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妙心疏(卷第七)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妙心疏

  (卷第七)

  守培法師著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妙心疏卷第七

  鎮(zhèn)江玉山沙門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

  二示佛頂心咒以除習。二。初結(jié)前戒法。二勸誦神咒。今初。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fā)生。

  阿難。欲發(fā)大心。早知世人修禪定者。心不能攝。皆為外魔所擾。心不能收攝故。定不能成功。阿難以為攝心必先遠魔。是故前卷問佛云。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于菩提心。得無退屈。其實世人欲攝其心。未得攝心之方。故心不能攝。非魔亂也。是故世尊。不說遠魔之法。而說四種律儀。宛如所答非所問故。于此重復申明曰。欲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者。要先持戒。戒有根本枝葉之別。所謂根本戒者。即殺盜淫妄。此根本戒。能持守清凈。皎如冰霜。絲毫無犯。則一切枝葉戒。生必無因。枝葉戒者。即心三。貪。嗔。癡?谒摹M。綺語。惡口。兩舌。此七枝戒。以身三殺。盜。淫。為本。本斷故。枝葉不生。如是四種律儀。精進持守而不遺失。雖現(xiàn)前六塵。亦不攀緣。貪緣外塵。即犯盜戒故。心被塵染。不得皎如冰霜故。是故持凈戒者。心尚不緣外塵。塵外一切魔事。云何發(fā)生。如是戒雖不遠魔。而魔自遠。此阿難問遠魔。而如來答以四律儀。其義如斯。

  二勸誦神咒。四。初持咒除習。二指示壇場。三正說神咒。四述功勸持。初二。初教持神咒。二證盟除習。今初。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fā)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自性清凈。本無貪染。今日之嗜好成性。皆宿世之習慣也。宿習亦是障道之緣。宿習深厚。最不易除。如淫欲一戒。人人皆知其非是好事。每多身當其境。不能自主。此宿習深厚。道力不勝業(yè)力故也。若遇宿習不除之人。當教彼一心。慎勿異緣。持誦佛頂神咒。假此咒力。助彼戒力。可收全功。是則咒有成戒之功。戒有助定之緣。聞性三昧為正修。四種律儀為助修。佛頂神咒。是助修之助修。反言之。神咒為助修。戒儀為正修。三昧為正修之正修。成功雖假于三昧;A實由于神咒。是則神咒為入道之要門歟。佛頂光明。標咒之出生之本源也。摩訶薩怛多般怛啰。此云大白傘蓋。標咒之名也。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坐寶蓮華。此標說咒之人也。佛頂光明者。言光明之最尊貴。能破至極之昏暗也。大白傘蓋者。大以咒體言。白以咒相言。傘蓋以咒用言。咒即心也。心體之廣大無邊。清凈潔白。離諸垢染。包含一切諸法。如天之普蓋。故名大白傘蓋也。無見頂相。解如名題。無為心佛。遠離一切有為。得大解脫。得大智慧。復本心原。念不復起。不同應身有所作為。故曰無為心佛。坐寶蓮華。表示清凈離塵義也。所說心咒。則揭示摩訶薩怛多般怛啰非他。即心也。誦此離諸有為之心咒。故能滅除諸宿習也。

  二證盟除習。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于順風。有何艱險。

  歷劫恩愛習氣。言習氣之最深也。最深之習氣。一聞神咒。即得消除。若一生一劫之習氣。不待言而可知矣。不修行之淫女。一聞神咒。宿習頓除。而證無學果。若精修比丘。所余之宿習。持誦此咒。能不如塵揚于順風。輕而且易。何艱難險阻之有乎。此恐大眾疑于神咒不靈。故給此證也。

  二指示壇場。三。初簡擇主壇人。二略示所修法。三廣說建壇儀。今初。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凈禁戒。要當選擇戒清凈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真清凈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戒成已后。著新凈衣。然香閑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結(jié)界。建立道場。求于十方現(xiàn)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光明。來灌其頂。

  欲住道場。先持佛戒。欲得佛戒。先求戒師。若得清凈戒師。始成清凈戒品。不然。戒名徒具。無實益也。所以為人戒師者。必先自戒清凈。自具一戒。乃能授人一戒。戒成已后。誦咒一百八遍者。對治百八煩惱也。摧滅一切諸魔怨也。內(nèi)外嚴凈。然后結(jié)界者。以此道場之地。上下四方。結(jié)成界址。不許魔外侵犯也。于此界中。建立修道之場。必欲戒僧。求佛冥加者。戒為諸佛之本。得戒者。即得諸佛之本。始于諸佛相應。故能感諸佛放光灌頂也。若未得戒之人。雖求不應也。然非諸佛有揀別心。乃求者無佛性也。如木中有火。以鉆求之;鹉说贸。若以別物求火。終不出也。非火有揀別。乃求火者無火性故也。

  二略示所修法

  阿難。如是末世。清凈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淫。持佛凈戒。于道場中。發(fā)菩薩愿。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jīng)三七日。我自現(xiàn)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持佛凈戒。遠離一切諸惡作也。發(fā)菩薩愿。培植一切諸善根也。出入澡浴。以洗滌其身也。六時。晝夜六時也。行道。謂返聞誦咒等。以磨練其心也。行道之時。須明明不寐。寐則功斷。煩惱不能伏矣。經(jīng)三七之久。用功無間。則身心凈矣。眾生之煩惱障雖重。以精進不斷之功治之。不過七日。必得停止?v使下根之人。煩惱極重。三七日。亦必停止。煩惱止。心光發(fā)現(xiàn)。乃得見佛。如鏡光而影現(xiàn)也。求佛而見佛者。心自安矣。昔日認四大以為身。今日見自本具之佛身。其迷夢惺。而悟心開矣。此中三七日。不拘行坐。但以用功無間為準。能用功無間者。雖臥亦何妨。幽溪正脈。言坐言行。皆不足為標準也。

  三廣說建壇儀。三。初請問。二正說。三結(jié)成。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場。云何結(jié)界。合佛世尊。清凈軌則。

  阿難一經(jīng)選根。已悟修行之法。雖未修證無學。無學之道已自知矣。茲為末法之時。未知修法者。代請建壇之儀軌。結(jié)界之法則也。

  二正說。三。初說建壇法。二明莊嚴法。三示修行法。今初。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愿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扇∑浼S。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涂地。別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沉水。蘇合。薰陸。郁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涂場地。方圓丈六。為八角壇。

  佛在世時。修道之人。道心堅固。宿習微薄。易于入道。故無須建壇。唯末法之世。道心不堅。宿習深厚。難于入道。故須建壇也。壇內(nèi)涂地。而取雪山牛糞者。蓋取其細麗而清潔也。建壇之旨。在離宿垢。故取相皆以離垢也。和以栴檀者。亦取香能避垢義也。乃至穿地取土。和以眾香。無非取其凈潔也。其壇之相方而圓。為八角式。其中徑過空量。一丈六尺。八角表八法。丈六表十六相。以八法顯中道妙智。以妙智照破十六相也。如后文八方各一鏡。即轉(zhuǎn)八法成八妙智也。十六香爐。十六蓮華。即轉(zhuǎn)十六相。成十六香華莊嚴也。

  二說莊嚴法。二。初修設供品。二供奉圣像。今初。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缽。缽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缽。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花鋪設莊嚴。香爐純繞沉水。無令見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并諸砂糖。油餅。乳糜。蘇合。蜜姜。純酥。純蜜。于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以酥蜜。于炎爐內(nèi)。燒令煙盡。享佛菩薩。令其四外。遍懸幡華。

  壇中之心。或金或銀;蜚~或木。隨其力量置之可也。心上安華。以備承缽。華中安缽。以備盛水。缽中安水。以備養(yǎng)華。表此現(xiàn)前因行之花。結(jié)成將來菩提之果也。蓮華。缽。露水。皆取清凈義也。露水而欲八月者。以秋露之多。易于取也。再則秋空無塵。凈之至也。取八圓鏡。安八方。背中而向外者。表攝八邪法。成八正智。趨向中道也。十六香華。間雜鋪設者。表由中道反觀一切外相。互相相照。重重無盡。皆成清凈莊嚴也。純繞沉水。無令見火。取其純靜。而無猛厲之相也。以下食物供養(yǎng)。取白牛乳。而不取于牛乳者。亦取潔凈義也。置十六器。每方各二。亦取重重無盡義也。乳為煎餅者。煎乳而成餅也。沙糖者。其形似沙。而味甘也。油餅者。以油和面而作餅也。乳糜者。以乳和米而煮粥也。蘇合者。和合眾香。煎汁成膏也。又云。蘇合樹名。破皮取汁煎膏。名蘇合香。蜜姜者。以蜜浸姜也。純酥者。乳干粹而成酥。不雜余物也。純蜜者。蜂采花芯。釀而成蜜。亦不雜余物也。如是種種清凈食品。亦各各置十六器。繞設華外。以奉諸佛菩薩。每以食時者。佛以日中為食。即每日以午時。皆如是設供也。諸佛菩薩。于中夜。本不受食。故唯以香炭。燒以酥蜜之煙氣。而享獻之也。兜樓婆。此云白茅香。壇之外四面諸處。則懸以彩幡鮮華。以表內(nèi)外俱嚴凈也。

  二供奉圣像。

  于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應于當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帝釋。梵王。烏芻瑟摩。并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毗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于門側(cè)。左右安置。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壇場內(nèi)外莊嚴已畢。此再供奉圣像。像有雕塑繪畫不同。此概兼有之。張及敷設。即張掛繪像也。安置等。即安奉雕鑄等像也。當陽。即壇之正中面南也。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他受用身佛也。此佛應諸大菩薩機。凡小所不見也。安正中。釋迦。此云能仁,F(xiàn)在應身佛也。安南面。彌勒。此云慈氏。當來佛也。安北面。阿(音同觸ㄔㄨˋ)。此云不動。東方佛氏。安東面。彌陀。此云無量壽。西方佛也。安西面。即五方五佛也。諸大變化者。謂觀音與金剛。一顯一密。護持經(jīng)咒法寶。皆有變化不測之神妙。此二為護佛法之主要故。安置于五佛之左右。帝釋。忉利天主也。梵王。四禪天主也。烏芻瑟摩。此云火首。金剛神也。藍地迦。此云青面。亦金剛神也。軍茶利。此云解怨結(jié)。亦金剛神也。毗俱胝。此云遍滿千萬。四天王者。須彌山腰。四方有四王。東方曰持國。西方曰廣目。南方曰增長。北方曰多聞。以上諸天諸神。皆護持三寶之神。由內(nèi)而外。依次而設。頻那。此云豬頭。夜迦。此云象鼻。二使者之名。蓋即諸天諸神之使者也。如軍警之守衛(wèi)者。故安置門側(cè)。即壇場門內(nèi)之兩傍也。供像已畢。再取八鏡。懸壇室上。背墻向中。垂頭而安與前背中向外。仰面之鏡相對。一鏡攝多鏡。多鏡攝一鏡。各各鏡中。皆有重重無盡之圣像。及供品莊嚴之形影。成不可思議之妙境界。以此重重無盡不可思議之妙境。起行者重重無盡不可思議之妙心。以此現(xiàn)前不可思議之因心。感將來不可思議之妙果。妙哉法歟。

  三示修行法。三。初示行法。二揀人非。三明獲益。初二。初助行除習。二習盡正修。今初。

  于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恒于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qū)P摹0l(fā)菩薩愿。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xiàn)。鏡交光處。承佛摩頂。

  修行而以七日為期者。凡一切法生。一切法滅。皆以七日為究竟。即七日一變化也。如人初入胎。由初日至七日。羯羅藍像成。由八日至十四日。頞部曇像成等。今修佛道。是入圣胎故。亦以七日為一期。即妄念以七日一減。正念以七日一增也。初七日中。每日分六時。即六次行道。每次繞壇至心誦咒一百八遍。至心二字要緊。至心者。至極之誠心。不容一點雜念也。否則不成功效。誦咒之外。稱三乘圣號。至誠頂禮。修行之要。最重在心。故禮拜曰至誠。誦咒曰至心。若有至誠之心。一念可格諸佛心。不誠者。雖七月。七年。頂禮誦咒。亦何益之有哉。二七日中。發(fā)菩薩愿。不發(fā)凡夫小乘等愿。故曰專心。七日不改。故曰一向。菩薩愿者。一切菩薩。雖各有愿心不同?偛煌庥谒暮晔脑浮T讣粗鞠蛞。心之向于四宏。而未實行者。謂之愿。已行者。謂之行。愿為行之先導也。凡受佛戒者。不論在家出家。皆令先發(fā)愿。故曰我毗奈耶先有愿教。二七日而發(fā)愿者。以初七日中。將諸散念?顺梢荒。即正念。念必有所趨向。若此一念趨向。無一定標準;蛳蛴谛皬。則成大惡。故于二七日中。定其念之趨向。不使向于邪徑也。愿心初成。愿力未充。故于三七日中。專誦佛般怛啰咒。以此咒功。增長愿力。不使宿習侵犯愿心。除習之功。即在于此。至第七日愿力充滿。與諸佛愿力相通。故得心光開朗。一時見十方諸佛。于鏡鏡交光之處。承佛摩頂。佛摩頂者。安慰行者?嘈哪。道器成也。

