種意思:一是心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里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在思想知見、認識上已經(jīng)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的一切現(xiàn)象所迷惑、所困擾。
一部經(jīng)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xiàn)在著作里的章節(jié)。這一品是《普賢行愿品》。這一品的經(jīng)文是說普賢菩薩發(fā)的十大愿。愿是普賢菩薩發(fā)的,發(fā)了愿以后,普賢又按自己的發(fā)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愿。
中國佛教里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的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臺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地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地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如果我們都有這種精神,那么,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里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成佛,其實是智慧的成就。
記得拿破侖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那么,我認為一個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的條件。我們要學習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的十大愿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作為我們幫助的對象。
我們學《普賢行愿品》,就是要學普賢的"愿"和"行"。行和愿如鳥的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因為沒有宏大而正確的"愿","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可循。但是如果光是發(fā)愿,而沒有實際行動,發(fā)心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學習《普賢行愿品》時,特別要注意行持。我們只有按照自己的發(fā)心,用實際行動去實踐普賢大愿,才能功德圓滿,最終成佛!
本經(jīng)的組織與內(nèi)容
學習一部經(jīng)典,了解它的組織結(jié)構(gòu),有利于把握其整體及思想脈絡(luò)!镀召t行愿品》的組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長行,二是偈頌。長行是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頌是后面的詩歌部分。偈頌基本上重復(fù)長行的內(nèi)容,但并不完全相同。在語言上表現(xiàn)得比較精煉,內(nèi)容方面也有一些新意!镀召t行愿品》的整體內(nèi)容,主要是由十大愿王組成。十大愿王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zhuǎn)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第二章 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jīng)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相續(xù)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yīng)修十種廣大行愿。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zhuǎn)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菩薩資格的考察
一般經(jīng)典的開頭,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墒恰镀召t行愿品》沒有這個開頭。為什么沒有呢?前面講過,這部經(jīng)是《華嚴經(jīng)》中的一品,是從中間開始的。這一段經(jīng)文有點序分的味道,先把一種一種的行愿說出來,然后再依次解說,像是一本書的總目。
"爾時",是指佛陀說法的那個時候。"菩薩摩訶薩",是梵語。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不但自己覺悟了,也要使眾生覺悟。菩薩摩訶薩,是指大菩薩。菩薩與阿羅漢的區(qū)別在于:菩薩自己覺悟了,并發(fā)心去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希望他們也能覺悟。相反的,自己覺悟了,不去幫助別人,沒有去度化眾生,就自稱證入了,稱為阿羅漢。佛跟菩薩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佛的覺悟是圓滿的覺悟,而菩薩的覺悟還沒有圓滿。就像十四以前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相比,雖然它們也放光,卻是有缺陷的。而佛的覺悟如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它放出的光是圓滿的。
菩薩,有小菩薩、大菩薩、新菩薩、老菩薩之分。比如學佛的人發(fā)菩提心,受菩薩戒,將來去度化眾生,幫助世界上的人,這人現(xiàn)在就是菩薩了。但是他是屬于初發(fā)心的菩薩。雖然也叫菩薩,但是跟普賢、觀音菩薩一樣不一樣呢?不一樣的。因為他的功德、智慧、能力都不能同這些大菩薩相比。就拿忍辱來說,假如人家需要你的眼珠,你能把眼珠挖出來嗎?對于一個大菩薩來說就很容易辦到。但對于小菩薩,尤其是一個初發(fā)心的菩薩而言,就很難做到了。所以,同樣是菩薩,境界卻有高低之分。
菩薩這個概念,許多人往往不能正確的理解。一提到菩薩,就覺得他們是來無影去無蹤。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高僧大德就是菩薩。像太虛大師,他一生的修行是完全按照菩薩的標準來修持的。他在一首詩里說到:"比丘不是佛未成,請你呼我為菩薩",所以,大家都稱他太虛菩薩。又如臺灣的慈航法師,人們都稱他為慈航菩薩。
我們大家如果能發(fā)菩提心,受菩薩戒,也可以稱為菩薩。從小菩薩、新菩薩開始做起,將來隨著智慧和功德的成就,也像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那樣,成大菩薩了。所以,菩薩是由普通人開始做起的;菩薩是從日常生活中修行得來的,是非,F(xiàn)實的。只要我們能用菩薩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我們每個人都是菩薩。菩薩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呢?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像雷鋒那樣,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幫助別人,給社會大眾帶來幸福和歡樂的人,就是菩薩。我們不妨把雷鋒稱為雷鋒菩薩,因為他具有菩薩的精神。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到:觀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身相。經(jīng)中說:"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為了方便善巧度化眾生,有時當國王,有時當男人,有時當女人,有時當乞丐,有時當畜生,有時當佛教徒,有時則示現(xiàn)其他身相。因此,看一個人是不是菩薩,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學佛的,而是要看他的所作所為,符不符合菩薩的精神和標準。這才是最重要的!
佛陀的功德有多大
"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稱,是稱贊。嘆,是佩服、贊揚的意思。普賢菩薩聽了釋迦牟尼佛說法后,稱頌贊嘆佛的功德。勝功德的"勝"字,是說如來的功德,超過尋常人的功德。普賢菩薩稱贊如來功德無量無邊。世界上誰的功德最大呢?如來的功德最大!
我們經(jīng)常念的一個偈子:"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是說,不管天上還是地上沒有任何眾生的功德,比得上如來。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蚍鹜訉W習呢?因為佛陀的道德已經(jīng)徹底圓滿了;我們假如不向佛陀學習,還向誰學習呢?
