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決疑論》講記 十二

  《凈土決疑論》講記(十二)

  釋印光造論 釋傳印講記

  (2)答釋

 、籴“有禪有凈土”

  【論文】余曰:“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xiàn)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者,其人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復(fù)深入經(jīng)藏,備知如來權(quán)實法門。而于諸法之中,又復(fù)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队^經(jīng)》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之戴角,威猛無儔。有來學(xué)者,隨機說法。應(yīng)以禪凈雙修接者,則以禪凈雙修接之。應(yīng)以專修凈土接者,則以專修凈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dǎo)師乎?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華開見佛,證無生忍。最下即證圓教初住,亦有頓超諸位,至等覺者。圓教初住,即能現(xiàn)身百界作佛。何況此后,位位倍勝,直至第四十一等覺位乎。故曰“來生作佛祖”也。

  先按文釋義。何謂“禪”,何謂“凈土”,以及何謂“有”,何謂“無”,如前文已釋,這是正確領(lǐng)解《禪凈四料簡》的關(guān)鑰,吾人不可以不鄭重地加以強調(diào)。

  《四料簡》第一句的“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便是這個人的禪已經(jīng)參得功夫到家、發(fā)明心地了。他不僅僅是初步的開悟,而是最究竟的大徹大悟。如普明禪師的《牧牛圖頌》第九,“獨照”頌曰:“牛兒無處牧童閑,一片孤云碧嶂間;拍手高歌明月下,歸來猶有一重關(guān)。”(《卍續(xù)藏經(jīng)》第64卷776頁中)這是在說雖悟而未徹悟的境界。其第十“雙泯”頌曰:“人牛不見杳無蹤,明月光含萬象空;若問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同前)這才是說明徹悟向上的境界。

  如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人,他能夠“深入經(jīng)藏,備知如來權(quán)實法門”。如印光大師在《宗教不宜混濫論》中,舉有許多實例,大徹大悟以后,恭恭敬敬地、不止一遍地閱讀《大藏經(jīng)》。開悟以后,才是真修實證的開始;先是真參實悟,然后真修實證。不僅自利,同時利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一般地講,如來所垂法門,三乘為權(quán),即方便;一乘為實,為目的。備知,即完全而深知,徹底明白。概括地說,是即深知佛道長遠,且勿謂斷三惑、證三身非可一蹴而就,即使是斷除見惑和思惑、了脫三界的分段生死而超凡入圣,亦非易事。

  由于洞悉——即徹底無誤地明了如來權(quán)實法門的途徑,深知如來度生的本懷,所以,這種人能夠“于諸法之中,又復(fù)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所謂諸法,即昔日如來于一代應(yīng)化時教中,針對諸弟子們的要求而稱機適時所說的種種修行法門。于如是諸法之中,信愿念佛一法,即如《佛說阿彌陀經(jīng)》,為如來對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為首的諸大弟子、諸大菩薩和無量諸天,“無問自說”的特別法門;此人(于禪已徹悟向上者)奉此以為自己的通途正行。對特別而說通途,今則以特別為通途,是通途即是修行的恒規(guī),奉此為圭臬。對助行說正行,今則以信愿念佛為日常修行的正行,而不廢奉行其他眾善的助行。以此自行,并以利他。修凈業(yè)者,回向一切助行功德,莊嚴(yán)凈土,亦皆成為往生資糧,如是,則一切助行皆成正行。唯不可只顧助行而廢忘念佛之正行,妨礙“一心不亂”,不過,這是對一般人而言,若是已經(jīng)于禪大徹大悟而修持凈業(yè)的人,應(yīng)無此虞。

  這種人,正是《觀經(jīng)》所說的“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者”!队^經(jīng)》具稱《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共一卷,為劉宋時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所譯。關(guān)于上品上生的經(jīng)文云:“若有眾生愿生彼國者,發(fā)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fā)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fù)有三種眾生當(dāng)?shù)猛。何等為?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jīng)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fā)愿,愿生彼國。”(《大正藏》第12卷344頁下)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上品十善業(yè))。“解第一義”,即圓悟藏性、徹了自心、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者,證入圓教“名字即佛”之位。所以,“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之戴角,威猛無儔。”這在吾人所觀,西天東土諸大祖師,便是其人。他們與三世諸佛同一呼吸,所垂言教,全本佛心,字字珠璣,萬古不刊。

