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理 第三節(jié) 蘊處界三科
第三節(jié) 蘊處界三科
一、五蘊
(一)五蘊名義
前面所說的五位百法,在大小乘共通的法相名詞的蘊、處、界三科里可以攝盡。因此在說了百法之后,說蘊等三科。這里先說五蘊。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聚有為法。有為是有造作、作為、生滅的意思。蘊是積聚義,即色等五法,都是因緣和合積聚,前滅后生,相續(xù)不斷地顯現(xiàn)生起;色法有形質(zhì)的積聚,心心所等有分限的積聚。例如色法,已滅的過去色,未生的未來色,已生未謝的現(xiàn)在色,眼等五根的內(nèi)色,色等五塵的外色,有對的粗色,無對的細色,不染污的勝色,染污的劣色,去來的遠色,現(xiàn)前的近色,都是總略的積聚顯現(xiàn)的差別?倲z這一切品類差別的色法,即說名為色蘊。如是受想行識,亦都具有這樣的積聚義,所以色等五種總說為蘊。從這蘊的定義,就可以知道,五蘊不能夠攝持無為法,因為無為法是恒常不變的,與蘊的積聚義不相符合,所以《俱舍論界品頌》說:‘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yīng)故。’但是,一切有為法,五蘊就可攝盡。前一聚色,攝盡了物質(zhì)界;后四聚心法,攝盡了精神界。不相應(yīng)行,是色心心所分位上假立的法,更無別體,即在色等法中所攝。所以五蘊這個名相,色括了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并且以蘊義肯定了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積聚的顯現(xiàn)。因此學(xué)佛的人,假若能夠?qū)τ谖逄N有清楚的了解,也就能夠認識自己和世間的真相。
(二)別釋體用
甲、色蘊
色有變礙二義:變指一切物體的本質(zhì)和現(xiàn)象都是時刻不停的在變動;礙指一切物質(zhì)的體質(zhì)互相障礙,如手與手礙,物與物礙;凡具有這質(zhì)礙的東西,皆名之為色。由此可以知道,佛典中所說的色,不是專指青黃赤白等顯色的色,而是概括了一切的物質(zhì)。所以色之一字,把整個的物質(zhì)界都攝盡了。同時變礙義,即簡別了心心所不相應(yīng)行和無為法,因為心心所等有變義而無礙義,無為法則變礙兩義俱無,唯獨色法變而有礙,所以變礙二義,是色法特有的定義。
色蘊是什么?總括地說:就是四大種所造色。
(表二十)
(一)四大種是:地界、水界、火界、風(fēng)界。地界以堅勁為體性,水界以流濕為體性,火界以溫?zé)釣轶w性,風(fēng)界以輕動為體性。界是能持義,即地等能持自相及所造色,令其相似相續(xù)不絕。大有四義:一為所依大,與一切所造色為所依處。二體性寬廣大,地等四種,遍在一切色上,無一物而非所造。三形相大,大地大由,為地大的增盛;大江大海,為水大的增盛;猛焰赤火,為火大的增盛;疾猛大風(fēng),為風(fēng)大的增盛。四起用大,地界能持,水界能攝,火界能熟,風(fēng)界能長,乃至成壞世界,作用廣大。地等具有這四種大義,所以各得大的名稱。種是因義、類義。地等四大,能為生、依、立、持、養(yǎng)五因,起造眾色,是為因義。種類各別不同,是為類義!洞蟪朔ㄔ妨x林章》大種造色章說:‘虛空雖大,不能為因;內(nèi)種子等,雖能為因,體相非大;所余諸法,非大非種;由此地等,亦大亦種,故名大種。’這是對于大種的四句分別,列(表二十)如上:
這四大種,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地水火風(fēng)不同:四大種是起造一切色法的基本元素,常人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是身根所覺的一分觸塵境界,以純一的堅濕暖動為體性,略近于科學(xué)上所說的質(zhì)力。通?匆姷牡厮痫L(fēng),不是純一的堅濕暖動,而是一一之中都有堅濕暖動的體遍相入,屬于所造的顯色和形色,是眼根所見的色境,不過由地等各別的增盛而顯現(xiàn)為地水火風(fēng)的相狀。四大是能造色,通常所見的地水等是所造色,兩者的區(qū)別明顯可知。
四大種幾識能緣呢?有三識能緣,即身識、同時意識、阿賴耶識。
四大種普遍于五根五塵,由此可以大概地分為二類:一有執(zhí)受大種,就是根身。二非執(zhí)受大種,就是器界。這二類大種,貝通有漏無漏的依正二報,如佛有清凈圓明的報身四大,和微妙莊嚴(yán)的凈土四大。
(二)所造色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所觸一分、及法處所攝色。這十一種色,皆是四大種起造而有,四大種是能造,十一色是所造,所以名為所造色。
造是因義,由四大種為因,所造色生起,即攝在一處是造義。故《瑜伽師地論》五十四卷說:是同一處,攝持彼義,名之為造。四大種為因的意義有五種:(1)生因,即是起因。四大種一切時皆將帶諸造色生起,一切造色若離開了大種,決不能單獨生起。(2)依因,即是轉(zhuǎn)因。一切所造色,以大種為依住,假若舍去了大種,就沒有功能力量依據(jù)于別處而生起。(4)立因,即是隨轉(zhuǎn)因,一切造色,假若大種起了轉(zhuǎn)異變壞的時候,也就隨之而轉(zhuǎn)異變壞;即所依的大種與能依的造色,損益安危是共同隨轉(zhuǎn)的。(4)持因,即是住因。一切所造色能夠相似相續(xù)的生起不絕,是由大種攝持令住的力量,若大種不攝持令住,則一切造色當(dāng)即間斷。(5)養(yǎng)因,即是長因。由大種資養(yǎng)的功能,一切造色得以增長,造色由大種養(yǎng)而長,所以是養(yǎng)因。
以上五種,即四大種具有的五種因力(皆依《對法論》),能起造諸色,所以得名四大種。這五種因力,雖然四大種完全具有,但諸所造色,卻不必完全具足五因。
所造色中的第一眼根,乃至第五身根的根,是增上義、出生義;即由眼等根為有力的增上,才能出生眼識等的了別作用。如草木等,由有所依托的根為主力,枝葉等才能生長;眼等根于眼等識的生起作用也是這樣,所以名之為根。
眼等五根,都是以四大種所造的清凈色為體,是前五識的俱有不共所依根,(五識的俱有依有四種:即同境、分別、染凈、根本,在識蘊中說。)所以名眼根乃至名身根。眼以照了為義,以色為境,為眼識的所依。耳以能聞為義,以聲為境,為耳識的所依。鼻以能嗅為義,以香為境,為鼻識的所依。舌以能嘗為義,以味為境,為舌識的所依。身是積聚義、依止義,(雖然根、大種、造色并皆積聚,但身根為彼等多法依止積聚其中,所以獨得身名),以觸為境,為身識的所依。
根有兩種:一凈色根,二浮塵根。浮塵根,又名世俗根、粗色根、根依處,或名扶根塵。浮塵根浮露在外面,與外塵交接,如眼球、耳輪、鼻腔等的浮根四塵,及身根的四肢百骸都是,為有見有對的粗色。凈色根,又名勝義根,體是殊勝微妙,無見有對的清凈色。眼等五根,是屬于凈色根,體是不可見而有發(fā)識作用的清凈色,是佛菩薩的天眼所見的境界。有這清凈的色根,眼等識即生;沒有這清凈的色根,眼等識即不生。如眼根已壞的人,雖然浮塵根沒有變異,也不能發(fā)起眼識的作用;故清凈色根,為發(fā)識的主力。五凈色根安住的情形,《廣五蘊記》和《俱舍論》都說,舌身二根的凈色周遍在所依的浮塵根處,眼耳鼻三根的凈色,則于所依處一分安住。但是《對法》和《瑜伽》兩論,則沒有周遍和一分的簡別。
眼的差別有五種: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五眼中的初二眼屬于色蘊所攝,后三眼非蘊所攝;于中慧眼、法眼二種為無漏慧根,佛眼一種通于前四。這里所說的眼根即肉、天二眼。以上說眼等五根竟。
(表二十一)
第六種、色,是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界。有顯色、形色、表色三類。顯色即青、黃、赤、白四種,是分明顯現(xiàn)的色相,所以名為顯色,是色的實體。形色即顯色積聚的分位差別的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光、影、明、暗、云、煙、塵、霧、迥色、空一影色等二十種有比較對待的形狀,所以名為形色。表色即有情的動作,是有所表示的,所以名為表色。這有取、舍、屈、伸、行、住、坐、臥八種。表色即顯形的差別業(yè)用,離開了顯形二色,并無別體。顯形表三類色,又各通妙、不妙、俱相違三種,這是從諸色的共有相上而建立的三種色間!秾Ψā氛f青等諸色,由六因建立:一相故、二安立故、三損益故,四作所依故、五作相故、六莊嚴(yán)故。如(表二十一):
前表是依《雜集論》第一卷說青等二十五色,由六因相配建立而列。即彼論中說顯色四、形色二十、表色一,共為二十五種,對于表色則未開說。若依《瑜伽師地論》第一卷兩說中的后一說法,則開顯色為十三種,即青等四色以外,加光等八種,及空一顯色為九,共青等四總為十三。開形為十種,即長短等。開表為八,即取舍等。為了對于表色明顯易知,故依《瑜伽》開表為八而列入表中。
第七、聲,是耳根所對,耳識所緣的境界,《對法論》說十一種聲:即可意、不可意、俱相違,因受大種、因不受大種、因俱大種,世所共成、成所引、遍計所執(zhí),圣言所攝、非圣言所攝。因受大種等三,是從能發(fā)聲的因上顯其差別。受是執(zhí)受,是有情的名稱,非執(zhí)受是無情的名稱,具是通有情無情兩種。執(zhí)是攝持義,受是領(lǐng)覺義。心法是能執(zhí)受,色法是所執(zhí)受。由心法攝持的色法,在領(lǐng)納受境的時候能生起苦樂感覺的大種為因發(fā)出來的聲音,是為執(zhí)受大種因聲;如兩手相擊、說話歌唱等的聲音。沒有心法執(zhí)受的色法為因發(fā)出來的聲音,是為非執(zhí)受大種因聲:如樹林流水等聲音。由有執(zhí)受的大種和沒有執(zhí)受的大種同時起用而發(fā)出來的聲音,是為俱大種因聲:如用手擊鼓相桌等的聲音。這聲的分類多少,《五蘊論》、《顯揚圣教論》、《瑜伽師地論》、《雜集論》各有不同!段逄N論》唯說因受等三!讹@揚》第一說聲有九:可意等三、手擊、扣弦、世俗、養(yǎng)命、宣法、谷響!惰べぁ返谝徽f有三類:初有十八,即螺、鼓、舞、歌、樂、戲、女、男、風(fēng)林等,明了、不明了、有義、無義、下中上、江河等,斗爭、喧雜、受持演說、論議決擇。次類有三,即因受等。后類有三,即可意等!秾Ψā氛f十一聲更以五種因相配顯示其差別,這里依《對法》所說列表:(見表二十二)
(表二十二)
可意等三種,由境有勝劣,情有順違,故成益成損;可意的益,不可意的損,俱則通于二種。因受等三,由發(fā)聲的音大種別故,聲成差別。世成等三,其言雖同,依人成別;蛴扇擞袆e故亦成差。世所共成,就是世間所說的諦實非諦實語為世俗共所許故,名世所共成。成所引的成,是成滿義,由諸圣共許的因而成起言說,名成所引。外道執(zhí)心,稱為遍計,因彼執(zhí)心而起言說,名遍計起。這世所共成等三,即依世俗、勝義、有執(zhí)而分。圣言等二,由情有順違,言成差別。這里所說的圣以所言不虛,契實名圣,非是證果名圣。即圣言量,是可信的至實之言,故名圣言。非圣翻此可知。