  二習盡正修。

  即于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凈。猶如琉璃。

  修三摩地。即修耳根圓通也。修正定者。本無需結(jié)壇。誦咒等事。因行者宿習深厚。常擾定行故。先結(jié)壇持咒。以除宿習。助成正定。是以結(jié)壇等行為助行。以修三摩地為正行也。先除宿習。無擾正定。定功既成。大慧必發(fā)。故能令末世學者。身心明凈。猶如琉璃。琉璃內(nèi)外通徹。明而凈。身心如之也。身凈持咒之力也。心明修定之功也。非身凈而不能明心。論功定賞。持咒為最。

  二揀人非。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凈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

  授戒之師。即法流之源。源不凈。而望流之清理所不能。戒師戒根不清凈。受戒弟子。亦不得清凈戒。縱結(jié)壇誦咒修行。不能感佛現(xiàn)身摩頂。身心亦不得凈如琉璃。故曰道場多不成就。四分律云。弟子知和尚犯戒。不應求受。雖授亦不得戒。警親師擇友也。

  三明獲益。

  從三七后。端坐安居。經(jīng)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須陀洹?v其身心。圣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

  前文即于道場。修三摩地等。是預設之詞。此為行者斷定功果也。須陀洹。此云入流。小乘初見道位也。身凈心明。故見圣道?v使身心不得決定凈明。抑相去不遠。相似見道。非若學語之流。身心蒙昧。不知成佛之理。謂無成佛之事;蛐懦煞。而不知如何成佛也。

  三結(jié)成。

  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總結(jié)上文。結(jié)壇之義。

  三正說神咒。二。初阿難請問。二化佛說咒。今初。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shù)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惟愿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于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秘密章句。

  阿難聞佛說咒之功用。不可思議。乃為頂禮佛足。求佛宣說。然前如來。為救護誤墮。已說神咒。今再請說。故將前說未聞之故。略述一番。以為再請之義曰。阿難為佛之最小之弟。出家以來。蒙佛收為侍者。常親近佛。不使遠離。故曰恃佛憍愛。以常侍佛故。凡佛所說。皆得親聞。然阿難多聞。亦環(huán)境如是。非無故也。以常聞故。無暇思修。故未證無為。無為者。在小乘則心不外緣。不同眾生。心常緣境。故名無為。若在大乘。有為與無為皆不為。名為無為。有心不為。還成有為故。以心常住于境。不能成無為故。所以遭彼梵天邪術(shù)時。不能出其范圍。若心離境。則不為邪境所禁矣。邪術(shù)禁人。猶如魘昧之鬼。令人精疲力竭。欲動而不能。故曰心雖明了。力不自由。彼時佛已說神咒。敕令文殊。將咒往護。故曰賴遇文殊。令我解脫。凡一切咒。皆能役使鬼神。唯邪咒。役使邪鬼邪神。正咒。役使正鬼正神。正能克邪故。神咒一到。邪咒消滅也。彼時阿難。在昏迷之中。雖蒙神咒。于冥冥之中而加護。但尚未親聞如來說咒。以未親聞故。而重請宣說。猶不但阿難樂聞。此會諸修行輩。皆望如來慈悲說咒。救拔其苦。乃至末世當來未了生死者。既在輪回。寧無宿習。故亦須承佛密音。密音者。言神咒之義。妙不可言。幽微彌密。非心想所能到也。咒力遣魔。定能成就。身不犯戒。心無垢染。身凈心明。故曰。身意解脫。有此莫大利益。不負所請。如來亦必應其請也。阿難請已。大眾普禮。佇聽如來說咒。如來之教。有顯有密。經(jīng)有義趣。故曰開示。咒無理解。故曰秘密。章句者。章即章段。句謂句逗也。

  二化佛說咒。二。初如來化佛。二正說神咒。今初。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xiàn)。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如來。受阿難大眾之請。乃為說咒。欲顯神咒尊特故。不由有為身口說。而從無為心佛說。于是有肉髻放光等事。肉髻者。如來頂上。有肉特起。其形如髻。萬螺圍繞。似若青云半吐紅日。從此放光。表其無上也。涌百寶光。言光之精彩異常也。千葉寶蓮。言蓮之微密特色也。化如來。即無為心佛。心而曰無為者。以如來之身。似同凡夫有為。如來之心。心外無法。無所作為。至極清凈。是為咒之本。以本清凈無為故。能破一切諸有為法也。以上化光化蓮。皆為化佛而化。均為化佛所依故;痦斏稀8攀缹毠。表示咒力充滿十法界。皆成妙用也。一一光中。遍示十恒河沙。金剛密跡者。表示十法界眾生。各各皆蒙金剛擁護。不為魔怨之所擾亂也。金剛而名密跡者。密其形跡。不使外人知也。擎其山。持其杵。顯其威力無邊也。如此威力之可畏也。如此化境之可愛也。故曰。大眾仰觀。畏愛兼抱。畏愛兼抱。其心二。而正念失矣。傳云。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心而不一。難聞章句。故求佛哀愍護祐。出其畏愛。而一其心。聽佛宣說也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菩陀寫(一)薩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釤(二)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三毗迦切)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啰娑迦僧伽喃(五)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六)南無蘇盧多波那喃(七)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八)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無提婆離瑟□(十一)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啰離瑟□(十二)舍波奴揭啰訶娑訶娑啰摩他喃(十三)南無跋啰訶摩泥(十四)南無因陀啰耶(十五)南無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烏摩般帝(十八)娑醯夜耶(十九)南無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訶三慕陀啰(二十二)南無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無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訶迦羅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拏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無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啰耶(三十三)南無般頭摩俱啰耶(三十四)南無跋阇啰俱啰耶(三十五)南無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無伽阇俱啰耶(三十七)南無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輸啰西那(三十九)波啰訶啰拏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二)南無阿彌多婆耶(四十三)跢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啰訶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七)阿芻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訶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阇耶俱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無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補師毖多(五十七)薩憐捺啰剌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訶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雞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訶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雞都啰阇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訶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無薩羯唎多(七十二)翳曇婆伽婆多(七十三)薩怛他伽都瑟尼釤(七十四)薩怛多般怛籃(七十五)南無阿婆啰視耽(七十六)般啰帝揚岐啰(七十七)薩啰婆部多揭啰訶(七十八)尼羯啰訶揭迦啰訶尼(七十九)跋啰毖地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啰密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啰耶儜揭唎(八十二)薩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薩啰婆突瑟吒(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六)羯啰訶娑訶薩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剎怛啰若阇(九十)波啰薩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訶揭啰訶若阇(九十三)毗多崩薩那羯唎(九十四)薩婆舍都嚧你婆啰若阇(九十五)呼藍突悉乏難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啰(九十七)阿吉尼烏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視多具啰(九十九)摩訶般啰戰(zhàn)持(百)摩訶疊多(百一)摩訶帝阇(二)摩訶稅多阇婆啰(三)摩訶跋啰槃陀啰婆悉你(四)阿唎耶多啰(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跋阇啰摩禮底(八)毗舍嚧多(九)勃騰罔迦(十)跋阇啰制喝那阿遮(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質(zhì)多(十二)跋阇啰擅持(十三)毗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補視多(十五)蘇摩嚧波(十六)摩訶稅多(十七)阿唎耶多啰(十八)摩訶婆啰阿般啰(十九)跋阇啰商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唎(二十一)俱藍陀唎(二十二)跋阇啰喝薩多遮(二十三)毗地耶干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屈蘇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啰菟瑟尼釤(二十七)毗折籃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跋阇啰頓稚遮(三十)稅多遮迦摩啰(三十一)剎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啰羯拏(三十四)沙鞞啰懺(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么么寫(三十七誦者至此稱弟子某受持)烏□(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舍悉多(四十)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四十一)虎□(四十二)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羅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五十)虎□(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薩婆藥叉喝啰剎娑(五十三)揭啰訶若阇(五十四)毗騰崩薩那羯啰(五十五)虎□(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訶娑訶薩啰南(五十九)毗騰崩薩那啰(六十)虎□(六十一)都嚧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六十五)波啰點阇吉唎(六十六)摩訶娑訶薩啰(六十七)勃樹娑訶薩啰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訶薩泥帝隸(六十九)阿弊提視婆唎多(七十)吒吒□迦(七十一)摩訶跋阇嚧陀啰(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啰(七十四)烏□(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寫(七十八至此句準前稱名若俗人稱弟子某甲)啰阇婆夜(七十九)主啰跋夜(八十)阿祗尼婆夜(八十一)烏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薩多啰婆夜(八十四)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瑟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夜(八十七)阿迦啰密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彌劍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烏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檀茶婆夜(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條怛婆夜(九十三)蘇波啰拏婆夜(九十四)藥叉揭啰訶(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訶(九十六)畢唎多揭啰訶(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訶(九十八)部多揭啰訶(九十九)鳩槃茶揭啰訶(二百)補丹那揭啰訶(一)迦吒補丹那揭啰訶(二)悉干度揭啰訶(三)阿播悉摩啰揭啰訶(四)烏檀摩陀揭啰訶(五)車夜揭啰訶(六)醯唎婆帝揭啰訶(七)社多訶唎南(八)揭婆訶唎南(九)嚧地啰訶唎南(十)忙娑訶唎南(十一)謎陀訶唎南(十二)摩阇訶唎南(十三)阇多訶唎女(十四)視比多訶唎南(十五)毗多訶唎南(十六)婆多訶唎南(十七)阿輸遮訶唎女(十八)質(zhì)多訶唎女(十九)帝釤薩鞞釤(二十)薩婆揭啰訶南(二十一)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二十二)雞啰夜彌(二十三)波唎跋啰者迦訖唎擔(二十四)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二十五)雞啰夜彌(二十六)茶演尼訖唎擔(二十七)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二十八)雞啰夜彌(二十九)摩訶般輸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訖唎擔(三十一)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三十二)雞啰夜彌(三十三)那啰夜拏訖唎擔(三十四)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三十五)雞啰夜彌(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擔(三十七)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三十八)雞啰夜彌(三十九)摩訶迦啰摩怛唎伽拏訖唎擔(四十)毗陀耶阇嗔陀夜彌(四十一)雞啰夜彌(四十二)迦波唎迦訖唎擔(四十三)毗陀耶阇嗔陀夜彌(四十四)雞啰夜彌(四十五)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薩婆啰他娑達那訖唎擔(四十七)毗陀耶阇嗔陀夜彌(四十八)雞啰夜彌(四十九)赭咄啰婆耆你訖唎擔(五十)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五十一)雞啰夜彌(五十二)毗唎羊訖唎知(五十三)難陀雞沙啰伽拏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訖唎擔(五十五)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五十六)雞啰夜彌(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拏訖唎擔(五十八)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五十九)雞啰夜彌(六十)阿羅漢訖唎擔毗陀耶阇嗔陀夜彌(六十一)雞啰夜彌(六十二)毗多啰伽訖唎擔(六十三)毗陀耶阇嗔陀夜彌(六十四)雞啰夜彌跋阇啰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訖唎擔(六十七)毗陀耶阇嗔陀夜彌(六十八)雞啰夜彌(六十九)啰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寫(七十二至此依前稱弟子名)婆伽梵(七十三)薩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無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薩怛多缽帝唎(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頻陀啰頻陀啰嗔陀嗔陀(八十一)虎□(八十二)虎□(八十三)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訶(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訶多泮(八十九)婆啰波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九十一)薩婆提鞞弊泮(九十二)薩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薩婆藥叉弊泮(九十四)薩婆乾闥婆弊泮(九十五)薩婆補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補丹那弊泮(九十七)薩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薩婆突澀比犁訖瑟帝弊泮(九十九)薩婆什婆犁弊泮(三百)薩婆阿播悉摩梨弊泮(一)薩婆舍啰婆拏弊泮(二)薩婆地帝雞弊泮(三)薩婆怛摩陀繼弊泮(四)薩婆毗陀耶啰誓遮犁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薩婆啰他娑陀雞弊泮(七)毗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啰縛耆你弊泮(九)跋阇啰俱摩唎(十)毗陀夜啰誓弊泮(十一)摩訶波啰丁羊叉耆唎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訶迦啰夜(十五)摩訶末怛唎迦拏(十六)南無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啰訶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訶羯唎曳泮(二十一)羯啰檀持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嘮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邏啰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質(zhì)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質(zhì)(三十)薩埵婆寫(三十一)么么印兔那么么寫(三十二至此依前稱弟子名)突瑟吒質(zhì)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質(zhì)多(三十四)烏阇訶啰(三十五)伽婆訶啰(三十六)嚧地啰訶啰(三十七)婆娑訶啰(三十八)摩阇訶啰(三十九)阇多訶啰(四十)視毖多訶啰(四十一)跋略夜訶啰(四十二)乾陀訶啰(四十三)布史波訶啰(四十四)頗啰訶啰(四十五)婆寫訶啰(四十六)般波質(zhì)多(四十七)突瑟吒質(zhì)多(四十八)嘮陀啰質(zhì)多(四十九)藥叉揭啰訶(五十)啰剎娑揭啰訶(五十一)閉隸多揭啰訶(五十二)毗舍遮揭啰訶(五十三)部多揭啰訶(五十四)鳩槃茶揭啰訶(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訶(五十六)烏怛摩陀揭啰訶(五十七)車夜揭啰訶(五十八)阿播薩摩啰揭啰訶(五十九)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訶(六十)唎佛帝揭啰訶(六十一)阇彌迦揭啰訶(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訶(六十三)姥陀啰難地迦揭啰訶(六十四)阿藍婆揭啰訶(六十五)乾陀波尼揭啰訶(六十六)什佛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墜帝藥迦(六十八)怛隸帝藥迦(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釤摩什伐啰(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隸瑟密迦(七十四)娑你般帝迦(七十五)薩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達嚧制劍(七十八)阿綺啰鉗(七十九)目佉嚧鉗(八十)羯唎突嚧鉗(八十一)揭啰訶揭藍(八十二)羯拏輸藍(八十三)憚多輸藍(八十四)迄唎夜輸藍(八十五)末么輸藍(八十六)跋唎室婆輸藍(八十七)毖栗瑟吒輸藍(八十八)烏陀啰輸藍(八十九)羯知輸藍(九十)跋悉帝輸藍(九十一)鄔嚧輸藍(九十二)常伽輸藍(九十三)喝悉多輸藍(九十四)跋陀輸藍(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輸藍(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你什婆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薩般嚧訶凌伽(四百)輸沙怛啰娑那羯啰(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烏陀迦(三)末啰鞞啰建跢啰(四)阿迦啰密唎咄怛斂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唎瑟質(zhì)迦(七)薩婆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唎藥叉怛啰芻(九)末啰視吠帝釤娑鞞釤(十)悉怛多缽怛啰(十一)摩訶跋阇嚧瑟尼釤(十二)摩訶般賴丈耆藍(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辮怛隸拏(十五)毗陀耶槃曇迦嚧彌(十六)帝殊槃曇迦嚧彌(十七)般啰毗陀槃曇迦嚧彌(十八)跢侄他(十九)唵(二十)阿那隸(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鞞啰跋阇啰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跋阇啰謗尼泮(二十五)虎□都嚧甕泮(二十六)娑婆訶(四百二十七)

