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光老和尚 開示二十二
開示二十二
我們這個發(fā)心沒有形象,要是有形象盡虛空大地也容受不下。這個禪七打的很順利,常住安排的也很好,吃的茶水、吃的飯菜,這是外邊的成就,講開示、講用功、講修行這是法成就,法成就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人,常住只能成就你這些,這修行、了生死還要你自己成就,你自己不成就外邊怎么成就呢?就象吃飯,你肚子餓了,你自己要吃飯,別人代替不行。
道場成就打禪七,克期取證!最后還要解七,這個七呀,沒有什么解的,解它干什么?這是道場的一個階段,在古人一個七之中要見性,一個不行就再打一個七,就象撈魚一樣,這一網(wǎng)沒撈住,下一網(wǎng)要撈住,撈住一個就是一個,又象果樹一樣,搖一下子,有的落下來了,有的還沒落下來,那就再搖,就是這個樣。
打禪七,道場里有這個規(guī)矩,叫考功夫,我看哪,不用別人考了,你自己考吧!你自己是不是見了性,你自己考你自己嘛,外邊考能行啊?其它禪堂考功夫這一天有好多名堂,我在天童打禪七,有兩個師父,他硬說他開悟了,那時從善和尚是方丈,他叫和尚給他掛牌,從善和尚不掛,他好惱,后來走了。我們不弄這個樣,這了生死不了生死是自己的事嘛,他人怎么能知道呢?除非是過來的人。
以前金山、高旻那些地方都打七,那時候的人根機純熟,每一個禪七,冬天都要出個把人,這禪宗出一個人哪,驚天動地!你象那虛云老和尚,就他一個人就行!還用這么多呀?這個佛學院那個佛學院,這個說那個講,佛法沒有什么說的,三言兩句就成功了,你們要是得了實際,你們自己知道,有道無道,自己知道,沒有得實際的,要努力!
我們獲得的受益,總的來說,深淺不同,最高的是明心見性,見了性的人,就是佛教的棟梁,再一個就是功夫有見地,有受益,要好好保養(yǎng)自己的功夫,只能前進,不能后退,要有一個正知正見,不要被邪氣所約束,還有一種,因為沒有用過功,也沒有功夫,也沒有受益,但總算還是在道場里種了一點善根。
看你們這部分人,或是有的以前學過什么道門,現(xiàn)在社會上道門很多,參加的人也很多,佛教最根本的是皈依三寶,皈依佛,以佛為師啊,再不要皈依天魔外道了,再不要看外道典籍,這任何一種道門,他們都在這個色相上、生滅上、喜樂上搞,我們是個佛教徒,要尊重我們佛教的這一切,過去參加過就算了,要知道,佛教并不忌諱這個,如來在世,舍利弗、目鍵連這都是外道啊,碰到釋迦牟尼佛才證了果位。你們在家有工作、有事情,你做的雖然是世間法,你要是思想上不染不貪,不動心不動念,雖然是在家,也是常修梵行,帶發(fā)高僧。
像法之中塔廟堅固,到處都在修廟,有些廟修的非?季,這也算是因緣現(xiàn)前,這個時代交通也便利,科學也發(fā)達,廟比以前修的還好,不管大廟小廟香火都行,生活也行,吃飯穿衣都可以,就是這個修行趕不上古人。出家人要放得下,社會主義教育,文化大革命,出家人被整的死去活來,也沒有哪一個敢說話,這現(xiàn)在廟也修好了,吃的也有,用的也有,不曉得那些人脾氣怎么那么大,一點委屈受不得,一點閑話聽不得,要說一個字的不對,火冒三丈!煩惱大的很,這是怎么回事呢?本來這個出家人斷煩惱、破無明,是修行的,當初我們出家,割愛辭親,背井離鄉(xiāng),這父母那么親,妻兒那么愛都舍得了嘛,這被人說一句話還放不下嗎?以前出家的時候那樣放得下,怎么出家之后又放不下了?
