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gòu)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白話(一)

  《大乘起信論》白話

  馬鳴菩薩造

  梁天竺三藏法師真諦

  明憨山德清禪師直解

  中華習(xí)教沙門 超然 白話

  沙 門來 華白話證義

  我以生命皈依那窮盡十方的,

  具有最殊勝意業(yè)的正遍知者;

  其身業(yè)殊勝于色法自在無礙,

  以最勝語業(yè)救世的大悲佛陀!

  我歸依佛陀的法身實相妙體,

  那無邊無際的真如法性大海;

  具足無量妙性功德之如來藏!

  還有那些如實修行的賢圣僧!

  為了利益有緣眾生而造此論,

  令其去除疑惑舍棄邪見執(zhí)著;

  并發(fā)起大乘佛法的真正信心,

  佛陀正覺的種子將不斷流傳。

  總論:“有一個法門,能夠幫助眾生發(fā)起大乘正信之根。所以,應(yīng)當講說。”

  “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進行講說,那五個方面呢?第一、因緣分;第二、立義分;第三、解釋分;第四、修行信心分;第五、勸修利益分。”

  第一、因緣分

  首先講說第一因緣分。

  問:“由于什么樣的因緣,要造這部論呢?”

  回答說:“造這部論的因緣有八種,哪八種呢?第一、因緣總相。就是為了讓有緣眾生,能夠遠離一切苦,得到究竟的安樂。而不是為了追求人世間的名聞利養(yǎng),以及恭敬的緣故。”

  “第二、是為了解釋如來教法當中的根本教義,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正確的理解,而不會發(fā)生錯謬的緣故。”

  “第三、是為了讓那些善根已經(jīng)成熟的眾生,在大乘教法當中能夠成就菩薩初住以上位次,得到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四、是為了讓那些善根微少的眾生,通過學(xué)習(xí)發(fā)心和各種修行,逐漸成熟信心的緣故。”

  “第五、是為了那些惡業(yè)眾生而開示方便法門,讓他們通過禮佛懺悔等方法,而消除罪惡業(yè)障;從而保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逐漸遠離愚癡和我慢,出離邪見之網(wǎng)的緣故。”

  “第六、是為了開示修習(xí)止觀法門,以便對治凡夫和二乘人心中過失的緣故。”

  “第七、是為了開示專心念佛求生凈土的方便法門,以便那些怯弱眾生,能夠往生到凈土當中見佛聞法,得到?jīng)Q定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八、是為了開示大乘教法的殊勝利益,勸導(dǎo)眾生勤奮修行的緣故。”

  “有以上這些因緣,所以要造這部論。”

  問:“上述這些法義,在佛經(jīng)當中都已經(jīng)具備,何必要重新講說呢?”

  回答說:“佛陀經(jīng)教當中,雖然已經(jīng)具有這些法義;但因為眾生的根機和修行的力量,各自不同,接受和悟解法義的因緣也千差萬別。比如,如來在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機猛利,如來作為說法之人,其身口意三業(yè)也極為殊勝。所以,世尊圓滿的法音,一經(jīng)演說,各類眾生都能夠平等地得到悟解。這種情況下,就不必造論了。”

  “在如來滅度以后,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廣學(xué)多聞,從而得到悟解;”

  “也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通過少量的聽聞經(jīng)教,就可以獲得廣大的悟解;”

  “或者有的眾生,智慧根器比較遲鈍,需要借助于詳細廣博的論著,才能夠獲得悟解;”

  “還有一些眾生,因為廣大的經(jīng)論,文字內(nèi)容太多而煩惱,心中希望通過修持少量的文字,而包含多數(shù)法義,最終達成悟解。”

  “鑒于上述因緣,這一部論,就是為了從總體上,概括如來廣大深妙教法當中無量無邊法義的緣故而作。為了最后一類眾生的緣故,應(yīng)當講說此論。”

  第二、立義分

  前文講說因緣分完畢,繼續(xù)講說立義分,樹立大乘正義。

  “所謂大乘,從總體上來說,有兩個方面。那兩個方面呢?第一是法;第二是法義。”

  “這里所說的法,其實就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心。這個心已經(jīng)包括了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依賴于這個心,才能夠顯示大乘的真正含義。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心的真如相,就顯示了大乘之體;這個心的生滅因緣相,能夠顯示大乘本具的體、相、用三大的緣故。”

  “這里所說的法義,共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體大,就是說一切萬法平等具有真如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無差別的緣故。”