世界上盡管有成就、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也不少,像古代的圣賢,如孔子、老子,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以及我們現(xiàn)前的師長等。雖然他們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從他們身上多多少少總能挑出一些毛病?偟膩碚f,他們的道德是有缺陷的,是不圓滿的。然而,我們在佛陀的人格中,找不出任何的缺陷,佛陀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是圓滿無缺的。所以,普賢菩薩稱贊如來的功德,勝過所有的人。把如來的功德告訴參加華嚴法會上的許多菩薩,還有善財童子。但善財童子是此次法會的當機者,因此特別提出善財?shù)拿?向他說法。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jīng)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相續(xù)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yīng)修十種廣大行愿。"普賢菩薩在說法前,對法會上許多聽法的人,先叫了一聲"善男子"。指以善財為代表,所有參加這次法會的聽眾。如來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呢?佛教認為:在宇宙中,不是只有一尊佛,而是十方(東、南、西、北,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世界都有佛陀的存在,就像微塵那么多,是無法用數(shù)字來計算的。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這么多的諸佛,"經(jīng)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相續(xù)演說如來的功德,還是演講不完的。
什么叫佛剎?剎,是梵語,是國土的意思。佛剎,是佛所住的國土。那么,宇宙中有多少佛剎呢?宇宙中佛的國土,無法用數(shù)字來說明。一個佛剎,在佛經(jīng)里面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佛教以須彌山為中心,一個太陽,一個月亮,眾多的星球構(gòu)成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地球是人類所住的地方,地球主要由地殼、地幔、地核所組成。如果把地球剖開,一直剖到最小的程度,化為眾多的極微塵,那么試想,把一個佛剎,也就說把眾多的星球剖成微塵,這個數(shù)量是不是很大啊?實在是太大了!何況用這么多的數(shù)目,來比劫數(shù)的長久。
劫,是一個時間單位。一劫到底有多長時間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說的小劫,是怎樣計算的呢?是根據(jù)人的壽命來計算的。佛教經(jīng)典里說,人的壽命從84000歲開始,然后每100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的壽命10歲為止,稱為減劫;再從人的壽命10歲開始,每過100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84000歲,稱為增劫。把一減劫和一增劫加在一起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佛教所說的芥子劫,時間就更長了,長得難以計算。佛教只用比喻來說明,就是在一座方圓40里的城市里,里面什么東西都沒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過五百年下來一次,從這里拿走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這座城里的所有芥子為止。從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后一粒芥子,這么長的時間,就是一個劫,這叫芥子劫,F(xiàn)在說的是極微塵數(shù)劫,不是一個劫,那就可想而知這個極微塵數(shù)劫的數(shù)目實在太大了,這種時間實在太長太長了。
上邊這一段經(jīng)文的主要意思,簡單總結(jié)和歸納就是:如來的功德無量無邊,倘使十方世界的許多佛,拿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的時間,接連不斷地去演講佛的功德,還是永遠講不完的。換而言之,佛陀的功德簡直大得不得了!佛陀的功德不可窮盡,沒有辦法說盡和說完。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獙W佛呢?因為佛陀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如何成就佛果功德
那么如何才能成就佛陀的功德呢?這是佛教徒都很關(guān)心的問題。普賢菩薩告訴我們:"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yīng)修十種廣大行愿。"倘若有人要成就佛陀廣大無量的功德,應(yīng)該要依普賢的十種廣大行愿去修,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這樣的十種大愿,然后按照所發(fā)的大愿,至誠懇切地去修行、去實踐。那么,就能夠成就佛的功德,可以成佛。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zhuǎn)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這一段經(jīng)文,是普賢菩薩接著上邊所說的十種行愿,把每一種的行愿說出來,像是一本書的目錄,或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先讓讀者知道,到后邊再詳細地講解明白。
普賢菩薩前面只說了十種廣大的行愿,并沒有說明是哪十種。那么聽法的人,一定急著想知道。所以普賢菩薩又接上面的話題說道:我上邊說的十種廣大行愿,是哪十種呢?然后把這十種行愿的名目,一個一個地說出來。下文將對十種行愿的內(nèi)容進行具體介紹和說明。
第三章 禮敬諸佛愿
【善財白言:大圣!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凈身語意業(yè),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xiàn)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禮敬的意義
"禮敬"什么呢?禮就是頂禮、禮拜(問訊、合掌、低頭、鞠躬)。禮的意義在哪里?禮的意義表示恭敬,禮跟敬必須配合在一起。光有禮而不敬,行不行啊?不行。
記得《六祖壇經(jīng)》有記載:永嘉玄策去參訪六祖,他磕頭的時候,頭不點到地上去。六祖說:"禮拜表達恭敬,本來是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頭都不點地,這算什么禮拜呀?"這段話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就是說禮要跟敬結(jié)合在一起,禮敬的意義主要在恭敬。我們學佛首先要對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對三寶。恭敬,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很平常的禮貌。就像世界上的人,對自己的長輩,或是有德行的人,我們都要恭敬他們。所以,禮敬是一種很平常的法門,并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學佛法首先要對三寶產(chǎn)生恭敬心、虔誠心。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會上的人來說吧!一個學生,他在學校里,瞧不起他的老師。那么,對老師講課會不會接受,乃至會不會按照老師所說的話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個孩子在家里對他的父母,沒有絲毫的恭敬心,你說他會不會聽父母的話呢?自然也是不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對三寶缺乏恭敬心,那么能依教奉行嗎?我看是很困難的;即使能的話,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我們更好的修學佛法。
拜哪些佛
第一大愿:"禮敬諸佛"。諸,是所有、全部、眾多的意思。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兩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禮敬的佛陀,到底是什么樣的佛陀呢?一般社會上的人,由于不了解佛教的關(guān)系,對佛教徒的禮佛,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誤會,他們以為學佛的人是把木頭、石頭雕塑的泥像,作為崇拜的偶像,這是對佛教極大的誤會。其實,我們拜的并不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著偶像,那是佛弟子表達對佛陀的追思!同時也是仰慕佛陀的智慧和道德,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
我們拜佛,應(yīng)該拜哪些佛呢?"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佛世尊。"我們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兩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有很多人拜佛,只想著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只局限于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會用一種凡夫的心態(tài)去衡量佛的思想和境界。擔心現(xiàn)在拜觀音菩薩,沒有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不會生氣呢?在拜阿彌陀佛的時候,沒有拜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不會生氣呢?沒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薩,如果得罪了他們,佛、菩薩怪罪下來怎么辦呢?
其實,這種擔心和顧慮是多余的。因為我們拜佛著相,所以才會出現(xiàn)這種心態(tài),F(xiàn)在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去拜佛。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盡法界,也就是整個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諸佛。過去世諸佛,是指已經(jīng)圓寂的佛陀;現(xiàn)在世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轉(zhuǎn)法-輪,說法的佛陀;未來世諸佛,是指未來世界將會出現(xiàn)的佛陀。十方三世諸佛,就像世界的極微塵數(shù)那么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們要頂禮的對象。所以,我們在拜佛的時候,不能執(zhí)著于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樣一來,在一拜中一切諸佛菩薩都拜到了,你想想,這種拜佛功德,比起以往執(zhí)著于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億萬倍都不止!
