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性成佛 第二十三天
第二十三天
諸位觀眾、諸位菩薩大家好:
「見性」顧名思義就是見到本來面目,見到你的佛性,我們佛教稱為見到如來藏性。一個見性的人堪稱行化一方,堪稱是祖師。還未見性之人,當然是名副其實的凡夫眾生,所以修道貴在見性,見性之后是轉(zhuǎn)凡入圣,可見「見性」對一個修道人而言,是排行第一。
可是凡夫眾生修道,無法取到了義的經(jīng)典、遇到善知識。什么是了義的經(jīng)典?了義的法門呢?就是「見性」。如果任何一宗任何一派,沒有教你如何見性,這宗這派是不了義的,不圓滿的,是舍本逐末,只抓到一些枝末的問題,根本沒有掌握到重點。因為佛法以「心」為根本,如果學佛的人不以心為根本的話,掌握那些枝末,與他的生死了無痛癢,有什么相干呢?可見學佛的重點在「見性」。
各位,當然你是過來人,你是有根機的人,知道「性」在生活當中,離開了生活你難以見性,每天性與你在一起,每天為你吃飯,每天為你做許多事情!感浴咕褪悄愕目偹玖钆_,你的總司令,但是你沒有見到你的總司令、你的佛性,又生活在佛性當中是名為可憐人。所以一位開悟證果的圣僧,他開悟證果后一語道破,當下就告訴你,你的性就在生活當中,只是你迷、悟、染、凈的差別而已。已悟之人,已達到究竟清凈之人,你的生活何曾不是「性」的作用呢?所以他這么說:
「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常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飯,言談祇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yè),若能一念返照,全體圣心。」
這樣清楚嗎?所以我們要看、要聽就要聽這些。這位開悟圣僧開悟以后,大公無私的就將他開悟的心境說出來。眾生之所以眾生是無量劫以來,永遠都生活在佛性里面,法性就是他的佛性,他的如來藏性,你如何輪回,如何受苦,如何不如意,如何傷心、憂愁、罣礙,乃至嫉妒心、怨妒心、酸葡萄心理,全都沒有離開你的法性,也就是沒有離開你的佛性。時常在他的佛性里面,在禪定、解脫中,但是在不生不滅的自性里面運籌出來以后,變成有生滅有所污染了。所以,他生活在佛性當中同時在解脫當中,他不能自覺,還在心外求佛,求一切佛法。他告訴你,你的佛性在吃飯當中,你見到了嗎?在這言談、在問答中,你見到了沒?你的佛性在六根中運用一切施為,你見到了嗎?在眼能見,在耳能聞,在舌能嘗,在身有觸的作用,知道熱、冷、粗、細,你見到了沒?凡夫眾生不了解返源,不知回光返照沒辦法見性。所以隨著外面財色名食睡,隨著五欲六塵之境追求外在一切相、一切境界。因此迷情起無量的妄想心,造了無量無邊的一切業(yè),如果能一念回光返照,你全體圣心也就是你的如來藏性,你的佛性當下就顯露出來了。
所以開悟圣僧三言兩語就教你如何會性、見性,不知你契會到了沒?你見到了嗎?如果已經(jīng)契會了,見到了的人,如本也仍然抱著平常心來祝福恭喜你。若還沒契會的,需要快馬加鞭用功修道喔。所以祖師這些話,我感觸很多,你看不論如何輪回,沒有離開你的佛性,縱然有一天開悟證果以后,也是這佛性的存在。所以迷悟、染凈、開悟不開悟、沉淪和升華、魔和佛都沒有離開這佛性,在佛性當中運籌作用,吃飯、睡、施為動作、搬柴運水為你做那么多服務,當你的志工、義工為你義務服務那么久了,你見到你本來面目了嗎?如果還未見到,實在悲哉哀哉。所以開悟圣僧才告訴你,不知返解歸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yè)這樣受苦就無量無邊了。如果你「若能一念返照,全體圣心!挂绾巍溉w圣心」呢?一切妄想頓斷,煩惱迷情頓斷,當下菩提自性顯露了,貴在此處,就很干脆不會在那邊「轉(zhuǎn)金龜磨︵臺語,指拐彎抹角︶」,教你如何回光返照,照見本性了義的法門。如本再念一遍:
「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常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飯,言談祇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yè),若能一念返照,全體圣心!
