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5)
申三、毀壞諸行悲愍有情
如是于諦善巧菩薩、于一切行、以慧正毀;于有情界、增悲意樂;于前后際愚癡有情所有邪行、能正通達。
這是第六大科,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在別辨相里面分十科,現(xiàn)在第三科,毀壞諸行悲愍有情。
「如是」指前面的文,就是這樣子,這一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對于苦、集、滅、道有善巧的智慧,就是通達苦、集、滅、道的這位菩薩:「于一切行、以慧正毀」,行就是一切有為法,這個一切的有為法呢,在我們沒得無生法忍的人來說,就是認為它是真實的,在真實的執(zhí)著上呢,起種種煩惱,造種種的罪業(yè),F(xiàn)在這位于諦善巧的菩薩,他和我們凡夫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呢?「于一切行、以慧正毀」,他有大智慧,這個智慧當然是很多,一種是通達一切法是畢竟空的智慧,一個是通達一切行如幻如化的智慧。這個「通達一切行如幻如化的智慧」呢,就是我們執(zhí)著是真實的,但是這位菩薩不執(zhí)著是真實的,認為這一切因緣所生法,不但是遍計執(zhí)的一切法,就是依他起的一切法都是不真實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虛妄的,好像是真實的,實在都是虛妄的,這樣呢,就對一切行就有破壞性。破壞什么?就是破壞我們內心的執(zhí)著,我們說這一切行,就是這一切有為法是不真實的,我們這樣講,可能會容易明白,但在親切的、再深刻一點說呢,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心;一切有為法,另外沒有一切法,只是內心的虛妄分別,所以一切行,這個行就是心了,就是我們的這個虛妄分別心。
如果我們若是常常的修唯識觀的話呢,這一切法本身是沒有的,就是我們內心的分別。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這句話非常的好。就是你內心的風,就是你心在動,另外沒有一切法在動的。所以這樣子說呢,這個心的分別是因緣有的,所以它也不是真實性的,就是破除去了一切的執(zhí)著。我們不在一切法上執(zhí)著是真實的,不會在一切法上起貪、瞋、癡的煩惱,造種種業(yè)的,所以「于一切行于慧正毀」,就是破壞了我們以前的虛妄的執(zhí)著,是這樣意思。但是這種境界呢,也是到佛的時候才能圓滿。
「于有情界」,但是流轉生死的眾生呢,不明白這件事,就算是來到佛法里邊肯學習,來到佛法里邊,每天的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學習,那很不容易了,我認為佛菩薩可能看,「哎呀!這個眾生不在社會上活動,來到寺廟里面學習佛法」,佛菩薩很贊嘆了,應該會贊嘆我們,因為什么呢?因為開始覺悟了,從這里開始會覺悟,肯來到佛法里面剃光頭,肯在那里學習,這是少數(shù)又少數(shù)了,還有很多人在那里迷惑顛倒,所以這位「于諦善巧菩薩」對于這些人「增悲意樂」,他是加強了他的大悲愿、大悲心加強了,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如夢中境,并不是真實的,為什么因為那一點虛妄的事情打破頭呢?這是「增悲意樂」。「于前后際愚癡有情」,這個「增悲意樂」這句話實在是標,下邊這句話才解釋,為什么佛菩薩的這個慈悲心會那么樣的廣大呢?「于前后際愚癡有情」就是前際、后際、前后際!盖半H」這個前就是過去,「后」就是未來,「前后際」就是現(xiàn)在,因為現(xiàn)在是在前際以后,現(xiàn)在是在后際以前,所以現(xiàn)在是「前后際」,這樣說呢就是三世,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這是約時間說,時間是沒有自性的,它是約法,依法來安立時間的,那這么說呢,法是我們的分別心所緣的境界,「前際」就是過去世的境界,「后際」就是未來世的境界,「前后際」就是現(xiàn)在世我們所見聞的一切境界。「愚癡」,于前際也是愚癡,于后際也是愚癡,于前后際也是愚癡,就是不明白,不明白這都是虛妄分別的境界,只是一念心的虛妄分別,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畢竟空的,但是我們不明白,就這些不明白的有情,「所有邪行、能正通達」,「邪行」就是不合道理的虛妄分別,認為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畢竟空寂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的,所以叫做邪行,或者執(zhí)著是常、執(zhí)著是斷,這都是邪行!改苷ㄟ_」,眾生對于這些境界虛妄分別,所以菩薩大慈大悲的憐憫這些眾生,菩薩對這件事能夠正確的明白,都是虛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披尋記》一五九四頁:
于前后際愚癡有情所有邪行者:謂如前際無知、后際無知、前后際無知諸有情類,于彼諸行起不如理分別:或執(zhí)為斷,或執(zhí)為常,名彼所有邪行。
「于前后際愚癡有情所有邪行者:謂如前際無知」,「無知」就是解釋那個愚癡,于「如前際無知,后際無知,前后際無知」這個「諸有情類」,這一切的眾生,對于這個三世的因緣生法,都是畢竟空寂,他不知道。「于彼諸行起不如理分別」,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別,就執(zhí)著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畢竟空的,這些不如理分別。
