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內(nèi)涵非常寬泛。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弘法,十多年來,始終希望從佛法的角度關(guān)注社會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財富、環(huán)保等現(xiàn)實問題,為民眾提供智慧的思考。
本文則想從宏觀的角度著眼,為大家認識人生佛教提供一個思路。
一、人生佛教的提出
人生佛教的理念,由近代高僧太虛大師率先提出。大師所處的清末民初,內(nèi)憂外患,國勢頹敗,教界亦面臨同樣的危局。中國國勢自隋唐達至鼎盛,宋元以降便逐漸衰落。佛教的命運幾乎與國運同步,自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至隋唐走向巔峰,其后便宗門不振、教下式微了。
佛教的衰微,原因固然很多。但以近數(shù)百年教界的狀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是經(jīng)懺佛事的盛行,使民眾普遍以為佛教乃為死人服務(wù)的法門。這一影響至今不衰,很多人臨到操辦喪事時,才念及寺院和僧人。在香港地區(qū),甚至有人認為遇見出家人不吉利,便是這一流弊造成的。
其次是往生凈土思想的普及,使民眾以為佛教只關(guān)心來世,并視為死亡的宗教。所以,不妨等死之將至時再著手修行,年輕時大可享受人生。佛教信徒中,老年信眾的比例遠高于年輕人,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是禪者生活形態(tài)的影響。禪僧多重視個人了脫生死,其修行方式又使其多選擇隱逸的生活,居于水邊林下,入山唯恐不深。既不觀世間喧鬧,亦不聞社會疾苦,帶有濃厚的出世色彩。這種山林佛教,又使得民眾視佛教為消極遁世的逃避。
針對這些狀況,太虛大師提出了“三大革命”方針,即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chǎn)革命。在當時,這一觀點無疑是振聾發(fā)聵的,大師也因此被稱為“革命和尚”。
教理革命,是要恢復教理的純正性。佛教在中國兩千年的傳播過程中,因為翻譯或是理解的失誤,難免出現(xiàn)一些偏差,形成鬼神化、神秘化、哲理化、出世化、世俗化等傾向。教理革命,便是要革除這些流弊,恢復佛教的本來面目。
教制革命,是要革除佛教在中國社會環(huán)境下形成的一些不良制度。佛教戒律是本著法治的精神確立,僧事僧斷,有良好的民主氛圍。而中國卻有著悠久的人治傳統(tǒng),綿延數(shù)千年,僧團也難免受到影響。隨著叢林清規(guī)的興起,僧團向人治轉(zhuǎn)型,其發(fā)展之最便是家長制。傳統(tǒng)寺院有十方叢林和子孫寺廟之分。叢林方丈由十方選賢,只要德行高廣,無論來自何地皆可出任住持并統(tǒng)領(lǐng)僧眾。而子孫寺廟則在師徒間傳承,由師父傳給徒弟,徒弟傳給徒孫。日本有些寺廟甚至以血緣相承,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這一制度對佛教發(fā)展極為不利,容易使寺廟淪為私人財物。教制革命,便是要改革這些不良制度,恢復佛陀制戒的根本精神。
教產(chǎn)革命,即對僧團財產(chǎn)進行規(guī)劃。原始僧團實行“共產(chǎn)主義”制度,財產(chǎn)平均分配,和合共住。僧人是無產(chǎn)者,不可擁有私人財產(chǎn)。“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過著行云流水般的生活。但隨著制度的錯位,如子孫寺廟的出現(xiàn),部分寺廟已成為私人財物。若這些僧人品行不過關(guān),便可能將教產(chǎn)用于個人享樂,影響佛教的健康發(fā)展。針對這一問題,太虛大師制定了一整套改革制度,希望通過各級佛教組織統(tǒng)一管理寺產(chǎn),并從全局出發(fā),根據(jù)佛教發(fā)展需要進行分配。
人生佛教的理念,正是“教理革命”的重要內(nèi)涵。
二、人生佛教與原始佛教
