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yán)經(jīng)

《楞嚴(yán)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yán)經(jīng)》、《首楞嚴(yán)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妙心疏(卷第十)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妙心疏

  (卷第十)

  守培法師著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妙心疏卷第十

  鎮(zhèn)江玉山沙門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

  四行陰魔境。三。初行陰總相。二行陰別境。三結(jié)過勸轉(zhuǎn)。初三。初行陰生相。二行陰盡相。三行陰本相。今初。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fù)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yīng)。了罔陳習(xí)。惟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聞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qū)宇。

  想以分別為能事。想滅。則分別亦滅。分別不生。境界則一。境界之一多。皆由想心而有。人若無想。妄境不生。寤中境起名為想。寐中境生名為夢。夢想消滅。故曰。寤寐恒一。所謂夢者。由終日見聞。緣取外境。影留于心中。寐時意緣影相。以意為自身。影相為外境。故成夢也。人若無想。影相不生。故夢不成。此云無夢。未曾究竟。蓋初成也。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云。十地菩薩皆有夢兆。惟佛獨稱覺者故;蛑^夢中想心。即覺時想心。非也。何以故。覺時想心。即意識之心所也。人之意識不息。不能轉(zhuǎn)覺成寐。意識若起。寐即轉(zhuǎn)覺。是故寐時。無起想之理也。又心緣過去未來之境名曰想。緣現(xiàn)前之境則不名想。夢中所緣。皆現(xiàn)前之境。不能緣過未。又可證明夢中之心。非想心也;蛘f夢中是獨頭意識。此說雖是。義實不然。彼謂獨頭意識者。不與外五同時。名曰獨頭。余謂獨頭意識者。六識俱不起。獨有意根為識。名為獨頭意。唯識三十頌云。意識有五種不起。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芍Uf定中獨頭。夢中獨頭等。皆非意識也。但想心不起。與想心消滅。非一概而論。想心不起。于諸境中。來無所黏。過無蹤跡。夢境亦如是也。想陰滅后。覺明心中。清虛寂靜。無復(fù)粗重之五塵。及五塵之影事。此與夢境不同也。五塵粗重。是性天中之云翳。五塵空。性天晴朗。觀諸萬物。同一體性。無所去取。故如鏡鑒物。物來則現(xiàn)。無所留滯。物去則空。而無痕跡。不過虛受其照應(yīng)而已。了無昔日取著之陳習(xí)也。此時唯有純一不雜之真性。一切生法之根元。披露于獨頭意中。以境獨故心亦獨。見十方十二類生。皆從此精真性中生起。此外別無生者。故曰。畢殫其類。殫盡也。以色。受。想。陰破故。見十二類之生元。以行識二陰猶在故。不知十二類生命之由緒。即不知生命之因由頭緒也。眾生同生之基。即無始之習(xí)氣。如來藏中本具眾性。即種性。若無習(xí)氣之緣不能獨生。若遇習(xí)氣之緣相熏。即為能生之種子。起諸現(xiàn)行。是故習(xí)氣為眾生之生基也。野馬。亦名陽焰。即春陽浮動之氣也。發(fā)現(xiàn)于春朝曠野之間。遠(yuǎn)觀似有。近之則無。眾生生基之習(xí)氣如之也。熠熠。流光也。清擾。浮動也。猶如閃電。無著落處。浮根塵者。即四大合成之根身也。樞者。動之機(jī)也。穴者。承受樞機(jī)之處也。樞此根身。穴比生基。言此習(xí)氣之生基。能生十二類之身根。根身之轉(zhuǎn)變。發(fā)機(jī)于此也。根身。無習(xí)氣則不能存。猶如樞之無穴。不能成立也。然此習(xí)氣。又非近日之習(xí)氣。乃無始之習(xí)氣。故曰。究竟樞穴也。即此生基。為行陰區(qū)宇。行陰是動之元。所以名生基也。常謂眾生無始者。眾生自性無始。非根身無始也。又可知眾生本來不動。由不覺而始妄動。此依生法而論也。若究生法。當(dāng)體即空。始云何有乎。

  二行陰盡相。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xí)。如波瀾滅;癁槌嗡。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清擾者。清性擾動。即無始來一念初動。未有所著。即未染塵。故曰清擾。熠熠。謂流動之相也。動之元始。名曰元性。此元動之性。起于藏識海中。藏海本來澄清。因有動塵。而現(xiàn)濁相。此時色受想陰皆破。根身器界皆空。即性海中波瀾滅。行陰破。流性亦滅。還復(fù)本來清凈性海。故曰。性入元澄。一澄元習(xí)。如波瀾滅。化為澄水。是為行陰之盡相也。超眾生濁者。由一念妄動而眾生生。即此生相。擾動清凈性海。故名眾生濁。行陰滅。即生相滅。故曰。超眾生濁。又既悟行陰之流。即性海之水。亦了眾生之生性。即諸佛之不生性。是名超眾生濁。不同舍生性。趣不生性之漸次法也。

  三行陰本相。

  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觀其行陰由來。乃由于幽隱妄想。幽隱者。動念將萌。即欲動而未動之念也。非見非聞。見聞不及。故曰幽隱。行陰在人身中。幽隱而動。即發(fā)生甲長。筋轉(zhuǎn)脈搖。不知不覺。故曰幽隱。夫動者非妄。欲動者妄也。若無欲動之心。則不成行。是故幽隱妄想。為行陰之本也。

  二行陰別境。十。初計圓元。墮無因論。二計圓常。墮偏常論。三計自他。墮常無常論。四計分位。墮有無邊論。五計知見。墮偏計虛論。六計無盡流。墮有相顛倒論。七計過去陰。墮無相顛倒論。八計現(xiàn)存去滅。墮俱非顛倒論。九計后后無。墮斷滅論。十計后后有。墮涅槃論。初三。初起念。二分釋。三結(jié)成。今初。

  阿難當(dāng)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于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于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墮入。二無因論。

  想陰破后。分別不起。惟一精真。無諸散亂。是為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者。凝謂不散也。凝諸散亂。成一精真。明此精真者。是為正心。精真未凝時。妄境未了。每有魔怨。隨其妄想而擾定者。真精已凝。妄想消滅。是故天魔不得其便。十類。指想陰中十種魔。由魔無故。乃能專精研究。窮十二類本。即欲通達(dá)各命之由緒也。窮本者。且從本身類中。生元已露者。下手研窮。己離粗重故。觀彼幽清。十二類生。皆發(fā)生于此。此為十二類之都會。故曰。圓擾動元。幽清。即行陰。于圓明心中。為擾動之元。修定者。于此覺圓中之元動。未能發(fā)明。故計度生。計度生故。正定違。乃墮于二無因論。二無因論。皆古之外道論也。

  二分釋。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即得生機(jī)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yè)流灣環(huán)。死此生彼。祗見眾生輪回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菩提性。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fù)改移。今盡此形。亦復(fù)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dāng)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見本無因者。見眾生本來無因而有也。生機(jī)者。謂從同分生基。發(fā)生生死之樞機(jī)也。生機(jī)不破。常被生死蒙蔽。不能明見宿世之生。事機(jī)破故。眼識無用。由眼根緣境。故能見八萬劫中生死之事。八百功德。已見前文。六根未互用。不見生死本源。眾生流轉(zhuǎn)六道。皆隨世間善惡業(yè)轉(zhuǎn)。眾生善惡不定故。生處亦不定;蛏匣蛳;蚝没虺蟆9试浑S業(yè)灣環(huán)。祗見八萬劫內(nèi)之生處。八萬劫外不得而知。故曰冥無所觀。此者。不省自見不究竟。而妄作究竟解。故有十方眾生。本無因之言論也。由計本無因故。而違正定。墮于外道。迷失菩提之正性也。此于生元上計無因。故曰見本無因。二者。末無因。即于現(xiàn)前假相上計無因。對本故名末。于一切法。溯本窮源。本不異末。故曰。見末無因。即人畢竟生人。鳥畢竟生鳥。人不生鳥。鳥不生人。烏從來黑。鵠從來白。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人天形豎。畜生形橫。萬古不變。自然而然。非因何而何也。鵠似雁而大。亦名天鵝。既從八萬劫來生像不變。推之于后。亦可知不變鵠為黑。改烏為白。移人天為橫。易畜生為豎。故曰亦復(fù)如是。觀此現(xiàn)前諸法。推后審前。不變不改。既無菩提前因。焉有菩提后果。是故謂人曰。當(dāng)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無本無末。常常如是。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笃刑嵝。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由上本末無因。兩種計度。已失正遍知。墮落外道見。正遍知者。心外無法。法法唯心。外道見者。心外求法。心行于道外也。外道見自失菩提之真因。立無因論。永遺邪見于后世。其害甚矣。外道本無次序。此因初破行陰。故曰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二計圓常。墮遍常論。三。初起計。二分釋。三結(jié)成。今初。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圓常中。生計度者。是人墮入四遍常論。

  破行陰者。于三摩中。觀彼動元。不知動元。本來非常。亦非無常。以眾生法。是無常故。而計動元。是圓是常。由此計度。亡失正定。墮落圓常。圓即遍也。

  二分釋。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xí)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huán)。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xí)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zhí)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xí)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huán)不失。本末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動轉(zhuǎn)。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窮心境性者。窮謂追求也。心謂六識。境指六塵。心性境性。皆從因緣所生。即共相種性。二處無因。謂心境二處之性。由來共成。非有所因而然也。心境淺顯。窮追不深。其所見量。劫止二萬。此二萬劫中所有眾生。生來死去。循環(huán)相續(xù)。皆是共相種性。無稍變更。心境雖常分散。而心境之性未曾變更散失。故計為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大。謂地水火風(fēng)。性周法界。故名大。為一切法之種。故名元。又可謂窮四大之根元也。四大。性周法界。無來無去。故曰常住。依此修習(xí)者。能知四萬劫中一切眾生。生來死去。體恒不失。體即清凈四大。六根攬取四大以為身故。相常變更。體恒如是。故計為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zhí)受者。謂清凈四大。黏湛妙圓真性而成六根。而此六根。從無始來。不散不失者。因有末那執(zhí)受。末那。翻染污意。即第七識。執(zhí)持所受之四大。以為我體也。末那處于心識之中。為眾生本元由處。由七識起。即有生死。至七識滅。方了生死。七識恒審思量。為生死之元本。從始至終。其間生年最長。無有變更。故曰性恒常。依此修習(xí)。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生滅循環(huán)。而末那之識未曾散失。是故認(rèn)為本來常住。如是窮此不失之性。乃計為常。古解此文。謂六根是六識之誤。又謂執(zhí)受是八識。皆與此解不同者。第一窮心境性之心是六識心。何得再窮六識歟。吳興曰。楞伽經(jīng)謂。阿黎耶識。除佛及八地菩薩。諸余二乘外道修行者。皆不能知。觀今行陰未盡。豈能于此計常?沼≡u曰。楞伽說。八識乃地上轉(zhuǎn)。滅有漏。洞見其源。今雖觀識。依之妄計。正是所迷。不應(yīng)以彼例此。評者。不審?fù)嬇c妄想不同。若未見八識。而計八識者。謂之妄想。已見八識。而計八識者。謂之妄計。既見而名妄者。八識對前七而立名。本非八識故。凡眾生所見所聞。皆名為妄計故。此文正是計七識恒審。即執(zhí)受為常也。又執(zhí)受有二。一八識為所執(zhí)受。二七識為能執(zhí)受。八識外更無有法為所執(zhí)受。亦無有心為能執(zhí)受。假使以八識為能執(zhí)受。即心外有所執(zhí)之法。則有違自宗之過。四者。是人既盡想元云云者。想元盡者。謂想之本元已盡。不復(fù)更生。不同平常一時歇想也。一切理由皆從想生。想無故理不生。故曰生理更無。流止動轉(zhuǎn)。謂生機(jī)已歇也。生滅與不生滅對待。如明暗相承。明則不暗。暗則不明。此一定之理也。生滅想心。今已永滅。雖未證得不生滅。而情理之中。自然已成不生滅矣。即因此心推廣不生滅理。計以為常。此文。四種圓常。第一依緣生法計常。第二依四大種計常。第三依七識心計常。第四依無明計常。此四種法上。本無常與不常。妄起計度。故落外道中也。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笃刑嵝。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計常故落偏。落偏故亡正。亡正故墮外。成外道故惑菩提。迷菩提故立圓常。究其過處。只在一計字而已。