  或謂。咒語可以解釋也。如灌頂疏云。解咒有種種利益。余則不然。咒是如來之秘藏也。秘者。非秘藏不許人知也。乃人不能知也。凡一切咒語。皆對神鬼而言。神鬼之心量及境界。與人隔別。故其言語。非人所能解。如鸚鵡學人言。終不解言中之義?v使能解。亦不得其實義。心量境界不同故。其咒既非對人言。亦非發(fā)明義理之經(jīng)文。何必強解耶。又咒若可解。則秘藏之名成為妄語矣。又咒以秘密為作用。經(jīng)以顯揚為作用。咒若可解。經(jīng)咒不分。亦失咒之作用也。

  古語。此咒有五會。由初至掘梵都。印兔那。么么寫。為第一會。由烏□唎瑟揭拏。至么么印兔那。么么寫。為第二會。由啰阇婆夜。至婆伽梵。印兔那。么么寫。為第三會。由婆伽梵。薩怛多般怛啰。至演吉質(zhì)。薩埵婆寫。么么印兔那。么么寫。為第四會。由突瑟吒質(zhì)多。至般啰毗陀。槃曇迦嚧彌。為第五會。觀如來說此神咒。乃一氣呵成。并無五會之分。分五會者。未免割斷章句。有礙誦持。有謂五會非咒。五會以下。乃名心咒?计湟罁(jù)。謂哆侄他。翻即說咒曰。于是乃謂咒曰之下。方為咒也。考哆侄他。或云怛侄他。咒中常見之。或在咒前;蛟谥渲;蛟谥浜。等等不一。如大悲咒中。亦有怛侄他。而乃不說怛侄他前非咒;蛟啤4蟊。句句皆神號。怛侄他。亦神號。其何故耶。解咒者。又說娑婆訶。翻結(jié)成。如大悲咒中有許多娑婆訶。云何一咒用許多結(jié)成耶。蓋梵音變化萬端。不可謂音同即義同也。如十二分教中優(yōu)陀那。翻無問自說。尼陀那。翻因緣。阿波陀那。翻譬喻。同是一個陀那。三種翻義不同。若一概而論。則誤甚矣。續(xù)法解釋此咒。多將咒句拆開。分而釋之。能免無訛乎。又如中國文章。其中多有轉(zhuǎn)變。亦用承上啟下之語。如夫如是。其所以等。可謂轉(zhuǎn)接之前。非文章乎。夫如是持咒者。貴乎一心誦持。不得望文生解。亦不得分段分節(jié)。分是咒。非咒等。假使解得十分真實。亦與持咒者。有損而無益。何以故。解即另生枝見。枝見生。則心不一。心不一。則效驗從何而得乎。總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確切。若不知而強作知者。未免自誤誤人。若真知咒義。即知咒功能。試問口持神咒。即能降魔。是何道理。若不知此義者。勿生妄解好。

  四述功勸持。三。初果上自行化他功能。二因中滅惡生善功能。三諸神發(fā)愿護持咒者。初三。初略明咒力。二廣顯功能。三總結(jié)無盡。今初。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

  佛頂。即無見頂相。言咒之出處。最尊最上也。光聚。即諸光聚會。言咒之體。最凈最明也。悉怛多般怛啰。咒之名也。解如前。秘密。言咒之幽深不可測不可識識。不可智知也。伽陀。此云諷頌。如來宣說之詞也。與下章句。皆指能詮體。秘密與微妙。皆指所詮咒。微妙。言咒之微細不可測。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也。眾生本有覺性。皆為無始習氣所埋沒。咒能除習。除一分習氣。顯一分覺性。覺性因咒除習而生。覺性即佛。是故此咒能出生十方諸佛也。

  二廣顯果上功能。九

  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

  初成正覺功能。咒心者。咒為心佛所說。全心是咒。全咒是心。故曰咒心。十方諸佛。由此咒心。覺性乃能現(xiàn)前。無此咒心。不成無上正遍知覺。知覺而曰無上正遍者。揀別三種人。遍知覺者?沼芯愕。揀二乘偏空知覺也。正知覺者。遠離一切妄見。揀凡夫貪著一切邪知覺也。無上知覺者。橫遍豎窮。揀菩薩正遍而未究竟之知覺也。諸佛超越一切眾生之知覺。遠離偏邪。無所不知。無處不覺。故曰無上正遍知覺。

  十方如來。執(zhí)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二伏魔怨功能。執(zhí)此咒心時。心遍法界。諸魔外道。不外此心。心即諸魔外道。諸魔外道至此。雖有通天徹地之法術(shù)。亦無處施其伎倆矣。如此諸魔。不降而降。外道不制而制。何等自在耶。

  十方如來。乘此咒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

  三住道場功能。佛心遍一切處。如月在空。有水皆現(xiàn)。故乘坐此咒心。能于十方微塵國土。坐寶蓮華。同時現(xiàn)身。應諸有情。

  十方如來。含此咒心。于微塵國。轉(zhuǎn)大法輪。

  四轉(zhuǎn)法輪功能。含乃韞蓄之義。佛心是一切法之種子。隨緣而生一切法。故能于微塵國。轉(zhuǎn)大法輪也。大法輪者。對諸眾生。說最上乘。普度一切也。

  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記。

  五授佛記功能。持者。持以示人也。授記者。授彼成佛之記也。自果已圓者。持此咒心。示于一切眾生。令諸眾生。亦持咒心。種成佛因。當來成佛。故能于十方有情。授成佛記也。若自己佛果未圓成。能持此咒心者。自種成佛因。將來必成佛果。亦蒙十方諸佛而與授記也。

  十方如來。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喑啞。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饑渴貧窮。應念消散。

  六離諸苦功能。依者仗也。仗此咒心。拔諸群苦也。咒心。云何而能拔一切苦耶。咒心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故。無諸苦事。即一切法故。所求皆遂。群苦者。地獄有種種刀杖之苦。餓鬼有饑渴之苦。畜生有愚癡暗冥之苦。盲者。有不見相好之苦。聾者。有不聞音聲之苦。喑啞有不能言語之苦。怨家會遇。有互相爭斗之苦。親朋別離。有兩不相舍之苦。妻財子祿。有求而不得之苦。五陰之身。為眾苦之本。五陰熾盛。即眾苦熾盛。橫逆之事。不意而來。小則辱身。大則傷命。以此持咒之心。離一切苦相。故曰同時解脫。又或黑夜遇賊。國亂逢兵;蚍竿醴。身系牢獄;蛐兄塾鲲L。或住居失火;蛞隇闉摹;蝠嚩笔场;蚩识鵁o飲。貧乏困窮。種種諸難。以此持咒之心。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所求皆遂。所怨皆離。故曰應念消散。如此靈驗。必遂持咒者之心。與咒相應。心咒不二。方能如此。若心與咒不能一如。未必如此靈驗也。今之持咒者。心在咒外。妄想夾雜。不成全咒是心。欲求靈驗而不能。是心不能。非咒不能也。難曰。我心同咒。然則。自心自離苦耶。非神咒能令人離苦耶。答。心若無咒。終無離苦之日。如人遇難。三面刀杖逼來。后面大河。神咒如渡河之舟。若人舍岸登舟。則諸苦皆離。舍岸登舟。如自心離苦。若無渡舟。將何所歸乎。不肯登舟者。自罹其苦。非舟不能渡人也。持咒而未與咒相應者。如人雖見舟。而未解登舟。故不能離苦也。此如初心凡夫。持咒而與咒相應者。如人見舟而又解登舟。是故能離苦也。此如已成諸佛。又曰。既有諸佛依此咒心。拔濟群苦。云何世間眾生。依然而受種種苦難耶。答。諸佛濟生。猶如渡海舟航。世間諸苦。猶如岸上毒藪。眾生只解向毒藪中前進。不解回頭登舟。眾生不肯離苦。諸佛無可奈何,F(xiàn)前眾生。若能一時放下身心。一時離苦。時時放下身心。時時離苦。若解回頭修行。即能究竟離苦。嗚呼。眾生后面之路。即諸佛度生之心。人人后頭有路。即人人有諸佛跟隨濟渡。若肯回頭。即登諸佛慈舟。無奈眾生只圖前進。不肯回頭何。豈可以眾生不肯回頭。即謂諸佛不渡生耶。

  十方如來。隨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yǎng)如意。恒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

  七修供養(yǎng)功能。隨謂隨順。不相違背也。隨此咒心。即隨事十方善知識。事十方善知識。即隨此咒心。咒心即佛心。具足智慧故。曰威儀。謂行住坐臥。一一威儀中。各有應用之物。皆令無乏。故曰供養(yǎng)如意。恒沙如來。推為大法王子者。王子隨順法王。亦隨此咒心義也。

  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

  八聞妙法功能。行謂推行。廣為眾生宣說神咒也。一切眾生。唯心所生。故曰親因。攝受者。眾生得此神咒加持。即轉(zhuǎn)生死向涅槃。故曰攝受。秘密藏。即最上乘。凡小不知。故曰秘密。小乘一向舍生死趨涅槃。聞說生死即涅槃。故生驚怖。法華經(jīng)中。佛說一乘法。身子驚疑曰。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是也。小乘持此神咒。心與咒相應。即與佛心相應。故聞佛法。而不驚怖也。

