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七節(jié) 中道——中論與中觀

  第四章_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tǒng)一

  第七節(jié) 中道——中論與中觀(p.255~p.261)

  一、緣起、空性、假名、中道(p.255~p.256)

  【(一)龍樹《中論》的「空假中偈」】

  《中論》〈觀四諦品第24〉云: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1

  在緣起即空,亦是假名以下,接著說:亦是中道。

  【(二)《阿含經(jīng)》的緣起、中道】

  上文曾經(jīng)說到:中道的緣起,是《阿含經(jīng)》說。2

  【(三)《般若經(jīng)》的空性、假名】

  《般若經(jīng)》的特色,是「但有假名(無實(shí))」,「本性空與自性空」。3

  自性空,約勝義空性說。4

  到「中本般若」末后階段,才以「從緣和合生無自性」,解說「自性空」。5

  【(四)龍樹以「無自性」貫通《阿含經(jīng)》的「緣起中道」與《般若經(jīng)》的「空性假名」】

  自性空有了無自性故空的意義,于是龍樹起來,一以貫之,而說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6──大乘佛法中最著名的一偈。

  二、不落二邊的中道(p.256~p.257)

  【(一)《阿含經(jīng)》的中道(p.256)】

  中道,是佛法也是佛弟子遵循的唯一原則。一切行為,一切知見7,最正確而又最恰當(dāng)?shù)?就是中道,中是不落于二邊──偏邪、極端的。8

  1、「行為」的中道(p.256)

  以「行」來說:

  (1)離苦樂二邊之中道

  《拘樓瘦無諍經(jīng)》說:耽著庸俗的欲樂是一邊,無義利的自苦行是一邊,「離此二邊,則有中道」,中道是八圣道。9

  這一教授,是多種「經(jīng)」、「律」10所說到的。

  (2)不急不緩、心住平等之中道

  如佛教化二十億耳說:如「彈琴調(diào)弦,不急不緩,適得其中,為有和音可愛樂」。所以「極大精進(jìn),令心調(diào)掉舉亂;不極精進(jìn),令心懈怠。是故汝當(dāng)分別此時(shí),觀察此相」11。

  修行也要適得其中,是要觀察自己身心,善巧調(diào)整的。如煉金那樣,不能「一向鼓[糒-米+韋]12」,「一向水灑」,「一向俱舍」,而要或止、或舉、或舍,隨時(shí)適當(dāng)處理的,這才能「心則正定,盡諸有漏」13。

  因此,修行成就無相三昧的,「是不踴不沒」,心住平等的。14

  2、「知見」的中道(p.256~p.257)

  這一原則,應(yīng)用于知見的,就是「處中說法」15的緣起,緣起法不落二邊──「一與異,斷與常,有與無」的。正確而恰當(dāng)?shù)闹械?不是折中,不是模棱兩可,更不是兩極端的調(diào)和,而是出離種種執(zhí)見,息滅一切戲論的。16

  【(二)《般若經(jīng)》的「假名、空性」是對「緣起中道說」的充分闡明(p.257)】

  從這一原則去觀察,《般若經(jīng)》的「但名無實(shí),自性皆空」,只是「緣起中道說」的充分闡明。

  緣起法為什么是中?

  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但有假名(無實(shí));

  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即是空。

  空,所以無自性,是假名的緣起。

  假名的緣起,所以離見而空寂。

  【(三)《中論》的八不中道: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p.257)】

  以假名即空──性空唯名來說緣起的中道,中道是離二邊的,也就是《中論》所說的八不。

  依中道──八不的緣起(假名),能成立世俗諦中世出世間一切法。

  依中道──緣起的八不(空),能不落諸見,契如實(shí)義(勝義)。

  所以《中論》最著名的一頌,可表解如下:

  [Fig]

  三、從「二諦」說「中道」(p.257~p.260)

  【(一)二諦:世俗諦、第一義諦(p.257~p.258)】

  「中本般若」后分,一再的說到二諦。17

  《中論》也是以二諦來說明佛法的,如卷4說: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18

  佛為眾生說法,不能不安立二諦;如沒有相對的「二」,那就一切不可說了。

  如世間眾生所知那樣的,確實(shí)如此,名為世俗諦,「諦」是不顛倒的意思。

  第一義諦──勝義諦,是圣者所知的真實(shí)義。

  眾生世間所知,雖然共知共見,確實(shí)如此,其實(shí)是迷惑顛倒,所以生死不已。

  求勝義的佛法,是要于世間一切法,離顛倒迷惑而通達(dá)實(shí)義,這是安立二諦的根本意趣。

  【(二)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p.258)】

  然第一義諦,世間的名、相、虛妄分別,是不能表達(dá)的,所以說勝義諦如何如何,還是依世俗諦方便說的。如: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4〈問相品 第49〉說:

  如是(空性)等相,是深般若波羅蜜相。佛為眾生,用世間法故說,非第一義。19

  2、《大智度論》卷42〈釋集散品 第9〉:

  若名字因緣和合無,則世俗語言眾事都滅;世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20

  世俗諦是眾生迷謬所知的,雖是惑亂,卻是重要的,我們凡夫正是處在這一情境中呀!所以要依止世俗諦,才能表示第一義諦;才能從勘破世俗迷妄中,去通達(dá)勝義諦。

  【(三)依緣起而離邊見,正確體見真實(shí)義,即是中道(p.258~p.259)】

  依《中論》的二諦來觀察龍樹最著名的一偈21:

  眾生迷妄所知的世俗諦,佛說是緣起的;

  依緣起而離邊見,能正確的體見實(shí)義,這就是中道。

  但一般人,部派佛教者,不能如實(shí)地理解緣起,到頭來總是陷入「依實(shí)立假」的窠臼,不能自拔。22

  所以,《般若經(jīng)》說:一切法是假名,通達(dá)自性空寂,這就是二諦說。

  《中論》依緣起立論:緣起法即空性,顯第一義;緣起即假名,明世俗諦。23

  這樣的假有即性空,性空(也是依假名說)不礙假有,就是緣起離二邊的中道。

  說緣起即空、亦假、亦中(《回諍論》說緣起、空、中道是同一內(nèi)容24),而只是二諦說。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說,不是龍樹論意。25

  【(四)世俗名言是「二」,無決定性,在觀行中應(yīng)隨時(shí)善巧把握「中道」(p.259~p.260)】

  引人轉(zhuǎn)迷向覺,依世俗諦說法:緣起無自性故空,空故依緣起有──中道說,能善立一切法,遠(yuǎn)離一切見,可說是非常善巧的教說!

  不過世俗的名言是「二」,是沒有決定性的;名義內(nèi)在的相對性,在適應(yīng)眾生,隨時(shí)隨地而流行中,不免會引起異議,那也是世間常法。

  依第一義諦,空,無生等,只是一個(gè)符號,并不等于第一義。如空以離諸見為用,著空也就不是中了,所以說:「空亦復(fù)空」,「空亦不可得」。

  而且,在緣起即空的觀行中,正如上引經(jīng)文所說,要隨時(shí)善巧的適得其中,

  《大智度論》這樣說:

  【1】卷70〈釋問相品 第49〉

  般若波羅蜜,離二邊,說中道:雖空而不著空,故為說罪福;雖說罪福,不生常邪見,亦于空無礙。26

  【2】卷91〈釋照明品 第81〉

  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愛著眾生故說空,為取相著空眾生故說有,有無中二處不染。27

  【3】卷61〈釋隨喜回向品 第39〉

  有相是一邊,無相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諸法實(shí)相。28

  【4】卷43〈釋集散品 第9下〉

  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shí)相,……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税闳舨_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29

  【1】【2】是為眾生說中道。

  【1】說者說有而不生常等見,說空而不著空。

  【2】對治眾生的偏執(zhí),為著空者說有,為著有者說空。這樣,才是善說中道。

  【3】【4】是「中道行」。在般若行中,有相是一邊,無相──空也是一邊;是般若與非般若的分別,也都是一邊。

  般若行是以不取著為原則的,如心有取著,即使是善行、空行,也都是邊而非中!栋闳艚(jīng)》稱之為「順道法愛生」30;譬喻為「如雜毒食」31。

  舉《阿含經(jīng)》所說,觀空、無所有、無相不應(yīng)生著,若生著即不得解脫

  佛所開示的解脫道,如空,無所有,無相,《阿含經(jīng)》32早已指出:

  有的以慧得解脫,染著的不得解脫,就生在無所有處;33

  有的以慧得解脫,如染著而不得解脫,就生在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34

  「中論」與「中觀」

  原理與方法,是有準(zhǔn)則的,但還是世俗的,是否能善巧適中,那真如中國所說:「運(yùn)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學(xué)者應(yīng)注意佛法的實(shí)踐性,不只是「中論」而更是「中觀」才得!

