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三節(jié) 大乘《般若》與《阿含經(jīng)》

  第三章_《般若經(jīng)》──甚深之一切法空

  第三節(jié) 大乘《般若》與《阿含經(jīng)》(p.147〜p.155)

  一、涅槃的超越絕對性(p.147)

  釋迦佛說法,從現(xiàn)實(shí)的身心說起,指出生死的癥結(jié)所在,呵斥生死,呵斥煩惱,從圣道去實(shí)現(xiàn)理想的涅槃。

  涅槃,佛沒有說是這樣的,那樣的,因?yàn)槟鶚勈菬o量、無數(shù),不能說是有是無的。佛只是從煩惱的不再生起,苦蘊(yùn)(身心)的不再生起,以「遮」的方法來表示,如燈(火)滅一樣。

  說生死是有為,那涅槃就是無為。有為法有生住滅(無常),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常)。對于生死有為與涅槃無為,一般是看作對立的別體法。即使說涅槃空與無為空,也不許說是有為空那樣的。這是后世的聲聞弟子們,為了說明佛法,出發(fā)于相對(二)的立場,終于忽略了涅槃的超越絕對性。

  二、《般若經(jīng)》的甚深義──空性、涅槃(p.148)

  【(一)涅槃: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沒有能所對立,無二無別】

  《般若經(jīng)》的甚深義,是空性,也就是涅槃。涅槃的體證,是沒有時(shí)、空,沒有數(shù)、量,也沒有能所──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渾然的無二無別(也不會覺得是一體)的現(xiàn)觀,是一切不可說、不可得的。

  【(二)《般若經(jīng)》等大乘經(jīng),從無二無別的甚深體驗(yàn)中,觀「一切法本空」】

  《般若》等大乘經(jīng),就是從這無二無別的甚深體驗(yàn)中,來觀一切法,一切法不出于此,于是「一切法本空」,「一切法本不生滅」,「一切法甚深」,「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本清凈」,「一切法本自寂滅」,「一切法皆如也」,「一切法不出于法界」,這一類文句,就這樣的弘傳出來。

  玄奘譯的《大般若經(jīng)》說:「以真法性為定量故」1。這是以法性(真如、空性的異名)的現(xiàn)觀,為理解與修證的準(zhǔn)量。

  【(三)從四十二字門,通達(dá)不生不滅之實(shí)相(p.148)】

  「中本般若」的四十二字(母)門2,以阿(喉音)為首;一切語音,都以阿為根本,依阿而申展出來的。以此為修行法門,也就是從阿──不、非、無、離來觀一切法。羅阇(rajas)是垢義,羅(ra)字就是「一切法離垢故」3。到末一字荼(ḍha)是必義4,荼就是「諸法邊竟處故,不終不生」。從阿字為本來觀一切,一切都是不、無、非、離了。5

  三、文殊法門、《般若經(jīng)》等初期大乘經(jīng)重真諦不生不滅;《阿含經(jīng)》重因緣生滅(p.149)

  初期大乘經(jīng)雖有多方面的獨(dú)到開展,而本于一切法性不可得──空性的立場,與《般若經(jīng)》是一致的。這一立場,與《阿含經(jīng)》以來的傳統(tǒng)佛法,從現(xiàn)實(shí)身心(五蘊(yùn)、六處等)出發(fā),指導(dǎo)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以達(dá)理想──涅槃的實(shí)現(xiàn),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如《佛說文殊師利凈律經(jīng)》6卷1(大正14.448c23~26)說:

  問:其佛說法,何所興為?何所滅除?

  答曰:其本凈者,以無起滅,不以生盡[滅]。所以者何?彼土眾生,了真諦義以為元首,不以緣合為第一也。

  文殊師利是從東方寶英佛土來的。文殊說:彼土的佛法,是以真諦無生滅法為首的;不如此土的佛法,以緣合(因緣和合生或緣起)為第一,出發(fā)于因緣生滅,呵責(zé)煩惱等教說。

  文殊所說的彼土佛法,代表了印度(東南)新起的大乘。

  此土以緣合為第一,當(dāng)然是固有的,釋迦佛以來的傳統(tǒng)佛法。

  彼土的佛法:印度(東南)新起的大乘,以真諦無生滅法為首,直由不生滅下手。

  此土的佛法:固有釋迦佛以來的傳統(tǒng)佛法,以緣起為第一,由因緣生滅、無常下手。

  【※這兩大不同類型的佛法,在方法上是對立的!