  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

  九證極果功能。誦。謂諷誦。背本而念也。咒心。即佛心。心誦咒心時。誦者之心即成為佛心。故曰。成無上覺。無上覺。即佛陀之譯音也。坐菩提樹。入大涅槃。亦成佛事也。

  十方如來。傳此咒心。于滅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凈戒律。悉得清凈。

  十持凈戒功能。傳謂流傳。以此咒心。傳流于后世也。如吾佛末后。傳心印與迦葉尊者是也。迦葉尊者。所得之涅槃妙心。不異此咒心。而此咒心。能發(fā)起一切人之佛心。故能令后世代代相傳。付囑佛法之事。究竟住持。究竟。謂不虛假也。若無此咒心。眾生本具之佛心無由生起。則佛法雖傳。實無所傳矣。佛滅度后。嚴凈戒律者。亦須此咒心。消除積習。令得戒根清凈。不然。雖持凈戒。難免不犯戒也。以上種種功能。皆由十方如來發(fā)現(xiàn)。故曰。果上功能。

  三總結(jié)無盡。

  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啰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lián)。字句中間。亦不重迭。經(jīng)恒沙劫。終不能盡。

  從旦至暮。謂終日無間也。音聲相聯(lián)。謂說無暫息也。字句不重。謂發(fā)義不同也。說經(jīng)恒沙。謂時劫長遠也。說盡恒沙而咒不盡者。咒心即佛心。心無窮故。咒亦無窮。上求諸佛種種福德。種種智慧。種種莊嚴。種種神通。下度一切菩薩。一切緣覺。一切聲聞。一切人天。乃至一切地獄餓鬼畜生。無不由此心而作。如此咒心。非言說之所能盡。非虛語耶。然則咒不止于此。義猶未竟也。

  二因中滅惡生善功能。三。初略顯咒力。二廣顯功能。三結(jié)功證信。初二。初明無咒得害。二明有咒得益。今初。

  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回。發(fā)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以上立壇誦咒。唯因初心凡夫。集習深厚。不能持咒者而設。此恐阿難等。誤謂設壇誦咒。只有初心凡夫。余人無須于此。是以佛曰。此咒亦名如來頂。言下從初心凡夫。上至如來之頂。其中一切人等。皆須此咒。非止初心凡夫而已也。如汝等。雖證初果。匪比初心凡夫。而終是有學之人。未盡生死輪回之苦。饒你發(fā)心至極誠懇。求證阿羅漢果。一坐道場。群魔皆至。若不持此神咒。而欲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何以故。眾生之心。全部是煩惱魔。欲遣煩惱魔。而求羅漢果。猶如遣人投火坑。萬無服從之理。遣急必反攻其心。是為重增魔事。若先持咒心。令煩惱心順服。然后求之。不難得矣。是故求阿羅漢果。不持此咒。無有是處。如是求菩薩果。求佛果。而不持此咒。更無是處矣。

  二明有咒之益。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毯。書寫此咒。貯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驎。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若諸世界者。不論上方下方也。隨所國土者。不論中邊。所有眾生者。無問貴賤也。隨其國中所有?沙鋾鴮懼摺6鴷鴮懘酥。如中國以紙。以綾。以綢。以絹。以布疋等。皆可作書寫之具。如印度。古以貝葉為書。或以毯花績織成巾。亦可為書寫之具;蛞詷鍢渲ざ。乃至凡可書寫者。皆可書之。又如此土勒之于白石。書之于粉壁者。亦無不可。所書之咒。貯于囊袋之中。以避灰塵也。陪之以香。以免污瀆也。是人心昏。未能誦憶者。然其賦性暗冥。無智慧性也。則將所書之咒。帶于身上;驎谒≈;驈堎N于墻壁。或直書于粉壁皆可?傊浑x此咒者。則從生至死。一切諸毒。所不能害。皆是咒之功力也。諸毒者。謂蛇蟲。百足。砒鴆等類。乃至凡有害于身命者。皆是也。以上但親近于咒。而未能持誦者。其咒力有如此之勝。蓋此咒。是佛之清凈心。如大光明藏。與之共處者。群暗皆消。故一切暗毒不能害也。

  二廣顯功能。二。初總標。二別說。今初。

  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前已說十方如來果上功能。此復說一切眾生因中利益。故曰更說。然而法法平等。本無畏處。眾生迷失法本。妄起怖畏。咒為智炬。能發(fā)人之真智。了諸法空故。得大無畏。大無畏。即究竟無畏。不同世間暫滅還有也。出世間智。即了一切法空之心也。因有此智。乃能大無畏故。

  二別說。八。初得免諸難。二助發(fā)神識。三不墮惡道。四福業(yè)自成。五滅現(xiàn)惡業(yè)。六除夙罪報。七能滿眾愿。八能護國土。今初。

  若我滅后。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持誦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龍?zhí)旃砩。精祗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惡星。并諸鬼神。磣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并其眷屬。皆領(lǐng)深恩。常加守護。

  咒心。即佛心。持誦咒心。即誦佛心。與佛心相接。受佛氣分。佛心遠離諸過故。一切惡毒不能加害于佛。如虛空遠離諸相。故一切相不能礙于虛空。是故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不能傷其命。小毒不能致其病。乃至龍王。天仙。鬼。怪。諸神。妖精。地祇。邪魔。魑魅。此等皆能為咒。以咒害人。彼等之咒。從有為心出?芍袨橹。于無為心咒。如仰面唾天。無有著處。以上功能。皆由咒心。令心得其正受。故乃不受彼一切諸受也。一切諸毒。皆稟天地惡逆之氣而成。能傷和順之氣。咒詛者。如彼怨家。無法加害。唯以惡言毒語。每日咒詛之。咒力所致。怨家身亡。或生病等。厭蠱者;蛟剖。死者之病氣傳染于人也。又說聚諸毒蟲。于一器中。令彼互相殘食。毒氣熾勝。食厭之余。名為厭蠱。能毒害人命。毒藥者。如砒霜鴆酒等。皆能立斃人命。金毒銀毒。該括五金之毒也。草木之毒。包植物之毒而言也。蟲蛇之毒?倲z一切毒蟲而言也。如是種種諸毒。入誦咒者之口。則成甘露之味。甘露味之最美者也。以上諸毒。多由自誤。以咒力故。不成災也。惡星者。兇惡之星。遇之成災。鬼神者。邪惡之神。無故作祟。磣心毒人者。包藏禍心。暗計傷人者也。此等皆由他人所與之災也。以有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如夜叉羅剎等。并其眷屬。皆領(lǐng)受諸佛深恩。發(fā)愿常加守護。誦咒之者。故惡星鬼神。及磣心之人。皆不得便。磣。參上聲。含沙射影類也。然雖如是。而誦咒之人。亦必有相當誠懇之心。誦者之心。與咒心相應。感應道交。方得靈驗。否則未必然也。

  二助發(fā)神識。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有眾生。于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fā)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

  經(jīng)典所在。即如來舍利之身。故常有神圣隨侍。又如來圣教。為眾生出生死之津梁。故有菩薩及其眷屬守護。勿使魔外侵損也。那由他。此云萬億。俱胝。此云百億。以八萬四千那由他計恒河。以恒河沙計俱胝。以河沙俱胝計金剛藏王。極言其數(shù)之多也。金剛藏王。守護密藏之主神也。藏王之多如是。眷屬之眾。豈可思議哉。晝夜隨侍。言無時暫離也。散亂心者。念頭不死。思想不一也。心散亂。不能入正定。故曰非三摩地。設有眾生。于非三摩地。心憶神咒?诔置苷Z。是護咒之金剛藏王。亦常隨從彼持咒之諸善男子。以此偶爾持咒之者。尚得神圣護持。決定發(fā)菩提心。安住三摩地者。神圣隨從。更無疑議矣。然金剛藏王。又非但隨從護持外難。令其無畏而已。亦能助發(fā)誦咒者之神識。神識。即宿命通。亦即出世間智也。精心者。純一之心也。陰速者。突然而至。莫知來處。所謂是人應時心能記憶者也。八萬四千恒河沙劫。言時之長遠也。如是劫中所有之事。無不明了。故曰。周遍了知。無不清爽。故曰得無疑惑。此咒入中國以來。千有余年。持此咒者。亦眾矣。持咒者。必念金剛藏菩薩。未聞有一發(fā)神識。能記憶八萬四千劫中事者。不信之人觀此。必謂神話鬼語。不足信。即信佛者。于此雖不敢云。佛語不足信。然終不免中心狐疑。此事究竟如何耶。若謂佛不妄語。何以無一相應者。嗚呼。世人只知向咒邊討尋靈驗。不靈驗。而不知向持咒者之心究專一不專一。如俗說。星星之火。能燒萬里長城。不知者。亦謂言之太過。以星星之火。觸彼城墻。觸而復觸。終不能然。試問此不然也;鹬室。薪之故耶。若謂火不能燒。請以星星之火。觸于硝磺。且看燒之不燒。如是匪特能燒萬里長城。即燒遍三千大千世界。亦不為過也。末法根機不熟。不能頓發(fā)神識。如以火觸于城墻。故一時不能著也。若觸之久。終有著燒之時。如性比丘尼。一聞神咒。頓悟宿因。如以火觸于硝磺。一觸即發(fā)。智者須知。火無二火。燒與不燒。薪之故也。咒無二咒。靈與不靈。持者之故也。再則。咒與神。雖能保護持咒者。絕不逆愛持咒者。如持咒者有宿業(yè)。應當受報。咒神不私心護持。如人民犯國法。應當受刑事處分。若人以私情救之。亦犯國法故。咒神所謂保護者。此人本無過。而他人誣陷之。咒神必令誣陷者不能成其事。此之謂保護也。能知前因后果者。自知神咒保護不保護矣。再者。佛度眾生脫苦。是以心而言。非以身而言也。身是假名無所保護故。諸神只見人心。不見人身故。凡夫貴身而賤心。是故諸神時時保護眾生。而眾生不知。反謂佛說不靈。若將保護之事會歸于心。則絲毫不爽矣。如人一心持咒。嗔心息滅。即火不能燒也。貪心息滅。即水不能溺也。如是一心持咒。萬德具足。諸惡消滅。豈不自然之理乎。何疑之有耶。

  三不墮惡道。

  從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并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

  第一劫。從發(fā)神識為始也。后身至最后成佛之身也。如是中間。舍身受身。生生不墮以下之諸惡趣。蓋有神識。故常覺而不迷。不同尋?因果不真者。于惡作不生堅絕之心。以不作惡因故。不受惡果也。藥叉。或云。夜叉。此云捷疾鬼。羅剎。此云可畏。食人鬼也。富單那。此云臭惡鬼。主熱病者。迦吒富單那。此云奇臭惡鬼。主熱病之甚者。鳩槃茶。此云甕形。魘魅鬼也。毗舍遮。亦云毗舍阇。此云啖精氣。以能啖人精氣。及一切生物之精氣故。餓鬼有三品九類。謂多財。少財。無財?shù)。有形。即有形色之類。如休咎精明等。無形。即無形色之類。如空散消沉等。有想者。即有心想之類。如鬼神精靈等。無想者。即無心想之類。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如是等類。皆違正道。各有其苦。故名惡處。已入正道故。不再生此諸趣也。

  四福業(yè)自成。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yǎng)。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此諸眾生?v其自身。不作福業(yè)。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凈。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凈者。速得清凈。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無量功德。自心本具。為因業(yè)障不能發(fā)現(xiàn)。持咒消業(yè)。故無量功德不求自得。諸佛功業(yè)。唯心所造。不離于心。持咒之者。以咒為心。即以佛心為心。即以佛功德為已功德。是故持咒者。自身不作福業(yè)。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是人也。又如來修福業(yè)時。本有回向一切眾生之心。而乃眾生心與如來心。不相應故。未能接受耳。阿僧祇。此云無央數(shù)。不可說不可說。乃大數(shù)之最大數(shù)也。言其此人與佛共處之時分。最極長久也。無量功德。言無功不具也。惡叉聚。西方果名。生必有三。喻諸功德。聚集于此人也。與諸佛共處者。持咒之者。與咒共處。即與諸佛共處故。熏修者。以咒心熏馥持者之心也。愈熏而愈微密。故永無分散。以與諸佛共處。永無分散故。乃能令破戒者。戒根清凈。乃至不持齋戒。自成齋戒。如是功業(yè)。即如來所與也。

  五滅現(xiàn)惡業(yè)。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于未受時。持咒之后。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消滅?v經(jīng)飲酒。食啖五辛。種種不凈。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設著不凈。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凈?v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yè)。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發(fā)。

