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愿品
《普賢行愿品》的異譯很多。西晉·聶道真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就大體概括了它的內容,似乎是它的異譯;不過因為翻譯的不甚善巧,譯文只有簡略的長行,與本經(jīng)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經(jīng)的文字有長行、偈頌兩部份。長行的文勢,承《華嚴經(jīng)》第三十九卷普賢菩薩贊佛功德偈而來。善財童子...[詳情]
第三集 (2011年七月)
普賢行愿品2011年七月
昆明開示 第三集
海云繼夢和上
好,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愿解如來真實義。
大家請放掌。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部分呢,屬于隨喜功德。這個十大愿王在理論上的分析呀,他可以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橫向分析。主要修法我們跟大家講,他分三大類:第一大類是前面的四個修法;第二大類是現(xiàn)在開始要講的這三個修法;第三大類是后面的三個修法,加起來一個,一共是十大類。那這十大類,可以說以第一大類為主,第二大類為輔,第三大類為擴大,這樣講也可以。那不管怎么樣,這是一套理論系統(tǒng),他告訴你,生命的橫向它要怎么樣連接在一起?這個橫向,就有點像說臟腑器官,各個器官的排列。好像互不相干,其實他們都有相關的。那么第二個分類法是縱向,縱向也就是說這十個大愿,每一個大愿都可以令你入法界,入法界。
這個地方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理論架構,前面我們跟各位談過。這一品,這一品經(jīng)啊,這一卷經(jīng)文它是第四十品,它也是第十會。這是跟以往你所聽的講法不同的。華嚴經(jīng)有三十九品。三十九,這一品是另外的,不在三十九品里面,更不是第三十九品里面的一部分,它是第四十品;第二個講法,要告訴你的是,原來是七處九會,這里是第十會,不是第九會。這個區(qū)別,在理論上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所以這一品經(jīng),這一卷經(jīng)文,它是華嚴經(jīng)的總結部分。他總結的意思就是: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入法界?可以回到形而上的本體上面來。那么他告訴我們這十個方法,所以你看起來它好像是方法論,可是它卻是方法論中最后的一著,直接入法界的,直接讓你回到無極、回到形而上本體的那個要領。所以你把它當做說,它是導歸極樂,那你根本就不了解華嚴經(jīng),你更不了解這十大愿王的存在,它的價值跟意義。當你這樣認為說它既然能夠回歸到本源、生命的故鄉(xiāng),可以覓得本來面目,那就不一樣了。因為凈土,它是個中點站、休息站、中途站,它不是最終的目標,你要留意到這一點。
那么這個前面我們講很多,我就不跟各位講了,F(xiàn)在要跟各位談的這個部分,就是第二類修法的這個部分,也是華嚴經(jīng)非常大的特色。我在這里要跟各位補充一個問題,有沒有人修密法?尤其是西藏的密法,他講到,息、增、懷、誅,對不對。息增懷誅的講法,換句話說,你修任何一個本尊法,都有息增懷誅的作用,那么他就發(fā)展到息增懷誅。息增懷誅剛好是我們前面四大愿可用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屬于第五類,這一類行法藏密就沒有,藏密沒有。所以你不要看藏密很殊勝,因為藏密的本身沒有理論,他只有行法,他的這個行法是一種用。