  三計自他。墮常無常論。三。初起計。二分釋。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欲窮生類之本。故觀擾動之元。以未了生命之由緒故。乃于自他起計度。自謂自己。已破想陰。生性已滅。故計為常。他謂他人。未破想陰。生性未滅。故計無常。此中自他。兼一切二邊法。不獨指人而已也。由此計度。失正遍知。墮入四顛倒見。于一物上起兩種見。故名顛倒。如今之法相宗說。因緣所生法。即究竟佛法。謂之不斷不常。以生故不斷。滅故不常。正同此一分常。一分無常論。

  二分釋。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xì)微密。猶如微塵。流轉(zhuǎn)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

  妙明心者。明暗不昏。能暗能明。即七識心。亦即八識見分也。所緣大種。周遍十方故。能緣之心。亦遍十方。此當(dāng)六塵粗重不起。四大種性湛然。觀者不了湛然之性。乃生死之本元。妄計以為神妙之我。以我周十方故。十方眾生在我心中。自生自滅。惟我不滅。故計為常。彼生滅者。故計為無常。二者。恒沙國土。隨眾生業(yè)報遷變。皆有壞時。但壞不盡壞。見其壞者。計為無常種性。見不壞者。計為究竟常住;蛴谝皇澜缰。三禪以下。為劫所壞者。計為無常。四禪以上。劫所不壞者。計以為常。三者。別觀我心。精細(xì)微密者。心本無相。因境而顯。知入境之微細(xì)。即知心之微細(xì)。微塵者。細(xì)之最也。微塵流轉(zhuǎn)十方。集聚而成國土。國土有成壞。微塵無成壞。我心流轉(zhuǎn)十方。遇緣而成一切眾生。眾生有生滅。我心無生滅。無移改。即無生滅也。心雖無生滅。而流轉(zhuǎn)之力。能令所成之身即生即滅。我心不壞故。名之為常。從我心流出一切生死之法。故名無常。四者。知想陰盡者。此于五陰計常與無常也。色受想三陰已破。故計為無常。行陰流轉(zhuǎn)未息。故計為常。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此中雖云一分無常。一分常。以舍斷取常故。結(jié)總曰。一分常論。

  四計分位。墮有無邊論。三。初起計。二分釋。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分位者。于一法上。分過去,F(xiàn)在。未來。三位也。所分之位。各有邊際。故名有邊論。此有邊之有字。非但言有邊。亦兼無邊。所謂有有邊。有無邊也。又無邊之邊。有兩種。一廣大無有邊涯。二虛空無有邊際。有有。有無。故總名有邊論。

  二分釋。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xù)心。名為無邊。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F(xiàn)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是人心計。生身之本元。從體起用。流轉(zhuǎn)不息。即現(xiàn)在法也。過去者已過。不復(fù)再來。未來者未來。不得現(xiàn)在。皆有邊際。唯現(xiàn)在之心。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故名無邊。二者。觀外境界。于八萬劫內(nèi)。見有眾生。及一切法。觀八萬劫外。則冥然無所見。故曰。寂無見聞。無見聞處。則無界限可分。故計無邊。有眾生處。界限分明。故計有邊。三者。計我遍知者。此于自他共生計度。自謂已破想陰。我心遍知法界。故計我心無有邊際。彼法界一切眾生。皆現(xiàn)于我心之中。而我不見彼之知性遍于我心。彼之知性不周遍故。名有邊性。四者。窮行陰空者。現(xiàn)前之身。五陰合成。前陰已破。故名有邊。后陰未破。故名無邊。以此一身。有破有不破故。乃計一身半生半滅。由此計度。世間一切眾生。及一切物象。咸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笃刑嵝浴J莿t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于一法計有計無。自非正見。昧行陰之本。見不周遍。不正不遍。故落外道;笃刑嶂嫘。立有邊之邪論也。

  五計知見。墮遍計虛論。三。初起計。二分釋。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欲窮類本。故觀動元。于此所知所見之動元。而生計度者。迷失正受。墜入顛倒不死矯亂。不死。即活也。語近滑稽。捉摸不定。不死于一處也。禪宗謂。語落一邊。名為死句。兩邊不著。如珠走盤。名為活句。但禪宗活句。非如彼也。資中引婆沙云。外道計天常住。名為不死。計不死者。得生彼天。余則不然。何以故。不死二字。形容矯亂也。如以偽亂真。亦名矯亂。此則名為真?zhèn)纬C亂。非不死矯亂也。此不死矯亂;蚴腔蚍恰2凰烙谑。不死于非。徜有千問萬問。唯答一字。以此一字。應(yīng)變無窮。故名不死矯亂。若將不死二字。認(rèn)為天名。不但文義不順。且無此天名。而天又非真不死也。遍計虛者。周遍計度。三界夢幻。無一實法。故立遍計虛論也。

  二分釋。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xù)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xù)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xù)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セネ鎏。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于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二者。是人諦觀其心;セo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余。無所言說。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無所言說。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變化元。即動元也。遷流。即生滅也。忽生忽滅。故計為變。生滅連續(xù)不斷。故計為恒。見現(xiàn)前所見之境。故計為生。不見過去之境。故計為滅。見相續(xù)之善惡業(yè)因。生生不已。故計為增。見業(yè)因正相續(xù)中。前業(yè)漸漸消殞。故計為減。見一切萬物各各相生。故計為有。見一切萬物互互亡處。故計為無。以理都觀。則一法而已。以心別見。則種種差別。是故有人來問其義者。答言。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凡來問者。皆如是答。以諸二邊;ハ喑C亂。令彼前人。遺失章句者。如亦有亦無。則有不成有。無不成無。令彼問者。遺失生滅之章句也。亦生亦滅。亦增亦減。亦復(fù)如是。佛經(jīng)中。亦有時說亦有亦無者。此雙遣二邊。顯示中道。不同此。于生處見有。亡處見無。二邊對待也。名同義異。不可不辨也。二者。諦觀其心。生心中無滅心。滅心中無生心。乃至增心中無減心。減心中無增心。故曰;セo。若生中有滅。則可舍生證滅故。于此互互無處。無所證也。因無所證。故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即以無所證為究竟也。涅槃經(jīng)云。外道計無有四。一未生名無。如泥無瓶。二滅已名無。如瓶破已。三異相互無。如牛馬互無。(牛性中無馬性。馬性中無牛性。)四畢竟名無。如龜毛兔角。此文互互無。即第三無也。三者。諦觀其心。生有生處。滅有滅處。乃至增有增處。減有減處。故云。各各有處。因有處故。乃有得證。因有所證故。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不言其有。而言其是者。以但凡有處。無非是心也。除是之余。無所言說。而頭頭是道。無非道也。佛經(jīng)云。頭頭是道者。不但有處是。無處亦是。不同此。但以有為是也。四者。有無俱見者。于一法上。雙見有無。如一本生二枝。其境枝故。其心亦亂。亂即不一。無主宰也。是故有人來問。答曰。亦有即是亦無。如有有。必定有無也。亦無之中不是亦有者。如已無。不能再有也。此乃虛論。斷滅之見。加之有無夾雜。故名一切矯亂。凡是窮究詰問者。無非要明白是非。此將是非渾合一處。是而非。非而是。無容窮詰。其何是何非也。此文若將亦有即是亦無。亦無即是亦有。有無融通。乃成無是無非之正法矣。無容窮詰。亦可謂塞斷義路矣;蛑^經(jīng)文有缺。蓋未審邪正也。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笃刑嵝。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前云。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反復(fù)皆無。故成遍計虛論。

  六計無盡流。墮有相顛倒論。三。初起計。二分釋。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后有相。發(fā)心顛倒。

  無盡流者。流即行陰。行陰相續(xù)不斷。故名無盡流。生計度者。謂行陰中有我及我相。色受想。是過去我相。行陰是現(xiàn)在我相。又色受想已過。如死后之我相。行陰現(xiàn)在。如生前之我相。行者所計。與死后有相外道相似。故云。墜入死后有相。此于我心上計有相。故曰。發(fā)有相心顛倒論。

  二分釋。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蛞娢覉A。含遍國土。云我有色;虮饲熬墶kS我回復(fù)。云色屬我;驈(fù)我依。行中相續(xù)。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環(huán)。有十六相。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并驅(qū)。各不相觸。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者。此從色陰生計度也。謂此色身。即我之識性。堅固保護(hù)。勿令散失。此計即色是我也。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者。此從受陰生計度也。我含國土。即領(lǐng)納義也。我圓者。謂我識性遍圓。含攝一切也。云我有色者。此計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為我所有也;虮饲熬。隨我回復(fù)。云色屬我者。此從想陰生計度也。前緣。指想心所緣之境也。想心起。則所緣之境亦起。想心滅。則所緣之境亦滅。故云。隨我回復(fù)。云色屬我者。此計離我有色。色我并立。謂色屬我所有。非他人之色也;驈(fù)我依行中相續(xù)。云我在色者。此于行陰生計度也。謂此色身。生滅變異。相續(xù)不斷。我亦隨于行中流轉(zhuǎn)相續(xù)。行中相續(xù)。即行陰也。云我在色者。此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也。我在色中。故隨色流轉(zhuǎn)。以上四種妄計。是四種外道所計。非一人具足四計也。所計不定。故以或字代之也。此四外道。咸因生前有相。而計死后亦有相。故云。皆計度言。死后有相。相即色我之相也。色受想行四陰中。皆具我相。色相。共成八相。生前死后。循環(huán)故有十六相;蛟。以上四計。但在色陰。受。想。行。各有四計。共成十六相。然則生前死后。循環(huán)則有三十二相矣。云何相應(yīng)經(jīng)文乎。須知受想行三陰。皆依色而立。離色即無受想行。是故外道計我。只云色大我小。我大色小等。不云受大我小。我大受小等也。問。但于前四陰計我。不言識陰者。或謂。行陰未破。識不當(dāng)情。故不言耳。此義如何。答。非也。須知。我即指識陰而言也。又不獨外道計識神為我。凡夫亦無不以能知識者為我也。以識性分別前四。故成四種我。外道以相計我。離相即謂無我。是故名為外道。若離前四。但以識性為我者。則我相已無。即見我之真性。不得謂之外道矣。問。色受想三陰已破。復(fù)于此三計我。古解于此議論不一。或云。但破其計。不破其法;蛟。五陰前后粗細(xì)二義不同;蛟啤1橛嬰m忘。依他之性未忘;蛟。觀中雖破。但約觀法增勝。不破陰迷。善巧安忍。不生過患。豈可都無。謂之破耶。如是諸說。未審何是。答。四我之計。皆引外道。非行者有四種我計也。經(jīng)文明云。于無盡流。起計度者。即于行陰起我計。與外道四我計相同。故云。墜入也。諸家議論。未諳文義。亦違法理。如言。但破其計。不破其法。豈色受想皆有實法乎。須知。色受想。本無實質(zhì)。凡夫妄立假名。故云。妄計。若有色受想法體。而安色受想名。則名實相符。如實而知。何得謂之妄計耶。計未破時。且無實法。計已破后。焉得更有色受想之實法存在耶。問。人之死后。四大分散。何得更言有相耶。答。我有二。相亦有二。四大分散。人我相空。法我相不空。故云。死后有相。如人眠時。色身遺忘。夢中不無其身?尚糯松硗龊。不無身相也。若依小乘法修。五陰破盡。只得人我相空。若依大乘雙亡人法。五陰破盡。則無我相矣。此行者。行陰未破。故于身中見無盡流相。色受想陰破故。堅礙等相皆無也。于此行陰未盡之際。謂畢竟煩惱。即謂煩惱無盡也。畢竟菩提。亦謂菩提無盡也。煩惱未盡。菩提未圓。故云。二性并驅(qū)。其不知煩惱菩提。對待而起。皆非實法也。破色受想。即破煩惱。煩惱破。菩提生。煩惱是生前有相。菩提是死后有相。是故成死后有相論。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死后有故。墮落外道;笃刑嵝浴J莿t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后有相。心顛倒論。

  菩提本無相。于無相而計有相。故曰墮外道;笃刑。依前次第。則名第六外道。前言四外道。計四陰有相。今言立五陰中。死后有相者。五陰指身而言。謂此五陰之身。死后有相。非分別五陰也。自性中本無死與不死。亦無相與不相。妄起死后有相心。故名心顛倒論。

  七計過去陰。墮無相顛倒論。三。初起計。二分釋。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后無相。發(fā)心顛倒。

  此于已破三陰上生計度。謂色受想。陰相已破,F(xiàn)前且無其相。死后焉得有相耶。由此計度。生起死后無相心。墜入無相心顛倒論。顛倒。即錯亂也。前三陰已破。后二陰猶在。故有生前死后之計度也。

