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八)
第七十一則翠巖眉毛
示眾云。含血噴人。自污其口。貪柸一世償人債。賣紙三年欠鬼錢。萬松為諸人請益。還有擔干計處也無。
【舉】翠巖夏末示眾云(猶嫌少在)。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自揚家丑)?。翠巖眉毛在么(不害口磣)。保福云。作賊人心虛(也是火里人)。長慶云生也(雪上加霜)。云門云關(攔街截巷)。
師云。明州翠巖永明大師。諱令參。湖州人。蒙雪峰記別。大張法席。一日上堂曰。自一夏以來。為兄弟東語西話?。翠巖眉毛在么。諸方多道。本欲首身不覺兩重公案。更見保福道作賊人心虛。一向道背底插柴自隱口過。佛果云。人多錯會道。青天白日說無向當話。無事生事。先自說過。免得別人點檢。且喜沒交涉。長慶云生也。萬松道。依舊在眼上。云門關字。普字號一字禪。三個皆嗣雪峰。見當家人說無外話。見翠巖示眾奇特。故大家唱和。古人下語。不犯手勢。有座主就華嚴講下。請巖齋。巖云。山僧有個問頭。若答得即齋。乃拈起胡餅云。還具法身么。主云。具。巖云。恁么則吃法身也。主無對。當講法師代云。有甚么過。巖不肯。云門代云。特謝和尚降重空筵。覺范謂云門大師僧中王也。果然天童一串穿來從頭頌出。頌云。
作賊心(臟物已露)。過人膽(傍若無人)。歷歷縱橫對機感(白拈巧偷)。保福云門。也垂鼻欺唇(探頭太過)。翠巖長慶。也修眉映眼(佯打不知)。杜禪和有何限(天童杜撰何似萬松)。剛道。意句一齊鏟(欲隱彌露)。埋沒自己。也飲氣吞聲(養(yǎng)子不及父)。帶累先宗。也面墻擔板(家門一世衰)。
師云。雪竇道。善竊者鬼神不知。既為保福天童覷破。翠巖不是好手。殊不知。許大云門長慶。都被翠巖用一莖眉毛。一時穿卻鼻孔。若藏頭露影。算甚太手強人。故能歷歷縱橫對機應感。保福云。作賊人心虛。云門云關。皆衲僧鼻孔長也。千里已聞干屎殠。三冬猶嗅爛瓜香。翠巖道眉毛在么。長慶便道生也。乃壁上高僧一呼便應。瓶中養(yǎng)鵝隨聲。已出底時節(jié)。豈識情可卜度也。此所以道修眉映眼。冷地看人。一點謾他不得。有底道。一夏葛藤上生枝引蔓。而今剪草除根。一齊鏟卻。殊不知。三十年后。此話大行去在。何必囊藏被蓋。飲氣吞聲。恁么則面墻擔板。累及先宗也。諸方道。徐六擔板只見一邊。尚書不學墻面。疏面墻無所睹見。君不見。靈山放出白毫相。照見東方萬八千。
第七十二則中邑獼猴
示眾云。隔江斗智。遁甲埋兵。覿面相持真槍實劍。衲僧所以貴全機大用也。從慢入緊。試吐露看。
【舉】仰山問中邑。如何是佛性義(這個座主卻堪持論)。邑云。我與爾說個譬喻(宜假不宜真)。如室有六窗中。安一獼猴(還肯寧息么)。外有人喚云狌狌。獼猴即應(再來不直半文)。如是六窗俱喚俱應(只要檀郎認得聲)。仰云。只如獼猴睡時。又作么生(莫寐語)。邑乃下禪床把住云(覺來也未)。狌狌我與爾相見(何不早恁么道)。
師云。朗州(統(tǒng)要鼎州)。中邑洪恩禪師。馬祖八十余員大善知識之一。仰山之叔祖也。仰山江陵受戒;赝x戒。邑見山年幼。以獼猴應六窗。說佛性義。如拍大奶諕小孩兒。山埋兵掉斗。忍俊不禁。禮謝畢曰。今蒙和尚譬喻。無不明了。更有一事。只如內獼猴瞌睡。外獼猴欲相見時。如何奇哉。真師子兒便露法窟爪牙。邑不覺自下禪床。執(zhí)仰山手。作舞云。狌狌與爾相見了也。何不說個比喻。云居錫云。中邑當時。不得仰山這一句。何處有中邑也。先師與勝默師伯。二十余歲。叢林敬畏。鄭州寶和尚。名震河洛。先師遍參往見。州云。兄弟年俊。正宜叩參。老僧當年念念。常以佛法為事。先師避席進曰。和尚而今如何也。州云。如生冤家相似。先師曰。若不得此語。幾乎枉行千里。州下禪床。握先師手曰。作家那。遂留數(shù)日。夾山謂佛日死灰里一粒豆爆。蓋謂此也。玄覺云。若不是仰山。爭得見中邑。且道。甚么處是仰山得見中邑處。萬松道。報恩法堂上。崇壽稠云。還有人定得此道理么。若定不得。只是個弄精魂腳手。佛性義在甚么處。萬松道。向弄精魂腳手上辨取。佛鑒云。仰山放憨。中邑賣俏。俏措賣來憨癡。憨癡放來俏措。雖然獼猴睡著。其奈肚里惺惺。直饒杜絕六窗。狌狌何處不相見。諸人要見二老淆訛么。各各面皮厚三寸。萬松道。覓個識慚愧漢不可得。唯天童老人較些些。頌云。
凍眠雪屋歲摧頹(蟄戶不開)。窈窕蘿門夜不開(龍無龍句)。寒槁園林看變態(tài)(幾乎死殺)。春風吹起律筒灰(喜得重蘇)。
師云。汝南先賢傳曰。時大雪積地丈余。洛陽令躬出按行見。人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令以為賢。舉為孝廉。此頌中邑說喻。睡語一上。終是不惺惺。窈窕蘿門夜不開也。忽被仰山點破。中邑便全體作用?菽局仃。春風吹起律筒灰也。蔡邕月令。截竹為管。謂之律。置之密室。以葭莩為灰。以實其端。其月氣至則飛灰而管空。陽氣生。死中活也。如中邑仰山作家相見。見了后如何不勞久立。
