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課合解 第十二講
《二課合解》第十二講
3月1日上午9:00,四方信眾一如往常聚集在榕樺寺念佛堂,傾聽釋親佛法師講授《佛說阿彌陀經(jīng)》。今天講授該經(jīng)最后一節(jié)內(nèi)容,在消文解義之前,釋親佛法師帶領(lǐng)大家,共同念誦最后一節(jié)經(jīng)文。之后,他講道---------
釋迦牟尼佛以平等大慈之心,向娑婆眾生講述凈土法門這種難信易行之法。難信,因為信要堅固,必得八地以上菩薩才不會動搖。所以眾生要相信圣言量,依佛之愿力,切實修行;易行,只要能夠依佛教化去做,必定能夠成功!改蠠o阿彌陀佛」六字,包括三藏十二部所有經(jīng)論,眾生只要聞佛名號持念名號,咸得萬德。昔有梵達王,曾問那先比丘:‘念佛之人可以帶業(yè)往生,此事殊難取信!.’那先比丘答說:‘大王!大石置水沉否?’王曰:‘必沈。\’又說:‘若置大石于大船上,載運他方,其可得乎?’王曰:‘可。\’比丘說:‘當知眾生有業(yè),必致墜落,如大石置水必沈;念佛之人,使彌陀大愿船力接引,故得帶業(yè)往生,其疑可斷矣!
佛在經(jīng)中說,眾生所造之業(yè)若有形體盡虛空遍法界,業(yè)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凡夫盡其一生,日日念佛禮佛,所消業(yè)障只有一掌土之多,所余業(yè)障仍如大地土。業(yè)盡情空,談何容易。只有仰仗佛力——他力加被,帶業(yè)往生,渡到彼岸,不再退轉(zhuǎn)娑婆,在樂土作下品的凡夫,慢慢從事懺悔,以求上升而至上品,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圓證佛果。此即彌陀愿中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我成佛時,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十惡,毀謗正法!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jīng)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zhuǎn)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彌陀大愿遍攝眾生,則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釋迦所說之經(jīng),亦為十方諸佛互相護念。而眾生念此佛者,亦為諸佛護念必矣。
問:亂心念佛得護念否。答:有六即之異。若眾生未聞佛名,只是理具生佛平等之性。但名理即,不得護念。若聞解佛名,或聞而不解,或念不一心者,但納善種亦作未來度脫之因,俱是名字即護念。若聞而解,解而持名者,是觀行即護念。若得事一心不亂,見思初落,彷彿見理,是相似即護念。若得理一心不亂,分破無明一品,分得真如法性,是分證即護念。若念至四十二品無明破盡。全體清凈法性,名究竟即護念。蓋護念必因自誠,誠則有進,進即三不退于無上菩提也。阿耨多羅,翻無上。三藐三菩提,翻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即清凈佛果也。分證位,是分證佛果,究竟位,即滿證佛果。不論信與不信,但見聞佛名,或念一聲,菩提善種,深入心田,畢竟不退轉(zhuǎn)于無上菩提。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fā)愿、今發(fā)愿、當發(fā)愿,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zhuǎn)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yīng)當發(fā)愿生彼國土!