  二分釋。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系。知其受滅。無復(fù)連綴。陰性銷散?v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zhì)現(xiàn)前。猶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無。如是循環(huán)。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見色陰滅。形無所因者。謂色為身形之生因。無色。即身形無生因之處也。觀其想滅。心無所系者。想為妄心之系縛處。無相故。心無所系也。知其受滅。無復(fù)連綴者。謂受心納境。境連綴于心。無受故。心境各別。無復(fù)連綴也。人之有受想。故異木石之無知。今觀色受想三陰之相已銷散。縱有現(xiàn)前行陰生長之理。而無受想之知識。豈非同與木石乎。此言行陰雖在。無受想之知識。誰知其在乎。有亦若無也。以上別言四陰無相。此復(fù)總言身質(zhì),F(xiàn)前既然無相可得。死后焉得有相耶。因茲勘辯比校。而得死后無相之定論也。如是生前四無相。與死后四無相。循環(huán)反復(fù)。而有八無相也。此八無相。校前十六相。少八我相。此但言色法也。從此或計涅槃因果。究竟斷滅者。謂從現(xiàn)身無相。死后亦無相。由斯而知生死是空。涅槃亦是空。因既無因。果豈有果。是故一切徒有名字。而無實義。故曰。究竟斷滅。又現(xiàn)前身形是空。將來佛果亦空。轉(zhuǎn)識成智。轉(zhuǎn)生死成涅槃。皆假名也。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死后無故。墮落外道;笃刑嵝。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后無相。心顛倒論。

  妄計陰無。故非正覺。而墮落于外道也。以斷滅為究竟;笃刑嵴嫘浴9视谖尻幧碇。立死后無相心顛倒論。

  八計現(xiàn)存去滅。墮俱非顛倒論。三。初起計。二釋義。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后俱非。起顛倒論。

  欲窮類本。故觀動元。于現(xiàn)存之行陰起有相計。于已滅之受想起無相計。是為雙計有無。計有而復(fù)計無。則有不成有。計無而復(fù)計有。則無不成無。是為自體相破。如是計度。亡正遍知。墮入死后俱非。故起有無俱非顛倒論。

  二釋義。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nèi)。觀無不無。如是循環(huán)。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后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fā)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從已滅之色受想。而觀現(xiàn)前行陰之有。則色受想名為非有。從現(xiàn)前行陰。而觀已滅色受想之無。則行陰名為非無。從生前而推之于死后。循環(huán)研窮陰界。有八種俱非相。即有。非有。無。不無。生死循環(huán)。反復(fù)而成八種俱非相也。由此隨得一種所緣之境。皆言死后有相無相。又于行陰遷流變化之性。心發(fā)通悟。謂因一而知一切也。了知一切法有而非有。無而非無。而起有無俱非之顛倒見。以致已滅之虛無。現(xiàn)存之實有。皆失其處所。而莫知所之。故曰。虛實失措。失措。謂失其一定之處所也。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死后俱非。后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笃刑嵝。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后俱非。心顛倒論。

  有無俱非。有似清凈真如。后際昏瞢。則成顛倒妄想。故墮外道也。后際。指識陰而言。行陰未盡。識陰不明。故曰昏瞢;柁幻。故不可以言語道也。此于五陰計有無俱非。皆是自心顛倒。故名心顛倒論。

  九計后后無。墮斷滅論。三。初起計。二釋義。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后后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后后無者。由此身滅后歸無。乃至最后滅身亦歸無。此身滅后。名為死后。最后身滅。名為后后?傃晕尻幹。不論前后。畢竟歸于無而已。由此計度。墜入斷滅外道。

  二釋義。

  或計身滅;蛴M滅;蚩啾M滅;驑O樂滅;驑O舍滅。如是循環(huán)。窮盡七際,F(xiàn)前銷滅。滅已無復(fù)。

  或計身滅者。謂現(xiàn)身死后。歸于斷滅也。或欲滅盡者。謂初禪離欲。天中報盡。歸于斷滅也;蚩啾M滅者。謂二禪離苦。此天報盡。歸于斷滅也;驑O樂滅者。謂三禪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從此身后。歸于斷滅也;驑O舍滅者。謂四禪雙舍苦樂。及四空天雙舍心色。故名極舍。從此身后。歸于斷滅也。由現(xiàn)前人身。而欲界天身。而初禪。而二禪。而三禪。而四禪。而四空。由是循環(huán)。窮盡七種五陰身相邊際。皆同現(xiàn)前五陰之身。畢竟消滅。無復(fù)更生。是為三界七種斷滅見。阿含經(jīng)云。有婆羅門。于末劫中。起斷滅論。有七末見。于此經(jīng)稍異。彼合色天。開空天。此開色界。合空界故。楞伽經(jīng)云。外道有七無常。一作已而舍名無常。二形處壞名無常。三即色是無常。四色轉(zhuǎn)變名無常。五性無常。六性無性無常。七一切法不生無常。名雖異此?傆嬕磺蟹ㄍ瑲w滅。義亦同此也。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死后斷滅。墮落外道;笃刑嵝。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后斷滅。心顛倒論。

  死后斷滅。即陰盡后。不復(fù)更生也。此文計身滅等。際雖有七。陰則同五。豎論雖窮于七際。橫論只一身而已。從此一身。而循環(huán)于七際之身。皆如是斷滅。以凡是五陰身。皆死后斷滅。故云。立五陰中死后斷滅。以發(fā)如是顛倒見故。名心顛倒論。

  十計后后有。墮五涅槃?wù)摗H。初起計。二釋義。三結(jié)成。今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后后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wù)摗?/p>

  后后有者。謂此五陰身盡后。另有清凈依處。不但此身盡后。有凈依處。乃至最后身盡。皆有凈依處。凈依。謂常樂我凈。即涅槃也。由此計度。忘正遍知。故墜入外道五涅槃?wù)摗?/p>

  二釋義。

  或以欲界為正轉(zhuǎn)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蛞匀U。極悅隨故;蛞运亩U?鄻范觥2皇茌喕厣鷾缧怨。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凈依。如是循環(huán)。五處究竟。

  或者。不定之詞;蛞源松硭篮。生于欲天。即以欲天為正轉(zhuǎn)依處。正轉(zhuǎn)者。眾生舍真入妄。謂之邪轉(zhuǎn)。舍妄歸真。故名正轉(zhuǎn)。觀見圓明者。謂凡夫肉眼。見近不見遠(yuǎn)。見內(nèi)不見外。今得天眼。遠(yuǎn)近皆見。內(nèi)外通明。故云觀見圓明。非真圓明也。因此而生愛慕。以彼為勝妙清凈之依處也;蛞猿醵U。初離欲苦。性無憂惱。即以彼為安隱凈妙之依處也;蛞远U。離苦已遠(yuǎn)?嘈囊嚯x。即以彼為安隱凈妙之依處也;蛞匀U。身心之苦皆離。隨順極喜悅故。即以彼為安隱凈妙之依處也。或以四禪。不僅無苦。亦復(fù)無樂?鄻范觥H秊(zāi)不到。不受輪回。無生滅性故。即以彼為安隱凈妙之依處也。如是五處。皆是有漏之天。生滅之處。非不生滅處。行者迷此。而妄作無為之解。以彼五處。皆屬有為。非是無為故。如初禪離生。二禪定生。三禪離喜。四禪舍念。皆有為故。欲天本是生死輪回。非可依處。妄謂此處安隱無為。不受輪回。為勝妙清凈之依處。如是循環(huán)。輾轉(zhuǎn)推求。乃有五處究竟涅槃。安隱凈依之處?傊。彼處下界而觀上天。故皆有安隱凈依之相。其實非真涅槃。故名妄計也;蛑^經(jīng)前云。初禪一切苦惱所不能逼。應(yīng)知初禪離苦受矣。二禪一切憂懸所不能逼。應(yīng)知二禪離憂受矣。今云。初禪無憂。二禪無苦。譯人傳寫。倒文而誤。余謂。前文系佛說。此文是外道所計。外道所計。原不能以之為然;蛘。不謂外道計訛。而謂譯人傳誤。其言豈其然乎。又一切苦惱所不能逼。正是性無憂也。一切憂懸所不能逼。正是心無苦也。何誤之有哉。

  三結(jié)成。

  由此計度。五現(xiàn)涅槃。墮落外道;笃刑嵝浴J莿t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xiàn)涅槃。心顛倒論。

  五現(xiàn)涅槃。謂于欲天。四禪。五處顯現(xiàn)涅槃之相也。此五處。亦即五陰破后之現(xiàn)相。如觀見圓明。即色陰盡相也。初禪性無憂。謂性中無附帶。即受陰盡相也。二禪心無苦。謂心無外緣。即想陰盡相也。三禪極悅隨。謂心不妄動。即行陰盡相也。四禪苦樂二亡。謂前四陰盡。不受輪回生滅。即識性現(xiàn)前。所謂于涅槃天。將大明悟也。故此結(jié)云。立五陰中五現(xiàn)涅槃也。此皆行者心生顛倒。故名心顛倒論。楞伽經(jīng)云。外道涅槃。妄想都無。我涅槃?wù)。覺知自心不著外性。離于四句。見于實處。離心意識。名佛涅槃。可知外道雖同佛說涅槃。而實義不同之如此。

  三結(jié)過勸轉(zhuǎn)。二。初結(jié)過。二勸轉(zhuǎn)。今初。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xiàn)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xiàn)前。以迷為解。自言登圣。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此善男子。既入三摩。已得正念。云何復(fù)有此十種妄境。令生狂解耶。下明云。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xiàn)斯悟。言行者。于三摩中。用心銷落諸念。憶忘如一。行陰自然層層剝落。移步換形。用心剝落于行陰。行陰現(xiàn)相于用心。行陰與用心交相回互。故于禪那中。現(xiàn)此十種妄境。眾生迷境。以為常事。故成頑迷。雖入正受。猶不自忖量此境是否。逢此妄境現(xiàn)前。直接以迷為解。解。即悟也。以為明了真境也。是故自言登圣。未證而謂證。故名大妄語成。墮無間獄。入三昧者。于三昧中所見之境。無論是正是邪。概不得貪著。著即違正念。成魔境。思之。

  二勸轉(zhuǎn)。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于我滅后。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hù)。銷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于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凈標(biāo)指。

  想著外境。于想陰上用心計度。故有心外之天魔來擾。行陰是自體遷流。不著外境。于行陰上用心計度。故不遭天魔。而墮自心之魔也。自心而言魔者。心。即六識心也。破受想二陰。即破六識枝見心。行陰中。本無此枝見之心。由于行陰上用心起計。故令枝見之心復(fù)生。為行陰作障礙。故名心魔。此從行陰退入想受。故曰墜入外道。欲升反墜。故名心顛倒。古解。多疑及受陰盡。已超見濁。云何行識二陰。又發(fā)諸見耶。于是乃有種種揣摩。未能一是。概未能于墜入墮落等文中注意也。若行陰中原有諸見。則成家常事。何得名之為魔耶。佛令將此魔事。傳示末世。遍令眾生。覺了斯義。即令行者。不可于行陰上用心起計度也。行陰生計。心魔即起。自作深孽。即成大妄語。墮無間獄。故名深孽。孽。謂罪孽也。若能保持覆護(hù)。不許于行陰上用心。則可以銷息邪見。邪見。即心魔。心魔不起。無諸障礙。則可教令其身心開示正覺之真義。直趨于無上之道。不遭于枝歧之徑。則外道之墜可免矣?傊P姓呶鹆钭孕挠兴砬。即不于行陰上用心求得。或有所得。亦不得以為究竟。不以為究竟。得非真得。故不成魔。如此法門?蔀橛X路之指南針。故曰。作大覺王之清凈標(biāo)指也。

  五識陰魔境。三。初識陰總相。二識陰別境。三結(jié)過勸轉(zhuǎn)。初三。初識陰生相。二識陰盡相。三識陰本相。今初。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jī)。倏然隳裂。沉細(xì)綱紐。補(bǔ)特伽羅。酬業(yè)深脈。感應(yīng)懸絕。于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后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fù)馳逸。內(nèi)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dá)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zhí)元。諸類不召。于十方界。己獲其同。精色不沉。發(fā)現(xiàn)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qū)宇。