第七十三則曹山孝滿
示眾云。依草附木去。作精靈。負屈銜冤。來為鬼崇。呼之則燒錢奏馬。遣之則咒水書符。如何得家門平安去。
【舉】僧問曹山。靈衣不掛時如何(蟭蟟脫殼猶抱寒枝)。山云。曹山今日孝滿(不負平生)。僧云。孝滿后如何(寬行大步)。山云。曹山愛顛酒(有何不可)。
師云。僧問同安威禪師。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安云。路邊神廟子。見者盡擎拳。僧云。見后如何。安云。室內無靈床。渾家不著孝。這僧問靈衣不掛時如何。洞山初道。卸了炙脂帽子。脫卻狐臭布衫。作個脫灑衲僧。后來僧問如何是佛。答麻三斤。若到這個時節(jié)。便會曹山今日孝滿。這僧也好。要見今日曹山行履。問孝滿后如何。山云。曹山好顛酒。覺范道。心如明鏡口如醉漢。一日僧問。清稅孤貧乞。師拯濟。山召清稅。僧應喏。山云。清源白家酒三盞。猶道未沾唇。又有僧。問金峰。金柸滿酌時如何。峰云。金峰不勝酩酊。佛果拈云。承言會宗。明機普應。則不無金峰。子細點檢。將來也太漏逗。若有人。問蔣山金柸滿酌時如何。只對他道。山僧自來天戒。又有僧問曹山。十二時中如何保任。山云。如過蠱毒之鄉(xiāng)。水也不得沾他一滴。曹山有時醉醉里醒醒。有時醒不分晝夜。為他黃糧夢斷閨合情忘。洞山問云居。大闡提人。殺父害母。孝養(yǎng)何在。居云。始成孝養(yǎng)。此名孝滿顛酒底人。洞山道。觸目荒林論年放曠。天童慣曾游戲其間。頌云。
清白門庭四絕鄰(腦后見腮莫與往來)。長年關掃不容塵(設有一點無著處)。光明轉處傾殘月(否極泰生)。爻象分時卻建寅(陰慘陽舒)新滿孝(淚痕猶未罷)。便逢春(相喚打秋千)。醉步狂歌任墮巾(熟不講禮)。散發(fā)夷猶誰管系(千自由百自在)。太平無事酒顛人(七村里這漢快活)。
師云。眼里著沙。不得底太局狹生。曹山道。若是世間粗重貪嗔癡。雖難斷。卻是輕。若是無事無為凈潔。此個重無以加也。所以洞山道。明月堂前時時九夏也。至道不可形容。古人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比興連類以喻至道。報慈贊龍牙半身頌云。日出連山。月圓當戶。不是無身。不欲全露。二老皆洞山兒孫。覺范云。其家風機貴回互。使不犯正位。語忌十成。使不墮今時。而報慈匠心獨妙語不失宗。為可貴也。此光明轉處。傾殘月。喻孝滿逢春也。周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疏。九二當據(jù)建寅建丑之間。于時地之萌芽初有出者。即是陽氣發(fā)見之義。乾卦之象其應然也。老杜飲中八仙歌。脫巾露頂王公前。與天子呼來不上舡。皆忘形忽禮。非可以涯岸檢束也。丹霞天然。一日橫臥天津橋上。留守鄭公前導喝之。師不顧問之。徐曰。我無事僧也。鄭敬異之。雪峰眾晚參。峰在中庭臥。太原孚上座云。五州管內只有這個和尚較些子。峰便起去。此皆披襟散發(fā)無事酒徒。曹山孝滿如何受用。四時春富貴。萬物酒風流。
第七十四則法眼質名
示眾云。富有萬德。蕩無纖塵。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百尺竿頭進步。十方世界全身。且道。甚么處得來。
【舉】僧問法眼。承教有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何是無住本(合取狗口)。眼云。形興未質(莫眼華)。名起未名(畢竟喚作甚么)。
師云。文殊問維摩。身孰為本。答貪欲為本。問貪欲孰為本答。虛妄分別為本。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顛倒想為本。問顛倒想孰為本。答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肇公注云。心猶水也。靜則有照。動則無鑒。癡愛所濁。邪風所扇。涌溢波蕩。未始暫住。以此觀法。何往不倒。譬如臨面涌泉責己本狀者。未之有也。又云。若以心動為本。則有因相。生理極初動。更無本也。若以無法為本。則有因無生。無不因無。更無本也。又云。無住故倒想。倒想故分別。分別故貪欲。貪欲故有身。既有身也。則善惡并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自茲以往。言數(shù)不能盡也。肇公以最初動念根本不覺。為無住本。傳燈清涼國師。答皇太子心要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安國師舉。金剛經(jīng)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者不住色不住聲。