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二節(jié)《中論》與《阿含經(jīng)》

  第四章_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tǒng)一

  第二節(jié) 《中論》與《阿含經(jīng)》(p.209~p.216)

  一、論書之類別(p.209)

  論書,有「釋經(jīng)論」,「宗經(jīng)論」。

  【(一)釋經(jīng)論】

  釋經(jīng)論,是依經(jīng)文次第解說的。

  有的以為:如來應機說法,所集的經(jīng)不一定是一會說的,所以不妨說了再說,也不妨或淺或深。

  有的以為:如來是一切智人,說法是不會重復的,所以特重先后次第。

  《大智度論》與《十住毗婆沙論》,是釋經(jīng)論而屬于前一類型的,有南方(重)經(jīng)師的風格1;與(重)論師所作的經(jīng)釋,如無著的釋經(jīng)論2,體裁不同。

  【(二)宗經(jīng)論】

  宗經(jīng)論,是依一經(jīng)或多經(jīng)而論究法義,有阿毗達磨傳統(tǒng)的,都是深思密察,審決法義,似乎非此不可!吨姓摗肥亲诮(jīng)論,但重在抉擇深義。

  【(三)觀行論】

  其實,論書還有「觀行論」3一類,以觀行(止觀)為主!吨姓摗范咂,每品都稱為「觀」,所以古稱《中論》為中觀。如僧肇《物不遷論》說:「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4。

  【※】

  《中論》是宗經(jīng)論,以觀行為旨趣,而不是注重思辨的。

  龍樹所學,綜貫南北、大小,而表現(xiàn)出獨到的立場。

  現(xiàn)在論究龍樹的空義,以《中論》為主,這是后期中觀學者所共通的;以《大智度論》等為助,說明《中論》所沒有詳論的問題。

  二、《中論》與《阿含經(jīng)》、《般若經(jīng)》之關(guān)系(p.209~p.210)

  【(一)《中論》的核心論題】

  《中論》開宗明義,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5。

  《中論》所要論的,是因緣,(新譯為緣起),是八不的緣起;八不的緣起,就是中道。

  【(二)從八不緣起看《中論》與《般若經(jīng)》之關(guān)系(p.210)】

  八不緣起的含義,可說與《般若經(jīng)》相同;而以緣起為論題,以八不來闡明,卻不是《般若經(jīng)》的。6

  【(三)《中論》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fā)《阿含》的緣起深義(p.210)】

  我(印順法師)以為:

  「《中論》是《阿含經(jīng)》的通論;是通論《阿含經(jīng)》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jīng)》的本意所在」。

  「《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確認緣起、空、中道為佛法的根本深義!癜l(fā)《阿含》的緣起深義,將佛法的正見,確樹于緣起中道的盤石」7。

  這一理解,我曾廣為引證,但有些人總覺得《中論》是依《般若經(jīng)》造的。

  這也難怪!印度論師──《順中論》8、《般若燈論》9等,已就是這樣說了。

  【(四)《中論》本著「般若法門」的深悟,而抉發(fā)《阿含經(jīng)》的深義(p.210)】

  我也不是說,《中論》與《般若經(jīng)》無關(guān),而是說:龍樹本著「般若法門」的深悟,不如有些大乘學者,以為大乘別有法源,而〔是〕肯定為佛法同一本源。不過一般聲聞學者,偏重事相的分別,失去了佛說的深義。所以〔龍樹《中論》〕就《阿含經(jīng)》所說的,引起部派異執(zhí)的,一一加以遮破,而顯出《阿含經(jīng)》的深義,也就通于《般若》的深義。

  三、《中論》為《阿含經(jīng)》之通論(p.210~p.213)

  從前所論證過的,現(xiàn)在再敘述一下10:

  【(一)以八不說明中道的緣起說,淵源于《阿含經(jīng)》(p.210~p.211)】

  《中論》的歸敬頌,明八不的緣起。緣起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緣起是離二邊的中道。說緣起而名為「中」(論),是《阿含》而不是《般若》。11

  中道中,

  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阿含經(jīng)》卷12(300經(jīng))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受],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12。

  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阿含經(jīng)》卷12(297經(jīng))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于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圣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故有行」13。

  不來不出的中道,如《雜阿含經(jīng)》卷13(335經(jīng))說:「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讛(shù)法,俗數(shù)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14。

  不生不滅的中道,《阿含經(jīng)》約無為──涅槃說。15涅槃是苦的止息、寂滅,在《阿含經(jīng)》中,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闡明的。

  以八不說明中道的緣起說,淵源于《雜阿含經(jīng)》說,是不庸懷疑的!