  行陰遷流。為世間一切生滅法之根基。行陰盡。體不流動。則生滅性斷。故生機(jī)隳裂。深脈。懸絕也。幽清擾動者。指行陰而言。前三陰盡。已無粗濁之相。故曰幽清。擾動。即行陰也。同分生機(jī)者。言此行陰。為一切眾生。共同分段身之生機(jī)。機(jī)。謂發(fā)動之樞機(jī)。即生之根本也。倏然。謂不知其故。而隳壞裂破也。以上謂生死之根本斷也。沉細(xì)綱紐者。謂維系一切生命之總綱。結(jié)合一切生身之樞紐。深沉微細(xì)。而不可見。故曰。沉細(xì)綱紐。補(bǔ)特伽羅。此云。數(shù)取趣。謂數(shù)數(shù)取于六道諸趣而受生也。六道之報生。皆為酬償業(yè)因。行陰為業(yè)報流轉(zhuǎn)之脈絡(luò)。亦如火車之軌道。行陰盡。則因不感果。果不酬因。故曰。感應(yīng)懸絕。懸絕。即因果隔斷。不能通達(dá)。此言六道輪回之路斷也。亦言結(jié)合四大之筋絡(luò)斷也。總言行陰盡。即生死停歇。不復(fù)更續(xù)生因也。涅槃天者。常住不動之性天也。生死喻長夜。五陰喻五更。四更已盡。長夜將曉。天日欲出。故曰。將大明悟。喻如世間雞之后鳴。天將明亮。但紅日未出。猶有識陰未破故。東方精色者。清晨之曙光也。六根虛靜者。遠(yuǎn)離四大曰虛。不外流逸曰靜。無復(fù)馳逸。亦不緣外塵義也。四濁已超。根塵不黏。故曰。內(nèi)外湛明。從此內(nèi)無能入之根。外無所入之塵。根塵泯合也。此文內(nèi)外湛明。入無所入。與前三漸次文。反流全一。六用不行義不同。六用不行。即六識不起。此六根虛靜。六七二識皆不起也。彼是有塵而不緣。出于有心。此是緣無所緣。出于無意。有心不緣。乃內(nèi)外未曾湛明。故須歷諸圣位。此是緣無所緣。故不假修證而超諸位。頓漸之異在此。學(xué)者不可不知也。行陰盡。而生理窮。故能深達(dá)十方。十二種受生命之元由。由無始一念妄動。執(zhí)取外境。境本無境。妄生執(zhí)取。執(zhí)取之念。由始至終。有十種階差。及能取所取。共有十二相。為十二類之生因。若觀能執(zhí)所執(zhí)。則十二類呼召汝心。入十二類。若觀能執(zhí)所執(zhí)之本元。則無諸類之相。故諸類不召。觀其執(zhí)元之元字。為十二類生之通體。以凡有所執(zhí)。皆從此生故。于此乃獲十方十二類生之同一體性。至此大事明矣。但旭日未升。精色不沉。于此同體。發(fā)現(xiàn)幽秘之相。即此幽秘。是識陰之區(qū)宇。幽秘者。知有此事。但未明了。不同杳然無知也。五陰有二義。若依小乘破識陰。即破六識。以七識為涅槃天日。此依大乘破識陰。即破六七二識。以八識真體為涅槃天日。大乘小乘。名同義異。不可不知也。

  二識陰盡相。

  若于群召。己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ビ们鍍簟J绞澜。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nèi)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此言識陰盡相。若于群召者。言從于一切生相呼召起。今已獲得諸類不召也。同中。即生相之元體。謂一切生相。同于此中而生也。獲得同中。即不為群生之所呼召。六根入于六塵。即為六塵呼召。以不召故。六根之性不出不入。所以六根之門亦銷滅也。合開成就者。若開則成六。合則成一。開則不合。合則不開。開合不能成就。今則。六而常一。一而常六。開即合。合即開。開合同時。是為開合成就。眼可聞。耳可見。是為見聞通鄰。六門銷磨。無隔無礙。六根互用。清凈無染。根身器界。如吠琉璃。內(nèi)外明徹。則精色沉。幽秘銷。識陰盡矣。禪宗至此。謂之大徹悟。位同等覺。智齊諸佛。是之謂圓頓法門。若漸次法門。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則落于有為矣。又一而不能六。合而不能開。心雖明。而根隔不開。故如琉璃內(nèi)含寶月。必須修證。乃能內(nèi)外明徹。此之謂漸次法門也。古解。于此未深究。誤謂前后相同;ハ嘁C。如此解者。頓漸不分。前后重復(fù)。又三漸次后。經(jīng)過五十五位。方到金剛干慧。此文識陰盡后。從互用中。入金剛干慧。超過五十五位。頓漸不同。如此明顯。不可不知。故略辨之。一切眾生。由色心連持。而成命濁。識陰盡故。命濁超也。命濁超。則無身命之可言。生不知誰生。死亦不知誰死。所謂了知生死不相關(guān)也。

  三識陰本相。

  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觀其識陰之所由來。則知識陰不是本具。凡不是本具者。皆從妄想所生。妄想者。無實體性。從幻妄之相上著實想。故名妄想。惟此識陰之妄想。靡但無實性。亦無幻妄之相。體相俱無。故名罔象虛無。此為妄想之始。即起信論。三細(xì)相中之業(yè)相也。一念初萌。謂之業(yè)相。心境未交。有心無境。故名罔象虛無。再念流動。謂之轉(zhuǎn)相。心趣境而未至境。故名幽隱。即行陰之本也。第三念。心與境相交。謂之現(xiàn)相。即前三陰之本也。此依大乘頓教論。若依小乘。則以六粗相為五陰之本。此罔象虛無。亦名根本無明。謂迷失本性也。迷本逐末。故名顛倒妄想。識從此起。故為識陰之本也。

  二識陰別境。十。初計所得心。墮外道種。二計能為心。墮遍圓種。三計因依心。墮倒圓種。四計圓知心。墮倒知種。五計著崇事。墮顛化種。六計虛無心。墮斷滅種。七計固妄因。墮妄延種。八發(fā)邪思因。墮天魔種。九計精應(yīng)心。墮纏空種。十計圓覺心。墮不化種。初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亡正。三結(jié)名外道。今初。

  阿難當(dāng)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于識還元。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能會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吻。能入圓元。若于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

  當(dāng)知。是警誡之詞。窮諸行空。是了結(jié)前陰。于識還元。是引起識陰。前四陰皆是識之作用。識陰是前四陰之本元。為識行。即行陰。識想。即想陰。識領(lǐng)受。即受陰。識之影相。即色陰。四陰已盡。還成識之本相。如水起波。波滅還成靜水。離諸作用。靜而不動。故曰。已滅生滅。因動而靜。靜亦是妄。靜妄未銷。如水初靜。昏擾之相尚在。湛寂之光未圓。故曰寂滅精妙未圓。即此靜水澄清之間。為之銷磨六門。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令一根放曠。周遍于六根。是為開。令六根歸并于一根。是為合。則六根之隔相磨滅矣。磨滅之間。有十種階差。此其一也。今初于六根通鄰。則六塵合一。即十二類生同歸一體。是故亦與十方諸類通覺。所謂自覺。即是覺他。一切眾生。咸歸一覺。無人我之隔礙也。一切眾生覺知之心。既能通達(dá)吻合。則萬法圓融。成為一識。所謂惟此一是實。能知諸法圓融之元體。故曰。能入圓元。圓元。即指識陰。此識普為一切眾生之本元也。若于所歸者。亦指識陰。為前四陰之所歸宿也。謂前四。是幻妄無常。此是真實常住。故立真常因。因。種子。能生前四陰故。生勝解者。自謂明此因。為超勝之了解。不同常人。以幻妄無常為生因也。

  二墮邪亡正。

  是人則墮因所因執(zhí)。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如上所解。識陰如前四陰之因。前四陰為識陰之所因。是故是人。墮因所因執(zhí)。執(zhí)。即見。有因所因之可見也。既知識陰是真常。應(yīng)當(dāng)遠(yuǎn)離一切生滅等相。生滅且無。何得有因所因耶。如此邪見。有類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故成彼之伴侶也。娑毗迦羅。此云金頭。亦名黃發(fā)外道。彼觀八萬劫前冥然無知。故以冥為諦。八萬劫后。一切諸法。俱從此生。故計冥諦為因。一切法為所因。與此計同也。諸佛菩提。本來無生。此計生故。迷佛菩提。亡失無生之知見也。問。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既從因緣生。當(dāng)然有因所因。何以不許此見耶。答。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正顯生無所生也。如因水生波。豈真有波從水所生乎。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本無因。亦無所因。于一水體上見因所因。非妄見而何耶。

  三結(jié)名外道。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立所得心者。謂凡夫迷失真常之心。依法修行。有真常之心可得也。識陰現(xiàn)前。即為所得心。成所歸果者。即以識陰。為修行歸真之結(jié)果也。成所歸果。則違遠(yuǎn)圓通。圓通。即無始終。有所歸宿。即有終。故不圓通也。立所得心。即背涅槃城。涅槃無去無來。不生不滅。此有所得即生。有生必有滅。故于涅槃相背也。涅槃而喻如城者。城所以別內(nèi)外也。諸佛舍幻相。證實體。如從外入內(nèi)。故名入涅槃城。著識陰者。反背實體。而著外相。如從內(nèi)出外。故名背涅槃城。其所得心。所歸果。及因所因等。皆從外相上得來也。以外相為究竟。故生外道種。種有能生之義。外道皆從此生也。凡從外相上計道理者?偯獾馈VT佛究竟內(nèi)體為道理。故名正道也。

  二計能為心成遍圓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nèi)。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

  窮諸行空等如前。以前四陰。皆歸宿于識陰。故以識陰為歸所。即攬取寂滅未圓之識陰為自本體。此為能執(zhí)。盡虛空界。十二類內(nèi)。所有眾生。是窮盡所有眾生。皆從我身中一類流出。我身但指識陰而言。此言我能流出于彼。彼不能流出于我。以我為能。故以彼為非能。是為非能執(zhí)。斯乃一種著相之邪見。行者反生勝解之心。是以墮于執(zhí)見也。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能非能執(zhí)。摩醯首羅,F(xiàn)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能非能者。以非能為能也。識陰將破之時。實見我能流出一切眾生。但此是過度之相。不得以為究竟。于此生勝解者。則墮能非能執(zhí)。若不生勝解者。則不墮能非能執(zhí)。勝解。即執(zhí)也。其病在執(zhí)。不在能非能也。摩醯首羅。即大自在天。三目八臂。居色界頂。諸天之尊。外道所宗。謂此天能現(xiàn)無邊身。正類此者。我能流出一切眾生。是故與彼成其伴侶。諸佛菩提。絕諸對待。此于菩提。計能非能。故曰迷。而以能為菩提心。故失其絕對之知見也。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立能為心者。謂我能為一切眾生之因心也。成能事果者。謂我能成一切事果也?傊N覟橐磺斜娚。我能成為一切眾生之事。除我之外。則一切眾生無心。不能成辦一切事果。通盤皆以我為能。余皆非能也。能與非能各異。故違遠(yuǎn)圓通。向生死路。故背涅槃城。以我為能。下視一切故生大慢天。即摩醯首羅天。我能周遍法界。我能圓具眾生。故成我遍圓種。

  三計因依心。生倒圓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沉迷。生勝解者。

  已將生滅。歸于寂滅。故以寂滅為所歸依。又疑自己身心。從寂滅中流出。十方虛空。亦咸從寂滅生起。即以寂滅為都起。所宣流地。都。謂總也。宣流地。即出生處也。以宣流地。作真常之身體。以真常身。作無生滅之解釋。即自處于識陰生滅之中。而早作常住無生之解會也。妄以生滅作無生滅解。故曰。既為不生所惑。亦被生滅所迷也。以現(xiàn)身為常住。不求出離。故曰。安住沉迷。不知墮于沉迷之流類。而反作超勝之解者。故生倒圓種也。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常非常執(zhí)。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以識陰為常。常非真常。故墮常非常執(zhí)。即以非常為常也。自在天。即欲界頂天。外道計自在天能生一切。為萬物因。涅槃經(jīng)。迦栴延說。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彼此所計相似。故成伴侶。以生滅為常住。故迷菩提也。不知有真不生滅故。亡失知見也。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以識陰為所歸依。故曰。立因依心。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故曰。成妄計果。立因依心。則有始。故違遠(yuǎn)圓通。成妄計果。則有終。故背涅槃城。前計我心圓滿。能生一切。此計識陰圓滿。我從彼生。顛倒圓滿。故名倒圓種。

  四計圓知心。墮倒知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所知。知遍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