不住迷不住悟。不住體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則是一切處。而顯一心。若住善生心則善現(xiàn)。若住惡生心則惡現(xiàn)。本心則隱沒。若無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也。六祖問荷澤。知識遠來也。大艱辛。將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其主試說看。澤曰。以無住為本。見則為主。荷澤顯宗記云。自世尊滅后。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此無住本即以本分事。名無住也。若以真妄融即。一有多種。二無兩般。法眼答處。出寶藏論。形興未質。名起未名。形名既兆。游氣亂清。雪竇拈起拄杖云。大眾拄杖。是形名雙舉。形即無形。名即無名。一等沒見識瞎?jié)h。只認個無形段無名姓底。便為極則。辜負法眼。違背永明。壽禪師唯心訣云。無一名不播如來之號。無一物不闡遮那之形。又有一等孤陋寡聞。不肯究理參問。只道。本來有甚。萬松道已。太多生。他云。如何免得。萬松道。本來少甚。爾但恁么會去。因參法眼兼見天童。頌云。
沒蹤跡(羚羊掛角)。斷消息(久負不逢)。白云無根(妙體本來無處所)。清風何色(涌身那更有蹤由)。散干蓋而非心(尚能出岫)。持坤輿而有力(不費精神)。洞千古之淵源(盡向這里流出)。造萬象之模則(一法之所印)。剎塵道會也。處處普賢(欄街截巷)。樓閣門開也頭頭彌勒(筑著磕著)。
師云。視之無形。普天匝地。聽之無聲圓音無間。云雖無根。太虛為片云所點。風雖無色。大地為風輪所持。劉禹端公問云居。雨從何來。居曰。從端公問處來。公喜而謝之。居卻問曰。問從何來。公無語。西禪與官員坐次。禪云。風作何色。官無語。禪卻問僧。僧拈起衲衣云在府中鋪。禪云。用多少帛子。僧云。勿交涉。禪無語。云門代云。咄這話墮阿師。雪竇并作兩頌。雨從何來。風作何色。龍門萬仞曾留宿客。進退相將誰遭點額。風作何色。雨從何來。不用彈指。樓閣門開。波波棱棱南方未回。天童頌無住本。白云無根。清風何色。頌立一切法。散干蓋而非心。持坤輿而有力。善慧大士心王銘。觀心空王。玄妙難測無形。無相。有大神力。管子曰水出而不流曰淵水。遠而流曰源。上古之前。千古淵源也。萬象自茲而形。華嚴普賢行愿品。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普眼不見普賢。見與不見俱普賢也。若不見處無。不名普也。入法界品時。彌勒菩薩前詣樓閣彈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乃至悉見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兜率陀天。一一皆有彌勒。又有頌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皆不識。此皆立一切法之標榜也。還見法眼么。常因送客處。記得別家時。
第七十五則瑞巖常理
示眾云。喚作如如早是變也。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這里還有參究分也無。
【舉】瑞巖問巖頭。如何是本常理(有理不在高聲)。頭云。動也(可知理也)。巖云。動時如何(再犯不容)。頭云。不見本常理(相物作價)。巖佇思(卻識慚愧)。頭云?霞次疵摳鶋m(個中無肯路)。不肯即永沉生死(當堂不正坐那赴兩頭機)。
師云。臺州瑞巖師彥禪師。閩人。姓許氏。始問巖頭。安個名立個字。創(chuàng)號本常理。巖頭有時放過。只與照破道。動也。瑞巖好彩三十棒。何幸免卻來。是他尚不顧危亡。道動時如何。撩虎頭編虎尾。巖頭半醉半醒又放過。只與照破道。不見本常理。大方之家。容物如此。巖方佇思。這里正到枯木巖前差路多處也。頭已是不惜身命。與截斷走路。剖開當陽長安官道云。肯即未脫根塵。不肯即永沉生死。溈山喚作法窟爪牙。生擒活捉。略無閑暇功夫。夾山會下一僧到石霜。入門便道。不審。霜云。不必阇黎。僧云。恁么則珍重。又到巖頭如前。頭乃噓兩聲。僧云。恁么則珍重。才回步。頭云。雖是后生。亦能管帶。僧歸舉似夾山。山明日上堂。喚僧如法舉似前話。山云。大眾還會么。若無人道。老僧不惜兩莖眉毛道去也。乃曰。石霜雖有殺人刀。且無活人劍。巖頭且有殺人刀。亦有活人劍。臨濟下謂之七事隨身。巖頭見瑞巖志誠請益。非是機鋒勘辨之時。故憫物垂慈道眼相見。瑞巖隨言領悟。后來自喚主人翁。莫受人謾。蓋為曾遭毒手永劫難忘。此話古今無人拈掇。不是天童。憑誰賞鑒。頌云。
圓珠不穴(甚處下手)。大璞不琢(可惜功夫)。道人所貴無棱角(就理藏鋒)。拈卻肯路根塵空(十二處忘閑影響)。脫體無依活卓卓(三千界放凈光明)。