用,他沒有體,所以發(fā)展到最后,他就要發(fā)展出無上瑜伽密。為什么他要發(fā)展無上瑜伽密?它就是從用的技術面一直講到最后,它沒有本體,所以他會發(fā)展出所謂的大手印、大圓滿,我跟你講都是后來的,他就是從「用」上面一直去發(fā)展。所以他從事業(yè)瑜伽一直到瑜伽、無上瑜伽,為什么要發(fā)展到無上瑜伽?他一定要發(fā)展出來,要不然他沒有理論,因此他這個理論是倒著走、倒著走。華嚴的這個理論是從本源發(fā)展下來,我們先得體,再依體啟用,依體顯相,而藏密他剛好是從事業(yè)瑜伽來發(fā)展的,然后再發(fā)展大瑜伽,才有無上瑜伽,那這個問題就倒著走了。他無上瑜伽也好、大手印也好、大圓滿也好,理論上我們不想批判。但是在比較上這個理論的發(fā)展是倒著走,所以他基本上是沒有經(jīng)典,它只有行法,只有修法。你不要看,藏密也有華嚴經(jīng),是從我們華嚴經(jīng)翻過去的。所以你要懂得,你在修法的時候懂得做什么,在華嚴里頭先給你得體,再依體啟用。所以在這個地方他講行法的時候,他是非常窮盡的,非常窮盡的。
那么我們把隨喜功德這一愿,來作為代表,因為這里頭要發(fā)展的這種行法包括行法的技術性問題上面,它有很廣泛的范圍可以展開。那我們在這里,我就不詳細跟各位展開了,我只簡單的跟各位介紹一下,因為這就屬于行法里面的要領,你必須到禪堂,行法堂里面我們才教你。在這個地方,假如要依文解意,那你可以去買買參考書,我們也出了很多書,尤其「普賢行愿品」,我講了將近二十遍,出了已經(jīng)二、三本書出來了,那你還可以做。但我現(xiàn)在告訴你,除了息增懷誅以外,那么這個隨喜功德是第五大類的行法,它這一大類的行法,就是讓你去窮盡一切你所沒有觸及到的范圍。因為你用息增懷誅的基本認知去修法的時候,你會變成用大腦修法,就大腦會去分別,我要怎么修,我要做什么,你的目的性會太強。那我們在告訴你的是:修法不要用大腦。那這個時候你就麻煩了,你大腦一起作用目的性一定下來,那你就不是佛法,就不是佛法。要不是魔法,他就是世間法,他不是佛法。所以大部分修法的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偏差?產(chǎn)生宗教野心?就是因為他目的性,他為了達到他的目的才會造成這種狀況。
我們是不求這些,我們只告訴你說:第一個人格要健全;第二個為人處事要圓滿;第三個自我反省,坦白的面對自己,對自己要無欺,不欺騙自己。當你具備這些條件,你好修行,你知道嗎?這三個條件吶,從你發(fā)菩提心的這一刻開始,一直到你成佛,他一直不變,一再的深化。所以我們在修學中,不強調成佛,不強調證果,也不強調開智慧,因為這些都是過程所必然的,所必然的,沒什么了不起。就好像你畢業(yè)典禮一樣,畢業(yè)典禮有什么好高興的,學生高興什么?為什么畢業(yè)了,不必再被老師欺負了嘛,不必再寫功課了嘛,所以我很高興畢業(yè)了,只是這樣而已,畢業(yè)對你有什么價值跟意義?所以就現(xiàn)實的眼光你就會發(fā)現(xiàn),畢業(yè)其實就是失業(yè),對不對?這就問題啦,所以畢業(yè)有什么值得好高興吶。所以我們要了解到,你在修學的時候應有的一種基本認知。
好,那么既然前面三個,「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你可能有業(yè)障,那么用「懺悔業(yè)障」來掃除你的業(yè)障,這是從消極面講的。那么你有沒有可能哪些東西該做沒做的呢?那你從積極面來講叫「隨喜功德」,印經(jīng)可以吧?請問各位你有沒有參加印經(jīng)?你不印經(jīng),經(jīng)典你會讀得懂么?你有沒有去思考過為什么叫印經(jīng)不叫印書呢?經(jīng)跟書有什么不同?你大概從來沒想過。為什么叫圣經(jīng)?不叫圣書呢?他為什么稱「經(jīng)」而不稱「書」呢?或者叫小冊子。我們不叫「冊」嗎?「冊」、「書」跟「經(jīng)」有什么不同?你沒講過,那你可能就漏啦。