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之分。此外,根據(jù)傳播地區(qū)的不同,又分為漢傳、南傳和藏傳三大語系。中國佛教屬于大乘佛教,在傳播過程中又出現(xiàn)了八大宗派,即凈土宗、禪宗、律宗、華嚴宗、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真言宗。
人生佛教既非獨立于宗派之外的新生事物,亦不同于任何傳統(tǒng)宗派。因為宗派佛教具有一系列內(nèi)涵,如各宗皆有自身的依據(jù)典籍,有特殊的思想內(nèi)涵,有自宗的修行實踐,還有對整個教法所作的判攝(判教)。在這些方面,人生佛教并沒有完整的體系。
我給人生佛教的定位是:它是佛教的人本主義運動,是對原始佛教的回歸。
佛教誕生于印度,這是個充滿宗教色彩的國家。幾乎世界所有的宗教,都可在此找到思想根源或相關(guān)理論。雖然印度是佛教發(fā)源地,其傳統(tǒng)宗教卻是婆羅門教,即現(xiàn)在的印度教。婆羅門教崇拜大梵天,視之為萬能的造物主,認為世界乃至人類皆由大梵天創(chuàng)造,并由此提出四種姓的思想。四種姓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由神的不同部位創(chuàng)造。其中,地位最高的婆羅門從梵天嘴巴出生,為專事祭祀的僧侶階層;稍次的剎帝利從梵天肩膀出生,擔任國王、宰相等行政階層;再次的吠舍從梵天肚臍出生,為工商階層;而底層的首陀羅則從梵天的腳底出生,是不具備轉(zhuǎn)生資格的賤民。印度種姓制度極為森嚴,首陀羅甚至沒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隨時可能受到其他種姓的傷害。
和世界其他宗教一樣,婆羅門教非常重視祭祀。因為人乃神造,命運亦取決于神,必須以宗教儀規(guī)恭敬于神,以各種贊美取悅于神,才能獲得平安!斗屯印分,便記載了很多贊美神祗的詩篇。此外,他們還有很多宗教迷妄行為,視恒河為神圣,認為到恒河沐浴即可洗清所有罪業(yè)。這一傳統(tǒng)沿襲至今,每年都有千百萬人前去沐浴祈禱。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佛教的出現(xiàn)無疑是對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因而被稱為反傳統(tǒng)的沙門集團。佛教反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任何人皆可出家,僧團根據(jù)戒臘而長幼有序。不論原來身份為何,進入僧團便具有平等的地位,所謂“四姓出家,同一釋種”。
在佛陀的教義中,立足于以人為本的原則,認為命運由人類自身而非神祗決定,并由此提出業(yè)力說。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但各人的天資秉性、福德因緣卻大相徑庭,原因何在?正是業(yè)力使然。所謂業(yè)力,又由各人行為構(gòu)成。生命是無盡的延續(xù),今生命運取決于過去行為,當下行為又決定未來命運。行善或作惡,直接導致了生命現(xiàn)象的差異。
所以,人既是平等又是不平等的。在因果規(guī)律前,是平等的;但行為不同,又導致了現(xiàn)象的不平等。作惡,張揚了生命中不善的力量;行善,則張揚了生命中善性的力量。由此造成現(xiàn)實人生的種種差異,包括性情、人格乃至相貌的差異。所以,平等不能抹殺不平等,而不平等也不能推翻平等。
因為命運取決于自身行為,佛教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倫理觀念,通過健康的生活形態(tài)來完善人格,而不是一味祈禱!渡粕(jīng)》中,講述婆羅門青年善生每日清晨在曠野中拜東、南、西、北、上、下六方。一日,佛陀遇到這位青年并問他為何而拜。善生答說是父親臨終囑托,亦是祖祖輩輩的傳統(tǒng),原因不詳。佛陀便根據(jù)他所說的六方,賦予佛教的倫理內(nèi)涵。如東方代表父母和兒女的關(guān)系,南方代表老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西方代表丈夫和妻子的關(guān)系,北方代表親朋好友間的關(guān)系,上方代表宗教師和信徒的關(guān)系,下方代表主人和僮仆的關(guān)系。然后,分別指出雙方應(yīng)履行的責任和義務(wù)。如丈夫?qū)ζ拮討?yīng)履行哪些職責,妻子對丈夫應(yīng)履行哪些職責;父母對兒女應(yīng)履行哪些職責,兒女對父母又應(yīng)履行哪些職責等等。佛陀的很多教義,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的宗教迷妄行為而提出,為我們作了非常具體的人生指導。