  《阿含經(jīng)》從生滅無常下手

  如《阿含經(jīng)》從生滅無常下手:「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空。甚至說:「若人壽百歲,不觀生滅法,不如一日中,而解生滅法」7。如實(shí)知生滅無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般若經(jīng)》觀不生滅為真般若

  《般若經(jīng)》嚴(yán)厲的批評了無常的觀慧,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3說:

  當(dāng)來世有比丘,欲說般若波羅蜜而說相似般若波羅蜜。……諸比丘說言: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波羅蜜。憍尸迦!是名說相似般若波羅蜜。(大正8.546c2~7)

  以生滅無常觀為相似般若,不生滅(不壞)觀為真般若,雖可說對某些部派說,但在文字上,顯然是不滿傳統(tǒng)的《阿含經(jīng)》。

  《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jīng)的對立,應(yīng)該說是佛法的不幸!

  四、從超然立場看部派佛教大乘佛教(p.150)

  【(一)《般若經(jīng)》之甚深義是涅槃的別名,這應(yīng)是依《阿含》思想引發(fā)而來(p.150)】

  《般若》等大乘經(jīng),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圓滿佛果而外,甚深義──一切法空,法法皆如的闡揚(yáng),都是涅槃別名,這應(yīng)該是依《阿含》思想引發(fā)而來,怎么會到達(dá)這樣的對立呢?

  傳統(tǒng)者指新興的大乘為非佛說,大乘者稱《阿含》等為小乘,尖銳的對立,能不說是佛法的可悲現(xiàn)象嗎!

  從不拘宗派的超然立場來說,傳統(tǒng)佛教──部派佛教與大乘行人,都有些偏頗了!

  【(二)《阿含經(jīng)》的中心思想是「緣起」,有為與無為同依「緣起」而闡明(p.150)】

  《阿含經(jīng)》的中心思想,是緣起,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

  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有,說明生死的集,有為法。

  也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無,說明生死的滅,無為法。

  有為與無為,依同一原則而闡明。但傳統(tǒng)佛教界,似乎少有能完滿的把握緣起;不是以緣起為生滅邊事(有為的),就推想為不變的理性(無為的)8。

  五、「慧解脫」、「俱解脫阿羅漢」與「有甚深涅槃知見而不是阿羅漢的圣者」(p.150)

  【(一)「慧解脫」與「俱解脫」(p.150)】

  「慧解脫」本是一切阿羅漢的通稱,所以論佛與阿羅漢的差別,就舉「慧解脫」為一切阿羅漢的代表9。依空、無所有、無相而得心解脫,不正就是阿羅漢的心解脫嗎10。

  但阿羅漢中,有不得深定的,有得深定的。這才方便的分為「慧解脫」,與(心慧)「俱解脫」的二類。

  【(二)三類圣者(p.151)】

  我要這么說,因?yàn)橐庹f一項(xiàng)事實(shí)!峨s阿含經(jīng)》中,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比丘,他們是阿羅漢,但不得四禪(《相應(yīng)部》說不得五通)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告訴他說:「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11。這是說,阿羅漢有先后層次,也可說有二類。

  1、法住智知:

  緣起被稱為法性、法住,所以法住智是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于五蘊(yùn)等如實(shí)知,厭,離欲,滅,而得解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

  雖然沒有禪定,但煩惱已盡,生死已了。這是以慧得解脫,知一切法寂滅,而沒有涅槃的自證。

  2、涅槃智知:

  生前就能現(xiàn)證涅槃的絕對超越(即大乘的證入空性,絕諸戲論;也類似一般所說的神秘經(jīng)驗(yàn)),名為得現(xiàn)法涅槃;在古代,被稱為得滅盡定的俱解脫(不過滅盡定,論師的異解紛紜)。

  這可能是二類阿羅漢,也可能是先后契入的層次。

  3、另一類有甚深涅槃知見而不是阿羅漢的圣者

  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有滅涅槃」12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shí)知見水,但還不能嘗到水一樣13。

  六、大乘興起與部派佛教的關(guān)系(p.151~p.152)