師云。世記潘岳與夏侯湛為友。二人并美姿容。張謂贊和氏之璧瑩而無瑕。隋侯之珠圓而不穴。削圓方竹杖絕卻紫絨氈。白玉碾做象牙梳。黃金打作[金+俞]石筋。弓弦上結紐子。缽盂上安柄。爾試回光定省看。何人不如是。百丈道。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既肯則未脫根塵。拈卻肯路根塵自空也。六根六塵既空。六識自歸覺海。凡物有圭角即不能圓轉。欲要活卓卓無粘綴無依倚。但向肯不肯處著眼。自然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洞山所以半肯半不肯。疏山所以肯諾不得全也。還識此人歸計么。金鎖玄關留不住。行于異路且輪回。
第七十六則首山三句
示眾云。一句明三句。三句明一句。三一不相涉。分明向上路。且道。是那一句在先。
【舉】首山示眾云。第一句薦得。與佛祖為師。(猶是萬松兒孫)。第二句薦得與人天為師(教壞人家男女)。第三句薦得自救不了(說這不唧啷嬼漢)。僧云。和尚是第幾句薦得(你試卜度)。山云。月落三更穿市過(三句可辨一鏃遼空)。師云。三句之作。始于百丈大智。宗于金剛般若。丈云。夫教語皆三句相連。初中后善。初直須教渠發(fā)善心。中破善心。后始名好善。則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法非法非非法?傢ッ匆。若只說一句。令眾生入地獄。若三句一時說。渠自入地獄。不干教主事。說道如今鑒覺得自己佛。是初善。不守住如今鑒覺。是中善。亦不作不守住知解。是后善。云門有時云。天中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春緣。作么生承當。自代云。一鏃破三關。然雖有此意。未嘗立為三句。后得鼎州德山第九世圓明大師諱緣密。上堂云。德山有三句語。一句函蓋乾坤。一句隨波逐浪。一句截斷眾流。后得鼎州普安山道禪師。頌上三句。一函蓋乾坤頌。乾坤并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見。頭頭用不傷。二截斷眾流頌。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冰消瓦解摧。三隨波逐浪頌。辯口利舌問。高低應不虧。還如應病藥。診候在臨時。三句外。當人如舉唱。三句豈能該。有問如何事。南岳與天臺。往往指此頌。為云門所作。此皆看閱之不審也。道嗣德山密。密嗣云門。云門雖有天中函蓋一鏃三關之語。因密公拈出。道公頌之。祖述三世而三句始明。此與大陽三句。三玄三要。大同小異。首山示眾云。第一句薦得與佛祖為師。黃檗為南泉首座。一日占泉座位。泉至問。首座甚年行道。檗云。威音王佛以前。泉云。猶是王老師兒孫下去。檗便退歸本位坐。鏡清道毗盧有師法身有主。謂之佛祖向上人。此所以謂第一句薦得與佛祖為師也。靈樹遺封盒子。云堂中首座人天眼目。首座乃云門也。此所以謂第二句薦得與人天為師也。爾莫見萬松恁么道。便謂南泉可與佛祖為師。云門只可與人天為師?芍^癡人面前不得說夢。萬松且略舉一二以為榜樣。其自救不了者。不入祖位。何足道哉。僧便問。和尚是第幾句薦得。爛泥里有刺。山云。月落三更穿市過。此乃行人更在青山外也。天童見此話無人敢下口。遂向查手刺腳處。交加頌出。頌云。
佛祖髑髏穿一串(一任伊勃跳)。宮漏沉沉密傳箭(不許外人知)。人天機要發(fā)千鈞(以輕勞重)。云陣輝輝急飛電(貶眼蹉過)。個中人看轉變(計在臨時)。遇賤則貴貴則賤(心知本自同所以無飲怨)。得珠罔象兮至道綿綿(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游刃亡牛兮赤心片片(淚出痛腸)。
師云。佛祖髑髏一串穿卻。然后可與佛祖為師?芍^透出毗盧頂[寧+頁]行。卻來化佛舌頭坐。宮漏沉沉密傳箭。殷夔漏刻法曰。為器三重。圓皆徑尺。差立于方輿踟躕之上。為金龍口吐水。轉注入踟躕經(jīng)緯之中。蓋上鑄金為司晨。具衣冠。兩手執(zhí)箭。又軍中密令。夜中傳箭。此言向朕兆未分以前。薦得可與佛祖為師。才落今時為第二頭。且于人天路上作個小歇場。心地觀經(jīng)。電光三昧。衲僧喚作瞥地處。若是個中人。有時佛祖頭上行。有時人天路上走。水牯牛隊里。異類中行。王荊公觀俳優(yōu)。詩云。諸優(yōu)戲場中。一貴復一賤。心知本自同。所以無欣怨。莊子天地篇。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詬索之而不得。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養(yǎng)生篇。庖丁為文惠公解牛曰。彼節(jié)者有閑。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只趾跗溆谟稳。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此二事頌月落三更穿市過。至道綿綿密密。宮漏傳箭相似。赤心片片為人。如游刃恢恢得珠罔象也。今人見天童用莊子。便將老莊。雷同至道。殊不知古人借路經(jīng)過。暫時光景耳。忽有個出來道。莊子豈不知首山行履處。但向道。月落三更穿市過。是外篇是內篇。