人生佛教直接繼承原始佛教以人為本的思想,立足于佛陀教化世間的根本精神,對傳統(tǒng)佛教作出了契合時代的解讀。如《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等,皆可從關(guān)懷現(xiàn)實人生的角度進行詮釋。近百年來,弘揚人生佛教的大德們,基本都在從事這一工作。
三、人生佛教的思想特征
作為佛教的人本主義運動,人生佛教雖未建構(gòu)完整的理論體系,但從太虛大師、印順導師的著作及近現(xiàn)代的弘揚情況來看,也有其自身的思想特征。
1、以人為本
這是針對傳統(tǒng)的神本和鬼本而提出。古今中外,幾乎所有宗教皆以神為本:人由神所造,并最終回歸神的懷抱。此外,國人還特別重視鬼的觀念。鬼即歸,陽壽盡后便至陰間成為鬼魂。而佛教認為,生命形態(tài)分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如此輪轉(zhuǎn)不息。其中,人的身份是最為重要的。
那么,佛教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有何不同呢?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是自己的主人,也是世界的主人,可以根據(jù)人類所需隨意改造世界,使其提供更多的服務(wù)。而佛教認為,人類雖然是自己的主人,但世界卻不僅是人類的,也是其他生物的。一切眾生皆有獨立生存的權(quán)力,誰也不隸屬于誰。所以,佛教不僅提倡人權(quán),更強調(diào)眾生權(quán)。在生存權(quán)利上,人類和眾生是平等一味的。我們不僅要保護自身的生存權(quán)利,也要尊重他人乃至動物的生存權(quán)利。是否尊重生命,是區(qū)別文明和野蠻的重要標志。
而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最大區(qū)別則在于,佛教認為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決定,不存在什么造物主。那么,人又該如何決定自己的命運呢?事實上,世人大多沒有能力實現(xiàn)這一點。我們不了解自己的生命,不了解煩惱之因和對治方法。我們想不煩惱就能不煩惱嗎?想開心就開心得起來嗎?很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四處奔波,面對天災人禍、疾病死亡時更不能自已。所以,當我們說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時,前提是能透視生命,并明確改善方式。
我們必須了解生命內(nèi)在的因素,知道哪些力量會傷害我們,又有哪些力量會使我們獲得自在。否則,即使社會給我們再多的自由,我們?nèi)詴艿絻?nèi)心的束縛。對自身的無知和種種煩惱,決定了我們無法自由,F(xiàn)代社會崇尚科學,除了改造物質(zhì)世界的科學,道德人倫和心智科學也很重要。事實上,它和人生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直接關(guān)系到我們?nèi)绾握J識自己,如何協(xié)調(diào)自我與他人的關(guān)系。
徹底了解自己,才能做生命真正的主人,進而通過修行改善命運。否則,我們只能在世間隨波逐流。所謂的把握命運之舵,只能是一句無法實現(xiàn)的空話。
2、珍惜人身
現(xiàn)代世界人口過剩,很難感受到人的身份究竟多么寶貴。不少人會覺得,造人并不難呵,生個孩子就是了。但佛陀告訴我們,人身寶貴,難得而易失。盡管地球上已有五六十億人口,但和動物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僅在我們的色身內(nèi),就存在無數(shù)微生物;僅一個小小的蟻窩中,就有百萬甚至千萬生命。更何況,宇宙浩瀚無邊,其中又生存著多少眾生呢?
