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和尚說故事 第三章 佛典妙喻

  第三章 佛典妙喻

  波斯匿王丑女緣

  我們對人不要有傲慢或輕視的態(tài)度,對于出家人也-不可生起輕慢的心,因為這樣對佛教沒有好處,對自己卻有損品德,甚至影響自己來生的果報。今舉印度古時候波斯匿王的女兒為例,做為警惕。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瑞安住。當(dāng)時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生下一個女兒,面貌極為丑陋,到底有多丑,據(jù)經(jīng)典的形容:皮膚粗糙,猶如蛇皮;頭發(fā)粗黃,猶如馬尾。波斯匿王看到這個女兒,心里不高興,便指示內(nèi)宮宮女,好好的看住她,不準(zhǔn)讓她走出去外面,怕被別人看見。波斯匿王自己心里想:「這個女兒雖然丑形不像個人,但總是末利夫人所生的啊!」于是仍把她細(xì)心撫養(yǎng)長大,再看因緣將她嫁出去。

  為了女兒的婚事,國王常常憂愁,但又奈何呢?等到公主長大了,便指示大臣征尋原本是豪族種姓、而現(xiàn)在貧乏窮困的男子,要招為駙馬。大臣奉旨到處尋找,終于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年青人,便將他帶來詣見國王。國王看見此人,立即帶到自己的客廳,單獨與他談話,國王說:「我知道你原本是貴族,但現(xiàn)在貧窮。我有一個女兒,末利夫人所生,面貌極為丑陋,想下嫁給你,希望你不會拒絕。當(dāng)時這位貧窮的年輕人,跪下來回報國王:縱然大王以狗賞賜,我也應(yīng)當(dāng)接受,何況是末利夫人所生之女?承蒙大王不棄,我愿奉命接納!

  國王就將公主嫁給了這位年輕人為妻,并且為他們建造房子,內(nèi)設(shè)七道都上了鎖的門戶。另外又吩咐女婿,若要出門,就必須上鎖,避免公主外出被別人看見。國王又賜給他們很多錢財,讓他們生活無所欠缺,并封給女婿一個官位。往后的日子,生活得非常的富裕。

  這位駙馬經(jīng)常與王宮貴族參加宴會或聚會。凡是前來赴會的達官顯貴,都是夫婦一起參與,獨駙馬爺從不將自己的妻子帶來。眾人一直在懷疑,也感到奇怪,都猜想公主本人不是端莊美麗艷如天女,便是極丑無比如鬼怪,這才不敢?guī)С鰜怼S谑谴蠹蚁敕皆O(shè)計要去看看公主到底長個什么樣子。經(jīng)過一番商量,決定將駙馬灌醉,再從他身上拿到鎖匙,指派五人前往駙馬的家,一窺公主的廬山真面目。

  就在那批人商量的同時,國王的女兒心中也在煩惱著,深感慚愧,哀嘆自己到底造了哪些罪業(yè),使丈夫如此厭惡自己,老是被關(guān)在屋內(nèi),不見天日,也見不得人。但隨即又想,當(dāng)今佛陀在世,常以慈悲觀眾生,如有苦厄的人,就前往度化。當(dāng)下公主就以虔誠恭敬的心,心中祈禱,遙禮世尊,望佛陀能前來慈悲教訓(xùn)。

  則于公主精誠懇切,敬心純篤,竟然感動到佛陀。佛知其意,即刻來到她家,出現(xiàn)在公主之前。佛陀先從地中踴出,頭上紺發(fā)相現(xiàn),公主舉頭看到佛的發(fā)相,倍加歡喜,敬心極深,頭發(fā)就自然的變成細(xì)軟的紺青色相。佛陀漸漸現(xiàn)出慈容,公主看見,心懷歡喜,整個臉也跟著端莊艷麗起來,所有丑陋的相,粗糙的皮膚,自然化滅。佛陀漸漸現(xiàn)出全身,金色晃昱,讓公主看見。公主看見佛身相好,益增歡喜,身體也變得無比端嚴(yán),猶如天女。佛陀便為她說種種法門,使她心開意解,證得須陀洹果,踴躍之情難以形容。而后佛陀就騰空而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拿著鎖匙的五個人,開門進去里面,見到公主相貌端莊,舉世無匹。當(dāng)時這五人議論紛紛,贊嘆著天下竟然有如此美麗的女子,難怪駙馬不肯將妻子帶出來?催^以后,就把鎖匙還給駙馬,各自回去。

  駙馬醉醒回家,一進門內(nèi),看見一位美艷過人的婦女,歡喜地問道:「你是什么人?」公主回答說:「我是你的妻子啊!」丈夫又問說:「你以前極為丑陋,現(xiàn)在為何變得如此端莊?」公主就將佛陀慈悲現(xiàn)示的經(jīng)過告訴丈夫,又說:「我很想去見父王,你可否為我傳話給父王?」

  駙馬就依公主的話,立刻前往王宮,稟告國王,說:「公主想求見大王,不知可否?」國王說:「不要談這件事了,趕快將每道門戶關(guān)閉,千萬不要讓她出來!」

  女婿回稟國王說:「為什么要這樣呢?公主蒙佛陀威德加持,現(xiàn)下相貌莊嚴(yán),舉世無雙,跟天女一樣啊!」國王聽了以后,也感到驚訝,就說:「若真是如此,盡速請來會面!沽⒓绰≈氐嘏绍囕v迎接公主進入宮中。等國王親自見到公主時,其美麗真是世無等雙。國王在極為歡喜踴躍之時,立刻下令駕車,和末利夫人前往佛陀住所。

  頂禮佛足以后,退下一步,長跪合掌而恭敬地稟報說:「世尊!不知道我這個女兒,過去生中修得什么福報,乃能生在豪貴富樂之家;而到底又造作何業(yè),生得如此丑陋的身形面貌,像牛馬畜生般,愿世尊慈悲開示!」

  當(dāng)時世尊告訴國王及末利夫人:「你們仔細(xì)聽,我慢慢為你們解說!乖瓉,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為波羅奈的大國,國中有一位長者,財寶無量,不可稱計。當(dāng)時這位大富長者,在他家里,經(jīng)常供養(yǎng)一位辟支佛(比阿羅漢更高一層的圣者),身體粗惡,形狀丑陋而憔悴,非常難看。大富長者家中有一位小女兒,每次看見辟支佛來,心中就很厭惡,態(tài)度輕慢、呵罵毀謗,罵他「面貌丑陋,身皮康惡,真是令人討厭!」

  當(dāng)辟支佛知道自己不久即將進入涅槃,于是就在長者家中現(xiàn)大神變,踴身虛空,身出水火的現(xiàn)各種神通,讓長者一家人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又飛下來,回到長者家中。當(dāng)下長者歡喜不已,長者女則慚愧無比,悔過自責(zé),跪著向圣者求哀懺悔:「唯愿圣者慈哀,當(dāng)見寬恕。我之前發(fā)了惡心,罪業(yè)深厚,希望圣者不要記掛在心。今準(zhǔn)我懺悔,愿令罪業(yè)消滅。

  佛陀告訴大王:「知道了嗎?當(dāng)時長者女由于詆毀辟支佛的原因,于后生處,常常受生為丑陋的身形。后來因見到神通而向其求哀懺悔,所以今生得端正之身。其相好超世奇特,無有能及,常生于富貴之家,尊榮豪貴,無所缺少,又能遇到我為她解除憂苦,都是由于供養(yǎng)辟支佛的緣故。」當(dāng)時波斯匿王與夫人,及諸臣民等,聽聞佛陀說如是業(yè)報因緣,個個心開意解,有的證得須陀洹果,有的證得斯陀含或阿那含,也有的證得阿羅漢,各自發(fā)辟支佛心或無上菩提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則故事的重點,是要提醒大家,不可以有輕慢心,要有恭敬供養(yǎng)心。爾一旦有過錯,就要有慚愧悔過之心。

