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jīng)
《地藏經(jīng)》,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地藏本愿經(jīng)》、《地藏本行經(jīng)》、《地藏本誓力經(jīng)》。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jīng)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兜夭亟(jīng)》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詳情]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淺釋(十二)
說這人身背重物又走泥潭,這個時候又遇到親人眷屬對他說,“你再幫我們背點兒東西吧!北滁c東西就是替你的親人眷屬背業(yè)。在世活著的人,可以給他造點福;要是給亡人做超度,這都可以?墒遣學佛的人,不但沒給亡人超度,反而廣設(shè)宴席,收禮揮霍,沒有造善。這樣一來,就加重了亡人的罪業(yè),他生前造作原本在可墮、可不墮地獄之間,結(jié)果就必墮地獄。如果是學佛人,應(yīng)為亡人讀經(jīng)、供養(yǎng)佛、供養(yǎng)法,請出家人幫助念佛,并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nèi),廣德種善,能使親人眷屬離開這個惡趣。也就是說,原本應(yīng)該墮地獄的人,在惡趣中把它超拔出來。一般在四十九天內(nèi),也有在三七(二十一天)的,還有七天的,這個不一樣,還有十天的。善人就快,有的都不用到地獄去報到,福神就去升天了。有的善人,生前沒做過什么惡,善也不是太大,七天就完事。到一殿報道,二殿,三殿沒罪直接就過去了。人的業(yè)報是千差萬別,最慢的七七四十九天就給你定完了。要是有罪報的人,用的時間就長了。等他走到十殿,我們這個世界就不知道過去多少年了,幾劫都過去了。到一殿,一殿有罪推下地獄。地獄之罪最短是三個月,往上有半年、一年至多年。地獄的一日一夜,相當于地球的兩千七百年。大家可以算算,下地獄最短三個月九十天,相當于地球上多少年。有人可能會想,若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壞事做絕,死時只要子女給做點善事一超度就沒事了,那也太便宜他了。大家發(fā)出這樣的疑問,一點不奇怪。從理論上說可以,但事實上是這樣嗎?大家想一想,若他活著的時候就貪、殺、干壞事、造做種種惡業(yè),他能感召善良子女么?他的親人眷屬中就很難有善良的,多數(shù)時候,還沒等人咽氣呢,他的子女就為爭其遺產(chǎn)打的頭破血流或者上法庭,有的甚至咽氣一年后官司都打不完,誰能給他祭奠、誦經(jīng)啊?他肯定感召不到這個善緣。只有非常善良的人,才能感召善良的子女,善良的眷屬,他死后才有可能感召子女做善事,為他念經(jīng)、超度,供養(yǎng)。
我知道的就有這么一個人,她母親去世后二十一天,她天天讀大悲咒108遍,回向給她的母親,二十一天后她母親在地府的事全辦完就升天了,這都是真事。晚上她就夢見有人告訴他,你母親已經(jīng)升天了,靠你誦持大悲咒的功德。她母親也從小信佛,雖然不吃素但是信佛,所以才感召到信佛的兒女為她做這些功德。否則她沒有這個機緣。
所以佛勸世人,祭祀亡人切勿殺害。你殺害的這些東西,用來祭拜鬼神不頂用,反而加重業(yè)報,對于死去的眷屬來說,他們本來業(yè)報就重,親人再推一把更加重了業(yè)報。另外,還有余業(yè),不要認為光有正報沒有余報。如果只有你自己信佛,子女不信,那么你死后,子女擺席設(shè)宴、殺害眾生的業(yè)報還是要報到你的身上,一共七分,在你身上六分,子女才報一分。等你五百世后再得人身,仍然學佛、念佛,到了要往生的時候,前世為人臨死前因你而死的這些東西還得來找你,還得把這個賬算清楚了才能走,這樣會推遲你往生的時間,讓你晚成正果。正業(yè)報都知道,余業(yè)報怎么來理解?正業(yè)報就像有人從遠道來,三日水米未進,還擔負重物。余業(yè)報就是又遇鄰人復予少物。鄰人加重負擔,這樣就把這個人推向地獄。余業(yè)是什么?