好莊嚴的解脫法語。這些話也說出了我的心聲,讓我聯(lián)想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他無法相信自己有一個法性,不相信有一個如來藏性,不相信自己有一個靈魂,以為死了以后塵歸塵,土歸土,四大崩潰以后完全斷滅,否認有靈魂、否認有來世、否認有因果,完全不相信有一個佛性的存在。所以他的善根永遠不會成熟。所謂「鐵齒鋼牙」,所謂「得了大頭病」喜歡和人辯論,辯到最后聰明反被聰明誤。不會因為你的好辯、鐵齒嘴硬,不會因為你奉行鐵齒鋼牙,就否認靈魂的存在。相對的,若相信他有一個佛性,深信自己有一個靈魂,此種人不費吹灰之力,三言兩語他就善根大展流露。
有些人你問他信什么宗教?「我們沒有信宗教,我們信自己!褂袥]有這種人?有。你信宗教嗎?「沒有,全都不信,我是信孫中山的!埂膏,我是信美鈔的,鉆石、瑪瑙、玉跟寶物的。」這種回答你真拿他沒辦法,比你還會講話,講到最后好象他贏了,這種人大有人在,聰明反被聰明誤。不會因為他逞口舌之快,就沒有靈魂、沒有佛性,認為這樣就真的沒有了,不會因為你的主張和提倡鐵齒鋼牙,就否認佛性的存在。所以你相信,佛性存在;不相信,佛性也存在。不是你信不信的問題,你要信了當然有絕對的利益和好處。
現(xiàn)在的一點一滴會影響你的未來,所以當然要為自己的未來鋪路造橋,使以后有較好的真善美,如果你不相信,鐵齒鋼牙拼命造業(yè),以后你來世,外省人講一句話「吃不完兜著走」你吃不消啊,你因果背不動,所以一些受因果的人常常怨天尤人。如本會告訴他一句話:「何必當初呢?」今天不想要有這么壞的因果,你應該在無量世無量劫以前,不應做了狠毒、種下不好的惡法、惡因,有因必有果,平等的,現(xiàn)在才鐵齒鋼牙否認這一連串的因果循環(huán)。另有一種人,是故意逃避不相信有靈魂,故意逃避不相信有因果有來世,他會說「以后再說了」。意思是說,現(xiàn)在還在造業(yè)沒有勇氣承擔他的因果,承擔他的來世,因此故意逃避,借口等以后不造業(yè)時,以后空閑一點或以后成熟時,都推的一乾二凈,但不會因為你的推拖和逃避,就沒有因果。所以明知故犯或故意逃避的人,這種人業(yè)障更重,與其如此不如了解清楚一點,深入去探討,否則你也該知道如果做了,刀不可切太深,不要偷那么多,不要劫那么多,壞事不要做得那么嚴重。這種故意逃避,故意回避的人,原因就是他怕因果,并非真的不怕,才以「以后再講了」推拖,或是否認不相信。其實不會因為你的否認、不相信佛性就消失,因果就消失,來世就消失。因此,與其如此不如深入的了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這個道里。所以佛經(jīng)說:「不入煩惱大海,不能得一切智寶。」不論何事都要面對現(xiàn)實,面對你眼前的事實,排解、逃避不是辦法,或是明知卻故意當作不知道,打迷糊仗模棱兩可于事無補,事情總是有因果、有來世。
我們常講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鼓阆胫郎陷呑邮鞘裁瓷矸,什么角色,扮演什么樣的人?你不用問上輩子的事,因果已經(jīng)幫你安排好了。告訴你,你現(xiàn)世的富貴貧賤,就是上輩子的業(yè)因所帶來的果報,應得的啊。你長的美,長的丑,長的高,長的矮,長的黑、白、紅,你的長相與過去生中的「因」有息息不可分離的關(guān)系。這輩子的逆境那么多,順境那么如意,和過去生中有密切的關(guān)系。你拚死拚活但守不住賺到的錢,這是為何?和過去生中所做的業(yè)因有關(guān)系!赣笆酪,今生受者是。」你所受的就是與前世所做的因有關(guān)系!赣獊硎拦,今生做者是。」你若想知道下輩子的你,到底會扮演什么角色,會當什么樣的人,以后果報如何?你這輩子所做的點點滴滴,全部都會隨著你的業(yè)因投胎轉(zhuǎn)世。
所以學佛的人要了解,你要負起你的因果的責任,這樣就對了。修就是這樣修的,你要勇敢的承擔,你現(xiàn)在所做的一點一滴是決定你的未來,是由你的業(yè)力來決定的,由你所做的一點一滴來決定,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這樣諸位了解嗎?并非說我下輩子要做人,有那么簡單嗎?做人有做人的條件,天神有天神的條件,做人要守五戒,做天神要修十善,做菩薩要行持六度波羅密,成佛要六度圓滿達到不二法門,實相中道達到見思惑斷盡,塵沙惑斷盡,無明惑斷盡三惑頓斷,得到三德、三明、六通、四無所畏、十力、佛的十八不共法同時齊全,成佛的時候了。講條件的,這條件你做不到,當然你就無法成就佛道。
你想做總統(tǒng),做總統(tǒng)也要有條件。選舉,全國人民對他發(fā)表的政見,政治理念的認同投票給他,他才有可能當總統(tǒng),若人民對你的政策產(chǎn)生反感,不認同,對你不信任當然人家不會選你。做總統(tǒng)論條件,同樣的做文武百官一切都要論條件,所以說成功有條件,失敗有原因,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為何失敗?找出原因,有什么因素構(gòu)成失敗。你成功,為何成功?有構(gòu)成成功的條件。所以論條件說原因,這就是佛教講因果,這樣諸位清楚了嗎?