  依里沙長者本生因緣

  任何一個人的個性,幾乎都跟過去世有銜接遺傳的關(guān)系。譬如說,有人生下來以后,就比較有喜舍心,有些人的性格是只想占便宜而不肯吃虧。也有的人極慳吝不舍的,但如果遇到善知識,給予方便善巧的指點,也都能改慳吝為喜舍心的,F(xiàn)在就為大家說佛陀在祗園精舍時,一個貪欲豪商的故事。

  距王舍城不遠,有一個市鎮(zhèn)名叫「糖鎮(zhèn)」,那里住著一位長者,綽號「貪欲豪商」。他有八億財產(chǎn),不過卻是連草尖上的一滴油也不肯施與人的,自己也不使用,也不想把自己所積的財產(chǎn)用于孩子、沙門、婆羅門身上,恰如羅剎鬼所管理的蓮池一樣,置之不用。

  一日,佛陀在黎明時觀察全世界能成就菩提的眾生,看見住在距離四十由旬之處的貪欲長者與其妻子,已到證得預(yù)流果的時機。那長者在前一日,為了供國王使役而進宮,在歸途中看見一名饑餓的鄉(xiāng)人在吃餡子發(fā)酸的饅頭。自己也覺得餓了。他一邊走回家去,一邊這樣想:「假使我說要吃饅頭,許多人也想與我同吃吧?這樣我便得非花費許多米、酥和糖不可,所以這話對誰都講不得!

  他忍住饑餓走著,在行走中漸漸憔悴起來,身上的血管都顯露出來。一回到家,他因耐不住饑餓,便跑入臥室,躺到床上睡下。雖然餓到如此地步,他還是怕花費錢財,不對任何人說。

  這時他的妻子進來了,撫著他的背問道:「您的身體不舒服嗎?」長者道:「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妻子道:「莫非國王動怒了?」長者道:「國王一點也不動怒!蛊拮拥:「莫非孩子們或者女婢、男仆有事不稱你的心嗎?」長者道:「沒有這樣的事!蛊拮拥:「那你有什么切望的事物嗎?」

  妻子雖這樣問他,他卻因為怕花錢而只是躺著不答。于是妻子又道:「你有什么愿望,請說吧!」他吞吞吐吐地道:「實在說,我有一個愿望。」妻子道:「你希望什么?」長者道:「我想吃饅頭。」妻子道:「那你為什么不說呢?難道你是貧窮之人嗎?現(xiàn)在我就去做足夠供全鎮(zhèn)人吃的饅頭就是了!

  長者道:「為什么做這樣的事呢?讓鎮(zhèn)上的人自食其力吧!蛊拮拥:「那么做足夠供本街鄰里吃的饅頭吧。」長者道:「你真有錢。」妻子道:「那么做足夠供全家吃的饅頭吧!归L者道:「你的度量真大!蛊拮拥:「那么做足夠供家中孩子們吃的饅頭吧!归L者道:「為什么這樣顧到孩子們呢?」妻子道:「那么做足夠供你我二人吃飽的饅頭怎樣?」長者道:「你也想吃嗎?」妻子道:「那么做只供你一個人吃的吧!

  長者道:「好吧。不過,倘使在這里做,許多人會張著眼睛看見的。你不要用精米,拿了碎米與鍋子,再帶一點極少的乳酥、蜜與糖到七層樓閣上的高臺去做,我到那里獨自坐著吃吧!

  妻子答應(yīng)說:「是!褂谑蔷徒腥四昧嗽撚玫臇|西,登到高閣,叫婢女來請主人上去。長者先把厲門關(guān)上,又將所有門戶上了鎖,登到第七層的高臺,復(fù)將入口堵塞好,然后坐下。于是妻子就架起鍋子,燃著了火,做起饅頭來。

  卻說,佛在黎明時分對大目犍連尊者說:「目犍連!在距王舍城不遠的糖鎮(zhèn),有一個貪欲的長者,他想吃饅頭,因怕被人看見,在第七層的高閣上叫妻子做著饅頭。你可到那里去,引導(dǎo)那長者離了我欲,叫他們夫婦拿了饅頭與乳酥、蜜糖,用你的威神力把他們帶到祗園精舍來,今日我與五百比丘一同用饅頭當(dāng)飯吧。」尊者道:「是!世尊!

  目犍連尊者奉佛之命,立即用神通力,前往該鎮(zhèn),在正對高閣的窗口的空中,整衣而立,如一尊寶像。長者見了尊者,就心驚肉跳起來了:「我就是怕這種;,所以才到這里來的,而這家伙卻來站在窗口!」

  長者忘了一切,就如投入火中的鹽和糖一般,沸然大怒道:「沙門啊!你站立在空中想得到什么呢?雖然在無路的空中徘徊著表示你有道行,但你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尊者于是就在那里徘徊。長者道:「你雖然在徘徊,但能得到什么呢?即使趺坐在空中,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尊者果然趺坐在空中。長者道:「你雖然坐著,但能得到什么呢?即使過來站在窗檻上,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棺鹫吖徽驹诖皺懮。長者道:「站在窗檻上,能得到什么呢?即使放出煙來,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尊者果然從身上放出煙來,樓閣上到處都是煙了。

  長者的兩眼好像被人用針刺了一下,因為他怕房子燒起來,所以不敢說「即使進出火焰來,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話。他心里想:「這沙門真是固執(zhí),不得到一點東西是不會走的,給他一個饅頭吧!

  于是他對妻子說道:「喂,燒一個小饅頭給那沙門,把他趕出去吧!

  妻子將少許的熟粉投入鍋中,但立刻成了大饅頭,膨脹到占滿了整個鍋子。長者見了心想:「大概她把熟粉放得太多了。因而親自在湯匙的尖端盛了些許的熟粉投入,可是饅頭脹得比之前更大。這樣每燒一次都是愈來愈大,他無可奈何,對妻子說道:「喂,給他一個饅頭吧!顾龔幕@中拿一個饅頭,不料所有的饅頭都黏成一團了。

  她向長者道:「你看饅頭黏成一團,分不開了。」

  長者道:「讓我來分分看吧。」可是任他用盡力氣也不能把饅頭分開,兩人各握住了一邊拉,也拉不開。長者為了饅頭使盡氣力,弄得汗流浹背,饑餓也忘了。他對妻子道:「喂,我不要吃饅頭了,你把這籃的饅頭全給了這比丘吧!

  她提著籃走近了尊者,尊者對他們說法,把三寶功德說給他們聽,告以:「有所謂施與,有所謂供養(yǎng)」,就像天上的明月一樣,明朗地宣示供養(yǎng)與施與的功德結(jié)果。

  長者聽后起了信仰心,便道:「尊師,請進來,坐在這里吃饅頭!棺鹫叩:「長者啊,正等正覺者(佛)想吃饅頭,與五百比丘都在精舍,假使你愿意的話,請叫夫人拿了饅頭與牛乳,一同到佛的地方去吧!

  長者道:「尊師,佛此刻在什么地方?」尊者道:「長者啊,在離此約四十由旬的祗園精舍!归L者道:「尊師啊,要走這么多的路,得花上許多的時間。」尊者道:「長者啊,如果你愿意去,我會用神通力帶你去——好像這樓梯的頂上是你的居處,樓梯的下端就是祗園精舍的大門一般,只花走一次樓梯的工夫,帶你到祗園精舍吧!归L者答應(yīng)道:「尊師,那么我隨你去吧!