  “第二、相大,就是說如來藏當中,圓滿具備無量無邊自性功德的緣故。”

  “第三、用大,這個大乘心法,能夠生起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善因果的緣故;它也是一切諸佛在本來因地,所乘坐之妙法的緣故;乃至于一切菩薩,都是乘坐這個大乘心法到達如來究竟圓滿果地的緣故。”

  第三、解釋分

  前文講說立義分完畢,繼續(xù)講說解釋分,解釋大乘法義。

  “解釋大乘法義分為三個方面。那三個方面呢?第一、顯示正義;第二、對治邪執(zhí);第三、分別發(fā)趣道相。”

  第一、顯示正義

  “所謂的顯示正義,在這一個大乘心法當中,可以分為兩種法門。哪兩種呢?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它們分別能夠總括包容一切萬法。其中的含義是什么呢?因為這兩個法門,沒有辦法相分離的緣故。”

  一、心真如門

  “所謂的心真如門,也就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就是說心性從來不曾產(chǎn)生,也永遠不會滅亡。一切看似繽紛繁雜的各種事物,只是因為心中的妄想念頭才顯示出了差別;倘若能夠離開妄想念頭的話,就沒有了一切境界的樣子。因此,一切萬法,從根本上來說,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虛假名字之相;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其本質(zhì)究竟平等;其本性沒有絲毫生滅變異;其本源沒有辦法被破壞。一切的一切,全都只是一心而已,所以叫做真如。”

  (問:“為什么一切法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名字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語言文字,以及名字,都沒有任何真實的內(nèi)容。”

  (問:“為什么一切法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法只是隨著妄想念頭而顯現(xiàn),其本性是了不可得的。”

  (問:“倘若語言名字相和心念分別相都遠離的話,什么是真如相呢?)

  答:“這里所說的真如,沒有任何相貌。”

  (問:“既然已經(jīng)遠離名字相,為什么還會有真如這個名字呢?”

  答:“這里所說的真如,乃是語言文字的極致。只是借用文字,來除去對于文字的執(zhí)著罷了,它也沒有什么確定的名字相。”

  (問:“既然遠離了名字和語言之相,這個真如還可以遠離嗎?)

  答:“這個真如之體沒有什么可遠離的,因為一切法都是真如的緣故。”

  (問:“是不是一切虛假語言名字都遠離了以后,只確立真如這一個法呢?)

  答:“真如也沒有什么好確立的。因為一切法都和真如同體,沒有任何差別。要知道,一切萬法,超越了語言文字,也超越了心念分別,所以叫做真如。”

  問:“倘若像您所說,真如超越了語言文字和心念分別的話。一切修行的眾生們,應(yīng)當怎樣隨順這樣的法義,從而得以悟入真如呢?”

  答:“倘若修行的人,能夠知道一切萬法,雖然可以方便言說;而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么能說的人,也沒有什么可說的法。雖然可以因為一切法而生起念頭,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么能念的我,也沒有什么可念的法。這就叫做隨順的方法。像這樣隨順修行,一旦行到心體離念,就叫做悟入真如。”

  “另外,這個一心真如當中,按照語言文字的分別表述,含有兩個方面的法義。哪兩個方面呢?(一)如實空。因為一切妄念染法如實空的緣故,所以能夠顯現(xiàn)出究竟實相。(二)如實不空。因為真如自體不生不滅,本來就圓滿具備種種無漏解脫自性功德的緣故。”

  (一)如實空

  “所謂的如實空,是說從無始以來,真如一心與一切虛妄污染之法,從來就不相應(yīng)的緣故。也就是說,真如一心從根本上遠離一切法之間的差別之相,因為根本就沒有虛妄心念的緣故。”

  “應(yīng)當知道,這個真如自性,它既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既不是‘非有相,非無相’;也不是‘亦有相,亦無相’。它遠離有無四句的執(zhí)著。”

  “這個真如自性,與一切法之間,既不是‘一相\’;也不是‘異相\’;既不是‘非一相,非異相’;也不是‘亦一相,亦異相’。它也遠離一異四句的執(zhí)著。”

  “乃至于總說如實空的法義:就是因為一切眾生有虛妄生滅心的緣故,在念念分別當中,與真如一心不相應(yīng),所以叫做如實空。倘若遠離了虛妄生滅心以后,在究竟實相當中,就沒有什么可以空的了。”