第七十七則仰山隨分
示眾云。如人畫空下筆即錯。那堪起模作樣?白魃趺!鹑f松已是露栓索。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舉】僧問仰山。和尚還識字否(是甚么字)。山云。隨分(當仁不讓)。僧乃右旋一匝云。是甚么字(已見偏傍)。山于地上書個十字(更書畫點)。僧左旋一匝云。是甚么字(半滿俱分形聲轉注)。山改十字作卍字(機輪轉處智眼猶迷)。僧畫一圓相。以兩手托。如修羅掌日月勢云。是甚么字(細看切腳)。山乃畫圓相。圍卻卍字(天下衲僧跳不出)。僧乃作樓至勢(門外金剛笑汝)。山云。如是如是。汝善護持(關空鎖夢牢收掌)。
師舉。慈覺勸孝文首篇頌云。父母未生前。凝然一相圓。釋迦猶不會。迦葉豈能傳。十四祖龍樹。于法座上隱身現(xiàn)○相。提婆曰。此尊者現(xiàn)佛體相。以示吾輩也。以此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廓然虛明。譬此而已。圓相之作東土。始于忠國師。付侍者耽源。承讖記傳于仰山。今遂目為溈仰家風。明州五峰良和尚。嘗制四十則。嵩明教為序稱之。良云。圓相總六名。一圓相。二義海。三暗機。四字學。五意語。六默論。溈仰宗派云。耽源謂仰山曰。國師傳六代祖師圓相九十七個。吾滅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道。吾詳此讖事。在汝躬。仰山既得以火燔之。源一日又謂曰。向傳圓相宜深秘之。山曰。已燒卻了也。源曰。于子即得。來者如何。仰曰。和尚若要重錄一本。山乃重錄呈似。一無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出眾作○相。以手托呈。卻叉手立。源以兩手。交拳示之。仰進前三步。作女人拜。源點頭。仰禮拜。九十七種圓相交拳。名羅剎三昧。女拜名女人三昧。此皆三昧。王三昧中流出普門示現(xiàn)也。又有一梵僧來參。仰于地上畫半月相。僧近前添作圓相。以腳抹卻。仰展兩手。僧拂袖便出曰。我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又僧禮拜了。仰不顧。僧問和尚。還識字否。仰曰。隨分。僧畫○相托呈。仰以衣袖拂之。僧又作半月相托呈。仰以兩手作背拋勢。僧以目視之。仰低頭。僧繞師一匝。仰便打。僧遂出。此仰山壁立千仞。與德山臨濟峻機不別。仰坐次。又有僧來作禮。仰不顧。僧問。師識字否。仰云。隨分。僧右旋一匝曰。是甚么字。這般施設待教有識情。成何宗旨。若總無道理。西天東土凡圣同參。觀音會下一僧來參巖頭。以手左邊作一圓相。又右邊作一圓相。又中心作一圓相。欲成未成。頭以手一撥。僧無對。頭乃喝出。僧方跨門。頭卻喚回問。汝是洪州觀音來么。僧云。是。頭問。只如適來左邊圓相作么生。僧曰。是有句。頭曰。右邊圓相聾。僧曰。是無句。頭曰。中間圓相作么生。僧曰。是不有不無句。頭曰。只如吾恁么又如何。僧曰。如刀畫水。頭打趁出。這僧不得圓相宗旨。妄生穿鑿。若不是巖頭。幾被惑亂一上。據(jù)這僧見仰山問識字否。乃右旋一匝。伎倆已盡。仰山十字注也注了。說也說破。更要后面許多粥飯氣作么。那里待到如此。當初才問師識字否。只道自來文寡?此绾。不見。昔有一僧。居常閑過。一僧勸云。上座年雋?上摂S寸陰。僧云。爾待教我作甚即得。勸云。何不看經(jīng)。僧云。不識字。勸云。何不問人。僧云。是甚么字。其勸者無語?芍^文不加點樂不加聲也。僧又左旋一匝曰。是甚么字。此與尋常從東過西卻從西過東。拍左邊膝此是教意。拍右邊膝此是祖意。是同是別。仰山星移斗轉。改十字作卍字。梵語修羅此云非天。梵語羅睺此云障蔽。以手障日月故。此僧畫圓相。如修羅掌日月勢。九十七種圓相。名為修羅三昧。梵語樓至此云啼泣。賢劫千佛。為千王子。末后得籌。最后成佛。遂啼泣云。我何薄祐。窮底得籌。忽復笑云。我當盡取九百九十九佛方便妝嚴。今護法神執(zhí)杵者是。僧末后作樓至勢。其意可知。仰云。如是如是。此是諸佛護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汝善護持。善哉善哉。好去。其僧禮謝了。騰空而去。時有一道者。曾見經(jīng)五日來問。仰云。汝還見否。者云。某正見出門騰空而去。仰云。此是西天羅漢故來探吾。者云。某雖睹種種三昧。不辨其理。仰云。吾以義為汝解釋。此是八種三昧。是覺海變?yōu)榱x海。其體則同。然此義有因有果。即時異時?倓e不離隱身三昧也。所以道。涅槃心易得。差別智難明。試看。天童如何下手。頌云。