  尊者把樓梯的頂端仍作為頂端,口中念道:「給我把這樓梯的下端作為祗園精舍的大門啊!」這樣一念,其事就立即實現(xiàn)了,于是尊者帶著長者與他的妻子到了祗園精舍,所花的時間不到走一次樓梯的工夫。

  夫婦二人來到了佛陀居住的地方,報告進餐的時刻已到,佛陀走入食堂,帶著比丘眾坐在特設(shè)的高座上。長者向以佛為首的教團獻奉供養(yǎng)之水,夫人則將饅頭放入如來缽中。佛陀取了足以資養(yǎng)色身的水和饅頭,五百比丘也照樣地取了。

  佛陀與五百比丘吃完以后,又叫長者夫妻吃了一個飽,但饅頭還沒有完,便普遍分給精舍中的全體比丘,仍然沒有完。于是長者告訴佛陀:「世尊,饅頭一點也沒有減少哩!狗鹜拥:「那么把它倒棄在祗園精舍大門那里吧!」他們便把饅頭丟在門屋相近的洞窟里,這些「鍋燒饅頭」至今猶存。大長者與其妻回去見佛陀,站在一旁。佛陀表示了謝意以后,二人就都證得預(yù)流果,向佛致敬。他們回去時,一踏上門房的階梯,說也奇怪,就站在自己的樓閣上了,從此長者把八億財產(chǎn)完全用在推廣佛陀的教說上。

  第二日,佛陀往舍衛(wèi)城托缽,回到祗園精舍后,對比丘眾予與訓(xùn)誡,然后進入香室入定。薄暮時,比丘眾會集法堂,坐著談?wù)撟鹫叩耐碌?「法友啊!你們看到大目犍連尊者的威神力嗎?他不是立刻使貪欲長者成為無欲之人,使他拿了饅頭到祗園精舍來供佛,證得預(yù)流果嗎?尊者真有大威神力啊!」

  這時佛陀走來問道:「比丘們啊,此刻你們會集于此談?wù)摵问?」比丘眾便如實回答。佛陀道:「比丘們啊,比丘若欲教導(dǎo)在家人,不可損害他們的家庭或使之苦惱,應(yīng)該如采花粉的蜜蜂那樣,與他們的家庭接近,使他們曉得佛的威德!菇又头Q贊尊者,唱出法句經(jīng)中的偈語(第四九偈)來:「蜜蜂不損花之色香,將花粉采之而去;牟尼游行聚落間,情形亦復(fù)如此!

  以上是說明佛陀在教化眾生時,都要考慮眾生能不能接受,用能接受的方法度他,叫做「權(quán)巧」或「善巧」或「方便」,這是要有很高的智慧才能辦到。

  佛陀為了讓比丘們知道前世與今生的因緣,又說明「貪欲豪商」的前生,一方面讓大家知道前世與今生的關(guān)系,另一方面,讓大家更明白,唯有布施行善,才能得大富貴,才能生天!

  佛陀說:從前波羅奈有一個叫做依里沙的長者,他擁有八億財產(chǎn),凡人所有的缺陷,他無不具備,跛足、駝背、獨眼、慳吝、有邪見、貪婪。對人固然一毛不拔,自己也不肯花用,他的家屋,好象羅剎鬼所管領(lǐng)的蓮池。雖然,他的祖先七代都是慈善家,但從他做了主人以后,即背棄家法,將慈善堂燒掉,窮苦的乞丐來求乞就拳足交加,然后把他們拖出去。他只是牢牢地保守著財產(chǎn)。

  有一日他在國王處服役完畢返家,途中,有一個行路疲乏的鄉(xiāng)下人,拿了酒瓶坐在椅上,將酸酒滿倒杯中,取腐敗的魚為菜肴用餐。他見了也想飲酒了,但他想到:「如果我飲酒的話,許多人也會想飲,這樣我財產(chǎn)就要減少了。」他便把欲望壓抑著,在搖搖擺擺行走間,終于抑制不住了,肢體疲乏無力得有如棉花一般,全身現(xiàn)出血管來了,一回到家就倒下臥榻而睡。

  他的妻子走過去,撫著他的背問他,明白了他想喝酒,也了解丈夫的心意,于是便說:「那么只造供你一個人喝的酒吧!归L者想道:「若在家造酒,許多人會都想喝吧,即使叫酒店送來,也不能坐在這里喝的!褂谑墙芯频晁蛠硪黄烤,交家仆拿著,出城到河岸來。走進離大路不遠的叢林中,叫家仆放下酒瓶離得遠遠地,然后斟滿杯子飲起酒來。

  他的父親,是曾行布施、慈善的人,今在天上為帝釋天。那時,帝釋天心想:「自己的慈善事業(yè)有沒有被施行?」結(jié)果他往凡世一看:兒子破壞了家規(guī),焚毀慈善堂,驅(qū)逐窮人,固執(zhí)貪欲心,怕施物予人,自己在暗處偷偷飲酒。他心想:「要說服兒子,使他明白業(yè)與報的關(guān)系而行施舍,獲得轉(zhuǎn)生天界的資格!

  于是,帝釋天下降人間現(xiàn)作跛足、駝背、獨眼的人相,與依里沙長者一般無二,然后進了王舍城,站在宮殿門口,求見國王。宮門的通報者請他進去,他就入宮向國王作禮。國王問道:「大長者啊,在這朝見之外的時間到此,為了何事?」帝釋天道:「大王啊,不為別的,我有八億財產(chǎn),請大王叫人去取來,收藏在你的寶庫中。」國王道:「不,我已經(jīng)夠了,我的財產(chǎn)比你的財產(chǎn)還多!沟坩屘煊值:「假使您沒有用處,就取來施給什么人吧!國王道:「請長者自行施舍吧。」長者道:「是,大王!拐f著就向國王作禮而出,到依里沙長者的家里去。侍從的人們圍繞著他,但沒有人能認(rèn)出這非依里沙本人。

  他走進家中,吩咐看門的管家:「如果有與我狀貌相像的人來,說:『這是我的家』,而想進來者,就把他拖出去。」說完,登上高閣,坐在華美的席上,喚長者的妻子過來,微笑著問她:「喂,我們來行施舍如何?」聽了他的話,長者的夫人、孩子與家仆互相私語道:「他好久沒有生起施舍的念頭了,大概今日多喝了酒,所以心地柔和,便想施舍了吧!