若是我們歡喜修止觀的時候,歡喜修止觀不是說你盤腿坐的時候才開始修止觀,那個時候不容易相應,應該有個前方便,就是沒有盤腿坐以前,你來來去去的時候,心里面應該有如理作意,就是觀察這一切見聞覺知的境界是如幻如化的,它的自性是空無所有的,你就應該這樣如理作意,這樣如理作意等于是靜坐的前方便;有了這樣的前方便,然后去靜坐的時候,就容易相應。我們不能說完全的清除了它,只是說減少了這些虛妄分別,這是第一個好處,減少了虛妄分別,這是一個好處。第二個好處呢,你雖然還沒有盤腿坐,但是你心里面已經有如理作意了。若是我們盤腿坐的時候才開始修止觀,那個時候因為沒有前方便的幫助,它就有點難,它有一點困難。我們靜坐的時候,修止不相應,它心里面就是要虛妄分別,妄想很多,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你習慣了,你習慣了這虛妄分別,所以一下子停下來,這是不可能的,是很難的,一下子停下來不容易。所以你在沒有盤腿坐以前,你就停止虛妄分別,這個虛妄分別怎么能停止呢?你用如理作意來擋住它,把這個不如理作意擋住它,應該這樣學習,這樣能擋住它了,使令它的力量停止一段,然后你靜坐的時候修止,就比較的容易。
我舉一個列子來證明我說的可能是對的。你比如說你現(xiàn)在和人家吵架,吵了一大頓、一大段的時間以后,打板了,要靜坐,你靜坐去吧,你不能立刻修止的,就是還要想剛才和人吵架的時候,自己再吵一頓,自己坐那吵一頓,你不可能立刻停下來的,不可能,它還要再吵一會,才可以停下來的,就是這樣子嘛。但是你靜坐有一個前方便呢,我們不是和人吵架,但是也在虛妄分別里面,我們有可能靜坐的時候,可能把經論上的法語,假設記憶力好的話,或是有意的話,你主動愿意這樣做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還要自己主動時候可能這么樣想一下,如果你不主動的話,你會這樣想嗎?「無我相、無人相……」,「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鼓隳芟肫疬@件事嗎?我看都不能,那么不能夠把法語在內心里現(xiàn)前,那你在那干什么?你雖然是修止,你還是在虛妄分別里面,還執(zhí)著這是真的,「他真是罵我了」,「他這是對我很好」,就是還是虛妄分別,所以你在修止,實在還是在虛妄分別里邊,不是圣道,但是佛菩薩就是給你個方便,說是立刻叫你一步登天這是很難嘛,一下子你就是佛,是辦不到嘛。先修個止吧,把妄想停一停,然后再修學圣道,就是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就是一個方便而已,所以等這個止成就以后,然后你再修無我觀,這時候可能會相應,這止是觀的前方便而已。
我們學習《瑜伽師地論》,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學習大乘佛法的時候,這個前方便呢,我們先學習,「一切法是心的變現(xiàn)」,「言說法性,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你要把這句話,要認真的思惟,在內心里面能承認這件事。不是回講的時候照你說的這么說一說,不是這個意思,要你內心里面認同這件事,認同這件事,你要經過內心的思惟,「是的,言說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你要認同這件事,也是理解了這件事,理解了這件事里邊有信,它有信的意思,說那個「意樂」,意樂里面有信的意思,有信就有愿,有愿就是行,這個意樂里邊還有個歡喜的意思,這一句話里有這么多意思的,我們若這樣子,你修止觀的時候,它容易相應。如果說是一開始就厭煩這件事,那就是距離八千里了,你沒有意樂,意樂不成就,那樣子怎么能夠成功呢?若是那樣的話,他不可能歡喜打禪七的,不會,不會有這件事。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謂如前際無知,后際無知,前后際無知」,就是過去也是無知,未來也是無知,現(xiàn)在也是無知,若是靜坐、坐禪的時候我們不算,平常的走來走去的時候,心里面老是不改變原來的思想,「這是真實的」。這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你老不認同這個思想,這是有一點問題的!照理說應該怎么樣呢?我不認同,你勉強我認同這也是不行的。就是你要思惟、觀察,什么叫做如夢中境?怎么叫做如水中月?怎么知道是如幻如化、是虛妄的?你常要思惟,你常思惟觀察呢,終究有一天你就明白了,就會明白的,應該這樣做。說我只是上課的時候聽一聽講,那么放下本子合起來就不再想這件事了。若說是溫習的時候,才想一想,不溫習就算了,這樣,你得無生法忍就慢了,就很慢,要很長的時間有可能會得無生法忍,很慢的。
你應該聽到這個道理的時候,你就心里面,把它放在心里面想,「我怎么才能知道它是如夢中境呢?」要常思惟,說是一切法是畢竟空的,我看是有嘛,怎么能說是空的?要思惟。可是在這個經論上呢,你若直接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你也可能會懂,但是也可能還不懂,但是若看《龍樹論》,就是《大智度論》的解釋呢,你有可能會懂,也可能還不懂,有可能還能懂,慢慢就知道:如夢中境,如水中月。這樣子你若修止觀的時候,你修止的時候,修觀的時候,它是容易相應的。因為你一接觸這樣的佛法以后,你就開始同原來的那個舊習慣,遠離了,就不再繼續(xù)的執(zhí)著都是真實的,不那樣分別,你心里常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常在這里觀察思惟,你就容易成就;若是,不要說是得無生法忍,你就是在,不是靜坐,你若有一天忽然明白:「哦!這一切行都是如夢中境」,你認可了這件事。你認可這件事你心情快樂,心情快樂,什么時候是快樂?就是別人罵你的時候,你心情快樂。因為,你這時候想:「哎呀!這是如夢中境」,「罵我這件事如夢中境,不是真實的,有而不真實,我從來不知道這回事,像我從來沒有吃過饅頭,今天一吃饅頭很香,這就快樂」。所以在人家罵你的時候、贊嘆你的時候,你這時候:如夢中境,都是虛妄的。你心情快樂,就和以前隨著別人舌頭轉的情形改變了。
