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佛學“十二緣起”之受支

  淺議佛學“十二緣起”之受支

  受支,是依據(jù)觸支形成的眾感覺,即在外境、根、意識三者和合的基礎上增長起來的人生感應,即能受到外境的影響至愛支之間所有感應。感受支分為苦感、樂感和不苦不樂感三者,所有感覺都歸納于此三感應。

  受支有兩種劃分,其一分為眼識相應受、耳識相應受、鼻識相應受、舌識相應受、身識相應受和意識相應受六受。另一劃分為身苦受、身樂受、心苦受、心樂受以及舍受五受。

  佛法所謂的神識是極頑固的分別心或煩惱心,包含了苦感,也有樂感,還有不苦不樂之感。一切忘心都是無明所為,這些忘心都有相續(xù)的、分別的、讓人煩惱的、不自在的感應,但其本質是空性的,稱為明心。大圓滿特別注重指點心性法。所謂的指點心性是讓人明白忘心與真心的關系和區(qū)別,若不懂忘心就證悟不了真心。所謂的真心就是佛心,也是忘心的本來面目,他從未受過任何污染。不管進行超度法也好,修持中陰也好,若不懂神識的本體,便無法進入到其他門類。

  受支因于六觸故即生于三受。因為有了觸,就會產生痛苦、快樂、非樂非苦三種感受,這三種感受就稱之為“三受”。

  所謂“受支”,是指從兩三歲左右開始,直至行持非梵行之間的這段時間。在此期間,孩童已經可以區(qū)分痛苦、快樂、非樂非苦三種感受。比如,因為他知道這是熱水,如果摸了就會燙手,所以就不會去接觸滾燙的開水。也可以說,通過接觸外境所產生的痛苦、快樂或者非苦非樂的感受,就叫做“受支”。

  這是我們理解“受支”的字面意義。佛學緣起印度,我們能夠看到的佛學著作,都經由漢學先哲大智們翻譯而得,這就要求我們在研究佛學文化的時候,把漢語言文學和漢字的音、形、義同佛學原始教義充分的區(qū)分、歸納、甄別。只有這樣才能在佛學的海洋里遨游,也是我常常要把概念搞清楚的原因。

  我們還是解決受支的概念問題。十二緣起的第七支受支,就是以根境識和合分別三種境為因緣,隨即相應生起苦、樂、舍三種感受。

  以觸生受無法避免,如果觸之后不生受,緣起就不能成立。緣起是此有則彼有,取境之后,受便隨之而來,而且取了可意境,就生起樂受,取非可意境生起苦受,取中庸境現(xiàn)前舍受,絲毫不會錯更不會亂。

  比如,高度近視的人觀看書,沒有戴眼鏡,看不清書上的字,這時以觸會產生苦受,如果戴上眼鏡,能夠清楚地看到字了,心里歡喜樂受就會隨之生起。因此,當境現(xiàn)前時,由分判了別,隨即就會引發(fā)受,而且分判何種境,分判得是否清楚,直接決定了受的狀態(tài)。再比如,蒙古人聽漢人說話,雖然根境識和合了,但他無法判別話義,以這個觸會生起不苦不樂的舍受,如果判別得知這是罵他的粗話,苦受就隨之生起。還有,品嘗一道好菜,鼻根、識與菜的香氣和合能分別香,嘗在口里能分別味,這時樂受就會生起,如果患重感冒,對味香不敏感,樂受就不強烈。這就是受支的緣起規(guī)律。

  以前世的煩惱和業(yè),我們的身心天天會有很多感受,饑寒引生苦受,生活舒適就起樂受。有人流浪街頭,睡在漏風的房屋中,這些不悅意境界以他的自業(yè)所顯現(xiàn),心識了別之后,苦受升起。這都是過去無明緣行熏發(fā)了種子,以種子力而自然引發(fā)起來,沒有那種無明、行和因位識,想顯現(xiàn)也不可能。比如,忽然胃病發(fā)作,身根、身識和體內的境界一和合,就生起疼痛的苦受,而這份苦受,別人根本無法代替,這就是因緣起而受。

  十二緣起圖中,受是用箭刺入眼球表示。眼睛很敏感,箭刺入眼球的苦受特別強烈,以此顯示受的行相也就是一個人的內心感受。

  大家知道,佛學亦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特色。用己之長,補彼之短,并無高下之分。用禪觀來闡釋十二緣起別有一番“風景”。

  禪觀以戒定慧三學為綱領。戒、定保障身心根器的清凈,重點在離欲惡不善法,不為現(xiàn)在惑惱所染,故攝屬于愛、取支。

  慧是在戒定清凈身心下,從現(xiàn)前生命情境入觀無我,所謂觀五蘊無我或四念處無我。理論上,從識支到取支之現(xiàn)前的惑苦,都可做為入觀無我的所緣境,但具體操作上,則以觀察受支深處生命主體之“我受”為方便,證入無我智。

  佛學主張認識和實踐結合,不為認識而認識。主張學以致用,是學習方法的一個典范。

  佛學主張不同的人有不同認識目的,達到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有不同的認識途徑和不同的學習方法。這就為后人如何學習提供了一個借鑒。這就是人應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才能有所收益。這也是佛學的貢獻。

  禪宗的一心三觀論,對于認識的作用,對于客觀世界認識的劃分,都十分有建樹。這就是一個人當運用智慧,正確認識萬物,掌握萬物屬性,掌握萬物客觀規(guī)律以后,正確認識一般和個別事物的關系,了解事物的個性就有了“方向感”,就可以既能從總體又能從個別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質。

  受支,便是把握事物本質的“感同身受”的體驗。就是佛學認識論的基本學術觀點。

  有了觸就有了痛苦、快樂的感受,這些苦樂感受就叫作受支。受是從能夠辨別苦樂感受的因開始,逐漸成長,直到造業(yè)之前的這一階段。

  從受緣支起的過程中,不難看出這仍是個因果的關系。

  三受伴攬三途苦

  三學救拔三界

  三觀禪心道方向

  三世受緣無厘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