  持咒之人。非特持咒之后。成就凈戒。即于未受持此咒之前。所犯之戒。仗此咒力。無論重輕。悉得清凈。重謂大乘十重。小乘四根本戒也。輕謂大乘四十八輕。小乘二百四十六戒也。然咒雖能滅罪。亦須持者改過自新方可。若以仗咒力滅罪。而任意毀犯。以咒而造罪。則罪益重矣。酒罪雖輕。能引犯重戒。故宜深戒。五辛乃不凈之味。亦非道人所宜食。假使飲酒。飲啖五辛。乃至食種種不凈。亦可持咒。諸佛諸神。不將為過。何以故。飲酒食辛之人。偶得聞此神咒。深心信仰。不得以飲酒食辛塞其持咒之善路。以有深信心故。諸佛諸神不將為過。若持咒者。藉此飲酒食辛。其過甚矣。前云。持咒之人。當著新凈衣。六時行道。七日為期。此云設著不凈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凈。此亦有緣由。前云著新凈衣。以表恭敬。非尚衣服也。設無新凈衣服。而有至誠持咒之心。不得以無新凈衣。而阻其持咒之凈因。此人衣雖破弊不凈。而心清凈。已有余裕。故曰悉同清凈。若有意著不凈衣。則褻慢甚矣。一行一住。亦是不得已如是。亦不得以六時七日。妨一行一住。又不得以一行一住。壞六時七日。一行一住。為他緣所逼。持咒雖已。持心不已。故得同六時七日也。若無他緣所逼者。必以六時七日為準。不得以一行一住。虛然了事也。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者。此亦萬不得已而如是。非可作壇。而不作壇?尚械。而不行道也?勺鲏。可行道。而不作壇。而不行道。是自棄其功德也。欲作壇。而不能作壇。欲行道。而不能行道。此壇雖不作。道雖不行。而作壇行道之心已具。故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如上種種方便。概為財力不足。事務冗煩。不能如法修行者。而特開之。以免失其持咒之勝益耳。若力充足。閑暇有余者。當如常法而行。幸勿以權(quán)為常。捐棄正法。而失其利益也。五逆者。一弒父。二弒母。三弒阿羅漢。四破和合僧。五出佛身血。造此五逆。當墮無間。罪之重者無過于此。故曰無間重罪。比丘于殺盜淫妄四重。若犯一者。清凈僧中不共住。永棄佛法。故曰四棄。比丘尼八棄者。前四同比丘。外加觸八覆隨。觸。謂與染心男子身相觸也。八。謂與染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處共住。共語。共行。相依。相期也。覆。謂覆他重罪也。隨。謂隨彼被舉大僧。供給衣服飲食等也。比丘尼于此八事。犯其一者。皆為佛法所棄。故曰八棄。四棄八棄。皆戒之根本。故曰重業(yè)。重業(yè)可消。輕業(yè)可知矣。業(yè)如眾沙。咒如猛風。言咒之消業(yè)。如湯消雪。并非難事也。以咒力有余故。業(yè)之不遺留毫發(fā)也。消業(yè)有二義。心業(yè)可消。身業(yè)不可銷。凡佛經(jīng)說消業(yè)者。皆消心業(yè)。非銷身業(yè)也。如后文十因六交報。墮三途者心業(yè)也。還宿債者身業(yè)也。心業(yè)關(guān)于自己。自心痛改。故可消除也。身業(yè)關(guān)及他人。故非自能消除也。如佛受金槍馬麥等報。可信身業(yè)不可悔矣。凡夫只知有身。不知有心。一聞消業(yè)。即望身業(yè)消除。不知身業(yè)不可消除。而謂佛法無靈驗。豈知佛法度心不度身耶。以上所消之罪業(yè)。皆屬今生所作。故科題曰滅現(xiàn)業(yè)。

  六除夙罪報。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shù)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yè)。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眾生罪障。皆由身口意所造。意三。貪嗔癡。為業(yè)之根本。曰重罪。身三口四。為業(yè)之枝末。故曰輕罪。梵語懺摩。此云悔過。華梵并舉曰懺悔。人之犯過而懺悔者。如身染垢穢。以水洗之則凈。若其不洗。則永為垢穢矣。懺悔之法有二。一事懺。二理懺。事懺者;?qū)Ρ姲l(fā)露。自改前非。更不復作;?qū)Ψ鸲Y拜。求乞懺悔。以見瑞像為期。理懺者。獨坐觀心。心空罪亦空。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忘。心忘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持此心咒。不異觀心。真心與罪障相對治。如沸湯對治霜雪。故速能滅除也。障消故。無生之真性現(xiàn)前。如開門見山。故悟無生忍。忍謂忍可之義也。悟無生忍。當在干慧之地。非八地菩薩。以悟與證不同故。

  七能滿眾愿。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蚰苌砩蠋Т讼も蚨喟汊騿摺1闵5轮腔勰信。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之后。隨愿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女人。謂本具法身。男女。謂權(quán)實二智。謂法身未生權(quán)實二智。如女子未生男女也。男事于外。故如權(quán)智。女主于內(nèi)。故如實智。繩祖宗。光門第。皆賴于后人。是故無后者。必求其孕。孕者。人之處胎時之謂也。好生惡死。人之常情也。命之短者。故求其長。如是求者。若以至誠之心持誦此咒。皆得果遂。所謂人之智愚貴賤。雖由宿業(yè)所感。然必遇助緣方遂其生。善則招善。惡則招惡。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如有善緣。方招善因。緣謂母也。因謂自性也。母以至誠心持佛心咒。則心可謂最善矣。以此最善之緣。必招最善人之來生。故曰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女也。世間亦有胎教之說。若胎已成而后教之。若惡性來生。雖教亦不成。不若未胎以前。自善其身心。是為根本教育。無有不成善人矣。況持佛心咒者乎。求長命得長命者。人之壽命本長。皆為自作不良。而夭傷身命。若至心持咒。遠離惡作。清其心。寡其欲。自無夭折之理。凡信因果者。自知今生之種種不如意。皆是宿業(yè)之果報。不可逃避。故不求免苦。但求其受苦之時間縮短。以速圓滿。早遂安樂。乃至身命色力。亦復求其早得圓滿。舍此五濁惡世。得生清凈國土。以咒力故。如其所求。命終之后。而又能隨其自愿。欲往生何佛國土者。即得隨愿往生。所生之地。皆中部之處。富貴之家。決定不生邊僻之地。下賤之家。至于地獄餓鬼畜生。雜形異類。自必不生其中矣。

  八能護國土。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驈偷侗Y\難斗諍。兼余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并諸支提;蛎撽^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yǎng)。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消滅。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谷豐殷。兆庶安樂。亦復能鎮(zhèn)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阿難。是娑婆世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xiàn)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消滅。十二由旬。成結(jié)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此科總名。能護國土。兼天地人而言也。國土是州縣之總稱。州縣是國土之分治。市聚村落。又為州縣管轄之地也。饑荒者。五谷不熟。衣食無資。即饑饉災也。疫癘者。冷熱不均。四大失調(diào)。即疾疫災也。刀兵者。外邦侵犯。國界不寧。賊難者。世欲亂時。萑苻滋擾。斗諍者。劫火洞然。是非紛起。皆刀兵災也。兼余一切厄難者。如風雨失時。飛蝗傷禾。旱澇成災。及水火風災等難也。若于此災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并諸支提。即寺廟等;蛎撽^上。即經(jīng)幢咒幢等。于此諸處。各安神咒者。欲令此地所有人民。皆得至心奉迎禮拜。恭敬供養(yǎng)也。復令人民各各身上。佩帶此咒;蚋鞲靼菜诱。總要在在處處。皆有此咒。人民時時于此咒相近。則一切災厄。悉皆消滅矣。一切災難。皆眾生惡業(yè)所致。心向咒故。惡業(yè)不生。故災難滅也。今人逢遇災難。以少數(shù)人持此咒。而作惡者。仍然作惡。希圖消災。如以杯水而救車薪。故不靈也。在在處處者。無論何國。凡有眾生所在之處。皆宜有此咒。然國土眾生。亦當隨順此咒。謂恭敬供養(yǎng)。方感天龍歡喜。若不生敬信。反輕賤而污瀆者。且致天龍嗔怒。何歡喜之有乎。以天龍喜故。風雨順時。謂宜風則風。宜雨則雨也。風雨順故。五谷豐殷。謂稻麥豆菽黍等。豐盛殷厚。成實之多且繁也。五谷豐故。衣食有余。兆庶安樂也。十億為兆。民眾為庶。兆庶即百姓萬民也。能鎮(zhèn)者。謂能鎮(zhèn)壓惡星。不令變現(xiàn)怪異之象也。異其常象曰變。與眾不同曰怪。是以為之惡星。然星本不惡。由國中人民所作惡業(yè)。而感現(xiàn)惡相。惡相現(xiàn)。惡因已熟。故人民有不祥之果報也。以咒力故。改人民之惡念。惡業(yè)不作故。惡相不現(xiàn)。災障不起。災不起故。各終天年。故人無橫夭。死于非命曰橫。死于幼年曰夭。此皆惡氣為災之故也。障不起故。所為如理。故杻械枷鎖。不著其身。人之日有所事。夜有所夢。以常無惡事故。常無惡夢也。晝不見惡事。則晝無不安。夜不有惡夢。則夜無不眠。故曰晝夜安眠。常無惡夢也。娑婆世界。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世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災變者。因惡星變而成災也。星有吉兇。皆為人心善惡之所變。惡星。即兇星也。此但言消災。故不言吉星也。二十八大惡星。該四方而言。佛經(jīng)世典。大同小異。大同者。名數(shù)無異。小異者。位置不同。東方七星。世典謂角亢氐房心尾箕?兹附(jīng)云。昴畢觜參井鬼柳。南方七星。世典謂井鬼柳星張翼軫?兹附(jīng)云。星張翼軫角亢氐。西方七星。世典謂奎婁胃昴畢觜參。孔雀經(jīng)云。房心尾箕斗牛女。北方七星。世典謂斗中女虛危室壁?兹附(jīng)云。虛危室壁奎婁胃。蓋星無定位。四時交錯。故說有異也。而為上首者。為八萬四千之頭首。統(tǒng)屬八萬四千。故名大惡星。復有八大惡星者。長水謂金。木。水;。土。羅侯。計都。彗也。為其主者。此八。復為二十八大惡星之根本也。如眾生之煩惱。根本有八。謂貪。嗔。癡。慢。疑。身見。邪見。戒禁取。不言邊見。見取者。古云。身攝邊見。戒攝取也。如應八大主星加隨煩惱二十。則應二十八大上首星。更廣言之。則有八萬四千煩惱。上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古云。上列天象。下應人事是也。人心無定相。或善或惡。種種變態(tài)。倏忽萬端。故星亦作種種形。星象現(xiàn)時。業(yè)果已熟。故能生眾生種種災異。如是人間之禍兇諸不吉祥事。非天之所與。乃人之自作。而自受也。有此咒地。則眾生改惡從善。故諸惡星。悉皆消滅也。十二由旬。成結(jié)界地者。言此咒之在處。非僅咒之所在地。不起惡星也。而咒之四方。皆以十二由旬為界址。界址之內(nèi)。諸神呵護。不容惡星侵犯也。以此乃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大論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小者四十里。祥者預兆也。災祥。即不吉祥。災之預兆也。以上言咒之功能。雖然如是。當知此咒。只能改良人心。免諸災難。若倚仗咒力。任意妄為。謂咒能消。則誤之甚矣。若此咒。果為作惡之護身符。則說此咒者。亦罪甚矣。

  三結(jié)功證信。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于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yè)陳債。來相惱害。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凈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于未來世者。揀現(xiàn)在世。有佛保護?蔁o須咒也。保護初學。揀久學功深。自能遠魔。亦可無須咒也。唯未來初學之人。必須仗此咒力。入三摩地。方可身心泰然。不為業(yè)障所逼惱。得大安隱。不為魔外所擾亂也。冤橫者。冤枉橫逆。宿世之災殃也。舊業(yè)陳債者。前因之果報也。以咒力故。諸障消除。當知舊業(yè)陳債以此咒力。只可解心業(yè)。不能解身業(yè)?v然可解。不過一時。久必定還。不然。因果律失準。如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以道力故。避免宿債。終當受報。又古云。隨緣消舊業(yè)。更不招新殃。可知道明已后。非不還舊債也;蛘f定業(yè)不可轉(zhuǎn)。三昧加持力。無始諸障礙。一切皆消滅。如世尊成道已后。猶受報。不得謂佛無三昧加持力耶。是知咒力。三昧等力。能消心業(yè)。而身業(yè)縱免不過一時終當酬報也。但明道后受報。與未明道時受報。大有分別。未明道者。若遇加害。身心慟苦。必起嗔恨。還成未來之報。如是展轉(zhuǎn)相因。無有已時。明道者。了知四大本空。永嘉云。縱遇鋒刀常淡淡。假饒毒藥也閑閑。報猶不報。無人我心。不起嗔恨。不成未來之因。一報而已。如是神咒。雖免一時之業(yè)障。實拔萬劫之苦本。謂此咒能破定業(yè)亦可。以上總結(jié)咒功。以下斷疑證信。云持誦之道。其義有四。一要筑壇如法。二要如律持戒。三要戒主清凈。四要于咒斷疑。于此四者。一一無犯。即于現(xiàn)前父母所生之身。心地開通。不待他世也。果如法而行。而心地不能開通者。則諸佛所說之法。便成妄語。此句反激。以絕其疑。言諸佛絕無妄語。持此咒者。定能心通。無須遲疑也。當知咒憑信仰。不容理解。有一分信心。即有一分靈驗。有十分信心。即有十分靈驗。若狐疑而持咒者。則自壞靈驗。非咒不靈也。