  對于“有禪有凈土”這一句,我們應(yīng)注意到印光大師的解釋,概括起來,有三大要點:一是明心見性,這是前提;二是深入經(jīng)藏,備知如來權(quán)實法門,如天臺所謂識藥、知病、應(yīng)病與藥而毫無差失;三是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這三要點,是《四料簡》第一句的核心內(nèi)容,吾人常說是為人天眼目、正法眼藏,其義亦實在于此。

  明代古越云頂山一壑沙門濟能禪師,根據(jù)《禪凈四料簡》中“猶如戴角虎”這句的意義,編輯為書,題曰《角虎集》,為上下兩卷,收羅禪門五宗諸大祖師修行凈土者、臨濟的黃龍死心悟心禪師等59人事跡。有心旦大師為序曰:

  永明智覺禪師,紹彌陀愿海,辟普賢行門,糾集三宗(賢首、天臺、慈恩),同歸一貫。極力主張唯心凈土,故有角虎之喻。世推永明乃東土第一流宗師,一言一行,孰敢思議者哉!

  自炎宗而至昭代,如天衣懷、真歇了、楊無為、天如則、楚石琦、紫柏、憨山、雪關(guān)、天界,一一皆宗門鉅哲,又何曾有禪凈彼此之分者耶?是以,濟能禪師窺諸后學(xué)信疑不決,遂搜羅列代杰出宗師要語,則則旨歸凈土者,編集成書,號曰角虎。令宗禪者不敢輕凈土,修凈者無復(fù)貶禪宗。述而不作,利益殊深。(《卍續(xù)藏經(jīng)》第62卷188頁上、中)

  《角虎集》中所列舉諸宗大祖師善知識59人,也只是一部分,遠非佛教歷史中的全部。《角虎集》成書以后,明末迄清,影響甚大的有蕅益、徹悟祖師等。本論著者印光大師在序文中說:“多年以來歷參禪匠,不過欲發(fā)明凈土第一義諦,以作上品往生資糧而已。”由此可知,被尊為凈宗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師,完全符合“有禪有凈土”的身份。吾人若讀其《文鈔》,益可證知。

  如是等諸大祖師善知識,高提法印,應(yīng)機施化,如論文云:“有來學(xué)者,隨機說法。應(yīng)以禪凈土雙修接者,則以禪凈雙修接之。應(yīng)以專修凈土接者,則以專修凈土接之。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dǎo)師乎?”這是說明《四料簡》第一聯(lián)“現(xiàn)世為人師”一句的含義。

  此中,對于“禪凈雙修”一事,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按蕅益大師說法,念佛一行有多種,《佛說阿彌陀經(jīng)》重在持名,《楞嚴(yán)經(jīng)·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但重憶念,《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主在觀境,《大集經(jīng)》則觀佛實相。后世有智徹法師者,創(chuàng)開參究念佛一法,而云棲蓮池大師雖然極力主張凈土,而亦贊同參究之法。不過,如上所陳法門雖異,而同歸于凈土,則是一致的。對此,蕅益大師評論說:

  獨參究之說,既與禪宗相濫,不無淆訛可商,試嘗論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果能諦信,斯直知歸;未了之人,不妨疑著,故“誰”字公案,曲被時機。(然而)有大利,亦有大害。言大利者,以念或疲緩,(則)令彼深追力究,助發(fā)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為敲門瓦子,皆有深益。必凈土為主,參究助之;徹與未徹,始不障往生。言大害者,既涉參究,便單恃己靈,不求佛力;但欲現(xiàn)世發(fā)明,不復(fù)愿往(西方凈土);蛞蛞缮,謂不能往生,甚則廢置萬行,棄舍經(jīng)典。古人本意,原欲攝禪歸凈,于禪宗開此權(quán)機。今人錯會,多至舍凈從禪,于凈宗翻成破法,全乖凈業(yè)正因,安冀往生彼國乎?(《靈峰宗論·參究念佛論》卷第五之三,莆田廣化寺版419頁)

  蕅益大師為了更明白地說明問題,以問答的方式闡明,今以語體引述如次:

  問:行人以修行凈土為主,更加以參究,可以當(dāng)?shù)媚罘鸱?

  答:參究與念佛,皆屬行門所攝。如果其行懇切,則參究亦能往生;如果其行不懇切,則念佛亦不能往生。又,雖然具有切行,還須具有信愿以為先導(dǎo),則能往生;若無信愿,則不能生。

  問: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的人,還須往生否?