剛才云居山來了個師父,他原來在云居山出家,那時候還是個小孩,當時到云居山出家的,過一個階段,由客堂把幾個老師父的名字寫上,十個八個在一起抓閹,抓住誰就拜誰做師父,這個人很聰明,在齋堂里叫他們抓閹,他抓的是智受老和尚,智受是在青原山受的戒,了塵、了悟、了空,還有洞山的妙法,他們都是在青原山受戒,民國三十年,我也是民國三十年,但不是在這。他們這些老修行,大部分文化大革命我們都在一起,那就是人家怎么罵,怎么說,抓去勞改,都沒有意見,這現(xiàn)在他這幾個老和尚這么大的脾氣,一點事情都放不下,你看多可憐哪。
我和云居山慧通師,我們是幾十年患難相就,現(xiàn)在他以為佛法興了,到這兒開禪堂,到那兒開禪堂,這幾年,差不多這些禪堂他都去了,這樣弄弄,那樣弄弄,弄了好多煩惱。那次我在云居山站在那兒,我說:你到處開禪堂,你就不會住在一個地方把它搞好嗎?現(xiàn)在你都不搞了,聽說你要在云居山后面修個廟?他說:我走哪里哪里碰一鼻子灰,惹些煩惱,弄不成,我在山里我自己修個禪堂,誰來也得聽我招呼!哎呀,我說你呀,你懂得常住的制度嗎?就是當代的方丈也不能隨隨便便在常住的山上修房子,你是方丈你也不過住個三年五載,這是十方叢林哪,你在山上隨便修個茅蓬你搞的成嗎?真正的十方叢林,在常住的這個山地范圍,修茅蓬、蓋小廟、建墓塔都不行。他說一誠和尚答應(yīng)了。嗨!我說,一誠和尚他也不敢隨便搞啊,你以后啊,你要煩惱,常住有護法龍?zhí)炷?不能隨隨便便的任自己怎么樣。
他一開口就是三茶、四飯、兩開水,一天要吃四頓飯。我說:這云居山是虛老和尚最后開的道場,虛老和尚他這一生過午不食,他的道場都是過午不食,云門寺那時候一兩百人都是過午不食,現(xiàn)在還有四十多個人在這里,你不要說吃四頓飯,你要吃三頓飯你想想行不行?我說:你知道不知道吃四頓飯是什么時間吃啊?一天吃三回茶,兩次開水,四頓飯,你現(xiàn)在可能什么時間吃都弄不清了,他在云居山這么樣想弄個規(guī)矩,那么樣想弄個規(guī)矩,哎呀,我說你也弄不清了,你也糊涂了,還是跟著原來虛老和尚那個制度執(zhí)行,人人都知道,你另外弄你不是煩惱嗎?弄不成他走了,走一走,過一個時間,他看在外面弄不成,煩惱了,又回來,回來他還要搞,搞了好多次。
我是九零年到這青原山來,他九零年在山上跟一誠和尚說好了,一天要吃四頓飯,這一頓一頓一天要吃四頓飯,這樣搞誰來做這個飯呢?做兩頓飯都不容易找人哪,一天四頓,他在禪堂里燒飯,這虛云老和尚開的禪堂,里面就沒有爐灶,他這里修一下子,那里修一下子,過午不食的吃慣了,一天四頓飯也吃不慣,飯做好了沒有什么人吃,禪堂里弄的面、吃不了的東西,又拿到大寮里叫大家吃。這靈意師煩惱了,靈意師那時候是首座代知客,權(quán)力大的很,他說:你在這亂搞!你一天吃四頓飯,吃不了的剩飯你叫大家吃,把人吃的都生毛病,你極大的因果!講他他不服氣,靈意他是大知客,就要遷單,慧通他那個個子又小,又沒力氣,弄的他呀,好煩惱。你們現(xiàn)在還不曉得客堂的知眾有多大的權(quán)力,知眾的權(quán)力他跟知客又不一樣了,客堂里一個知眾,庫房里一個都監(jiān)這兩個職務(wù)是我們道場里權(quán)力最大的職務(wù),這兩個職務(wù)能管八個綱領(lǐng),客堂里的知眾其它地方也有,叫頭單知客,下面的二知客、三知客,小照客都得聽他的,都監(jiān)、知眾都是首座代理,八個綱領(lǐng)都是他們兩個提名叫方丈請的,他要說不行,你方丈也不敢違背。
慧通師跟我在一起幾十年,我們在一起是出生入死啊!慧通師那個人,真是誠實忠厚,為同參道友吃什么苦他也愿意干,文化大革命我跟他在一起,他那個顧人哪!只怕別人吃了虧,只怕別人受了委屈,自己吃虧、自己受委屈都不怕!他就是這個執(zhí)著心太重了,跟靈意師弄不來。這個靈愈師,虛老和尚最相信他,在云門寺,老和尚老了嘛,經(jīng)濟上買什么東西、弄什么東西,都是他在那里幫忙,到云居山這外面來來往往的經(jīng)濟出入也都是他負責,老和尚在的時侯他就當知客.他是虛老和尚身邊的人哪。因為他跟慧通師互相煩惱,當時慧通師、慧參師,還有西京臥龍寺的慧靜師,這三慧都是高旻寺的人,一定要把云居山改成高旻寺,這幾個人跟我也算很熟,我說呀,你們?nèi)齻人,你再有幾個人也改不了,因為老和尚到云居山,從廣東云門寺陸續(xù)來了幾十個人,馬上就把上殿、過堂、出坡、坐香常住的這一切規(guī)矩弄起來了,虛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他也就相信云門寺來的這些人,其他人他不怎么相信。老和尚到云居山,就是東林寺那個果一和尚他帶的,后來老和尚住下來就叫他當家,果一和尚當家,他做了些事情也不好弄,虛老和尚他用人他用云門寺這些人,因為云門寺那幾十個人都是跟他在一起出生入死。那年山上冷,準備種馬鈴薯,那時候勞動可比現(xiàn)在厲害,大家都去勞動,種了一部分馬鈴薯。果一和尚就到老和尚那個屋里去坐坐,老和尚說:當家?guī)煾?你馬鈴薯種了嗎?他說:種了。問:種了多少啊?說:給常住種了幾畝,我自己種了兩畝。老和尚哼一聲:噢,你自己還種兩畝。這個樣子,當時大家不同意,說:你是當家的,大家給常住種馬鈴薯這是應(yīng)該的,大家又給你種兩畝馬鈴薯,你想怎么著!這靈意師,滿覺首座,還有現(xiàn)在南華寺的傳清,一共八個人,要弄這個果一和尚,不要說八個人了,就是靈意師一個人他就吃不消,靈意師有手段,又有理由,這幾個人弄的果一和尚當而走不了,夜晚偷著走,后來果一和尚對云居山他極恨哪,你恨你怪別人呀?