怎樣拜佛
有人可能會問:這么多的佛我應(yīng)該怎樣去拜?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過來呢?"我以普賢行愿力故",現(xiàn)在我們要用普賢菩薩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時候"深心信解,如對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諸佛存在的同時,還要觀想十方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凈身語意業(yè),常修禮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們面對無窮無盡、無法用數(shù)目可以計算的諸佛,身體拜佛、口念佛、意念想著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誠的心去禮拜。拜佛的時候,心里不存絲毫的私心雜念,當我們沒有任何妄想的時候,心才能清凈。所以,要以清凈的身口意三業(yè),常常修禮敬諸佛的大愿。為什么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應(yīng),有人卻不能呢?這跟你的心清凈不清凈、虔誠不虔誠有關(guān)系。因為佛陀不是有意要在你心中顯現(xiàn)出來,佛也不是因為要你去拜他,才跑到你心里。假如這個人拜佛,佛跑到這個人心里;另一個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里。假如同時有幾千萬個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會忙得暈頭轉(zhuǎn)向,肯定會累壞。
佛不是有心示現(xiàn),他完全是無心的。佛隨著他的愿力,千處有求千處應(yīng),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掛在天上,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不過,有的地方雖然有水,為什么卻見不到月亮呢?因為水只有清凈如鏡的時候,月亮才能在水中映出來;如果水是渾濁的,月亮還能顯現(xiàn)嗎?每一個人也像一潭水,一般人總處在妄想狀態(tài)中,這就猶如一潭濁水,佛陀自然不能顯現(xiàn)在我們心中。一個人通過修行,以清凈三業(yè)拜佛,猶如一潭清水,那么,佛、菩薩就能顯現(xiàn),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感應(yīng)道交。
有這樣一句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么時候沒有烏云,什么時候就有太陽。同樣的,什么地方有一片虔誠、清凈的心,那么,什么地方就有佛、菩薩顯現(xiàn)。佛、菩薩可以說成是佛陀、觀音菩薩;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心的佛性。假如我們離開了自己清凈的心,也就離開了諸佛菩薩。如果我們隨時都能把握自己,讓我們的心,隨時處于一種清清凈凈的狀態(tài)。那么,我們隨時都與諸佛菩薩在一起。所以,修學佛法不能離開自己清凈的心,到外面去尋找佛、菩薩,如果是這樣的話,離佛道就會越來越遠。
"一一佛所,皆現(xiàn)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佛"。有微塵那么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里。你說:我只有一個身子,這么一來比例失調(diào),一個人拜這么多的佛,我拜不過來怎么辦?那么,就要借助觀想的力量,觀想宇宙中有微塵數(shù)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個我,我要顯出微塵數(shù)的身。有多少個佛,就有多少個我。我有千百億個化身,想象著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個我。
打個比方: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我"的面前有一個佛,佛的面前有一個"我"。如果前后左右上下都裝有鏡子的話,就會出現(xiàn)每一個鏡子里都有一尊佛,同時每一個鏡子里也都有一個"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時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禮拜。這時候,你就不只一個身,而是有無數(shù)多的身。以無數(shù)多的身去拜無數(shù)多的佛,這樣就能拜得過來了。如果用這種觀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話,功德就能無量無邊!這種功德就像虛空一樣大。所以,雖然你現(xiàn)在是禮一拜佛,卻比起別人拜幾十生幾十輩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們以一種極大廣闊的心境去拜佛,這個"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我們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薩的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佛陀、成為菩薩。我們拜佛也不是拜一天兩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虛空有沒有盡的時候?虛空沒有窮盡,所以我的禮敬也沒有盡頭。學佛的思想境界能有這么高,這樣學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段話里有三個比喻:一是眾生界盡,二是眾生業(yè)盡,三是眾生煩惱盡。眾生有沒有盡的時候?眾生界沒有窮盡的時候。眾生界、眾生業(yè)、眾生的煩惱,都是沒有窮盡的。那么,我此禮敬也沒有窮盡。這是一種反襯的方式,顯示我拜佛的這種愿望和行為。"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我們拜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時間的,相續(xù)不斷的,心要時常想著,念著,沒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你說這樣會很辛苦,休息幾天再拜吧?不是的,拜佛是沒有疲厭的?傊,禮敬諸佛是指禮敬已經(jīng)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也可以把一切眾生作為我們禮敬的對象。
常不輕菩薩
在《法華經(jīng)》里,有位菩薩叫常不輕,他看見人就禮拜,時間長了,有些人看見他覺得討厭。有的人不明白,這個人為什么這么怪呢?見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經(jīng)有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扔石頭打他,用腳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樣對待他,他也不生氣,見人照拜不誤。有一天,一個人實在看不下去,走上前問他:"你一天到晚見人就禮拜,別人打你、罵你,你也不生氣,這究竟是為什么?"他回答說:"因為你們將來都會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輕慢你們。"這個故事說明兩個道理:一是說明眾生皆有佛性。常不輕菩薩這樣做,實際上是以身說法,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去勸化普渡眾生,使他們早日覺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愛。二是說明行菩薩道的人,對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們講禮敬諸佛,不僅僅是禮敬已經(jīng)成佛的諸佛,同時也要禮敬未來將要成佛的一切眾生。如果學佛的人,把普賢的禮敬法門,推廣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們能夠尊重一切人,使人歡喜。那么也就功德無量了!
第四章 稱贊如來愿
【復(fù)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xiàn)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xù)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第二大愿:"稱贊如來"。稱贊,就是稱揚、贊嘆。"稱揚贊嘆"法門,在修學佛法中非常重要。一般人大都患有一種通病,往往喜歡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愛挑剔別人的毛病,總是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把贊嘆的語言留給自己,把那些難聽的話送給別人。有的人愛在背后說他人的一些壞話,甚至誹謗他人。為什么大家愛犯這種毛病呢?原因是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這種人與周圍的人很難處理好關(guān)系。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現(xiàn),嫉妒心有時來得莫明其妙。比如一般女孩子最愛犯的毛病,就是不愿意看見比自己長得漂亮的姑娘,出現(xiàn)在自己的生活圈里。盡管人家的美貌,在許多情況下,并不影響自己的利益,但是總會莫明其妙地產(chǎn)生反感和不滿?倫蹚娜思蚁嗝仓刑籼蕹瞿撤N缺陷,跟自己的相比:眼睛長得不怎么樣,鼻子長得不怎么樣,膚色又不怎么樣......。言下之意是說自己比這人長得好看。盡管說這話的人,長相不比人家好,但就是不服氣。這是嫉妒心的表現(xiàn)。
我慢心重的人,處處自以為是,自尊心、好勝心特別強。別人無論在哪方面勝過自己,不僅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反而認為自己處處勝過他人;聽到某人對某人的贊嘆,心里就不舒服。這種人的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在恭維贊嘆聲中生活,一旦受到打擊,精神很容易崩潰。這種人是不堪一擊的。
嫉妒心、我慢心顯示了人的自私,體現(xiàn)了人的狹窄心量,破壞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干出許多蠢事。這是一種非?膳碌男睦,但又是人們普遍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所以在佛經(jīng)中特別宣揚隨喜贊嘆功德。其實,隨喜贊嘆是很廉價的。比如別人為寺院塑佛像,捐贈二萬元,你一分錢也沒拿出去,但是,如果你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別人感到高興,并用美妙的語言去贊嘆他,那么,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樣大!隨喜贊嘆的功德,不僅廉價,而且還是對治嫉妒的有效方法。
普賢菩薩教我們稱贊如來。其實,不僅僅是對如來,而是要我們?nèi)シQ贊一切好人好事。如來是世間上最值得尊重的人,我們稱贊他,是一件比較容易做到的事。不僅如此,稱贊如來的意義,還包括對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稱揚、贊嘆,讓他們歡喜,這才是我們學佛人的本分。
如來的名號及功德
如來,是佛的十大名號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號,這十個名號主要是根據(jù)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來、佛都是常用的名號,如來跟佛不可以合起來說。通常有許多人把兩種名稱合起來稱為"如來佛"。其實,這種叫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yīng)稱釋迦如來、彌陀如來、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可以稱藥師佛、釋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稱"如來佛"。何為如來?如來是證如實之道而來。說證到了真實之理,然后再來這個世界度化眾生,所以稱為如來。如來也可以稱如去,稱如來如去,就是來去自如。我們凡夫之人能稱為如來嗎?我們不能稱為如來。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來去不自如。我們的來去受業(yè)力的支配,不能自主。壽命到頭的時候,你說,唉呀!我還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得不死。但是如來就不一樣,他可以隨便示現(xiàn)在任何一個地方。為了度化眾生,如來可以隨心所欲在幾千個地方,幾萬個地方來去自如。
稱贊如來,如來有哪些功德值得我們稱贊呢?如來的功德,在佛經(jīng)里簡單地說有"三德二利"。三德是斷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什么是斷德呢?是斷除煩惱所顯示涅盤的功德。凡夫之人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煩惱。如貪、嗔、癡、我慢心、嫉妒心、愛心、恨心......而在佛陀的人格中,完全斷除了這些煩惱,心里沒有絲毫的煩惱,因而證得了涅盤。
什么是智德呢?智,指智慧。佛教中所講的智慧與通常講的不同,它不是指人世間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脫痛苦、煩惱,證得真理的一種能力。佛陀的智慧,對人生、對宇宙的一切所要發(fā)生的事,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反之,我們凡夫沒有佛的這種智慧,搞不清楚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的前生是怎么回事?我的來生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恩德呢?佛陀對我們有極大的恩情,佛陀悲愍眾生無盡輪回的痛苦,把每一個眾生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把自己親證的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和盤托出。換句話說,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證得了脫生死、得大自在、具體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傳給我們。讓我們按照他修行的方法去實踐,讓眾生也能證得涅盤,了脫生死,得大自在。佛陀把眾生看成和他一體,對眾生充滿無限的悲心;佛為了使眾生得到解脫,說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是要我們大家都成佛!