  答:普賢菩薩以十大愿王導(dǎo)歸極樂。別教初地至十地,皆云不離念佛。《怡山發(fā)愿文》中說:“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百丈禪師所立《清規(guī)》規(guī)定每日的朝暮課誦和津送亡僧等所有佛事,皆無不回向指歸阿彌陀佛極樂凈土。所以,元·天如惟則禪師說:“若果悟道,凈土之生,萬牛莫挽。”云棲蓮池大師說:“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由此可知,凡是那些在說“不必求生凈土”的人,都是增上慢人[1],不是真正入了菩薩位的人。

  問:念佛兼參究,可以為助行;參禪兼愿往生的念頭,這豈不是一種偷心嗎?

  答:沒有禪的凈土,那不是真正的凈土;沒有凈土的禪,那不是真正的禪。不過,凈土之禪,本來不須參究。但一心不亂,即靜;名號歷然,即慮。如果說到禪之凈土,那必須是證極凈心,并不可以以理奪事。從上諸祖,對凡情已盡而圣解猶未亡者,不妨隨機掃蕩其妄執(zhí)。后世學(xué)人,雖然已經(jīng)明心而有干慧,奈何染習(xí)未枯,如果不發(fā)愿往生凈土,則仍舊隨業(yè)輪轉(zhuǎn)。永明禪師的《四料簡》、楚石禪師的十念不缺等法,正所謂有褝有凈,豈是所謂偷心哉?

  關(guān)于參究念佛與止觀法門的關(guān)系,蕅益大師以答問明示如次:

  問:參究念佛與止觀法門,為同為異?

  答:道理是相互圓融的,法門則不一樣。為什么呢?止觀是以“信”為入手功夫,參究是以“疑”為入手功夫。止觀法門雖然普被三根,而只有上根人方得真正明了。參究工夫雖然也普被三根,而只有上根人才能獲得大總持。且如下根之人,或念佛,或參究,雖然沒有達到止觀法門的深理,可是于理亦無不具足,因為能夠制心于一處,即是止;能用心參究或念佛,即是觀。所以,中根之人,或者藉解而起念佛之信行,或者塞解而發(fā)參究之疑情,縱然隨機致用不同,亦皆不失其止觀之大義。唯上根之士,直下相應(yīng),境智一如,觀諦不二,斯時念與不念,皆得而究竟,更無可參。何以故?言前薦得,屈我宗風(fēng);句下分明,沉埋佛祖。

  蕅益最后總結(jié)說:“故知參究念佛之說,是權(quán)非實,是助非正。雖不可廢,尤不可執(zhí)。廢則缺萬行中一行,執(zhí)則以一行而礙萬行也。高明學(xué)道之士,試熟計而力行之。”(《靈峰宗論》卷第五之三,莆田廣化寺版421頁)

  《四料簡》第一聯(lián)末句“來生作佛祖”,說明“有禪有凈土”者,在此人間世上,化緣周迄,“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古今事例甚多,如是之人,皆是臨期從容,預(yù)知時至,安排后事妥當(dāng),示現(xiàn)瑞相,安詳往生。如唐·懷玉禪師臨終坐見佛菩薩遍滿虛空,一菩薩捧銀臺來迎接,懷玉以平素自期金臺,今見銀臺遂拒而不登。佛知其意,遂即隱去,懷玉禪師更三七日加工精進禮誦念佛。至第二十一天,佛來接引持以金臺,遂含笑往生。其寺庭前有大槐樹,枝葉蓊蔚,時人贊曰:“吾師一念登初地,佛國笙歌兩度來;唯有庭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掛金臺。”別教初地菩薩與圓教初住菩薩相當(dāng),皆是開始破除無明惑獲證常寂光法身的位次。清·省庵大師臨終說偈曰:“身在華中佛現(xiàn)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吾人觀此臨終之際的真實寫照,是何等地親切!此偈正與“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圓融事理境界相吻合,簡直就是這句話的最確切的注解。

  所以,如論文云:“一彈指頃,華開見佛,證無生忍。”一彈指頃,言其時間短促。時本無體,全由心念的真妄決定其久暫。彈指,系印度或西藏在辯論中常用的一種動作,將食指壓在中指上面,用大拇指沿中指下面用力向上滑出脆響的一聲,是謂“一彈指”。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亦應(yīng)用,如警寤鬼神等!法華經(jīng)》卷六〈如來神力品〉說諸佛與釋迦“一時謦咳,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大正藏》第9卷51頁下)