總之,我對根機利的人說話很省力,對根機利的人講話三言兩語就交代好了,不費吹灰之力,講話輕輕松松快快活活,因為根機夠彼此講話對答、交換,馬上領悟了。對中下層根器的人,我們就要費一些口舌,多說一點話,不然人家聽不懂。如此說來,對根機利的人我很喜歡說話,若對中下階層的,我們講話很累,一來他領悟不到,他的思想智慧還沒達到某一個層次的成熟,你講那么多話,他似懂非懂還無法認同,又一大堆懷疑。這也難怪,因為比較沒有修行,多生累劫接觸的佛法比較少,所以我們要有耐性去教。開悟圣僧這些話,會悟的人,根機夠的人看到這些話當下就認同,你我大家有一個佛性。生活在佛性當中,卻因迷了他的本性而否認佛性,是天下第一悲哀之人。所以祖師這些話,你當下認同者,你善根不成熟都難哪。如本再念一次:
「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常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飯,言談祇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yè),若能一念返照,全體圣心!
見佛聞法都是一種方便,你若開悟證果以后,見佛也好,不見佛也好,聞法也好,不聞法也好,這都是自心的分別。達到已無所見時才是你自身佛顯露的時候。所以一位開悟圣僧說:
「見佛聞法,皆是自心分別,不起見者,是名見佛!
說的好,見佛聞法都是我們自心的分別,這是凡夫眾生因地的說法,是針對凡夫、初發(fā)心的人、剛學佛法初起步的人而言。尚未開悟證果的人需要聽經(jīng)聞法、看佛祖菩薩,因為你還沒有開悟證果要依賴三寶,依賴佛、菩薩和三藏十二部教典。就如同過河,你不能不走到橋上去,因為有橋,你才能過這條溪,沒有這座橋,溪水湍急你涉水而過,可能會被湍流沖到大海去淹死,所以渡河需要過橋。等你有神通愿力,有能力時飛過去,乘坐飛機過去或用其他的方法過去,這樣不用橋就沒關(guān)系了。但是你還沒有這些種種方便的時候,橋?qū)δ愣允窍喈斝枰摹?/p>
同樣的理由,凡夫眾生需要見佛、見菩薩,需要三藏十二部教典,需要聽經(jīng)聞法,等到開悟證果以后,就不用見佛聞法,都是自己心的分別了!覆黄鹨娬,是名見佛。」你還見法需要聞法,需要修行,需要刻意用功,這全都是凡夫眾生。當達到無修無證「無所見」時,自性佛顯露,見到自性佛的時候了,叫做「不起見者,是名見佛!咕褪钦f,當你還沒開悟以前需要見佛聞法,因為見佛,佛為你講經(jīng)說法,開悟圣僧、善知識為你說法,不透過諸佛菩薩為你講經(jīng)說法以前,你如何了解佛理呢?佛經(jīng)是文言文,佛經(jīng)的義理很寬闊很深奧,有果地也有因地,你要摸清楚沒那么容易,所以需要見佛聞法以此法來度生死,以此法來度過三界,跳出二十八重天來開悟證果。法有需要,在因地需要靠橋來渡河,靠佛法渡過生死。到了果地的時候,有法也好,無法也好,要用的時候隨時可用,不用的時候,法就消失找不到蹤影了。
「皆是自心分別」是說你若開悟證果以后,見佛也好,沒見佛也好,聞法也好,沒聞法也好。為什么?如果你今天開悟證果了,你們何必見佛見法呢?不用了,自性就是佛,自性就有法,何況凡夫眾生的時候,你要知道佛是佛,你是你,與你有什么相干呢?不就是自己自心的分別嗎?何況我在因地,佛祖在果地,在此情況之下,佛為你放光讓你看到蓮花,種種感應,你如果自性迷沒見到本性,你仍然是凡夫眾生。所以佛是佛,你是你,你還沒有開悟證果,佛祖開悟證果出離三界。所以心外求佛求法,全都是自心的分別,與你的生死了無痛癢。所以他說見佛聞法全都是自心的分別,那是指在因地而言,你若開悟證果了,見佛聞法都是多此一舉。