所以這上說,這個時候,「如前際無知、后際無知、前后際無知」,我希望我們各位同學改變這個思想,常常的思惟:我以前是無知,我現(xiàn)在應該學習知,這一切因緣生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你要學習這一件事,不是說是要盤上腿子,你才開始這樣子。腿沒有盤的時候,走來走去的時候,你心要有正念,這叫做正念。常常的把這個經上的這個法語,顯現(xiàn)在心里面,這叫正念!钢T有情類,于彼諸行起不如理分別」,這是沒有來到佛教以前的人是這樣子。「或執(zhí)為斷,或執(zhí)為常,名彼所有邪行」,這句話怎么講?我是講過,我現(xiàn)在再重講一遍。這個有為法都是有生有滅的,我們那一天講到「頓生頓滅」,前一剎那不到第二剎那就叫做斷,到第二剎那就是常。我們通常說,沒有因果,有因而無果這叫做斷,說是那個人能夠從過去世到現(xiàn)在世到未來世,一直是常在的,那叫做常,其實這樣講,這是很粗顯的,但是我們若學習《中觀論》的時候,《中觀論》說常說斷,是比較微細了。就是我剛才說的,說是我看這位法師,我昨天看這樣子,今天還這樣子,這就是常見。說是昨天看見,今天不那樣子,這就是斷見。為什么叫做常,為什么叫做斷,你想一想?我這一句話我保密。為什么這樣講叫做常?為什么這樣講叫做斷?你想一想。
說是「不如理分別或執(zhí)為斷,或執(zhí)為!,若是我們沒得圣道的人,都是在斷、常見里面生活的呀。說我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我認為這真實的嘛,不是假的嘛,我說你相信佛法嗎?他說相信,其實我們不及格,我們還沒及格。我們常是執(zhí)著一切有為法是真實的,這是一個大錯誤。我們在晝夜二十四小時,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故且不算數(shù),睜開眼睛不睡覺的時候,你什么時候你能夠避免這個過失?我看,三八二十四,應該是十六個鐘頭都是在這里生活,你都是在不如理作意里面生活,你都是在常見、在斷見里面生活的。
這一段文是毀壞諸行悲愍有情,這個毀壞諸行是智慧境界,悲愍有情就是悲。一個智一個悲,所以這是菩薩;如果沒有智,只是悲,那不是菩薩;這是只是智而沒有悲也不是菩薩;只是悲而沒有智慧也不是菩薩。現(xiàn)在這個有智而又有悲,有悲也有智,所以這是個大菩薩境界。
申四、發(fā)愿攝受福智資糧
為欲令彼得解脫故,攝受廣大福智資糧心發(fā)正愿。
這是第四科,發(fā)愿攝受福智資糧,「為欲令彼得解脫故」,這句話是說這個目的,你為什么要攝受廣大福智資糧呢?是「為欲令彼得解脫故」,這心里面的動機,我想要教化一切眾生,叫他們得解脫,能夠解脫生死大苦,悟入涅槃,我的目的為這件事,所以我要攝受廣大福智資糧。這個「攝受」當個成就講也可以,當個積集講也可以,我積集廣大的福,積集廣大的智,這是教化眾生的資糧,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資糧,資糧者因也。有如是因,你才能夠令彼得解脫,有如是因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是這樣意思。
若是你能夠有大智慧的話呢,你才能知道怎么樣令彼得解脫,你才能令彼得解脫的,說我也不懂,我也沒有學習佛法,不要說是證悟第一義諦,連聞所成慧都沒有,我就想要做大菩薩,就要去廣度眾生,那有這回事?有這回事情嗎?沒有這回事。所以要有大智慧,通達佛法,你才能教化眾生,所以你要積集大智慧,那么為什么要積集福呢?你若不積集福,你只是有智慧,眾生不接受你的教化。他看見你和他一樣,他心里就不服你的呀!我們看那個《大智度論》上說,提到:為什么菩薩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為要度眾生。你沒有這個,你不能度眾生的。你有這樣的大威德境界,你叫他死,他就死!就有它的威力,這是《大智論》說的,這樣子才能教化眾生,就是他一見你,還沒說話,他就服你了。你若行菩薩道,你沒有福不行的,所以我們?yōu)榇蟊娚⻊,也有栽培福的意思,我們去行堂,在廚房里燒飯,這是修很多的福德,修大福德。福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有堪能去修學圣道,修學圣道不感覺困難,說天氣很冷,我不感覺冷,說是有什么困難,這個大福德人就沒有困難,你修學圣道比較順利一點,這是修福有這個好處。再呢,就是能同人結緣,看見任何人大家都生歡喜心,沒有福就是辦不到的,我們是學習佛法以后,我們栽培福作這兩個作用,一個自己修學圣道順一點,一個教化眾生也順一點,我們修福的動機是這樣。但那顛倒眾生可不是,他為大眾生服務,第二生他就是做富貴的人了,什么是佛法,佛法都不相信了,會有這個事情,那他修的福呢,就是在世間上顛倒迷惑的資糧了。
所以是常常在佛前發(fā)愿也很重要,我們修了福,修了智的時候,你常常在佛前拜佛,這時候你跪下來發(fā)愿,「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這回向非常重要,是很重要的。回向了呢,你若誠心的回向呢,你今生修的福智,將來它就不會去顛倒迷惑。所以這上面說:「為欲令彼得解脫故,攝受廣大福智資糧」,就是「為欲令彼得解脫」,這是你的動機,也就是你的目標,然后你采取這個行動,「攝受廣大福智資糧」,這個你去栽培、積集廣大的福、廣大智,做教化眾生的資糧,這個時候呢,「心發(fā)正愿」,你這個明了性的心,就發(fā)愿:我要怎么怎么,要做一個計劃,我怎么樣修福,我怎么樣修慧,這個愿是這個「攝受廣大福智資糧」的一個推動的力量,這樣說,這個推動的力量呢有兩個,一個令彼得解脫,是推動廣大福智資糧,一個是你正式開始行動要發(fā)一個愿,我怎么做計劃,我怎么樣去學習智慧,怎么樣學習福德,是那么回事。這是第四科,發(fā)愿攝受福智資糧。
申五、念慧行等功德增盛