  《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上品上生”經(jīng)文說: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shù)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zhí)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shù)菩薩贊嘆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后,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jīng)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于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大正藏》第12卷344頁下-345頁上)

  無生忍,亦稱無生法忍,是即證得了真如實相的理體,遠離一切生滅之相,是即證得了“阿鞞跋致”的地位,即不退轉(zhuǎn)地位。不退轉(zhuǎn)有三:一、位不退轉(zhuǎn),斷見思惑,超凡入圣,不再受分段生死;二、行不退,斷塵沙惑,別教三賢(住、行、向三十位)位菩薩,圓教八、九、十信位菩薩;三、念不退,斷無明惑,證常寂光法身,別教初地以上菩薩,圓教初住以上菩薩。此處“有禪有凈土”往生者,為念不退菩薩。如論文云:“最下即圓教初住,亦有頓超諸位,至等覺者。”頓超諸位,即超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四十位至等覺。等覺者,謂此菩薩“去佛一等”,是名等覺,即距佛果僅差一等,名“有上士”。所謂尚余有一分生相無明惑待破,若破除,即為妙覺之佛矣。

  圓教初住菩薩,由于獲證了一分常寂光之法身,故于時空諸法便獲得了一分的自在受用,是即智境圓融,是即身土不二,是即得大自在。在圓教初住菩薩份上,則“能現(xiàn)身百界作佛”。百界即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圓教初住菩薩的神通妙用能夠在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中,應(yīng)眾生機,示現(xiàn)“八相成道”以成佛,度化眾生。這在天臺宗“六即佛”的位次當(dāng)中,屬于“分證即佛”之位。如蕅益大師的《教觀綱宗》云:

  分證即佛者,(圓教)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圣位也(原注:名稱同于別教,而義則大別)。初住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原注:正因理心發(fā),名法身德;了因慧心發(fā),名般若德;緣因善心發(fā),名解脫德)。一心三觀,任運現(xiàn)前。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寶所,初居實報凈土,亦復(fù)分證常寂光凈土。證念不退,無功用道,現(xiàn)身百界,八相作佛。(《大正藏》第46卷941頁下)

  “現(xiàn)身百界,八相作佛”,是即《華嚴(yán)經(jīng)》所謂“清凈妙法身,湛然應(yīng)一切”之義。“八相作佛”,亦稱“八相成道”,一般認(rèn)為這還有大乘的和小乘的區(qū)別。《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說八相是:“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zhuǎn)*輪、入于涅槃。”(《大正藏》第32卷581頁上)被認(rèn)為這是大乘的說法。天臺智者大師的《四教義》(共12卷)卷七:“所言八相成道者:一、從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zhuǎn)*輪;八、入涅槃。”(《大正藏》第46卷745頁下)被認(rèn)為這是小乘的說法。將兩者對照可知,前者無降魔,后者無住胎。然而,如宋·志磐大師《佛祖統(tǒng)記》卷二序曰:“……則知如來出興,只一八相,自大機而觀之,則始終無改,無非華嚴(yán)。自小機而觀之,則游化鹿苑,諸教次第。謂之舍那,謂之釋迦,一體而兩名,由機有不同耳。”(《大正藏》第49卷140頁下)其實在大小乘經(jīng)典中,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華嚴(yán)經(jīng)》、《因果經(jīng)》等。兩種八相,大乘開住胎而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則開降魔而合住胎于托胎,只是開合之不同,并非根本上的區(qū)別。

  論文“圓教初住,即能現(xiàn)身百界作佛”,略釋如上。論文接著說“何況此后,位位倍勝”,便是說,自二住以上,則“位位倍勝”,即圓教第二住菩薩能在一千個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現(xiàn)成佛度生,第三住菩薩能于一萬個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現(xiàn)成佛度生。如是倍倍增勝,“直至第四十一位等覺”菩薩。所以,《四料簡》首聯(lián)末句說“來生作佛祖”。須知《四料簡》之所以稱為料簡,乃是從教中提煉總結(jié)出來的金石之言,決無一字一句虛設(shè)浪施之語,決定是字字句句皆為見諦之語。

  (待 續(xù))

  【注 釋】

  [1]增上慢人:由于不明教義教理修行次第和諸禪行相,盲目修煉,或稍獲得一點輕安等功夫,便以為自己修行成功,未得言得,未證言證,雖然不等于妄說得上人法犯大妄語,亦獲罪非輕,須懺悔,實修獲得所說者方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