  【(一)上座部系重于四諦的知見,少得現(xiàn)法涅槃(p.151)】

  部派佛教中,主要是上座部系,重于四諦的知見,少有得現(xiàn)法涅槃的。在教義上,雖有種種阿羅漢,滅盡定等,而缺乏超越的體驗(yàn),所以這一系的教義,被譏為:「唯見浮繁妨情,支離害志,紛紜名相,竟無妙異」14了。

  【(二)大乘興起與「大眾部系」的關(guān)系(p.152)】

  大眾部系之「法空說、法性不二」(p.152)

  大乘佛法的興起,決定是與大眾部系有關(guān)的。如上一章15說到:

  方廣部──說大空派,以為勝義僧與佛,都是超越現(xiàn)實(shí)人間世的。這就是《大智度論》所說的方廣道人,說「一切法不生不滅」。16

  東山住部的《隨順頌》17,以為法性不二,佛所說的,都「是隨順世間轉(zhuǎn)」。

  分別部說:凡圣一切都「以空為本」18。

  一說部說:「世出世法悉是假名」19。

  甚深義──法性不二 ,從大眾部學(xué)派中開展出來。

  大眾部系對「圣位菩薩」之安立(p.152)

  《論事》說到:安達(dá)羅派以為:釋迦菩薩在迦葉佛時(shí),入于決定20。

  東山住部等也說:成佛以前的菩薩,已經(jīng)得法現(xiàn)觀,入正決定21。正性決定,就是正性離生。入正性離生,是體悟正法而成為圣者。

  這樣,菩薩有二階位:一、凡夫;二、得正性決定的圣者。

  菩薩的分為二階,與大乘所說的菩薩是一致的。

  大眾部系中,

  法性不二思想的開展;

  「本生」又廣泛的流傳;

  菩薩道受到佛弟子的贊仰,有圣位菩薩的安立。

  如有人發(fā)心修學(xué),求成佛道,依佛法說,這是可能而值得贊嘆的。

  七、觀空而不證實(shí)際的菩薩(p.152~p.153)

  【(一)有甚深涅槃知見而不證阿羅漢的,正是初期大乘觀空而不證實(shí)際的菩薩模樣】

  在佛教界,

  慧解脫圣者是沒有涅槃智的。

  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而決定趣涅槃的。

  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shù)),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shí)際的菩薩模樣。

  【(二)如何觀空而不證實(shí)際:智慧深、悲愿切、佛力加持、不入深定】

  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shí)際,當(dāng)然是由于智慧深,悲愿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系于緣中」22;不深入禪定,因?yàn)槿肷疃ㄊ且獕櫠、證實(shí)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說:彌勒「雖復(fù)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23。

  被稱為菩薩的持經(jīng)譬喻師法救24也說:

  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于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25。

  【(三)無生法忍菩薩】

  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xiàn)。悲愿力所持,自知「此是學(xué)時(shí),非是證時(shí)」26。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

  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毗達(dá)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

  八、般若深義的弘傳27(p.153~p.154)

  【(一)甚深空義,由有涅槃知見而不證實(shí)際的菩薩發(fā)揚(yáng)起來】

  甚深(空)義,慧解脫圣者,沒有涅槃智的超越體驗(yàn),當(dāng)然不會說。

  俱解脫圣者,有現(xiàn)法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長期在定中,當(dāng)然也不會去闡揚(yáng)。

  惟有有涅槃知見而不證的,在崇尚菩薩道的氣運(yùn)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fā)揚(yáng)起來(也有適應(yīng)世間的成分)。

  【(二)甚深般若初期弘揚(yáng)的情形】

  起初,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是深般若波羅蜜,應(yīng)于[能得]阿毗跋致菩薩前說,是人聞是,不疑不悔!28

  不退轉(zhuǎn)菩薩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說:「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于中若一若二住阿毗跋致(不退轉(zhuǎn))地!29

  這當(dāng)然是甚深義法門,還不是普遍傳宏的。

  【(三)大乘法門廣傳之后的情形】

  也許大乘法門傳開了,來學(xué)的人也漸漸多了,于是久行菩薩也能夠信解了,所以說:

  能信解深般若波羅蜜,當(dāng)知是菩薩如阿毗跋致。何以故?世尊!若人于過去世不久行深般若波羅蜜,則不能信解30。

  進(jìn)一步,「新發(fā)意」(應(yīng)譯「新學(xué)」31)菩薩也有信解可能了,如說:

  若新發(fā)意菩薩隨惡知識,則驚怖退沒;若隨善知識,聞是說者,則不驚怖沒退32。

  再進(jìn)一步,一切法空的般若深義,什么人都能契入,如「中本般若」說:

  是(法)門,利根菩薩摩訶薩所入。佛言:鈍根菩薩亦可入是門,中根菩薩,散心菩薩,亦可入是門。是門無礙,若菩薩摩訶薩一心學(xué)者,皆入是門」33。

  般若甚深法門,三根普被,人人可學(xué)可入;這就是直從法性平等,法法皆空、皆如去深入的法門。

  注解

  ^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五分)卷556(大正7,866c17)。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743:

  「唐譯五分本」也說:「以真法性為定量故」。量(pramāṇa)是準(zhǔn)確的知識;定量是正確的、決定無疑的準(zhǔn)量,值得信任的。

  ^2四十二字門,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5(大正8,256a6-b28);《大智度論》卷48(大正25,408b1-409a24)。

  ^3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5(大正8,256a5~b10):「復(fù)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字等、語等、諸字入門;何等為字等、語等、諸字入門?「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故、「羅」字門一切法離垢故、「波」字門………「荼」字門入諸法邊竟處不可得故、不終不生故。過荼無字可得,何以故?更無字故。諸字無礙無名亦不滅,亦不可說、不可示、不可見、不可書!

  (2)《大智度論》卷48:「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因字乃至能了其義。是字,初阿(a)、后荼(ḍha),中有四十。得是字陀羅尼菩薩,若一切語中聞阿字,即時(shí)隨義,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相。阿提(ādi),秦言初;阿耨波陀(anutpāda),秦言不生。若聞羅(ra)字,即隨義知一切法離垢相。羅阇(rajas),秦言垢!(大正25,408b12~18)

  ^4 《大智度論》卷48:「若聞荼字,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波茶(bāḍham),秦言必。茶外更無字,若更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大正25,409a14~16)。

  ^5

  (1)印順法師《佛在人間》p.70:

  大乘法的四十二字,以阿字為本。阿是不生不滅義,這即是一切法的本性。唱誦每字,都與阿相應(yīng),即觀一切入不生不滅的實(shí)性!度A嚴(yán)》、《般若》中的文字陀羅尼,觀行成就,是可以證入無生法忍的。這是觀音聲色相而契入法性的。

  (2)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425 ~ p.426:

  《大智度論》說:「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音),因字乃至能了其義」(卷48,大正25,408b)。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而第一「阿」(a)字,是一切字根本!赴ⅰ故亲畛鹾硪,經(jīng)頰、舌、齒、唇,而有種種語音,所以阿是最初的、根本的!赴ⅰ供ぉず硪,什么意義都不是,所以被看作超越的──「不」,「無」。依「阿」而發(fā)展出四十二字,一切語文(所表示的),也就一切本質(zhì)都是超越的,可從一切文字而通達(dá)實(shí)相!赴⑻,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所以「入阿字門,(能通達(dá))一切法初不生故」。如羅(ra)是塵垢的意義,所以「入羅字門,一切法離塵垢故」。這樣的一一文字,能通達(dá)實(shí)相,是菩薩修行法門。(唱)誦字母而能通達(dá)深義,如《華嚴(yán)經(jīng)》說:「唱如是字母時(shí),……入無量無數(shù)般若波羅蜜門。」(《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76,大正10,418b-c)

  (3)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746 ~ p.747:

  四十二字(母),是一切字的根本。字母是依人類的發(fā)音而成立的。最初是喉音──「阿」,再經(jīng)顎、頰、舌、齒、唇,而有種種語音。可說一切語音,一切字母,是依「阿」為根源的,是從「阿」而分流出來的。喉音的「阿」,還沒有什么意義;什么意義也不是,所以被看作否定的──「無」、「不」。般若法門,認(rèn)為一切但是假名施設(shè),而假名是不能離開文字的。一切文字的本源──「阿」,象征著什么也不是,超越文字的絕對──「無生」、「無二」、「無相」、「空」。一切文字名句,都不離「阿」,也就不離「無」、「不」。所以般若引用四十二字母,不但可以通曉一切文字,而重要在從一切文字,而通達(dá)超越名言的自證。如「荼」是熱的意義,聽到了「荼」,就了悟是「不熱」的。這樣,什么都趣向于「空」,不離于「如」。所以經(jīng)上說:「善學(xué)四十二字已,能善說字法;善說字法已,善說無字法!(《摩訶般若披羅蜜經(jīng)》卷24,大正8,396b)