  或計我能生一切法;蛴嬑遗c一切法皆從彼生。總之。一切法同一生處。同一體性也。既了萬物同體。故此轉(zhuǎn)計有情能知一切物。一切物亦應(yīng)能知有情。同一體故。有情無情。咸有知覺。如是知覺。乃能周遍圓滿也。因有此知。而立此解。故曰。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然有情之四大。與無情之四大。雖同一四大。但有情之性。與無情之性。各別不同。不可互相回?fù)Q。今日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故成妄計也。無擇遍知者。言有情無情。各各遍知。無所揀擇也。如此妄見。反作超勝之解者。故墮外道也。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知無知執(zhí)。婆吒霰尼。執(zhí)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知無知者。以無情為知。知即無知。故墮知無知執(zhí)。即以無知為知也。婆吒。亦云婆私吒。名義集云。跋阇。此云避。善見律云。初為牧童。毗舍離王。幼小未登位時。共相游戲。童為王蹋。泣訴父母。答曰。汝應(yīng)避去。因此立名。曰避。霰尼。亦云先尼。名義集云。西你迦。此云有軍。此二外道。皆執(zhí)一切情與無情。皆有覺知。今所妄計。正與彼同。故成伴侶也。草木為人。迷佛菩提也。人成草樹。亡失知見也。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圓知心者。世人以有情為知。以無情為無知。則知不能圓。今謂情與無情各有知。故名圓知心也。虛謬果者。虛。謂空虛也。謬。謂誤會也。即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各成虛謬之果也。倒知種者。草木為人。即以無知為有知之本也。人死還成草樹。又以有知為無知。顛倒覺知。故生倒知種。問。佛與祖師。皆說有情無情同一體。又云。有情無情。悉皆成佛。又云。覺性圓滿。今云。無情有覺知。正合佛說。何言墮外道耶。答。佛說一切法。破眾生一切執(zhí)著心。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若執(zhí)佛言為實者。即墮法執(zhí)。此佛經(jīng)言之預(yù)矣。何得更疑也。當(dāng)知。上來因非因。能非能。常非常。知無知等。皆不違正知。惟一執(zhí)字。是外道邪見。若于一切法。不生執(zhí)心。則粗言及戲語。皆歸第一義。一起執(zhí)心。則第一義亦成邪見。思之。古解未了此義。申種種義解。皆不免于邪思。

  五計著崇事。生顛化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于圓化一切發(fā)生。求火光明。樂水清凈。愛風(fēng)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fā)作本因。立常住解。

  六門消磨。六根合開。故成圓融根。根根互用。此系識陰盡相。此時識陰未盡。合開雖未成就。已能于互用隨順。隨順。謂不違逆也。六根系清凈四大變化而成。世人違背四大。故建立六門。今之隨順?biāo)拇。故消磨六門。便于隨順中。圓化一切。發(fā)生圓化者。四大成根。從始暨終之變化相。皆于此互用中發(fā)生也。世人只知有六根。而不知有四大性。故無愛樂也。今之六根消磨。四大性發(fā)。故有求火光明。光明。即火性發(fā)生也。樂水清凈。清凈。即水性發(fā)生也。愛風(fēng)周流。周流。即風(fēng)性發(fā)生也。觀塵成就。成就。即根性發(fā)生也。各各崇事者。于此四大。各各生尊崇奉事之心。以此群塵即四大。為發(fā)作六根之本因。所謂木本水源。故所以崇事也。六根生滅不停。清凈四大常住不壞。故立常住之知解也。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生無生執(zhí)。諸迦葉波。并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六根四大。元無二體。于此計生。生即無生。故墮生無生執(zhí)。即以無生為生也。迦葉波。此云飲光。姓也。如三迦葉。向以事火為道。婆羅門。此云凈行。乃印土外道之總稱也。勤心役身。即諸苦行外道也。如拔發(fā)熏鼻。投灰裸形等;蚴路钣诨稹;虺缰赜谒。妄計事火崇水。功可超升。是以欲出生死者。事崇之也。此等外道。正與崇事四大相同。故成其伴侶。生與無生。是二邊法。故迷佛菩提。亡失中道。正知見也。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計著四大。為能生之因。崇事四大。冀得無生之果。四大是心外之物。不求自心。而求四大。是為迷心從物。認(rèn)賊為子。四大是外緣。非是內(nèi)因。于非因而求因。故曰。妄求因。四大本非常住。而亦非果覺。于非果而冀果。故曰。妄冀果。冀。謂希望也。冀果。則違遠(yuǎn)圓通。非果為果。則背涅槃城。生顛化種者。四大本從自心發(fā)化。今反謂自心從四大發(fā)化。顛倒化元。故生顛化種。

  六計虛無心。生斷滅種。三。初從陰起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

  漸破識陰。漸增圓明。于圓明中。十二類生。皆依他變化而有。虛幻不實。是為計明中虛。以虛故。而欲滅之。謂非滅其群化之幻法。不得真實之法。即欲永遠(yuǎn)滅其所依之內(nèi)身。以及外境。復(fù)以所滅之處為歸依。此本是斷滅見。而妄作勝解者。故成斷滅外道也。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歸無歸執(zhí)。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歸無歸者。滅有依。依于無依。歸于無所歸。故云。歸無歸執(zhí)。無想天者。修無想定。伏六識者。生此天。舜若多。此云虛空。謂身空也。無想天。謂心空也。此計身心俱空。與彼二相應(yīng)。故成伴侶。覺性非空。故曰。迷佛菩提。以空為覺性。故曰。亡失知見。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圓虛無心者。不但自心虛無。一切群生心皆虛無。故曰圓虛無心。歸于無所歸。故成空亡果。以有所結(jié)果。故違圓通。以虛無為果。故背涅槃城。身心俱空。相續(xù)已斷。故生斷滅種。

  七計命元。生妄延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

  識陰為各命由緒。一言其常。則無處不常。故曰圓常。以識陰常住故。意欲牢固其身。亦令常住。同與精純圓滿之識陰。長不傾頹。長不遷逝。不傾不逝。永恒常住。然幻化之身。常傾常逝。無時停頓。而冀其常住。已屬妄計。而又認(rèn)為超勝之見解。是故失正知見也。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貪非貪執(zhí)。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固著身形而不舍。是之謂貪。然此身形。如空華水月。夢幻泡影。又非其所貪。貪非其所貪。故墮貪非貪執(zhí)。阿斯陀。此云無比。謂壽命長遠(yuǎn)。無有比譬也。此如阿斯陀仙。堅固身形。長生不老。故成其伴侶。貪著身形。故迷佛菩提。身本無常。妄計常住。故失正知見。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七執(zhí)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識陰為生命之元。識暖息三連持為命。三法分散。命成烏有。行者于此。立堅固妄想之因心。趣長遠(yuǎn)勞苦之果報。是故違無始終之圓通。背不生滅之涅槃也。妄延種者。延謂延長壽命。而壽命本有分限。縱饒延至百千萬劫。終歸于壞。此不當(dāng)延而延。故曰妄延。

  八發(fā)邪思因。生天魔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觀命互通。卻留塵勞?制滗N盡。便于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縱恣其心。生勝解者。

  眾生之命。起于識陰。既了識陰。故知各命互相通達(dá)。此際漸破識陰。已知識陰必有盡時。識陰盡。即命根盡?謮m世之快樂不能久享。故卻留塵勞。不令其銷盡。趁其桑榆晚景。以飽其樂。是故莊嚴(yán)蓮華宮殿。廣化七珍寶物。多增美麗之女。媛。即美女也?v意恣情。窮奢極欲。免負(fù)人生。以此而作超勝之解。不知已沉酣于塵勞煩惱窟中矣。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真無真執(zhí)。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真非真者。以留滯塵勞。享受欲樂為真。此實非真。故墮真非真執(zhí)。吒枳迦羅。天魔之異名也。梵語吒枳。此云結(jié)縛。梵語迦羅。此云我所作。謂生死結(jié)縛。種種欲樂。唯我所作。即變化欲境。自享其樂也。今之卻留塵勞。廣化七珍。以圖娛樂。正類于彼。故成其伴侶也。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八發(fā)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發(fā)邪思因者。不知識盡得真凈之樂。而反留塵勞以欲染為樂。故曰。邪思。由此邪思。而感當(dāng)來之果。對當(dāng)來之果。故以邪思為因也。熾塵果者。熾。謂最顯著義。即最勝之塵身也。如自在天魔。依正之超勝。無有過者。以邪思為因。故遠(yuǎn)圓通之因。以熾塵為果。故背涅槃之果。天魔種者。此正所謂修禪而不斷欲。必落魔道也。種。謂種類。謂魔民魔子等。

  九計精應(yīng)心。生纏空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于命明中。分別精粗。疏決真?zhèn)。因果相酬。唯求感?yīng)。背清凈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jìn)。生勝解者。

  識陰將盡。各命由緒已明。于此命明之中。而起計度。分別精粗。所謂分別者。謂過去四陰有相可見。故為粗。現(xiàn)前識陰無相可見。故為精。又于精粗。復(fù)分疏決擇。謂粗者是偽。精者為真。真?zhèn)我喾亲匀弧D擞梢蚬喑。有為因。則酬粗偽之果。無為因。則酬精真之果。今修無為。是舍粗偽而求精真。故曰惟求感應(yīng)。豈知有所求應(yīng)。即有所染污。故曰。背清凈道也。其所舍之粗因。偽果。即見苦斷集。此二為世間因果。謂集煩惱之染因。感生死之苦果也。其所求之精因。真果。即證滅修道。此二為出世因果。謂修寂滅之道品。證偏真之道果也。是為因果相酬。然出世因果雖勝。既落因果。即不免于染污。故曰。背清凈道。真清凈道。以無因為因。無果為果。所謂歸無所得。是為清凈。然此清凈。亦由不凈致于凈。若證滅者。不以滅為究竟。連滅亦舍。則入清凈道矣。奈居滅已休。更不前進(jìn)何。是故于證滅而生勝解者。則墮定性聲聞。于此可知聲聞坐果者為定性。不坐果者為回心。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定性聲聞?wù)。定謂不動義。即坐于偏空。而不前進(jìn)也。無聞僧者。不聞?wù)嬲鸱ㄒ。或以世間法為佛法。如無聞比丘。入四禪定。妄言證圣等。增上慢者。未得為得。亦認(rèn)佛法不真。以假為真。猶似聲聞。貪戀化城。不求寶所。故成其伴侶也。以坐于聲聞故。迷佛菩提。以假為真故。亡失知見。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九圓精應(yīng)心。成趣寂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圓精應(yīng)心者。圓謂不缺。精謂不雜。應(yīng)謂隨緣而生。此隨緣而生之心。已離四陰之妄。故稱圓精。雖圓而精。然非真常之心。故曰應(yīng)心。亦可云識陰之心。雖非真心。然已于圓精之心相應(yīng)。故曰。圓精應(yīng)心。趣寂果者?罩T所有曰寂。趣此空寂為止境。故曰果。即偏真涅槃也。以應(yīng)心為因心。故違圓通。以趣寂為果覺。故背涅槃。生纏空種者。纏謂著義。聲聞。著空。成空寂種性也。

  十計圓覺心。生不化種。三。初從陰生見。二墮邪失正。三結(jié)成異種。今初。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于寂滅。精妙未圓。若于圓融清凈覺明。發(fā)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jìn)。生勝解者。

  識陰將盡。識性發(fā)明。圓觀十方一切類生。各各周遍。同歸識性。故曰圓融。徹見眾生由緒。離諸異見。故曰。清凈覺明。于此覺明識性之中發(fā)生研究。窮而不能見其底。故曰深。隨順諸緣而不變。故曰妙。即以其處為究竟。故曰。立涅槃而不前進(jìn)。悟徹緣起之理。生勝妙之解。不知緣起。亦非真實。故墮定性辟支。

  二墮邪失正。

  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回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梵語辟支迦羅。此云獨覺。亦名緣覺。聞佛說因緣性空而悟無生。故名緣覺。出無佛世。獨宿孤峰。觀物榮枯而自覺悟。故名獨覺。其名雖二。其機(jī)無二也。此修大乘者。誤墮小乘。故與緣獨之倫。不回心者。成其伴侶。是人誤入緣獨。不得與修緣獨者。一概而論也。以坐于小果故。迷佛菩提也。以小果為究竟故。亡失正遍知見也。