  于是夫人道:「請您任意施舍就是了!归L者囑咐道:「那么,把鼓手叫來,讓他擊鼓通知全市:『有人要金銀、寶石、珍珠的,請到依里沙長者家里!弧

  于是,夫人照他的意思去做了。許許多多的人聽到鼓聲,便拿了籃子與袋子,聚集到長者的家門口來。帝釋天叫人開了貯滿七寶的寶庫,對大眾宣布:「這些全部奉送給各位,請大家隨意拿去吧!谷械娜艘粨矶,把財寶取出,山一般地堆積在地上,然后裝滿容器而去。

  有一個鄉(xiāng)人,把依里沙長者的牛系在車上,滿載了七寶出城向大路前進,走過叢林附近,一面拽車而行,一面贊揚著長者的功德道:「我主依里沙長者啊!仰仗你的恩惠,如今我即使畢生不經(jīng)營生計,也可以過日子了。我的財產(chǎn)就是你的車、你的牛、你家中的七寶,既非我母親所給予,也不是我父親傳下給我的。仰仗你的恩惠,我得到了如許財產(chǎn),主啊!」

  依里沙長者在林中飲酒,聽了這話大驚失色,心里想道:「這個人,怎么會叫著我的名字,說如此這般的話?難道是國王把我的財產(chǎn)施予人?」他急忙從林中出來,認(rèn)得是自己的牛與車,便抓住牛繩,罵道:「你這家伙,這牛是我的,車子也是我的!」

  那鄉(xiāng)下人走下車來道:「惡棍,依里沙長者對全市作了布施。你是什么人?」說著就沖上前去,雷打似地在他身上痛打一頓,然后拽著車子走了。長者顫抖著爬起身來,拂去灰塵,急速跑上去追攔。鄉(xiāng)下人跳下車來抓住他的頭發(fā),把他制住,對他的腦袋猛打,又捉住他的咽喉,把他朝來的方向擲去,然后揚長而去。

  被打了一頓過后,長者的酒醒了。他慌忙跑到自己的家門口,向那些拿取他財產(chǎn)的人們道:「喂,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呀?國王叫你們來掠奪我的財產(chǎn)嗎?」說著就不顧一切,上前去捉人,人們集起來打他,還把他丟在地上。

  他痛得瘋狂了,想走進家中去時,守門者道:「你這不良的鄉(xiāng)下人,往哪里去?」說著就用竹棒毆擊他,捉住他的頸項把他拖出去。長者在悲痛中心想:「除了國王,我已沒有可以依恃的人了!

  于是,他來到王宮,問道:「大王,是您叫人搶劫我家嗎?」國王回答道:「長者,我并沒有下令搶劫,你不是前來說:『假使大王不取的話,我將施舍我的財產(chǎn)』,然后命人在市中擊鼓以行施舍嗎?」長者道:「不,大王,我不曾到王宮來過,您不知道我生來就是愛財如命的嗎?就算是葉子尖端的油滴,我也不曾施與誰的,請大王召喚那行施舍的人來查問一下!

  國王差人去請帝釋天來,但是他與大臣們都分辨不出二人有何不同。那吝嗇的長者道:「大王,覺得如何?他是依里沙,還是我是依里沙?」國王道:「我們不曉得,有曉得的人嗎?」吝嗇長者道:「大王,我的妻子會曉得的!

  說著,國王就命人召喚妻子過來,大家問她:「哪一個是你的丈夫呢?」她道:「是這一個!咕腿フ驹诘坩屘焐磉。喚了孩子與仆人們來詢問,也都認(rèn)定是帝釋天。吝嗇長者思忖道:「我頭上有一個瘤,被頭發(fā)掩住,理發(fā)師應(yīng)該知道,去喚他來吧。」于是他向國王說道:「大王,理發(fā)師知道我甚深,請差人去叫他來吧。」

  國王差人喚了理發(fā)師來,問道:「能認(rèn)出誰是依里沙長者嗎?」理發(fā)師道:「大王,看了頭就可明白!箛醯:「那么你看一看兩人的頭吧!乖谶@一瞬間,帝釋天在自己頭上造了瘤,理發(fā)師檢查二人的頭,見都有瘤,便道:「大王啊,兩人頭上都有瘤,我分辨不出這兩人中,誰是依里沙長者!菇又统鲑收Z來:「兩人都跛腳,都傴僂,都是獨眼;頭上都有瘤,我不知誰是依里沙!

  長者聽了理發(fā)師的話,就戰(zhàn)栗起來,因擔(dān)心財產(chǎn)被人取光,當(dāng)場就昏暈過去,撲倒在地。這時,帝釋天道:「大王啊,我非依里沙,我是帝釋天!拐f著就示大慈愛心,立在空中。眾人用冷水把依里沙澆醒,大眾向諸天之王的帝釋天作著敬禮站著。

  帝釋天向依里沙說道:「依里沙啊,這財產(chǎn)是我所有,不是你的,我是你的父親,你是我的兒子,我積了施舍等善行,故得生為帝釋天,但你破壞了我的家規(guī),成為吝嗇之人,貪婪無厭,燒毀慈善堂,驅(qū)逐乞丐,一味守著財產(chǎn),自己既不用,也不施予他人,恰如羅剎鬼管領(lǐng)了東西,置之不用。你如果能將我的慈善堂重建,施行慈善就好,否則我就要使你的財產(chǎn)化為烏有,而且要用這金剛杵割斷你的頭,使你喪命!

  依里沙長者因為怕死,發(fā)起抖來,立誓道:「我從今以后當(dāng)力行慈善!沟坩屘炻犓绱税l(fā)誓,便坐在虛空中說法,使他堅守五戒,然后回到天宮。依里沙亦因行了施舍等慈善事業(yè),后來得生于天界。

  佛陀最后將貪欲豪商的前生——依里沙的事跡串聯(lián)起來,作了總結(jié):佛道:「比丘們啊,目犍連調(diào)御貪欲長者,并不始于今日,前生也曾調(diào)御過。那時的依里沙就是那個貪欲長者,帝釋天是目犍連,國王是阿難,理發(fā)師就是我。」

  弟子們聽了滿心歡喜,對佛陀的教法信受奉行。

  棄老國緣

  這部經(jīng)的故事內(nèi)容,是要我們大家孝順父母,敬老尊賢。

  佛陀在舍衛(wèi)國的時候,有一次這么說:「恭敬耆宿長老,有大利益。有什么利益呢?就是可以聽到一些不曾聽的事,以前不了解的,現(xiàn)在了解了。名聲遠達、有智慧的人都會尊敬。」在座的比丘們說:「如來世尊總是經(jīng)常贊嘆恭敬父母耆德長老!狗鹜诱f:「不但今日,就是在過去無量劫中,我也一直恭敬父母,敬老尊賢。」諸比丘們說:「佛陀在過去恭敬父母尊長的情形,是怎樣的啊?」

  佛陀說了以下的故事:過去久遠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棄老國。在那個國家,如果年齡老了,就會被趕出家門,拋棄在外,任憑自生自滅。當(dāng)時有一位大臣,他的父親年齡老了,如果依照國法,就應(yīng)該將他遺棄了。但是大臣因有孝順心,所以不忍心這么做,就挖掘一個地下密室,安置父親,隨時供奉三餐飲食。

  由于此不仁道的政策,觸怒了天神,有一天,一位天神到了王宮,捉了兩條蛇,放在國王面前,說:「如果能辨別兩條蛇的雌雄,你的國家就可以得到平安,否則七日之后,你和國家都要滅亡!箛趼犃酥,心中非常懊惱,便和群臣參議這件事。每位大臣都說無法辨別,只好通告國內(nèi)賢能之士,誰能辨別的,當(dāng)厚加爵賞。此時,大臣立刻回家,請問他的父親。父親就告訴兒子:這件事容易辨別,只要以細(xì)軟的物品丟到蛇背,觀察急躁動亂的,當(dāng)知是雄的;安住不動的,當(dāng)知是雌的。大臣依此方法,趕回王宮稟告國王,果然分出雄雌。

  天神立刻又問一個問題:「有哪一種人,別人看他是沒有睡覺,但是另外一個人看他,他還是睡著不醒,這是哪一種人呢?」國王與群臣,又不能辨別,只好又通告國內(nèi)的賢能之士。此時,大臣又回去問父親。父親說:「這種人叫做學(xué)人,就是修行證到初果、二果、三果的人,凡夫看他是不迷,但以阿羅漢來看他們,仍有煩惱習(xí)氣未斷!