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呢,這些書放在這里說免費贈送。我跟你講,你上個廁所回來就搶光啦。你跟他說這一本要兩塊錢,你放三年它還在這里。你真想讀嗎?你不想讀。這就是昨天講的你有很坦然的面對自己嗎?你是不是貪心?免費我就把他帶回家,要錢干脆就不要。所以為什么要你發(fā)心印經(jīng),參加印經(jīng)會。你有沒有繞佛、繞塔、繞禪堂、繞大殿,有沒有?為什么?為什么?你有沒有供花、供果?一些隨喜、隨緣、救濟的事?所以我們一再跟各位講,一切世間善法,你要懂得尊重;一切世間人與事的成就,你都必須很恭敬贊嘆,這叫隨喜功德。
你不要對人家的成就,就百般挑剔,叫你來做,沒半撇,什么也不會。臺灣這個是最明顯。什么叫民主政治?根本就語言暴力嘛。哪個人做過什么事,就千方百計跟他抹黑。那我請問你,你奮斗干嘛?弄得一點成就,大家要互相珍惜它,這個社會才會一直進步。人家有一點成就,你就在后面,「他一定是貪污的,一定是做不好的事情,不然他怎么會賺錢呢」?你都沒有良心嘛。因為你做的就是狗屁倒灶的事,你做的就是壞事嘛,所以你也想別人做壞事。你怎么不想說「人家因為有福報、人家辛苦經(jīng)營、人家有智慧」,你不這樣想?所以這個就是我們這世間的災難,災難。所以隨喜功德就是屬于這個方向,很簡單講,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講,隨喜功德就是于三世間生歡喜心,因為我們對于器世間這個世界的環(huán)境存在,你要起歡喜心,去保護它,F(xiàn)在話叫環(huán)保,叫綠色。其實佛教是很重視這個問題,你要起歡喜心維護它,不要破壞它。對于眷屬世間彼此相處人際關系要維持和樂、和好。那么對于自己的靈性,每個人的靈性,給予絕對的恭敬與尊重,并且對于靈性的成長要不遺余力,這個才是我們所講的隨喜功德。
那么你可能偏向某一部分,不要緊那叫隨喜。你可能經(jīng)常碰到哪一部分,不要緊,那叫隨緣。那你現(xiàn)在的能力,就是你要有誠心、恭敬心、尊重心,所以我常跟各位講說,這個紅包里頭包的是你的誠意、你的誠心,不在于他多少。假如你能夠包一千塊,你看人家包一百,你也包一百,誠意不夠。我沒錢,人家包一百塊,我包一塊也可以,沒有也不要緊,你有誠意就好。這只是一個相,一個象征。那你連這個象征所代表的,你有能力而不做的話,那你就沒有誠意嘛,對不對?這是一個,你要留意到的一個部分,所以叫做隨喜功德。那他的標的就是三世間。你既然起了歡喜心,那你會隨順嘛。你假如不愿隨順,那你就沒有歡喜?赡苣銜恢溃ミ衔也恢酪@樣做,但你會看到嘛。有一次我們在臺中,有位很富有的太太,她叫她先生都叫彌勒佛,她先生叫她都叫土地婆,兩個都是肥肥胖胖這樣,很壯。有一次我去講經(jīng),她來了。她也不知道來了,她跟我說,「師父啊這些翡翠白玉要怎么買」?我說「怎么買,你問什么意思」?「每次人家來賣,我說好吧全部拿來吧,你多少錢拿去,你不要這樣挨家挨戶去賣,太辛苦啦」。我說「你一次這樣買多少錢」,「大概幾百萬吧」。我說「你那么有錢」?她說「先生賺那么多錢干嘛」,「布施嘛」。好了,后面有同修來了,就跪了包個紅包供養(yǎng),又磕頭,他眼睛就亮起來問,「師父,他們是干什么」?我說「這個叫做頂禮跟供養(yǎng)」。「紅包里面裝什么」?我就拿給她看,「里面裝什么?就裝這個」。她一看,「這里面可以放新臺幣」?我說「不然你要放什么」?「放美金可不可以」?我說「當然可以,隨你」。她說「你等一下,不要走」。她跑回去,就拿了一包來,包了六千塊。就是學習嘛,人家包她也包,人家磕頭她也磕頭。人家磕頭沒事,他磕頭起來說,「哦,很喘吶」,那你就知道她有多胖了。她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很單純的人,但是她有足夠的福報嘛,她也因為有福報,也因為她有單純才有那個福報。這個人生生世世福報用不完。她說我先生都不會做這個,我說你先生靠你吃飯的,靠你的福報你先生就會一直賺錢,夫妻同命嘛,兩個都這個樣子,這個就是什么?隨喜功德。你有一種隨喜的本性,不要那邊計較。你越計較,你的福報就越少,要懂得放開心量!鸽S喜」,這個是很重要的。