  【(二)《中論》引證的佛說多出于《阿含經(jīng)》(p.211~p.212)】

  《中論》所引證的佛說,多出于《阿含經(jīng)》。

  〈觀本際品第11〉說:「大圣之所說,本際不可得」16,出于《雜阿含經(jīng)》卷10(266經(jīng))說:「無始生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17!笩o始生死」的經(jīng)說,龍樹引歸「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18的空義。

  〈觀行品第13〉說:「如佛經(jīng)所說,虛誑妄取相」19。以有為諸行,由妄取而成的虛誑[妄],以涅槃為不虛誑;龍樹解說為:「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20。

  〈觀有無品第15〉說:「佛能滅有無,于化迦旃延,經(jīng)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21。此出于《雜阿含經(jīng)》卷12(301經(jīng))說:「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離無);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離有):是名離于二邊,說于中道」22。

  離有無二邊的緣起中道,為《中論》重要的教證。

  〈觀四諦品第24〉說:「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23。這如《增壹阿含經(jīng)》說:「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設(shè)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医褚丝赡,何須說法」24。

  各部廣律,在梵天請法前,也有此「不欲說法」的記錄。25

  〈觀四諦品第24〉說:「是故經(jīng)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26,如《稻稈經(jīng)》說27。見緣起即見法(四諦),如《中阿含》《象跡喻經(jīng)》說28。

  〈觀涅槃品第25〉說:「如佛經(jīng)中說:斷有斷非有」29。這是《雜阿含經(jīng)》卷9(249經(jīng))說:「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離諸虛偽[戲論],得般涅槃,此則佛說」30。

  【(三)《中論》所討論的內(nèi)容是「阿含」、「阿毗達磨」的法義(p.212~p.213)】

  *《中論》凡二十七品。

  《青目釋》以為:

  前二十五品,「以摩訶衍說第一義道」,后二品「說聲聞法入第一義道」31;《無畏論》也這樣說。32

  〔印順法師評:〕

  然依上文所說,緣起中道的八不文證,及多引《阿含經(jīng)》說,我不能同意這樣的判別!吨姓摗匪^所論的,沒有大乘法的術(shù)語,如菩提心,六波羅蜜,十地,莊嚴佛土等,而是「阿含」及「阿毗達磨」的法義!吨姓摗肥且浪闹B次第的,只是經(jīng)大乘行者的觀察,抉發(fā)《阿含經(jīng)》的深義,與大乘深義相契合而已。

  **這不妨略為分析:

  初二品:總觀八不的始終

  〈觀(因)緣品第1〉觀緣起的集無所生。

  〈觀去來品第2〉觀緣起的滅無所去。

  這二品,觀緣起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總觀八不的始終。

  第3品~第27品:別觀四諦

  ※以下別觀:

  (A)苦諦(第3~第5品)

  〈觀六情品第3〉,〈觀五陰品第4〉,〈觀六種[界]品第5〉,即觀六處、五蘊、六界,論究世間──苦的中道。

  (B)集諦(第6~第17品)

  〈觀染染者品第6〉,觀煩惱法;

  〈觀三相品第7〉,觀有為──煩惱所為法的三相。

  〈觀作作者品第8〉,〈觀本住品第9〉,〈觀然可然品第10〉,明作者、受者不可得。與上二品合起來,就是論究惑招生死,作即受果的深義。

  〈觀本際品第11〉,明生死本際不可得,

  〈觀苦品第12〉,明苦非自、他、共、無因作,而是依緣生。

  〈觀行品第13〉,明諸行的性空。

  〈觀合品第14〉,明三和合觸的無性。

  〈觀有無品第15〉,明緣起法非有非無。

  〈觀縛解品第16〉,從生死流轉(zhuǎn)說到還滅,從生死系縛說到解脫。

  〈觀業(yè)品第17〉,更是生死相續(xù)的要事。

  從〈觀染染者品第6〉以來,共十二品,論究世間集的中道。

  (C)滅諦(第18~第25品)