及即于彼意樂引攝正念慧行而為上首,所有眾多殊勝功德皆悉增盛。
這是第五科,念慧行等功德增盛,這個「及」就是前面第四樣的功德,還再加上這第五樣功德就叫做「及」,這第五樣功德是怎么情形呢?「及即于彼意樂」就是于彼前面那個正愿,「意樂」就是前面那個正愿,你這樣的計劃好了!敢龜z正念」,在那個正愿那里,你心里面有愿了,有栽培廣大福智的愿,你有這樣的意樂了,要「引攝正念」,在心里面再建立正念。那個正念是什么呢?就是你前面的這個正愿,在心里面要現(xiàn)前,不要說我忘了,我昨天發(fā)愿,我今天忘了,那就沒有正念,這個正念是把以前的正愿現(xiàn)前,在心里面現(xiàn)前,叫正念。
這個「慧行」呢,還要有智慧,由這個智慧去采取行動,就是去創(chuàng)造廣大福智,由智慧來采取這個行動的,所以叫「慧行」!付鵀樯鲜住咕褪窃谀阏降娜ピ耘鄰V大福智資糧之前,你心里要有正念和慧行,一個念一個慧,這樣子,栽培福、栽培智,你要有智慧呀,不然你這個福智是栽培不來的呀。因為什么呢?栽培福智的時候,它還有一些障礙的因緣,那個地方太冷,那我不去,太熱我也不去,或者那些人都瞧不起我,我也不去,就有很多的這些令你退心的這些因緣,你能夠不受障礙,能破除一切障礙,我還是要做這件事,那叫做慧,就是般若的智慧!杆斜姸嗍鈩俟Φ陆韵ぴ鍪ⅰ梗矛F(xiàn)成的話說就是六波羅蜜嘛,所有的六波羅蜜的殊勝功德,我們逐漸逐漸的栽培,能增勝起來,就積集了很多的功德,就成就了。所以念慧行等功德增勝。這是第五。
申六、無余作意成熟有情
諸余作意皆悉遠離,以其種種成熟方便成熟有情。
這是第六科,「諸余作意皆悉遠離」其他的分別心你都要遠離,說是那個人看上去都有問題,我怎么能在那里燒飯呢?我怎么可以去做行堂呢?就會有很多的分別心,這些「諸余」的障礙因緣,你都要遠離,你不要有那些虛妄分別。
《五臺山志》上,說是在古代的時候,每一年,就是成為一個例行的公事了,就是每一年到這個時候要做一次大法會,就是無論什么樣人來,都是供養(yǎng)他一餐飯,就是做這件事。那個主事的出家人,當然他要預先要籌備,這一天來了一個老太婆,是帶了一個小孩,又抱著個小孩,然后她還有一條狗,說是你們今天是有這樣的法會,我也來參加,我現(xiàn)在有事情要走,你現(xiàn)在就給我飯、菜,我可以吃,那主事人說好,就去拿一份給她,說不行,我?guī)н@狗還得給一份,我?guī)н@小孩、還有我抱這小孩也還要給一份,那么;說還不行,我還懷孕了,還要一份,這一下子,這個主事僧就火了,還要一份?他這一火呢,憤怒了,這個境界忽然就看不見,就跑到虛空去,看是文殊菩薩,那個狗實在就是獅子,文殊菩薩坐這個獅子,這時一看,「哎呀!這是文殊菩薩!顾蠡诹,好像自己要拿刀剌自己眼睛什么什么地,當然旁邊有人就把他拉住了,沒有做這個事。
所以這上面說「諸余作意皆悉遠離」,就是看見那個境界,那是文殊菩薩呀!但是你肉眼你看不見,你看這是普通的一個女人而已,是不容易,不容易。所以我們在佛學院也好,你在一個大叢林也好,你若在廚房里燒飯,你去做行堂,你去洗碗,你去掃地,做這一切事情,也會有一些事情,引起你的虛妄分別,你的功德做不成,文殊菩薩大慈悲來受你的供養(yǎng),你有多大的福報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但是你這個虛妄分別破壞了,破壞你的功德。
我想這講故事也很好,我再講個故事。在滿州國的時候,我是東北人,就是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日本人侵略中國,在東北成立個滿州國。成立滿州國的時候,哈爾濱極樂寺,就有個出家人想要到五臺山去拜文殊菩薩,當時那個時候的情形,我們中國的情況很混亂,一個日本人的勢力,還有汪精衛(wèi)的勢力,還有國民黨在四川的勢力,還有一個共產黨的勢力,就是有幾伙勢力,在各地方活動。那么他要從東北到山海關里邊,又要去五臺山了,經過很多的勢力,很難,但是他愿意拜見文殊菩薩嘛,所以也就是,他不怕難,他就是輾轉的也就到了五臺山,到了五臺山就是拜文殊菩薩,拜是拜文殊菩薩像,你真實能拜見文殊菩薩嗎?他是要拜見可以說話的文殊若薩,可以見面、頂禮,是這樣子,拜這個像他不滿意,所以就和那里面的出家人表明他的心意,但是那里的出家人就告訴他,現(xiàn)在文殊菩薩已經下山了,不在這里,在那里呢?說是在寶華山,南京寶華山,現(xiàn)在正在傳戒,他在那個廚房里燒飯,燒火、燒飯這個事,文殊菩薩在那燒飯,你現(xiàn)在就得要去,等到戒期圓滿他就不在了,所以你若去,可以拜見文殊菩薩。哎呀!那好,他又從五臺山下來,下來又到了南京,到了寶華山,果然是在傳戒,他就是到了廚房去,問誰在那燒火?那個出家人一看,那就是一般的出家人,說「我在燒飯、我在燒火!埂负!你是文殊菩薩!」,他就磕頭、磕頭!肝也皇锹!我是個普通的出家人嘛!埂甘,你是!,他就是要磕頭,那么這位出家人說:「好!你若一定要認為我是,我就是文殊菩薩!咕褪浅姓J了,承認了,「那好,那么現(xiàn)在戒期還沒有圓滿,我在這里燒飯,你就幫助我,我們在這燒飯就好了」,那么他也就這樣做,等到戒期圓滿了,很多受戒的就走了,那么這時候,這一天廚房燒飯的情形,沒有那么多的人,飯也就不燒了,那么,承認是文殊菩薩的這個人就對這個出家人說:「今天戒期圓滿,人都走了,我也要走,你愿不愿意跟我來呢?你認為我是文殊菩薩嘛,我現(xiàn)在要走,你能不能跟我來?」「我一定跟你去!拐f:「好!」他一說完這句話,承認是文殊菩薩這個人,一下子就鉆到灶坑里面去了,當然不是一般的灶坑,大一點,那一天灶坑里還燒著火,這個人就在猛火里面,說:「你來,跟我來!顾筒桓覄,但是文殊菩薩又招呼他,連續(xù)招呼他三次,他不敢進,就不見了,這文殊菩薩不見了,就是這個境界。
所以這個事情是「諸余作意皆悉遠離」,你若有其他的虛妄分別,你這功德做不成,做不成的。而你不能夠希望所有的境界都如我意,不能這樣子,這樣是不行的。佛菩薩來考驗你的時候,有可能是特別的違背你的意愿的,也可能令你如意的境界,但這個示現(xiàn)的如意的境界、不如意的境界,你都應該知道,「如幻如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鼓阋羞@樣的認識。所以這上說「正念慧行而為上首」,你沒有這樣的智慧,你用虛妄分別心執(zhí)著這個境界,那是不對了,它就容易障礙你的功德不成就。
