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主要途徑 十 禪修中的覺受
(十)禪修中的覺受
修定的對象、在過程中要排除昏沉掉舉、用心的力量、包括次第、心的層次都分析了。接著我們著手去修行,就會有覺受。這如你吃飯會飽,你去跑步會流汗一樣的平常。
佛法把將獲得初禪定的人,其身上所發(fā)生的八種感觸,叫八觸。這也只是一個概括。實際上我們具體去修行,不止只有八觸發(fā)生,是有無量諸觸發(fā)生。只不過我們用語言表達,本身有局限性,不可能把所有的覺受都列出來。只能高度概括為八觸,其實也就是包括了無量諸觸。我自己在禪修經(jīng)歷覺受時,有時候竟然在八觸里面找不到對應的觸,感到相當疑惑。幸虧我一位資深的老師告訴我,八觸只是簡略概括,實際上覺受有很多,這時候才明白放心。
第一種就是動。很多人打坐的時候,會動得搖擺,甚至會跳起來。這是因為打坐的時候,氣機發(fā)動,會沖刺很多疲軟的、損傷的、扁掉了的氣脈。有點像水龍頭,如果水流太湍急了,水龍頭一擰開,就會不斷顫動。我們的身體也一樣,當氣沖動的時候,有時控不住。有些人會搖來搖去,擺來擺去。有些人還會蹦的跳起來,這些現(xiàn)象都有。我?guī)н^的人當中,都出現(xiàn)過這些現(xiàn)象。因此,對于那些初學打坐的人,我不太主張他們坐在禪凳上。因為有時候氣機發(fā)動,沒人護持,萬一控制不住,摔了下去,摔壞了怎么辦呀?甚至有些人動也動不了,會哭啊!各種可能都有。
對這種現(xiàn)象的處理方法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讓它動過去,不要理它,慢慢習慣適應了,就過去了。這是一種自然的對治方法,你不要助長它,也不要抑制它。千萬記住,不要鼓勵它,也不要控制它,讓它自然而然沖過去就好了。
另一種是:如果我是一個老師,知道你控制不住了,發(fā)現(xiàn)你從自控到失控,將失控了,有時候會有危險——打坐事實上是帶有危險性的。很多人都認為打坐特別好。只說好處,不說危險性。這時候,指導老師看你控不住了,就要給你打香板。香板按住你的肩膀,“啪”一聲,幫助你提高你自身的警覺控制能力。這也是一種對治方法。千萬不要讓它完全失去自控,失去自控有時候會出問題。假設(shè)我?guī)诵扌?修出了問題,那可不得了,F(xiàn)在信息高度發(fā)達,一把這消息公開到報刊雜志上,網(wǎng)絡(luò)上,你想,有誰還敢跟我修行啊?所以還是要預防注意,以免出了危險。
第二種是癢。比如冬天,你去運動,身體熱起來了,觸動了皮膚的神經(jīng)末梢,渾身像螞蟻在爬一樣,麻癢的不得了。我曾經(jīng)帶過一個人生起癢觸時,難受死了。最后只能教他一個方法:引導他觀想,用心去感受全身的所有的感覺,要先找到全身的感覺。注意哦!不是在某一局部的感覺,而是全身。這樣你就把你的注意力全分布到全身去,而不會集中在某個癢的點上,這樣就顧不上癢了。這時候反而能對治你的癢。硬用心力把注意力分配掉,這是一個方法。所以癢的話,也很難受。但是過了就好了。
第三種是輕。有的人打坐,感覺身輕如云。甚至感覺真的會飛起來了,其實并不是真的身體飛起來。只是感覺而已。聽一位老師說過,在北京有一個物理的教授,這個人大概是天人來投身的。沒學過什么佛法,也沒修過什么禪定。但他一打坐就能入定。猜測這是與生俱來的,有的人可能命就是這么好,不修就會。
他跟我老師說:“我會飛。”
老師說:“你不要騙我!這不可能!你是學科學的,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就拿了一條繩子,打一個八字形,一頭拴在他腿上,反正也不妨礙打坐。如真的身體飛起來了,那么繩子的八字就會被扯變形,或被扯散了。對不對?”
他就打座。大概坐了一小時吧,起座后說:“我飛了!
老師說:“你睜大眼睛看看眼前的繩子,那個八字扯散了沒?根本就在那里,原樣不動,怎么飛啊?”
感覺飛了!感覺身體不存在了,不等于人真飛了。我說你有那么厲害嗎?這不可能!所以別說大話騙人!