這個出家人在常住辦一點事,要給大家服務(wù),要與大家有好處,給你自己搞那就不行啊!我們住在道場里就要為常住服務(wù),要愛護常住的一切,占人說: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你看這眼睛動不得呀,愛護常住的東西就跟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這才算對,為自己就不好。你們年輕人在這兒出家,吃在常住,住在常住,出家也在常住,修行也在常住,最后度眾生、了生死也在這個常住,在這個道場里,你愛護常住這是應(yīng)該的,你也有這個責任,一定要這個樣!
古來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這現(xiàn)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沒得古人多,其實古今有什么分別呢?沒什么分別,就是個人的認識、見解、作法不及古人,既然我們不及古人,就得不到古人確實的受益,原因就在這兒。個人沒有很好的正因,正確的因才能得到正確的果位,經(jīng)上說了很多比喻,狐貍精踉著獅子王,百千萬劫,,正確的因才能得到正確的果位,經(jīng)上說了很多比喻,狐貍精跟著獅子王,百千萬劫,獅子王還是獅子王,狐貍精還是狐貍精,那是怎么呢?就是個人的因種的不正,這個因要是不正確,就是有再高尚再正確的佛法也入不進!
現(xiàn)在信佛的人也不少,知識比古代也要廣一些,那為什么得不到古人實際的受用呢?就是思想太多了,事緣太重了,也沒別的,就是這些放不下!放不下什么?就在這名利財色之中放不下,社會上這形形色色丟不開。為什么我們出家人要割愛辭親,背井離鄉(xiāng)哪?最親的父母,最愛的妻子,假若是一個人能把這些丟開,還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呢?最親最愛都放得下,在佛教里邊有一點小事情還放不下呀?
有一部分人,看過幾部經(jīng),看過幾部語錄,語錄上所說的道理是語錄上的人所得如實際,他才說這一篇大道理,我們就是看看怎么能行呢?你要沒有達到實際,你就光看看那還是不行啊!佛教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實際,不是說的,是行的,你踏踏實實的去行、去做,就會得到實際的好處,你光嘴說說,筆寫寫,那個還是不行,一定要達到實際!佛教沒有什么,只一個實際的去做,只一個踏踏實實的采取一個法門,三十年五十載不變心,肯定的會得一個實際,會得一個踏實。我們用功人,只怕自己有疑惑心,這個法門那個法門,這里摸索摸索,那里摸索摸索,摸索了幾十年,老了,再弄什么弄不成了,人到這個六七十歲,精神也不足了,就是用什么功也不比青年的時候容易得好處。我們出家人哪,就在這三年五載之中,踏踏實實用功,得一點受益,到老了,因為他有實際、有受益,他不要用功了,他就是保守這一個正念,二六時中使它在,就是這個樣。
道場里嘛,我既然是站在你們前面,也沒有別的,就是比你們出家早,比你們吃飯吃的多,其他的沒有,說起來幾十年了,其實沒有什么,希望你們出家,在這個三年五載之內(nèi),要有一個實際,踏踏實實的得到一個真實的受益,那么也不辜負我們出家,也不辜負我們住道場當參學,也就不辜負我們割愛辭親,背井離鄉(xiāng),背井離鄉(xiāng)為的何事啊?也就是我們要得到佛法的實際受益,催板!
- 上一篇:體光老和尚 開示二十一
- 下一篇:體光老和尚 開示二十三
- 功夫要做的純熟,妄想煩惱就會輾轉(zhuǎn)消失
- 什么是念佛功夫呢?
- 什么是出世法?不貪不染
- 如何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修行人呢?
- 努力今生須了脫,不教累世受余殃
- 體光老和尚:這些在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其實都是高僧
- 僧人受信施,不了生死就無法生西方
- 四處參學的你是為生死還是物質(zhì)?
- 出家不事修行 會變牛變馬償還供養(yǎng)
- 不開悟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guān)
- 古代佛教徒和現(xiàn)代佛教徒的區(qū)別在哪?
- 病后方知身是苦,壯時多為他人忙
- 修行要“每天大街跑,心中念佛忙”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七
- 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九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一
- 體光老和尚的法脈傳承
-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 前言
- 體光老和尚簡介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