道環(huán)之虛靡盈(擔雪填河)。空印之字未形(切忌雕刻)。妙運天輪地軸(權衡在手)。密羅武緯文經(jīng)(將相全才)。放開捏聚(睦州猶在)。獨立周行(老氏復生)。機發(fā)玄樞兮青天激電(措手不及)。眼含紫光兮白日見星(照破四天下)。
道環(huán)之虛靡盈。此人牛不見處。正是月明時。慈覺道。誰知末后一著。卻是未分以前。道環(huán)。莊子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天童借頌圓相托呈勢?沼≈。雖十字改卍字。其實非世間文字可執(zhí)。道副對達磨。如某甲所見。不執(zhí)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大寧寬禪頭到法昌。遇公作(廿)此相。寧便出作務。明日上堂。法座前曰。昨日公案作么生。寧作尵此相了。復以腳擦卻。昌曰。寬禪頭名不虛得。遂升座曰。忽地晴天霹靂聲。禹門三尺浪泙渹。幾多頭角為龍去。蝦蟹依前努眼睛。此頌與天童機發(fā)玄樞。青天激電同參。天輪地軸。武緯文經(jīng)。皆左右二匝。十字卍字血脈也。放開捏聚。獨立周行。頌修羅掌日。樓至擎拳圍卍字贊善哉也。春秋題辭云。天之為體。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屬焉。然天地有高下之形。四時有升降之理。日月有運行之度。星辰有次舍之常。乃至諸星運轉。纏度如輪。故為天輪也。河圖括地象曰。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里。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掣。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家語。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jīng)。又文能經(jīng)天。武能緯地。無文無以懷遠。無武無以御亂。睦州示眾云。裂開也在我。捏聚也在我。僧問。如何是裂開。州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即心即佛。我且恁么道。汝又作么生。僧云。某甲不恁么道。州云。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僧云。如何是捏聚。州斂手而坐。老子云。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樞機之發(fā)。如電光石火。眼有神光。名為巖電。白日見星。此如暗中樹影水底魚蹤。非肉眼能見。覺范寄靈源云。暗中樹影平生意。水際魚蹤病后機。想見瘦容無住著。倚藤閑看暮云歸。還知仰山行履處么。皂上烏雞深夜繡。暗中一線實難通。
第七十八則云門糊餅
示眾云。絻天索價。搏地相酬。百計經(jīng)求。一場[懺-千+么][懺-千+羅]。還有知進退識休咎底么。
【舉】僧問云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此問太高生)。門云。糊餅(一舉四十九)。
師云。云門上堂云。一言才舉。千差同轍。該括微塵。猶是化門之說。若是衲僧合作么生。若將祖意佛意。這里商量。曹溪一路平沈。還有人道得么。道得出來。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糊餅。僧云。這個有甚么交涉。師云。灼然有甚么交涉。乃云。爾勿可作了。見人道著祖師意。便問超佛越祖之談道理。爾且喚甚么作佛。喚甚么作祖。則說超佛越祖之談。便問個出三界。爾把將三界來。有甚么見聞覺知礙著爾。有甚么聲色法。與汝可了。了個甚么碗。又有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蒲州麻黃。益州附子。又曰。來來。我更問爾諸人。橫擔拄杖道。我參禪學道。便覓個超佛越祖底道理。我且問爾。十二時中行住坐臥。屙屎送尿。至于茆沆里蟲子。市肆里買賣羊肉案頭。還有超佛越祖底道理么。佛果云。有者作一圓相。土上加泥。添枷帶鎖。萬松道。若要敲枷打鎖鉆錘。問取天童頌古。頌云。
糊餅云超佛祖談(一大藏教詮注不及)。句中無味若為參(甚處下口)。衲僧一日如知飽(始知糊餅醍醐毒藥)。方見云門面不慚(云門無眼見人)。