  三結(jié)成異種。

  是名第十圓覺吻心。成湛明果。違遠(yuǎn)圓通。背涅槃城。生圓覺明不化圓種。

  徹悟世間緣生之理。曰圓覺。仿佛與圓妙覺心相合。故曰圓覺吻心。離諸幻相。湛然清明。以為究竟。故曰。湛明果。以有結(jié)果。故不圓通。果非真果。故背涅槃。自了生死。故曰。覺圓明。不利眾生。故曰。不化圓。即生小乘種類也。與前纏空種。同一小果。而今聲聞緣覺者。聲聞從事修證。緣覺從理悟入。從理悟入。理無二致。故無位次。所謂頓超也。從事修證。事相千差。故有四果。所謂漸次也。修因雖異。同出三界。同證偏真。所謂方便多門。歸元無二也。教家謂緣覺更侵習(xí)氣。超過聲聞。斷惑異。而證果同。因異果同。違背因果。萬無此理。問。如此經(jīng)說。小乘破五陰不盡。云何得出三界耶。答。五陰有二。一分段身五陰。二變易身五陰。分段身五陰。羅漢破盡。變易身五陰。直至成佛方破盡。此經(jīng)言五陰。乃言變易身五陰。此經(jīng)受陰盡。分段身即了矣。此時識陰將盡。已去分段身遠(yuǎn)矣。是故此云。墮入辟支。非識陰將盡。與辟支相齊也。又經(jīng)言。某陰盡。實是伏盡。非斷盡也。至下金剛心。圓精發(fā)化。乃斷五陰。此言下墮。即伏而復(fù)起也。若真斷盡。則不能下墮矣。祈善思之。

  三結(jié)過勸轉(zhuǎn)。二。初結(jié)責(zé)眾過。二勸轉(zhuǎn)末世。今初。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現(xiàn)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xiàn)前。各以所愛先習(xí)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yè)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jìn)。

  雖修禪那。未證極果。故曰中途。于此途中。迭起十種邪解。故曰成狂。依此十種迷惑。而失知見。故于未足中。生滿足證?计涫N狂解之元因。皆由行者于識陰上用心。心陰交互。故現(xiàn)斯相。所謂交互現(xiàn)相者。如識陰有圓明。圓常。圓精等相。故起圓明。圓常。圓精等心。又若無圓明。圓常。圓精等心。則又不知識陰有圓明圓常圓精等相。是故心。陰。交會;ハ囡@現(xiàn)。而成此十種狂解。其過如此。若行者于識陰上。不起心動念。任他識陰變現(xiàn)。隨現(xiàn)隨滅。則不成狂?梢灾比o上。歸無所得矣。無乃眾生常情好善惡惡。厭故欣新。此無量劫來。先習(xí)所成。受此先習(xí)。而迷自心。是故識陰剝落。所現(xiàn)新相。不知不覺。自生愛著。有此頑迷之固習(xí)。而自然不自忖量,F(xiàn)境雖好。終不究竟。只以隨其所好。為修習(xí)畢功。功德圓滿。而自休息。將以此投機(jī)之境。為畢竟歸家安寧之地。乃成邪業(yè)。又不但得之于心。而又發(fā)之于言。曰滿足無上菩提。而成大妄語。先受邪業(yè)之報。故墮魔外。后受大妄語報。故墮無間地獄。此依前八種而言。前八種皆從有相生執(zhí)。有相遷變。故報盡復(fù)受輪回。后二種著空?障喑W 9I(yè)不虧。故不復(fù)受生死也。惟以著空故。不得增進(jìn)至于無上菩提。故名定性。法相宗言。定性二乘。永不成佛。余不然。如上種種外道。若遇佛受教。頓改前非。即歸正道。豈有二乘。反不如外道能改邪歸正。而永為小果耶。言定性者。乃依當(dāng)時而言。以別不定。若定性永遠(yuǎn)不變。則定性即同真性矣。佛說。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悉當(dāng)作佛。佛說。眾生不盡不成佛。

  二勸轉(zhuǎn)末世。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于我滅后。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末世眾生。不聞此法。魔境現(xiàn)前。必為所惑。而自作沉淪之業(yè)。若聞此法。則有先知。魔境現(xiàn)前。必不為其所惑。然則此法?梢员=椂U那。哀救學(xué)者。銷息邪緣。入佛知見。從始至終。直趨寶所。不遭岐途。是故如來叮嚀切囑。輾轉(zhuǎn)勸傳。無令斷絕也。行陰之后。折衷曰心魔。識陰之后。折衷曰見魔。此心魔與見魔。有何分別乎。心魔者。心謂六識。想陰盡。即六識盡。復(fù)起于行陰中。令行者不能增進(jìn)。而反墮落。故名為魔。見魔者。見謂六根。即見聞覺知性也。行陰盡。即六根盡。盡謂根之作用盡。即不起妄見。非根相盡也。復(fù)起于識陰。令行者不能增進(jìn)。而反墮落。故名曰魔。又見。即前文十番顯見之見也。心。即前文兩番征心之心也。不知者。以見為心之見分。則顛倒甚矣。智者思之。

  四結(jié)名頓超。二。初由凡夫超至等覺。二由等覺超至妙覺。今初。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恒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識陰若盡。則汝現(xiàn)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干慧。

  如是禪那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開悟心地得無上道之法門。修行若舍此別無開悟之法。汝修此法者。識陰若盡。則汝現(xiàn)前六根。互相通用。即一根圓見六塵。一塵普應(yīng)六根。無彼無此。無障無礙。妙哉不可思議也。眾生六根各別。境界亦別。生死不同?鄻窇沂狻J懿顒e境薰。結(jié)差別之果。今得六根互用。萬法圓融。性相一如。生佛平等。生死煩惱皆空。菩提涅槃叵得。故能入于金剛干慧。金剛最利。喻其能斷也。干慧。謂初心也。等覺能入此定。故知金剛初心即等覺初心也。又金剛干慧。以別凡夫干慧也;蛑^金剛干慧。即始初一位。然則凡夫心與等覺心無異矣。不知頓超法門。不立階級。一念頓悟。智齊諸佛。一超直入如來地者。此之謂也。問。經(jīng)解干慧云。未與如來法流水相接。故名干慧。等覺。位等如來。何得復(fù)名干慧歟。答。干慧。最初一位也。如來。最后一位也。其中隔歷種種位次。故云不相接。此總而言之也。若分別言。則有二意。一初伏煩惱。名干慧。伏盡煩惱名等覺。二初斷煩惱名干慧。斷盡煩惱名妙覺。干慧心。如上第一層樓的初級。金剛干慧。如上第二層樓的初級。第一層。名為單十位。第二層。名為復(fù)十位。名雖同。而義不同。以豎窮論。等覺雖齊妙覺。以橫遍論。等覺與妙覺。猶如凡夫與等覺。差之甚矣。法流焉能不隔乎。

  二從等覺超至妙覺。

  圓明精心。于中發(fā)化。如凈琉璃。內(nèi)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于如來妙莊嚴(yán)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陰相全銷。故得圓明。融萬殊歸一體。更無所偶。故曰精心。即金剛心。亦名始覺智。若論自利。已超極頂。如豎窮三際。無復(fù)再上矣。惟于利他。未能普及。如橫遍十方。猶在初步。故曰于中發(fā)化。即以此圓明精心;瘜(dǎo)一切群生。同得此心。若有一未得。即是發(fā)化未全。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圓滿十虛。無欠無余。還復(fù)本有自性。自性本具。故曰歸無所得。于此可知。眾生成佛。不獨無諸位次。超之一字。猶屬方便也。頓教菩薩。圓光普照。一切眾生全是自心所具。雖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龐居士曰。終日事無別。惟我自偶偕。頭頭非取舍。處處沒張乖。云云。修無所修。證無所證。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故曰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直至菩薩所行金剛十地。而等覺精心。始得圓明。于此可知金剛干慧。至金剛十地。是等覺所修之位次。與凡夫所修之位次。名同義異也。凡夫從干慧至十地。入于等覺金剛心中。等覺從干慧至十地。入于如來妙莊嚴(yán)海中。如是單位復(fù)位。一一經(jīng)歷。始得圓滿菩提。經(jīng)之前后明文若此。古解。不識單復(fù)之義者。異論紛紜。煞費心機(jī)。終不能與經(jīng)文相符?嘣。具足;二嚴(yán)。故曰妙莊嚴(yán)海。漸教。以干慧為因心。從因感果。故以妙覺為果地。頓教。始初坐道場。銷落諸念。以離念為因。因無所因。故果中歸無所得。即果無所果也。不解頓超妙理者。妄于圓頓教中安立種種位次。違背教理而不知。及至見此經(jīng)文。“乃超諸位”之說。猶知過不改。反將經(jīng)文牽合彼教。如文句云。從互用中。超入金剛干慧。從金剛干慧。超入妙莊嚴(yán)海。則重重單復(fù)十二義亦成。譬如利刀。一截千張。大鵬一舉九萬。直是迅速。然非總廢諸位云云。彼以遲速分頓漸?芍恢D漸之真義也。所謂頓教者。頓悟諸法。當(dāng)處成佛。無來無去。故無階級。不立位次。猶如千年暗室。一火頓消?芍^一火消千年暗。亦有漸次耶。總之。凡舉一足。動一步。便有來有去。即落階級。不得謂之頓超矣。況一截千張。一舉九萬。階級重重。豈能是哉。彼曰。非廢諸位。不知超字怎講。是故余謂頓漸。不在遲速之分。乃在有遲速。與無遲速之不同耳。我等眾生。由一念不覺。迷自心為萬法。雖迷自心。而無所失。一念頓悟。轉(zhuǎn)萬法成自心。雖悟自心。亦無所得。又迷者。眼前萬象森羅。時時熏染。所以輾轉(zhuǎn)成眾生也。悟者。眼前色空俱滅。時時清凈。所以漸漸成諸佛也。如是頓教。雖然頓悟。亦未必成佛速于漸教也。或謂頓教大悟已后。猶要歷事修證。此亦未了頓義。所謂修者。破惑消業(yè)也。古云。了即業(yè)障本來空。未了應(yīng)須還宿債。頓悟已后。惑業(yè)俱空。故無法可修也。頓悟已后。法法唯心。無人無我。無佛無眾生。心境俱空。更有何事可修。更有何理可證乎。豈知修證。乃迷者之言也。漸教之事也。如前五陰魔事。皆因起心修證而遭。豈有五陰盡后。更起修證之妄心耶。明此義者。便知頓悟后。不但不起心修證。乃至不修不證之心亦不起。誠可謂絕學(xué)無為閑道人矣。以起心即錯。動念即乖。故如此也。如此一著。不可心思。不可言議。吾佛猶不能正眼窺覷。四十九年。只能側(cè)擊傍敲而已。于正面上未曾說著一字。今于頓教上說有位次無位次。有修證與無修證。皆妄生分別也。頓教漸教。乃吾教大體攸關(guān)。故略辨于此。

  五普勸遵行。二。初行顯法。二行密法。今初。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xì)魔事。魔境現(xiàn)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fù)出生。直至菩薩。無諸少乏。下劣增進(jìn)。于大涅槃。心不迷悶。

  此是。指前陰魔而言。謂此系過去諸佛。從正定之中。用圓融妙觀。分析覺明。所成微細(xì)之魔事。此諸魔事。乃從經(jīng)驗得來。真實不虛。非擬意思想可比。汝當(dāng)敬信也。若諸魔事,F(xiàn)在前時。汝能諳識。則不被所惑。汝之心垢。可從此洗除。正見分明。不落邪見。則五陰之魔境。自然銷滅。然后以正破邪。如湯銷冰。故天魔亦摧碎。大力鬼神。是天魔所使。天魔既摧。其使不能存在。故褫喪魂魄。而逃逝他方也。魑魅魍魎。又為鬼神所使。宜夫掃蹤滅跡。無復(fù)出生矣。如是降伏諸魔。無須別法。只須識得魔而已。若辨邪魔。萬事寢矣。故曰。直至菩提。無諸少乏。至于下劣之定性。亦可向大。而增進(jìn)于涅槃天。然心目開朗。正道堂堂。更無枝岐之徑。迷悶之事矣。以上為有智之士。能行禪定者言也。

  二行密法。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于禪堂;驇砩。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dāng)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jìn)。最后垂范。

  愚癡鈍根。無智之人。故不識禪那也。亦不知如來所說卻魔之法。但有善根。故樂修三昧焉。豈知無智修定者。猶如盲人走路。危險萬分。汝阿難?直送c邪行。惟可勸令一心。持佛頂神咒。此特為無智下愚。開一方便法門也;蛴胁荒苁煺b此咒者。或?qū)⒋酥鋾诙U堂;驇砩。亦可卻魔。我佛之法不可思議。我佛為眾生之心。亦可謂無微不至。平等普遍。佛恩廣大。豈虛語哉。阿難尊者。已恭欽佛囑。將此最后垂范。傳流末世矣。我等末世眾生。不見不聞此經(jīng)則已。若見聞此經(jīng)。而不生信者。我不知辜負(fù)佛祖之恩如何也。若不生信。而反毀謗者。我又不知彼之罪過如何也。信與不信者。請自思之可也。