我們常講說學華嚴就是學著心量大,那你心量大不大,你假如百般計較,老是在那邊算得失,算成本利潤,那你心量絕對不會大。我不是叫你們每個人都像那個土地婆的這個老菩薩一樣。因為她是天生的,但我們應該可以慢慢培養(yǎng),心量放寬一點。隨喜,記得隨緣,有那個緣,你喜歡的話那你就隨喜、隨分、隨力。這里頭在隨喜功德的時候,不計較成本利潤,你假如計較成本利潤,就不叫隨喜功德,那叫買賣。所以你先留意到這一點。而這個部分是華嚴行法中很大的特色,這個行法,他告訴我們一種特質--積極的人生觀。不管你遇到任何挫折跟困難,你記得睡一覺,醒來后海闊天空,重新再開始,因為好多問題,你的大腦是無解的。不要想說,你的大腦,你很聰明,不是你聰明,是因為你有福報。你因為有福報,所以你想做什么,都會成功;你要是沒有福報,你想做什么,你都有困難。
兩姐妹,雙胞胎這么一個例子。雙胞胎,幾乎同時出生嘛,才差幾分鐘而已,可是兩個命運就不一樣。到結婚之前,兩個都在同一個家庭都沒有問題,結婚當然就各找對象了,一個就好命,一個就歹命,為什么?因為福報不同就開始展現(xiàn)了。你想說,哪一個要找一個不好的老公來結婚呢?一定都找好老公,對不對?可是你的命為什么會變不好呢?那關鍵就在于你命運的變化。命運不變化本來就注定,只是現(xiàn)在顯相而不同,顯相而有不同。
所以各位在這里仔細看看,把心量訓練出來。傳統(tǒng)是講說把心量放大,我現(xiàn)在改變另外一個說法,對于一切境界,你要懂得起歡喜心!你不起歡喜心呢,你的心量就不大。而這里頭涉及到自凈戒,你自己面對自己是不是很坦然?你真的歡喜嗎?還是強壓著?交際應酬,面對別人裝笑容,我很歡喜我很歡喜,回家包在棉被里,大聲痛罵,那個不叫歡喜,那是假的。要真正的很坦然的面對自己,來起歡喜心,所以一定是隨喜,又隨分隨力。因此我們講布施供養(yǎng)是不后悔的,不會后悔的。因為都是你自己所喜歡的,這個叫隨順法則。四隨法則。(隨因果而愿受,隨因緣而樂行,隨念佛而得佛,隨名號而往生)
好吧,這個前言的部分跟各位講完了,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經(jīng)文。經(jīng)文提到「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shù)諸佛如來,從初發(fā)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jīng)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頭目手足。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這是一段。
他現(xiàn)在講佛、諸佛如來,這段話講起來你會看起來他很宗教化。這個佛成佛從初發(fā)心一直到他成佛,成佛以后轉*輪、入涅槃、分布舍利,那么這一切善根我都學,都學,都隨喜來學嘛。這沒有問題嘛。這是從宗教的立場來講的。那從真理的立場怎么看呢?諸佛如來,這里講的諸佛如來,是真理的總相觀。真理本身,他有兩大特質,你通常都認識錯誤,你以為真理就好像一個橘子擺在那里,他都不動,其實,其實橘子擺在那里不是不動,他有兩個特質存在:第一個,橘子的本身有很多因素你沒看到,你只看到橘子。諸佛如來他有很多真理的因素存在,這個叫做別相觀。諸佛如來只是統(tǒng)稱,所以叫總相觀,這第一個你沒看到的。第二個,橘子即使放在那里,他有沒有作用?他還是有作用,要沒作用橘子就永恒了,它的作用一直在啟動,所以他才無常。本來沒成熟,現(xiàn)在你把它放幾天都成熟了,再放幾天就爛掉了,有沒有?它的作用是在進行,但你沒有看到它的作用,你以為它就靜靜地在那里。真理也一樣,他不是靜靜地在那里,他一直在起作用。但是真理的作用是永恒的,不是無常的。你要注意啊!