如來的功德很大,我們要稱贊如來的功德!平常我們對釋迦牟尼佛贊嘆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不論是天上的天人,還是世間上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人的功德能和如來相比。我們對其他人求全責備時,總能在他們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在佛陀的身上,你是找不出任何缺點的。為什么呢?因為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已經(jīng)徹底圓滿了。
十方世界諸佛無量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們稱贊哪些佛和菩薩?是稱贊一尊佛、菩薩,還是兩尊佛、菩薩呢?不是的。我們現(xiàn)在學的是《普賢行愿品》,那么,我們就要以普賢菩薩的境界去稱贊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shù)佛"。一切剎土,是指一切國土。把國土剖析為很小很小的極微,每一個極微元素里,都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佛陀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而是"一佛出世,千佛歡喜",一尊佛出世,千萬尊佛歡喜,無數(shù)的菩薩歡喜,無數(shù)的菩薩跟隨佛陀、協(xié)助佛陀弘揚佛法。如釋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還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等幾千聲聞弟子跟隨他。那么,我們要稱贊這些所有的佛,要稱贊每一尊佛身邊無量無邊的菩薩。整個宇宙中所有佛、菩薩,都是我們稱贊的對象,可見我們要稱贊的佛不是一尊、兩尊。
稱贊如來
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贊嘆如來:"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xiàn)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xù)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這里告訴我們要"有甚深勝解,現(xiàn)前知見",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滿著佛、菩薩。想象著這些佛、菩薩,都在我們的面前。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來這么多的佛?你看我們這個娑婆世間幾千年、幾萬年,才有一尊佛陀出世,哪有這么多的佛?如果你要這樣想,我也沒有辦法。不過假如你不肯相信,那么你永遠也不能達到普賢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必須相信佛說的法是不會錯的。
宇宙中有很多的佛,有人會這樣說,我只有一張嘴巴,怎么贊嘆得過來呢?每一尊佛我都稱贊一句話,那我一天到晚不歇氣、不停地贊嘆,一直贊到神經(jīng)衰弱也稱贊不完。就是把我累病了,也贊嘆不過來,你說怎么辦?現(xiàn)在我們要用普賢菩薩的境界去稱贊佛,那么,再多的佛陀,也能稱贊得過來。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出過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出是超出的意思;過是勝過的意思。辯是辯論的意思;辯才就是有辯論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細、美妙、極好的意思。言辭就是說話。音聲海、言辭海都是形容音聲言辭像海那樣的大,像海水那么多。
辯才天女,出自《華嚴經(jīng)·如來出現(xiàn)品》。經(jīng)中說辯才天女,是自在天王的彩女,是天王差喚的女子。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根,每個舌根能發(fā)出五百種音聲,她所發(fā)出的每一種音聲,非常美妙動聽,好像是幾百種幾千種樂器伴奏出音樂的聲音。也許有人會說,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頭,而每個舌頭又能發(fā)出五百種動聽的音聲,我是凡人,只有一根舌頭,怎么能和她相比呢?我們就是要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頭,其實算不了什么,我們現(xiàn)在觀想自己有五萬個、五十萬個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個舌頭,能發(fā)出五百種音聲,也算不了什么,我的每個舌頭能發(fā)出五十萬種音聲,五千萬種音聲。我們要用觀想的力量,去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我們的每一個舌頭,都能發(fā)出無窮無盡的各種音聲來。這樣一來,有多少佛,我們也能贊嘆得過來,你說是不是?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想廣播電臺的播音員:一個播音員在播音室里講話,雖然只有一個舌頭,但在世界各地,任何一個角落在同一時內(nèi)都能接收到這種音聲。你說播音員是一個舌頭?還是兩個舌頭?或者說他的舌頭有幾千、幾萬、幾十萬個?我們可以借助廣播、電視、衛(wèi)星等現(xiàn)代科技方法去觀想,我們在那里嘴巴一張,讓整個地球、整個宇宙,十方三世所有諸佛、菩薩,都能接收得到我們贊嘆的音聲,這樣我們就達到超過辯才天女稱贊如來的效果了。
《維摩詰經(jīng)》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說法時,雖然用一種音聲,但眾生聽到的聲音卻不一樣。比如中國人聽到他的音聲,就是中國語,英國人聽到的是英語,法國人聽到的是法語,德國人聽到的是德語,日本人聽到的是日語。為什么一種聲音里,不同的人聽到的是不同的聲音呢?這是因為佛陀神通的力量。所以說"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每一個音聲里面都有無量無邊的言詞,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或者是畜牲,只要能聞到佛陀的聲音,你就能感到佛在跟自己說話,佛陀使用的語言就是我的語言。
稱贊如來時,我們要觀想自己也具備佛陀這種神通的力量,用各種美妙的言詞去稱贊如來的功德。這種稱贊不是今天明天的事,而是"窮未來際,相續(xù)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我們稱贊如來的聲音,遍及整個法界,整個宇宙,無所不在。這就是稱贊如來的方法。"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這一段經(jīng)文的內(nèi)容,大體跟前面講過的一樣,這里就不重復(fù)了。
第五章 廣修供養(yǎng)愿
【復(fù)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yǎng)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現(xiàn)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yǎng)具,而為供養(yǎng)。所謂:華云、鬘云、天音樂云、天傘蓋云,天衣服云,天種種香:涂香、燒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yǎng)具,常為供養(yǎng)。善男子!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yǎng)、利益眾生供養(yǎng)、攝受眾生供養(yǎng)、代眾生苦供養(yǎng)、勤修善根供養(yǎng)、不舍菩薩業(yè)供養(yǎng)、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善男子!如前供養(yǎng)無量功德,比法供養(yǎng)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shù)分、喻分、優(yōu)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yǎng),則得成就供養(yǎng)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yǎng)故。此廣大最勝供養(yǎng),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yǎng)亦無有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供養(yǎng)的意義