佛教認為,人身價值重大。在無盡的生命長河中,這樣的機會,或許是千年等一回乃至更久。我們得到它,等于得到了今生可以支配的最大財富。如何進行投資,則涉及價值觀的問題。
在這個世界,很多人將功成名就、家財萬貫作為追求目標。這些對生命本身的改善又有多少意義?當我們死亡時,又能抓住什么?我們兩手空空而來,又兩手空空而去。但在來去途中,并非一無所有,伴隨我們的,正是無始以來造作的業(yè)力。我們做每件事,結(jié)果不只是外在的成敗,更會在內(nèi)心留下各種影像。
人們作一項投資時,必然會考量投資的成本和收益。成本包括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可能再精明的商家也不曾考慮到,那便是心力的參與。如今,很多人做事都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事業(yè)成敗還未見分曉,心態(tài)卻首先扭曲了。若是這樣,無論事業(yè)結(jié)果如何,這項投資必然得不償失。因為人生最重要的,在于生命自身而非生命以外。財產(chǎn)和地位是暫時的,我們所擁有的生命素質(zhì),卻有著恒久的影響力。
佛教認為,所有生命形態(tài)中,唯有人的身份才能幫助我們提升生命素質(zhì)。一般宗教皆以天堂為永恒歸宿,但《阿含經(jīng)》卻告訴我們:“人間于天則是善處。”原因何在?從生存環(huán)境而言,天堂固然美滿,但天人往往因耽于享樂而不思進取。且這種享樂并非永久,天福享盡必然墮落。而畜生又太過愚癡,只是憑著本能在世間生存。雖然它們的不少技能都超過人類,卻不具備理性思維,而理性思維才是解脫的關(guān)鍵。
人不僅具有理性思維能力,且生存環(huán)境有苦有樂,促使人們產(chǎn)生離苦得樂的愿望,并尋求解脫之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何為生命真諦?何為宇宙根源?在探討世界的過程中,人們建構(gòu)了哲學、科學、宗教等認識世界的不同方式,逐步接近并發(fā)現(xiàn)真理。所以,佛教認為真理和智慧是屬于人類的。
《阿含經(jīng)》還有一句話是:“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佛陀是在人間成佛,而非來自天堂。佛陀以其出生和成道,為我們證明了人身之可貴。作為佛教教主,佛陀并非一般宗教所崇拜的神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經(jīng)歷過結(jié)婚生子的世俗生活,因感于人間生老病死的痛苦,放棄王位并出家求道,經(jīng)過艱難的修行歷程,最終在菩提樹下覺悟證果。
佛陀以自身修行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zhí)著而不證得。”也就是說,眾生都具備佛陀所具備的一切品質(zhì),只是隱沒不見,雖有若無。因此,為妄想、生死所縛,非但不能決定生死大事,連心念起落都無法把握。
3、重視當下的修行和解脫
談到修行和修行成就,人們往往以為須到臨終才能看出一生修為。而人生佛教的口號是:當下修行,當下解脫。修行成就不必非以死亡方式才能鑒定,也不必以升到他方凈土為唯一的究竟。如果修行成就,娑婆世界便是凈土。所以,佛教又有“人間凈土”、“心凈則國土凈”之說。可見,關(guān)鍵是對心的改造。
我們的內(nèi)心有兩種力量,一是負面的,一是正面的。前者為我們制造痛苦麻煩,使我們患得患失,佛教稱之為凡夫心。后者則是快樂的源泉,是幫助我們開發(fā)智慧、證得真理的動力。孟子云:“人皆可為堯舜”,但又說“人與禽獸者幾希”。事實上,不少人連禽獸都不如,因為人能將獸性無限地擴大、張揚。基督教也認為:人有神性,也有獸性。神造人時,賦予其一部分神的品格。但人還有和動物相似的一些特點,如貪嗔癡、飲食男女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和動物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如果一個人停留在這樣的層面,實在不能說自己比動物高尚多少。近現(xiàn)代的哲學同樣告訴我們:人有理性,也有動物性。而佛教則認為:人有佛性,也有眾生性。
不論是宗教還是哲學,都發(fā)現(xiàn)了人的兩重性。如果張揚高尚品質(zhì),就能成賢成圣;如果縱容不善品質(zhì),則會退墮淪落。我們將成為什么?沒有誰能賦予我們什么身份。生命源于無盡的積累,我們想什么、做什么,就會成為什么。人類幾千年的生活和追求,并無本質(zhì)改變。多數(shù)人的生活,只是在重復生命中動物性的層面。只有少數(shù)人開發(fā)出人性的光輝層面,從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流芳百世的賢圣。
