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蘊(yùn)

  受是領(lǐng)納義,這是一個領(lǐng)取納受所緣境界的心所,能生起欣求的愛欲。在我們所緣的境界方面有與我們身心上相違、相順和中庸的三種,所以能緣的心上也就生起了苦、樂、舍三種不同的感受。因此有苦樂舍三受的差別建立,是為三受門。即領(lǐng)納相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領(lǐng)納相順的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領(lǐng)納中庸境相對于身心非逼非悅,說名舍受。對于樂受未得的時候,有希望和合的愛欲,已得有不愿乖離的愛欲;于苦受未得的時候,有不愿會合的欲,已得時有乖離的欲:于舍受起不合不離的非二欲。

  諸論中又于苦樂兩受里從所依根上分出憂受喜受,成為苦樂憂喜舍五受門。從苦樂中分出憂喜,根據(jù)《成唯識論》卷五所說有三個理由:一由逼悅身心的行相有所不同,逼悅于身上,說名苦受樂受;逼悅于心上,說名憂受喜受。二由無分別有分別的不同;即逼迫和適悅在前五識上,都沒有隨念分別和計度分別,說名為苦受樂受;逼迫和適悅在意識上是有分別的,說名為憂為喜。三由粗重輕微有差別,即在五識上的逼悅,都是粗重的。說名為苦為樂;在意識上的逼悅都是輕微的,說名為憂受喜受。

  為什么舍受不分為兩種呢?因?yàn)榉潜品菒偟纳嵯嘣谖遄R和六識上都沒有差別,平等無異,所以不分。

  總起來說,三受是約領(lǐng)受義邊建立的,五受是約從根生義邊建立的。

  又《對法論》在建立受蘊(yùn)門中,依四因、五位、七類的差別,總說二十七受。第一位和第一類有六種:即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這是約所依的根生義邊來說的。第二位和第二類有三種:即苦受、樂受、舍受,這是約受的自體而說的。第三位和第三類有六種:即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這是依五識相應(yīng)的關(guān)系來說的。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這是依意識相應(yīng)的關(guān)系來說的。舍心受并包括七八二識。第四位有第四和第五兩類。第四類三種:即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味受。味是貪著,有味受即自體愛相應(yīng)的受。這是約攀緣自己內(nèi)身起味著的染行相來說的。第五類有三種:即樂無味受、舌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無味是無貪著,即自體愛不相應(yīng)的受,這是約緣慮自己內(nèi)身不起味著的清凈行相來說的。第五位有第六和第七兩類,第六類有三種:即樂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不樂依耽嗜受。耽嗜受是貪愛,耽嗜受即妙五欲愛相應(yīng)的受。這是約緣外境欲塵生起雜染行相來說的。第七類有三種:即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出離是不貪愛、出離受即貪愛不相應(yīng)受。這是約緣慮外境不生貪愛的清凈行相來說的。

  總上五位七類共計二十七受,由四因建立,所以不增不減:(一)由所依故,建立第一位的六種,即約生起受的所依六根建立六受。(二)由自體故,建立第二位的三種,即依苦樂舍三受的行相類別顯示受的自體。(三)由集所依故,建立第三位的六種,集是總攬義,總攬別法為一,故名為集。集五色根類,總名為身,集六七八三心根類,總名為心,從色心二種所依生起身心二受:即集色根所依建立樂苦舍三種身受,集無色根所依建立樂苦舍三種心受。(四)由雜染清凈故,建立第四位的六種,和第五位的六種,染是有漏,清凈是無漏。雜染與清凈,各攝兩門,雜染中攝第四位中的樂有味受等三種,和第五位中的樂依耽嗜受等三種;因?yàn)橛形杜c耽嗜,俱是雜染行相,僅僅是從緣內(nèi)身和外境的不同上分為兩類,所以都在雜染門中所攝建立。清凈中攝第四位的樂無味受等三種,和第五位中的樂依出離受等三種,因?yàn)闊o味與出離俱是清凈行相,僅僅是從緣內(nèi)身和外境的不同上分為二類,所以都在清凈門中所攝建立。這五位七類由四因建立的二十七受,又可總為八義:(一)約根生義說眼觸所生受等六種,(二)約自體說苦等三種,(三)依五識身相應(yīng)說樂身受等三種,(四)依意識身相應(yīng)說樂心受等三種,(五)約緣內(nèi)身染行相說樂有味受等三種,(六)約緣內(nèi)身凈行相說樂無味受等三種,(七)約緣外境染行相,說樂依耽嗜受等三種,(八)約緣外境凈行相說樂依出離受等三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