因此千萬不要被人瞞了。很多人跟你講覺受啊,講什么見神見鬼的時候,你要注意謹慎了。仔細來判斷,到底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有經(jīng)驗的人不會被騙。佛教不否定這些覺受,但也不會去鼓勵,執(zhí)著覺受為是的地步。因為深深知道,那只是一個過程,并不是最終的目標。你把它當成一種成就,那就麻煩了,自誤前程而已。
第四個是重。有時候打坐,人會膨脹。我曾經(jīng)感覺一個人在不斷膨脹高大。有時候,感覺到像泰山壓頂一樣,身體重得像一座大山,整個人特別的難受。
第五種是涼。比如我們在冬天,打坐出了汗以后,毛細孔張開。根據(jù)熱脹冷縮的原理,一旦熱退了,毛細孔就會收縮起來,會冷的發(fā)抖。
第六種是暖。暖融融的。千萬不要認為跟發(fā)高燒一樣,然后伸手一摸額頭,“哇,48度!這還得了呀!”打坐生起來的那種暖是溫暖的,佛法叫暖樂。我覺得暖樂這個詞形容得非常貼切——那種溫和、綿軟、很舒服的感覺。別以為是在發(fā)高燒,當然更不是上火了。
第七種是澀。澀得像樹皮那一樣,摸你的皮膚很難受;蛳窀唐ひ粯拥拇植。
第八種是滑;孟裼椭,像牛奶上結(jié)的一層凝膜細嫩。所以打坐好的人,臉上一摸,光滑的不得了。事實上,打坐也是最好的美容。這沒騙你們。我曾經(jīng)觀察自己的師父——惟因大和尚,當過他一年的侍者。師父長年不洗澡,你們可能不太相信這是真的,但的確是真的。哪怕在夏天炎熱的天氣,老人家也不洗澡,只是會用水擦一下汗。但是你們看我?guī)煾刚掌?皮膚像個小孩子那樣的細嫩,身體也沒異味,不發(fā)臭。在我們看來,這是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情哦!我不是在這里吹自己的師父,師父也從來不用我來吹。
我們欲界是粗重的四大,四大就是地水火風。色界是精微的四大,就像中陰身一樣精微。而諸佛是光明的身體,就象藏地所說的虹光身。
說到虹光身,發(fā)現(xiàn)有種很有趣的現(xiàn)象!藏地的大德修大圓滿,修成就之后,全都虹化了,有的會縮小,有的只剩下指甲什么的。但在我們禪宗南宗祖庭——咱們現(xiàn)在所處的南華禪寺,六祖道場,就有五尊肉身。你們現(xiàn)在在肉身殿看到的,只有六祖慧能大師、明代憨山大師與丹田和尚三尊。在文革的時候,據(jù)說被毀掉了兩尊。一尊是智藥三藏,一尊是無盡藏比丘尼。咱們在南華禪寺的閱覽室,還可看到墻報上有智藥三藏與無盡藏比丘尼的兩張圖片與文字介紹。無盡藏比丘尼就是《壇經(jīng)》里面記載向六祖慧能請教《涅槃經(jīng)》的那位比丘尼!爸T佛妙理,非關(guān)文字”就是六祖對無盡藏尼說出的。你看那個比丘尼的相貌也堂堂,真乃大丈夫相啊。智藥三藏是印度人,開創(chuàng)南華禪寺的祖師。丹田和尚的兩個耳朵還垂肩,這是佛的三十二相里才有的。真的將垂到肩膀了,相當奇特。我很少看到有人耳朵能垂到肩膀上。因此單單南華禪寺就有五尊肉身,九華山也不少,其他地方寺院也有。我們漢傳講要掃蕩破除一切執(zhí)著,最后圓寂了,反而成就了肉身舍利,全身舍得。供奉在肉身殿里,為后人頂禮膜拜不已。而藏地卻多虹化而去,所以這也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為什么會發(fā)生八觸呢?因為欲界的四大,開始跟色界的四大相應了。而色界的極微入于欲界的極微,二者交替,四大狂亂發(fā)動。欲界四大開始與色界四大相應,但卻跟欲界不相應了。所以四大之間會重新調(diào)整,會變動。一般來講,重和澀是地大而生的;涼和滑是水大而生的;暖和癢是火大而生的;動和輕是風大而生的。八觸的發(fā)生,有豎發(fā)與橫發(fā)。豎發(fā)是動、癢、輕、重、涼、暖、澀、滑,一下子,一個接一個相續(xù)發(fā)生;橫的是:今天生一個動的,明天生一個暖的,后天生一個滑的,再后天生一個輕的……沒有一定。一般來講,從未到地定進入初禪的時候,都會系列豎發(fā)一遍。生完之后,以后就減弱不明顯,甚至不發(fā)了。