師云。洞山初禪師指通機頌云。洞山寥索一無可有。無味之談塞斷人口。直饒巧饌千般。爭奈飽人不愛。若是餓鬼相饞[口+童]底。橫咬豎咬狗嚙枯骨相似。直待嚼破舌頭。擲在一邊。卻與云門相見。相見后如何。各各面皮厚三寸。
第七十九則長沙進步
示眾云。金沙灘頭馬郎婦。別是精神。琉璃瓶里搗滋糕。誰敢轉動。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寬行大步。一句作么生。
【舉】長沙令僧問會和尚。未見南泉時如何(早晨有粥)。會良久(問著便屎臭氣)。僧云。見后如何(更與挑剔)。會云。不可別有也(只向屎堆里跶倒)。僧回舉似沙(走口送舌漢)。沙云。百尺竿頭坐底人(竿下底一場[懺-千+么][懺-千+羅])。雖然得入未為真(孤危不立道方高)。百尺竿頭須進步(甚底大如個割舍)。十方世界是全身(始信蒲團不是天)。僧云。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果有這個在)。沙云。朗州山灃州水(筑著磕著)。僧云。不會(可煞聰明)。沙云。四海五湖王化里(一任勃跳)。
師云。湖南長沙招賢大師。諱景岑。覺范云。禪師大寂之孫。南泉之子。趙州之兄。當時衲子。倔強如仰山者。猶下之。而呼以為岑大蟲。上堂云。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里草深一丈。事不護已。向汝諸人道。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盡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中。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己。我常向諸人道。三世諸佛。共法界眾生。是摩訶般若光。光未發(fā)時。汝等眾生。向甚么處委。光未發(fā)時尚無佛無眾生消息。何處得山河國土來。沙令僧問會庵主。主乃南泉下不出世。潛符密證之徒。燈錄列在末后無機緣語句中。然此話既在。合作一傳。也不為分外。僧作專使。去見庵主。傳長沙法旨云。庵主未見南泉時如何。會默然。僧進云。見南泉后如何。會云。更不可別有也。萬松道。一死不再活。僧回舉似沙。沙述偈云。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此與巖頭道雪峰德山不會末后句。病痛一般。萬松常向人道。大似個人把祖父家門。產(chǎn)業(yè)并眷屬自身。一契賣卻。置得個水晶瓶子。終日隨形守護。如眼睛相似。莫教萬松見。定與捏破。教伊撒手掉臂。作個無忌諱快活漢。勝默道。撒手懸崖下。分身萬象中。然后朗州山灃州水。四海五湖王化里。方可配天童水牯牛拖犁拽鈀。頌云。
玉人夢破一聲雞(開眼不覺曉)。轉盻生涯色色齊(無盡藏中受用不了)。有信風雷催出蟄(節(jié)氣不相饒)。無言桃李自成蹊(水到渠成)。及時節(jié)力耕犁(避者不做)。誰怕春疇沒脛泥(做者不避)。
師云。天童得超方三昧。略去庵主緊抱竿頭。不敢轉動處。撥動若一向恁么去。法堂上草深一丈。優(yōu)波[毛@匊]多。有著身見者。求度于祖。祖曰。求度之法。要信吾言。不違吾教。人曰。既來投師。固當聞命。祖乃化一險崖。山聳喬木。令其上樹。又于樹下;鞔罂由顝V千肘。祖令放腳。其人受教即放二腳。令放一手。便放一手。令復放手。其人答言。若復放手便墮坑死。祖曰。先約受教。云何違我。是時其人身愛即滅。放手而墮。不見樹坑。即證道果。長沙朗州山灃州水。謂之善用險崖之句。若非玉人夢破別有生涯。爭得四海五湖斬新日月。毛詩習習谷風。催之驚蟄。春分后一候。雷乃發(fā)聲。漢書。李廣傳贊。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宗鏡云。既蘊德行。不言而信。若桃李之自成蹊也。又朗州山灃州水。此語乃拖泥帶水邊事。三圣在會下。令秀上座問沙。南泉遷化向甚么處去。沙云。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秀云。不問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南泉遷化向甚么處去也。沙云。教汝尋思去。秀云和尚只有千尺寒松。且無抽條石筍。沙不對。秀云。謝師答話。沙亦不對。秀舉似三圣。圣曰。若實恁么猶勝臨濟七步。圣親上方丈云。和尚早來答話?芍^光前絕后。沙不答。圣云。我從來疑著這漢。佛印頌云?鸵婇L沙陌路同。令人依約探家風。須彌萬仞磨今古。折草量天枉用功。古人把定處放得行竿頭進步。放行時把得定壁立千仞。為甚么如此自由自在。湖南城里好養(yǎng)民。米賤柴多足四鄰。
第八十則龍牙過板