  〈觀法品第18〉,明「知法入法」的現(xiàn)觀。

  〈觀時品第19〉,〈觀因果品第20〉,〈觀成壞品第21〉,明三世、因果與得失,是有關(guān)修證的重要論題。

  〈觀如來品第22〉,明創(chuàng)覺正法者。

  〈觀顛倒品第23〉,觀三毒、染凈、四倒的無性。

  〈觀四諦品第24〉,明所悟的諦理。

  〈觀涅槃品第25〉,觀涅槃無為、無受的真義。

  從〈觀法品第18〉到此,論究世間集滅的中道。

  (D)道諦(第26~第27品)

  〈觀十二因緣品第26〉,正觀緣起。

  〈觀邪見品第27〉,遠離邪見。

  這二品,論究世間滅道的中道。

  四、《阿含》與《般若經(jīng)》說「空」的異同(p.213)

  《中論》與「阿含經(jīng)」的關(guān)系,明確可見。

  (一)《阿含》說空33,沒有《中論》那樣的明顯,沒有明說一切法空。說種種空,說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經(jīng)》。

  (二)《般若經(jīng)》說空34,主要是佛法的甚深義,是不退菩薩所悟入的,也是聲聞圣者所共的。

  (三)《阿含經(jīng)》說法的方便,與《般若經(jīng)》有差別,但以空寂無戲論為歸趣,也就是學佛者的究極理想,不可說是有差別的。35

  五、《中論》抉擇《阿含經(jīng)》與阿毗達磨論,而貫通了《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jīng)(p.213~p.214)

  (一)龍樹的時代,佛法因不斷發(fā)展而已分化成眾多部派,部派間異見紛紜,莫衷一是!吨姓摗氛f:

  「若人說有我,諸法各異相,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36

  「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37

  聲聞各部派,或說有我有法,或說我無法有;38或說一切法有,或說部分有而部分無。39

  這樣的異見紛紜,與《阿含經(jīng)》義大有距離了!所以《中論》引用《阿含經(jīng)》說,抉擇遮破各部派(及外道)的妄執(zhí),顯示佛法的如實義。

  (二)如〈觀法品第18〉,法是圣者所覺證的。40

  〈觀法品〉從觀「無我我所」而契入寂滅,正是《阿含經(jīng)》義。41 品末說:

  「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42

  「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于遠離生。」43

  上一偈,總結(jié)聲聞法,下一偈是出于無佛世的辟支佛;二乘圣者,都是這樣悟入法性的。

  所以,或以為前二十五品明大乘第一義,后二品明聲聞第一義,是我所不能贊同的。

  (三)又如〈觀四諦品第24〉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44依空而能成立的一切法,出世法是四諦──法,四果──僧,佛,也就是三寶;世間法是生死的罪福業(yè)報。

  (四)總之,依《阿含經(jīng)》說,遮破異義,顯示佛說的真義,確是《中論》的立場。當然這不是說與大乘無關(guān),而是說:《中論》闡明的一切法空,為一切佛法的如實義,通于二乘;如要論究大乘,這就是大乘的如實義,依此而廣明大乘行證。所以,龍樹本著大乘的深見,抉擇《阿含經(jīng)》(及「阿毗達磨論」)義,而貫通了《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jīng)。如佛法而確有「通教」的話,《中論》可說是典型的佛法通論了!

  注解

  ^1

  (1)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37:「龍樹是論師,但也有經(jīng)師隨機方便而貫通的特長,一切論議是與修持相關(guān)聯(lián)的!

  (2)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6:「對于佛的應機說法,或廣或略,或同或異,或淺或深,加以分別、抉擇、條理,使佛法的義解與修行次第,有一完整而合理的體系,所以佛法是宗教而又富于學術(shù)性的。但論者的思想方式,各有所長;不同的傳承發(fā)展,論義也就有部派的異義。等到「大乘佛法」興起,又依大乘經(jīng)造論。如龍樹論,是南方經(jīng)師及北方論學的綜合者。無著、世親等論書,淵源于說一切有部的經(jīng)師及論師,更接近阿毗達磨論者。論是經(jīng)過分別、抉擇,不是依文解義的!