我們講無常,是指現(xiàn)象界,太極以下的現(xiàn)象界才無常。在無極的這個范圍里頭它是永恒的,他沒有無常。無常是無極而太極以后,在太極的地方產(chǎn)生的兩個因素,一個因素就別相觀里的太極,除了真理的原來四大類、七十個因素以外,他再加了兩個因素:就是無常跟覺性。那這個世界,現(xiàn)象界就產(chǎn)生了。那在形而上的本體界里頭,沒有這兩個因素,因為沒有這兩個因素,所以你看不到,摸不到。你就以為他什么都沒有,不,他都具體的存在。那么這樣的一個總相觀擺在那個地方的真理,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是從我們凡夫的現(xiàn)象界,怎么樣回到那個無極的本體界里頭去的整個過程,就是我們要進行的工作,這個叫方法論。所以他講這個隨喜功德是指,在方法論當中,所經(jīng)歷的一切過程,我們都愿意跟他學習,這個叫做隨喜功德。
那今天大家在學佛都有一種狀況,「師父,你告訴我怎么開智慧」?師父說「那你就開吧,鑰匙伸進去把它打開,然后門推開就開了」。你說「不是啦,我要開智慧」。那我跟你講你也聽不懂。開智慧不難,證阿羅漢也不難,成佛也不難,明心見性也不難,難的是你的資糧道,你夠嗎?你沒有資糧道,你怎么開?所以講了半天你還是聽不懂。所以我們跟你講資糧道最重要就是這三個:人格性健全,處眾生界圓滿,自凈戒要圓滿。這三個沒有的話你修什么都難。你要成魔、成精比較快。而我們通常都假設,我這個資糧道已經(jīng)具足,告訴各位,還沒。資糧道具足為第一要件。
那要怎么具足?你必須要去立念,所以這里講「從初發(fā)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你能嗎?不要說「經(jīng)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劫」,不要說,這輩子你遇到一次、兩次,你能嗎?「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頭目手足」那也不用說,一次就好,你能嗎?「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成就種種菩薩智地」,你能嗎?不要說多,一次就好。一次你都做不到,那你還講那么多?對吧。我跟各位講過,我們一個比丘,我就跟他講,你每天上山每天下山,下山的時候第一班車下來,上山的時候自己去測量,趕著最后一班車上山,要是沒趕上你就走路走上去,兩天就不干啦。師父在虐待人家,有車子為什么不給我們開,叫我們走路搭公交車?你知道,我難道不知道嗎?對不對?那問題是你有沒有德行?你有沒有資糧道?有一天找我攤牌,「好啦,那我就這樣去走,走到什么時候」?「走到有人發(fā)心,買車給你,那你就表示資糧道圓滿」!改钦l會買車給我」?我說「你這窮小子就是這樣子沒福報嘛」。你還沒修嘛,你不想修嘛,你只是想到道場來享受道場的福報而已嘛,你知道嗎?你要出家,你出什么家?你經(jīng)得起磨練嗎?還這個什么舍不可說不可說什么頭目手足,還講呢,叫你走幾步路你都百般計較了,還叫你把腳砍下來?你怎么舍?這個就是啦。不是叫你真的把手腳折斷,不是要烤雞腿,要你的腳要你的手干嘛?但是你就是要這樣去做,這樣去走,走到讓人家欽佩你。這個師傅每天準時這樣過來、準時這樣過去,他來了大概幾點,看表,果然不錯,那你一定修得很好?山心阕瞿阌植辉敢庾,「我那么辛苦干嘛,我修行是要做人天師,要成佛作祖」。你講的,成佛作祖不是用講的,是實踐出來的。所以我們說「要想成佛作祖,先做眾生牛馬」。你不能做眾生牛馬,你想成佛作祖,你以為每個佛那么簡單?你看看這個地方講,我們毗盧遮那佛是怎么辛苦修行的,那我們就想要師父講一句話你就開悟,你就成佛,沒有那回事。講我們世間人為了要買一棟房子你要多辛苦,你講?貪污的不算。你要不貪污你看看每個月你要多辛苦?還要加班,還要再兼差,要賺多少錢才能夠買個房子,才能買一半,還每一個月要再繳,有沒有?你買個房子都這么難,成佛還那么快嗎?對不對?三千大千世界為你所有啊。所以佛陀講了,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里,沒有一寸土地我不流過血的。你想想看你有嗎?這個都是指,你現(xiàn)在從現(xiàn)象界要向形而上的本體界里,前進的過程當中你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而這種代價絕對值得,絕對值得!所以才會從古以來那么多社會的一流精英,都要投入修行的原因,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期望各位在這里好好地有所認知。
