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jīng)講記(十二)
◎1997.6.5講于法云文教協(xié)會
法句經(jīng)講記(十二)
釋傳道
〈多聞品第三〉十有九章
壹、釋品題
多聞品者 亦勸聞學(xué)
積聞成圣 自致正覺
勸,音(券)khoan3去貫切
致,音(智)ti3地記切
本品名為「多聞品」,意在闡明多聞正法之于學(xué)佛的重要性。故其內(nèi)容,「亦」同于前一〈教學(xué)品〉,系「勸」勉為佛弟子,本著「聞」法的種種益利,精勤依法修「學(xué)」。
究竟聞法可有那些益利與功德相應(yīng)呢?印順導(dǎo)師在其《成佛之道》的偈頌中說:『由聞知諸法,由聞?wù)诒姁?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灰馑际钦f由于聞法,吾人始知有善法惡法,有流轉(zhuǎn)生死的有漏(漏,煩惱的別名)之法,也有趣向清凈解脫的無漏之法等諸差別。于是進一步抉擇善法而擴充它、增益它,抉擇惡法而遮止它、息滅它。
又由于聞法,吾人乃知依于佛所教示的解脫道與菩提道次第而行,于是便能遠離無義的苦行禁忌與偏邪小道,終而證得貪、瞋、癡永滅無余的寂靜涅槃。足見多聞?wù)?實為進入佛法之門的鎖鑰,深入佛法奧處的階梯;修學(xué)佛法,即應(yīng)從多聞熏習(xí)入手,方能步步升進,趣向佛道。
只是中國佛教,自明、清以降,即獨崇凈土與禪宗;對于佛法義學(xué),可謂偏廢已久。因此,每誤以為誦經(jīng)、禮懺、禪坐、念佛才是修行;聽聞經(jīng)教,則與修行無關(guān)!臺灣佛教承繼了中國佛教的遺緒,故而凈土與禪宗,也大大地被弘揚起來!于焉,『一句彌陀超百億』,或『即刻開悟』、『即身成佛』之說,也就甚囂塵上地為人所傳誦。
試問:若未能透過多聞熏習(xí),了達佛法義理,并以之對治自己的煩惱串習(xí),積集修道的福智資糧,難道真能藉由盲修瞎練,即得斷惑證真嗎?這未免太不符合因果理則了!更何況,知道誦經(jīng)、念佛等等修持方便,難道不是因為聞法而來的嗎?豈可就此抹煞聞法的益利功德,甚至將解門與行門打成二橛呢!
要知道:知,是行的一分;由多聞而來的慧解,豈不正是行踐的眼目嗎!行踐若缺乏聞法作基礎(chǔ),就猶如雙眼被蒙蔽,而行于棘藤蔓草中一般的危險。盡管也是行吧!卻不明方向,不辨就里,不識路途中所隱藏的障礙危機,更不知如何安然度過它。這必得透過親近善士、多聞?wù)?而后進一步如理思惟、如法修行,才能于深佛法得正見、起正行,甚而徹證諸法實相──這終極目標(biāo)的圓證,仍緣于最初的聞法而來。
故說「積」累多「聞」熏習(xí)的道法資糧,循次成就聞、思、修慧,最后在定慧相應(yīng)中破我見、證無生,即得「成」為入流之「圣」者。只要再假以時日的向上熏修,「自」能獲「致正覺」解脫,乃至圓滿佛果。
貳、釋頌義及因緣
1多聞能持固 奉法為垣墻
精進難逾毀 從是戒慧成
2多聞令志明 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 見義行法安
3多聞能除憂 能以定為歡
善說甘露法 自致得泥洹
4聞為知法律 解疑亦見正
從聞舍非法 行到不死處
持,一音(池)ti5地祈切
一音【徐】chhi5出其切
垣,音(凡)hoan5喜權(quán)切
墻,音(薔)chhion5出強切
踰,音(盂)u5英渠切
毀,音(匪)hui2喜鬼切
增,音(晶)cheng1精經(jīng)切
致,音(智)ti3地記切
泥,音ne7奴低切
洹,音(凡)hoan5喜權(quán)切
學(xué)佛,即于佛法信仰、理解、修行、證得的始終歷程。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重在強調(diào)威權(quán)式的『信即得救』,或不可懷疑的服從實踐;而特重道德的純凈與智慧的開發(fā),所以是道德的理智的宗教。尤其智慧,更是佛教不共于其他宗教的特質(zhì)所在,佛法的修學(xué),亦即智慧的修學(xué)。有了智慧而去修學(xué)一切法門,一切法門方得成就;如若離了智慧,那一切的修學(xué),不過徒增我見憍慢而已,什么也難得成就!
那末,該如何修學(xué)智慧呢?智慧的修習(xí)次第,即如前述,需依四預(yù)流支:首先,依生得慧而『親近善知識』,『多聞?wù)ā。『從多?聽經(jīng)、看經(jīng))佛法中,對于佛法生起正確深刻的了解,知道世間與人生的真相,深徹的信解佛法,三寶、四諦等功德。』1此即『聞所成慧』;聞慧成就,不但于甚深法義確信無疑,更進而引發(fā)其實踐趣求的愿欲,這也即是信根的成就。依于聞所成慧,『如理思惟』觀察所聞法義,從而更深刻的悟解佛法,即得『思所成慧』。思慧成就,必有見諸實際事行的戒行德性,是以定能嚴(yán)持凈戒,而完成身語意三業(yè)行的清凈,這也就是『如法修行』而凈戒具足了!