  大臣依此回報國王,問題雖已解答,但天神又變現(xiàn)一頭大白象,并問國王能不能知道大象有幾斤兩。群臣共同商議,沒有人能知道。國王又要通告國內(nèi)賢能之士,仍然沒有人知道,因為古時候還沒有地磅。大臣又回去問父親,父親說:「把大象放到船上,將船身穩(wěn)定后,在水位的地方,船身畫個記號,然后牽出大象,再找大石頭安放到船上,重量到達水位與船齊,再稱石頭,加起來后便可知斤兩!

  大臣即以此智慧之言,回報國王。天神又提出一個問題:「有怎樣的一杯水比大海之水還多?誰能知道?」群臣共同商議,又無法理解。國王又準(zhǔn)備通知國內(nèi)賢能之士,仍然無法知道。大臣又回去問父親:「這是什么樣的水?」父親回答說:「這件事容易解答,如果有人能夠信心清凈,以一杯水供養(yǎng)佛陀或僧寶,或供養(yǎng)生病中的父母,以此功德,數(shù)千萬劫,受福無窮。海水雖然很多,但世界末日,地球毀壞就沒水啦!以此推論,一杯水孝敬父母、供養(yǎng)三寶,多過海水百千萬倍的功德!

  大臣就以此回報國王,解決了問題,但天神又變化作一個饑餓的人,只剩皮包著骨頭,指著國王說:「你可以找到一個比我更加饑餓瘦苦的人嗎?」群臣思量良久,都不敢說話。大臣又以此狀況,回去請問父親,父親回答說:「世間有人,慳貪嫉妒,不信三寶,不能供養(yǎng)父母師長,將來之世,墮到鬼道中,百千萬歲,不聞水谷之名,身如大山,腹如大鼓,咽喉卻如細(xì)針,頭發(fā)如錐刀,纏身到腳部,舉動的時候,支節(jié)冒火,像這種人,比你饑餓痛苦,百千萬倍!勾蟪季鸵源嗽捇貓髧,而回答天神。

  天神又變化作一種人,手腳杻械,脖子又帶著鎖鏈,身中冒火,整個身體焦?fàn),然后又問國王說:「世間有比我這個樣子更苦的嗎?」國王及諸大臣,都沒有辦法回答。大臣又回去問他的父親。父親立刻回答:「如果世間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師長,誹謗三寶,將來之世,墮于地獄,刀山劍樹,火車爐炭,刀道火道,如此眾苦,無量無邊,不可計數(shù),以此推論譬喻,可知比你困苦百千萬倍!勾蟪加忠源搜,稟報國王而回答天神。

  天神又變化作一位非常美麗的女人,端正莊嚴(yán),舉世無雙,可以說是絕世佳人。天神再問國王:「世間還會有比我美麗的人嗎?」國王與大臣們,看得目瞪口呆,無法回答。大臣又回去請問父親,父親回答說:「世間有人敬信三寶,孝順父母,喜好布施、忍辱、精進、持戒,將來得生天上,端正殊特,比你美麗莊嚴(yán)百千萬倍,你和他比就像一只瞎彌猴了!」大臣以此回報國王,以此回答天神。

  天神又以一塊香檀木,四四方方,每一面都很平正,拿著給國王和群臣看過,并問:「誰可以告訴我,哪一面是樹根的部分,哪一面是樹梢的部分?」國王與大臣們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大臣又回去請問父親,父親回答說:「問題簡單,派人將這塊木頭用力投擲到水中,向樹根的部分因為比較結(jié)實,會沉下去;向樹梢的會浮在水面!勾蟪技匆赃@樣的說法,回答天神。

  天神又變現(xiàn)兩匹白馬,形色沒有多大的差別,問國王說:「哪一匹是母親?哪一匹是女兒?」國王和大臣仍然沒有辦法回答。同樣的,大臣又回去請問父親,父親回答說:「派人拿一些牧草,放在兩匹馬面前,如果是母親,會推草給女兒先吃,后吃的是母親!

  諸如此類,所有的問題,都一一回答完畢。天神非常歡喜,并且說:「你的國中一定有大智慧的人,所以我不消滅你,如果以后仍不以仁政治理國家,愛戴百姓,我仍然會來消滅你,以及你的國家!拐f后就消失不見。

  此時,國王心中才松了一口氣,并且問那位大臣說:「今天國家保住平安,都是靠你的智慧,是你自己的智慧,或是有人教你呢?」大臣說:「不是臣民的智慧,如果能赦免我無罪,我才敢實說!

  國王說:「今天如果你有罪該萬死之罪,也不過問,何況是一些小過失,你盡管放心說出來!勾蟪颊f:「國家政令,不準(zhǔn)孝養(yǎng)年老父母,臣有老父,博學(xué)多聞,經(jīng)驗豐富,臣不忍遺棄,冒犯王法,藏在地下室。今天回答問題,都是老父的智慧,臣不敢居功。只是誠心建議,唯愿陛下,重新發(fā)布政令,準(zhǔn)許國中孝養(yǎng)父母,并且敬老尊賢!

  國王大為贊嘆,心生歡喜,對大臣說:「今天靠你父親的智慧,得以保全我們的國家,老人的智慧,非常寶貴,你可以好好孝養(yǎng)父親,我也要請他做老師!

  國王并且宣達政令,所有百姓,必須孝養(yǎng)父母,尊敬老人,如果有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的,要處以重罪。

  此后國王施行仁政,感得天神庇佑,從此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放下情欲,身心自在

  唯有「痛念無常,放下情欲」,才能真正解脫自在!

  《初曜經(jīng)》的第一卷記載:從前佛在舍衛(wèi)國的祗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比丘時常到城外曠野的墓園,每次都必須走過人家的田地,才能到達那墳場。地主看見這種情形,便很生氣地對那位比丘說:「你是一個出家人,不好好修身養(yǎng)性,天天在這土地上走來走去,到底是在干什么?你瞧!你已經(jīng)在我的田地上走出一條小路了!」

  那位比丘回答說:「我遇到爭吵和訴訟,常在打官司,為了追尋證人,所以才會走過這塊土地!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跟著我去看個究竟,不就明白了?」

  于是那地主就隨著比丘來到墳場,看到墳場到處布滿了尸體和殘骸,有的腫脹,有的發(fā)臭,有的腐爛了,許多鳥獸都爭搶吃尸體,骨肉四散,到處都有。有的已經(jīng)被鳥獸啃啄干凈了,有的還沒有吃完。比丘就舉手告訴那位地主說:「這些鳥獸就是我的證人!」

  那位地主問說:「這些鳥獸為什么是你的證人呢?你到底在跟誰爭訟和打官司呢?」

  比丘回答說:「妄念和情欲會惹來許多疾病、煩惱和束縛,心猿意馬總是愛追逐虛幻不實的色、聲、香味以及觸感柔軟細(xì)滑的事物,引誘我們墮落和受苦。我出家修道就是要斷除妄念和情欲的心賊,因為我現(xiàn)在仍是一個還沒有解脫煩惱的凡夫,所以我打坐時,還會雜念紛飛,不斷跟妄念和情欲搏斗,而且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每當(dāng)我覺得妄念和情欲這心賊難以調(diào)伏的時候,我就走到墳場,警告心賊不要再囂張,而且拆穿心賊的把戲?吹竭@些腐爛不凈的尸體,我便容易戰(zhàn)勝心賊,而將情欲克服!」

  那位地主因為根器不錯,聽到比丘的這番話,敬佩得心服口服,當(dāng)下證得了初圣果。所以只要放下情欲,在家學(xué)佛,也可以證果的!

