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與大眾共修兩者有何差別?

\

  自修與大眾共修都建立在修行佛法為出發(fā)點,目的在于明心見性,了悟生死大業(yè),證成菩提,出三界為正宗。修道者若背離此意義,其自修與大眾共修便成多此一舉,虛度光陰,徒勞浪費青春與生命。

  何謂自修?就是自己將心安住下來,獨自一人獨處一方而精進佛道是也。

自修應具備何等條件?

  第一要正見為何要自修的動機與意義。

  第二自修內容要符合了義解脫法門。

  第三自修之人應具足有恒心毅力不拔之心,不達彼岸終不止休。

  第四有深信不移之心,截斷無明三毒。

  第五防止俱生我執(zhí)懈怠心。

  第六拒絕不必要之攀緣心。

  第七生活嚴謹,精進菩提。

  第八低聲下氣多參訪善知識。

  第九遭遇業(yè)障慎莫退心。

  第十與不二法門,實相中道相契。

  若修道者因而自修,日日與菩提相應,焉有不得道之有。

  若人欲得自修,這是一件尊嚴殊勝之舉,往往能自行自修者,其身教與言教皆有一定的自修程度,在三藏教典亦有明確的正見,行為方面也都上了軌道,一一皆能自動自發(fā)用功加行,這是值得贊嘆與鼓勵的。若是自修者其心軟弱懈怠,不具恒心毅力,又無正見增上,不通如來圣法,貢高我慢,無明三毒叢生,如此弊病而自修者,不但與修行無助益,反而招禍惹身,感召墮落三涂之危機,乃至走火入魔,陰陽怪氣,非僧非俗,瘋顛狂妄,言行錯亂,所行外道法而攀附佛門中不能自覺,受世人譏嫌誹謗,的確這種亂象在當今社會不是頻頻層出不窮嗎?誹謗多于贊嘆,歪曲如來正法,誤導世人,猖狂不能自禁,罪愆無以論量!

  自修是好事,但由于發(fā)心自修者,畢竟亦處于凡夫地,習氣滿天飛,又無善知識導引啟發(fā),難怪有無數(shù)的人在自修,修到最后弊病叢生,言行怪異,不勝枚舉,浪費光陰,徒勞無功,又折騰自己青春生命,若欲挽回實乃晚矣!可不悲哉!

今將自修弊病舉出八點,供諸仁者參研:

  一、自修易蓄養(yǎng)無明而不自覺。

  二、習氣難斷除,無善知識啟蒙故。

  三、自修易昏沉與掉舉而不自覺,恍忽過日。

  四、自修者因無同參道友互勉鞭策,易生懈怠墮落。

  五、自修者無善知識指點迷津,憑自己自修易于思想偏邪而不自覺。

  六、逢值業(yè)障現(xiàn)前,智慧乏術,禪定不足,一敗涂地。

  七、傲慢貢高心,有棱有角之個性存而隱藏未凈化不自知,佛味佛氣佛相突顯夠強,無形中襯托出自己唯我獨尊,藐視一切,自認修持清高至上,讓人普受壓力。

  八、自修者未正見增上,行為孤僻,厭世極端,或說在空中行在有中,顯異惑眾,標新立異,彰顯自我,個性不穩(wěn)定,朝令夕改,其難與大眾相處,實堪憐愍。

  何謂大眾共修?就是集聚志同道合之修行者,共處鉆研教典或齊聚共同修行,以達修證解脫彼岸是也。剛初發(fā)心或道心軟弱者,或易懈怠,習氣重,圣教未明者,極須大眾共修之必要,何以故?

略提十點,供諸善信大德研參:

  一、共修可抖擻懈怠心,培養(yǎng)恒心,與耐心之處。

  二、共修可遏止昏沉掉舉之通病。若以念佛而論,大眾佛號聲嘹亮,可得十種功德。業(yè)報差別經(jīng)云:“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偏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聲不入。六、勇猛精進。七、諸佛歡喜。八、念心不散。九、三昧現(xiàn)前。十、往生凈土。”

  三、共修一股共業(yè)之力可修改吾人習染,凈化無明三毒。

  四、共修可將有功用行入無功用行。

  五、共修可互相勉勵,互相鞭策之功。

  六、共修可培育修行之喜悅與正法風范。

  七、共修可趨向無上菩提,正法熏習故。

  八、共修可去除傲慢貢高心,佛味佛氣佛相日益消弭。

  九、共修乃集共業(yè)莊嚴而趨向修證之境,可塑造優(yōu)秀人才(世出世法之圣賢)。

  十、共修環(huán)境,處處是一面鏡,人事物頻繁,正是轉煩惱為菩提,轉九法界入佛法界之佳境。

  佛法知見尚未成熟,慢心傲氣凌人,易懈怠放逸,俗緣繽紛,五欲六塵熾盛者,一一皆不適宜自修,畢竟道心搖晃不堪,不得其門而入,心隨境轉,進一退三故,欲證成菩提,遙遙無期。因此,在大眾共修之莊嚴道場用功加行,專注一心而不放逸,是修行者必然的行徑,假藉大眾共修威德鼓舞自心邁向佛道是迫切所須的。

  長阿含經(jīng)云:“如來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