  三諸神發(fā)愿護持咒者。二。初諸神王愿護。二諸菩薩愿護。初五。初諸金剛神愿護。二諸天王愿護。三諸鬼王愿護。四諸空神愿護。五諸地神愿護。今初。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金剛。蓋金剛藏王以下之金剛力士也。彼等有威德神力。志在護法。聞說神咒功深。心為聳動。先不讓人。故于一時同詣佛前。合掌頂禮。而發(fā)愿曰。審如佛說。咒益無窮。我當成就如是利益。任何人不能破壞修此法者。故曰。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二諸天王愿護。

  爾時梵王。并天帝釋。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梵王。色界天主也。天帝釋。忉利天主也。四天大王。欲界初天。四方天王也。彼等宿有護法之心。今聞此說故。亦至佛前發(fā)愿。而曰。果有如法修學。持誦此咒之善人者。我當至其誠心保護。令其一生修持妥善。不為魔外所擾。而違本愿也。

  三諸鬼王愿護。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于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愿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統(tǒng)制眾兵曰將。排布兵將曰帥。主持將帥曰王。分而言之。皆統(tǒng)率之義也。善性天成。見他人愿護此咒故。彼等亦發(fā)愿護持此發(fā)菩提心者。不許魔外有所妨礙。而令彼菩提心速得圓滿也。

  四諸空神愿護。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云師。雷師。并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于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日月有照臨世界之德。如世間人王。受命于天。故曰天子。風雨云雷。各以其法。下臨人間。善司其法。故名曰師。電伯者。伯長也。長于此法。亦師之義也。年歲者。值年之太歲也。巡官者。巡察人間善惡。四直功曹等也。星名甚多。不能一一舉示。故曰諸星。眷屬。即星之支派也。如是等眾。亦于會中。禮佛發(fā)愿。而曰我亦保護此修行人。建設道場時。令其安然。各事順適。不致有危險之現(xiàn)相。故得無所畏。

  五諸地神愿護。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只。并風神王。無色界天。于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依山而住。主持其山者。謂之山神。依海而住。主持其海者。謂之海神。家宅田園。城市曠野。一切諸土神。水行。謂龍魚等神。陸行。謂人畜草芥等神。空行。謂飛禽等神。如是等類。無量無邊。故總名曰萬物精只。練雜成純曰精。地上之神曰只。風神王者。風之主神也。無色界天。四空天眾也。愿護同上;蛟。無色無形。憑何稽首。所謂無色者。了色是幻。即破色陰也。若謂無身。何表此天之眾耶。如鬼界。人雖不見其形。而彼自有身相。是故阿含經(jīng)云。舍利弗滅。無色天淚下如雨?芍菬o身也。乃彼知身是空也。

  二諸菩薩愿護。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yè)。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jīng)行。乃至散心游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wèi)此人?v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fā)心。樂修禪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金剛藏王。隨順此咒。依咒而住。護咒之主神也。常行利他。故名菩薩。亦至佛前。表述護咒之義曰。如我等輩。輩謂同類。言非一金剛王也。久遠劫來。所修無漏功業(yè)。以功論位。應當久成菩提之果。而所以不取證涅槃。隨順生死流者。以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也。正修行。謂持戒誦咒。修圓通者。揀小乘偏修。及外道邪修也。修心求正定人。即正定未成。先誦神咒之人也。言持咒求正定者。方得如是護持。若持神咒。不求正定。而作種種不正之求者。不得如是護持也。求正定者。不但在道場中正修行時。有神侍衛(wèi)。及修行之余。經(jīng)行之處。亦有神侍衛(wèi)。乃至修行以外。散心游于城邑聚落之間。亦有王之徒眾。隨從侍衛(wèi)?傊笳ㄕ。無一時無神侍衛(wèi)。非特邪鬼神等侵犯此人不得其便?v令欲界頂天之魔王。色界頂天自在天之外道。求其一時侵擾之方便。終不可得。至于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且不得近于善人。況云擾亂乎。除彼諸小鬼神。無侵犯之意。而有樂禪之心者。得近善人。世尊。如是惡魔。假使違我本愿。強欲侵犯擾亂是善人者。我則以金剛杵。殞碎其首。由上墜下曰殞。猶如微塵。言其碎之至也。恒令此修善者。所作如愿。猶非一時而已也。或曰。菩薩當行慈悲。何亦有此惡行耶。當知善者賞之。惡者罰之。是慈悲之道也。若惡者不懲。是縱其為惡。如是忍心害理。婦人之慈。非真慈也。若吾佛之無緣大慈;虼然蛲;蛘刍驍z逆行順行。非常人所能測也。從四卷中。至此。咸示入門方便。修行法則已覺。即諸菩薩萬行。第一科。決定心法。至此能修之心。與所修之法。二皆完備。如行路之人。資糧齊備。即待束裝首途矣。

  三明首楞嚴名證果分。二初明漸次果。二明頓超果。初三。初覺路程次。二請給經(jīng)名。三疑問七趣。初三。初請問。二贊許。三開示。今初。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于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從我輩愚鈍。至獲大饒益。此自敘一向不務正業(yè)?者^光陰。今聞正法。急欲進行。惟覺路中之程次。還未清晰。故復有下文之請問云。修佛三摩提。揀外道小乘之三摩提。未到涅槃以前。至何名為干慧之地。干慧之后。至何名為四十四心。四十四心。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也。加行之后。至何漸次。得修行名目。四十四心。皆方便權(quán)行。不名正修。直至初地。始得修行名目。故古德謂此二句。前后錯簡。應移于三摩提下。蓋未了修行之名義也。真修以后。詣何方所。名為入地中。地中者。第十地中。十地有三分。初分名十地。中分名等覺。后分名圓覺。十地之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不問圓覺者。圓覺即涅槃。路盡更無分歧。故無須問也。如是問已。作禮復位。眼目大開。曰瞪。瞪久發(fā)勞曰瞢。所謂目不轉(zhuǎn)瞬。一心瞻佛。以待開示。其渴仰之極。故有此愚誠之相也。

  二贊許。

  爾時世尊。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為大眾。及諸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于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懸示。即預示。謂未曾修行。先明其路徑也。正修行路。揀二乘偏修行也。謂下文三漸次。及五十五位菩提路。皆成佛之正道也。刳心者。剔其虛妄。唯存一真。待受佛教也。

  三開示。二。初總明修證大義。二別示生還細情。初二。初妄有生滅。二舍妄依真。今初。

  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

  性。謂真如性海。萬法之本源也。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故曰妙。圓明者。圓滿光明。無處不照也。明為性之用。性為明之體。體即用。用即體。體外無用。用外無體。體用如如。不可思議。故曰妙性圓明。離諸名相。名者。相之名號也。相者。名之相形也。相常遷變。無有定所。即緣生諸法也。緣生之法。無有邊際。略則為二。即世界眾生。世界眾生。由因緣變化而生。故曰本來無有。本來是無。而妄以為有。故曰因妄有生。生即有也。有不常有。故曰因生有滅。滅即無也。無非真無。轉(zhuǎn)復有生。是為妄生妄滅。展轉(zhuǎn)相續(xù)。無有已時。眾生常在生死。而永迷妙性。生死不真。故須棄舍也。妙性靡妄。故須修證也。吾佛修證之說。其故如此。非若世間之法。不當舍而舍。不當取而取。成庸人自擾也。

  二舍妄依真。

  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zhuǎn)依號。

  真妄無二體。由真性而起生滅相者。名之曰妄。滅生滅相而還真性者。名之曰真。生滅含二義。一色法生滅。二心法生滅。眾生以心色二種生滅為歸依。今舍生滅心法。而轉(zhuǎn)依于無上菩提。舍生滅色法。而轉(zhuǎn)依于大涅槃。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zhuǎn)依號。

  二別示生還細情。二。初從真起妄明其來路。二斷妄證真就路還家。初二。初總標顛倒。二別釋生路。今初。

  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如來大涅槃者。即究竟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之地也。欲直詣此地者。必修真三摩地。真。揀小乘和外道之偏之邪也。然真定。非有心可做到。以舉心動念。皆乖此定故。是以外道小乘。有心入定。有入有出。非真定也。然心非無因而動。欲心不動。而入真三摩地者。當先識其心之動因。動因。即顛倒也。顛倒者。將自性顛而倒之。作世界眾生。迷己為物。將奴作郎。故曰顛倒。顛倒故動。是以顛倒為動之因也。若轉(zhuǎn)世界眾生。還歸自性。不顛不倒。顛倒不生。則無有動。是為真三摩地。今之修定者。不解方便。直欲壓制其心。要令不動。不知以心制心。愈制愈動也。猶如火車之駛行。不知者。以為車輪活動。欲止其行。即止其輪。饒你有力能止其輪。終不能停車。松則仍動故。智者欲止其輪。先尋動輪之機關(guān)。機關(guān)一閉。則輪之不止而自休歇矣。凡夫謂妄心能動。不知妄心之動。由于外境牽引。外境不空。妄心終不能歇。如發(fā)動機不停。車輪終不能止。若了外境空。妄心自歇。如發(fā)動機停。車輪自止故;騿。即將世界眾生。作自己觀。如何能令世界眾生不活動歟。假使轉(zhuǎn)歸自己后。仍然活動。云何成真定耶。答曰。眾生將自己作世界眾生。是不動而動也。諸佛將世界眾生轉(zhuǎn)歸自己。是動而不動也。何為動而不動。不動而動歟。如人靜坐不動。而觔轉(zhuǎn)脈搖。雖觔轉(zhuǎn)脈搖。而人自謂我不動。此即以身之總相觀。與別相觀之差別也。總觀即不動。別觀即動。以總觀別。即不動而動。以別觀總。即動而不動。凡夫分人分我。有外有內(nèi)。但觀別境。只有動而無靜。若對諸佛法身。自是不動而動矣。諸佛無人無我。無內(nèi)無外。但觀總境。則有靜而無動。若對凡夫萬法。自是動而不動矣。此事又非口說即已。必須終日以世界眾生作自心觀。久而觀成。親證法身。則動而不動之妙自得矣。

  二別釋生路。三。初釋眾生顛倒。二釋世界顛倒。三釋生界變化。初二。初征問。二正釋。今初。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

  欲解眾生顛倒。先發(fā)問端。為解釋之因由。

  二正釋。三。初起倒因緣。二展轉(zhuǎn)相生。三結(jié)成顛倒。今初。

  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fā)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畢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

  真常不變曰性。了了常知曰明。由于性體上發(fā)生明心。蓋覆本明。性明之心圓成故。因明而發(fā)現(xiàn)性境。以有所見之性境發(fā)現(xiàn)故。能緣之妄見亦生。能所未分。畢竟是無。能所已分。畢竟是有。是為從畢竟無。成畢竟有。即由心而現(xiàn)境也。非境為境。名為妄想。妄想是世界眾生的本。此因明發(fā)性。即起信論之業(yè)相也。性妄見生。即起信論之轉(zhuǎn)相也。從畢竟無。成畢竟有。即起信論之現(xiàn)相也。亦即唯識宗。所謂從自證分。起見相二分也。此有。是二乘偏真涅槃。即帶質(zhì)境。非凡夫緣生之有之獨影境也。亦即依他起自性。從自性分別而起少分自性。不同遍計無自性也。亦即大種性。未具形相也。有。謂心也。所有。謂境也。此為現(xiàn)在世。追想“此有所有”之來因。則了無所得。故曰。“非因所因。”此為過去世。再思此有所有。將來歸于何地。亦無處所。故曰。“非住所住。”此為未來世。三世遷流。生住異滅。四相隨生。則世界眾生成矣。為來無所因。去無所住。故曰了無根本。即本此無住之“有。”建立諸眾生。本此無住之“所有。”建立世界。其世界眾生顛倒之因緣如此。此釋眾生而兼說世界者。以世界與眾生并起。非世界不顯眾生。故并言耳。