  六更斷余疑。二。初阿難請問。二如來釋答。今初。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于大眾中。重復(fù)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xì)開示。又此五陰。為并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種。詣何為界。唯愿如來。發(fā)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問義有三。初請釋五陰根本妄想。二請決五陰盡相。三請示五陰界相。此三。前已略標(biāo)名義。未蒙細(xì)釋。故此復(fù)請解釋。其余文義。如文可知。

  二如來釋答。三。初別答五陰本相。二超答五陰界相。三追答五陰盡相。初三。初總明妄義。二別答陰本。三總結(jié)陰本。初三。初妄生諸法。二說妄因緣。三結(jié)說所以。今初。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凈。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精真妙明者。精純。真實。言覺之體也。微妙。光明。言覺之用也。如此覺性。本來圓滿清凈。非是留滯生死之處。亦非染著塵垢之地。不但根身器界。非覺性所有。乃至虛空。亦非覺性所有。然則,F(xiàn)前生死塵垢。虛空等事。從何而有歟。皆因妄想之所生起。妄想者何。無中作有曰妄。施設(shè)名言曰想。如虛堂夜聲。疑為有鬼。無鬼疑鬼。名之曰妄。當(dāng)疑鬼時心中必作鬼想。如是久想。無鬼而成有鬼。鬼即自心妄想而成也。是故虛空世界。本來是無。由堅固妄想凝結(jié)而有。如虛空華。是故一切法皆從妄想生起。

  二說妄因緣。

  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fā)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rèn)影。妄元無因。于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前文由精真之體。出妙明之用。從體起用。體用一如。故曰。本覺清凈。此由妙明之用;卣站嬷w。體用對待。故曰。妄以發(fā)生諸器世間。然則。諸器世間之元本。出于本覺可知矣。茲猶演若達(dá)多。迷自本頭。認(rèn)鏡中頭。復(fù)嗔己頭。此喻從體起用。用還照體。反責(zé)體無用也。若追其迷頭認(rèn)影之妄因何而起。則了不可得。故曰。妄元無因。以無因故。乃名曰妄。若有所因。則不名妄故。眾生不了妄義。以妄為真。是為從迷積迷。因妄生妄。妄妄不已。妄成因緣。吾佛欲令眾生。舍妄故。從末后方便立言。曰諸法從緣生。此因緣性。從妄想法中成立。是不得已而言之也。若依第一義。非但因緣不可說。自然亦不可說。外道不了佛說緣生即無生。故曰因緣中求生不得。而說自然生。如鵠本來白。烏本來黑等。彼虛空性。雖非因緣所有。實是變幻而生。有而不有也。其余虛空中所有有相之法。豈實有生乎。此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非實事也。此文說明緣生來意。眾生常情。不說因緣。即說自然。今欲了諸法是妄。本是無生。故先破其成見也。

  三結(jié)說所以。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fā)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知其妄之所起。乃說妄之因緣。若了妄元無。則妄之因緣元無所有。因緣且不有。況不知因緣。而推說自然者乎。因此之故。所以我與汝發(fā)明。五陰之本因。非自然。非因緣。同是妄想。

  二別答陰本。五。初色陰本。二受陰本。三想陰本。四行陰本。五識陰本。今初。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谥邢焉P南氲歉。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dāng)知。汝現(xiàn)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汝體。指阿難現(xiàn)身。此色陰之身。由父精母血而成。故曰。因于父母。想生者。前云。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心著行淫。即想也。假若惟有父母之想。無汝想心。則父精母血。依然是父精母血。不能成汝之體。即不能成汝之色陰。無汝之想故。汝心不能來此精血中傳命。假使無想而能傳命。則人人可生。何必成汝耶。可知由汝想心。與父母想心。感應(yīng)和合。汝心想時。汝心即入于精血之中。故能于精血中傳命。成汝之體也。前文云。同想成愛。留愛為種。納想成胎。即此義也。又如心想醋味時。醋雖未來。然汝之心已入于醋味之中。故能令汝口中涎生。此喻想于精血。即入于精血。故能令汝色涎生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義亦同此?秩穗y信。故雙引之。假使汝體必非虛妄。不與虛妄通為一倫者。懸崖醋味。未入汝口。如何令汝口中涎生歟。以此證明。不能不信。汝體是與虛妄通為一倫矣。想醋涎生。又可證明汝體。是想淫而生矣。是故當(dāng)知。汝現(xiàn)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色陰塞礙不能融通。本是堅固妄想所成。故如此也。

  二受陰本。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xiàn)前。順益違損。二現(xiàn)驅(qū)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此就前喻發(fā)明。受陰虛妄。受謂領(lǐng)納前境也。臨高想心。非有懸崖。此喻虛妄也。能令汝形。真受酸澀。此喻受陰也。酸澀。即領(lǐng)納之境也。由有受陰生。則能動汝之色體。動。即生滅也。汝今現(xiàn)前領(lǐng)納順境。則能令汝色體增益。即生也。領(lǐng)納違境。則能令汝色體減損。即滅也。如是順違二種現(xiàn)相。皆能令汝色體驅(qū)馳。即動也。于無所受中。而知有所受。故名虛明。由色而生受。故名第二妄想。

  三想陰本。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yīng)。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明記不忘曰念?制溥z忘曰慮。念慮皆想之別境也。身本不動。為想所使。身是不覺。念屬有知。故非念倫。身既非念倫。不應(yīng)隨念所使。既為所使。則身與念融通可知矣。所謂身隨念使者。念色則眼開。念聲則耳側(cè)。念取則手起。念行則足運(yùn)等。如是隨念所使。種種取相。皆因心境融通。心生形取。與念相應(yīng)。即心境融通義也。以身念各別。決不能相應(yīng)故。融通者。即色心連持義。心念于色。色染于心。是為眾生成身受命之始。至于日用之間。寤時心念于色。則名為想。寐時心念于色。則名為夢。然想與夢。同一妄耳。但想時之境。自亦知其不實。夢時之境。則宛然是真。何也。蓋寤時內(nèi)外門轉(zhuǎn)。內(nèi)外牽涉。色連于心。故心不能親到想所。所以不成事實。寐時獨轉(zhuǎn)內(nèi)門。色不牽心。故心能親到想所。所以成現(xiàn)量境也。斯則汝之一念想起。即能搖動汝之妄情。即六情根身也。身念融通。故名融通第三妄想。五陰同以妄想為本。此陰獨得想名。是何義也。蓋識行二陰。想念初生而未成。故不名想。第三想念成就。故名想陰。色受二陰。又從想起作用。故不名想也。

  四行陰本。

  化理不住。運(yùn)運(yùn)密移。甲長發(fā)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行陰是變化之理體。其性遷流。故曰不住。即生滅變易也。密移者。移而不知其所以。故曰密。如甲長不知如何長。發(fā)生不知如何生。氣如何銷。容如何皺。概不知其所以然。所謂運(yùn)運(yùn)密移。日夜相代。曾無覺悟。皆所謂密移也。此密移之行陰若非汝體。不應(yīng)隨彼遷流。若此行陰必是汝之真性。汝為何不覺彼之遷移也。二邊叵得。是則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也。運(yùn)運(yùn)密移。而不知覺。故曰幽隱。非真非不真。故曰妄想。

  五識陰本。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xí)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經(jīng)歷年歲。憶忘俱無。于后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dāng)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xí)。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xiàn)在見聞覺知。中串習(xí)幾。則湛了內(nèi)。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xì)精想。

  識陰純明之性。故稱精明。前陰未盡。如水有波。或起或滅。名為不常。前陰盡故。如湛然不動之水。無起無滅。故曰恒常。然此恒常明性。在汝身中。不出見聞覺知六根之性。以此六根之性。皆能了境。故曰精明。如此精明。乃對六識而言。實非精真之明性。若實精真。自不容其習(xí)妄。以雜妄習(xí)故。絕非精真。所謂妄習(xí)者。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是為習(xí)妄。經(jīng)歷年歲。憶忘俱無。此言六識不能容留習(xí)妄。習(xí)妄即不存。而于后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此言六根性。能容留習(xí)妄也。眾生終日對境。念念熏于六根性中。根中有留影。故離境復(fù)憶也。余所見聞。以此異物類推?上攵。以此故曰。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有何籌算。言其受熏之多。不可數(shù)算也。以上總顯識陰雖異尋常。以容留妄習(xí)故。真而非真。以下更以喻顯。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流即喻妄習(xí)也。水喻精真也。急流不見。喻微細(xì)精想。非如波浪之粗妄想也。再總結(jié)之曰。若此精明。非是妄想之根元。寧能容受此妄習(xí)耶。以下復(fù)言滅妄之法曰。由汝六根。熏染習(xí)妄。必須解除六根。此妄方能消滅。故曰。非汝六根互相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六根不解。前去后來。故無滅時也。中串習(xí)幾者。言汝見聞覺知六根性中。貫串妄習(xí)。不知其幾多數(shù)也。惟此湛了識陰之內(nèi)。罔象虛無之妄想。為第五顛倒微細(xì)精想也。一念不覺。迷己為物。故曰顛倒。想念初起。無名無相。故曰。微細(xì)精想。罔象虛無。亦無名無相之義也。此想在起信論。即三細(xì)中之業(yè)相。為妄想之根元。未于前境相對。但有能想之心。未見所想之境。故曰。罔象虛無也。

  三總結(jié)陰本。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五受陰者。言真性受五種妄想熏覆。而成五陰。故曰五受陰。五妄想成。五妄想成五陰。是故妄想為五陰之根本也。

  二超答五陰界相。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界。謂界限。即五陰分齊之處也。色陰從色相之邊際。以至于空之邊際。是為色陰之界限。色空之外。即非色陰。故曰唯色與空。是色邊際。以色邊為淺。以空邊為深。余仿此。初與前境相接。名為觸邊際。終與前境相離。名為離邊際。是為受陰之界相也。初見境形。是記邊際。境影消滅。是忘邊際。是為想陰之界相也。境相初動。是生邊際。動已而止。是滅邊際。是為行陰之界相也。湛然之性初入境界。是湛入之邊際。湛然之性與境界□合。是合湛之邊際。是為識陰之界相也。據(jù)此五陰各有邊際。生則由深之淺。滅則從淺之深。若坐于淺。而不求其深者。道不圓成。欲令眾生圓滿菩提。離諸障礙。故有此問答也。

  三追答五陰盡相。二。初總答。二別明。今初。

  此五陰元。重迭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五陰元始。是由重迭生起。謂初有識。由識而行。由行而想。由想而受。由受而色。前云五濁。五迭渾濁是也。依自心立名曰五陰。依外境立名曰五濁。五濁是五陰之事相。五陰是五濁之理體。二而不二也。若依理言。本無生滅之可言。如起一念緣境心。即具足五陰。識心即識陰。起即行陰。念前境即想陰。領(lǐng)納前境即受陰。前境即色陰。攝念歸體。即滅五陰。其實生無所生。滅無所滅。若依事而言。則有五迭生起。生是從微至著。滅是由著歸微。故曰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此總答五陰滅相也。

  二別明。二。初頓盡。二漸盡。今初。

  理則頓悟。乘悟并銷。

  理。即心也。參禪之士。求其明心。忽然明心。則頓悟五陰當(dāng)體即空。本無陰可言。因迷而說陰也。五陰且無。有何次第耶。乘悟并銷者。心空境亦空也。如前云。破色陰。超劫濁。乃至破識陰。超命濁。皆乘悟并銷義也。又云。一根返元。六根解脫。亦并銷義也。