當然這種境界,我們對于佛法的學習都是初一步,在初一步。什么叫初一步?就是我們打開經本子,聽講的時候有可能不打妄想,這句話是聽見了,等到本子合起來,還是虛妄分別,這是初一步是這樣子。我們對于第一義諦迷迷糊糊的,只聽見一個名字而已,連這個聞所成慧都不具足,多數(shù)是這樣境界,你這樣子呢,我們就姑妄名之為鈍根吧!根性鈍,就是錯失了很多的好機會,所以這上面彌勒菩薩先告訴我們,「諸余作意皆悉遠離」,這不容易遠離,我們原來的虛妄分別,總是執(zhí)著,「我是對的」,就是這樣子。所以「諸余作意皆悉遠離」,現(xiàn)在,其他的作意,與第一義諦不相應的作意,我們應該遠離,但是我們做不到,「諸余作意皆悉遠離」!敢云浞N種成熟方便,成熟有情」,前面說「欲令彼得解脫,攝受廣大福智資糧」,也是這個意思嘛。這個時候,「以其種種成熟方便」,就是你這個菩薩…,當然這個地方我們可以指這個,是「諸諦相應增上慧住」,這個應該是,第五難勝地,就是這位圣者,他那個大悲心,那個大智慧以種種的成熟的方便,各式各樣成熟善根的方便,成熟有情,教化眾生,成熟有情的,是這樣子。
《披尋記》一五九五頁:
諸余作意皆悉遠離者:一切聲聞獨覺下劣作意,名余作意,舍有情故。
這下面《披尋記》的作者解釋這句話,「諸余作意皆悉遠離者:一切聲聞獨覺下劣作意,名余作意,舍有情故。」你現(xiàn)在沒有發(fā)大菩提心,只是想自己得解脫,那你和這個大菩薩、大悲心,要令教化眾生得解脫來對比的話,那就是下劣作意,「一切聲聞獨覺下劣作意,名余作意」,這叫做余作意。只顧自己的解脫,而去做種種的栽培,這也了不起呀,能夠這樣也是了不起,你看我們多數(shù)來說,與止觀不相應就放棄了,就不肯努力了,那你能得解脫?我看也是很難的。為什么叫做下劣作意?「舍有情故」,他沒有大悲心教化眾生的,他沒有這大悲心,他自己得了圣道以后,生存的時候,沒有入無余涅槃的時候,還有可能會做一點利益眾生的事情的,但是到時候壽命盡了,入無余涅槃了,眾生還沒有解脫,都不管他的事,他不管了。這件事南傳佛教學者不承認嗎?你不承認這件事嗎?我們是說佛法,這個大乘佛法,它是重視般若也重視大悲心,所以名之為大乘。南傳佛教的佛法,我們讀《阿含經》的話,他沒有積極的要你發(fā)大悲心,不要入無余涅槃,我無盡期的在度化眾生,有說這話嗎?我看沒有。所以說「舍有情故」,所以那就是下劣作意了。
申七、引發(fā)世間工業(yè)明處(分二科) 酉一、標所為
如契經說,所有種種能益有情世俗書論印算計等工業(yè)明處,于是一切皆能引發(fā)。
這是第七科,引發(fā)世間工業(yè)明處,分兩科,第一科標所為。我們平常學習大乘佛法,說是菩薩發(fā)大菩提心,就是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我們都是這么講,行菩薩道這樣說,這一段文呢有特別的意思!溉缙踅浾f」,就是在經上說,當然這是佛說的了!杆蟹N種能益有情」,就是所有的、各式各樣的能利益眾生的事情,能利益眾生的事情,我們認為要六波羅蜜、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能利益眾生,我們也可能這么說,但這上面說有不同的意思!甘浪讜摗咕褪且话愕,社會上的這些俗人所讀的書,他們在這個圖書館里面書多的很,就那些世俗的書。那些書呢,對于世間的人有利益的,是有利益,因為世間上的人就是要生存,生存需要有各種知識嘛,這個書論就是生存的知識,也有保護安全的知識,就是各式各樣,說我有病了,有病要看醫(yī)生,那也是知識;說我要造一個房子,那也是知識;你要種田也是知識,各式各樣的知識,就是各式各樣的書論。那個「印」,就是圖章,那在社會上它也有作用的!杆阌嫛咕褪且嬎,會計師要計算,其實這個算計,各式各樣都要計算。
「工業(yè)明處」,就是很巧妙的一種能力,那里面也是有很多的知識,這個「明處」也可以說是智慧,也可以說是知識,譬如說造一個汽車,這也是工業(yè),你要造一個樓房,造一個飛機,這是工業(yè),但是在《瑜伽師地論》我們已經學完了,工業(yè)包含的范圍很多,做生意也都是工業(yè),生產、做農、耕田那也是工業(yè),也都是工業(yè)明處,做這些事情呢,「于是一切皆能引發(fā)」,這個菩薩的大智慧里面,引發(fā)出這些利益眾生的這一切生活的事情,我們看中國歷史在古代的時候、盤古時代,那個人,我看那,有些人還要給做衣服,怎么樣做衣服,穿衣服,這些事情,日常生活吃東西,都是吃生的呀!后來發(fā)明火才能轉生為熟,很多的事情,這個菩薩都來為眾生做這些事情。
《披尋記》一五九一頁:
世俗書論等者:因論聲論及醫(yī)方論,是名世俗書論。工業(yè)明處有十二種,印算計外,余置等言。
「世俗書論等者:因論聲論」,「因論」就是因明論,彼此的思想構通的時候,要有規(guī)則的,有宗、因、喻這些事情,「聲論」就是各式各樣的文學,這個范圍很廣的,「及醫(yī)方論」,就是治病的這些事情!甘敲浪讜摗!腹I(yè)明處」一共有十二種,在《瑜伽師地論》的前面文里說,工業(yè)明處就是:,營農的工業(yè),商賈的工業(yè),在政府服務的工業(yè),還有書算、計度、數(shù)印工業(yè),還有占相的工業(yè),咒術的工業(yè),營造的工業(yè),生成的工業(yè),還有防邪的工業(yè),和合的工業(yè),成熟的工業(yè),音樂也在里邊,音樂的工巧,這一共有十二種!赣∷阌嬐狻,這文上只是說到書論印算計等,「余置等言」,其它的沒有列名字,只是放一個「等」字就包括了。
于諸有情深悲愍故,漸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