他才告訴你「不起見者,是名見佛!惯_到「見無所見」,「無所見」就是見到自性的時候。因為在果地你的自性是不見一法、萬法不立、一塵不染、清靜的法身?虛空自性解脫!柑摽铡咕洼^好比喻,「虛空」你說半空中住一朵花,虛空增加了嗎?不增。這朵花拿掉后,虛空有減嗎?不減,不增不減。用水潑虛空,虛空也不會濕。用紅漆潑虛空,紅漆也不會著在虛空。青色的潑向虛空,虛空也不會變成青色的。用刀割它虛空也不會破。用炸彈投它,虛空也不會碎掉。虛空就是這么自在瀟灑解脫。我們的心也一樣,那怕用原子彈炸,全身碎掉了,佛性不傷大雅,不增不減也沒有粉碎,碎的是肉體臭皮囊而已,四大碎掉他的精神界,他的佛性沒有碎。你斥責他咒罵他,佛性不增也不減,也無清凈也無污垢。所以用虛空來比喻佛性,比較容易了解,修道人如果可以「心如虛空」,這種形容你能了解時,你要悟入解脫之道就易如反掌了。
總之,我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你的佛性不是因果法,佛性不是黑的、紅的、青的、白的,它是無顏色的,佛性是無形相的,你要了解這一點。如此來修道才有一個入門之處。他的果地是如此,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登上圣道,也就是成佛的時候,佛性是一塵不染,萬法不立。如果說佛性是紅的、白的、粉紅色,那這個人當下著魔,不知佛祖的心境是如何。所以【楞嚴經(jīng)】有四句名言:
【楞嚴經(jīng)】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修道不可以自稱「我已經(jīng)成佛了!谷绻煞鸬娜怂粫@么講。「不作圣心,名善境界」本性是不垢不凈的,成圣就成圣了無可說!秆哉Z道斷,心行處滅」你還有一個「我已經(jīng)成圣成佛了」的心理,「若做圣解,即受群邪;不作圣心,名善境界!钩煞鹨院蟆涅槃的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無生法忍與空相應!惯@些都不能落入文字落入形式,不能落入種種形色就對了。如果還有語言文字「即受群邪」何以故?因為我們的佛性非因果法,非色非心非形,所以若成佛以后實在是無話可說了。你開悟以后實在不能講了,若講話只是方便而已。所以【楞嚴經(jīng)】才說「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沟览碓诖恕
我們用功修道的時候,「法」全都是方便之法,你若執(zhí)著一切法,你這個人變成迷人了。所以「法」是讓我們度過生死的方便而已,達到開悟證果登彼岸后,法要舍掉,一切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要太認真,但不認真也不行,所以這種修行的拿捏,剛剛好才是真功夫,知道假,假也能成真啊!知道真,真也是虛幻不實啊!在真真假假中,處理起來剛剛好,這才是真的功夫。
開悟圣僧云:「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長伸兩腳睡,無偽亦無真。」
莊嚴嗎?明明沒有悟法,悟法的時候卻成了迷人。這是什么意思?今天你是已見性之人,你是過來人,你是倒駕慈航的人,你是開悟證果的圣者,他知道「悟,不悟」之法對他而言可有可無。明明沒有悟法啊,還有悟法者,你心里有一塵,還有法塵的話,被法塵絆住了又變成迷,又沒有悟了。所以悟法、迷法,有悟、無悟,對圣者而言全都不能說了。但是圣者也可說悟法、不悟法,他的說法可以這么講,對他的心境來說可有可無。在凡夫而言你不能不悟法,沒悟法如何登彼岸呢?就圣人而言你若已悟入法,登彼岸以后,還有悟法存在他心里,還罣在那里的話,那就并沒有悟,而變成「迷人」了,好莊嚴的解脫,沒有法綁住。「長伸兩腳睡」你若已開悟證果,是無事道人「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所做該辦。」他該做的都辦好了,什么叫做辦好了?沒有生死,沒有輪回,頓斷六道,是清閑自在解脫之人,世界那么廣闊任他遨游,無罣無礙,自性一塵不染的時候了,叫做「長伸兩腳睡」。睡在床上兩腳伸直,看要怎么睡都沒有關(guān)系,整個床要如何輾轉(zhuǎn),隨他自由了,代表「無事道人」了。否則你想要做什么?還有修有證,還在凡夫的因地,還有次第,還沒有證果。