第八、香,是鼻根所對,鼻識所緣的境界。有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六種。通常以香為臭的對此氣氛,實際說來,香亦攝臭,故說為惡香。所嗅的氣味與鼻識結(jié)合的時候,對于五蘊有順適的作用,是為好香;如沉麝等。所嗅的氣味與鼻識結(jié)合的時候,對于五蘊身起違逆損害的作用,是為惡香;如腐穢的臭氣等。若所嗅的氣味與鼻識結(jié)合的時候,對于五蘊身沒有利益和損害就是平等香;如塊石等。俱生香即旃檀等,其香氣與本質(zhì)俱時生起,故名俱生香。和合香即由各種香料和合制成的線香末香等。變異香即水果變異成熟而增盛的氣氛等。好惡等三,若依境說好益惡損,平等雙非。若依情說,香臭具有益損的意義。前面所說的眼耳所取的色聲二境,都是有空間距離而緣取其境,鼻舌身三識緣境的時候,都是合中取境,故說與鼻識結(jié)合而緣。關(guān)于香的建立,《瑜伽師地論》和《五蘊論》同舉好香、惡香、俱非三種,《顯揚》說略有二類,好惡等三,俱生等三,共為六種,與《對法》相同!秾Ψā妨⒋蠓N,如上所說,并以三因相配。列表如(表二十三):
(表二十三)
這六種香,都是實有,經(jīng)論中沒有明文說香是假法故。問:好惡等三,攝法已盡,何須更立俱生等三呢?答:事類不同,安立初三種:起用時別,復(fù)立后三種;?qū)⒕尘托模擦⒊跞N:忘心說境,復(fù)立后三種。
第九、味,是舌根所對,舌識所緣的境界!秾Ψㄕ摗妨⑹N:苦、醋、甘、辛、堿、淡、可意、不可意、俱相違、俱生、和合、變異,這十二種味,無文說假,故皆實有!段逄N論》僅立苦醋等前六種,無有后六;《顯揚圣教論》中有可意等后六,沒有前六;《瑜伽論》第一卷立前九種,不立俱生等三。諸論這樣不同的建立,并不相違,僅僅是總別的開合而已?啻椎攘N,是味的差別體相。可意等三種,是味上損益差別的共相。俱生等三種,是味上起用的差別相。總即別故,《五蘊論》不說后六種。別即總故,《顯揚圣教論》不說初六種?倓e義具,《瑜伽論》、不說俱生等三,可意等總已攝盡故!秾Ψā芬烙星、事相,起用時的差別,在可意等外,建立俱生等三種;總別周悉,最為無諍。并以三因相配建立,故十二種味,不增不減。列表如(表二十四):
(表二十四)
第十、所觸一分,是身根所對,身識所緣的境界。《對法》說二十二種:滑、澀、輕、重、軟、暖、急、冷、饑、渴、飽、力、劣、悶、癢、黏、病、老、死、疲、怠、勇。觸有二種:一能觸、二所觸。能觸中又二:一觸心所法,二能觸身根。所觸有二:一能造四大種,二所造觸處。為了簡別能觸,故說所觸。所觸中有能造的地等四大,如前已說,這里唯是分辨所造的滑澀等,所以說言一分。這所觸一分,《五蘊論》里,列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饑、渴等七種。但有等字,若據(jù)《對法》,即等軟暖等十五法,總為二十二種!惰べふ摗返谝患拔迨摹ⅰ讹@揚論》第一等,除一二法外,大體相同。(《瑜伽》第一增怯立二十三,五十四減暖急立二十,《顯揚》第一立二十二,有暖無軟。)《五蘊論》列七觸名中,前四種安置性字,后三種則沒有性字:《瑜伽》第一列名中,也是在滑、澀、重、輕、軟五觸后加性字,其余的則都無性字。《瑜伽》五十四卷攝決擇分里舉觸的依因也是這樣,《對法》列二十二觸,則都沒有性字。關(guān)于有性字無性字的道理,是因為滑澀等是從自性立名,以滑即性,故言滑性。澀性等準(zhǔn)例可知。其余觸法,皆從果上立名,所以不置性字。如《廣五蘊論》說:‘暖欲為冷,觸是冷因,此即于因立其果稱……。欲食為饑,欲飲為渴,說亦如是。’這就是說,由內(nèi)身有觸力令欲暖,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飲,所令的欲名冷饑渴;即能令的觸從果為名,名冷饑渴。因為冷饑渴等相隱難知,若不約果以明其體,則無從顯現(xiàn),故以因從果而立觸名!秾Ψㄕ摗芬韵喙、摩故、稱故、觸故、執(zhí)故、雜故、界不平等故、界平等故八因相配建立二十二觸,《瑜伽》五十四卷攝決擇分中說有諸觸建立的依因十八種。這里共列如下(表二十五):
(表二十五)
《瑜伽論》攝決擇分所舉的十八依因,是依大種六位差別而說,即一凈不凈位、二堅不堅位、三慢暖位、四和合位、五不平等位、六平等位。隨其所應(yīng)建立前觸,不增不減。
第十一、法處所攝色,是意根所對意識所緣的色。略有五種:(1)極略色、(2)極迥色、(3)受所行色、(4)遍計所起色、(5)自在所生色。這五種色,是意識的所緣境,在十二處中的法處所攝,故名法處所攝色。這里分別解釋如下:
(1)極略色:《對法論》說極微為體,即除迥色等余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種法處實色極微為性。極是至義、窮義,略有二義:一總義,總略眾色分析至極微名極略色。二少義,分析眼等諸根色等諸境至極少處名極略色。略是總略,略色之極故不稱極微,而稱名極略。色即極略,或色之極略,故名極略色。
(2)極迥色:《雜集論》說:‘即此離余礙觸色。’以空界色極微為體。即于空界明暗色析至極微總名極迥,故迥色即明暗色,但非一切明暗色都是迥色,因為明暗色有兩種:一空一顯色,即在上的明暗,大虛空所現(xiàn)的明色。二迥色,即在下的明暗,屋宅等間所現(xiàn)的明暗色。
(3)受所引色:《對法論》說:無表色為體。無表總有三種:一律儀無表,二不律儀無表,三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皆以善惡思心所種子為體。律儀是善;不律儀是惡;非律儀非不律儀是處中無表,即若有布施或打擊等是律儀不律儀所不攝業(yè),皆是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收。但其思心所種子即屬于善惡類中,故沒有別的處中無表的思心所種子。律儀無表總有三種:一別解脫無表,即七眾別解脫戒。二定俱無表,即八等至俱有諸有漏戒。此亦名為靜慮律儀,色界戒勝故以為名。三無漏無表,即等至俱有的諸無漏戒。律儀無表、不律儀無表、處中無表,都是依發(fā)動和防止身語善惡的思心所種子上建立的。這思心所的功能種子,本來不是色法,就它所發(fā)動和所防護的身語色邊假說名色。思心所種子,是潛藏在心識中的功能。不能表示自己內(nèi)心的善惡令他知故,所以名為無表。約不能表示善惡業(yè)與所發(fā)所防的身語色二義,總合說名無表色。這些無表,為受所引起。受是領(lǐng)受,引是引發(fā),因教理或從師所領(lǐng)受其義,而引起發(fā)防身語色的思心所種子,是受之所引,故名受所引色。雖然定共戒、道共戒得不從他受,但約得定道的方便時亦從師教來說,亦名受所引。不律儀由自發(fā)誓定期,或從他受,皆是受所引。
(4)遍計所起色:《雜集論》說是影像色,即散位獨生意識,通三性能遍計度心所變的根塵而無根塵用,乃至水月鏡像等境,沒有實用的影像景色,就是遍計所起色的體。影像色境從能遍計度的意識所起,故名遍計所起色。
(5)自在所生色:又名定果色,《雜集論》說以解脫靜慮所行境色為體。解脫指四解脫,即四無色定。靜慮即四靜慮。即由殊勝的定力于一切境色皆得自在,隨意轉(zhuǎn)變色聲香味觸等境色生起。定通無擁滯障礙,若為自在,果色從彼定力生起,故名所生,所生即色、或自在之所生色,故名自在所生色。
這五種色,前四皆假。極微無體,由現(xiàn)行者的智慧分析粗色至最細邊際,建立極微,非為有體。如《瑜伽師地論》第三卷說:‘復(fù)次于色聚中,曾無極微生,若從自種生時,唯聚集生或細或中或大。又非極微集成色聚,但由覺慧分析諸色極量邊際,分別假立以為極微。’故極略極迥兩色俱是假有。據(jù)《成唯識論》說,無表是依思愿善惡分限假立,《成業(yè)論》也說依善惡二思種子未損壞位假立善惡律儀無表,故知受所行色亦是假有。遍計所起色是假無疑。定自在所生色,有實有假,圣者可變,皆能成實有用,極殊勝故。異生所變,唯令他見,不堪受用,故是假有。
總上所說的四大種及大種所造的十一種色法,就是整個的色蘊。在《廣五蘊論》中,把它總略起來攝為三種:一可見有對色,二不可見有對色,三不可見無對色。這里所說的可見不可見,是指眼所見的色法為可見,意識所緣為不可見。有對無對,是說有能所礙者為有對,非能所礙者為無對?梢娪袑Φ纳ǎ达@色與一切的形色和表色。不可見有對,即眼耳等五勝義根,和聲香味觸。不可見無對,即法處所攝色。以《顯揚圣教論》十八卷說法處色有十二相中,第三無見相等四無對相。又《瑜伽師地論》六十六卷:‘問:世尊說有無見無對色,當(dāng)言何等大種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當(dāng)言欲界大種所造。若彼定心思惟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當(dāng)言色界大種所造。’由這答中明定果色大種所造差別,故知法處所攝色總是無見無對。
乙、受蘊
受是領(lǐng)納義,這是一個領(lǐng)取納受所緣境界的心所,能生起欣求的愛欲。在我們所緣的境界方面有與我們身心上相違、相順和中庸的三種,所以能緣的心上也就生起了苦、樂、舍三種不同的感受。因此有苦樂舍三受的差別建立,是為三受門。即領(lǐng)納相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領(lǐng)納相順的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領(lǐng)納中庸境相對于身心非逼非悅,說名舍受。對于樂受未得的時候,有希望和合的愛欲,已得有不愿乖離的愛欲;于苦受未得的時候,有不愿會合的欲,已得時有乖離的欲:于舍受起不合不離的非二欲。
諸論中又于苦樂兩受里從所依根上分出憂受喜受,成為苦樂憂喜舍五受門。從苦樂中分出憂喜,根據(jù)《成唯識論》卷五所說有三個理由:一由逼悅身心的行相有所不同,逼悅于身上,說名苦受樂受;逼悅于心上,說名憂受喜受。二由無分別有分別的不同;即逼迫和適悅在前五識上,都沒有隨念分別和計度分別,說名為苦受樂受;逼迫和適悅在意識上是有分別的,說名為憂為喜。三由粗重輕微有差別,即在五識上的逼悅,都是粗重的。說名為苦為樂;在意識上的逼悅都是輕微的,說名為憂受喜受。
為什么舍受不分為兩種呢?因為非逼非悅的舍相在五識和六識上都沒有差別,平等無異,所以不分。
總起來說,三受是約領(lǐng)受義邊建立的,五受是約從根生義邊建立的。列表如(表二十六):
(表二十六)