  ^6《佛說文殊師利凈律經(jīng)》屬于文殊法門的經(jīng)典,參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79 ~ p.880。

  ^7《法集要頌經(jīng)》卷3(大正4,789a)。

  ^8參見 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25~p.34。《性空學(xué)探源》p.17~p.21。

  ^9 《雜阿含經(jīng)》卷3 (75經(jīng)):「比丘!如來、應(yīng)、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愿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dāng)受奉行」。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dāng)為汝說。如來、應(yīng)、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dá)無上菩提;于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yīng)、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fù)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大正2,19 b28~c10);《相應(yīng)部》(22)「蘊(yùn)相應(yīng)」(日譯南傳14,p.102~p.103);又《雜阿含經(jīng)》卷26 (684經(jīng))(大正2,186 c2~187b5)。

  ^10 《雜阿含經(jīng)》卷21(567經(jīng))(大正2,149c~150a);《相應(yīng)部》(41)「質(zhì)多相應(yīng)」(日譯南傳15,p.451~p.453);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三節(jié)〈空與心解脫〉p.21。

  ^11

  (1)《雜阿含經(jīng)》卷14 (347經(jīng))(大正2,97 b11~12);《相應(yīng)部》(12)「因緣相應(yīng)」(日譯南傳13,p.180)。

  (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224~p.225:

  A、法住智:法住智是對于因果緣起的決定智。這雖然是緣起如幻的俗數(shù)法,但卻是正見得道所必備的知見。(如不能了解緣起的世俗相對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惡,業(yè)報(bào),三世等,就是世間正見,不名為智。)

  B、涅槃智:如依此而觀緣起法的從緣而生,依緣而滅,是盡相,壞相,離相,滅相,名涅槃智。這是從緣起的無常觀中,觀一切法如石火電光,纔生即滅;生無所來,滅無所至,而契入法性寂滅。這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A)法住智——知流轉(zhuǎn)——知因果的必然性——知生滅———知有為世俗。

  (B)涅槃智——知還滅——知因果的空寂性——知不生滅——知無為勝義。

  (3)《空之探究》p.221~p.222:

  須深出家不久,聽見有些比丘們說:「生死已盡,……自知不受后有」,卻不得禪定,是慧解脫阿羅漢。須深聽了,非常疑惑。佛告訴他:「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劢饷摪⒘_漢,沒有深定,所以沒有見法涅槃的體驗(yàn),但正確而深刻的知道:「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余支例此)。這是正見依緣起滅的確定性──法住智,而能得無明滅故行滅,……生滅故老死滅的果證。

  (4)參見《大毗婆沙論》卷110,大正27,572a27~b29。

  法住智 涅槃智

  1 知集智 知滅智

  2 知苦、集智 知滅、道智

  3 知苦、集、道智 知滅智

  4 知流轉(zhuǎn)智 知還滅智

  5 知緣起智 知緣起滅智

  6 知生死智 知生死滅智

  7 近分地智 根本地智

  (5)參見《大智度論》卷23,大正25,233c1~5;《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b13~17。

  (6)參見《瑜伽師地論》卷87,大正30,787b4~11;《瑜伽師地論》卷94,大正30,835c19~836a8。

  ^12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83:「有滅涅槃」:「有」是生死,生死的止息滅盡是涅槃。

  ^13

  (1)《雜阿含經(jīng)》卷14 (351經(jīng)):

  爾時(shí)、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時(shí)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wù)?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尊者殊勝言:「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時(shí)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shí)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大正2,98c19~99a2)

  (2)《相應(yīng)部》(12)「因緣相應(yīng)」(日譯南傳13,p.170~p.171)。

  (3)《瑜伽師地論》卷94:「諸學(xué)見跡,雖于有滅寂靜涅槃,不隨他。信內(nèi)圣慧眼,自能觀見,然猶未能以身觸證。譬如有人熱渴所逼,馳詣深井,雖以肉眼現(xiàn)見井中離諸塵穢清冷美水,并給水器,而于此水身未觸證,如是有學(xué)雖圣慧眼現(xiàn)見所求后煩惱斷,最極寂靜,而于此斷身未觸證!(大正30,837b5~11)。