「于諸有情深悲愍故」,菩薩也在眾生的世界,也為眾生安排這么多的事情,就是菩薩的甚深的悲愍心!笣u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初開始就是生活上的事情,怎么樣做衣服,可見最初的時候,人都沒有衣服穿,也沒有房子住,要給眾生造房子,然后要告訴眾生,怎么樣去耕田這些事情,所以「乃至方便」,各式各樣的方便,最后呢,「安立妙菩提故」,才有佛法,生活的問題解決了,然后說到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佛法,教化眾生轉凡成圣,這就是「于諸有情深悲愍故」,就是安立種種方便來饒益有情的。這是第七科,引發(fā)世間工業(yè)明處,分兩科,第一科,標所為,所做的這么多的方便。
《披尋記》一五九五頁:
于諸有情深悲愍故等者:此顯為欲引發(fā)一切所由,拔生死苦,名深悲愍。先以種種作諸饒益隨順攝取,是名方便。于妙菩提未信入者漸令信入,是名安立。
「于諸有情深悲愍故等者:此顯為欲引發(fā)一切所由拔生死苦,名深悲愍」,做這么多的事情,實在就是拔除眾生在生死里邊生活的苦惱,他不會,不能轉生為熟,不知道燒飯,那也是一種苦惱;也不會穿衣服;也不會種田;也不會造車,最初沒有車,就要造車,在水里面走要有船,這事通通都不懂,都是由菩薩來做這些事情,做這么多事情做什么?這是菩薩悲愍心,拔除眾生的生活的苦!赶纫苑N種作諸饒益隨順攝取」,就是最初開始,種種的安立來利益眾生,施設種種方便來利益眾生,「隨順攝取」,隨順眾生種種的情形來利益眾生的,「是名方便」!赣诿钇刑嵛葱湃胝邼u令信入」,是名安立」。這是標所為,就是來利益眾生。下面第二科明略義,為這一科引發(fā)世間工業(yè)明處的要義。
酉二、明略義
隨順世間言說事故。為欲方便壞貧窮故。為令世間諸界錯亂人非人等所起災患皆息滅故。為施無罪諸戲樂具除彼非法諸戲樂故。諸有希求種種居處資生具者,為少用功皆能施與種種居處資生具故。為欲拔濟諸王賊等逼惱事故。為欲開制是處非處諸加行故。為欲安立吉非吉事令取舍故。為正勸獎于現(xiàn)法中令其展轉不相謀掠,及為宣說當來無倒勝生道故。當知是名能益有情工業(yè)明處略所說義。
「隨順世間言說事故」,世間上眾生之間,有語言文字,「言說」,實在就是內心的思想,你內心沒有思想,你不會說話的,所以順著世間人的內心思想和他的語言,就是各式各樣的因緣,來利益眾生。
「為欲方便壞貧窮故」,其中最初就是眾生貧窮,沒有房子住,也沒有車,也沒有船,生活就是盤古時代那個眾生的苦惱的境界,就是「為欲方便」破壞眾生的貧窮,叫他生活好一點,因此而施設種種方便!笧榱钍篱g諸界錯亂人非人等所起災患皆息滅故」令世間上「諸界錯亂」,「諸界」就是地、水、火、風,這是界。地、水、火、風、空、識,這是六界,六界如果它們都是平沖的,那么就什么事沒有,如果不平沖錯亂了的話,那就有問題,一個是有病,在我們生理上就是有;如果是在這個自然界,大風、大火、大水、大地震,那就是諸界錯亂!溉朔侨说取,人自己搞的不對,有諸界錯亂;還有非人,鬼神,他不高興了,他也來做這些事情,所起的災患,或者人所起的災患,非人所起的災患,各式各樣苦惱的境界,這樣呢,這個大菩薩,為這個情形施立種種的方便,息滅這個災患。
「為施無罪諸戲樂具」,眾生在這個世界生活,不可能沒有一點戲樂,就是能舒暢他的心情得到安樂,但是佛菩薩布施他沒有罪過的「諸戲樂具」,你做這樣的游戲沒有罪過,佛菩薩也會安立這件事,施設這件事!赋朔欠ㄖT戲樂故」,眾生自己也會發(fā)明一些戲樂具,但是都是有過失,所以就是破除去那個不合道理的諸戲樂具。
「諸有希求種種居處資生具者,為少用功皆能施與種種居處資生具故」,眾生希求種種各式各樣的居住的地方,那就是造房子嘛,這也是資生具,幫助你生存,安樂一點的這些資具,眾生有這個希望,「為少用功皆能施與」,當然這個菩薩大智慧,少少用一點工巧的工夫,能施與種種居處的資生具,那么也可能給你造個桌子,可以讀書,可以寫字,也可以造一個鍋,燒飯的鍋,就是各式各樣的事情!笧橛螡T王賊等逼惱事故」,就是或者是國王,或者是土匪,逼惱眾生,令眾生受苦,菩薩慈悲呢,拔濟這些苦惱的事情,也安立了種種的方便。
「為欲開制是處非處諸加行故」,「開制」這個開就是容允,容允你合道理的事情,叫「是處」,「制」就是遮止,不許你有不合道理的事情!笧橛_制是處非處」,開許是處,遮止非處,「諸加行故」,就是,是處的諸加行,非處的諸加行,那么這位菩薩的大智慧告訴你,這個地方是合道理,這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的應該停止;合道理的,應該是發(fā)展它!笧橛擦⒓羌铝钊∩峁省,菩薩也會安立、施設、告訴你一些吉祥的事情,和不吉祥的事情,當然做善就是吉祥的事,做惡就是不吉祥的事情,告訴你這是吉祥,這是不吉祥,「令取舍故」,就是教訓你要取這個吉祥的事,棄舍不吉祥的事情,當然這是一種安立。
「為正勸獎于現(xiàn)法中令其展轉不相謀掠」,這又是一種善巧方便,「為正勸獎」,這位菩薩為了正式的勸獎你,獎勸你,勸你做這件事,你做這件事,要獎勵你,「于現(xiàn)法中令其展轉」,就是現(xiàn)前的生活境界里面,使令你輾轉的,就是我對于你,你對于他,就是廣大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相謀掠」,不要互相有種種的陰謀,占別人的便宜,不要做這種事情!讣盀樾f當來無倒勝生道故」,又這個菩薩的大智慧,為你宣說將來,你應該不顛倒的,沒有錯誤的「勝生道故」,這個勝生道就是增上生了,告訴你怎么樣會令你的生活有進步,身體健康,健康長壽無病,這些令你滿意的這些事情,或者人與人之間共處之道,應該怎么樣是和平的這些事情,有這些安立!府斨敲芤嬗星楣I(yè)明處略所說義」,前面這一段,這就叫做,能利益有情的工業(yè)明處,這就是工業(yè)明處。什么叫做工巧明?前面說這些就是工巧明處,「略所說義」,就是所說的一個大意,就是工巧明處的大意,就是這樣意思。不然話,說這個工巧明,什么叫工巧明,我們說不清楚,現(xiàn)在這一大段這就叫做工巧明。
《披尋記》一五九五頁:
隨順世間言說事故等者:自下為顯一切工業(yè)明處能益有情略義。世俗書論,是名世間言說。印算計等一切工業(yè),名世間事。此句是總,皆為隨順彼有情故。余句是別,隨其品類差別說故。