隨喜功德,不是隨便的出個幾塊錢就叫隨喜功德,那個是出自你內心誠懇的贊嘆,這個才是功德。假如你內心不誠懇的贊嘆,那只是形式上的,修一些有漏福報,也就是舍一得萬報。我現(xiàn)在捐一塊錢將來會有一萬塊,舍一得萬報。那什么時候,一萬塊會成熟呢,等你一塊錢的利息,真升到一萬塊你就可以得到。那你就天天去期望中央銀行趕快升息加碼,你這樣利息你就會多一點。我跟你講,天上功德銀行,他不是這樣算的,數(shù)字多少是一回事,你的誠意多少,倍數(shù)就多少,你知道嗎?這叫做天上的功德銀行計息的方式。跟中央銀行今天又宣布說又加息0.25,又加息1碼,增加0.25,那跟這個不一樣。這是人為操作。我們講的功德銀行是你的誠意、你的真心。你有多少誠意,他就多少倍數(shù)出來,但是你的基數(shù)假如是零的話那就是零。你基數(shù)一定要有,即使一分一毫都不要緊。你的誠意是無限大,那你所得的果報就無限大,但你假如沒有的話,那你捐多少就乘一萬倍給你,就只有這樣,而一萬倍又不知道什么時候來臨,關鍵在這里。
好,這是第一個,先把最高的境界的部分提給你看。再來第二個:「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然后接下來就是從最低的層次講,六趣四生,一切種類。一切世界里眾生不是只有一種。六趣就是六道,四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各種種類眾生他們所有的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換句話說,這個世間一切存在,我都起歡喜心。你不要看那么小的,勿以善小而不為,那么小我不干,我要做的都是大事,那你永遠沒有事干。你一定從小事、小善開始。
第三個:「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這是開始修行的人,所以叫聲聞及辟支佛,就是小乘、中乘,有學是正在學的,無學是已經(jīng)畢業(yè)的,已經(jīng)成就的,他們所有功德我們也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那大概就窮盡啦。我們學大乘的人通常都以菩薩自居,因為菩薩是直接到成佛的地方。但是你要懂得菩薩行法你是怎么修的?你的行法一定要找到,你找不到行法,要師父給你加持,都沒辦法加持,你知道嗎?你要怎么修,修禪凈律密或各種行法,你要找到。師父來的時間有限,那你自己在摸索基礎佛教的時候,要趕快找到。你要找不到,要參加我們華藏工程,參加我們的共修,那共修里頭你就會去摸索弄清楚。
你要知道,學佛是講靈性的東西,靈性的東西你一定要依止善知識修學法門。而善知識有三種:第一個是教授善知識,但是你很難遇到。像我們現(xiàn)在,我們要見面,這么久才遇到一次,然后你忙你的,我忙我的,打個招呼就不錯啦,所以教授善知識,是一種精神象征而已;第二個叫同行善知識,這個才是你最重要的善知識,也就是師兄弟,大家要在一起切磋,因為有人有時間來接見會請法,那我沒有時間我就透過同行善知識的教導,那你不要以為說那你算老幾。同行善知識不算老幾,都是老大,你只好謙虛的跟同行善知識來求教。要不然呢,你一發(fā)問,你就出問題,因為你也不知道問什么?結果經(jīng)典也沒看,什么都不知道,你就亂問,師父就當詞典一樣一個一個要給你作答,那你就遇到挫折,一定會遇到挫折。所以跟同行善知識進行華藏工程或者華嚴大學的訓練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那你假如摸索好,要定位的時候那再跟教授善知識講,你要怎么修、要怎么學,那教授善知識才能夠指導你,從這個以后呢你就要開始做記錄!干弦淮文貛煾改愀抑v什么,我照著這樣做,你說三個月我已經(jīng)做了半年了,師父你看看下一步我要怎么做」?按照你的記錄再指導你下一步怎么做。現(xiàn)在大家來了都不是。「師父你知道,我現(xiàn)在要怎么做」?「我知道什么」?「我有啊,上一次你跟我講啊,現(xiàn)在呢」?「我跟你講什么,你講啊」?你以為我的腦筋像電腦統(tǒng)統(tǒng)把你記起來?我跟你講完我就忘了。那你現(xiàn)在要重新重講一遍。上一次我教你修什么法,修到哪里了,現(xiàn)在要怎么樣?
