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講話 第五輯 六、以一心不亂,為凈心歸宿
六、以一心不亂,為凈心歸宿
昨天說:「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修行用功,尤其是念佛求生西方,更要把自己的身見看破、放下。因為我們是凡夫,往往執(zhí)著身體為我,用種種方法愛護它。不知道身體,不但不是我,而且是我們的冤家,怎樣見得呢?要知道我們流轉(zhuǎn)生死,受種種苦痛,都是身體造種種惡業(yè)而成,所以身體是我們的冤家。現(xiàn)在既然學佛明白佛理,知道此身是假我,并不是真我,從今天起要覺悟,把假我看破、放下。但是我們是凡夫,要一下子看破、放下,談何容易!要知道,我們雖然不能頓時看破、放下,也要逐漸放下,首先不要把身體當成寶貝,被它所迷惑,我們要對治它。怎樣對治?就是要做些苦事,去修苦行,這樣久而久之,自然就可看得破,放得下。
今天說:「以一心不亂,為凈心歸宿!埂敢恍牟粊y」大家都知道是出在《阿彌陀經(jīng)》,「凈心」是清凈我們的妄想心,「歸宿」就是目的。我們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求一心不亂。達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得到歸宿,也就是達到目的了。
我們既然知道「一心不亂」出自《阿彌陀經(jīng)》,也就知道,為什么要打念佛七,不念佛六、佛八。經(jīng)中釋迦佛指示我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箾]有說念六天,或八天佛,叫我們念至七天,就可以得到一心不亂!阿彌陀經(jīng)要解》是蕅益大師著的,他解釋為什么念佛要念七天,是根據(jù)上、中、下三根而說。如果是上根人,念阿彌陀佛名號,至一日,就可得到一心不亂;中根人或念至二日,或念至六日,得到一心不亂;下根人就要念至七天,才得到一心不亂。釋迦佛是按眾生根機不等,分為上、中、下三根,因此說念佛念至七天,可得一心不亂。
這次我們打佛七,今天已是第六天,是否大家都得到一心不亂的功夫呢?如果已得到一心不亂,就是上根或中根的人;蛘邲]有得到一心不亂,明天還有一天,如果明天可以得到一心不亂,就是下根的人;蛘吒魑灰呀(jīng)參加多次念佛七,還沒有得到一心不亂,這樣證明我們還不及下根的人,可以說是下下根的人。根,就是根基、善根,我們雖然沒有得到一心不亂,但絕對不是沒有善根。如果沒有善根,生在末法時代,這個時候已經(jīng)去造惡業(yè),哪能在這里參加念佛七呢!既然能參加念佛七,也就是前生前世修行過,已種善根。雖種善根,但栽培得并不深,因此趕不上下根人,但總是下下根人。我們是下下根人,不能得到一心不亂的緣故,就是打念佛七的時候,沒有離去亂心,沒有求一心不亂,這是不能得到一心不亂的大病。既然沒有發(fā)愿,沒有求一心不亂,只是隨喜念佛而已,所以得不到一心不亂。
釋迦佛在世時,諸大弟子都能證得阿羅漢果,雖然他們善根深厚,但他們都有愿心,他們之所以出家修行辦道,就是以證阿羅漢果為目的,因此最后都能證得阿羅漢果。佛教傳入中國已是像法時代,這個時候,修行得道的人很多,大徹大悟的祖師不勝枚舉,為什么他們不證四果阿羅漢呢?因為四果阿羅漢是小乘果位,中國人根性是大乘根性,所以出家以開悟為目的,他們出家后精進辦道,不達到開悟不止,由愿心引起行門,因此得到開悟。
我們明白上面所說的道理以后,我們參加打念佛七,就要先發(fā)誓愿,愿我在七天內(nèi),一定證得一心不亂境界。因為愿力可以領(lǐng)導行門,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我們發(fā)一心不亂的愿,精進用功,就可以證到一心不亂,F(xiàn)在我們沒有立下這種大誓愿,所以在念佛七天中,不能精進,大家念、我也念;大家不念、我也不念;人家講閑話,我也講閑話,這樣只是隨喜念念而已。因無愿力引導行門,所以念的時候,得不到純一,一方面念佛,一方面打妄想,沒有目的,心不精進,人家念一支香,我也念一支香,念完就算,好像辦公一樣,準時上班,準時下班,糊糊涂涂混過去,因此念佛七天,沒有證到一心不亂。
我們知道應立誓愿求一心不亂,立下誓愿后,用什么方法去念呢?在佛七第二天說過:「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同時說過:不念佛妄想少,一念佛妄想反而多,但不要怕,只要專心注意阿彌陀佛名號,自己念,自己聽,口中念得清楚,心內(nèi)聽得明白,把阿彌陀佛名號看住,不要使它離開,因煩惱在心中,佛號也念在心中,這樣就可以對治,使煩惱不生。同時要觀想輪回生死的痛苦,想了脫生死,就要靠念阿彌陀佛名號,把阿彌陀佛名號念熟,觀想住,一定要念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為生死太苦了,我們畏懼生死,因此一定要了脫生死,求生西方去。古人說:「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挂郧安恢乐,今生學佛知道,所以今生就要把此身度脫,否則來生改頭換面,不知轉(zhuǎn)個什么身?如果墮在三惡道,時間長遠,受苦尚來不及,那知道念佛了生死呢!因此今生不可以再放逸懈怠,一定要精進念佛,發(fā)弘誓愿,求一心不亂,將來往生西方!栋浲咏(jīng)》中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顾晕覀兊玫揭恍牟粊y,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以蓮花臺接引我們往生西方。《凈土文》說:「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圣眾,手執(zhí)金臺,來迎接我,于一念頃,生極樂國。」因此我們能專心注意念阿彌陀佛,就可承佛慈悲之力加庇,使我們業(yè)障消除,善根增長,可得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預知時至,不受病魔纏繞,心不貪戀娑婆世界,不生顛倒錯亂之念,如入禪定一樣,由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所以得到一心不亂,到西方才有把握。
念佛念不到一心不亂,可不可以往生西方呢?可以的,只要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一心念佛,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的。但是要知道,一個人臨命終時,最易糊涂顛倒,所以臨終要家親眷屬,或同參道友來助念,使你正念提起,一心念佛,不生顛倒心,這樣也可以生西方。雖然說助念可以幫助我們生西方,但我們不可以生一種依賴心,要知道助念的方法,是不得已而為的,自己不能得到一心不亂,自己作不得主,才要人家?guī)椭隳罘。助念的方?固然可以幫助你,現(xiàn)在有很多助念團、助念會的組織,臨終時會友會來助念。但世事無常,自己不知什么時候去世,若遇亂世,助念團也會解散,同參道友也會離別,想找人助念,不一定可以找到。如果有眷屬是信佛,明佛理的,還可以幫助念念。如果遇眷屬不信佛,不但不能幫助你,由于生離死別,情不能舍,痛泣號哭,本來自己不貪戀、不顛倒,反而使你貪戀顛倒心生起,所以靠別人助念,是萬不得已的辦法。
我們把上面的道理聽明白后,一定要把了生死當作大事,一定要把阿彌陀佛當成了生死的妙法,至誠懇切,專心注意去念,一定要求得一心不亂。臨終時,阿彌陀佛定當告訴你,什么時候來接引,你就可以預知時至,自然無病苦,如入禪定自然而去,這個時候多生多劫的生死大事,一下子就把它辦好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