「隨順世間言說事故等者:自下為顯一切工業(yè)明處」,這一段文的第一句,「隨順世間言說事故」,這以下呢,顯示一切的工業(yè)明處,能利益有情的大意,是這么意思!甘浪讜,是名世間言說」,這世間言說指什么說呢?就是世間上這些書論,世間上很多很多的書,很多的書,也就是世間的智者的言論思想,是名世間的言說,「世間言說」就指這樣意思,包括書論。
「印算計等一切工業(yè),名世間事」,這上面「隨順世間言說事故」,就是這樣意思,「印算計等一切工業(yè)」,就是世間的事!复司涫强偂,「隨順世間言說事故」這句話,這是總說的,所有下邊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用言語文字來表達的,沒有聲音就是書,有聲音就是言論了,這一句話是總說的!附詾殡S順彼有情故」,這個所有的言說,所有的各式各樣的安立、施設,都是隨順眾生,隨順彼有情的生活,使令他能安樂一點!赣嗑涫莿e」,其余的「為欲方便壞貧窮故。為令世間諸界錯亂人非人等,所起災患皆息滅故」這些事情,這以下的,都是別說的,別說的不超過那個總句,不超過前面那一句,「隨其品類差別說故」,下邊的別說呢,就隨這個眾生的生活,各式各樣的情況,是各別的一樣一樣的說的,所以叫做別。
申八、善根清凈(分二科) 酉一、總辨善根(分二科) 戌一、指同前
其余一切如前應知。
這是第八科,善根清凈,這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總辨善根,這個善根究竟指什么說的呢?下邊就分兩科,第一科指同前,其余一切說到善根,就是如前面的文,所說的你應該知道,這下面《披尋記》就解釋。
《披尋記》一五九六頁:
其余一切如前應知者:廣見諸佛善根清凈,是名其余一切如前極歡喜住廣說應知。
「其余一切如前應知者:廣見諸佛善根清凈,是名其余一切」,就是這個菩薩他是能見一切佛的,能見佛聞法增長智慧,就使令他栽培的善根得清凈,我們今天在回講的時候,我心里有個妄想,那時候我沒說,我現(xiàn)在說,我們業(yè)障深重,沒有生在有佛的世界,我們雖然相信了佛法,又剃光頭出家了,但是我們只能看見像佛,沒能看見佛的法身佛,我們看不見。所以我們若是學習佛法,就是藏經樓上的這個書本子,用這個作課本我們學習,我們不能見佛告訴我們,講什么什么法,在說《般若經》,沒有這種境界,沒有這種境界,有什么關系?很有關系,我們若見佛,剛才說過,見到佛的大威德境界為我們說法的時候,我們的信心就能建立起來,我們也能夠發(fā)心修行,和現(xiàn)在完全不同。
我們從《阿含經》上,從《般若經》上看出一件事,就是新出家的人,當然那時候和我們現(xiàn)在受戒不同,受了戒以后,就告訴他修四念住,他就修四念住,我們受戒的時候,說到有四種依止法,衣、食、住的情形,就是你要同意這樣,你才可以做出家人,我們今天能辦到嗎?辦不到。但是從《阿含經》上看呢,從《瑜伽師地論》上也看出來,那個時候,見佛聞法的那些人,他們都能吃苦,我們也看見舍利弗尊者,他還補衣服,穿的衣服破了要補一補,我們今天怎么樣?和那時候完全不一樣。其中最難得的一件事,他聽佛講四念處,或者聽阿羅難講四念處的時候,他就能這樣做,就能這樣修行,說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他就能這樣修行,我們今天是不是那樣子?只是聽聽而已,并不見得那么做,我們就不能,好像也沒有人說這件事不對,我不修四念處也沒有關系,當然現(xiàn)在就是因為很多的菩薩告訴我們念阿彌陀佛,哎呀!這件事,我們愿意做。若修四念處我不愿意做,譬如說是去靜坐,去修止觀,不愿意做,所以佛菩薩弘揚這凈土法門,這是對的,因為我們能做,當然也有念佛都不愿意念,那另一回事了,我們今天的佛教徒就是這樣子。
但是若我們有多少善根的話,有多少智慧的話,能深入經藏的時候,就自己感覺到,哎呀!我不能沒有見到佛,沒有見佛聞法,感覺到這件事遺憾,不能見佛聞法,而佛在世的時候,一般的不信佛的人,隨時到這個地方也可以看見佛的,也不需要得未到地定,也可以聽佛說法的,但是我們今天不行,你想這樣辦不到,怎么樣才能辦得到呢?這里告訴我們了,我們學《攝大乘論》也是告訴我們這件事,現(xiàn)在學《瑜伽師地論》也告訴我們這件事,就是我們現(xiàn)在要得未到地定以上,得未到地定,還要你是佛教徒,你不是佛教徒,得未到地定,得四禪也不見得能見到佛,若是佛教徒,若是不怕腿疼,能夠訓練自己,常常靜坐,還能得到未到地定,到這個程度,然后你心里面還要修止觀的,你多少這個四念處止觀能調伏煩惱,能令心清凈了,這個時候,你心里面愿意見佛,就能見,就見佛了,佛就現(xiàn)前了,你要見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現(xiàn)前,你想要見觀世音菩薩、見文殊菩薩、見普賢菩薩都能現(xiàn)前,你要見維摩詰居士也能現(xiàn)前的,現(xiàn)前就是你可以和他說話,可以說法了,是有這個境界。
這就是告訴我們一件事,告訴我們也可以見佛聞法,但是要提高你的程度,而為什么要這樣子呢?我不到這個程度那就不行,不到這個程度不行,因為什么不行?這是我妙境說話,我推測這個意思,我們若是沒到那個程度,就像我們現(xiàn)在這個程度,我們心里面散散亂亂的,有的時候,也有點慚愧心,看看經,念念大悲咒,拜佛做點功課,也可能去靜坐怎么樣…,但是心里面散散亂亂的,佛菩薩為你說法,你未必接受!改悻F(xiàn)在要修四念處」,你能接受嗎?你還不一定,你不一定能接受,所以佛菩薩不現(xiàn)身同你說法,若是我們能夠常常的修四念處、修止觀,你依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修四念處的話,你的奢摩他的止能達到未到地定的境界,在這個定里面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見佛聞法的時候,這個佛菩薩來現(xiàn)身說法,你能接受,你能接受的,那就不可思議了,那就非常殊勝了。我這么推測,各位同學也能有這種意愿,或者我們用這個話,「也可能會有這樣的意樂」,「哎呀!我希望能見到佛,希望能見到佛,聽佛說法,我希望能見到彌勒菩薩為我說法,我不要聽妙境胡說八道」,可能是這樣吧!