  注解

  ^1 《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大正30,33b11~12。參見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469~p.475。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p.140~p.142。

  ^2參見《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二節(jié)〈《中論》與《阿含經(jīng)》〉p.210~p.211。

  ^3《空之探究》第三章•第四節(jié)〈空之發(fā)展與類集〉p.163 ~ p.164:

  統(tǒng)觀「中本般若」全經(jīng),從不同事義以顯示空性,以「本性空」、「畢竟空」、「自性空」、「自相空」,特別是自性空與自相空,應(yīng)用得最為廣泛。

  ^4

  (1)《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七節(jié)〈自性空與無自性空〉p.183:

  般若法門本是直觀深法性的,空(性)是涅槃的異名,所以自性也約勝義自性說。然般若法門的開展,不但為久行說,為鄰近不退者說,也為初學(xué)說;不但為利根說,也為鈍根說。這一甚深法,在分別、思惟、觀察,非勘破現(xiàn)前事相的虛妄不實(shí),從虛妄不實(shí)去求突破不可。這所以多說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自性」了。

  (2)《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七節(jié)〈自性空與無自性空〉p.184:

  《般若經(jīng)》中處處說本性空,也處處說自性空,意義也大致相同。自性空,本是勝義自性空,如說:「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大正8,228b;《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大正8,159c)。這是以空、離來表示自性;自性空并非沒有自性。由于「假名無實(shí)」,「虛妄無實(shí)」,與空的空虛義相關(guān)聯(lián),而自性空有了無世俗自性的意義,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4(大正8,398b)說:「是名,但有空名,虛妄憶想分別中生。……此事本末皆無,自性空故」。

  ^5

  (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413:「云何自性空?自性謂諸法能和合自性,當(dāng)知此中自性由自性空,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善現(xiàn)!是為自性空!(大正7,73c15~17)

  (2)「自性空」,鳩摩羅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譯為「有法空」!赌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5:「何等為有法空?「有法」名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有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有法空!(大正8,250c23~25);(參見《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4a18~21)。

  (3)《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五節(jié)〈空之解說〉p.169: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自性是「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或作「諸法能和合自性」。自性是不可得的,名自性空。

  (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7〈十無品第25〉:「如我,諸法亦如是無自性,舍利弗!諸法和合生故無自性」。(大正8,269a23-24)

  (5)《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2〈道樹品第71〉:「世尊!何因緣故,諸法自性無?佛言:諸法和合因緣生,法中無自性,若無自性,是名無法。以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當(dāng)知一切法無性,何以故?一切法性空故,以是故,當(dāng)知一切法無性。」(大正8,378a25~29)

  ^6《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大正30,33b11~12。

  ^7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10:

  知是行的觸角,是行的一端,在正行中,知才能深刻而如實(shí)。離了中道的正行,沒有正知,所以佛法的正見真諦,近于哲學(xué)而與世間的哲學(xué)不同。同時(shí),八正道的最后是正定,是寂然不動而能體證解脫的。這正定的體證解脫,從中道的德行中來,所以近于宗教的神秘經(jīng)驗(yàn),而與神教者的定境、幻境不同。也就因此,中道行者有崇高的理智,有無上解脫的自由,雖說是道德的善,也與世間的道德不同。中道統(tǒng)一了真諦與解脫,顯出釋尊正覺的達(dá)磨的全貌。

  ^8

  (1)印順法師《中觀今論》p.8 ~ p.9:

  正見緣起的中道,為釋迦本教的宗要。不苦不樂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等是「理的中道」,這僅是相對的區(qū)分而已。實(shí)則行的中道里,以正見為先導(dǎo),即包含有悟理的正見中道;唯有如此,才能不落苦樂兩邊的情本論。同時(shí),悟理即是正行的項(xiàng)目,正見緣起,貫徹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兩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依于正見緣起,能離斷常、有無等二邊的戲論,發(fā)為人生的實(shí)踐,自然是不落苦樂二邊的中道。

  (2) 印順法師《性空學(xué)探源》p.22 ~ p.23:

  中道,本形容中正不偏!栋⒑(jīng)》中,就「行為實(shí)踐」上說的,是離苦樂二邊的不苦不樂的中道行(八正道)。在「事理」上說的,即緣起法。緣起法是佛教的中道法,為什么呢?因?yàn)榫壠鸱ǹ梢噪x諸邊邪執(zhí)見。如《雜阿含》300經(jīng)與961經(jīng),說緣起以離常斷二邊見;926經(jīng)與262經(jīng),說緣起以離有無二邊見;297經(jīng)說緣起以離一異二邊見。這斷常、有無、一異等偏邪執(zhí)見,均可由這緣起法來遠(yuǎn)離它;反過來,可顯示緣起法的不斷不常、非有非無、不一不異。一面破諸外道的偏邪,一面顯示諸法的實(shí)相,所以緣起法是中道。

  ^9

  (1)《中阿含經(jīng)》卷43(169經(jīng))《拘樓瘦無諍經(jīng)》:「莫求欲樂、極下賤業(yè),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無義相應(yīng)者,因此故說。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wù)?此何因說?有圣道八支: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wù)?因此故說!(大正1,701c11-17)

  (2)《中部》(139經(jīng))《無諍分別經(jīng)》(日譯南傳11下,p.320~p.321)。

  ^10 《五分律》卷15,大正22,104b22~28:「佛復(fù)告曰:世有二邊不應(yīng)親近。一者、貪著愛欲說欲無過,二者、邪見苦形無有道跡,舍此二邊便得中道,生眼、智、明、覺,向于泥洹。何謂中道?所謂八正,正見、正思、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為中道!

  ^11

  (1)《雜阿含經(jīng)》 卷9(254經(jīng)),大正2,62c。

  (2)《中阿含經(jīng)》卷29(123經(jīng))《沙門二十億經(jīng)》,大正1,612a~b。

  (3)《增支部》「六集」(日譯南傳20,p.129)。

  ^12[糒-米+韋]:皮鼓風(fēng)囊,俗稱風(fēng)箱。(《漢語大字典》,第7冊,p.4509)

  ^13

  (1)《雜阿含經(jīng)》卷47(1247經(jīng)),大正2,342a6~20:

  爾時(shí),世尊告諸比丘:「應(yīng)當(dāng)專心方便,隨時(shí)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shí)思惟止相,隨時(shí) 思惟舉相,隨時(shí)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于是處其心下劣。若復(fù)一向思惟舉相,則于是處掉亂心起。若復(fù)一向思惟舍相,則于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以彼比丘隨時(shí)思惟止相,隨時(shí)思惟舉相,隨時(shí)思惟舍相故,心則正定,盡諸有漏。如巧金師、金師弟子,以生金著于爐中增火,隨時(shí)扇[糒-米+韋],隨時(shí)水灑,隨時(shí)俱舍。若一向鼓[糒-米+韋]者,即于是處生金焦盡。一向水灑,則于是處生金堅(jiān)強(qiáng)。若一向俱舍,則于是處生金不熟,則無所用。是故巧金師、金師弟子,于彼生金,隨時(shí)鼓[糒-米+韋],隨時(shí)水灑,隨時(shí)兩舍,如是生金得等調(diào)適,隨事所用。如是比丘!專心方便,時(shí)時(shí)思惟憶念三相,乃至漏盡」。

  (2)《增支部》「三集」(日譯南傳17,p.422~p.423)。

  (3)《瑜伽師地論》卷13,大正30,344a;卷31,大正30,456a~b,詳述「止、止相、止時(shí);觀、觀相、觀時(shí);舉、舉相、舉時(shí);舍、舍相、舍時(shí)」。

  ^14

  (1)《雜阿含經(jīng)》卷20(556經(jīng)),大正2,145c21~26:

  時(shí)諸比丘尼白佛言:「世尊!若無相心三昧,不踴、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無相心三昧,世尊說是何果、何功德」?佛告諸比丘尼:「若無相心三昧,不踴、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無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2)《增支部》「九集」(日譯南傳22上,p.126~p.127)。

  (3)《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六節(jié)〈無相〉,p.36 ~ p.37:

  智果智功德的無相心三昧,《大毗婆沙論》以為是空三摩地的別名(卷104,大正27,541b~c)。《瑜伽師地論》對無相心三摩地的解說,如卷12(大正30,337b)說:「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于彼諸取蘊(yùn)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如經(jīng)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侄蚓壢霟o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諸相不厭不壞,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于無相界正思惟故,于彼無相不堅(jiān)執(zhí)著,故名不昂」。不低不昂的無相心三昧,正是經(jīng)中所說,不勇不沒的,智果智功德的三昧!惰べふ摗匪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