  唯有痛念無常,才能放下情欲!《求離牢獄經(jīng)》記載:阿育王的弟弟名叫做善容,有一段類似的故事。

  有一次當(dāng)善容入山狩獵的時候,他遇到了一群光著身子在修苦行的外道,修行了很久都沒有成就。于是阿育王的弟弟就問他們說:「你們修得這么辛苦,到底什么因素使你們不能得道呢?」那些外道回答:「我們靜坐時,時常會看見野鹿在交合,看了這種情景,心中就會動起情欲,而無法自我克制!」

  阿育王的弟弟善容聽到這句話,心中就起了一個偏見。他想:「這些道人每天都很少吃東西,他們刻苦地餐風(fēng)飲露,服食天地的精華,身體那么瘦弱,仍然還有淫欲。那些出家的僧侶每天都吃那么好的食物,穿好的衣服,坐好的床座,又時常有人供養(yǎng)香花給他們,怎么可能會沒有欲望呢?」

  阿育王聽到弟弟持著這種論調(diào),心中非常憂愁。他想:「我只有一位弟弟,他現(xiàn)在突然產(chǎn)生這種邪見,恐怕會因為輕視出家人而導(dǎo)致人格的墮落。我應(yīng)當(dāng)想法子來改變他的偏見。」

  于是阿育王就設(shè)了一個計謀,命令幾個最美麗的宮女,化妝打扮得如花似玉,去勾引善容。并且預(yù)先告訴大臣說:「我有一個妙計,如果我下令要斬皇弟善容,你們就上諫求情,等待七天以后才殺他!」

  宮女們依照阿育王的計策行事。當(dāng)宮女去找善容娛樂,隔了半個時辰左右,阿育王也親自出發(fā)了。善容和宮女們正在娛樂的證據(jù),被阿育王逮個正著。阿育王告訴他弟弟說:「你怎么這樣大膽,竟然敢公然跟我心愛的妃子和宮女娛樂,這成何體統(tǒng)呢?」

  阿育王假裝很生氣地摔擲物品,并且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和文武百官,告訴他們說:「眾卿知道嗎?我現(xiàn)在尚未年邁,也沒有賊寇和強敵來侵略我國。我曾聽說,如果一個人有福德,四海就會歸服。如果他福德減薄以后,臣子就會叛亂。我目前雖然尚未察覺到叛亂的跡象,可是我的弟弟居然敢誘惑我的妃子和宮女,而且還任情取樂。事情既然嚴(yán)重到這種地步,他眼中還有我這當(dāng)國王的哥哥嗎?你們馬上把他推到街上去斬首示眾!」

  朝中的大臣求情說:「請皇上聽微臣一個小小的建議,陛下只有這么一位弟弟,目前又沒有皇子可以繼承王位,照理來說,他本來是應(yīng)該繼承王位的。不如請您暫緩七天才行刑,讓他扮演一下國王的角色,享受七天的皇宮生活,然后再將他處死,他也比較能心滿意足!」

  阿育王默然答應(yīng)了。他命令善容穿上龍袍和皇冠,在宮中聽歌作樂,又命令一位武士,每天全副武裝拿著利劍,去警告善容說:「你的壽命頂多只剩七天而已,你不如好好享受一下五欲的快樂,以免七天后被處死刑,空留余恨!」

  如此一直到了第六天,那位武士又去警告善容說:「已經(jīng)過了六天啦!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而已,明天你的死期就到了,還是想開一點,把握最后一次機會,享受五欲的快樂吧!」

  到了第七天,阿育王派人來問他弟弟說:「這七天當(dāng)中,你自由享受美妙的王宮生活,你到底快樂不快樂呢?」

  善容回答:「被判死刑的人,雖然生命還沒有斷絕,那跟死亡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在這種時刻,我哪有心情享受五欲呢?」

  阿育王就告訴善容說:「其實這些事都是我安排的。我想要透過這件事來啟發(fā)你:當(dāng)一個人恐懼死亡和懷著憂慮的時候,他縱使在美妙的五欲六塵當(dāng)中,他也一點都不覺得快樂。更何況僧侶們時常想到過去世、現(xiàn)在世和未來世的三世果報,一個人死了又會再受身,無量世和無數(shù)身都受極大的苦惱。雖然有時能僥幸出生做人,有時也難免過著卑賤貧窮和匱乏的日子。想到這些辛酸受苦的事情,所以才出家修道,尋求解脫和度化眾生的方法,萬一修行不夠精進勤奮,也還會多劫受輪回的痛苦!」

  善容聽到阿育王的這段話,終于心開意解了。他對阿育王說:「我今天接受了您的教誨,才覺悟到生老病死的苦惱和恐怖,希望您能準(zhǔn)許我出家修行!」阿育王告訴善容說:「放下物質(zhì)的享受,而去出家修道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我應(yīng)該成全你!」

  于是善容就辭別了阿育王,到寺院去出家。由于他持戒精嚴(yán),晝夜都不斷地修行。結(jié)果斷除了所有的煩惱而證得了阿羅漢果,具足了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等六種神通,隨意通達自在,而沒有掛礙。

  《阿育王傳》記載:阿育王聽說他弟弟出家得道,心里非常高興,他不但禮拜出家得道的弟弟,而且想長期供養(yǎng)他。他弟弟喜歡山林而不愛居住在吵雜的城市,所以阿育王特地又為他出家得道的弟弟,建造了一座數(shù)十丈高的假山和泉林,來供養(yǎng)他弟弟。這些遺跡現(xiàn)在還留在印度。

  真能放下情欲,可以產(chǎn)生福德、給人帶來幸福,并能促使人格升華。

  《增一阿含經(jīng)》的第三十四卷記載:從前印度毗舍離城中有一位長者,名叫做毗羅先。他的財寶多得不可計數(shù),可是他非常吝嗇,從不布施救濟貧窮。他只一味貪圖享受過去的福報而不再修造新的福德。正當(dāng)他在后宮和許多美女飲酒作樂時,佛陀告訴弟子阿難說:「這位長者的壽命只剩下七天,他死后會出生在啼哭地獄受苦。唯一可以免除他到地獄受苦的方法就是請他趕緊放下情欲,出家修行!」

  于是阿難就來到了這位長者的家里,站立在門外。長者遙遠地望見阿難,就出來迎接阿難,請阿難進去客廳坐。

  阿難告訴長者說:「佛陀是得到圓滿智慧的大圣人(一切智人),我聽他說您的壽命只剩下七天,而且死后會投生在啼哭地獄受苦!」長者聽了毛骨悚然,心中十分恐懼,他就問阿難說:「有沒有法子能使我七天后不會死呢?」阿難回答:「沒有!」長者又問說:「那有沒有能使我不會墮落地獄的方法呢?」阿難回答:「世尊說只要您能出家修道,就不會墮入地獄。您現(xiàn)在最好趕緊出家修道!」長者說:「阿難,你先走一步,我稍后馬上趕去!」阿難聽到長者這么說就回寺院了。

  長者心里想:「七天還早得很呢!不如我再享受一下五欲的快樂,然后才出家修道!菇Y(jié)果就沒去寺院了,第二天阿難又到長者的家里,對長者說:「已經(jīng)過了一天,只剩下六天,您還是快點出家吧!」

  長者又說:「阿難你先走,我隨后馬上就到!」結(jié)果長者還是染著五欲而沒去。阿難天天到長者家里勸長者出家,長者一天拖過一天,又經(jīng)過六天,到了第七天清晨,阿難又來勸長者出家:「您只剩最后一次機會了,如果您今天沒出家修道,死后投生在啼哭地獄,后悔就來不及了!」