  ^2 如無著菩薩造,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金剛般若論》(大正25,757a~766a);無著菩薩造,隋達摩岌多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論》(大正25,766b~781a)。

  ^3

  (1)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83:「初期的圣典,大概的說:法(經(jīng))的論書,有阿毗達磨論、釋經(jīng)論、觀行論,形成以阿毗達磨論為主的,離經(jīng)法而獨立的論藏!

  (2)《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857:「論書,以『阿毗達磨』為主流,而佛教界還有『釋經(jīng)論』(《順正理論》卷71,大正29,728a)、『觀行論』(《順正理論》卷59,大正29,668b)的存在。《義釋》的性質(zhì),是「釋經(jīng)論」;《無礙解道》的性質(zhì),是「觀行論」。與「經(jīng)師」的「釋經(jīng)論」,「瑜伽師」(禪師)的「觀行論」,風格多少不同;這是銅鍱部阿毗達磨者所作,有阿毗達磨的氣味,但到底不是阿毗達磨論!

  ^4 僧肇著《肇論》卷1:「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大正45,151a21~22)。

  ^5《中論》卷1〈觀因緣品第一〉(大正30,1b14~16)。

  ^6《空之探究》p.218 ~ p.219:

  《中論》依緣起而明即空的中道?帐请x諸見的,「下本般若」確是這樣說的:「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不應住色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凈若不凈,……若我若無我,……若空若不空。」(受等同此說)(《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大正8,540b)。但經(jīng)文說空,多約涅槃超越說,或但名虛妄無實說。依緣起說中道,「下本般若」末后才說到,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9(大正8,578c)說:「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盡,(如)虛空無盡故,般若波羅蜜無盡!珶o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如是觀十二因緣,離于二邊,是為菩薩不共之法」。《阿含經(jīng)》說,佛是順逆觀十二緣起而成佛的。「下本般若」末后,正是說明菩薩坐道場,得一切智(智)的般若正觀。不落二邊(中道)的緣起,《般若經(jīng)》說是「如虛空不可盡」。但如虛空不可盡,經(jīng)上也約五蘊、十二處等說,所以不能說是以緣起來闡明中道,因為在《般若經(jīng)》的歷法明空中,緣起與蘊、處、界、諦、道品等一樣,只是種種法門的一門而已

  ^7印順法師《中觀今論》p.18;p.24。

  ^8

  (1)《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jīng)初品法門翻譯之記》:

  「龍勝菩薩通法之師,依《大般若》,而造《中論》眾典,于義包而不悉。大乘論師,名阿僧佉,解未解處,別為此部!(大正30,39c10-12 )

  (2)龍勝菩薩造,無著菩薩釋《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jīng)初品法門》卷上:

  「問曰:汝說此論,義無次第,或有次第,何意因緣,而說義論,如所依法,如是造論?

  答曰:此如是義。世尊已于《大經(jīng)》中說言:『憍尸迦!于未來世,若善男子,若善女人,隨自意解,為他說此般若波羅蜜,彼人唯說相似般若波羅蜜,非說真實般若波羅蜜。…‥佛言:憍尸迦!彼人當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常。如是說苦、無我、不寂靜、空、無相、無愿,如是乃至說一切智。彼如是人,不知方便,有所得故!E若是般若波羅蜜者,彼無少法可取可舍,若生,若滅,若斷,若常,若一義,若異義,若來,若去,此是真實般若波羅蜜。』(參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541,大正7,784c21-785b2)依彼因緣故造此論,我如是知般若波羅蜜。此方便故,我今解釋,所謂入《中論》門!(大正30,40 a3~b1)。

  (3)《順中論》卷下:「問曰:何者阿含?答曰:此如是義,于《大經(jīng)》中,如來說言:須菩提!一切諸法去來行空,彼人不覺,取著不舍,而彼空法,不去不來,無有一法而不空者。又復說言:一切諸法悉不來者,此是阿含!(大正30,49c3~8)