又《對法論》在建立受蘊門中,依四因、五位、七類的差別,總說二十七受。第一位和第一類有六種:即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這是約所依的根生義邊來說的。第二位和第二類有三種:即苦受、樂受、舍受,這是約受的自體而說的。第三位和第三類有六種:即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這是依五識相應(yīng)的關(guān)系來說的。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這是依意識相應(yīng)的關(guān)系來說的。舍心受并包括七八二識。第四位有第四和第五兩類。第四類三種:即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味受。味是貪著,有味受即自體愛相應(yīng)的受。這是約攀緣自己內(nèi)身起味著的染行相來說的。第五類有三種:即樂無味受、舌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無味是無貪著,即自體愛不相應(yīng)的受,這是約緣慮自己內(nèi)身不起味著的清凈行相來說的。第五位有第六和第七兩類,第六類有三種:即樂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不樂依耽嗜受。耽嗜受是貪愛,耽嗜受即妙五欲愛相應(yīng)的受。這是約緣外境欲塵生起雜染行相來說的。第七類有三種:即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出離是不貪愛、出離受即貪愛不相應(yīng)受。這是約緣慮外境不生貪愛的清凈行相來說的。
總上五位七類共計二十七受,由四因建立,所以不增不減:(一)由所依故,建立第一位的六種,即約生起受的所依六根建立六受。(二)由自體故,建立第二位的三種,即依苦樂舍三受的行相類別顯示受的自體。(三)由集所依故,建立第三位的六種,集是總攬義,總攬別法為一,故名為集。集五色根類,總名為身,集六七八三心根類,總名為心,從色心二種所依生起身心二受:即集色根所依建立樂苦舍三種身受,集無色根所依建立樂苦舍三種心受。(四)由雜染清凈故,建立第四位的六種,和第五位的六種,染是有漏,清凈是無漏。雜染與清凈,各攝兩門,雜染中攝第四位中的樂有味受等三種,和第五位中的樂依耽嗜受等三種;因為有味與耽嗜,俱是雜染行相,僅僅是從緣內(nèi)身和外境的不同上分為兩類,所以都在雜染門中所攝建立。清凈中攝第四位的樂無味受等三種,和第五位中的樂依出離受等三種,因為無味與出離俱是清凈行相,僅僅是從緣內(nèi)身和外境的不同上分為二類,所以都在清凈門中所攝建立。這五位七類由四因建立的二十七受,又可總為八義:(一)約根生義說眼觸所生受等六種,(二)約自體說苦等三種,(三)依五識身相應(yīng)說樂身受等三種,(四)依意識身相應(yīng)說樂心受等三種,(五)約緣內(nèi)身染行相說樂有味受等三種,(六)約緣內(nèi)身凈行相說樂無味受等三種,(七)約緣外境染行相,說樂依耽嗜受等三種,(八)約緣外境凈行相說樂依出離受等三種。(如列表二十七)
(如列表二十七)
丙、想蘊
想是取像為性,能生起種種的言說為用。我們內(nèi)心緣慮境界的時候,最初一剎那,并沒有形相的感覺,由這想心所生起,才勾畫出種種的相狀: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男相、女相、生相、異相、滅相等差別決定相。并且隨其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相狀而安立種種名言,起種種言說。
總起來說,想有二種:(一)有相想,(二)無相想。有相想就是能夠取境界相狀隨起種種言說的一切想,具有明了和分別兩種意義,所以名為有相。在這有相想里,又有種種差別,約所依根可以分為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等六種。約境界可以分為欲界想、色界想、空無邊處想等的差別。無相想,就是能緣心上或所緣境上,缺明了或缺分別,或二種俱缺,是為無相想。這有三種:(一)不善言說想,如欲界的嬰兒等,因未學(xué)語言,在緣色等境界的時候,雖然境界有相,但不能分別了解它為色等,故名無相想。(二)無相界定想,即遠離色、聲、香、味、觸、男、女、生、異、滅十相的無相涅槃想,涅槃無相,緣涅槃的想,名無相想。并不是能緣彼境的相分沒有,而是境無相,故名無相。與定相應(yīng),所以名無相定。(三)有頂想,頂是極義,三有之極,故名有頂。即非想非非想處定。有頂定雖有分別,想不明利,不能于境勾畫種種相狀,故名無相想。這里把有相想和無相想的差別,與明了分別的差別,列表如(表二十八):
(表二十八)
《對法論》第一卷,在建立想蘊文中,詳說諸想,述記根據(jù)《顯揚圣教論》第五卷想蘊建立差別的,三位義配釋,顯示諸想的差別:第一位約所依差別,建立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第二位約作意差別,建立有相想和無相想;第三位約境界差別,建立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處想。如列表(見表二十九)
(見表二十九)
丁、行蘊
在五十一個心所中,除去受想兩個心所之外,其余相應(yīng)的心所法和不相應(yīng)行法,總集起來,都是行蘊所攝。行有遷流、造作兩義:遷流義通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念念不住的在遷變流動著,故名為行。造作又約廣義來說,亦通一切有為法,因為一切有為法皆是因緣造作而有故,若就特勝的造作義來說,即唯是思心所了。思以造作為相,能令心心所造作善染等故。諸論中說行蘊的體,有總別兩種:總以一切相應(yīng)的心所法和不相應(yīng)行法為體,如《廣五蘊論》說:‘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余心法及心不相應(yīng)行。云何余心法?謂與心相應(yīng)諸行。’即總相出體。別即以遍行中的思心所為主,在相應(yīng)法中,思力最勝,與一切行為導(dǎo)首,能作令心法等成善染等:約以勝說,即以一思為行蘊之主,故諸論中據(jù)勝為論,以思為行蘊。如《對法論》等皆是。
《對法論》在建立行蘊門中說:‘云何建立行蘊?謂六思身,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諸善,思作雜染,思作分位差別。又即此思,除受及想。與余心所有法,并心不相應(yīng)行,總名行蘊。雖除受想一切心所有法及心不相應(yīng)行皆行蘊相,然思最勝,與一切行為導(dǎo)首,是故遍說。’思作善即信等心所。雜即貪等煩惱和隨煩惱,雖然思亦作令遍行等,因遍說性類,所以但說善染。又思亦能造作無記性,以無別體類,故論不說。分位差別,即不相應(yīng)行!讹@揚圣教論》第五卷依三種差別建立行蘊:(一)由勝差別,即取思心所為主,一切行中,思力最勝,作令心等成雜染清凈法故。(二)由依差別,即從眼等所依建立六思身,即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三)由諸行施設(shè)差別,建立諸余相應(yīng)法和不相應(yīng)法。這施設(shè)差別有三種:(1)雜染施設(shè),建立煩惱及隨煩惱。(2)清凈施設(shè),建立信等十一法。(3)分位施設(shè),建立二十四種不相應(yīng)行。《瑜伽論》五十三卷說行蘊自性,由五種類令心造作:‘一為境隨與,二為彼合會,三為彼別離,四能發(fā)雜染業(yè),五令心自在轉(zhuǎn)。’叉五十三卷末說行蘊差別有五種:(一)由境界說六思身,(二)由分位說二十四不相應(yīng),(三)由雜染說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四)由清凈說信等十一法,(五)由造作說遍行別境等。如上《雜集》、《顯揚》、《瑜伽》三處所說行蘊的體相和差別,完全一致。為了醒目,如列表(見表三十):
問:心所相應(yīng)法及不相應(yīng)法皆行蘊所攝,為什么唯除受想兩個心所別建立為蘊?答:外道等計執(zhí)受想二法為生死因,修八等至定,此受想二種殊勝故,—色界靜慮有殊勝的喜、樂等,受相顯了;三無色中取空等相,想相顯了,所以別成二蘊。據(jù)理而論,受想兩個心所,實亦由思作令成善染法,此約據(jù)勝為論,根據(jù)《俱舍論》的說法,受想二種別建為蘊,有三個理由:如《俱舍論》界品頌說:‘凈根、生死因、及次第因故,于諸心所法,受想別為蘊。
(表三十)
(一)凈根:凈就是煩惱,根是根本,意說在家人對于五欲起貪等煩惱,都由有受心所;出家人起我執(zhí)妄見,都由有想心所,起顛倒想;故受想二法為生起煩惱最勝的根,所以別立為蘊。(二)生死因:生死是迷的結(jié)果,招引這迷果最勝的因,即受想心所;眾生流轉(zhuǎn)生死,即由于耽著受樂,生起倒想,故受想為流轉(zhuǎn)生死的根本,所以別立為蘊。(三)由次第:《俱舍論頌》說:‘隨粗、染、器等,界別、次第生。’即由見色法已生起領(lǐng)受,由領(lǐng)受而生取像的想,由想而起造作行,乃至生諸了別。受想為領(lǐng)境取像的生造作行及了別識的主要過種的心所法,故特立為蘊!毒闵嵴摗肺恼f:‘謂受與想,于諸行中,相粗、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強,故別立蘊。’
問:若據(jù)造作或遷流為行義,則其余的四蘊亦名為行,為什么唯行蘊獨得行名呢?答:其余的四蘊,雖然也具行義,但攝行甚少,并且又各以特義別立蘊名,故不名行蘊;而行蘊攝行多故(七十三法)所以獨得行名。
行蘊所攝的四十九個心所相應(yīng)法的體性業(yè)用,和二十四個不相應(yīng)行法的意義,皆如五位百法中已釋,這里就不再說了。
戊、識蘊
識是了別義,即于所緣境分別了達為性:有心、意、識三種名義的差別。這心意識三義,對于八個識來說,有通有別,通則三義皆通八識,如《二十唯識論》說:‘心意識了,名之差別。’別則唯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如《成唯識論》第五卷說:‘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差別;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余六名識,于六別境,粗動間斷,了別轉(zhuǎn)故。’名義差別,已如五位百法第一心法中辨釋,這里不再重說。
在這識蘊中略述十二義如下:
(一)得名:識的差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眼等六識,都是從所依的根得名眼識,乃至得名意識。第七末那,譯言為意,是思量義,因為這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相應(yīng),思量第八見分為自內(nèi)我,所以得名末那,是從相應(yīng)立號。第八阿賴耶,譯言為藏,具有能藏、所藏、執(zhí)藏三義,這是第八識的當(dāng)體功能,所以得名阿賴耶,是從功能受稱。又八個識中,唯第八阿賴耶得名根本識,如樹之根,為枝干花葉等所依的根本。第八識為心系的總主,為一切法的種現(xiàn)所依處,所以獨得名根本識。前七種識,則名轉(zhuǎn)識,因為前七識的體性都不能如第八識之一切時處(除已轉(zhuǎn)依位)恒常無記,而有三受故轉(zhuǎn),三性轉(zhuǎn)變,緣境轉(zhuǎn)易,所以總得名轉(zhuǎn)識。
(二)所依:八識在生起現(xiàn)行作用的時候,都有所依,所依就是依止、仗托的東西。所依總有三種:
(1)因緣依,即種子依,體即親生自體現(xiàn)行作用的種子,這是心心所法各自熏在阿賴耶識中的功能勢力,一切心心所法,離去了這親因緣種,就決定不能生起現(xiàn)行作用。因為這種子是生起體用的親切力量,所以名為因緣依。
(2)增上緣依,即俱有依,眼根等內(nèi)之處,一切心心所法,皆必須憑托這個所依,才能生起現(xiàn)行作用,離去了俱有所依,必不生起。俱有依,即能依所依俱時而有的意思。前五識的俱有所依,決定有四種:[1]同境依,就是眼等五色根。這五色根與眼等五識同取現(xiàn)境,即眼識依眼根同取色境,乃至身識依身根同取觸境,所以得名同境依。[2]分別依,即第六意識。眼等五識,只有自性分別,緣境的時候,不能明了分別,深取所緣相,必由五俱意識助令五識明了取境,故第六意識,是前五識的分別依。[3]染凈依,即第七識。五識的行相淺,沒有計執(zhí),所以五識本身無染,由受第七識的染污而成有漏;若第七識究竟清凈時,前五識亦轉(zhuǎn)為成所作智而成無漏,所以第七識是前五識的染凈依。[4]根本依,即第八識。第八識恒常不斷地相續(xù)現(xiàn)起,為諸心心所生起現(xiàn)行根本,故第八識是前五識的根本依。四種俱有所依中,前第一種是不共依,即眼識唯依眼根,乃至意識唯依意根,所以得名不共;后三種是前五識的共同所依,故名共依。第六意識得俱有所依只有兩種:即第七識及第八識,第七識是不共依,第八識是共依。前面說五識亦以第七為染凈依,又第八識亦以第七為俱有依,怎么說第七是第六的不共依呢?這是因為第六依第七,具有親近和相順兩義,前五識和第八識之依第七,就不具足這兩種意義。近是親近,即第六識生起現(xiàn)行作用的時候,由第七識給與殊勝的增上力量,如眼等識之依眼等根,故第七是第六親近的所依根。非如眼等識之依第七是疏運的所依。相順是有漏無漏相同隨順,就是第七有漏的時候,第六決定是有漏,第七轉(zhuǎn)成無漏時,第六亦決定轉(zhuǎn)成無漏。第八雖以第七為俱有依,但第八識則不與第七同起計度,故沒有相順的意義。第六依第七俱這親近和相順兩義,所以是不共的俱有所依。第七末那的俱有依,只有一種,即第八識,假若沒有阿賴耶識,末那決不能生起作用,第六識間斷對于第七之生起,不能給與力量故。如《楞伽經(jīng)》第九說:‘阿賴耶識為依,故有末那轉(zhuǎn),依止心及意,余轉(zhuǎn)識得生。’第八識的俱有依,也只一種,即第七識,第七末那常時相續(xù),所以對于第八的生起能給與力量,這就是七八二識更互為俱有依的意義。所以《瑜伽論》說,藏識恒與末那俱時而轉(zhuǎn)。
(3)等無間緣依,即開導(dǎo)依,體即無間滅意,就是八個識各各前念的自識。諸心心法生起,皆須仗托這個所依,離去開導(dǎo)依,決不能生起現(xiàn)用。開是開避或離開,就是讓出空位的處所;導(dǎo)是引導(dǎo)令生,即前念心法謝滅下去,當(dāng)體即讓出了后念心心所生起來的道路,后念心心所依著這空隙無阻的道路生起現(xiàn)行作用。假若前念心不滅,則后念心心所決無生起之可能,所以一切心心所法,離去開導(dǎo)依,決不能生起作用來。
總上所說,八識各有一因緣依,離了親辦自體作用的功能種子,決不生起故。俱有依前五識有四種,即同境、分別、染凈、根本四種所依。第六意識有二種,即第七第八。七八二識各有一種,即二識更互為依。等無間緣依,各有一種,即前念謝滅的意!稑幸房倲z所依頌說:‘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開導(dǎo)因緣,一一皆增二。’列表如(表三十一):
(表三十一)
(三)緣境: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xiàn)用,對于所緣的境界,各有寬狹。眼緣色,乃至意緣法,第七緣第八,第八緣三類境。眼緣色境,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以前五識任運起,唯緣五塵實法,不緣假法故。耳緣聲境,唯緣徑直聲,不緣屈曲,屈曲是聲波上的轉(zhuǎn)折假法故。鼻緣香境,緣好香、惡香、俱生香、和合香等。舌緣味境,即緣甘、辛、苦、醋等。身緣觸境,即冷、暖、滑、澀等。第六意識具自性、隨念、計度等一切分別了別識中最為勝故,能緣一切境界,色心過未有無假實等法,沒有不能緣慮的。第七末那緣第八識見分,恒常無間地執(zhí)為自內(nèi)我,不緣相分識中種子及相應(yīng)法以為我所,我我所執(zhí)不俱起故;以此識俱薩迦耶見任運一類恒相續(xù)生,無容別起我所執(zhí)故。第八識緣三類境:一有根身,二器世界,三種子。有根身,是指諸大種造色等合聚名身,或依止義名身,根即凈色及根依處,有根的身,名有根身。器世界即有情所依的世界,如器具為事物的所依,故世界名器。種子即第八識中保藏的一切親生自果的功能,這功能遇緣和合能起現(xiàn)行作用,如世間豆麥等種,遇著水土陽光等助緣,即能生起苗芽等作用,內(nèi)識功能也是這樣,從譬喻得名,故名種子。第八識緣這三類境,是于境生起執(zhí)受。執(zhí)有攝持兩義:一攝為自體,二持令不壞。受有領(lǐng)覺二義:一領(lǐng)以為境,二令生覺受。第八識在緣種子方面,具有執(zhí)的兩義,即攝為自體,持令不壞;具有受的一義,即領(lǐng)以為境。第八識在緣根身方面,則四義具足。在前三義上,更加令生覺受。第八識在緣器世界方面,于執(zhí)受中各具一義:執(zhí)一義即但持令不壞,受一義即但領(lǐng)以為境。這是第八識緣三類境的差別意義。列表如(表三十二):
(表三十二)
(四)生緣:八識生起現(xiàn)行作用依托的因緣等可依,與緣慮的境界,及協(xié)助生起了別的作意等,通稱為識的生緣。由于諸識行相有粗細、緣內(nèi)緣外、間斷不間斷等的不同,因此借助的生緣也就有多少的差別。眼識現(xiàn)行,若依肉眼來說,必須具足九緣才能生起:即空、明、根、境、作意、根本、染凈、分別、種子?站褪茄圩R,緣色境時必有的一定的距離的空間,明就是光明,根即凈色根,境即色塵,作意即遍行中警動眼識在遇緣時生起了別用的心所,根本即根本依第八識,染凈即染凈依第七末那,分別即分別依第六意識,種子即親生眼識自體的功能。在這九個緣中,任隨缺少一種,眼識就不能生起作用。若依天眼來說,則除空明兩緣,雖有墻壁等障,和黑暗之中,因天眼的視力特殊,仍然徹見無礙。耳識從八緣生,在前九緣中,除去光明。鼻、舌、身三識,依七緣生,在前九緣中除去空和明兩種。第六識依五緣生,即根、境、作意、根本、種子。根就是俱有依第七末那,亦即是第六識的染凈依,攝染凈于俱有根中,故略去不說。七八二識從四緣生:即俱有根、所緣境、作意、能生種子。這七八二識都不說根本依,因為在第七識望第八識來說,第八就是第七親近的俱有依,在第八識來說,根本依就是它的自體,所以七八二識也就不必再立根本依了。
(五)心所相應(yīng):八識心王生起緣境用的同時,還有很多心所生起來幫助它了別所緣境相的差別部分。因為心王在緣境的作用上,只能取境的總體相,而心所則取境的總相和差別的義相,能幫助心王于所取境相完成了別總體和差別的任務(wù)。所以心王生起,同時必有很多心所生起,這叫做王所相應(yīng)。相應(yīng)就和合俱轉(zhuǎn),即心所與心具四平等義,非定一異,故成相應(yīng)。就是時間、所依、所緣、體事四義平等:(1)時間平等,即一聚心王心所必同一剎那俱起,才得名相應(yīng),這就簡去王所雖同一聚,但在時間上是前后相望,則不名相應(yīng)。(2)所依平等,即王所必依于同一的俱有依和等無間緣依,方得名相應(yīng)。若不同一所依,如異識的王所相望,便非相應(yīng)。(3)所緣平等,就是一聚王所的所緣相分雖各有其體,但是其相分必是相似的,方得名相應(yīng)。簡除那不相似的相分和別異的見分,不名相應(yīng)。(4)體事平等,體事即自證分,就是王所各一自體相似,得名相應(yīng)。簡別體,雖具上三義,也不名相應(yīng)。上四義中,前二義是同一平等,后二義是相似平等,故《成唯識論》說,時依同所緣事等,名相應(yīng)義。
八識相應(yīng)的心所各有多少呢?第八識唯與遍行五所相應(yīng)。為什么不與別境等心所相應(yīng)呢?因為互相違逆,所以不能相應(yīng)。如《成唯識論》卷三說:欲是希望,于所愛樂的事相上起,第八任運緣境,無所欣求。勝解是印持,于決定的事相上起,第八識的行相懵昧,境非先不定,故不需印持。念唯明記曾所經(jīng)過的事,第八識昧劣,恒緣任運現(xiàn)在境相,不能明記曾所受境。定能令心專注一境,第八任運,隨業(yè)轉(zhuǎn)起,剎那別緣新起境相,并非一境專注。慧唯簡擇功德過失俱非的事理,第八行相,微細昧劣,不能簡擇。所以第八識不與別境心所相應(yīng)。第八識唯是異熟無覆無記性,故信等十一個善心所,貪等二十六個染污心所,都不相應(yīng)。惡作等四個心所,雖有無記性分,但非一切時常起,有間斷故,亦定不相應(yīng)。