  (二)如實不空

  “所謂的如實不空,前文已經(jīng)顯發(fā)出了空而無妄的真如法體;這個真如法體,當體就是真如一心。這個真如一心,它不生不滅,恒常不變;而且,本有的清凈妙法在其中圓滿具足,所以叫做如實不空。但是,在這個不空當中,也沒有什么有相的真實之法可以得到;因為心體離念的境界不可思議,只有親自證得,才能與真如一心相應(yīng)的緣故。”

  二、心生滅門

  “所謂的心生滅門,依賴于如來藏的緣故,所以有了生滅心念(譬如波濤依賴于海水而有)。雖然有了生滅心念,并不會破壞不生不滅的心體。這時,所謂的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既不是一體,也不是異體,名字叫做阿賴耶識。”

  “這個阿賴耶識有兩種含義,能夠包容一切法,也能夠生起一切法。哪兩種含義呢?(一)覺義;(二)不覺義。”

  (一)覺義

  “所謂的覺義,就是指在念頭平息之際,本來離念的心體得以顯現(xiàn)。那個遠離念頭生滅相的本來心體,它平等于虛空法界,沒有不周遍的地方。于是,整個法界顯現(xiàn)為沒有任何差別和對立的一味真心,這就是如來的平等法身。因為這個平等法身是眾生本來就具有的,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覺悟,稱之為本覺。”

  “為什么呢?這個本覺的名字和含義,是相對于始覺來說的。而這個始覺,所覺悟的就是本覺,實質(zhì)是一樣的。所謂的始覺,相對于心體離念的本覺來說,一切眾生都在無明妄念當中,所以有了眾生的不覺;從不覺當中修行,一旦心體離念,就叫做始覺。再進一步,把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究竟覺;而尚未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非究竟覺。”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比如普通凡夫,發(fā)覺自己的心在前面起了惡念,能夠停止后面的惡念,讓它不再繼續(xù)生起來。這雖然也叫做覺,但其實還是不覺。”

  “對于聲聞、緣覺的二乘修行人,以及初發(fā)心住以上的三賢位菩薩來說,他們能夠覺察從分別念到執(zhí)著念的變化;所以在他們的念頭當中,沒有了執(zhí)著取舍的變異之相。因為已經(jīng)舍離了較粗的分別執(zhí)著心念的緣故,叫做相似覺。”

  “對于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們來說,他們能夠覺知心念當中的分別和對立;所以,他們的念頭已經(jīng)沒有了沾染境界的住著之相。因為已經(jīng)遠離了分別心,這種較粗心念的緣故,叫做隨分覺。”

  “對于菩薩地的盡頭,十地后心的菩薩來說,他們的三昧觀行已經(jīng)深入到了極點。最后一念觀照,與無念心體相應(yīng),就會覺悟到心念的最初生起之相;于是,他們的心就不會再有最初的妄動。因為已經(jīng)遠離了心中最微細心念的緣故,他們完全照見了無念心性;一味真心現(xiàn)前,常住法界,如如不動;始覺與本覺合二為一,叫做究竟覺。”

  “因此,在佛經(jīng)當中說過,倘若有眾生能夠觀察無念之心的話,就是在趨向于佛陀的智慧了。”

  “另外,當心念生起來的時候,并沒有一個最初的生起之相可以被知道。之所以說能夠覺知念頭最初的生起之相,所指的就是無念境界,無念之心就是究竟覺。因此,一切眾生,都不能叫做覺悟。因為他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念念相續(xù),從來也不曾離開生滅的念頭,所以叫做無始無明。”

  “倘若能夠得入無念境界的話,就會覺知心念當中的生、住、異、滅四相。因為無念真心平等不變異的緣故,所以根本就沒有始覺和本覺的差異。因為生、住、異、滅四相,在無念真心當中同時而有;如果離開無念心體的話,這四相就都沒有了獨立的自體,所以它們本來就是平等的,同是真如一心的緣故。”

  “另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隨著修行者的心逐漸轉(zhuǎn)染還凈,本覺向內(nèi)熏習(xí),就會生起兩種功德相。這兩種功德相都以本覺為體,所以與本覺不會分離。哪兩種功德相呢?一是智凈相;二是不思議業(yè)相。”