  于是長者放下了情欲,跟隨著阿難去拜見佛陀。佛陀吩咐阿難為長者剃度,并且教他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靜修、念數(shù)息、念身、念死),結(jié)果只修了一天就命終,死后神識投生在四王天。所以,能對佛陀有信心,放下情欲的人而又修行十念的人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

  真正的放下,不但要放下身外之物,而且要舍棄所有錯誤的知見和煩惱!楞嚴(yán)經(jīng)》說得好:「妄念和煩惱平息的時候,真正的智慧就現(xiàn)前了。」

  從前有一位道人兩手拿著合歡梧桐花要供養(yǎng)佛陀,佛陀教他放下,那位道人放下左手的一株花。佛又教那道人放下,他又放下了右手的花。佛陀又說:「放下!」那位道人回答:「我兩手已經(jīng)都空了,還要放下什么東西?」

  佛陀說:「我不是教你放下花,你應(yīng)當(dāng)同時舍棄攀緣心,舍到無可舍處,就是你安身的地方!」那位道人聽了佛陀的話,當(dāng)下明心見性,體悟到不生不滅的真理。

  周利盤陀咖的本生故事

  一個人如果長得莊嚴(yán),那是前生修的好,今生就要繼續(xù)修,不可以因長得莊嚴(yán)而看不起別人,同樣的,一個人今生聰明,也是前世有修,就必須繼續(xù)修,不可以輕視比較笨、比較愚蠢的人,否則果報會使自己的來生很笨!很蠢!

  佛陀時代的一位弟子——周利盤陀伽,情形就是這樣,依據(jù)經(jīng)典的記載就將他的今生與前世的事跡說明如下:

  王舍城某豪商,其女兒與家仆發(fā)生了私情。那女子怕別人知道,就對男的說道:「我們不能住在這里了,假使我的父母曉得了這件事,怕會將我千刀萬剮呢。我們到別的國家去安身吧!」于是二人就卷了財物逃出家門,奔走各地,打算「住到無人知曉的地方去」。

  他們在某處同居一段時間,妻子懷了孕,行將臨產(chǎn),與丈夫商量道:「我就要臨產(chǎn)了,遠離了熟人親戚,在此地生產(chǎn),在我們兩人都是苦事,不如回家去吧!」但丈夫只是說著:「今天去吧!明天去吧!」把日子虛度過去。于是她想:「這笨家伙因為自己做了可恥的壞事,所以連回去也不敢了。在這世上,父母是無上的恩惠者,不管他回還是不回,我還是回去吧!」她把家里整頓一番,將回娘家的事告訴了鄰人,便出發(fā)了。

  她丈夫回到家中,不見了她,問鄰人,才得知妻子已經(jīng)回娘家,乃急急在后追趕,在途中被他追著了,但妻子就在那里產(chǎn)下孩子。丈夫問:「男孩還是女孩?」妻子答道:「生了一個男孩。」丈夫問:「那么將怎樣呢?」妻子說:「我因為要生產(chǎn),所以想回娘家去,不料在途中就產(chǎn)下來了,現(xiàn)在即使到那里去也已無意義,還是回頭去吧!」

  于是二人同意轉(zhuǎn)身回去,那孩子是在路上生的,所以命名曰:「盤陀」(道路)。未幾她又懷孕了,情形與前面所述者一樣,也在歸寧的途中產(chǎn)生下來,兩個孩子都是路上生的,第一個名曰「摩訶盤陀」(大路邊),后來生的一個名曰「周利盤陀伽」(小路邊)。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盤陀童子聽到別的孩子們常常談及舅父、外祖父、外祖母,便問自己的母親道:「媽!別的孩子談到舅父、外祖父、外祖母,我們怎么沒有親戚呢?」

  母親道:「這里雖沒有我們的親戚,王舍城中卻有著豪富的外祖父,在那里我們親戚很多呢!

  孩子道:「媽!為什么不到那里去呢?」

  她將自己不能去的理由告訴了兒子,對兒子不知講了幾多遍以后,她向丈夫說道:「這兩個孩子使我非?鄲,父母見了我們,也決不會吃掉我們的。喂!快帶孩子到外祖父家里去吧」

  丈夫道:「我沒臉孔去見他們,你一個人帶他們?nèi)グ!蛊拮拥?「不論怎樣,只要給孩子們看到外祖父的家就好了!

  二人帶著孩子,終于到了王舍城,在城門口找到房子住下,請人轉(zhuǎn)告自己的父母說帶了兩個孩子來歸寧了。父母聽了這話說道:「凡流轉(zhuǎn)輪回之身,皆有孩子,但他們是我們的大罪人,所以不能住在我們看得見的地方,不如叫他們拿些財產(chǎn),同赴安樂之地去居住,把兩個孩子留在這里!归L者的女兒領(lǐng)受了父母所贈與的財產(chǎn),把孩子交給使者領(lǐng)去。

  兩個孩子在外祖父家成長,周利盤陀伽還年幼,摩訶盤陀卻常跟外祖父同去聽佛陀說法。日子久了,就興起出家的念頭。他告訴外祖父:「假如外祖父允許的話,我愿意出家!

  外祖父道:「這是什么話,你若出家,這在我們是最感榮耀的事。如能出家就出家吧!」于是就帶他去見佛陀。

  佛陀問:「長者,你如何得這孩子?」長者道:「世尊!這孩子是我的外孫,他說要跟隨世尊出家!

  佛陀即命一托缽僧說道:「給這孩子出家!归L老向他說明出家之道,并為他舉行了出家儀式。他憶持了許多佛法,于成年后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后,專心修行,遂證阿羅漢果,享受著禪定之樂、道果之樂度日。

  后來他想起了弟弟:「此種悅樂應(yīng)該給與周利盤陀伽!」于是他來到長者外祖父的家,說道:「長者啊!如果你允許的話,我想叫周利盤陀伽出家!归L者道:「可以!」于是周利盤陀伽也出家了,并受十戒。沙彌周利盤陀伽雖出了家,卻甚愚鈍,經(jīng)過四個月之久,還不能背誦下面一首偈:

  「看啊!佛陀遍照一切,如芬芳的紅蓮。在清晨開放,又如中天輝耀的日輪!」

  為什么周利盤陀伽今生會這么愚蠢呢?

  原來他在古時迦葉佛陀降世的時候,曾經(jīng)出家,非常聰慧。有一次,他看見一名愚鈍的比丘暗記教語,便加以嘲弄。那比丘以受彼嘲弄為恥,遂不暗記復(fù)誦教語了。以此惡業(yè)所障,今生他雖出了家,仍極愚鈍,所暗記的文句也往往記得上文,而忘了下文。

  他以暗記此偈自勵,已經(jīng)過四個月之久了。摩訶盤陀告訴他說:「周利盤陀伽,你連信奉佛教的資格都沒有!你不是過了四月之久,竟不能憶持一偈嗎?像你這樣的人,怎么能達到出家人所應(yīng)該修行的最上果位呢?還是出寺去的好!」于是就把他趕走了。

  不過,周利盤陀伽卻心慕佛教,不愿為在家人。當(dāng)時,摩訶盤陀為管齋者,有一天名醫(yī)耆婆帶了許多香華,來到自己的庵羅果園供養(yǎng)佛陀,并聆聽說法,然后從座上起來禮拜佛陀。耆婆向摩訶盤陀問道:「尊者啊!佛陀左右有多少比丘呢?」摩訶盤陀道:「五百人!龟绕诺:「尊者!明日請您陪同佛陀,與五百比丘到舍下受齋!鼓υX盤陀道:「優(yōu)婆塞啊!有個叫做周利盤陀伽的笨家伙,是個不悟正法者,除他以外,其余的人全體應(yīng)供!