在生命發(fā)展過程中,兩種力量并非平均發(fā)展。有些人很貪婪,貪婪的增長速度就會超過其他;有些人愛嫉妒,嫉妒的增長速度就會超過其他;有些人很吝嗇,吝嗇就會成為性格的重要特征;有些人很慈悲,久而久之,慈悲就會增強為人性中壓倒一切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外在的因果報應(yīng)并不重要。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結(jié)果不僅是外在的,還會在內(nèi)心留下影像。生活中,我們都有過很多經(jīng)歷,愉快的回憶會使人心花怒放,痛苦的回憶則會使人悲傷難過。這些經(jīng)歷都已過去,但記憶和在內(nèi)心留下的影像,卻不會輕易消失,必須通過努力修行才能清洗。學佛,關(guān)鍵是心念的轉(zhuǎn)化。我們的生命素質(zhì),決定了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我們可以弄虛作假欺騙他人,甚至可以暫時欺騙自己,但逃脫不了“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客觀規(guī)律。
在我們生命的某個層面,和佛菩薩是平等無二的。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那個層面,又和佛菩薩有著天壤之別。佛教提倡的修行,是以戒定慧克服自身的負面力量,并張揚正面力量。諸佛菩薩的品質(zhì)主要是兩種,即無限的慈悲和智慧。
佛教所說的智慧,不是世間有限的知識,而是透視人生真相的能力,也是穿透煩惱痛苦的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煩惱就無立足之地。這種智慧,是通過聞思經(jīng)教、如理思維而來。佛教非常重視理性,如果沒有正見,就不可能開發(fā)智慧。
佛教所說的慈悲,也不同世人充滿分別的愛,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對方需要就給予。同體大悲,是將眾生和自己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在菩薩心中,哪怕舍棄一個眾生,哪怕有絲毫親疏之分,便不是合格的菩薩。這種修行,正是大乘佛教所說的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若能時刻想著利益眾生,高尚品質(zhì)就會不斷積累并成就。佛教認為,成佛不能離開眾生,正如《普賢行愿品》所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我們想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品質(zhì),就要毫無保留、徹底無我地利益眾生。若還有我相在,就仍是凡夫。
菩薩道的修行是在利他中進行的。菩薩發(fā)愿度化一切眾生,并非度化一切眾生后才能成佛。若能對一切眾生施予平等、無限的慈悲,慈悲品質(zhì)就成熟了。佛教的修行,主要是重視發(fā)心和行為,而非外在結(jié)果。因為度化眾生是因緣法,佛陀度化眾生的心行是圓滿的,卻不是每個眾生都有緣得度。
4、重視現(xiàn)實人生的問題
現(xiàn)實人生的問題很多。首先是人類自身的問題,包括人心、人性。其次是人生幸福的問題,人類幾千年文明,不斷改造外部環(huán)境,無非是想過得幸福。但這些努力并未奏效,事實上,現(xiàn)代人更緊張、更焦慮。原因何在?因為幸福是物質(zhì)與精神的結(jié)合。多少錢才算富有?多少錢才能過得幸福?沒有尺度可以衡量。有些人很富有,自己卻覺得遠遠不夠,那算是富有嗎?有些人很清貧,自己卻知足常樂,那算是窮困嗎?可見,這些標準是很有彈性的,不是簡單幾個數(shù)字可以判斷的,而是取決于我們的心態(tài)。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便是境由心造的真實寫照。若沒有這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在如此簡陋的物質(zhì)條件下,不是自哀自憐,便是憤憤不平了。所以,幸福不僅和物質(zhì)有關(guān),更和心態(tài)有關(guān);不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否則想把幾十年過好并不容易。
怎樣活著才有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有的是為了孩子,有的是為了事業(yè),古人也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觀。但這些對生命自身有多大價值呢?很多事我們經(jīng)歷時感覺很重要,回首往事時,卻只是些不足掛齒的瑣事而已。