示眾云。大音希聲大器晚成。向盛忙百鬧里。佯呆待七古千年后。慢返。且道。是如何底人。
【舉】龍牙問翠微。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一回拈出一回新)。微云。與我過禪板來(著本圖利)。牙取禪板與翠微(兀兀瞪瞪)。微接得便打(情知是)。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西來意(半肯半不肯)。又問臨濟。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頑皮癩肉)。濟云。與我將蒲團來(好本多同)。牙取蒲團與臨濟(將錯就錯)。濟接得便打(順手骨朵)。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意(得恁軟頑)。牙后住院。僧問。和尚當年問翠微臨濟祖意。二尊宿明也未(貧兒思舊債)。牙云。明即明矣。要且無祖師意(焦磚打著連底凍)。
師云。湖南龍牙山居遁禪師。初參翠微臨濟。后參德山洞山。一日問洞山。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山云。待洞水逆流則向爾道。師于此悟入。佛果道。龍牙當時取禪板時。豈不知是打他。住院后。僧問。和尚見二尊宿。是肯他不肯他。牙云?霞纯纤。要且無祖師意。佛果道。山僧即不然?霞次纯稀R覠o祖師西來意。佛日杲禪師頌。子卿不下單于拜。始末恒遵漢帝儀。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難方見丈夫兒。雪竇一向抑之。真如哲云。翠微臨濟可謂本分宗師。龍牙一等是撥草瞻風。與他后人為龜為鑒。舉住后僧問處。乃云。龍牙瞻前顧后。應病與藥。大溈則不然。待問當初二尊宿明不明。劈脊便棒。非唯扶豎翠微臨濟。亦乃不辜他來問。萬松道。真如正是濟下鉆錘。不能放過。要見龍牙肘后神符。須是當派天童眼目。頌云。
蒲團禪板對龍牙(計穩(wěn)甘屠眷)。何事當機不作家(咬人狗不露齒)。未意成褫明目下(人無遠見)?謱⒘髀湓谔煅(必有近憂)。虛空那掛劍(不假鋒鉾事)。星漢卻浮槎(別有向上一路)。不萌草解藏香象(佛眼覷不見)。無底籃能著活蛇(一般拈弄與君殊)。今日江湖何障礙(太平無忌諱)。通方津渡有舡車(何處不風流)。
師云。龍牙蒲團禪板。翠微臨濟對眾教伊拈來。為甚用不出。百丈舉野狐話了。黃檗問。古人錯答一轉語。墮野狐身五百生。轉轉不錯合做甚么。丈云。近前來向汝道。檗近前先與丈一掌。丈云。將謂狐須赤。更有赤須狐。此真當機作家。龍牙非不作家。未意成褫明目下。不欲當機雷奔電掃。一期峭峻。古詩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謂之寒乞。無含蓄。僧問鏡清。學人未達其源。請師方便。清云。是甚么源。僧云。其源。清云。若是其源。爭受方便。侍者問。適來是成褫伊。清云。無。者又云。是不成褫伊。清云。無。者云。和尚尊意如何。清云。一點水墨兩處成龍。成褫猶成就結裹也。恐成流布敗辱門風。洞山囑曹山曰。吾于云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授汝。汝善護持。無令斷絕。向去若遇真法器。方可傳授。直須秘隱。不得形露。慮屬流布難接后人。僧問同安察。如何是無干戈。安云。虛空不掛劍。玉兔不被鱗。聞世傳。天河與海通。海濱年年八月。有浮槎往來。不失信。博望侯張騫。乃多赍糧食乘槎而去。匆匆不覺晝夜。奄至一處。見城郭居室。室中多織女。唯一丈夫。牽牛臨渚。不飲驚問。何人至此。騫問。此是何處。曰。君可往蜀問嚴君平。乃如其言。君平曰。某年月有客星。犯牛斗。因話錄。漢書載。張騫窮河源。言奉使之遠。實無天河之說。唯博物志說。有人赍糧乘槎。到天河。見飲牛丈夫。問君平?托欠概6贰<创巳艘。此頌龍牙當用時卻放過。放過后別作主宰。僧問曹山。不萌之草。為甚能藏香象。山云。阇梨幸是作家。又問曹山作么不萌草。無底籃。是龍牙不用之大用。故香象非驢騾蹴蹋。活蛇非死在句下。龍牙示眾云。參方人須透佛祖始得。新豐和尚道。佛祖言教。如生冤家。始有參學分。若透不得即被佛祖謾去。僧便問。佛祖還有謾人之心也無。牙云。爾道江湖還有礙人之意么。又云。江湖雖無礙人之意。為時人透不得。江湖成礙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礙人。龍牙透過祖意。如生冤家。所以道。明即明矣。要且無祖師西來意。江湖豈能礙人。俗諺云。自家不會浮。怨他河曲淥。一老宿云。自家不會浮。怨他坑熱。
- 上一篇:禪宗思想特點
- 下一篇:藥山惟儼禪師生卒年考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