第七識與十八個心所相應(yīng):即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遍行五數(shù),八大隨煩惱,并別境中的慧。我癡即無明,愚于我相,迷無我理。我見即我執(zhí),于非我法,妄計為我。我慢就是倨傲,倚恃所執(zhí)的我,令心高舉。我愛即我貪,于所執(zhí)我,深生耽著。根本煩惱有十種,為什么只有四種相應(yīng)呢?如《成唯識論》四卷說:有了我見,其余的四見不生,因為見是從染慧為體,在同一心中,不能容許有兩慧并生。為什么第七于五見中唯有我見呢?五見中的見取和戒禁取及邪見,是分別心生,唯見道所斷,這第七識相應(yīng)的煩惱,唯是任運俱生,是修道所斷故。我所見及邊見都是依有我見以后生起來的,第七相應(yīng)的我見,任運恒緣,內(nèi)相續(xù)生,不假借邊見等后起。前二通緣內(nèi)外,第七恒內(nèi)執(zhí)我,無有間斷,不容余見互相續(xù)起,故唯有我見。為什么不與疑和嗔相應(yīng)呢?由見力審決,疑行猶豫,兩相乖返,故無容俱起。愛著我故,嗔慧不生。故第七識在根本煩惱中,唯具四種。遍行五所,凡有心起,皆定相應(yīng),八大隨惑,遍諸染心,有覆末那,是染污心,所以相應(yīng)。我見雖是別境慧攝,由義差別故開為二:慧是別境,通三性九地。見唯染污,通九地等,有寬狹義別,故得俱起。為什么第七識不與別境四、十小隨惑、中二隨惑、不定四所相應(yīng)呢?因為:別境中欲,希望未遂合事,第七任運緣遂合境,故無有欲。勝解印持曾未定境,第七無始以來,皆恒緣定事,故無勝解。念唯記憶曾所更事,第七恒緣現(xiàn)前所領(lǐng)受境,無所記憶,故無有念。定唯系心專注一境,第七任運剎那別緣,故無有定。信等十一善心所,唯是清凈,第七染污,故不相應(yīng)。十小隨惑,行相粗動,第七審細,故非相應(yīng)。無慚、無愧,唯是不善,第七無記,故不俱起。四種不定:惡作追悔先所造業(yè),第七任運恒緣現(xiàn)境,非悔先業(yè),故無惡作。睡眠必依身上沉重昏昧的內(nèi)緣,和光暗風(fēng)涼等外緣,有時暫起,第七無始一類內(nèi)執(zhí),不借外緣,故無睡眠。尋伺俱依外緣事暫淺深推度,引起粗細發(fā)言,第七唯依內(nèi)門轉(zhuǎn)起,一類執(zhí)我,所以不有。
第六意識,體通三性,具一切分別,遍緣內(nèi)外三世一切諸法,故與五十一個心所皆得相應(yīng)。
眼等五識,與三十四個心所相應(yīng):即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惑中貪、嗔、癡三、中二隨惑、和八大隨煩惱。五識為什么不與其余的心所相應(yīng)呢?因為根本惑中的慢、疑、惡見,必由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才能生起,五識只有自性分別,所以不俱。又慢是觀待自他,由稱量門起,疑是于猶豫簡擇門起,惡見是于推求門起,五識沒有這些行相,故皆不相應(yīng)。小十隨惑,行相粗猛,五識望彼則細,故不俱起。悔眠二所,都是由強思加行才能生起,不是任運現(xiàn)行,五識任運現(xiàn)起,故不相應(yīng)。尋伺兩法,皆以名身等為所緣境,五識不緣名等假法,所以亦不相應(yīng)。
上來所說的八識相應(yīng)的心所,皆約有漏因位中說,若在無果位,轉(zhuǎn)八識成智,唯是善性,一切心起皆與二十一個心所相應(yīng),即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為什么有遍行五?觸等與一切心恒相應(yīng)故。為什么有別境五?常樂證知所觀境故有欲,于所觀境恒印持故有勝解,于曾習(xí)境恒明記故有念,世尊無不定心故有定,于一切法常決擇故有慧。為什么有善十一?極凈信等常相應(yīng)故。何故不與貪相應(yīng):無染污故。為什么不與不定四相應(yīng)?無散動故。所以佛果位上,唯二十一所相應(yīng)。若未至究竟佛果的菩薩和二乘圣者,在教化眾生時,對于能治病的法藥、和所治的病,未能遍知,后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所以有無漏尋伺,這樣通無漏的心所則有二十三個。但在佛果位上一切心行皆無功用,不假尋伺,故無漏心所就唯有二十一個了。
(六)四分:一切心心所法,都有四分: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分是分量、分限,心用分限有四種差別,故名四分。
相是相狀,所緣為義。即能緣心自體轉(zhuǎn)變起用的時候,無記緣心法、色法、有法、無法,一切皆有相分,以能緣心必定轉(zhuǎn)變起所緣用的相分才能緣慮散;縱緣于心,亦以心為相分,其相分心,亦唯是所緣,決不能起能緣的作用。相分若是相狀義,緣青黃長短等顯形色時,可以有形貌相狀,怎么說一切皆有相分呢?因為法的相狀有多義,并不限于青黃長短等顯形的色相,如聲塵有執(zhí)受非執(zhí)受、可意不可意等相狀,香塵有好香惡香等相狀,味塵有廿辛苦醋等相狀,觸塵有堅濕滑澀等相狀,法塵隨其所應(yīng)有色心等相狀,第七緣第八見分常帶我法二執(zhí)相狀,第八緣根身器界種子,皆各帶其相狀,如鏡照物,自體上帶影相起,心心所起緣慮用時也是這樣,故諸心體轉(zhuǎn)變起用緣境之時,一切皆有相分。問:緣有體法時可許有相分,緣無體法怎么會有相分呢?答:有漏散心緣無法,必是強有力的分別心,分別強故,自變似無的影相,其相即是相分,即有似無的相狀。問:正智緣真知,既是絕諸思慮,智境冥合,亦有相分嗎:又后二分相緣的時候亦有相分嗎?
答:正智緣如,并后二分相緣的時候,皆不變相分,不離自法,即自體性故。
見是見照,能緣為義,即心自體轉(zhuǎn)變起來的能緣作用。明了見照前境相分,名之為見。
自語是心的自體,是見相二的所依,能緣見分;見分是心體的自能緣用,自體分極為明凈,能證知自能緣見分外照的作用,故名自證分。
證自證是心自體暫變能起知自體的作用;第三分是心的體用。名為自證,這第四分能證知它,所以名為證自證分。
這四分中,第一分唯是所緣,第二分唯緣第一相分,第三分能緣第二第四,第四唯緣第三;此中有所量、能量、量果義別。譬如有人用尺量布,布為所量,尺為能量,了解尺數(shù)的智慧為量的結(jié)果。心體起用緣色等境也是這樣,色等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自證分為量果,自證緣見之不錯,又以第四證自證分為量果。第四分心性明凈,能夠證知自體用,名證自證分;若無第四,第三即無量果,則知自證分不為滿足,故必有第四證自證分。假若以為第三分須有證知的量果而有第四分,那末第四分亦應(yīng)有量果而建立第五分的話,這是不需要的。因為后二分純是現(xiàn)量,功能相同,可互證知,故第四分緣第三分的時候,即以所緣的第三分為量果,所以不必更立第五分了。
四分的建立,是就識的義用而分,非是約體立名,若欲勉強指其體,則唯有自證分可以稱為用中的體。四分之中,前二分是外,后二分是內(nèi)。第一分唯是所緣,后三分通能所緣。即第二但緣第一,通現(xiàn)量、比量、非量。一~五八識的見分,一向是現(xiàn)量;第七識的見分,一向是非量;第六識的見分,則通于現(xiàn)量、比量、非量。第三能緣第二分和第四分,證自證分,唯緣第三,不緣第二,以無用故。第三第四,皆唯現(xiàn)量。如是四分,或攝為三,第四攝入自證分,果體一故;驍z為一,后三分俱是能緣性,皆見分?jǐn)z。或攝為一,體無別故。
這四分對于八識怎樣分別呢?八識及一切心所,一一皆具有四分,如眼識起用緣境,即轉(zhuǎn)變起青黃等色為相分,了知青等的作用為見分,知這見之用的為自證分,證知自證分之用的為證自證分,而自證分還知此證自證分。如是耳識變聲為相分,鼻識舌識身識,如其次第變香味觸為相分,意識隨時變一切法為相分,末那識變阿賴耶識的見分為相分,阿賴耶識變根身器界種子為相分。后三行皆如眼識可以準(zhǔn)知。八識相應(yīng)的心所,亦皆如心王各具四分。
佛果位上的四分怎樣呢?佛果位的諸心心所,皆是純無漏清凈性,亦皆具足四分,四分都是無漏清凈,后三分皆唯現(xiàn)量,更沒有比量非量的見分了。相見等的名義與因位無別,但緣慮的作用,有兩種說法:(1)說三通緣三。即后三一一分皆通緣其余的三分;見分通緣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自證分通緣相分、見分、證自證分;證自證分通緣相分、見分、自證分。(2)說三通緣四,即后三分一一分通緣四分,即于前說通緣三外更加能緣分還緣自義,故皆緣四。
(七)受俱:苦、樂、憂、喜、舍五受之中,第八識唯與舍受相應(yīng),根據(jù)《成唯識》第三卷所說:有七種意義:(1)第八行相極不明了,是舍受相;若苦樂等受,必是明了故。(2)第八不能分別順違境相,取中庸境,是舍受相;若是余受,應(yīng)取順違境故。(3)第八行相微細,若是余受,行相必粗。(4)第八行相一類,即三受不易,三性不易,境界不易,相續(xù)不易,故行相決定;若是余受,必是易脫。(5)第八相續(xù)而轉(zhuǎn),若是余受,必有間斷。(6)第八是真異熟,隨先業(yè)引轉(zhuǎn),不待現(xiàn)緣,任隨善惡業(yè)勢力轉(zhuǎn)起;若苦樂受,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待現(xiàn)緣而起,故非第八相應(yīng)。(7)第八識,常無轉(zhuǎn)變;有情恒時執(zhí)為自內(nèi)我,若與苦樂二受相應(yīng),便有轉(zhuǎn)變,豈能執(zhí)為自內(nèi)的我?由上七義,故知第八唯與舍受相應(yīng),第七識亦唯與舍受相應(yīng)。這有兩個理由,如《成唯識論》卷五說:一由任運,即第七識行相任運恒轉(zhuǎn)。二由一類,即恒常唯緣第八見分一類內(nèi)境,執(zhí)為自我,沒有轉(zhuǎn)易,故唯是舍受。若與余受俱起,則非任運,以須借待現(xiàn)緣起故;亦有變異,以有易脫故。第六意識與五受相應(yīng),亦如前論卷五所說:一切逼迫受與意識俱起的,于人天中恒常名之為憂,以非尤重故。若在傍生鬼界,則名憂名苦,雜受苦處與純受苦處的逼迫有輕重故,捺落迦中唯名為苦,是純受苦處,其苦尤重,無分別故。諸適悅受與意識俱起的,若在欲界和初二靜慮近分定,唯名為喜,但悅心故。若在初二靜慮根本定中,則名樂名喜,適悅身心故。若在第三靜慮的近分定和根本定中,則皆名為樂,以其適悅安靜尤重及無分別故。舍受與意識相應(yīng),通在三界。若第三靜慮意識唯于末位舍受相應(yīng),余位無舍,是純樂地故。捺那迦中意識,唯于末位舍受相應(yīng),《對法論》等說嗔于末位與舍俱故。或無有舍,唯苦相應(yīng)。眼等五識與苦樂舍三受相應(yīng),以緣境易脫(間斷轉(zhuǎn)變)不定(欣戚舍行互相引起),皆容與三受相應(yīng)。