除了我們自身的問題,如何看待財富、環(huán)保、信仰等社會問題,也都可以從佛教的角度進行思考。佛陀是智者、覺者、成就者,他所證得的真理,能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真相,為我們提供正確的價值觀。
四、人生佛教的弘揚情況
繼太虛大師之后,印順法師也致力于人間佛教理念的推廣和實踐。印順法師早年親近過太虛大師,他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內(nèi)涵與人生佛教基本相同,只是涵蓋的面更廣。不僅對人生,也對整個人間進行全面關(guān)懷。
印老以佛學研究著稱,代表作有《妙云集》、《法雨集》等,對傳統(tǒng)佛教作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佛教在弘揚過程中,因地區(qū)和時代的需要,融入不同背景的文化,并逐漸失去原有的純正性。就像賣牛奶的人,最初批發(fā)時就加了一點水,得到的人再加點水批發(fā)給另一個,如是輾轉(zhuǎn),最后純奶就稀釋得與水無異了。所以,印老覺得有必要從原始佛教中探討佛教的根本精神。但他又受到西方治學方式的影響,以學術(shù)研究方法來考量經(jīng)典,在正本清源的同時,將佛教發(fā)展中的一些重要內(nèi)容也否定了。因此,教界對印老的觀點爭議很大,搞學術(shù)的年輕人對其普遍推崇,而傳統(tǒng)的一代則多不認同。雖然存在爭議,但印老的思想成就不容置疑,也在理論上為人生佛教建立了更加完整的體系。
除印老之外,臺灣教界影響最廣的是慈濟、佛光山、法鼓山、中臺山四大山頭。除中臺山重點提倡禪修外,其他三家都很重視人生佛教的弘揚。
其中,慈濟的證嚴法師為印老弟子。她創(chuàng)辦的“慈濟功德會”,三十多年來致力于社會服務(wù)、醫(yī)療建設(shè)、教育建設(shè)、社會文化等志業(yè),擁有數(shù)百萬會員,在世界各地影響很大。在慈善領(lǐng)域,有長期濟助、急難救助、國際賑災等項目,幫助了千萬貧困和受災的人。下屬的慈濟醫(yī)院,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醫(yī)療照顧,醫(yī)療技術(shù)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同時,還組織“全球慈濟人醫(yī)會”,遠赴南非、印尼等地進行義診,落實“大愛無國界”的理念。此外,還開辦慈濟大學、慈濟技術(shù)學院、慈濟附中、慈濟實小等教育機構(gòu),并在美國和加拿大設(shè)立了數(shù)所慈濟人文學校。他們所做的這一切,扭轉(zhuǎn)了佛教在人們心目中消極避世的印象。
佛光山的星云大師,則秉持“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的理念,全面開展弘法事業(yè)。在他的帶領(lǐng)下,佛光山道場遍布亞洲、非洲、澳洲、美洲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星云大師時常在世界各地演講,出版人生佛教小叢書,以佛法智慧接引社會民眾。此外,他也非常重視教育,除致力于僧伽教育外,還開辦了佛光大學、南華大學、西來大學、佛光信徒大學、普門中學等十多所院校。同時,熱心從事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相繼成立急難救助會、觀音放生會、大慈育幼院等慈善組織,并與法務(wù)部合作成立臺南戒毒村,由法師長期駐監(jiān)為佛教戒治班的吸毒者輔導教化。本著菩薩道的精神,對社會進行全面關(guān)懷。
法鼓山的圣嚴法師,也是人生佛教的有力推動者。法鼓山提倡全面教育,分別是大學院教育、大普化教育、大關(guān)懷教育。同時,還大力推動心靈環(huán)保的主軸理念,落實整體關(guān)懷,在給予物質(zhì)關(guān)懷的同時,全面提倡心靈改造。圣嚴法師曾閉關(guān)專修六年,并獲日本大正大學博士學位,非常重視學術(shù)研究,創(chuàng)辦了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山社會大學等教育機構(gòu)。在深研教理的同時,圣嚴法師還以禪師身份在世界各地指導禪七,影響甚廣。
大陸地區(qū),佛協(xié)已故會長趙樸老生前也是人間佛教的積極倡導者。在他的呼吁下,很多道場都在致力于人生佛教理念的落實。同時,因為太虛大師對近代佛學教育的影響,各地佛學院也大多繼承了他老人家的思想理念。
目前國內(nèi)辦學規(guī)模最大的閩南佛學院,1925年創(chuàng)辦于廈門南普陀,兩年后即由太虛大師擔任院長,培養(yǎng)“德、慧”兼?zhèn)涞男滦蜕拧T谔摯髱煹热说墓餐苿酉?開辦不久即享譽國內(nèi),成為中國近代僧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為日漸衰落的教界注入了新生力量。當代著名大德印順導師、竺摩法師、宏船長老、演培法師等,皆出自閩南佛學院,也是海內(nèi)外弘揚人生佛教理念的中堅。閩院后因戰(zhàn)事爆發(fā)而停辦,沉寂多年。上世紀八十年代,閩院又隨宗教政策的落實而復辦,并增設(shè)女眾部。經(jīng)過十多年的努力,培養(yǎng)了大量僧才。