對待覺受所應對的態(tài)度:凡是生起來的這些覺受現(xiàn)象,沒有好,也沒有壞。它可能對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有所鼓勵,有幫助。但是你千萬不要當真,它只是一個覺受而已。覺受是一個生滅法,無常法,它不可能永遠保持著不滅的。如果我們老要追求重復第一次的感受,一般都很難。千萬不要這樣,這個生起來是自然而然的反應。這種現(xiàn)象生起來沒有對錯可言,關(guān)鍵是你在面對覺受時,應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處理。因此發(fā)生覺受沒對錯,而處理的方法有對錯。多數(shù)人在這里出了偏差。
打個比方。如燒一鍋水,你只管不斷的加柴,最后會怎么樣呢?自然水到渠成,水燒開了。切忌燒起來后,中間不斷揭開鍋蓋,看看開了沒有。鍋蓋一揭開,熱氣都散發(fā)掉了。而你忘了不斷添柴火,這樣燒到何時,水才開呀?很多人迷戀于覺受,最后把所使用的方法也一并忘掉了,沒有再繼續(xù)加火。這也好比我們要上北京,覺受是我們路過路邊的一道風景,這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地。你只可短暫觀賞,千萬不可停下,繼續(xù)保持向前進發(fā)。所以我總結(jié)了一個六字箴言 “只管做,別理它”這是告訴你們的一個處理態(tài)度!金剛經(jīng)》不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不管內(nèi)相外相,內(nèi)外相,通通虛妄如幻不實。因此不可執(zhí)虛妄為真實。我們只要不管它,繼續(xù)做,慢慢這些現(xiàn)象都會過去了。不再有什么新鮮,身體也會獲得輕安。因此在處理時一定要有正見來引導。
順談一下覺受與證量的區(qū)別。有人在修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覺受,由于缺乏正見,多數(shù)人認為這就是證得。其實是錯誤的認識,想當然罷了。證量是已經(jīng)契入空性了,不再迷失丟失,時時刻刻總是在而不離。當然證也有深淺之分。有在沒強大干擾下的靜態(tài)下契入,進一步能在動態(tài)中也能保持不失,又能在強烈緣起法中、病中、睡夢中、痛苦中、生死關(guān)頭中都能維持不離不失,那就更是難能可貴了。絕不是那種吹湯見米的體會,瞬間即淹失;也不是那種瞎貓碰到死老耗子的撞著;更不是那種作意即得,不作意即失。而是無論處于任何時空中,都不丟失,才有可能是所謂的“證”。打個比方:有個乞丐,有幸被一位百萬富翁請去吃飯,富翁擺上滿漢全席款待他。他吃完后,還得回到街上照常當乞丐乞食,并不因為突然能吃到一餐豐富的晚餐就覺得自己就是百萬富翁了。因此覺受好比吃了一餐大餐,要想自己天天吃上大餐,你就得努力想辦法當上百萬富翁,這樣你才能天天吃上滿漢全席呀。覺受如果不斷重復出現(xiàn),時時出現(xiàn),出現(xiàn)多了,習慣了,慢慢就轉(zhuǎn)為證量了。因此覺受與證量也是不一不異的關(guān)系。
- 上一篇:禪修的主要途徑 九 心的層次
- 下一篇:禪修的主要途徑 十一 九住心:衡量禪定的進度
- 不能簡單用誦讀經(jīng)典來代替思維
- 論安居策修傳
- 妙老棒喝
- 如何提升寺院清凈莊嚴的公共形象
- 佛教教育體制比較談
- 關(guān)于禪凈雙修
- 漫談一念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 菩提心
- 禪修的主要途徑(提綱)
- 禪修的主要途徑 正見與實修
- 禪修的主要途徑 一 定入:教下通用廣行教法,交替輪番修
- 禪修的主要途徑 二 打坐坐法
- 禪修的主要途徑 五 修定的過程是排除昏沉與掉舉
- 禪修的主要途徑 六 對治昏掉的兩根拐杖——正知與正念
- 禪修的主要途徑 七 用心的力量
- 禪修的主要途徑 八 禪修的次第
- 禪修的主要途徑 九 心的層次
- 禪修的主要途徑 十一 九住心:衡量禪定的進度
- 我執(zhí)與無念與無相
- 二元對立的世間法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