(八)二執(zhí):二執(zhí)就是我執(zhí)和法執(zhí)。于諸我執(zhí),略有二種:(1)俱生我執(zhí),(2)分別我執(zhí)。(1)俱生我執(zhí):無始時來,虛妄分別重習(xí)內(nèi)因力故,恒與有情身心俱時而生,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轉(zhuǎn)起,故名俱生。這有兩種:[1]常相續(xù)。在第七識中,緣第八識見分為本質(zhì)。生起自心影相執(zhí)為實我。[2]有間斷。在第六識中,緣第八識所變五取蘊相為本質(zhì),或總緣慮,或別緣慮,生起自心影相,執(zhí)為實我。這兩種我執(zhí),無始串習(xí),體相微隱,細故難斷,見道以后的修道位中,數(shù)數(shù)不斷地修習(xí)勝生空觀,才能除滅。(2)分別我執(zhí):內(nèi)緣必借亦由現(xiàn)在外緣力故,非是與身恒常俱時而有,要借邪教及邪分別,然后才能現(xiàn)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這也有兩種:[1]緣邪教所說蘊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zhí)為實我。就是‘即蘊計我’二十句等。[2]緣邪教所說我相,以名教為本質(zhì),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zhí)為實我。就是離蘊計我的諸執(zhí)。這兩種我執(zhí),望俱生我執(zhí)來說,行相粗猛,粗故易斷,最初真見道時,觀一切生空真如,即能除滅。于諸法執(zhí),略有二種:(1)俱生、(2)分別。(1)俱生法執(zhí):無始時來,虛妄熏習(xí)內(nèi)因力故,恒與身俱,不持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zhuǎn),故名俱生。這亦有兩種:[1]常相續(xù)。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zhí)為實法。[2]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蘊處界相,或總緣或別緣,起自心相,執(zhí)為實法。此二法執(zhí),細故難斷,見道以后的十地位中,數(shù)數(shù)修習(xí)勝法空觀,才能除滅。(2)分別法執(zhí):內(nèi)緣必借亦由現(xiàn)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后才能現(xiàn)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這亦有兩種:[1]緣邪教所說蘊處界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zhí)為實法。[2]緣邪教所說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zhí)為實法。此二法執(zhí),粗故易斷,人初地時,觀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滅。
上面所說的我法二執(zhí),都是在第六七心品中。眼等五識,和第八識,則沒有二執(zhí)。這有三個理由:(1)我法二執(zhí),是能遍計度的計度分別,五八識既然沒有計度分別,故不起執(zhí)。因為《攝大乘論》說唯意識是能計度有分別故(意及意識俱名意識)。(2)執(zhí)我法者,必由有慧,第八不與慧俱,五識雖與慧俱,但任運緣,無計度故。又非恒常與慧相應(yīng),豈能容許有執(zhí)。(3)二執(zhí)必與無明相應(yīng),第八沒有無明,前五識中善性不與無明相應(yīng),性相違故,如癡與無癡等,不可俱起。問:五八既然沒有計度分別,則后識生時應(yīng)無我法之相?答:若然沒有計度分別,則后識生時應(yīng)無我法之相?答:若約分別,五八可得無我法相,但由無始以來第六七識生時橫計我法,種種分別熏習(xí)力所染,五八生時亦帶似我法相,但這是有見相二分似六七識的我法相見,非是起二執(zhí)名似我法相,具如《了義燈》所辨。列表如(表三十三):
(表三十三)
(九)三性:這里說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之中各屬于何性,先說善等三性的意義:(1)善性:若法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的,是名為善。即招感可愛果的性,如受持五戒十善等,今世順益,后世亦益,便得樂果,為人天所仰,是為有漏善。無漏有為法和無為法,于此世他世都是違越生死,有得有證,及由涅槃獲得二世利益,是為無漏善。已得的人天樂果,雖然對于此世能為隨順的利益,極盡即完,唯益一世,非益二世,故不名為善;因為它是無記的果法,當(dāng)體并不是善,于后世中亦作衰損故。(2)不善:若法能為此世他世違損的,是名不善。即招感非可愛果的法,如殺生偷盜等業(yè),對于今世后世皆能違損,俱得苦果,所以非善。已得的惡趣苦果,雖然對于此世能為違損而令身苦根盡即完,不能違損于他世,故非不善,但是無記的苦果。問:修行布施波羅蜜多,財物盡時,有饑寒等苦,從什么理由說順益二世呢?作不善的人現(xiàn)前得到享受,從什么理由說違損二世呢?答:益指的意義,亦約他處而言有益有損,不唯約自己來說,故益損義二世得成(3)無記:若法體非殊勝,不能招感可愛果或非可愛果,于善不善益損的意義中不可記別為善為惡,故名無記。無記有兩類:[1]有覆無記,[2]無覆無記。覆是障蔽義,即染污法能覆障無漏圣道不生,及能覆蔽心心所令不清凈,故名為覆。若法其性染污而不是善惡,就是有覆無記。若法體性不是染污,亦非善惡,即名無覆無記。這有四種:即異熟、威儀、工巧、及變化心。
第八識是無覆無記,因為第八是善惡業(yè)所招的真異熟果,異熟若是善惡法,則流轉(zhuǎn)還滅皆不能成立;以善趣既然是善,就應(yīng)當(dāng)不生不善,這樣恒常生善故,即沒有流轉(zhuǎn)可說了,由集故生死流,由苦故生死轉(zhuǎn)的雜染因果就不能建立,惡趣反面的為難也是這樣,既然惡趣是惡,就應(yīng)當(dāng)恒時不能生善,則永無還滅可說。由道故還,由滅故滅的清凈因果也就不能建立了。又第八識是善染法的所依,若體是善染,則互相違逆,應(yīng)當(dāng)不為善染二法的所依。又第八識是所熏性故,若體性是善染如極香極臭的物體應(yīng)不受熏。無熏習(xí)故,染凈因果都不能成立了。故第八體性,唯是無覆無記。第七識是有覆無記,因為末那恒與四惑相應(yīng),四惑是染污法,覆蔽圣道無漏智不起,使自心不得清凈,故是有覆;但末那的行相微細,任運轉(zhuǎn)起,不障善故,遍三性故,非善不善,故是無記。前六轉(zhuǎn)識,遍三性心起,與信等十一心所相應(yīng),是善性攝,與無慚等十法相應(yīng),不善性攝,俱不相應(yīng),無記性攝。故前六轉(zhuǎn)識,體通三性。若在果位,則諸識皆唯無漏善性了。
(十)界系:在八個識中,鼻舌兩識,唯在欲界所系,不通上界;因為鼻舌二識,以香味為所緣境,唯欲界中有段食有香味,初禪以上,已離段食,無復(fù)香味,二識缺境無用,故唯在欲界中有。眼耳身三識,唯在欲界及初禪,因為二禪以上,已離尋伺,不取外境,三識沒有用處,所以無有。故二禪以上五識皆無。后三識則溈通三界而有,七八二識隨其生在那一界就決定為那一界所系,第六意識則下可起上,上可起下,是其差別。
(十一)起滅:眼等五識,唯緣色等外境,數(shù)數(shù)轉(zhuǎn)易,行相粗動,而所借的眾緣,又在很多時候都不具足,所以生起現(xiàn)行的時候少,不起現(xiàn)行的時候多。由于所借外緣在和合上有頓有漸,故眼等五識,起五、四、三、二、一識生,或俱起不俱起,沒有決定。第六意識,于內(nèi)外兩門轉(zhuǎn),雖然亦是粗動,但以緣內(nèi)事理等亦有細相,所借緣少,無時不具,唯除五位,常能現(xiàn)起。故間斷的時候少,生起的時候多。五位即五無心位,是第六識的違緣:(1)無想天:就是修習(xí)無想定的人,由厭粗動想的力量,死后生在第四禪的第三廣果天中,不恒行的心心所法皆不現(xiàn)行,以想滅為首,名無想天。除其最初生時及命終位,中間位上前六轉(zhuǎn)識皆不現(xiàn)行,故第六意識在這一位上不起現(xiàn)用。(2)無想定:就是入無想定的人,由彼厭心定力不恒行的心心所法皆滅不起,故第六意識在這個定中不能生起。(3)滅盡定:即定慧俱解脫的無學(xué),和第三果位的有學(xué)圣人,已經(jīng)伏滅或斷盡了無所有處的貪惑,上面有頂天的貪斷與未斷皆可,依有頂游觀無漏為加行,由止息想的作意為先,令不恒行與恒行的染污心心所皆滅,所以得名滅盡定,第六意識在這定位中,不起現(xiàn)行。(4)無心睡眠,就是極重的睡眠。(5)無心悶絕,就是極重的悶絕。這兩個位中,俱違令前六轉(zhuǎn)識不得現(xiàn)行,故第六識不能生起。上述的五位,是約不恒行的心心所和恒行的染污心心所來說,總名五無心位。所以《唯識三十頌》說:‘意識常現(xiàn)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第七識和第八識,行相微細,所借的生緣,一切時候都具足無缺,所以沒有違緣礙令總不現(xiàn)起。三位無末那,雖然滅掉第七的染污一分不起,但并不是總滅全無,所以不同第六識以粗動故為違緣總礙不起。
(十二)無漏:八個識在什么時位上它的體才能轉(zhuǎn)成無漏呢:這有因位轉(zhuǎn)和果位轉(zhuǎn)的不同:六七二識是在因位改轉(zhuǎn),五識八識必須在佛果中才能轉(zhuǎn)成無漏。第六意識,在證初地真見道時,轉(zhuǎn)成妙觀察智,善觀諸法的自相共相,無礙而轉(zhuǎn),說法斷疑,令一切有情皆能獲得利樂。但在出觀位中,有漏意識,還憂生起,因為俱生的我法二執(zhí)未斷,猶時現(xiàn)行,故無漏智不能無間一味地相續(xù),必須至第八不動地?zé)o相無功用住,無分別智任運相續(xù)現(xiàn)起,有漏意識才永滅不生,而成為純無漏體。第七識在第六識轉(zhuǎn)成無漏的同時,由第六意識于真見道位具證二空真如的觀智,勢力強盛,阻礙了第七的我法二執(zhí)不能現(xiàn)行。因此第七無漏凈識與第六無漏同時發(fā)起,而得名平等性智。觀一切法及自他有情悉皆平等,慈悲等德恒共相應(yīng)隨諸有情所樂示現(xiàn)受用身土影像差別。由觀諸法及有情平等,故名平等性智。這第七識也是在未得無相無功用行位以前,我執(zhí)猶得現(xiàn)起,出真觀位,智不相續(xù),有漏復(fù)生,到了第八地?zé)o相無功用住,我執(zhí)執(zhí)力才永滅不起,但法執(zhí)猶可現(xiàn)行,必入金剛無間道時,二障種子永斷,然后無漏第七平等性智才能長時相續(xù)無窮無盡。第八異熟識為染凈法之所依,在未成佛以前,均為世間三業(yè)所招感,故名異熟識。必至金剛道永斷世間二障隨眠已,于解脫道亦舍世間善無記種,和劣無漏法,即有大圓鏡智同時發(fā)起,能遍身土智影,無忘無失,而成一切智智。如大圓鏡,
(三)五蘊與百法相攝
不起一切加行,而能顯現(xiàn)眾色影像,從喻立號,故名大圓鏡智。故第八識,要在成佛的果位上才能轉(zhuǎn)成無漏。在第八轉(zhuǎn)成大圓鏡智的同時,前五識亦得轉(zhuǎn)為成所作智。為什么五識轉(zhuǎn)成無漏必須與第八轉(zhuǎn)智同時呢?因為五識必依五根才能起用,五根因位唯是有漏、以是異熟識之所變故,異熟能變識是有漏,所變的根亦決定唯是有漏。所依根既是有漏,能依識亦決定是有漏,以有漏根發(fā)無漏識理不相應(yīng)故,識有漏故,無漏的成所作智不起。所以必待異熟能變識體轉(zhuǎn)成無漏而變起無漏的五根,才能發(fā)起無漏的清凈五識!