以上的聞慧、思慧,乃屬散心分別慧,還須進一步修習(xí)禪定,然后在定中起觀,而更發(fā)深慧,才算是『修所成慧』。至此,雖成就了聞、思、修三慧,卻仍不成開悟證果的圣者,因為這三慧,都還是世俗有漏慧,必得在不斷地如法熏修中,長養(yǎng)真信,持守凈戒,修習(xí)正定,因定慧相應(yīng)而破我我所見,現(xiàn)證無漏慧,才能了脫生死、永斷煩惱!
由上所述,可知在修學(xué)智慧的淺深進程中,聞法──多聞熏習(xí),是其中的重要關(guān)鍵。試想:連佛弟子中以智慧第一著稱的舍利弗,尚且要贊嘆地對佛說:『我不聞佛說法,就如瞎子一般!』更何況我們這些福報淺薄的愚癡無聞凡夫,要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更是非聞法不可!聽聞了佛法,以法為明鏡,隨聞而修行,那才可能生起真智慧、具足正知見,而終得自解纏縛,不復(fù)輪回!
是故,偈文中說「多聞」正法,而于行善為惡的業(yè)感與價值有所確知,即「能」生起止惡行善的愿求,受「持」戒行德性堅「固」不移易。不僅已生惡得令斷,未生惡令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其增長,更隨時隨刻「奉」持佛陀的教「法」與教誡,以「為」調(diào)制身心、立身處世的「垣墻」,而「精進」不已。待于佛法生實信、住凈戒,則不論遭值何種境界,均「難」以使其心行「逾」越真理法義,抑或「毀」棄戒行德性!笍氖恰苟,行所當(dāng)行、止所當(dāng)止,若能更于禪定中深觀緣起正理,則「戒」定「慧」三學(xué)的「成」就,即指日而可期。
「多聞」正法,而將人生世間的實相諦理一一地認識到自心中,能「令」心「志」逐漸澄澈清「明」。對凡夫而言,這就有如自層層纏縛的羅網(wǎng)中漸次理出頭緒來,以前看不清楚的,現(xiàn)在清楚了;以前不能釋然的,現(xiàn)在可以坦然面對了!這全是因為心志「已」然「明」澈,而「智慧」力「增」加的緣故!有了「智」慧,「則」更能廣「博」地思惟悟「解」所聽聞過的法「義」,而用于實際事行,凈治身心。惟其于真正的事修中體「見」佛法真「義」,那才能「安」于所修「行」的佛「法」,不因外在的際遇考驗而退墮!
「多聞」正法,又「能除」去吾人的煩惱愁「憂」,因為內(nèi)心安住在聞法的喜悅中,復(fù)能用之端正身語意三業(yè)行,故能遠離人我是非,跳脫業(yè)習(xí)的束縛。尤其若「能」!敢浴剐蘖(xí)禪「定為歡」──禪悅為樂,常于定中思惟觀察法義,又能將行而有得于心的「甘露法」──解脫法要,「善」對大眾解「說」,教學(xué)相長,則「自」能獲「致」貪瞋癡等煩惱的永遠除滅,「得」證解脫生死的「泥洹」(涅槃)。
總而言之,「聞」法是「為」了正「知」佛陀的教法──「法」與教誡──「律」(戒),并付諸實修,以釋「解」心中對人生世間的諸多「疑」惑,同時「亦」將所體「見」的佛法「正」理,用于對治自己的煩惱惡習(xí),使自己超脫迷惑與憂悲苦惱。所以當(dāng)「從聞」法而「舍」棄一切邪惡「非法」的心行,去除一切惡,奉行一切善,再能破卻對自我身心的執(zhí)著,即得「行到」涅槃「不死」──煩惱滅盡無余的「處」所。
佛所以宣講這四首偈頌,是由于以下的因緣:當(dāng)時,在舍衛(wèi)國,住著一戶貧苦人家,夫婦兩人不但生性慳吝鄙惡,又不信因果道德。佛愍憐其愚癡,就收攝起熠熠慧光,將自己裝扮成一個苦哈哈又毫不起眼的沙門(修道者之泛稱),到他家去托缽乞食。
正巧這家的男主人不在,他妻子一見到有修道者前來托缽,內(nèi)心十分嫌惡,什么道理都不說,劈頭就是一頓罵。這沙門就婉言地對她說:「我是一個修道者,常行托缽乞食以養(yǎng)命修道,你可以不必敬重我,卻不得任意罵詈。我所求的,也不過就是一缽飯罷了,你就隨緣種種福田吧!」
女主人聞言,又滿懷怒氣地說:「縱使你現(xiàn)在立刻死去,我都不會給你食物的!何況你看起來身體那么健壯,竟敢奢望我的食物!多說無益,不如早點滾出我的視線,到別家托缽去吧!」
領(lǐng)教過這女主人的慳惡之后,沙門于是站到她面前,兩眼一翻,大氣一吐,就以神通力幻現(xiàn)出死相來。隨后身體迅速膨脹膿爛,口鼻盡有尸蟲鉆出,甚至連腹中的潰爛不凈,都四處漫流。女主人見了他這模樣,驚恐異常,就丟下他奪門而逃!修道者也就收拾起這些不凈相,到離那屋子數(shù)里外的樹下,坐著歇息去。
話說男主人在回家的路上,撞見妻子一臉驚恐地狂奔而來,就知事有蹊蹺。等妻子將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男主人不禁勃然大怒,便問修道者而今何在?妻子回答說:「他人已經(jīng)走了,不過應(yīng)該還走不遠!鼓兄魅擞谑蔷团瓪鉀_沖地帶了弓和刀,循著修道者離去的方向去追逐他。
修道者當(dāng)然是老早就等在那里了,男主人一見了他,馬上就張弓拔刀,欺身向前要砍殺他。這一次,修道者就將四周幻化成一座琉璃城,而自己就置身在這城中央;盡管男主人繞著城墻走了幾圈,仍是不得其門而入,那氣極敗壞的模樣,活像熱鍋上的螞蟻!