  ^9

  (1)《般若燈論釋》卷1〈釋觀緣品第一〉:「『普斷諸分別,滅一切戲論;能拔除有根,巧說真實法;于非言語境,善安立文字;破惡慧妄心,是故稽首禮。』釋曰:如是等偈,其義云何?我?guī)熓フ?如自所證,于深般若波羅蜜中,審驗真理,開顯實義,為斷諸惡邪慧網(wǎng)故。彼惡見者,雖修梵行,以迷惑故,皆成不善。今欲令彼悟解正道,依凈阿含,作此《中論》,宣通佛語。」(大正30,51b22~c1)。

  (2)《般若燈論釋》卷15:「以《般若》妙理,開演此《中論》!(大正30,135c11)

  ^10《中觀今論》p.18~p.23!吨杏^論頌講記》p.43~p.46。

  ^11參見《空之探究》p.218~p.219;p.223~p.224。

  ^12

  《雜阿含經(jīng)》卷12(300經(jīng)):「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大正2,85c10~15)

  另參見《雜阿含經(jīng)》卷34(961經(jīng)),大正2,245b。

  ^13 《雜阿含經(jīng)》卷12(297經(jīng)):「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于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圣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緣無明故有行!(大正2,84c20~25)

  ^14 《雜阿含經(jīng)》卷13(335經(jīng)):「云何為第一義空經(jīng)?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yè)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xù),除俗數(shù)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shù)法。俗數(shù)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大正2,92c16~24)

  ^15 《雜阿含經(jīng)》卷12(293經(jīng)):「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大正2,83c13~17)

  ^16

  《中論》卷2〈觀本際品第11〉:「大圣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大正30,16a8-9)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209:「釋尊在經(jīng)上說:『眾生無始以來,生死本際不可得』。什么叫本際?為什么不可得?本際是本元邊際的意思,是時間上的最初邊,是元始。眾生的生死流,只見他奔放不已,求他元初是從何而來的,卻找不到。時間的元始找不到,而世人卻偏要求得他。約一人的生命說,是生命的元始邊際;約宇宙說,是世界的最初形成。在現(xiàn)象中,尋求這最初的,最究竟的,或最根本的,永不可得。」

  ^17 《雜阿含經(jīng)》卷10(266經(jīng)):「佛告諸比丘:于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jié)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大正2,69b5~7)。

  ^18 《中論》卷2〈觀本際品第11〉:「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然者,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大正30,16b8-9)

  ^19

  (1)《中論》卷2〈觀行品第13〉(青目釋):「『如佛經(jīng)所說,虛誑妄取相,諸行妄取故,是名為虛誑!惶撜N者,即是妄取相;第一實者,所謂涅槃,非妄取相。以是經(jīng)說故,當知有諸行虛誑妄取相!(大正30,17a27- b2)

  (2) 參見:Suttanipāta(《經(jīng)集》),739:「此苦須當知,虛偽破壞法,此智觸衰滅,認斯可離貪,諸受滅盡故,無愛故寂滅!;另參見Saṃyutta-nikāya(《相應部》)IV,p.205。

  (3) 參見:Suttanipāta(《經(jīng)集》),757:「愚者如所思,由思為所異。愚思成虛妄,暫法虛妄法!

  Suttanipāta(《經(jīng)集》),758:「涅槃非妄法,諸圣知真實。彼等解真實,無愛故寂滅!

  (4) 參見:《雜阿含經(jīng)》卷10(265經(jīng)):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于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

  離于三法者,身為成棄物。壽暖及諸識,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如木無識想。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系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大正2,69a18-b2)

  ^20 《中論》卷2〈觀行品第13〉(青目釋):「『虛誑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若妄取相法即是虛誑者,是諸行中為何所取?佛如是說,當知說空義。問曰:云何知一切諸行皆是空?答曰:一切諸行虛妄相故空,諸行生滅不住,無自性故空。諸行名五陰,從行生故。五陰名行,是五陰皆虛妄無有定相!(大正30,17b3-10)

  ^21《中論》卷3〈觀有無品第15〉(大正30,20b1-2)。

  ^22

  (1)《雜阿含經(jīng)》卷12(301經(jīng)):「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shè)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于二邊,說于中道!(大正2,85c21~28)。