在發(fā)展佛教教育的同時,南普陀還成立了國內(nèi)教界首家“慈善基金會”,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愿力,服務(wù)人群、造福社會。先后成立慈善處、佛經(jīng)流通處、義診院等機構(gòu),對特困戶、殘疾人、失學兒童、孤寡老人等給予幫助。參與會員達數(shù)萬人,使慈善之念深入社會人心。此外,南普陀寺還積極開展弘法活動。1992年起,即與廈門大學共同舉辦“佛教文化研討班”,開國內(nèi)高校弘法風氣之先。2003年,又和廈大聯(lián)合成立“佛學研究中心”,每周為高校學子舉辦佛學講座。十多年來,寺院還堅持面向社會普及佛法,贈送各類佛學書刊百萬冊。
河北柏林禪寺所倡導的“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也是淵源于人生佛教的理念,本著菩薩道精神,擔負起佛教在當代的使命。自1993年起,柏林寺連續(xù)舉辦十一屆“生活禪夏令營”,為青年佛子親近三寶、學習佛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緣。其創(chuàng)辦宗旨為“繼承傳統(tǒng)(契理),適應(yīng)時代(契機),立足正法,弘揚禪學,開發(fā)智慧,提升道德,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通過“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的修行四要,使生活與修行互相融攝。自開辦以來,每年有數(shù)百位青年參加,在社會引起了廣泛影響,為“佛法關(guān)懷社會、社會認同佛法”建立了極有親和力的交流通道。
近年來,蘇州戒幢律寺也積極致力于人生佛教的弘揚,在辦學和弘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寺院對外開放之初,即確立“重視文化建設(shè)、重視教育發(fā)展、重視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原則和“學修一體、持戒習律”的發(fā)展方向。1996年創(chuàng)辦“戒幢佛學研究所”,強調(diào)“從律儀生活中培養(yǎng)僧人形象,從禪定修行中培養(yǎng)信心道念,從聞思經(jīng)教中樹立正知正見”,造就愛國愛教、具足正見、續(xù)佛慧命的高素質(zhì)人才。在開展僧教育的同時,戒幢律寺還面向社會開展弘法活動。幾年來,分別為中老年信眾和青年學子長期開辦不同層次的佛學講座和共修活動,為在家信眾提供了如法的修學環(huán)境。同時,以《濟群法師談人生》和《人世間》期刊的形式,大力推廣人生佛教理念,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此外,寺院還率先拓展網(wǎng)絡(luò)弘法,以契合時代脈動的方式關(guān)注社會、人生,為佛法在新時期的弘揚建構(gòu)了嶄新的平臺。
五、佛教在當代弘揚中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弘揚,為佛教在當代的健康發(fā)展注入了活力,也為佛教在社會的推廣普及拓展了道路。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膚淺化的傾向,使人生佛教有演變?yōu)槿顺朔鸾痰内厔荨?/p>
佛教修行分為五乘,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又匯歸為三士道,以人、天乘為下士道,聲聞、緣覺乘為中士道,菩薩乘為上士道。人生佛教立足于人乘而直達菩薩乘,太虛大師總結(jié)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
因此,人生佛教在弘揚中主要偏向人天善行及菩薩利他行,重視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攝。從表面來看,人天善行和菩薩利他行有著類似的道德項目。盡管在深度及廣度上截然不同,但一般人很難作出區(qū)分。比如,菩薩的利樂有情和世間的救濟貧困有何區(qū)別?菩薩的莊嚴國土和世間的改善社會有何區(qū)別?若不具備正知正見,很可能將人天乘等同于菩薩行。