  二展轉(zhuǎn)相生。三。初因迷起惑。二因惑造業(yè)。三因業(yè)受報。今初。

  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從圓明本體。別起一見。如捏目生華。障自本明。故曰迷。迷本圓明。而虛妄生。虛妄者。謂有法遷流不停也。生滅不停。無有定相。故曰。妄性無體。如石火電光。不同燈火有所寄托。故曰。非有所依。以知妄無體故。將欲復真。如久動必思靜。妄有不常。若任其消滅。不起復真之念。則自歸真際矣。所謂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此如水上之泡。勢力盡。自然歇滅。泡滅即歸真水故。即此妄性無體。非有所依。故欲舍妄歸真。其不知真非取而得。妄非舍而離。舍妄取真。如避溺投火。從迷積迷。展轉(zhuǎn)成妄。妄性本真。即此一念欲真之心。妄上生妄。故曰。欲真已非真真如性。眾生生死不斷。皆由舍妄取真。離苦趨樂之所致。當知真真如性。非取能得。亦非舍能得。不可得中這么得。

  二因惑造業(yè)。

  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zhuǎn)發(fā)生。生力發(fā)明。熏以成業(yè)。

  非真求復。(分別智相。)宛成非相。(相續(xù)相。)非生非住至展轉(zhuǎn)發(fā)生。(執(zhí)取相。)生力發(fā)明。(計名相。)熏以成業(yè)。(起業(yè)相。)非真求復者。即于現(xiàn)前已生之法。求其不生。生而未滅。暫住之法。求其不住。于能緣之心。求其不心。于所緣之法。求其不法。其乃生住心法。雖非圓真。卻是分真。于分真上。復起不生不住。不心不法。其不知不生不住。不心不法。即非生非住。非心非法。故曰。宛成非相。此處但言生住。不言異滅。古德云。以生住攝異滅。以心法攝身受。可不必如此。須知從畢竟無。成畢竟有。此為生相。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此為住相。此處非生。即滅相也。非住。即異相也。自己識法不真。反怪經(jīng)文缺落。又非心非法。即從心法轉(zhuǎn)生之妄心妄境。認為四念處之身受心法。又錯矣。此處敘世界眾生生起。非敘修行之法故。舍生住心法。而求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即從生住心法。展轉(zhuǎn)發(fā)生非生非住非心非法。故曰。展轉(zhuǎn)發(fā)生。生力者。即生非生住心法之念得力。習氣充足。發(fā)現(xiàn)非生住心法。故謂之明。此非相熏于八識真性。轉(zhuǎn)成將來非生住心法之業(yè)種。非生住心法。即緣生法。緣生即不生。緣生無性故。曰非生非住非法非心。眾生之生因成于此。熏以成業(yè)。即起信論之起業(yè)相也。

  三因業(yè)受報。

  同業(yè)相感。因有感業(yè)。相滅相生。

  業(yè)因雖具。若無業(yè)緣。不生現(xiàn)行。如種子。非水土緣。不生芽故。同業(yè)者。非真求復之業(yè)也。感。謂吸引義。即同氣相求。同聲相應也。人與人同業(yè)。畜與畜同業(yè)。是以人生人。畜生畜。皆同業(yè)相感也。有此感業(yè)。如磁石吸鐵。如蟻赴膻。自然相應。即中陰趨同業(yè)之父母而受生也。相滅相生。謂此生滅。復成后生也。此即起信論之業(yè)系苦相。眾生顛倒至此成矣。

  三結(jié)成顛倒。

  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眾生顛倒。分兩節(jié)而成。先成生住心法。后成非生住心法。諸佛轉(zhuǎn)依。亦分兩節(jié)而轉(zhuǎn)。由凡夫至小乘。由小乘向大乘。如是而來。如是而去。名為就路還家。

  二釋世界顛倒。二。初征問。二正釋。今初。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

  欲釋世界顛倒。先自征問。欲令聞者得其頭緒。有所注意也。

  二正釋。二。初釋界倒。二釋世倒。今初。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是。為指法之詞。有。謂心也。所有。謂法也。心于法境上。妄生東西南北之見。東西各別南北不同。故曰。分段妄生。因此四方之界立。無中生有。故曰顛倒。

  二釋世倒。

  無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

  因。謂生因也。住。謂住處也。非因所因者。察其能有之心。與所有之法。皆無來處。如水上之起泡。不從外來。故曰。非因非所因也。無住所住者。再思其能有之心。與所有之法。將來所止之處。亦不可得。如旋火輪。無有盡處。有。無住。所有。亦無住。故曰。無住所住也。無生因。即過去世無窮也。無住處。即未來世無窮也。有所有。即現(xiàn)在世遷流不住也。以不住故。昔日之過去。即后日之未來。昔日之未來。即今日之現(xiàn)在。昔日之現(xiàn)在。即今日之過去。后日之過去。即今日之現(xiàn)在。后日之現(xiàn)在。即今日之未來。后日之未來。即昔日之過去。如是過去。復有過去。未來猶有未來。三世無窮。皆因現(xiàn)在之有所有。遷流不住。而成三世。四方。十二種境界也。眾生顛倒有總結(jié)。世界顛倒有別結(jié)。以有別結(jié)故。無須總結(jié)。此是文法變化。未可謂此文有缺也。

  三釋生界變化。四。初世界涉變成十二妄想。二妄想流變成十二業(yè)種。三業(yè)種輪轉(zhuǎn)成十二類生。四詳釋十二類生因緣。今初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

  三世與四方交相組織。而生變化。變化者。從無變有。以一化多也。以方涉世。則有東方過現(xiàn)未。南方過現(xiàn)未。西方過現(xiàn)未。北方過現(xiàn)未。如此變化。成十二境界。以世涉方。則有過去東南西北,F(xiàn)在東南西北。未來東南西北。亦變化成十二境界。云何世界變化。而成十二類生歟。從十二種世界。生十二種妄心。為十二類生之真因。

  二妄心流變成十二業(yè)種。

  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yè)性故。十二區(qū)分。由此輪轉(zhuǎn)。

  由十二世界。生十二知見。則知見滿于世界矣。亦各世界中。皆有知見心矣。因此世界動。則知見心即覺得有聲。尋聲則見色。染色則有香。取香則有觸。合觸則有味。戀味則思前五而知法。一世界如是。一一世界皆如是。各別紛起。無有頭緒。故曰六亂。世界中本無六塵。而妄起此想。故曰妄想。由有此六塵故。于妙圓中。黏湛凈性。成六根業(yè)性。業(yè)性者。業(yè)即塵垢也。六根是六塵而成故。常與六塵相應。為業(yè)報之主。前業(yè)正報。后業(yè)又生。展轉(zhuǎn)無盡。故曰業(yè)性。業(yè)性由十二區(qū)分成故。于十二區(qū)分中輪轉(zhuǎn)不息。六亂妄想。熏凈性成業(yè)性。業(yè)果相續(xù)。輪轉(zhuǎn)不息。十二區(qū)分。即下文虛妄輪回。雜染輪回。乃至怨害輪回是也。灌頂疏。謂六境六情。共成十二區(qū)。非也。

  三業(yè)種輪轉(zhuǎn)成十二類生。

  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轉(zhuǎn)。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本有之法。唯正智真如。圓融無礙。正智即色之性。真如即心之性。由心色而起聲香味觸。共成六塵。聲香味觸。六塵之略言也。色是實有。法心是虛無。皆無變化。其變化者。即聲香味觸。十二變者。謂此六塵。隨十二區(qū)分而變。即有十二種六塵。即十二類生所見六塵各各不同也。窮即盡也。十二相變盡。復轉(zhuǎn)頭來。故曰旋復。如世間之十二生屬。亥盡復轉(zhuǎn)子。有如車輪十二齒。一旋有十二相。乘此輪轉(zhuǎn)之相。成十二種眾生。此十二種相。即一法。于一法妄計十二相。有十二類生。故有十二種六塵。故曰顛倒。以下卵胎等。即十二生相也。卵以想生。想謂虛想。未曾交會也。凡屬卵生。皆無陽器。以氣分交結(jié)而生。但有交想。實不能交故。胎因情有。互相滋染。綢繆不解。曰情。想已成就。正交會時也。凡屬胎生者。皆以陰陽器會。精血交結(jié)而成故。濕以合感。陰陽氣合。而有情無想。感此濕氣而成生。謂情想已盡。而交未散時。惟此合相。感其同業(yè)而成濕生故;噪x應。化謂變化。以此身而變成彼身。謂前想情合皆無。唯交會分離之時。厭故趣新之相。招引同業(yè)而應生故。此為現(xiàn)在四生相也。四生相。以情想為本。情即色。世人謂情愛曰好色故。濕以合感。即想之盡相。未交合時名想。已交合時即不想故。化以離應。即情之盡相。已合為情。分離時即情盡故。于是復于已過去之四生。分起兩種妄想。一心。二色。心即想也。謂色是有色。想是無色。復謂心是有想。色是無想。是為第二過去四相。復于過去四相。對待未來。生起四種非相。本無此相。而作此想。故為非也。此為第三未來四相。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未來虛無。故不復有第四迭也。又四方不動。是陰相也。三世遷流。是陽相也。以陽涉陰。則成十二男相。以陰涉陽。則成十二女相。三四四三。各成十二類。是以十二生中。各有男女二相也。

  四詳釋十二類生因緣。二。初別釋。二總結(jié)。初十二。初卵生因緣。乃云非無想。今初。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回。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沉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zhuǎn)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世界。即心所有法也。三世四方流變有十二種區(qū)分。起十二種妄心。成十二類生之生緣。虛妄輪回。即第一區(qū)分也。虛妄者。世界由眾緣和合而成。將合。未合之間。世界未成。故曰虛妄。輪回者。即虛妄之相。遷流不住。以由世界。有此虛妄輪回之相。故妄心于相作想。妄心者。前文非真求復。宛成非相之心也。下皆同此。想者。想其眾緣欲合。先從本位而動。于動生想。動無所動。故名動顛倒。然眾緣雖未合。而眾緣之氣分已交結(jié)。動心和合此氣分。復生亂想。氣體輕浮。始則乘虛上飛。終則力盡下沉。飛非頓飛。漸次而飛。則有種種飛相。沉非頓沉。漸次而沉。則有種種沉相。飛中有飛。沉中有沉。沉而飛。飛而沉。如是總有八萬四千飛沉亂想。凡一種妄想心。與一種氣分交結(jié)。則成一種卵羯邏藍。此云凝滑。即卵之初生相也。由有此卵。而生卵生。生復生卵。生生不已。故曰。流轉(zhuǎn)國土。卵生有八萬四千種。不能一一盡說。略出數(shù)種。以資表率。魚是下沉之卵生也。鳥是上飛之卵生也。龜蛇是沉而未沉之卵生也。鵝鴨等。是飛而未飛之卵生也。如是卵生。豎窮橫遍。故曰充塞世間。

  二胎生因緣。

  由因世界。雜染輪回。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流轉(zhuǎn)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雜染者。眾緣聚合曰雜;ハ嘧讨蝗。緣生第二相也。妄心得眾緣聚合。自謂遂其所欲。其實欲無所欲。故曰欲顛倒。欲即情也。胎因情有。其義在此。以此欲心。和合于滋潤之相故。復起種種橫豎亂想。滋。謂精液也。初由上而下。是為豎相。下則鋪張。成為橫相。豎非頓豎。漸次而豎。則有種種豎相。橫非頓橫。漸次而橫。則有種種橫相。橫中有橫。豎中有豎。有橫而豎。豎而橫?偝砂巳f四千橫豎亂想。凡一種妄想。與一種滋相結(jié)合。成一種胎遏蒲曇。此云庖。即胎之初相。對卵則成第二相。由有胎故。而生胎生。生復成胎。生生不已。故曰流轉(zhuǎn)國土。人為胎之豎相也。畜為胎之橫相。龍仙為可橫可豎之胎相也。大地無處不有胎生。故曰充塞世間。

  三濕生因緣。

  由因世界。執(zhí)著輪回。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尸。流轉(zhuǎn)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執(zhí)著者。眾緣合而正有勢力之時。各不相舍。緣生第三相也。妄心于眾緣合久。而暖氣生。遂為樂趣。趣無所趣。故曰趣顛倒。以妄心和合于暖。暖即陽氣也。暖有種種翻覆之相。翻覆。即升降回環(huán)之義。翻非頓翻。漸次而翻。故有種種翻相。覆非頓覆。漸次而覆。故有種種覆相?倓t有八萬四千。故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凡一妄想。與一暖氣交結(jié)。成一濕生蔽尸。此云凝結(jié)。即濕生之初相也。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生死不已。故曰流轉(zhuǎn)國土。含蠢者。蜎飛之類。乘暖氣翻轉(zhuǎn)向上而生也。蠕動者。蠕蠕而動。無足之蟲。常處泥土之中。乘暖氣覆反向下而生也。如是濕生。生滿國土。故曰。其類充塞。