  二漸盡。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jié)。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事。即境也。修觀之士。歷事修證。如觀色空。只能空色。不能空及受想。必須次觀受。次觀想。乃至觀識。故曰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也。然色事空。色理亦顯。并非先空事。然后再悟理也。以事與理;ハ喑闪ⅰ2豢善珡U。悟理者。事相必空。非空事。不名悟理故?帐抡摺1匚蚶。非悟理不名空事故。如此事修。次第而盡。我于前文。已以劫波巾結(jié)。解結(jié)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明示于汝。何所不明。而再此詢問也。阿難問意在頓悟。而兼及次第。前文雖示巾結(jié)巾解。皆次第之事。若無此問。則頓悟之理不顯。不可因此而謂阿難有重問之過也。古解此文曰。已得圓通。即齊佛果。故曰理則頓悟。五陰妄想。頓然俱空。故曰乘悟并銷。但無始習(xí)氣。遇事便興。要必令遇事不興。非可頓除。是須安立圣位。歷事造修。方可滅除。故曰因次第盡。知此意者。自然不滯妙悟。不撥禪那圣位。而解行俱圓矣。此者雖曰妙悟。實未曾悟。亦未解頓悟之旨。何以故。頓悟者。即明自心也。明得自心。則無事不明。故曰頓悟。禪宗云。若人識得心。大地?zé)o寸土。經(jīng)云。一人發(fā)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若人識得心。佛亦不可得。更有何事可修。何理可證歟。彼所謂頓悟者。蓋指從言語生解者而言。如佛言。眾生心即佛心。彼亦曰。眾生心即佛心。若究問如何為佛心。則啞口無言;蛑笘|劃西。如此而謂之頓悟。撫心自問。五陰可能并銷否。若五陰不能乘悟并銷。焉得謂之頓悟耶。若五陰乘悟并銷者。色心俱空。有何事可造。有何心可修耶。彼以次第解。謂之頓然悟。復(fù)執(zhí)次第解。而撥無頓然悟。故反責(zé)頓悟者。滯于妙悟。撥無圣位也。若此自誤誤人。成大妄語。悲乎。然則頓悟已后。即成佛歟。亦非也。頓悟者。雖有無始積習(xí)。不假修持。隨緣而了。若起心修除。即復(fù)造生死之因矣。所以香巖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yáng)古路。不墮消然機(jī)。又有古德云。修證則不無。染污則不得。修證不無。即不墮消然機(jī)也。染污不得。即更不假修持也。此所謂不修而修。修而不修也。明得此義?刹粡(fù)說頓悟之后。歷事修證矣。亦可不說滯于妙悟矣。又臺賢教中。以頓漸同諸位次。只以斷惑早遲分頓漸。豈知佛立圣位。至何位。斷何惑。有一定之規(guī)則。彼隨意安排;蛞褦嗷蠖醋C真;蛞炎C真而未斷惑。如是擾亂圣位。罪亦不鮮矣。讀者思之。

  四結(jié)勸傳世。

  汝應(yīng)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眾生以六識心。貪著六塵。六塵隔別。不得開通。由不了妄想根元。故如是也。若了妄想根元。則五陰頓破。六根互用。故曰心得開通也。從此自修有據(jù)。應(yīng)思利他。故勸轉(zhuǎn)末世也。以末世無佛說法。知識亦稀。非此不得真修。諸修行者。得此妙法。自識身心。唯是妄想。知虛妄故。貪戀可止。深厭自生。菩提心發(fā)矣。眾生貪戀三界。皆以五陰為真。五陰妄想不歇。故涅槃?wù)婢巢坏矛F(xiàn)前。若了五陰是妄。即知涅槃是真。則不戀三界矣。由將罷法座至此。特示首楞嚴(yán)王禪那妙定。按首楞嚴(yán)。翻一切事究竟堅固。所謂凡所有相。皆即真如妙體。不動不壞也。若有所取舍。有所修證。皆不得名為一切事究竟堅固。即違首楞嚴(yán)之名義矣。識得首楞嚴(yán)之名義。自知此法是頓超。不同漸修也。是故此文。首則銷落諸念。名為入道場。其中雖言破五陰而遠(yuǎn)離取舍。及不取不舍。非取非舍。離四句。絕百非。稍有落處。即墮邪外。違背正定。故直至六根開合。悟妄想根元。亦無所得。亦無所失。乃至入妙莊嚴(yán)海。亦無所得。亦無所失。無得無失。不增不減。是為一切事究竟堅固。是故不同漸次位中。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全一。即有所得也。不行。即有所失也。又不同事修。有諸圣境。所謂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xiàn)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無明。此中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首楞嚴(yán)妙旨不同漸修。大抵如是。是故余謂。世尊說漸次教盡。罷座再來。顯示首楞嚴(yán)妙旨。有似世尊說一代教盡。末后拈花。別傳心印?烧f此文是楞嚴(yán)正旨。亦可說此文是教外別傳。諸家謂此是教外余波。未免金沙顛倒。以上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二。初佛勸流通。二大眾歡喜。初二。初明化他功益。二明自行功益。初三。初如來立例。二阿難嘆福。三例顯功益。今初。

  阿難。若復(fù)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yǎng)。心無虛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正法已盡。復(fù)勸流通。故曰若復(fù)有人。十方虛空。言其地方之最廣也。盈滿七寶。言其財物之最貴也。奉上諸佛。言其受者之最多。而又最高尚也。供養(yǎng)心無虛度。言其施心專。而又恒常也。如此施功?芍^最勝無比。得福亦應(yīng)最勝無比。而佛不自說福勝。假以問阿難者?梢娊璐孙@彼。另有用意也。

  二阿難嘆福。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舍身猶獲轉(zhuǎn)輪王位。況復(fù)現(xiàn)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虛空無邊。珍寶無盡。是按定前施。阿難早知此施之功。無可比喻。故引劣以顯勝也。施佛七錢。言其施之最少也。舍身獲輪王位。言其得果最大也。七錢之施。本不能獲輪王之報。此中顯其供佛。與供常人不同也。達(dá)磨顯宗論云。無滅尊者。(即阿那律。)昔于殊勝福田。(即供支佛。)因以七錢施設(shè)食供。異熟報。七返生于三十三天。七生人中。為轉(zhuǎn)輪王。最后生在大貴釋種。以七錢供一支佛。尚獲輪王之福。若此十方虛空珍寶。供事微塵諸佛。雖窮劫思之。尚不能知其福之分量。云何更有邊際哉。

  三例顯功益。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fù)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jīng)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jīng)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于末劫中。開示未學(xué)。是人罪障。應(yīng)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

  立例已成。正顯功益。以此法施功德。異于尋常?秩穗y信。故先曰諸佛如來。語無虛妄。欲令深信不疑也。欲彰其功。先舉其罪者。顯此法施之功。不但得福。亦能銷罪也。更有一人。無惡不作。已犯小乘殺盜淫妄。四種根本重罪。更犯大乘十種波羅夷。此云極惡。律云。犯一重罪。即墮無間地獄。此人眾罪俱犯。自應(yīng)速墮阿鼻。此方壞時。轉(zhuǎn)寄他方。乃至經(jīng)歷十方阿鼻。無有出期。如此罪業(yè)。可謂至極之罪矣。若此人能以一念之間。將此楞嚴(yán)法門。開示未學(xué)。是人罪業(yè)。應(yīng)念而銷。應(yīng)念。謂念起即銷。不待他時。未學(xué)。言其被機(jī)之最下也。一念。言其時間之最短也。以最少之法施。銷極重之罪業(yè)。亦可謂奇矣。而尤能變苦為樂。其樂尤超財施百千萬億倍。最多之財施。不如最少之法施。其何故耶。蓋財施有盡。法施無窮。財施免一時之苦。法施究竟離苦。財施離身苦。法施離心苦故。猶如初生太子。貴過百歲老臣。是故法施非算數(shù)所能及。亦非譬喻所能及也。嗚呼大哉。此法施也。重罪之人。一念法施。能滅罪得福之如此。若輕罪。或無罪。或有少福者。長時流通此經(jīng)。開示一切眾生。我不知其福之如何矣。吾人何樂而不為哉。然抑必須明了其法。方能法施。若以魚目混珠。瞎人正眼。其過之甚亦可知矣。

  二明自行功益。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jīng)。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fù)魔業(yè)。

  如上較量。已知化他功能。此復(fù)約自誦。自持。自行功勝。能誦此經(jīng)者。謂能明了經(jīng)義?谡b心維。不忘不失也。能持此咒者。謂三業(yè)清凈。誦持佛頂神咒;蛉缜敖Y(jié)壇誦持。以清凈之深心。契究竟之妙法。以因驗果。功德難思。故曰。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于此可知宏法者。得福無量。依教奉行者。亦得福無量。又能依我言教。如教而行道者?梢灾敝疗刑帷S谥袩o諸難事。即可以能究竟離苦。究竟福慧。前言得福之多寡。猶剩事也。吾佛苦口叮嚀。如是切囑。吾等能置若罔聞。而不思一報佛恩乎。

  二大眾歡喜。

  佛說此經(jīng)已。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圣仙童子。并初發(fā)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佛說法已竟。此系結(jié)集者言。由阿難誤墮歸來。以至于此。其中佛說心法。相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喾。樂法。由本覺演繹。而到于地獄。復(fù)由地獄還滅。而至于佛果。其演繹中。有迷心迷境之別異。其還滅中。有頓教漸教之不同。如是因。如是果。處處分明。無復(fù)余蘊(yùn)。故曰。佛說經(jīng)已。在會大眾。聞此未曾有法。知三界之可出。有佛道之可成。并聞流通功德。不可思議。故皆大歡喜。作禮謝恩。而去修行。楞嚴(yán)法會。因以告終焉。守培少福少慧。仰仗

  佛力加被。敬疏此經(jīng)圓滿擱筆于

  民國二十四年。夏歷三月初一日。禮謝三寶曰。

  頂禮無上覺。及法賢圣僧。

  仗承三寶力。所作已成就。

  愿以此功德。覺悟諸有情。

  遠(yuǎn)離空有邊。入不思議境。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妙心疏卷第十終

  余著楞嚴(yán)經(jīng)妙心疏。成稿以來。已十余年矣。久置案頭。時有出版之心。因緣未遇也。民國三十六年秋。蘇州如來庵。比丘尼妙行師。請講楞嚴(yán)經(jīng)于蘇州佛學(xué)凈行社。余即依此疏發(fā)揮經(jīng)義。聽眾咸謂法味稀有。有聽者言。法師之妙心疏。發(fā)古人之未發(fā)。開后學(xué)之正眼。若有緣印行。普利世人。功莫大焉。比時西園首座大融老和尚亦在座。聞其所議。雖未發(fā)言。而此義已落彼慈懷矣。講期中亦頗賴融老護(hù)助。以古稀之年。奔赴講席。不避風(fēng)雨。日日無間。影響聽眾甚深。融老有皈依弟子李君明耀。其人敦厚誠篤。樂善好施。復(fù)受融老之訓(xùn)誨。言印經(jīng)功德。功德中最。李君遵重師意。允助紙資。印行此疏。是以融老函余。商量印妙心疏。并云。印資已有施主。余意印此疏需款甚鉅。恐無發(fā)此大心者。更因年月無多。未往就。新年正月。融老復(fù)函余。言印事。余又因應(yīng)他處講經(jīng)之請。無暇及此。待講經(jīng)畢。往蘇晤融老。時李君有事赴香港。印事未成。以后融老朝禮峨嵋。余印疏之心歇。未幾。融老禮普賢歸。李君亦旅滬。師弟相逢。又言印事。復(fù)以函召余。余以融老師弟為法心殷。義不容緩。正束裝首途間。忽發(fā)痢疾。行止。病兩月。融老于余病中。不斷來信?v橫談印事。始則。教余在鎮(zhèn)估印價。繼云。印疏紙與資皆齊?靵眍I(lǐng)取。融老印疏之心熱如火。余老病之身軟如綿。心欲行而力不自由。從來化緣者求速于施者。今之施者反求速于募者。余慚感交集。不得已。派人往申領(lǐng)取此款。蒙李君慨助白報紙五十二令。排印工資金圓券九百十七元。正欲向鎮(zhèn)起運(yùn)時。適值滬市管制物價。禁止貨物出境。因此印事停頓。等待開禁。杳杳無期。融老聞此種種阻礙。愿心不成。又往申商與李君。速成其事。李君亦同意。函余來申。余時病初離身。精神未復(fù)。黽勉從事。又蒙加助印資金圓券二千元。由余于印刷所訂立合約。印疏一千部。限六十日交書。余喜此疏有成日矣。豈料立約未久。魔事又來。管制物價開放。物價陡漲二十幾倍。印資消滅于無形。印事于無形中停止。印成第一卷及第二半卷。成為廢物。余亦因事回鎮(zhèn)江。印事半途而廢者兩年余。然印資雖廢。印疏之紙尚未完全貶值。余去年又至滬講經(jīng)。復(fù)有善士欲續(xù)成此疏。并建議改報紙為毛邊紙。本裝式?梢杂谰。估印五百部。每部三萬元。共需印費人民券一千五百萬元。因此將原有報紙變賣。得人民幣九百萬元。其余眾信士有愿補(bǔ)助印費者。有愿附印經(jīng)疏者。因緣成熟。余無所推委焉。今于印事將畢。贅述此疏出世之因緣。余一生學(xué)佛之精神。咸寄托于此疏。著此疏時用盡學(xué)力。印此疏時受盡艱辛。平常讀古人書。不知成書之難。今始知之。吾疏感謝  大融老和尚發(fā)起。李明耀居士兩出印資。及諸上善人續(xù)成其事。此疏出世。如苦海中之舟航;栳橹兄髟。見者聞?wù)。植成佛之真因。開菩提之正眼。皆印行者之所惠與也。(守培附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