這段經(jīng)文是第三個大愿的整個內(nèi)容。一說到供養(yǎng),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佛、菩薩上供的習慣;還有呢?天天吃飯之前,我們都要供佛,所謂"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養(yǎng)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是表達對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并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們的東西,到時候你不供養(yǎng),佛就得餓一頓肚子了,不是這么回事。供養(yǎng),是表達我們對佛陀的虔誠和恭敬,同時也表示我們對佛恩的報答!佛教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師長恩是其中之一。佛陀是我們的本師,當然也屬于師長的范疇。因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們才懂得怎樣去認識真理,才知道怎樣修行,才知道怎樣擺脫煩惱和痛苦。佛陀于眾生有大恩德,我們粉身碎骨報答佛陀的恩情,也報答不盡。我們除了禮敬、稱贊如來以外,還要供養(yǎng)。
第三大愿:"廣修供養(yǎng)"。廣修供養(yǎng),從經(jīng)文表面上看,雖然只說到供養(yǎng)諸佛,但是從經(jīng)的內(nèi)容來看,其實已包含了供養(yǎng)一切眾生。廣修供養(yǎng),不僅僅是供養(yǎng)佛,而且要供養(yǎng)世界上所有對我們有恩惠以及沒有恩惠的人。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報答他們。佛教中提倡培植三種福田:一是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要知恩報恩,懷著一種感恩心,來報答他們的恩情。佛經(jīng)里面講:"一個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沒有出世,我們孝敬、供養(yǎng)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養(yǎng)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們自己的福田。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在家里連孝敬、供養(yǎng)、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好佛子。二是敬田。凡屬于我們恭敬的對象,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我們的敬田,我們都要供養(yǎng)他們。三是悲田。悲田,指我們慈悲的對象:如那些貧窮的人、乞丐。他們?nèi)背陨俅?生活有困難,需要人們幫助,作為學佛的人,我們要本著一顆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們,幫助他們。表面上看來,我們在幫助別人,其實是在幫助自己種福報,所以只要看到有困難的人,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種田。種田,就像農(nóng)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獲。如果春天不播種,那么到了秋天,就一無所獲。一個人的福報從哪里來的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頭上,于是怨天尤人,說老天爺沒長眼睛,不幸的事情總落到自己頭上。事實上,運氣好不好,并不是取決于老天爺,倒是與個人的福報有關(guān)。而福報來源于培植福田。廣種恩田、敬田、悲田,通過布施、供養(yǎng)才會有福報。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無量無邊的佛,每一尊佛的身邊,都有很多的菩薩海會圍繞。這就告訴我們,我們供養(yǎng)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供養(yǎng)的意義,一是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長福報;三是滅除慳貪,滅除吝嗇、小氣。供佛,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克服小氣。如果沒有供養(yǎng)、布施心,舍不得把東西拿出來,將來會得貧窮的果報。布施、供養(yǎng)是"存錢"的最佳方式,而且"利息"很高。一個人的財富,不是靠拼命賺錢就能得到。而是靠福報,靠運氣。供養(yǎng)、布施不僅能培植福報,同時也能克服自己的貪心和執(zhí)著。一個人如果貪著財物,舍不得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就像銀行里沒有存一分錢。雖然銀行里的錢很多,別人能從那里取出十萬、二十萬,但你一分錢也取不出來。所以布施、供養(yǎng)別人的同時,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存錢"。
人因為貪著的緣故,因此不能廣修布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往往是過時的,自己不喜歡穿的,才會比較大方地送給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剛買的時裝送給他人。再比如送人家電器,總是看家里那些用不著、用舊了的拿去送人,不會把剛買回來的大彩電搬去送人。為什么我們舍不得把最高檔、最貴重的東西送給人家?原因就是貪著。因為我們對好東西產(chǎn)生了執(zhí)著。如果對好東西不貪著,能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拿去布施,拿去救濟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么,布施的本身也是在破除我們的自私、慳貪、執(zhí)著和煩惱。
我們執(zhí)著某種東西,這種東西往往就是我們產(chǎn)生煩惱的根源。執(zhí)著是我們解脫生死最大的障礙!在佛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一個禪師,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對任何東西都不會貪著。唯一使他貪著的是一個缽,因為這個缽是皇帝賜給他的。這一天,他感覺到壽命就要到盡頭了。果然,閻王爺派了兩個小鬼來抓他。禪師的功夫高得很,他往那里一坐,進入禪定的狀態(tài)。那兩個小鬼四處尋找,連個人影都不見,怎么也找不到他。兩個小鬼很苦惱,回去交不了差,怎么辦呢?想來想去,他倆就去請教寺廟里的護法神--土地公。護法神告訴他們說:這個禪師的修行境界很高,你們想找他,那是很困難的。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你們見到他:這個禪師有一個缽,這個缽是他特別喜歡的東西。你去把他的缽拿來敲一敲,他聽到敲缽聲肯定會出來的,不信你們試試看。
無常鬼變成一只老鼠,在禪師的缽上跳來跳去,缽發(fā)出了響聲。禪師馬上從定中出來,他怕這個缽摔壞了!這時,兩個小鬼一下子撲了過去,用鐵鏈套住了他的脖子說:對不起,請你跟我們走一趟。禪師意識到缽給他帶來了禍患,就在這緊要關(guān)頭,急中生智,猛地把缽?fù)叵乱凰?"咣"地一聲,兩個小鬼嚇了一大跳!乘此時機,禪師趕緊進入禪定的狀態(tài),結(jié)果無常鬼又找不到他了。缽沒了,禪師的命卻保住了!