  (2)另參見:《雜阿含經(jīng)》卷10(262經(jīng)):「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如,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大正2,66c25-67a9)

  ^23《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大正30,33a14-15)。

  ^24 《增壹阿含經(jīng)》卷10〈勸請品第19.1〉:「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不可思惟。休息微妙,智者所覺知,能分別義理,習之不厭,即得歡喜。設(shè)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勞,則有所損,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大正2,593a25~29)

  ^25 參見《四分律》卷32,大正22,786c15-787b4;《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5,大正24,126b。

  ^26《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大正30,34c 6-7)。

  ^27 《佛說稻譬經(jīng)》:「今日世尊睹見稻[卄/干]而作是說:汝等比丘,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即是見佛。」(大正16,816c24~25)。

  ^28 《中阿含經(jīng)》卷7,第30經(jīng)《象跡喻經(jīng)》:「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大正1,467a9~10)。

  ^29 《中論》卷4〈觀涅槃品第25〉:「如佛經(jīng)中說,斷有斷非有,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大正30,35b14-15)。

  ^30 《雜阿含經(jīng)》卷9(249經(jīng)):「尊者阿難又問舍利弗:如尊者所說,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有無亦不應說,非有非無亦不應說,此語有何義?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阿難: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余耶?此則虛言。無余耶?此則虛言。有余無余耶?此則虛言。非有余非無余耶?此則虛言。若言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離諸虛偽,得般涅槃,此則佛說!(大正2,60a12-21)

  ^31 《中論》卷4〈觀十二因緣品第26〉(青目釋):「問曰:汝以摩訶衍說第一義道,我今欲聞說聲聞法入第一義道!(大正30,36b18-19)。

  ^32 參見寺本婉雅譯《(梵漢獨對校•西藏文和譯)龍樹造•中論無畏疏》,p.528,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49年2月。

  ^33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阿含》──空與解脫道〉。

  ^34參見《空之探究》第三章〈《般若經(jīng)》──甚深之一切法空〉。

  ^35

  (1)《大智度論》卷4:「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大正25,85 b18~19);

  《大智度論》卷26:「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末空。何以故?若無我則舍諸法!(大正25,254a8~10)。

  (2) 印順法師《中觀今論》〈自序〉p.3~p.4:

  中觀學值得稱述的精義,莫過于「大小共貫」、「真俗無礙」。龍樹論以為:有情的生死,以無明為根源,自性見為戲論的根本。解脫生死的三乘圣者,體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觀無我無我所而得悟。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三解脫門同緣實相。這樣的三乘共空,對于從來的大小相諍,可得一合理的論斷!褚例垬湔撜f:三藏確是多說無我的,但無我與空,并非性質(zhì)有什么不同。大乘從空門入,多說不生不滅,但生滅與不生滅,其實是一!妇壠鹦钥铡沟姆鸱ㄕ媪x,啟示了佛教思想發(fā)展的實相。釋尊本是多說無常無我的,但依于緣起的無常無我,即體見緣起空寂的。」

  ^36《中論》卷2〈觀然可然品第10〉(大正30,15c24-25)。

  ^37

  (1)《中論》卷1〈觀六種品第5〉(青目釋):

  「『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若人未得道,不見諸法實相,愛見因緣故種種戲論,見法生時謂之為有,取相言有;見法滅時謂之為斷,取相言無。智者見諸法生即滅無見,見諸法滅即滅有見,是故于一切法雖有所見,皆如幻如夢,乃至無漏道見尚滅,何況余見!是故若不見滅見安隱法者,則見有見無!(大正30,8a5-13)

  (2)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131:

  諸法的實相,不可以看作有相,也不可以看作無相,但「淺智」淺見的世間有情,或「見」到「諸法」的實「有」自相,或見到諸法的實「無」自「相」。其實,他「是」「不能見」到虛空及一切法的非有非無的緣起法的。不理解緣起法,就不能通達性空;不通達性空,就有自性見的戲論;有了實有的自性見,就不能見到「滅」除妄「見」的「安隱」寂靜的涅槃「法」!翰坏玫谝涣x,則不得涅槃』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緣起幻有的虛空,是要承認的,從緣起中通達性空,通達了性空,就可證得安隱寂靜的涅槃了。