已發(fā)愿,則已生。今發(fā)愿,則今生。當發(fā)愿,則當生。故不愿則已,愿則不退轉(zhuǎn)于無上菩提。
要解中問:今發(fā)愿但可云當生,何名今生。答:此有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xiàn)生發(fā)愿持名,臨終定生凈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yīng)一念生,念念相應(yīng)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蓮萼光榮,金臺影現(xiàn),便非娑婆界內(nèi)人矣。極圓極頓,難思難議,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埂
釋尊既贊諸佛能說凈土不思議功德。而諸佛亦轉(zhuǎn)贊釋迦能為難事,正顯佛佛行平等慈,而令眾生生實信也。十方世界凈土既無量,穢土亦無量,故佛說教,致有難易。要解云,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有難易。凈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凈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馀頓法猶易,說凈土橫超頓法是難,為濁世眾生說凈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五濁者,譬如清水,清潔本然,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于清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清水,喻真性。土塵,喻煩惱。世間有人,即無故而忽迷。然吾自性,本無世間眾生,由一念妄動而有生死煩惱故。若欲旋復(fù)本元真性者,如澄濁水,貯于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xiàn)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則明相精純清凈妙德?蛪m煩惱,即見思惑。根本煩惱,即無明惑。斷見證圓初信,別初住。永斷根本,證究竟妙覺佛果,究竟明相精純,復(fù)本清凈妙德。然真性元無真妄之變,猶水雖有清濁,濕性無遷,今以凈土法門,猶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斯澄濁,直捷甚矣,他之法門,豈爾易哉。故釋迦諸佛交贊,良有以也。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九界有情也。
劫濁:諸行聚會,時遷體穢,此非帶業(yè)橫超之行,必不能度。
見濁:邪見諸執(zhí),心起顛倒,此非最勝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煩惱濁:貪嗔癡等,煩惱增盛,此非即心是佛之行,必不能度。
眾生濁:身心和合,生滅不停,此非欣彼厭此之行,必不能度。
命濁:壽命短促,迅速無常,此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信愿念佛,轉(zhuǎn)五濁為五妙:劫濁為清凈海會、見濁為無量光、煩惱濁為常寂光、眾生濁為蓮花生、命濁為無量壽。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眾機不感,佛不出世。佛既出世,世多惡境,誠不易得無上菩提。既得菩提,緣不巧會,亦難說法?v說法矣,且談凈土最妙最圓之法,尤為難中甚難。故釋迦大愿,得與彌陀雙擅其美矣。又濁世眾生剛強難伏,而釋迦能調(diào),更為甚難也。一切世間難信者,權(quán)乘菩薩尚有疑于凈土,況六道凡類乎,如來既說難信之法,吾人當信,切勿甘墮火宅,當知無常不期而來,如救頭燃,回頭轉(zhuǎn)腦,急將佛號提醒自心,庶不負釋迦之叮嚀,亦不負彌陀之垂手。感激至禱,懇即思之。
佛說此經(jīng)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此明大眾得益以結(jié)信未來也。佛待機感則說,今既贊說凈土依正莊嚴,九界眾生咸沾四悉檀之益。悉檀,翻遍施。若聞極樂莊嚴而生歡喜,得世界悉檀益。聞凈土依正而起信愿,得為人悉檀益。聞輒持名,句句流入心田,念念返逆生死,得對治悉檀益。聞輒悟心佛俱空,俱遍法界,得第一義悉檀此非唯當會得四悉歡喜。且后世見聞此經(jīng)亦成四益。若見聞此經(jīng)而仰慕,為世界益。見聞此經(jīng)而信愿,是為人益。見聞此經(jīng)欣厭而持名,是對治益。見聞此經(jīng)悟能念所念空寂,是第一義益。再細思之,四益無窮,悉皆隨機所說,所說之法一一皆是四悉互遍法界。行人當知起法界心,念法界佛,證法界心,如是念佛,何法非心,何心非佛,然亦何佛而非心哉。
無問自說,其法難思,知機應(yīng)時,其利莫測。乃至千萬年而得利者,亦唯此而已。正乃如來智鑒無遺故爾。且吾人既遇此經(jīng)。幸之甚矣。又若不生感激,轉(zhuǎn)個身來未知得遇否。良以五濁險道,多諸毒惡,一失人身,萬劫難復(fù),不如趁此一生,大發(fā)勇猛,急出三界,親覲彌陀,極為至要。若違此者,不能一生成辦,若肯專心執(zhí)持圣號,決定往生,則萬牛莫挽矣。然歷代闡演凈土者甚多,而解脫者亦眾。若凈土三經(jīng)受持盛者,無出此經(jīng)。茲因初機難啟故不憚煩述此以為小補。普愿或見或聞,皆成佛種,速得菩提。縱毀謗者,亦因佛字而有,惡報既盡,亦仗此種而得蒙度。所以佛慈平等,無間冤親。但有見聞,無不蒙脫,方稱不可思議功德云爾。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十一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十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九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八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七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六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五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四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三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二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一講
- 佛七開示 第六講 念得心中蓮花開 阿彌陀佛自然來
- 佛七開示 第五講 看破、放下、自在念佛
- 佛七開示 第四講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 佛七開示 第三講 凈土三資糧——信愿行
- 佛七開示 第二講 厭離娑婆 欣求極樂
- 佛七開示 第一講 都攝六根 凈念相續(xù)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三講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二講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一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