香花燈果供養(yǎng)
"我以普賢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現(xiàn)前知見"。起深信解,就是深信不疑,F(xiàn)前知見,多得無以數(shù)計的佛,就像在自己的面前一樣。這種修行方法主要靠觀想。我們要讓自己進入普賢菩薩思想境界中,相信宇宙中有無量無邊諸佛存在。
怎樣供養(yǎng)諸佛呢?"悉以上妙諸供養(yǎng)具"。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面對十方諸佛,我要用最好的東西去供養(yǎng)。所謂的最好,當然不是一定要你拿出金銀財寶、珍珠瑪瑙去供佛,而是在你經(jīng)濟能力可能的范圍內(nèi),用最好的東西去供佛。"所謂華云、鬘云、天音樂云"。"華",指花,用鮮花供佛。"云",表示眾多,用很多的鮮花去供佛。"鬘",就是花鬘,把花一朵一朵地串起來,串成花環(huán),一串一串地拿去供佛,這就叫鬘云。"天音樂云",用音樂去供佛。我們唱爐香贊,就是用音樂供養(yǎng)佛。學彈鋼琴的,或是電子琴什么的,你可以到佛堂去表演給佛聽。比如你剛學會一首新歌,你覺得好聽,你唱得又最好,首先去供養(yǎng)佛,這也是供養(yǎng)。
"天傘蓋云",過去國王出巡時,黃金傘蓋撐在頭上。用這種傘去供佛。"天衣服云",用最好的衣服去供佛。比如你剛買到一件高級的時裝,先拿去供佛,然后再穿,這也是可以的。供養(yǎng)的意義,主要是表達你的虔誠,至于佛用不用那是另一回事。水果剛買回家,選一個最大最好的,先拿去供佛,表示你時時都有一份供心,這才是重要的。"天種種香",就是各種各樣的香。如末香,就是現(xiàn)在的檀香;涂香就是抹在、涂在身上的各種香;燒香,指供佛點的香。買回來,先拿去供佛,然后再往自己身上涂抹。
"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須彌山是佛教中一座最高的山,教中也有人認為是喜馬拉雅山。我現(xiàn)在供的這些花果、衣服、音樂等供品,猶如須彌山那么高、那么大,但不是真的,主要靠觀想。普賢菩薩教我們,要用觀想的方法去供養(yǎng)佛。"燃種種燈",燃各種各樣的燈,如酥燈、油燈,用花生油、菜油、芝麻油等"諸香油"去點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每一盞燈的燈炷,像須彌山那么大。"一一燈油如大海水",每一盞油燈里面的油,就像大海里邊的水這么多。想想看,這盞油燈要點多長時間!這盞油燈永遠也不會熄滅!你供佛的時間與這盞油燈一樣,直到永遠!想想看,這種供佛的功德有多大?因此,我們學習《普賢行愿品》,要展開自己的心胸、想象,讓自己的思想境界能夠包容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學佛就是要用佛的心量要求自己,使自己心胸開闊。這樣,我們才能夠向佛靠近。我們才有成佛的希望。如果心量老是停留在凡夫的水平上,那么永遠都只能是眾生。
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
"以如是等供養(yǎng)具,常為供養(yǎng)"。前面所說的衣服、鮮花、音樂、食品、涂香、各種油燈......這么多的東西去供養(yǎng)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眾生。看起來這功德當然很大。但普賢菩薩接著告訴我們:"善男子!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善男子啊!你不要以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東西去供養(yǎng)佛,就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yǎng)了。不是的!對佛陀最好的供養(yǎng),是對佛法的尊重和奉行,而不是物質(zhì)品。這就是說:"依教奉行",或"依法修行",才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yǎng)。
比方說,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是什么呢?兒女對父母怎樣才算孝順呢?舉個例子來說明。如果你的女兒,一天到晚光知道給你買好吃的,好穿的,但在外面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你說的話,她一點也不聽。專門在外面惹麻煩,三天兩頭有人找上門來,找你的晦氣。相反,你的兒子,雖然沒有給你買什么好吃的東西,但是他很聽話,不在外面惹麻煩,上門的人都在贊揚他,說他很有出息。請問,你喜愛女兒?還是喜歡兒子呢?肯定是喜歡兒子。假如你喜歡的是女兒,說明你不是一個好父母。
諸佛菩薩對待眾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很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證,就算完事,以為自己是佛子了。對于佛法的道理,一點都不放在心上,還是按照原來的觀念、習慣生活,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就對佛教大發(fā)牢騷。這種人,盡管每天給佛、菩薩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們永遠只能是佛法的門外漢。這就是說,作為一個學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才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yǎng)。
法,在我們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們信仰佛法僧三寶。有些人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處理這三種關(guān)系: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認為法沒有什么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兒去;他最感興趣的是佛,對佛無比的崇拜、信仰。但是,假如你對佛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學佛修行嗎?顯然不太可能。像現(xiàn)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經(jīng)是真經(jīng),但也有偽經(jīng)。偽經(jīng)是冒牌貨,它不是佛說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譽編撰的一些"經(jīng)典"。如果你對佛法缺乏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正見尚未樹立,面對這些偽經(jīng),你信以為真,按照經(jīng)中的話去做,就會誤入歧途。
還有一種人,他感興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師父之后,覺得師父就是一切了。他以為聽師父的話,把師父恭敬、供養(yǎng)好,就能了脫生死。這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如果拜的師父具有正知正見,是位善知識的話,你去親近他,就會得到解脫,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師父是惡知識呢?師父邪知邪見的話,他說什么,你做什么,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淵里,還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個整體。佛法僧三寶中,最關(guān)鍵、最核心的問題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為什么呢?因為佛能夠了脫生死,能夠成佛的關(guān)鍵因素,就是他依法證得了法的真實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為核心的!法是佛證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們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認識上的。我們要斷除煩惱,了脫生死,不能離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脫。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能夠依法修行,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依法修行是法供養(yǎng)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yǎng)、利益眾生供養(yǎng)、攝受眾生供養(yǎng)、代眾生苦供養(yǎng)、勤修善根供養(yǎng)、不舍菩薩業(yè)供養(yǎng)、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如說修行供養(yǎng),可以概括后面六種供養(yǎng)。"如說修行"指依照佛所說的種種法去實踐,通過長期的修行,得到解脫,直至成佛。這種供養(yǎng),自然把其它的六種供養(yǎng)包括進去了。必須注意的是,在七種供養(yǎng)中,有三種提到"眾生",另外四種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眾生,但也包含度眾生的成份在內(nèi)。學佛的人要知道,所謂解脫成佛,不僅為了自己個人,同時也為了所有苦難的眾生。所以在修行這七種法供養(yǎng)時,決不能忘記眾生,應(yīng)當永遠把眾生放在第一位,這才是學佛人的本分。
(1)如說修行供養(yǎng):按照佛陀所說的種種法門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2)利益眾生供養(yǎng):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我們都要積極去做。別人有困難,主動幫助別人,把他從困苦中解救出來,給他快樂。從表面上看,這樣做,跟佛法沒有關(guān)系。其實,這也是在供養(yǎng)諸佛。因為佛、菩薩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出世,你能利益眾生,自然是對諸佛最好的供養(yǎng)。
(3)攝受眾生供養(yǎng):社會上有許多人,直截了當?shù)馗v佛法,他不一定會接受。這種人,首先要攝受他們。什么叫攝受?佛法里有四攝法門:一、布施,二、愛語,三、利行,四、同事?吹饺思矣欣щy,需要經(jīng)濟、物質(zhì)方面的幫助,我就給他這方面的幫助,這是布施;愛語,是在愛心的基礎(chǔ)上,用真實的語言或利他的語言,去幫助他人;利行,所做的一切事情對他人都有利益,沒有任何一種行為會對他人構(gòu)成傷害;同事,能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攝法門去做,即使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對方還不被你感動的話,那他簡直就是一根木頭了。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們對你好,那就要修四攝法門。修了之后,別人一定會對你好。因為,攝受眾生供養(yǎng),是以四攝法門去攝受眾生,利益眾生。