  ^38

  (1)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p.104 ~ p.105:「聲聞乘的部派多,論典多,見解也多。以從空到有的意義來觀察,玄奘三藏曾有六宗之判。一、我法俱有宗──犢子本末五部及說轉(zhuǎn)部(經(jīng)量本計)。二、法有我無宗──說一切有部。三、法無去來宗──大眾分別說系及經(jīng)量部。四、現(xiàn)通假實宗──說假部。五、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六、諸法但名宗──一說部!

  (2) 華嚴宗判為十宗:(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無宗,(三)法無去來宗,(四)現(xiàn)通假實宗,(五)俗妄真實宗,(六)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絕宗,(十)圓明具德宗。參見:法藏《華嚴經(jīng)探玄記》卷1(大正35,116b3-29)

  ^39 以蘊、處、界三科來說:(一)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皆是實有。(二)經(jīng)部師主張:唯界是實,蘊、處為假。(三)世親《俱舍論》主張:唯蘊是假,處、界是實。(參見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p.194~p.200)

  ^40

  (1)《空之探究》p.216注18:《中論》〈觀法品〉,漢譯《般若燈論》與《大乘中觀釋論》,品名相同;而西藏所傳,月稱注本作〈觀我品〉,無畏等作〈觀我法品〉,「法」的古義,有些人是忘失了!

  (2)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308 ~ p.309:「法是軌持,軌是規(guī)律,或軌范;持是不變,或不失。事事物物中的不變軌律,含有本然性、必然性、普遍性的,都可以叫做法。合于常遍本然的理則法,有多種不同,但其中最徹底最究竟最高上的法,是一切法空性,F(xiàn)觀這真實空性法,所以叫觀法!

  ^41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310 ~ p.312:

  本品(〈觀法品〉)的意義,中觀家的解釋,每有不同。如體悟的真理,是大乘所悟的?是小乘所悟的?大小乘所悟的,是同是異?這都是諍論所在。

  清辨說:小乘唯悟我空,大乘悟我法二空。所以他解釋本品時,就依這樣的見解去分別,以為這頌是小乘所悟的,那頌是大乘所悟的。

  月稱說:大乘固然悟我法二空,小乘也同樣的可以悟入我法二空性。所以他解釋本品時,不分別大小。

  〔印順法師評:〕依本論(《中論》)以考察論主的真意,月稱所說是對的。本品先明我空,后明法空。大乘、小乘的正觀實相,確乎都要從我空下手的;通達了我空,即能通達我所法空。有我見必有我所見,得我空也可得法空。所以釋尊的本教,一致的直從我空入手。其中,悟二空淺的是小乘,如毛孔空;悟二空深的是大乘,如太虛空。悟入有淺深差別,而所悟的是同一空性;真理是不二的。

  本品在全論的科判中,青目的《中觀論釋》,西藏的《無畏論》,佛護的《中論釋》等,都說后二品是以聲聞法入第一義,前二十五品是以大乘法入第一義。這樣,本品是依大乘法悟入第一義了。

  〔印順法師評:〕但細究全論,實依四諦開章,本不能劃分大小。本品的頌文,從無我入觀,到辟支佛的悟入,也決非與二乘不同。所以,本品是正確指示佛法悟入真實的真義,即釋尊本教(阿含)所開示的;三乘學者,無不依此觀門而悟入的。…… 佛的根本教典,主要的明體悟我空,所以論主說《阿含》多明無我,多說我空。但佛的本意,生死根本,是妄執(zhí)實有,特別是妄執(zhí)實有的自我,所以多開示無我空。如能真的解了我空,也就能進而體悟諸法無實的法空了。……從破我下手,顯示諸法的真實,為三乘學者共由的解脫門。……一切法性空,卻要從我空入手,此是本論如實體見釋尊教意的特色。

  ^42《中論》卷3〈觀法品第18〉(大正30,24a11-12)。

  ^43《中論》卷3〈觀法品第18〉(大正30,24a13-14)。

  ^44《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大正30,33a22-23)。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