既然進不去,只好開口向修道者喊話了:「你為何不開門呢?」
修道者說:「要我開門也不難,只要丟棄你的弓刀便行!」
男主人心想,或許我該先依他,等進了城內(nèi),相信憑我赤手空拳,也能給他一頓痛快!心念至此,于是就丟棄了手上的弓刀,等他開門;可是等了半天,修道者仍然遲遲不肯開門。他按捺住心里的火氣,又再度向修道者喊話:「我都已經(jīng)將弓刀丟了,你為何還不開城門呢?」
只聽到修道者緩緩地答言:「我的意思是要你丟棄心中的惡意弓刀,而非你手上有形的弓刀!」
這下子輪到男主人心虛了:「難不成眼前這位修道者是一位圣者,要不然怎會知道我的起心動念呢!」一想到這,心更虛了!這可怎么好呢!傷害圣者,這可真是罪過了!不如趕緊懺悔認錯才是正途。
著即向釋尊所喬裝的修道者頂禮悔過,并自稟白說:「都是我家那個識見淺薄的糟糠之妻所害,才會有眼無珠,冒犯了圣者您,還差點鑄下大錯!愿您慈悲垂憐我們兩個愚夫愚婦,切莫就此舍棄我們。待我回去帶我那糟糠來,勸她與我一同隨您修行去!」
說完,這男主人即先行告辭,回家里去。一進門,他妻子便問:「那沙門那里去了?」
男主人就將所遭遇的神變之事,一一地說給妻子聽,還告訴她說:「趁著那位圣者還在那里,你趕緊前去向他懺悔吧!或許還能滅除之前所犯下的過錯!」
于是,夫妻兩人就又回到這位修道者所在的處所,五體投地地向其悔過,希望能作為弟子,隨他修道去。因而又長跪在地而問言:「您所展現(xiàn)的神通變化是那么的神奇,這是因為您已證得圣果的緣故吧?您的意志有如琉璃城,堅固而難以逾越;您的內(nèi)心清明安定而無憂苦之患,究竟您是修習(xí)何種道德,才能達致如此神妙之境界呢?」
釋尊所喬裝的沙門就回答說:「這是因為我向來廣學(xué)博聞不輕厭,奉持道法不懈倦,又勤修戒慧不放逸,故而今生得以成就道業(yè),圓證無上的涅槃!褂谑,向夫妻倆說了以下的四首偈頌:
「多聞能持固,奉法為垣墻,
精進難逾毀,從是戒慧成。
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多聞能除憂,能以定為歡,
善說甘露法,自致得泥洹。
聞為知法律,解疑亦見正,
從聞舍非法,行到不死處!
說畢偈頌,釋尊就現(xiàn)出原本莊嚴(yán)圓滿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來,一剎時,赫赫的光明遍照天地。這對夫妻又再一次地受到震憾,不禁更加惶恐戒懼的決意洗心革面,一時,累世以來的煩惱惡盡斷,得預(yù)入圣人之流的須陀洹果。(待續(xù))
注釋:
1.印順導(dǎo)師,《教制教典與教學(xué)》,頁173。
- 上一篇:法句經(jīng)講記(十三)
- 下一篇:法句經(jīng)講記(十一)
- 欲望的壓抑與紓解
- 從解脫道到菩薩道
- 法句經(jīng)講記
- 法句經(jīng)開示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八)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七)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六)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五)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四)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三)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二)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一)
- 法句經(jīng)講記(四十)
- 法句經(jīng)講記(三十九)
- 法句經(jīng)講記(三十八)
- 法句經(jīng)講記(三十七)
- 法句經(jīng)講記(三十六)
- 法句經(jīng)講記(三十五)
- 法句經(jīng)講記(三十四)
- 法句經(jīng)講記(三十三)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