(4)代眾生苦供養(yǎng):需要有同體大悲的精神,把眾生和自己看作一體。眾生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眾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術(shù)急需用錢,還差兩百元錢才能住進醫(yī)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這時要毫不猶豫地主動去幫助他,把錢拿出來,讓他先住進醫(yī)院。假如他需要輸血,別人的血型與他的血型不吻合,恰好病人的血型與你相同,這時,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為了搶救病人的生命,你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輸給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應(yīng)該為他的康復(fù)感到高興、幸福,這就是代眾生苦供養(yǎng)。眾生受苦的現(xiàn)象很多,像這樣的例子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地講了。
(5)勤修善根供養(yǎng):學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眾善奉行。善的內(nèi)容很多:如三歸,修止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四攝,拜佛,禮佛,懺悔,放生......這些都是勤修善根的內(nèi)容。今天修了,明天繼續(xù)修,一直堅持做下去。絕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
(6)不舍菩薩業(yè)供養(yǎng):學佛,首先要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在修學中,不能半途而廢。不舍,就是不要舍離。發(fā)了菩提心之后,不要舍棄,不要離開菩薩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種自覺覺他心,學習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佛過程是"自覺",學習佛陀度眾生的精神和行為是"覺他"。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能根據(jù)眾生不同的根機,方便善巧地弘揚佛法,普渡眾生,使自己和大家離苦得樂。
行菩薩道也屬于法供養(yǎng)。法施的功德很大,這個問題《金剛經(jīng)》中講得非常清楚。《金剛經(jīng)》里說:用許多的七寶去布施,但比起讀誦《金剛經(jīng)》,或者能夠給別人解說《金剛經(jīng)》的功德,那簡直差得太遠、太遠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財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財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別人有困難,經(jīng)濟上需要幫助,我給他一百塊、一千塊、一萬塊,總有用完的時候,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呢,我給他財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時候他沒有錢還很幸福,錢多了反而不幸福。社會上有許多夫妻,沒錢的時候感情很好,日子過得很開心。隨著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開始不和諧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結(jié)果本來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錢多了,反而鬧得不可開交。所以有錢不一定能夠幸福,錢僅僅是幸福中的一個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說財布施供養(yǎng)不及法布施供養(yǎng)功德大。法布施,就像我教你一種謀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給你錢的好處要大得多。因為,謀生的手藝學到后,只要勤苦奈勞,就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如果我能給你一種幸福之道,把佛法傳授給你,使你遠離憂愁、煩惱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實、愉快、安樂。可見,使人終生受用不盡,使人覺得幸福的,并不是錢,而是佛法。
(7)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學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們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以有一剎那離開自己的發(fā)心,這樣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長起來,直到成就無上菩提,圓滿佛果。省庵大師《勸發(fā)菩提心文》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說的就是這種道理。
"善男子,如前供養(yǎng)無量功德,比法供養(yǎng)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shù)分、喻分、優(yōu)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俱胝、那由他、迦羅、算、數(shù)、喻、優(yōu)波尼沙陀,都是極大極大數(shù)目的量詞名稱。普賢菩薩向法會的聽眾說道:善男子呀!你們要知道,像前面所說的種種財物供養(yǎng),如須彌山那么大,簡直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多,應(yīng)該說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比起法供養(yǎng)的功德,那就差得太遠、太遠。如果財供養(yǎng)的功德有百分,那么,它還不及法供養(yǎng)一分的功德大。這一段經(jīng)文,主要通過一些比喻的方式,告訴我們法供養(yǎng)比財供養(yǎng)的功德,大了又大,是不可以用數(shù)目來比較的。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為什么法供養(yǎng)的功德比財供養(yǎng)的功德大呢?原因是"以諸如來尊重法故"。因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那么,我們更要尊重法。法,在佛法里的地位是最高的,佛是由法而出生的。因為有了法,佛體驗到了法,證到了法,所以才成佛。佛從哪里來的?佛從依法修行中來。如果我們行菩薩道,能夠依法修行,依法度眾生,這種供養(yǎng)才是真正供養(yǎng)如來。反過來說,你光是用好東西去供佛,這種供養(yǎng)永遠不會是最好的供養(yǎng),真正的供養(yǎng)是法而不是物。那么,以后是不是不用給佛上供了?也不是,供還是要上的。前面剛說過,上供可以培植福德,同時也可以克服我們的慳貪、吝嗇、小氣,上供也是修行的一個方面。
"此廣大最勝供養(yǎng),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yǎng)亦無有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這段內(nèi)容跟前面一樣,不管是修財供養(yǎng)也好,修法供養(yǎng)也好,真正的供養(yǎng)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長時間的,盡未來際的。
第六章 懺悔業(yè)障愿
【復(fù)次,善男子!言懺悔業(yè)障者,菩薩自念:我于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fā)身口意,作諸惡業(yè),無量無邊。若此惡業(yè)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凈三業(yè),遍于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后不復(fù)造;恒住凈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困擾人生的重要因素
這是普賢的第四大愿:"懺悔業(yè)障"。懺悔在修學佛法中非常重要,因為無始以來由于無明和貪嗔癡的原因,使我們造下了種種的罪業(yè),這些罪業(yè)招感的果報,造成我們修行的障礙。我們要懺悔的障礙有三種:一是煩惱障,二是業(yè)障,三是報障。
(1)煩惱障,主要包括貪心、嗔恨心、愚癡、我慢、嫉妒......這些煩惱阻礙我們?nèi)バ扌。因為有貪?使人造罪業(yè)。貪心使人不得安寧。你要打坐,因為貪心,所以總想著貪著的東西:有時想著哪筆錢還沒有賺,想要的哪樣東西,還沒有搞到手,所追求的某件事還沒有實現(xiàn)......所以貪心影響修行。嗔是記恨心,一個人記恨心重也很難修行。假如你跟人家吵架之后,時時處在一種記恨、無明火、想報復(fù)的心理狀態(tài)中,打坐時,你能坐得下去嗎?坐不下去的。因為內(nèi)心有煩惱,不平靜。愚癡,就是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這也是修行的一種大障礙。比如說,有人聽佛法怎么也聽不懂,看經(jīng)教怎么也看不進去,根機太鈍,這種人也是很難修行的。懈怠是懶惰,或者說是放縱自己,打坐時,瞌睡來了,腿有點麻了、酸了,就想,睡覺算了,明天再修吧!還有的人放縱自己,克制力差,經(jīng)不起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和刺激,見別人玩得開心,就放縱自己,不分時間地看電視、電影,跳舞,天天搓麻將。時間長了,就養(yǎng)成一種習慣,想改也改不了。搓麻將,搓上隱了,聽見搓麻將的聲音,心里就慌,就想坐下搓幾圈,贏了還想再贏一點才肯下來,輸了又想再多搓幾圈,想把本錢撈回來,是不是?搓習慣了,一天不打,就感到空虛、難受、坐立不安。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隨便放縱自己,要把心收回來,不去執(zhí)著那些對我們修行沒有利益的事情,這樣的話,打坐、念佛的時候,妄念就會減少。
(2)業(yè)障。在佛教理論中,業(yè),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yè),是梵語羯摩的意譯,從身口意產(chǎn)生。身業(yè),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yè),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yè),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從身口意發(fā)生各種業(yè)之后,業(yè)力會折射成影子,變成一種潛在的力量,影響著未來生命的發(fā)展。
我們無始以來,做下許多不應(yīng)該做的事,造下了許多業(yè)力。我想打坐,但是身體有病,患有腰腿痛疼的毛病,經(jīng)常臥床不起,三天兩頭往醫(yī)院跑,這是業(yè)障。有的人,家庭經(jīng)濟十分困難,想修行,但沒有時間,為了謀生,一天到晚,拼命地掙錢養(yǎng)家糊口,這也是修行的業(yè)障。業(yè)障就是障礙。有的人,經(jīng)濟條件好,人又十分聰明,但他不信佛法,或者生在聞不到佛法的地方,根本不知道世間上有佛法的存在,永遠也聞不到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永遠沒有機會接觸佛法,永遠沒有機會接受佛法的沐浴、洗禮,接受佛光的普照。全世界五十幾億人口中,能夠聞到佛法的人,并不是很多。我們今天有機會聽聞佛法,有機會修學佛法,應(yīng)該珍惜時間、生命,加倍珍惜佛法!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時間在翻著生命的日歷,我們要認真對待,珍惜聞到佛法這份福報!