  四化生因緣。

  由因世界。變易輪回。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zhuǎn)國土。轉(zhuǎn)蛻飛行。其類充塞。

  變易者。執(zhí)著力盡。變成分離。緣生第四相也。妄心已知眾緣之合非真合。而作假想。假無所假。故名假顛倒。以此假心。離故合新。和合新法謂之觸成故。復生種種新故亂想。故觸已去。新觸復來。來不頓來。漸次而來。故有種種趨新之相。去不頓去。漸次而去。故有種種厭故之相?倓t有八萬四千。故成八萬四千亂想。凡一種妄想。與一種觸相交結(jié)。成一種化生羯南。此云凝厚。即化生初相也。如是故有化生。流轉(zhuǎn)國土。轉(zhuǎn)蛻飛行。即其類也。如雀入水化為蛤。蜣脫殼化為蟬。飛化為行。行化為飛也。舍故從新。故曰轉(zhuǎn)蛻;鷶(shù)多。舉其所知者。以該其余耳。以上四生。乘世界緣。生現(xiàn)在四相。卵為將生相。胎為正生相。濕為生已相;癁榉蛛x相。世界之相。至此已盡。以下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四生。屬緣離相。即從現(xiàn)在而想未來也。

  五有色生因緣。

  由因世界。留礙輪回。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zhuǎn)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此于境界生有色想也。留礙者。欲離而未能。緣散之初相也。眾緣初散。欲散未能。妄起障念。障無所障。故曰顛倒。以此障心和合昭著之障相。故有種種精華耀彩之亂想。八萬四千心想交結(jié)。乃有有色羯南。即有色生之初相也。展轉(zhuǎn)相生。故曰流轉(zhuǎn)國土。福吉曰休。禍兇曰咎。善知吉兇。故曰精明。古德謂精明是日月星辰。蚌珠螢火等類。余謂未脫身形。一切仙家。亦是類也。

  六無色生因緣

  由因世界。銷散輪回;箢嵉构省:秃习党砂巳f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zhuǎn)國土?丈N沉。其類充塞。

  此于心上生無色想也。銷散者。眾緣分散。相去已遠。莫知所之。此緣散第二相也。妄心于境生想。謂先前為有。今日忽無。為彼所惑;鬅o所惑。故曰顛倒。以此惑心和合此暗無所見之相故。乃有種種陰隱之相。從初至著。變化萬端?偝蓙y想八萬四千。心境交結(jié)。成無色生之羯南。即無色之初生相也。生生不已。故曰流轉(zhuǎn)國土?丈⑾。謂空亡滯寂之徒也。略舉一二。以該其余;蛑^無色。不應稱羯南。有謂無色。但無顯明之色。而有幽暗之色。凡眼不見。非真無也。余謂空散消沉。各呈其相也。以空有空相。散有散相故。不得以空散消沉作斷滅想。亦不得謂另有他色?丈⑾林。與諸有色之生無異。凡夫著有故。只見色中諸相。不見空中諸相也。此類色相雖無。心想不無。緣盡轉(zhuǎn)生故。又此十二類生。凡是生法。皆在其中。乃至虛空大地。皆是生法。非本來有者。統(tǒng)歸十二類生。非但有情也。

  七有想生因緣。

  由因世界。罔象輪回。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jié)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zhuǎn)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此于心上生有想想也。罔象者。法之遺跡也。謂色相雖無。遺跡尚存心中。此緣散第三相也。妄心于罔象作影相想。其實影無所影。故曰顛倒。以此影心和合此所憶之境。故有八萬四千潛結(jié)不解之相。成八萬四千亂想。想相交結(jié)。成有想生羯南。即有想之初生相也。生生不已。故曰流轉(zhuǎn)國土。神鬼精靈。略舉其類也。人死。精神不散。曰神。鬼。畜物年久不死曰精靈。神鬼以想為身。無分段相故。凡夫不能見。而彼自謂有身。如人夢中意往他方。其實已離自身。而自猶覺有身也。

  八無想生因緣。

  由因世界。愚鈍輪回。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zhuǎn)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此于境上生無想想也。愚鈍者。無知曰愚。呆滯曰鈍。際此法塵影相亦無?绽卫味鴽]撈摸。既無所知。而又未能轉(zhuǎn)變。故曰愚鈍。此緣散第四相也。心于無知而作癡想。癡無所癡。故曰顛倒。頑。亦冥頑無知之相。以此癡心和合頑相。故有種種枯槁亂想?蓍隆V^知識衰落之義。如此亂想。由始至終。分齊頭數(shù)。八萬四千。故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想相交結(jié)。則成無想羯南。即無想之初生相也。生復續(xù)生。故曰流轉(zhuǎn)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者。此如外道修行。專意壓治妄想不起。心如枯槁。如是枯槁之精神堅凝而成土木金石之類。如華表生精。望夫成山。眾緣分散之相。至此已竟。更無相可現(xiàn)。亦無想可生。此何時耶。非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之時乎。此時若將無所知之念放下。則去佛不遠矣。無奈懸?guī)r不敢撒手。別尋他路去也。以下四生類。即從生滅法上。回顧生前。更起非生非滅之法。亦即于情想之初。生非情非想之心也。此四生雖說在末后。義實在先前。即過去四相。由現(xiàn)在而未來。由未來而過去。先前而說在末后者。過去無相。必假未來之相。相待相引而生故。如人之生后。從此人身。而說生前非人身也。

  九非有色生因緣。

  由因世界。相待輪回。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zhuǎn)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此于非境上。生有色想也。相待者;ハ鄬Υ病R晕磥碛邢嘀木。待起過去無相之心境。無相本無。相待而有。此為過去第一相也。妄心于此相待不實之相。而作偽想。偽無所偽。故曰顛倒。染。謂戀著不舍之相。以此偽心和合染著之相。故有種種因依亂想。因依。即附托義也。如是亂想。始終分齊。有八萬四千。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想相交結(jié)。非有色相成色之類生。羯南。即非有色之初生相也。世界相待不已。非有色生亦不已。故曰流轉(zhuǎn)國土。水母。以水沫為身。非有色而成色也。以蝦為目。相待而行也。非此一種。其類甚多。故曰充塞。此即正智上帶妄知。正智本非生相。因帶妄故。非生而成生也。

  十非無色生因緣。

  由因世界。相引輪回。性顛倒故。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zhuǎn)國土。咒咀厭生。其類充塞。

  此于非心上生無色想也。世界相續(xù)。前引后隨。故有相待輪回。此為過去第二相也。由因世界。有相引輪回之相故。妄起性想。謂此相引即是生性也。性無所性。故曰顛倒。咒謂怨言。不欲生也。以此咒心和合于相引之相。故有八萬四千前呼后召之亂想。呼召。即咒咀也。想相交結(jié)。故有色相。無色羯南。謂無色之色羯南。即非無色之初生相也。八萬四千相續(xù)生起。故曰。流轉(zhuǎn)國土。咒咀厭生。謂中陰眾生。未見同業(yè)之時。暗冥之苦難受。故咒咀厭生也。此類甚多。故曰充塞世間。中陰生。前身已去。后身復來。正是相引輪回也。指掌云。書符來仙。念咒催鬼。皆此類攝。試問來仙催鬼。與生類有何關(guān)涉乎。此即真如上帶生相。真如熏無明。名為咒詛厭生。無明力強故。無可如何耳。

  十一非有想生因緣。

  由因世界。合妄輪回。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回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zhuǎn)國土。彼蒲盧等。異質(zhì)相成。其類充塞。

  此于非心上生有想想也。合妄者。諸法合成妄性也。如五大種性。合成一性。合成之性非真。故曰妄。即前文將欲復真。宛成非相義也。亦起信論。從三細成六粗之時也。此為過去第三相。以世界有合妄輪回之相故。妄心從之起罔想。罔謂有影無形也。罔無所罔。故曰顛倒。以罔心和合于諸性異合之相。故有種種回互亂相;鼗。謂互相回環(huán)相掩映也。如是回互。從始至終。有八萬四千相。成八萬四千亂想。想相交結(jié)。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此謂初生相也。偏真之見未成其想。故曰非有想。今得妄相。乃成其想。眾生之妄想始于此。相生不已。故曰流轉(zhuǎn)國土。蒲盧。亦名蜾蠃。細腰蜂也。詩曰。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注云。螟蛉。青桑蟲也。蜾蠃。運泥作房。負桑蟲于其中。咒祝七日;癁榧鹤。此曰異質(zhì)相成。即其義也。此類甚多。故曰充塞。舉一以該余也。此從正智起妄想。非生而成生。故曰異質(zhì)相成。

  十二非無想生因緣。

  由因世界。怨害輪回。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zhuǎn)國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此于非境上生無想想也。怨害者。由真合妄。以妄奪真。如四大性合成草木身。草木成。則不見四大。以草木身奪四大性也。喻如朱墨合而成紫。紫色成。則不見朱墨。以紫奪朱墨也。此為過去第四相。即緣生種性成時也。由因世界。有此怨害輪回相故。妄起殺想。殺無所殺。故曰顛倒。怪。謂奇異也。素無此事。今忽有之。故曰怪。以殺心和合于怪相。故有食父母相。食不頓成。故有種種差別分齊亂相。成八萬四千亂想。想相交結(jié)。非無想類生焉。無想之幻相。包隱想心。乃成其想羯南。此初生相也。相續(xù)而生。故曰流轉(zhuǎn)國土。指掌按孟康曰。土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絕其類。使百祀皆用之。破鏡如貙。而虎眼。貙。音宇。猛獸也。今云鳥者;騻髯g成誤耳。此從真如起幻相;孟嗌w覆真如。故成食父母相。

  以上四相。乘世界因相而成。相待輪回。即前文生力發(fā)明義。相引輪回。即前文熏以成業(yè)義。合妄輪回。即前文同業(yè)相感義。怨害輪回。即前文相滅相生義。由此因義已成。接前胎卵等四。即世界現(xiàn)生相也。有色等四。即世界未來相也。以是可知。卵胎濕化。因于非有色等四。非有色等四。又因于有色等四。有色等四。又因于卵胎等四。是為前文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回顛倒相。是有十二類生也。觀此十二類生。似無終始。若依凡夫。則以非有色非無色為始。以有想無想為終。是故凡夫修行。返妄歸真。首斷妄想。即非有想。非無想。不從非有色非無色斷起者。以非有色非無色。是凡夫真因。非可斷。亦無由斷故。乃至有想無想斷時。妄心頓歇。則非有色非無色二生。復成是有所有。若自度住此不進。則名小乘涅槃。若自他俱度。至此則名十回向菩薩。若更向前進。即為登地菩薩。將此有所有融通。復成畢竟無。是為等覺。復以金剛智。斷前所斷之無相盡。是為成佛。此有所有。本是真如。因分而成妄。滅妄故。還成真。是故本經(jīng)前文說。眾生十類。即依還滅說也。此說十二類。乃依生起說也。金剛經(jīng)云。若卵生。乃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其中無非有色。非無色二類。即從還滅而說也;蛟。十類者。除空散消沉。與精神化為土木金石二類。非。空散消沉。即以空散消沉為生。非不生故。土木金石。亦以土木金石為生。非不生故。又空散消沉。是無色類。土木金石是無想類。經(jīng)除非有色。非無色二類。彼除與經(jīng)文不同。是未了十類與十二類不同之要點也。

  二總結(jié)。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經(jīng)云。一切業(yè)障海。皆從妄想生。觀此十二類生。益信矣。此十二類生。該盡三界有情無情生相。不得但謂有情也。無情亦生相故。不可置無情于生相之外。世界是眾生依報。眾生是世界正報。離眾生別無世界。離世界別無眾生。是故依世界。則名十二區(qū)分。依眾生。則名十二種類。是以十二種類。該盡三界生相。又有情可化成無情。如精神化為土木是也。無情亦可化為有情。如土塊成梟是也。如是有情無情。唯妄想升降之異。其體無異也。再表示之。

  生從想起。卵由想生。想為十二類生之本。想心不歇。生死流轉(zhuǎn)。周而復始。無有了期。是故佛度眾生出生死。先滅妄想。想滅。則生因斷。滅至無想。則生相盡。生相盡。則非有色非無色轉(zhuǎn)成不生之真如正智。名為成佛。是故生起。轉(zhuǎn)真成妄。成十二類生。還滅。轉(zhuǎn)妄成真。只有十類生。

  古德解此十類與十二類。謂除無色。無想。非也。

 。凼惿疬滅表]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妙心疏卷第七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