要不然你說,「你上一次不是叫我修地藏法門,現(xiàn)在怎么變成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我說「那叫活該,誰叫你不講清楚」。因為上一次叫你修地藏法門,你業(yè)障消了,現(xiàn)在臉相長得比較好,當然就叫你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對不對?你說矛盾,這不矛盾呢。因為你不講出前面講的是什么,所以我現(xiàn)在就叫你從頭修起嘛。要不然你一定說,哎,你叫我修地藏法門怎么修,然后我修到這里,那現(xiàn)在下面這地藏法門還要怎么修?我才能從地藏法門再進一步告訴你,地藏法門怎么修。
那你不是,你來都是給師父猜的,「你知道嗎,上一次哦,這一次呢?上一次哦,這一次呢」?這叫做對自己不尊重,對自己不尊重。你一定要拿來,師父我上一次這樣子,你叫我這樣子,我現(xiàn)在做的什么記錄這樣,現(xiàn)在呢?請你再告訴我下面我要怎么做?那才能夠,我再跟你講,你再做記錄。那你就「上一次哦,這一次呢」,那我怎么知道?這個部分先提供給你。
隨喜功德,這個部分對很多人來講,比前面的正行更重要,更重要。所以我跟各位講修學,很多人都想直接就要沖進去,都會體無完膚、身首異處、遍體鱗傷。所以剛開始最好第一個先懺悔業(yè)障,第二個隨喜功德。懺悔業(yè)障是消極的,隨喜功德是積極的。你把這資糧道具足,然后我們再來講法門怎么修。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前提。
下面講的是四無盡境,就不再跟各位談了。隨喜功德,這個部分是于一切境界都要起歡喜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性問題。
那么下面,第六個叫做請轉*輪!杆斜M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yè),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輪。」這重點是在后面這幾個字——「我悉以身口意業(yè),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輪」。這個地方,請轉*輪用現(xiàn)在的話來講,叫做親近善知識。你要怎么親近善知識?有那么多的善知識,這個經(jīng)文是按照傳統(tǒng)的語言講的,傳統(tǒng)的語言模式,你現(xiàn)在對經(jīng)文不能再用這個語言模式去看,當然照這樣做能做我們也會做,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為什么要請善知識轉*輪呢。這里講的是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那這個不是善知識嗎,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善知識,你要怎么樣請轉*輪呢?我告訴各位這很多,在我們云南地方有很多普洱茶,請問各位你喝得出普洱茶好壞嗎?肯定你沒有親近善知識,因為你沒有請轉*輪。普洱茶好的是什么,這一塊,奧迪一部,所以這個好,是這樣嗎?普洱茶好,它具備哪些條件?你要請教啊,你不要只看表相,那是結論嘛。一塊普洱茶可以交換一部奧迪汽車,那是結論,你要知道為什么這塊普洱茶值一部汽車?為什么嘛?那他到底是好在哪里,你能分辨的出來嗎?我跟你講給你喝了,跟牛喝的差不多,你根本分不出好壞,給你喝不就浪費了嘛。那塊餅給你吃完,你把一部汽車吃掉啦。對不對?那你根本不認識。普洱茶好,是什么樣的情況「好」,什么樣的情況叫「普通茶」?所以你大部分不是喝普洱茶,你喝的也是「普」字輩的普通茶,不是普洱茶。
所以你就在這里你就沒有親近善知識。你只要親近善知識,你就一定會把它挖出來,你告訴我到底是什么好什么不好我喝喝看嘛,對比看看。所以常有同修問我,說師父要怎么練習喝茶?我說很簡單,你去喝,你自己泡茶、喝茶,喝滿十公斤以后,你就知道茶好壞,要自己泡,泡完喝,跟同修喝。你都不懂都無所謂,你就買十公斤,一次不要買十公斤,那只有一種茶,一次買四兩,你就到處買,到處喝,然后跟朋友喝,那朋友就告訴你好喝不好喝,很,多善知識就出來。啊,這個很香,啊這個怎么好,恩,這個怎么好,那個你就記起來啦,那十公斤的茶,十公斤,二十斤,你假如四兩、五兩這樣買的話那就四十種茶啦,對不對?那個種茶這樣子亂喝一通,我告訴你要喝好幾年,喝完你對茶已經(jīng)有幾分熟識,然后要來學說什么茶叫好茶,就簡單了嘛,所以親近善知識。那你在昆明這個地方,懂茶的太多了嘛,當然有些是吹牛的,但有些是真懂茶。我不相信你,你在這里連一個真懂茶的你都不認識?那一定有朋友親戚轉來轉去跟你介紹,你就這樣「請」,親近嘛,你就可以學到。所以請轉*輪是不是親近善知識?你不請轉*輪,所以你不能親近善知識。