為什么有的人能聞到佛法,有的人聞不到佛法呢?這就是業(yè)力、業(yè)障的緣故。比如你想出家修行,但你是家里唯一的兒女,父母不同意你出家,你不聽,父母在你面前要死要活,你一定要走,他就上吊,看你往哪兒走?這個家你就出不成了。這是業(yè)障。但是也有很多父母送子出家修行。像我吧!從小就生在一個信仰佛教的家庭里,十幾歲就出家了,一點障礙也沒有。我不知不覺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我來到這個世界,好像就是為了出家。還沒有認識佛法,我就出家了。出家時也搞不清楚為什么要出家?反正那時候就出家了。起先也不知道出家的好處;后來學了佛,才知道佛法原來是這么好。
我們在學修佛法的過程中,不管遇到任何障礙,不要埋怨或責怪客觀環(huán)境和其他人。我們要反觀自己,想到障礙的出現(xiàn)是自己過去造下的業(yè)障,在佛陀面前誠心懺悔。修行碰到人和環(huán)境對自己不利時,應(yīng)這樣去想,不是別人的錯,而是自己業(yè)力的錯;不是環(huán)境不好,而是自己的業(yè)力不好。必需甘心地去承受,然后想方設(shè)法改善它。
(3)報障,因為一個人有了煩惱,就會造下種種的罪業(yè),造了罪業(yè)之后,就要受到報應(yīng)。因為造下的罪業(yè),就像種子一樣,種在自己的生命里,時候到了,就要受到報應(yīng)。也許有人會說,我看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干了許多壞事,為什么還活得好好的?;有的人做了許多好事,為什么他處處都不得意呢?你們說說這是為什么呀?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沒到。你看農(nóng)民春天把種子播到地里,到了秋天才能收獲。所以,干的壞事好事不是馬上就有結(jié)果,要等待因緣。
業(yè)與果報
佛教的因果報應(yīng),強調(diào)因緣。因是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在因素,緣是事物發(fā)展的外在條件。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把稻種放在倉庫里,種子能開花、抽穗、結(jié)果嗎?不能。這些種子,必須有適合它生存的條件,它才有生命。如果離開了陽光、土壤、水分、氣溫、肥料、人工管理等這些條件,它就不能開花、結(jié)果。因果報應(yīng)也是一樣,做了好事,做了壞事,沒有得到報應(yīng),這是因為外在條件、內(nèi)在因緣還沒成熟;條件成熟了,遲早是要報應(yīng)的。報應(yīng)在佛教里有幾種情況:有現(xiàn)報,現(xiàn)在就受報;有生報,來生才能報應(yīng),我們看不見;后報,可能要幾十、幾百、幾千甚至幾萬生才能受報;還有不定報,受報沒有一定的時間。
業(yè),又有定業(yè)和不定業(yè)。定業(yè),是必然要受報的;不定業(yè),是說這種報應(yīng)沒有一定,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我們怎樣去區(qū)分定業(yè)和不定業(yè)呢?所謂定業(yè),是我們故意存心造下的業(yè)。例如某人,蓄意謀殺一個人,這種業(yè)就是定業(yè);相反,一個人無意間踩死一只螞蟻或蟲子,雖然傷害了一條性命,但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要殺死它們,這種業(yè)就叫不定業(yè)。這種情況以后可能會受報,也可能不會遭受果報。
另外,定不定業(yè),也從懺不懺悔說明。你做了某件對不起人家的事,傷害了他人,要是你不感到慚愧、內(nèi)疚、自責,一點悔改的心都沒有,那你做的壞事,就會貯藏在自己的生命(阿賴耶識)里,等到業(yè)力的因緣成熟以后,將來一定會受到果報。就像你傷害了別人,對人家不表示一點歉意,對方一定懷恨在心,將來有機會肯定要報復(fù)你。反過來說,如果你傷害了別人,感到非常后悔,主動去向人家賠禮道歉,求得別人的諒解,對方氣消了,他就不會恨你,報復(fù)你。這樣的話,你的業(yè)力也就消除了。所以,我們做了不應(yīng)該做的事情以后,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譴責自己,誠心懺悔自己的罪業(yè)。不然,你的罪業(yè)就消除不了。所以,懺悔業(yè)障是重要的修行。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
懺悔的意思是什么呢?懺,懺除過去所犯的過錯;悔是后悔,改過自新。懺悔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生起悔過心理,痛改前非,保證不再犯第二次了。懺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很重視懺悔,共產(chǎn)黨也講批評與自我批評。佛教的懺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懺悔,他們向誰懺悔呢?向上帝、教主懺悔,求得主的寬恕、饒恕。主寬恕了你,你的罪業(yè)也就消除了。佛教的懺悔主要是面對大眾、面對自己,雖然有時也在佛的面前懺悔,但主要是自我譴責。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佛陀在經(jīng)中說:有兩種人在修學佛法上能有成就,第一種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會犯罪;第二種人是犯罪之后能懺悔。一個人有缺點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沒有悔過之心,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后,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保證以后不再犯罪,這樣在修學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打掃干凈,然而沒有注意打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為,沒有想到去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于無始以來,我們有很多煩惱,造下了很多罪業(yè),我們的人格被貪嗔癡污染得一塌糊涂,如果不用懺悔去打掃清洗自己被罪業(yè)污染的人格,那我們的人格將是一個什么樣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觀的時裝,本來很干凈,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時間,穿臟了,脫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濟群法師: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濟群法師: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濟群法師: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濟群法師: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濟群法師: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diào)整心態(tài)?
- 濟群法師: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濟群法師: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濟群法師: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yīng)該逃避痛苦嗎?
- 濟群法師: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濟群法師: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濟群法師: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濟群法師: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濟群法師:福報的判別和積累,打開福報的通道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