若開悟證果以后,達到絕對無學,世間人叫「絕學」。若還有什么要學的就還在因地!搁L伸兩腳睡」好好睡個飽覺,因為你沒事了,沒什么事了?沒有生死的大事。「無偽亦無真」是說你自己開悟證果以后,無偽就是非假,每一件都是真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你今天已經(jīng)開悟證果了,不假,你已見到如來藏性,見到涅槃性,見到開悟的自性你都見到了,叫做「無偽」或者稱為「非假」。不能說它假,也不能說它真,叫做「非真」。你說它真,那么拿出來看看,拿不出來,佛性在那里呢?看不見。摸看看,摸不著。唯有「冷暖自知,唯證相應」,用語言文字再怎么形容,都無法形容佛性的自在,但是有善根的人,從語言文字的表述當中,去會、去見,叫做「非真」。
「無偽亦無真」我們修道就是修這個竅門而已,修到開悟證果的人,叫做「長伸兩腳睡」你是無事道人,要睡就睡久一點沒關(guān)系,好幾百千萬億劫都沒關(guān)系,沒事了嘛。若沒有開悟證果就不可以這樣喔!你睡太多會睡出問題來,因為貪、瞋、癡三毒這條蛇,還在你的心里,你睡它跟你睡,你醒它跟你醒,趕快用智慧之?,將貪瞋癡的毒蛇?出來,凈化掉,否則你沒有資格睡。做佛的弟子,如果修道貪睡,因貪睡空過一生啊,浪費歲月。難怪修道人有一個心聲:「還未開悟證果,他心里惶惶不安!篂楹尾话?因為人生無常啊,何時要「休掉、包起來」沒人知道。所以在有生之年,他怎么能悠悠哉哉呢?他一定是惶惶不安很謹慎,很注意,他的心不安,他要真正能安心,需要達到「無偽亦無真」達到「長伸兩腳睡」,這才真的是無事道人!歌笮幸蚜,不受后有,所做該辦。」這種人自然就是無事道人了。
開悟證果以后,他不會執(zhí)著一切法,執(zhí)著一切法反而被法綁住,但是還未開悟證果以前,實在需要一切法,沒有法就沒有標準,沒有法就無法登彼岸,沒有法又如何脫離三界?實在有需要。你登到二樓就需要樓梯,需要坐電梯,沒有樓梯也沒有電梯,用跳的用飛的竄上去,沒有那個本領。所以「法」是方便法,方便法等你開悟證果以后,方便法又變成可以不用了,可以不用時,你強將他執(zhí)著會變成被法綁住,又變成有生死有輪回。
所以法是對治法,我常說黑是對白,男是對女,天是對地,強是對弱,圣人是對凡夫,佛是對魔,全都是對治法,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是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眾生如果沒有八萬四千煩惱的話,如來何必說八萬四千法門呢?因為眾生有無量的病態(tài),佛才說無量的法門。如果沒有一切病,八萬四千法門全都是多余的。如何說?舉一個例子,你很我慢貢高,兩只眼睛都長在頭頂上,看人不夠重非常我慢貢高。那么你要多禮佛,禮拜三寶,因為禮拜三寶、多禮拜的人能消除我慢貢高之心。有人看到三寶頭低不下去,拜不下去,身體一拜下去全身三百六十幾塊骨頭劈啪作響,很勉強,心拜不下去就是拜不下去,我慢貢高?吹绞ト,有看到當作沒看到,那種自傲、傲慢的人,佛祖教你多禮佛能消除我慢,法是對治法。