總上所說,十一色法立為色蘊;遍行中受心所立為受蘊;想心所立為想蘊;其余的四十九個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yīng)行,共七十三法,立為行蘊;八個心王,立為識蘊。無為無積聚義,不在蘊門中攝,故五蘊共攝百法中九十四法,如有頌說:‘色攝十一全,受想各當(dāng)一,七十三行蘊,八王識蘊收,無為無積聚,不向蘊門攝。’立表如(表三十四):
(表三十四)
二、十二處
十二處:即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眼、耳、鼻、舌、耳、意為六根處,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境處。眼等五處及色聲香味處,如五蘊里的色蘊中所攝,沒有相濫之處,不必再說。觸處是指所觸的能造四大種,及所造的滑澀輕重等二十二法不包括能觸的身根和心所。以上內(nèi)五處外五處,即攝色蘊中前十種色。意處即識蘊,法處即受、想、行三蘊,并極略色等五種法處所攝色,及諸無為。(無為諸宗不同,小乘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立九種無為;夭恳嗔⒕欧N無為。正量部、經(jīng)量部、及薩婆多立三種無為。大乘中諸論不同,《瑜伽師地論》五十三說二無為!惰べぁ返谌、《集法論》第二、《顯揚圣教論》第一等說八種無為!段逄N論》說四種無為!栋俜鏖T論》、《成唯識論》說六種無為。諸論所立雖然有多有少,都是開合不同,皆于真如上假名安立。)
處是生長門義,生是初生,長是舊長,門是出生通法的處所,顯示十二處的六根為心心所的所依,六境為心心所的所緣,而能生起六識的了別用:即諸識生長的門處是處義。如《雜集論》第二卷:‘問:處義云何?答:識生長門義,是處義。當(dāng)知種子義,攝一切法差別義,亦是處義。’又《雜集論》第一卷‘問:何因處唯十二?答:唯身及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身即眼等六根,具即色等六境,行即念念遷流的識。所說的生長,并不新生心心所的體,僅僅是生長其作用而已。如表(表三十五):
(表三十五)
問:為什么依根境建立處,而不依六識立處呢?《對法述記》以兩義解答,第一義以界處相待義作解釋,即能持各界,根境能持六識,六識亦能持自己的自體,根境識各有能持義,故界立十八法。出生義名處,根境能生六識,六識自體不能生自體,由缺出生義故,所以眼識等不立為處。第二義據(jù)勝為論,即根境生識各別,說之為門,識體雖亦生用,然是一體義別,為門義劣,所以不立為處。問:意即是識,為什么又立為處呢?答:意極為因居于異世,名過去意,已不名為識,同世能生起后三種現(xiàn)識(六七八),約此義邊,故立為處。
十二處與五位百法相攝,可以完全攝盡:內(nèi)五處外五處攝前十種色法,意處攝八識心王,法處攝四類法:(1)法處所攝色,(2)相應(yīng)心所有五十一個,(3)不相應(yīng)行法二十四種,(4)無為六種,合有八十二法。如有頌說:‘根塵各五處,十色隨自名,八王意處收,八十二皆法。’如表(表三十六):
(表三十六)
三、十八界
十八界就是: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眼等諸界及色等諸界如十二處中說,六識界即依眼等根緣色等境了別為性的前六轉(zhuǎn)識,意界即無間滅意及七八二識。
界是種子義、能持義。種子義是約阿賴耶識中能生起諸法的功能名界,即十八界法各由自種生起而有差別相。能持義是約能持諸法自相義名界,即十八界法各持自相不亂,所以名界。更有別義,如《雜集論》、《瑜伽師地論》等說。
十八界與百法相攝是:五根五塵為十色界,眼等六識歸于六識界,七八二識歸于意界,法界所攝,同于法處。如有頌說:‘根塵各五處,十色隨自名,八王歸七心,八十二皆法。’如表(表三十七)
(表三十七)
四、佛說三科的意趣
如來說蘊、處、界三科的意趣,經(jīng)論中說有多種,這里且舉《俱舍論》所說的三義,如該論界品頌說:‘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這就是說,世尊說三科法門的意趣有三:(一)由眾生的愚執(zhí)不同,愚是愚暗,對于所緣境界,不能明了認識,體即無明。這愚執(zhí)有三類:一唯愚心所總執(zhí)為我,二唯愚色法執(zhí)為實我,三愚執(zhí)色心二法以為實我;如來為了對破這三類眾生的愚執(zhí),所以說蘊處界三科,五蘊破愚執(zhí)心所,以五蘊中色法與心王各為一蘊,心所別開三蘊,獨詳于心所之相故。十二處中,除意法二處外,其余十處皆是色法,為愚執(zhí)色法有情,廣詳色相故。十八界中,破色心之愚,故廣詳色心二法。(二)由眾生的根器不同,這亦有三種,一利根,智慧敏利,略說法義,便能了解,如來為他們說五蘊法門。二中根,智慧稍鈍,對于法義必須稍加開演,才能受益,故為他們說十二處法門。三鈍根,其性暗鈍,必須廣說,才能了解,所以如來為他們廣說十八界法門。(三)由眾生樂欲不同,亦有三種:一樂略說的有情,為說五蘊。二樂中說的有情,為說十二處。三樂廣說的有情,為說十八界。立表如表三十八:
(表三十八)
五、三科名次
(一)五蘊次第
五蘊中以色蘊為首,識蘊為末,這樣的次第,在建立上是有確定意義的。如《俱舍論》界品頌說:‘隨粗染器等,界別次第立。’這半個頌文顯示五蘊的次第有四種意義:隨粗次第:五蘊文中,色蘊有礙有對,觀待無形無對的后四蘊,其相最粗,故居第一。無色的四蘊中唯受形相最粗,以于觸境的時候,即首先生起苦樂等感覺的受,故居第二。由受生起取像的想,比較后二蘊為粗,故居第三。行蘊中貪等煩惱,行相易知,較識蘊為粗,故居第四。識蘊最細,總?cè)【诚,難分別故,所以立在末位。(二)隨染次第:染是染污,就是貪等煩惱。眾生從無始生死以來,男女之間,對于色相更相愛樂,愛樂色相,由于欣求樂愛,于樂耽著,由起倒想,倒想生起,由行蘊中煩惱,煩惱以識為依,依識而生,如是隨于染污法的生起次第而建立五蘊次第。(三)隨器等次第:這是以譬喻說明五蘊次第,如人宴客,先備食器,次承受飲食,次以鹽醬等助味,次由廚師制造,后則食者享用其食而了別之。如其次第配釋五蘊次第的意義是:色蘊為受的所依,與器物為飲食的所依相同:受蘊中苦樂等受能損益身心,亦如飯食能損益人的身心一樣;想蘊生起親怨等想而引起苦樂等受,亦如甘醋鹽醬等能助生種種食味;行蘊中業(yè)煩惱能造能得異熟果,亦如廚師能制作飲食;識蘊之感受果報,正如食者享受食物,依這譬喻顯示五蘊次第的決定意義。(四)隨界別次第:三界之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故第一說色蘊。色界靜慮有殊勝的喜樂等,受相顯了,故第二說受蘊。無色界中,前三無色取空等想為所緣境,想相顯了,故第三說想蘊。第一有中,其業(yè)能感八萬大劫果報,思為最勝行相顯了,故第四說行蘊。前四蘊為識的所住,識為能住,如世間田為所住,撒播的種子為能住,故識蘊在最后說。此即依于界別說五蘊次第。
依上隨粗、隨染、隨器等、隨界別四義,說五蘊次第如是,由此五蘊不增不減。
依《對法論》第一卷說:‘何因蘊唯有五?答:為顯五種我事故。為顯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說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自體我事。于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身具即內(nèi)外色蘊所攝:即內(nèi)根色蘊我所依止說名為身,外境色蘊我之資釋名之為具,世間眾生多計識蘊為我,色為我身具,我能受用境,我能起言說,我能造諸行,受想行三皆是我的作用,我是彼主。佛為遮彼一性我執(zhí)說蘊有五:身為識所依,或體有積聚,具為根之境,非是我的身具;受能領(lǐng)納,想能起說,思能造法,皆非我所;識能了別,非是我體;由此五蘊次第建立不增不減。立表如表三十九:
(表三十九)
(二)處界次第
十二處和十八界的次第意義,如《俱舍論》界品頌說:‘前五境唯現(xiàn),四境唯所造,余用遠速明,或隨處次第。’這個頌說依二義建立處界的次第:(一)約根取境義,次第決定,即頌文前三句。(二)約根所依處,次第決定,即頌文后一句。(一)根取境義:六根之中,眼耳鼻舌身前五根唯取現(xiàn)前境,是故先說。意根取境不定,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及無為法,皆能緣取,緣境最寬,故在五根后說。頌文前五境唯現(xiàn),就是顯示這個意義。在五根中,前四根所取的色聲香味四境,唯是所造色,是故先說。第五身根所取的觸境,包括能造的四大種和所造的滑澀輕重等,或唯取大種,或唯取造色,或二俱取,境不決定,所以在前四根之后說。頌文四境唯所造就是顯示這個意義。又除身意兩根外,其余四根的作用有遠、速、明的不同,故次第成先成后,即眼根耳根俱取遠境,故先說二根。在二根取遠境的作用中,眼用尤遠,遠見山河不聞聲故。又眼根的作用迅速,先遠見人撞擊鐘鼓,后時才能聞聲故。在這遠速的作用不同上,如次先說眼耳二根。鼻舌二根取境的作用,俱不是遠,由速明故,成先后次第;鼻根的作用,此之舌根,速而且明,如對香美的飲食,鼻先嗅香,舌后嘗味;鼻能嗅味中的細香,舌不取香中的細味,故先說鼻后說舌。頌文余(除身意二根之余,眼等四根)用遠速明就是顯示這個意義。(二)根所依處義:即于身中,隨所依處上下差別,說根次第,即眼所依處最居其上,次耳鼻舌身,身的中央在臍,故次于舌。意根無形,沒有方處,依上諸根而生,故居最未。
由上說兩義,處界次第決定,不增不滅。
依《對法論》第一廢立界處文說:‘問:何因界唯十八?由身具等能持過現(xiàn)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謂眼等六根,具者謂色等六境。過現(xiàn)六行受用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過現(xiàn)六識能持受用者,不舍自相故。當(dāng)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問:何因處唯十二?答:唯身及其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謂如過現(xiàn)六行受用相,為眼等所持,未來六行受用相,以根及義(境)為生長亦爾。所言‘唯’者,謂唯依根境立十二處,不依六種受應(yīng)相識。’由六根為識的所依所緣,能持六識,故依次建立十八界不增不減。唯由身具能與未來六識受用為生長門,故依根境如次建立十二處不增不減。
六、諸門分別
蘊處界的名義等,已如上說,但三科中還有很多的差別意義應(yīng)該分別,故諸論中在說了蘊處界的名義之后,總有諸門分別一科。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五、五十六兩卷中,以五十八門分別:《顯揚圣教論》第五卷,以三十四門分別;《對法論》第三卷,以二十六門分別。在三科中,十八界具足根境識三種的差別最為顯著,故《俱舍論》等,皆依十八界作義門分別,于蘊于處,則準(zhǔn)例推知。這里只想介紹三科中一些比較簡要的差別,且依《五蘊論》就十八界略舉十二義如下:
[1]有色無色門:十八界中‘幾有色?謂十界、一少分:即色蘊自性。幾無色?謂所余界。’(這是《五蘊論》原文,不準(zhǔn)此知。)十界即五根五境十界全,一少分即法界中一分的法處所攝色。十界及法處所攝色皆各具色的自性,故論說言即色蘊自性。所余界是指十界等之所余,即眼等六識界及意意全,并法界中一分,皆是無色。法界中除法處所攝色,其余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種不相應(yīng)行法、六種無為,都是無色性的法!故論說言一分。
[2]有見無見門:‘幾有見?謂一色界。幾無見?謂所余界。’一色界即色塵差別中顯色、形色、表色,皆是眼根所取眼識所緣的可見色境,故是有見法。有見相違是無見義,色界之所余界,即十七界全、皆是無見法。
[3]有對無對門:‘幾有對?謂十色界,若彼于此有所礙故。幾無對?謂所余界。’對是障礙義,若法為能所礙,是為有對。十色界即五根五境,皆是有礙的法,故是有對。無對就是不為能所礙。所余界即六識界與意界及法界,皆無能所礙,故是無對法。有對的差別有三種:(1)障礙有對,如手礙手、石礙石等,障礙即名有對,如前所舉的五根五境就是。(2)境界有對,非約境界自身稱為有對,是指十二界及法界一分諸有境法為境界(色等五境及法界一分)所拘礙束縛,于取境之用,不得自在,是名境界有對。(3)所緣有對,亦非約所緣自身稱為有對,因心心所為自所緣(五根五境及法界一分)所拘礙束縛,于所緣起執(zhí),不得自在,是名所緣有對。前面說的十色界為有對,只約障礙有對分別,非約拘礙有對義說,故準(zhǔn)舉十色界而不及余界。境界所緣有什么差別呢?如《俱舍論》說:‘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zhí)彼而起,彼于心等名為所緣。’
[4]有漏無漏門:‘幾有漏?謂十五界,及后三少分,謂于是處煩惱起故,現(xiàn)所行處故。幾無漏?謂后三少分。’有煩惱隨增,是為有漏。十五界即五根界、五境界及五識界。后三少分即意根界、意識界及法界。后三界通有漏無漏,這里唯取通有漏義邊,故說言少分。無漏即沒有煩惱相應(yīng),無漏中取后三界攝于道諦的通無漏義邊,故亦說言后三少分。但于十八界這樣作有漏無漏的分別,不是究竟的說法。若依據(jù)大乘究竟義,十八界皆通有漏無漏,以《大般涅槃經(jīng)》及《莊嚴(yán)論》等,皆說如來功德身土,純無漏法,如其所應(yīng)的攝在蘊處界中,故蘊處界三科,皆全通有漏無漏,至于《雜集論》等中說前十五界唯是有漏,那是依二乘粗淺境說,故不相違。
[5]界系不系門:‘幾欲界系?謂一切。幾色界系?謂十四;除香味及鼻舌識。幾無色界系?謂后三,幾不系?謂即彼無漏。’系是系屬,即被系縛義,被欲界貪等系縛名欲界系。欲界所系,具足十八界,故說一切。色界中沒有段食,故無香味二境,境無識不生,故能緣二識亦隨之無有,所以除香味二境,及鼻舌二識;有所余十四界全。問:即無香味境,亦應(yīng)無鼻舌根?答:如《俱舍論》說:‘不爾!二根于彼有用,謂起言說及莊嚴(yán)身。’又說:‘鼻舌二根于彼非無,但無香味,以六根愛依內(nèi)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xiàn)起。’無色界中,不但沒有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亦無眼耳鼻舌身五種根界,因為五識的所依根和所緣境都沒有了,故五識亦不生,因此無色界所系者,唯有后三界。不系即非系屬于三界之無漏的十八界法,故說即彼無漏。‘彼’字所指,若依《五蘊》、《雜集》、《俱舍》等論,即唯指后三界通無漏的一分;因為《俱舍》等說十五界唯有漏故。若依大乘究竟義,則‘彼’指全分無漏的十八界法。
[6]蘊取蘊門:‘幾蘊所攝?謂除無為,幾取蘊所攝?謂有漏。’無為無積聚義,不在蘊門攝,故除去它,即除法界中所攝的六種無為。取是執(zhí)取義,若約增勝,欲貪名取,通則一切煩惱,故取是煩惱的總名;由蘊與貪等煩惱更相隨順生長,蘊與取合,故名取蘊;因為蘊通有漏無漏,故以取字簡別無漏五蘊而立有漏名取蘊!峨s集論》第一卷說:問:云何名取蘊:答:以取合故,若為取蘊。取者,謂諸蘊中所有欲貪。何故欲貪說名為?謂于未來現(xiàn)在諸蘊,能引不舍故,希求未來,染著現(xiàn)在。欲貪名取,欲者,希求相;貪者,染著相。由欲希求未來自體為方便故,引取當(dāng)蘊,令起現(xiàn)行:由貪染著現(xiàn)在自體為方便故,執(zhí)取現(xiàn)蘊,令不舍離;是故此二,說名為取。問:何故界處說有取法?答:應(yīng)如蘊說,當(dāng)知界處與取合故,名有取法。
[7]善等三性門:‘幾善?幾不善?幾無記?謂十通三性;七心界,色、聲、及法界一分。八無記。’三性就是善性、不善性、無記性。十八界中,有十界通三性,即七心界、色界、聲界,及法界一分。七心界就是六識界和意界。色聲二界通三性,非約它的自性說,而是約能發(fā)動色聲的心說的。如《顯揚圣教論》第十八卷說:‘色非自體有善惡性,隨能發(fā)心假說善惡。’法界一分,即相應(yīng)法中除去唯一性的善十一、本惑六、隨惑二十;指所余的遍行、別境等,故說言一分。八無記性,即眼等五根和香味觸八法,唯是無記性。法界中所除的善十一和本隨惑,如其所應(yīng)配善惡可知,故論中不說。問:色聲香味觸五種,同為色法,為什么色聲通三性,香等唯無記呢?答:成善惡的身語兩種表業(yè),唯色聲二界,身表業(yè)即色,語表業(yè)即聲,約表示能發(fā)心的善惡,故假說色聲通于三性。實際說來,一切有漏位中,色聲等五法皆唯自性無記,在無漏位一切唯善。
[8]內(nèi)外門:‘幾是內(nèi)?謂十二,除色聲香味觸及法界(疑脫‘一分’二字)。幾是外?謂所余六。’六根、六識、十二界名之為內(nèi),色等六境名之為外。法界中相應(yīng)法五十一種唯內(nèi),余通內(nèi)外,故法界下應(yīng)有‘一分’二字。所余六即前所除的色聲香味觸及法界中一分,這些都還外法,故是外界。
[9]有緣無緣門:‘幾有緣?謂七心界,及法界少分心所法性。幾無緣?謂余十,及法界少分。’緣是攀緣,心心所法名能緣,境是所緣,有彼所緣,名為有緣。六識界、意界,及法界中諸心所法名有所緣,能取境故。余十即十色界,法界少分,即法界中所攝不相應(yīng)行等,不能取境,故名無所緣。
[10]有無分別門:‘幾有分別?謂意識界、意界及法界少分。’此中是就五識說為無分別,因為五識無計度隨念兩種分別故。雖然五識有細分別,以微劣故說言無分別。意界少分即除第八識,取所余二:即第七識和無間滅意。法界少分,即取相應(yīng)法五十一數(shù)。所余界皆是無分別所攝,約舉一示一,故不舉無分別法。
[11]執(zhí)受非執(zhí)受門:‘幾有執(zhí)受?謂五內(nèi)界,及四界少分:謂色香味觸。幾非執(zhí)受?謂余九及四少了。’心心所任持不舍,說名執(zhí)受。五內(nèi)界即眼等五根界。四界少分,即除五境中聲,余色香味觸一分為有執(zhí)受。因為色等四法通內(nèi)外,內(nèi)根色等有執(zhí)受,外塵色等無執(zhí)受,故說言少分。余九即七心界、法界、及聲界。四少分即色香味觸四中唯屬外塵的一分。此等皆非所執(zhí)受的法,故非執(zhí)受。
[12]同分彼同分門:‘幾同分?謂五內(nèi)有色界與彼自識等境界故。幾彼同分?謂彼自識空時與自類等故。’什么是同分彼同分?即根境識三,各作自業(yè),名為同分;不作自業(yè),名彼同分。如眼根取色境,眼識緣色境,與色境之為眼根眼識所取,皆為自業(yè),是名同分。其余的根境識相對各作自業(yè),皆名同分。反之,若根境識各不作自業(yè),名彼同分。因為分是指自己的作用,根境識三同有自己作用之分,故名同分。若非同分,與其他的同分種類相同,名彼同分。如《俱舍論》第二卷說:‘云何同分彼同分義?根境識三,更相交涉,故名為分。或復(fù)分者,是已作用;驈(fù)分者,是所生觸。同有此分,故名同分。與此相違,名彼同分;由非同分與彼同分種類同,名彼同分。’五內(nèi)有色界即五根,自識,即五根各自的能依五識,境界即五根五識各自的所緣境,等顯同分義,即根境識交涉作自業(yè)時,三法行相彼此相同,故名同分。若三中隨滅一法,則所滅一法行相不同故,不可名同分,而種類與彼同故,名彼同分。論說自識空時與自類等,即以種類相同義,解釋彼同分。自識空即眼等識不依眼等根生起緣境用之時,就是根境識不相和合作自業(yè),唯自體相似相續(xù)生,根根相似義,說名彼同分。十八界中分別同分彼同分,正據(jù)根取境名同分。如《瑜伽》五十六說:‘問:此十八界幾是同分?幾彼同分?答:有識眼界各為同分,所余服界名彼同分。如眼界乃至身界亦爾。唯根所攝內(nèi)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非于色等外諸界中,當(dāng)知法界諸有所緣如心界說,諸無所緣如色等說。’由這論文很明顯地可以知道分辨同分彼同分不約境說了。
大乘唯就五識說同分、彼同分,義如上說。若依《俱舍》,則通約六識解說。知彼頌說:‘法同分余二,作不作自業(yè)。’就是法界為第六意識所緣的境,第六意識通緣三世,廣為分別有為無為一切法,這樣則法界為意識之緣,沒有非作自業(yè)的時候而無彼同分了。故說法界唯同分,余十七界通同分彼同分二種。
-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 佛教基本知識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四節(jié) 果德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三節(jié) 修斷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二節(jié) 行位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一節(jié) 菩薩乘的發(fā)心和誓愿
- 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二節(jié) 果
- 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一節(jié) 行
-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二節(jié) 果
-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一節(jié) 行
- 第一章 教理 第六節(jié)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 第一章 教理 第五節(jié) 十二有支
- 第一章 教理 第四節(jié) 四諦
- 第一章 教理 第二節(jié) 五位百法
- 第一章 教理 第一節(jié) 佛法僧三寶
- 禪宗大意·十五、漫談參禪
- 禪宗大意·十四、《心燈錄》談三玄三要
- 禪宗大意·十二、公案的啟示
- 禪宗大意·十一、見性成佛
- 禪宗大意·十、曹洞臨濟參禪方法的差異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