人天善行包括兩方面,一是自利,以佛法智慧正確處理財富、家庭等問題,以此改善人生;一是利他,包括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yè)等等,以此造福社會。但這些善行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chǔ)上,當改善出現(xiàn)成效之后,凡夫心可能又會因此產(chǎn)生貪著。即使做得再多,也往往是在成就凡夫心,甚至走向追名逐利的誤區(qū)。因為凡夫心是有我的,有我就會有障礙。
菩薩行與人天善法的不共之處,就在于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唯有建立在這一基礎(chǔ)上的善行,才能升華為無上菩提的資糧。出離,是出離六道、出離輪回。某些人以為,菩薩不可厭離世間,無須出離六道!镀刑岬来蔚诼哉摗穼iT批駁了這一觀點,論曰:“經(jīng)謂菩薩于世間不應(yīng)怖畏之義者,非謂于業(yè)惑所制,而流轉(zhuǎn)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應(yīng)出離。蓋謂菩薩悲愿自在,為益有情,而于三有受生,不應(yīng)怖畏也。夫以惑業(yè)所制,流轉(zhuǎn)世間,為眾苦所逼者,自利猶且未能,況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菩薩較諸小乘尤應(yīng)厭離而滅除之。而于悲愿自在,受生世間,則應(yīng)歡喜焉。”可見,菩薩比聲聞之出離心更切,只是不忍一人出離,而發(fā)心救度一切眾生出離。
在人生佛教的弘揚中,不少問題都是因忽略出離心所致。佛法中,雖有從人乘直至菩薩乘的修行理路。問題在于,沒有出世的超然,從出世到入世的界限就很容易模糊。人生佛教之所以強調(diào)入世,主要是針對禪者和凈土行者的出世傾向而言。但在入世過程中,把握不好,就會走入世俗化的誤區(qū)。凡夫難免有世俗需求,盡管出家了,未成就前還是凡夫。我們都生活在世間,若無出離心為基礎(chǔ),和世人的入世有什么區(qū)別呢?所以,佛教提倡“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這一點非常重要。作為出家人,應(yīng)以持戒、修定培養(yǎng)堅定的道心和宗教情操。如此,才堪能擔當入世度化眾生的神圣使命。
其次,人生佛教比較重視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懷,但若缺乏菩提心及大乘的性空見,對問題的思考勢必無法深入,流于心靈感悟式的泛泛而談,缺乏實際力用。而不少學佛者也未明了人生佛教的深意,將其理解為富有宗教情操的人生態(tài)度,以為在生活中增加一點佛法氣息便算修行了,無疑是本末倒置。還有一種傾向,則是將佛法與世間善法混為一談,一味提倡方便和圓融,使佛法喪失了自身特有的內(nèi)涵。如此種種,最終使佛教走向世俗化。
評說人生佛教,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為了使其得到升華。人生佛教的提出,對佛教在當代的弘揚功不可沒。在有著儒家文化背景的中國社會,佛教歷來因出世而被社會民眾所抵觸。當年,梁漱溟先生所以由佛入儒,便是感于佛教與現(xiàn)實脫軌,無法解決“此時、此地、此人”的問題。事實上,大乘佛教所提倡的菩薩道精神,有著深厚的悲心和恢宏的愿力。“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這是何等寬廣的濟世情懷,又是何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人生佛教所提倡的人本精神和社會關(guān)懷,是契理契機的。關(guān)鍵是在弘揚中,必須立足于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由人天善行上升至菩薩乘,自利利他,最終圓成無上佛果。
- 上一篇:隨喜的重要意義
- 下一篇:《六祖壇經(jīng)》的般若思想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實價值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濟群法師: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本性法師:退步原來是向前
- 仁德上人:快樂逍遙歌
- 仁德上人:人與人相處過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誠敬
- 濟群法師: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濟群法師: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濟群法師: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