但是你若達到這個程度呢,就能滿你所愿,到這個時候,別人說「大乘非佛說」,你心不動,你愿意看見阿彌陀佛,一入定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xiàn)前,愿意看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現(xiàn)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能現(xiàn)前,同你說法,你到五臺去不是看見相,不是看見,不是坐在獅子上,不是這樣的,就是看見真實的,當然那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報身的境界我們看不見,我們程度不夠,看見普賢菩薩也可以看見,我們現(xiàn)在若到五臺山,到普陀山去,你能看見觀世音菩薩?我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境界,但是觀世音還是大慈悲,施設在那里兩個大石頭,中間是黑黑的,那里看見一點,這是一種方便施設,接引我們的,為什么不正式的現(xiàn)出來大光明的相好的觀世音菩薩?我們程度不夠,不是觀世音菩薩不愿意同我們見面,是我們程度不夠,若是我們真實能夠入定,就是未到地定或者到初禪之間,到這個時候,見到菩薩聽佛說法,那個心不同的呀!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它有增上力,我們這里看見這句話,增上、增上力、增上意樂,我們若是在佛在世的時候聽佛說法,就有增上力,我們現(xiàn)在這書本看這字,說我是個大學畢業(yè),我看這字,很容易就讀,沒有增上力,這個增上力小,不能說一點沒有,是小,很微小,若是你能達到這個程度,在定里面看見觀世音菩薩,那得無生法忍就不難,因為什么?有增上力。
為什么那個時候,才能夠見到佛、見到菩薩有增上力?你程度高了,能接受,所以我們現(xiàn)在準備要打三個月的禪七,這是非常難得,不要說是三個月的禪七現(xiàn)前了,就是我們心里想要歡喜參加三個月的禪七,已經不容易,不容易,只是一天坐禪我還可以,三天我都煩,何況三個月,我們程度是這樣子。所以這上面說:「廣見諸佛,善根清凈」,你見到佛的時候,他有增上力,你自然這個煩惱它就不動,你的智慧境界現(xiàn)前,善根清凈,「是名其余一切,如前極歡喜住,廣說應知」是有這個境界。這是指同前這一科,下面第二科喻差別。
戌二、喻差別
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煉金作莊嚴具。牟娑羅寶瑩飾廁鈿。所有余金無與等故不能映奪。如是此中菩薩善根。一切聲聞及諸獨覺余地菩薩不能映奪。
「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這個差別者,就是初歡喜地,那和二地又不同,二地和三地也不同,三地、四地、五地都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見佛聞法,但是還是有差別的,「謂如世間善巧」的工匠以所煉的金作莊嚴具!改叉读_寶」,「牟娑羅」翻個瑪瑙,瑪瑙寶!脯擄棊殹,用這個寶,這個寶是很明凈的,所以叫瑩,用這明凈的寶來裝飾,「廁鈿」,就是裝在那里面叫做廁,這個鈿是金花,用金做的花來莊嚴上面去,莊嚴那件事,那個物質上面,那個器上面。
「所有余金無與等故」,用這樣的金,這樣的金非常殊勝,其余的金不能和它相等故,「不能映奪」,不能如它相比!溉缡谴酥衅兴_善根。一切聲聞及諸獨覺余地菩薩不能映奪」,前面這是說這個譬喻的差別,現(xiàn)在正面說這個菩薩的智慧,「如是此中菩薩善根」,他的這個戒、定、慧的善根,或者是信、戒、聞、舍、慧他的這個善根。一切聲聞,一切的獨覺,余地的菩薩不能和他比,他是殊勝的,這是這個差別。前面總辨善根,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別喻慧根。
酉二、別喻慧根
又如日月諸宿光明一切風輪不能映奪。然其回轉共彼風同。如是此中菩薩妙慧。一切聲聞諸獨覺等不能映奪。然其所作與世共同。
「又如日月諸宿光明」,這個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諸宿光明」,很多的星宿的光明,這些光明,「一切風輪不能映奪」,風輪沒有這個光明,日月星宿是有光明的!溉黄浠剞D共彼風同」,然而日月諸星宿在天空里回轉,「共彼風同」和那個風輪一樣,風輪也在虛空里面活動,這動轉是一樣!溉缡谴酥衅兴_妙慧,一切聲聞諸獨覺等不能映奪」,這里邊說到,這是第五地菩薩,他的微妙的智慧,一切聲聞、諸獨覺等不能和他比,「不能映奪」不能比,「然其所作與世共同」,然而有這個大智慧的人,這位菩薩、圣者有大悲心,他是來利益眾生的時候,來做這些事情利益眾生,「與世共同」。
申九、受生
受生多作睹史多天王。善化有情令舍一切外道邪法。
這第九科是受生,說這位菩薩呢,他這回,他在人間或者是做人,這個是不一定,假設是在人間做人,那么他若是在這里故世了呢,他多做睹史多天王,就是兜率天,舊的翻譯叫做兜率,新的翻譯叫睹史多天,翻個「時分」,做這一天的天王!干苹星椤,他善巧的教化一切眾生,「令舍一切外道邪法」,棄舍這個邪知邪見。說我們現(xiàn)在是出家人,我們學習佛法,沒有外道的邪知邪見?沒有嗎?若是微細的講,深刻一點講,我們還有邪知邪見的,還是有的。所以是「善化有情,令舍一切外道邪法!
申十、威力
所有威力當知此說千俱胝數(shù)。
這是第十科,說他的威力,這位菩薩的威德力,「當知此說」有「千俱胝數(shù)」,這個數(shù)目是比前面是更多了。下面第二科是結略義。
未二、結略義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謂十平等清凈意樂成滿得入故。善巧方便觀察諸諦漸增長故。毀壞諸行悲愍有情漸增長故。即為是義長養(yǎng)廣大福智資糧。心發(fā)正愿勤加行故。念慧行等德增長故。無余作意以一切種成熟有情勤加行故。引發(fā)世間工巧業(yè)故。善根清凈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這就是把這一個「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菩薩的大概的要義而已!钢^十平等清凈意樂成滿得入故」,這是第一科,一共是分十大科,這第一科就是,我們前面講過「十種平等清凈意樂成滿得入故」。第二科「善巧方便觀察諸諦漸增長故」,就是由那十行相,十種行相解釋四諦,我們這樣去學習、去觀察,就能使令智慧漸漸增長!笟闹T行悲愍有情漸增長故」,這是剛才我們開始講的那一科,「毀壞諸行悲愍有情漸增長故」!讣礊槭橇x長養(yǎng)廣大福智資糧,心發(fā)正愿勤加行故」,這是也是我們剛才講過了!改罨坌械鹊略鲩L故。無余作意以一切種成熟有情勤加行故」,這是我們剛才講過的!敢l(fā)世間工巧業(yè)故」,這是也是我們剛才講過了!干聘鍍艄省,那是第八科!甘苌省故堑诰趴!竿省沟谑。這前面要義是這樣。
午二、廣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極難勝地。
這是第二科是廣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廣說如十地經極難勝地」說的,這里就是略說了。
未二、釋
今此地中顯示菩薩于諸圣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是故此地名極難勝。
這第二科是解釋,「今此地中顯示菩薩于諸圣諦決定妙智」,就是于四圣諦的妙智慧,「極難可勝」,他對于苦、集、滅、道四諦通達的智慧,其他的人很難勝過他!甘枪蚀说孛麡O難勝」。
未三、配
即由此義,應知此中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這第三科是配,「即由此義」,就是由前面那個極難勝的智慧,「應知此中」,在這《瑜伽師地論》里面呢,名字不叫做極難勝地,叫什么地呢?叫「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叫這個名字,但是里面的義和那個《十地經》上極難勝地是一樣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4)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