  ^14 僧佑《出三藏記集》卷11:「[訶梨跋摩]其師既器而非凡,即訓(xùn)以名典,迦旃延所造大阿毗曇,乃有數(shù)千偈,而授之曰:此論蓋是眾經(jīng)之統(tǒng)例,三藏之要目也,若能專精尋究則悟道不遠(yuǎn)。于是跋摩敬承鉆習(xí),功不逾月,皆精其文義,乃慨焉而嘆曰:吾聞佛旨虛寂,非名相所議神澄妙絕,罕常情攸測,故為先達(dá)之所遵崇,我亦注心歸仰。如今之所稟,唯見浮繁妨情,支離害志,紛紜名相,竟無妙異!(大正55,78c3-18)

  ^15參見《空之探究》第二章第十節(jié)〈大眾部系與法空〉p.128~p.132。

  ^16 《大智度論》卷1:「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如是等一切論議師輩,自守其法不受余法,此是實(shí)余者妄語。」(大正25,61a28~b2)。

  ^17《入中論》卷2(漢藏教理院刊本p.31)。

  ^18 天親菩薩造《佛性論》卷1:「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圣眾生,并以空為其本,所以凡圣眾生,皆從空出故。」(大正31,787c5~7)。

  ^19 日本澄禪著《三論玄義檢幽集》卷5:「真諦云:此部執(zhí)世出世法悉是假名,故言一切法無有實(shí)體;同是一名,名即是說,故言一說部」。(大正70,495b29~c1)。

  ^20《論事》(日譯南傳57,p.367)。

  ^21

  (1)《論事》(日譯南傳58,p.225)。

  (2) 印順法師《性空學(xué)探源》p.220 ~ p.221:

  正性離生,古譯即為正性決定。這,有部說是在見道,離惑得無生時(shí)的境界。但大眾分別說系乃至現(xiàn)在錫蘭的銅鍱學(xué)者,都不說它是見道的境界,而移置在前面,與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義相近,有似于四加行中的頂位。龍樹《智論》就討論到頂、決定、無生三名是同是異的問題,論中自有解說;不過依此可見正性離生是有著前后的諍論,不必盡如有部所說在見道位。《異部宗輪論》說菩薩「得決定道不退」的決定道,也就是這個(gè)。法住,也是修行過程中的一個(gè)位次,經(jīng)說「得法住智」;《成實(shí)論》說,以聞思慧見諸法的必然理則,叫法住位。從此以后,實(shí)際修習(xí)禪定,就是決定道。法住道與決定道,二者都是在見道以前的事。有部以見道分凡圣,見道以前都是凡夫;大眾分別說系及成實(shí)論師等不然,見道后得初果,固然是圣人,見道以前,從聞思修慧得見法住理性,已經(jīng)不是凡夫,也可以說是無漏的,即初果向的圣者(他們把初果向的時(shí)間拉長,不像有部的局在十五心)。所以見法住智得決定道,雖不是見道以后的圣者,但已超過了凡夫,已獲證到一種不可更動(dòng)不可轉(zhuǎn)變不再退墮的無為常住性,這就是法住無為與決定無為。

  ^22《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7(大正8,568c20~21)。

  ^23《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jīng)》卷2(大正14,418c8)。

  ^24參見印順法師著《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245~p.268;《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77 ~ p.378。

  ^25《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153(大正27,780a19~21)。

  ^26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8:「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愿,我今不應(yīng)空法作證,我今學(xué)時(shí),非是證時(shí)。菩薩摩訶薩不專攝心系在緣中,以是故,菩薩摩訶薩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不退,亦不取漏盡證!(大正8,350a19-24);《大智度論》卷36:「今是觀時(shí),非是證時(shí)!(大正25,323a8);《大智度論》卷76 (大正25,592a-594c)。

  ^27參見 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47~p.664。

  ^28《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4(大正8,554a22~23)。

  ^29《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大正8,542 c17~19)。

  ^30《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4(大正8,553c24~25)。

  ^31參見 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8~p.661。

  ^32《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大正8,538c23~25)。

  ^3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1(大正8,372a7~10)。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