大家知道,釋迦牟尼成佛后,頭痛三日,這就是余業(yè)。為什么他業(yè)報已盡成佛了,還要頭痛三日呢?佛說了,我余業(yè)未了。我小時候看魚好玩兒,就用木棒在魚頭上敲三下,就是打它這三下,今天我成佛了,余業(yè)來找我了。
我再講一個例子,佛住世的時候,因提婆達多在山上往下推石頭,這時候護法把大石頭擊碎了,沒砸到佛,可仍有一塊小石頭砸到佛的腳上,腳趾頭砸出血了。佛講,這就是我的余業(yè)未了,我以前當別人成佛的時候,障過別人的道,所以今天我成佛,有人來障我。
還有一個例子,佛住世的時候,佛托缽乞食,佛制規(guī)定,化緣一天只走七家,誰都一樣,弟子這樣,佛也這樣?墒怯幸惶旆鹱咂呒液,空缽而回。他的弟子問佛,“世尊,您是天人師,為天人所供養(yǎng),都知道你是釋迦牟尼佛,怎么可能化緣沒化來呢?”對于弟子的疑問,佛說,“你們不知道,這就叫余業(yè)。我某世沒學佛前是婆羅門,到一個長者家去乞食,長者看我是婆羅門沒給我,這時候一個出家人在門口,長者的夫人信佛,看見是和尚來化緣了,立刻端上美食。我當時有嗔恨心,一下子就把出家人的飯打翻在地,而且還出言不遜,‘都是人,為什么給他不給我?’因為這事我死后墮地獄,正業(yè)已報完。我雖今天成佛,但余業(yè)未了,所以空缽而歸。
余業(yè)就像借銀行的錢,本金之外還有利息。我們必須面對因果,任何人不例外。我佛也不例外,(菩薩也一樣),就像你做了一件壞事,把你關(guān)進監(jiān)獄判10年20年,這是你的正報,社會影響多壞。余業(yè)就等于社會影響,由于你一個人,可能有很多人效仿你的行為,好影響、壞影響都有,重點是壞影響,就是你余業(yè)的業(yè)報。讀《地藏經(jīng)》就知道有正報、有余報。
這時佛和地藏王菩薩對話,眷屬為亡人造福,能得多少?七分為獲其一,六分歸修福者,一分歸修善人。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都知道黃泉路上無老少,沒有年齡限制,地獄也不分貴賤人,佛說“無常大鬼,無期而至”。無常大鬼就是黑白無常,世界上講無常,什么是無常?就是破壞力,世界上的東西就是時間無常,不知道哪天、哪時,一旦來了就被破壞了,好人可以讓你馬上死去,好的東西可以變成壞的東西,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可以馬上面目全非,一個人行走,被汽車撞到,滿臉鮮血,或是被天上掉下來的東西砸到?偠灾,瞬間就能讓人面目全非,這就是無常,這是不是破壞力?無常的東西破壞我們正常的環(huán)境和身體,就這么來理解無常,世界上還講無常是變化,說變化容易被人接受。說是破壞力你會很恐懼,我告訴你對學佛的人來說,破壞力是真實的,亡人是什么?沒死過的不知道,說死人什么樣?佛說,“如聾如癡,真正的人死如生龜脫殼,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沒有定力,佛號被疼痛所代替,真實不假。
有一位修行人的母親生前不信佛,子女信佛,她死的時候子女天天替她的母親念大悲咒和阿彌陀佛的圣號,這個人死后的第七天,有聲音告訴這個孝順女兒,由于你念佛你母親沒墮地獄,而是被善財童子的法器攝入兜囊中,可以把它拿出來讓你看看,這時善財童子把他的兜囊一抖,她的母親就從兜里出來了,但卻不認識自己女兒,聽不見、說不出,總之與這個世界上的人不一樣,如聾、如癡、如啞,比這個世界上最傻的人還要傻。如果生前自己沒有念佛,又不能倚仗他人念大悲咒的功德升天,怎么辦呢?讓她去借尸還魂,女轉(zhuǎn)男身,親眼看到她進到一個房子里,有一個20多歲的男子死了,東屋住著母親,正在哭兒子,媳婦領(lǐng)著幾歲兒子哭丈夫,這才有他的還魂之處,把尸體一推,就看見這個男尸在地鋪上起來了,腳朝門頭朝西,就看到這里。這說明一個什么道理,死的人是沒有定力的,什么也看不見。當你看見的時候,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什么都不是真實的。再有活著往生的人必經(jīng)這一關(guān),必定知道死是什么感覺。所以真理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千真萬確。
再給大家講一個明朝崇禎皇帝的例子,崇禎皇帝從小出家,16歲時修廟宇不慎掉下來摔死了,他的師父定中觀察,他要去大明朝當太子、做皇帝,但壽命不長。他一想我的弟子太可憐了,我要幫他一把。就告訴他的師兄用馬拖著這個小沙彌,把尸體拖飛,然后就回屋打坐去了?墒沁@幾個師兄就說,師父也太狠了,還要把尸體拖飛,別拖了,咱們就悄悄把他埋了吧。晚上他們幾個到師父那聽開示的時候,師父板著臉說,你們把你的師弟害慘了,你們怎么不按我的吩咐做呢?這幾個師兄就說我們不忍心啊!師父說我這么做是真正為他好,是慈悲他,按我說的去做,大明朝就能晚幾年滅亡,而且崇禎皇帝也不會吊死在梅山,會用其他的方式改變明朝的命運。你們幾個這么做是天意不可違,我不會怪你們,二十年后,你們就會看見你們的小師弟崇禎皇帝吊死在梅山,這就是真事,是佛家公案。
聽到這里的時候,忉利天宮的閻浮提鬼神悉發(fā)無量菩提之心。鬼神就是善人做。一般修善的人不夠升忉利天的資格,就要到地府里去,有這么一個補習班,這個補習班就像人世間的學校似的,到地府里誰給上課呢?地藏王菩薩是班主任,觀世音菩薩給講課,講完課這些人干什么去呢?到各方去做山神土地,這些神將來神道盡的時候,有機會回到地府,到人間做人,繼續(xù)學佛。做鬼的這些人,有主死神、主祿神等,修功德大的,就做鬼王,鬼王不都是菩薩,一般大鬼王是菩薩,大鬼王和小鬼王是有區(qū)別的。
- 修學佛法的關(guān)鍵就是從自身煩惱入手
- 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的區(qū)別
- 成就學問之道的同時要領(lǐng)會其中的真諦!
- 妄想煩惱不是實在的,不要隨著走!
- 在禪堂內(nèi)保持精進心與自己的無明煩惱習氣拼搏
- 同樣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種不同結(jié)果
- 怎么理解法從緣起、果從因生?
- 佛教傳承的根本問題是什么?
- 煩惱是什么意思?怎么對治?
- 為什么禪宗寺院課誦安排早念觀音晚念彌陀?
- 如何看待命運?怎么掌握?
- 可以在無明師指點下修白骨觀和不凈觀?
- 打禪需注意克服兩種情緒和防止兩個偏差
- 時刻保持感恩的心態(tài),奉獻的精神
- 連“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
- 修養(yǎng)到位,別讓自己得這些“病”
-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
- 開啟修行道路的三大關(guān)卡
- 學佛亦是學做人,佛法也是一種活法
- 每個人都要有承擔眾生不幸的精神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