好啦,在這當中你還會產(chǎn)生一個問題,既然普洱茶是這個樣子,那一定跟茶壺有關嘛,一定也有茶壺專家嘛,那你一轉*輪就轉出好幾個來,對不對?不但是這個樣子,還有水,哪個水好喝,什么水好,什么水不好,水專家又出來啦,這個也是善知識。不但是水,還有告訴你火,要快火還是慢火,有沒有?現(xiàn)在都是插電的,到底那個好不好?你都沒搞清楚。所以一個茶,你在請轉*輪、親近善知識的時候,你的生命就會很燦爛。讓你的生命活的燦爛、活的芬芳,那才是真理的價值,不是說學佛是怎么拜佛。怎么拜佛,他的目的還是要讓你的生命芬芳、讓你的生命燦爛嘛,對不對。有沒有說叫你拜佛拜到最后你像個機器人,尅口尅口尅口,這個是叫你拜佛的目的嗎?這顯然你弄錯了嘛,你說我拜佛一定要怎么拜,要這樣拜,那樣拜,這樣才優(yōu)美,你要當天女?透過拜佛讓我們的生命燦爛嘛,讓我們的生命芬芳嘛,讓我們活的有價值有意義嘛。那你只要能達到這個目標,這個方法不是很好嗎?喝茶不對嗎?有說學佛人不能請教人家如何喝茶嗎?這是很現(xiàn)實的,那其他就更不用講啦。
我們在云南,翡翠玉是很正常的,你認識嗎?你可以請教,什么叫做上等翡翠嘛?這個就是請轉*輪。那個翡翠哪叫請轉*輪,要請他講金剛經(jīng)、法華經(jīng)、華嚴經(jīng),這個才叫請轉*輪,那你那個叫做天外天的*輪?這些*輪無非也要導入日常生活里,讓我們從生活中來獲得喜悅、幸福、自在與快樂嘛。假如你的金剛經(jīng)講到最后都是面壁十年的話,那你就去吧,那個法我不會教。所以你要懂得在這樣的一會當中,我們如何把它做好,你看它下面講的「殷勤勸請,轉妙*輪」嘛,妙*輪。
云南有小?Х龋袥]有喝過?你看你看,你是云南人,我非云南人都知道云南有小粒咖啡。我們就到處轉*輪就轉到這里來了,請轉*輪嘛。小粒咖啡跟外面的咖啡有什么不同?人家自然就告訴你。最簡單的就是在那個柜臺旁邊,賣的那個小姐講的,她有時是胡說八道!改愕降踪I不買」?我說「問你這個咖啡到底好不好」?「你要買我才講」。實在很想揍她一頓,「你沒跟我講好不好,我怎么跟你買嘛」?「你到底買不買」?「好吧,知道,知道就買一個,總該給我講」?「你回去喝喝就知道」,上當啦。不要緊,錢給了嘛,當然就要喝,喝了以后你自己就會品嘗的出來。下次再來,換你教他了!赴,你比我內行嘛」。我說「什么我比你內行,你根本就不懂嘛」。
你要懂得請轉*輪,你就會碰到專家,專家不是諸佛嘛?人家在這個領域里,這一小塊里頭,他稱為專家就是他有成就,他有見地。所以請轉*輪,就是親近善知識。不是跟善知識在一起,師父跟我照個像。包個紅包,給我摸個頭,這叫親近善知識,這個叫撒嬌,不叫親近。親近善知識就要把這個人,他所具備的那種特質、專長,你向他學習,那要向他學習是不是請轉*輪?所以請轉*輪是不是親近善知識,不是這里沒講,這里講的很清楚。
時間到了,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講。
- 上一篇:第二集 (2011年七月)
- 下一篇:第四集 (2011年七月)
- 《普賢行愿品》的法供養(yǎng),怎么如說修行?
- 淺談普賢行愿品中的愿與行
- 依《普賢菩薩行愿品》談如何利益眾生
- 念誦《普賢行愿品》,能最快最速的凈除邪淫業(yè)障!
- 大德普勸修持普賢行愿品
- 普賢行愿品回向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七支供
- 普賢行愿品偈頌
- 由《普賢行愿品》想到的最佳戒惡習方案
- 習氣,性德,解脫門(華嚴經(jīng)世主妙嚴品卷三講記)
- 遨游自性海(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第四)
- 凈眼看世間 (華嚴經(jīng)世主妙嚴品卷二講記)
- 四十華嚴
- 四十華嚴卷 36-40
- 四十華嚴卷 31-35
- 四十華嚴卷 21-25
- 四十華嚴卷 26-30
- 四十華嚴卷 11-15
- 四十華嚴卷 16-20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