  周利盤陀伽聽到長老這樣說,想道:「阿哥替這許多比丘們接受了宴請,卻獨獨除了我。他對我一定已無兄弟之情了吧?既然這樣,他的教示于我也已毫無意義了,還是去做個在家人,積些布施等善行過日子吧!」

  到了第二天早晨,周利盤陀伽對自己說:「還俗吧!」起身而去。天明后,佛陀觀察世間,見到這椿事件,就趕在周利盤陀伽之先,在他必須經(jīng)過的城門旁游步著。周利盤陀伽從屋中出來,見了佛陀,就趨前禮拜。佛陀對他問道:「周利盤陀伽啊!你此刻到哪里去呢?」周利盤陀伽道:「世尊!哥哥用強力將我驅(qū)逐了,故而在此徘徊!狗鹜拥:「周利盤陀伽啊!你是從我這出家的,既被兄長所逐,為何不到我的地方來呢?還俗去怎么辦?還是在我這里好!

  于是佛陀就帶了周利盤陀伽回去,叫他坐在香室前面,給他一塊以神通力所現(xiàn)、純凈的布片,吩咐說道:「周利盤陀伽啊!你可老守在這里,面向著東方,口念『去除塵垢!去除塵垢!』一邊用手撫摸這塊布片!沽硪环矫,和耆婆約定的時刻已到,佛陀被比丘眾圍著到耆婆的家里去,在所設(shè)的座上坐下。

  周利盤陀伽此時坐在那里,一面仰視著日輪,一面念著「塵垢除去!塵垢除去!」一邊撫摸那片布。那片布在撫摸中被弄臟了,他想到這片布本極潔凈,因為自己而失掉了原來的自性,如此骯臟,諸行真是無常,便起了滅觀,增長了觀察智。佛陀以神通力得知周利盤陀伽的心,已進至觀察智,說道:「周利盤陀伽啊!切莫以為惟有這布片為塵垢所污,心中亦有欲之塵垢等,也須得拭去!」接著就大放光明,使周利盤陀伽覺得恰如坐在面前似的,且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貪欲為不凈(染污),塵垢不得稱不凈,不凈為貪欲之異名,彼比丘眾舍此不凈,住于脫離不凈之教;嗔恚為不凈,塵垢不得稱不凈,不凈為愚癡之異名,彼比丘眾舍此不凈,住于脫離不凈之教!

  此偈終時,周利盤陀伽得四無礙辯與阿羅漢果,就依四無礙辯而通達三藏了。原來他生前為國王時,因右繞城廓額上流汗,用潔凈的布拭額,布頓時骯臟了。他于時得到無常想,念及:「以此肉身故,這樣潔凈的布也失了自性,而遭污了,諸行真是無常!」由此因緣,這去除塵垢遂成為證道的因緣了。

  屆時,耆婆正要為佛陀送上供水,佛陀用手蓋住缽,說道:「耆婆啊!精舍中不是還有一個比丘留在那里嗎?」一旁的摩訶盤陀道:「世尊啊!寺院里一個比丘也沒有了呀!」佛陀道:「耆婆啊!尚有一人在!龟绕诺:「那么叫人去到精舍看一下,且看究竟還有比丘在那里沒有吧!拐f著就派差人去了。

  這時周利盤陀伽心想:「哥哥說精舍中已沒有一個比丘了,我要讓他看看精舍中尚有比丘!褂谑,他使整個庵羅林滿住著比丘,有從事于衣服之事的比丘,亦有從事于染色之事的比丘,更有以誦經(jīng)為事的比丘,這樣地化出了一千個神態(tài)各不相同的比丘,那位使者見精舍中有許多比丘在,便回去報告耆婆道:「主人,庵羅林中滿是比丘呢。」

  這時周利盤陀伽自己唱出偈語:「盤陀將己身化成千種形相,在快適的庵羅林中坐待時刻到來!

  佛陀聽了便對使者說:「你到精舍去,說:『佛陀召喚周利盤陀伽!弧故拐咦衩叭ネ▓,不料現(xiàn)場一千名比丘都說道:「我是周利盤陀伽!我是周利盤陀伽!」使者無法,只得回來報道:「世尊啊!他們都叫周利盤陀伽!狗鹜拥:「你再去一次,把第一個叫『我是周利盤陀伽」的手抓住,這樣一來,后叫的會消失。」

  使者去到那里依吩咐而行,一千個比丘忽然消失了,周利盤陀伽就與前來迎接的使者同行。用齋結(jié)束后,佛陀傳喚耆婆,對他說:「耆婆,請握住周利盤陀伽的缽,他將為你說齋后的祝愿與開示。」耆婆依教奉行,周利盤陀伽即如年輕的獅子般,以三藏的甘露法義做一次如獅子吼般的飯后祝愿與開示。事后,佛陀從座起身,被比丘眾圍繞著回到精舍,指示比丘眾應(yīng)為之事,便回到香室休息。

  到了傍晚,比丘眾從各處聚集到法堂上,成行列坐著,談起佛陀的威德來!阜ㄓ寻!摩訶禁陀不明白周利盤陀伽的性格,說是:『經(jīng)四個月之久猶不能記誦一偈,他真是笨家伙!』強把他驅(qū)逐了。但正等正覺者因為是無上法王,在一頓飯工夫就圓滿地授以四無礙辯與阿羅漢位,使他藉無礙辯精通了三藏,諸佛的力量不是廣大無邊嗎?」

  佛陀知道此時法堂上在開始作此談話,心想:「現(xiàn)在正是自己出去的時候了!咕蛷拇采掀鹕,從香室中出來,坐在精美莊嚴(yán)的佛座,發(fā)出六色光明,那光明宛如可以通澈海底,與由須彌山頂所現(xiàn)的旭日一般。

  佛陀到了以后,比丘們就停止談話沉默下來了,佛陀帶著柔和的慈愛瞧著比丘眾想道:「這集會確乎極好,無一人動手,無一人動足,無一人咳嗽,亦無一人打嚏,大家都對佛陀的莊嚴(yán)起了尊敬之念,畏服佛陀的光明?v使我一生不開口而坐著,也不會有人先開口談話吧!我當(dāng)然知道什么該開始說話,讓我先來開口吧!

  接著,佛陀就以甘露似的梵音問比丘眾道:「比丘們啊!你們剛才在此會集,在談什么?為什么又中途停止了?」比丘眾答道:「世尊啊!我們坐在這里沒有談卑俗的話,只在贊嘆著世尊的威德:『法友摩訶盤陀不明白周利盤陀伽的性格,說經(jīng)過了四個月之久猶不能記誦一偈,他真是笨家伙,強把他驅(qū)逐出精舍了。但正等正覺者是無上法王,在一頓飯工夫圓滿地授他以四無礙辯與阿羅漢位,使他藉四無礙辯精通了三藏,諸佛的力量不是廣大無邊嗎?』此外不說別的。」

  佛陀聽了比丘眾的話,便說道:「比丘們啊!周利盤陀伽原本是很有智能的,前生是深入經(jīng)藏的,只是曾經(jīng)恥笑某位比丘愚蠢,使他自己遭受愚蠢的果報。他前世也曾做過國王,看見面巾臟了,悟出世間無常的真理,因而開悟了!」

  佛陀為大眾娓娓說出前生這段隱秘的因緣,同時教誡弟子們,不可以輕慢資質(zhì)比自己差的人,要知道果報也是絲毫不爽的呀!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