  “所謂的智凈相,就是指依賴于真如由內(nèi)而外的熏修之力,以及教法由外而內(nèi)的熏修之力;依賴于這兩種力量修行,一旦見到真如一心,就稱為如實修行。此時,修行者證入初地。從初地繼續(xù)修行真如三昧,到了第八地,證量已經(jīng)非常精深,就會滿足破除阿賴耶識當中根本無明的要求。于是,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的阿賴耶識,就會被摧毀;同時,細微的心念相續(xù)生起之相,也會被消滅。這時,就會完全顯現(xiàn)法身,本來的智慧覺性純凈現(xiàn)前。”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因為一切心識的生滅相續(xù)之相,都是無明。而無明當中的這些生滅念,都是依賴于真如一心而生起的,所以,無明心相,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本覺心性。究其本源來說,無明心相是不可破壞的;就其生滅念來說,無明心相并非不可破壞。這就如同大海里面的海水一樣,海水因為風(fēng)而有波動,水波之相與風(fēng)動之相是無法分開的。然而,水的本性并不是波動,如果風(fēng)停了,水的波動就會逐漸消滅。但是,水的濕潤之性卻不會被破壞。同樣的道理,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因為無明風(fēng)吹的緣故,才會有生滅念的動相。清凈心和無明,都沒有形相,它們也無法完全分開。然而,清凈心的本性并不是生滅妄動,如果無明消滅了,生滅相續(xù)的念頭就會消滅。但是,本來的智慧覺性卻不會被破壞。”

  “所謂的不思議業(yè)相,因為依賴于前面所說的智凈相,就能夠顯現(xiàn)出一切殊勝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所說的諸佛無量功德之相,它常住于智慧覺性當中,沒有窮盡的時候。隨順著一切眾生根機的不同,而自然發(fā)生相應(yīng),顯現(xiàn)出種種不思議的感應(yīng),使眾生得到各種利益。”

  “另外,關(guān)于本覺的體相,有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總體來說,本覺體相與無限包容的虛空平等無二;也好像一面沒有邊際的純凈的鏡子那樣,能夠普遍顯現(xiàn)一切。”

  “哪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呢?第一、如實空鏡。就是說本覺體性,本來就遠離一切生滅心念,以及生滅心念所顯現(xiàn)的一切境界。只是真如一心,沒有任何法可以顯現(xiàn)。本來湛然寂滅,了無對待,不是任何覺照法義的緣故。”

  “第二、因熏習(xí)鏡。就是說本覺體性如實不空。一切世間的種種境界,都在其中顯現(xiàn)。本覺體性與所現(xiàn)的一切境界,沒有內(nèi)外和出入的差別。境界不現(xiàn)的時候,并沒有失去什么;境界顯現(xiàn)的時候,也不會破壞本覺體性。本覺與所現(xiàn)境界,都是常住一心;因為所謂的一切法,就是本覺真實體性的緣故。另外,一切生滅染污之法,都不能夠污染本覺體性。本覺智慧之體如如不動,它圓滿具備一切無漏功德,能夠向內(nèi)熏習(xí)眾生,作為眾生覺悟之因的緣故。”

  “第三、法出離鏡。就是說這個如實不空的本覺體性,逐漸向內(nèi)熏習(xí),最終將使修行者,得以出離煩惱障(煩惱礙)和所知障(智礙);并且遠離阿賴耶識當中,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的和合之相。于是,就會顯現(xiàn)出本有的純凈和光明的緣故。”

  “第四、緣熏習(xí)鏡。就是說一切圣者,依賴于前文的法出離鏡的緣故,本覺體性自然能夠遍照一切眾生的心;讓他們發(fā)起修行,增長善根,乃至于隨念示現(xiàn)種種利益的緣故。”

  (二)不覺義

  (問:“本來覺性既然像前面所說的那樣,遍布虛空,圓滿覺照一切。為什么還會有不覺呢?”)

  答:“所謂的不覺義,是指一切眾生,沒有能夠如實知道,所有的一切境界純是真如一心的緣故,忽然心動,而生起了念頭。實際上,念頭并沒有獨立的自相,它無法離開本覺一心。就好像迷路的人,由于對方向的錯認,才會迷路;倘若離開了方向的錯認,就不會迷路了。眾生也是這樣,由于對覺性的認知,所以才會迷惑不覺;倘若離開了覺性的認知,就沒有不覺了。”

  (問:“怎么知道不覺本來就是真覺呢?)

  答:“因為眾生有不覺的妄想心的緣故,由于妄想分別而能夠知名解義,所以,如來為眾生講說并指示本有的真覺之性。眾生通過修行,如果離開了不覺的妄想心,一念回光返照,契入本來的真如一心。此時,不僅沒有了不覺,也沒有真覺的獨立自相可以表述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