你看,有人很有學問很客氣很平易近人,與他在一起很有安全感,就很喜歡和他在一起,因為他不會占我的便宜,不會我慢,不會端架子又棱棱角角,若這樣就不對了。低聲下氣的人,這種人我們就很喜歡和他相處。有人棱棱角角的很會擺姿勢︵架勢很高︶,這種人就沒人喜歡和他相處,走得比跑還快︵趕快離開︶。再者,你若很會毀謗人家,佛祖說你要多贊嘆人家,對治法啊!有人開口沒三句就開始毀謗,說人家的是非,這種酸葡萄心理的人,世間到處都是。只要還未開悟證果大家多多少少,只是強弱比較明顯或不明顯,有人毀謗人家較藝術(shù)化而已。佛祖告訴你都不對,再怎么藝術(shù),你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你這句話裝飾的那么漂亮,其實是在挖苦人家、毀謗人家,不論怎么裝飾、修飾、包裝,總是你比誰都清楚,你的心理是酸葡萄心理,是毀謗的,說得藝術(shù)點如此而已。所以佛祖說這樣不對,你的毀謗,要用多贊嘆人家多稱贊兩句,可以消除你毀謗之心。
我曾看過一個人,從來不曾稱贊、贊嘆人家的,突然贊嘆稱贊人家以后,他好幾天好幾夜都想不開,向人家稱贊、贊嘆很正常的啊。他卻想不開,好象掉了一塊肉,人矮了一截吃虧很多似的,覺得在大眾人群中沒面子。其實這樣就不對,真正的偉人他很會稱贊你,稱贊不是虛偽喔,他會很適當?shù)恼页龇夏愕臈l件,符合你的情況給你稱贊、贊嘆,令你生歡喜心,這是偉人。如果講話削來削去好象他占便宜,他贏了,其實他輸?shù)脩K兮兮,你對人家削來削去,對方就反感不喜歡,他不說而已,他對你有防備心以后對你就打折了。所以向人家美言幾句、稱贊幾句,你反而贏了。來,我說贊嘆有什么好處。第一你向人家多稱贊,縮短彼此間的距離,你多贊嘆人家會消除彼此之間的對立,多贊嘆人家的人,你心里就沒有病。相對的,你嫌人家、毀謗人家、說話對人家削過來削過去,你還沒傷到對方以前,你的心就先黑掉了,誰比較吃虧呢?所以毀謗對你而言,全都沒有好事啊!百害無一利。所以佛祖說多稱贊、贊嘆別人的人,這是為自己消除毀謗之心最好的消炎藥。
接下來,你很會嫉妒別人,什么叫做嫉妒?別人比我強,我就不高興。別人比我厲害,我就不高興。別人有一片天,別人比我強勢,別人比我美貌,在臺灣社會比我勢力還大,因此就生嫉妒心,世間人說酸葡萄心理就生出來了。佛祖教你,要給人家隨喜,就如我說的「成功有條件,失敗有原因!谷思页晒χ猿晒,是付出多少代價,他的前因你看到了嗎?你現(xiàn)在看到他富有,有一片天的果報,你看到果沒看到因哪。你了解真相以后,要向人家稱贊、贊嘆,人家當初付出多大的代價勞心、勞力,拚的死去活來,你要對人家稱贊啊。不向人家稱贊反而嫉妒、怨妒,這種人在別人尚未給你嫉妒到時,你的心就已經(jīng)生病、先黑了,你再怎么說都是吃虧了。所以,你要給人家隨喜,一來可以增進彼此間的距離,人家對你也有好感。嗯,和他在一起他會為我隨喜贊嘆,你對他就沒有防備心,對他有安全感,很喜歡和他相處,因為他會給我美言,給我講好聽的話。
例如你和一個人出來,他吃飽沒事都扯你后腳、對你吐槽、對你毀謗、對你嫉妒,說一些話揶揄你、削來削去的人,你和他出去會放心嗎?唉唷,在這場合不知會不會給我漏氣?在這種場合不知會不會給我吐槽?因此,他走得比跑的還快了。我有一個同學,他這種人就比較有嫉妒心,比較不會替人家隨喜贊嘆,會給我吐槽,所以我當年就不愛和他連絡。不會給我們稱贊,盡在豆腐中挑骨頭,當然我們怕得要死,這個人也沒有朋友交往啊。所以佛祖說「我慢」的人要多禮佛,多拜三寶。會給人毀謗的人,要多贊嘆人家。較有嫉妒心、怨妒心會吃醋的人,要多給人隨喜。這樣叫做對治法,重要嗎?非常重要。所以修道如果知道門路,我們修行就知道如何入手了。
- 上一篇:見性成佛 第二十二天
- 下一篇:見性成佛 第二十四天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