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傳止觀四念住之會通(二)

  南北傳止觀四念住之會通(二)

  對“根本乘”的止觀四念住,我們固然應當贊嘆隨喜,但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忘失無上菩提心。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果報,自己過去生沒有栽培,以至于今生碰不到大乘善知識教導我們修學止觀四念住的方法。對這樣的果報不滿意,可以從因地去重新栽培;切莫只是怨天尤人,期待他人的救贖與護持,而不知檢討自己。應當想想自己過去生是否有為佛教、為眾生付出過,憑什么坐享其成!難道我們就不能為現(xiàn)在的漢傳佛教及眾生付出努力嗎?。

  漢傳大乘佛教今天受到南傳佛教的沖擊,要如何振興?應當先從充實自己開始!我們應該認真地修學止觀四念住,有了證量才能站得住腳而堅信大乘真是佛語,也才能建立起他人的信心。

  如何令南北傳佛教“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呢?我想答案就在深入學習《瑜伽師地論》及認真地修學止觀四念住。因為《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從凡夫地說到共三乘的聞思修地、聲聞、緣覺、乃至菩薩十地,是一部涵蓋了大小乘、南北傳所有的境行果的大論。深入學習之后,明白了全面的佛法以及修行的道次第,就再也不會說出那些自贊毀他或人云亦云的話。而想要修學止觀四念住,更要深入學習《瑜伽師地論》!因為彌勒菩薩大慈大悲,這部論中詳細的說明了轉(zhuǎn)凡成圣過程中所有修行上會遇到的困境與障礙、資糧以及方便,堪稱是修行的百科全書。

  不過多年來我一直在思惟一個問題:玄奘大師是為了《瑜伽師地論》才到印度去,但是為什么當玄奘大師往生后,窺基大師、圓測法師,這些法師只是偏向弘揚法相唯識的論典;而《瑜伽師地論》,不但沒有人弘揚,更沒有人依照來修行。乃至到了近代雖然有歐陽竟無及韓清凈居士對于本論的研究,但是還沒有人依這樣子來修止觀,一直到恩師妙境長老。由于恩師過去并未遇到弘揚四念住法門及《瑜伽師地論》的善知識,所以他可以說是一位開創(chuàng)者。這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非常的辛苦。個人以為,除了追思他老人家的法乳恩深之外,不應該只是在他的庇蔭之下自了,而忽略了其他苦難的眾生。誠如恩師所言,他只是開了一條路而已,后繼者還有許多許多未完成的事,在此,期待所有的同學能夠發(fā)心,一起為佛教、為眾生而努力。

  唯有透過修學四念住,才能正念正知地活在當下,才能調(diào)伏煩惱,才能提升生命,才能住持佛法。智中修學《瑜伽師地論》所著重的,并不在于那些法相很多,或是專談唯識的部份;當然菩薩地中也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入好好學習的,如菩提心品、六度四攝等等。但主要的是在修所成地、聲聞地中的四念住,止觀實修的部份。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攝異門分”中,明白的指出:以“奢摩他止”和“毗缽舍那觀”為攝受處,并且指示“身念住”為入手處。經(jīng)文說:“言梵行者:謂八圣支道,及與遠離非正梵行習淫欲法。又言安住余梵行者:謂三十七菩提分法,彼由三處之所攝受:謂由奢摩他故,由毗缽舍那故,由修身念故。如其所應,彼自性故,彼品類故。此中信、念,俱通二品。”

  而馬哈希內(nèi)觀禪修的方法是保存完整的上座部修觀法門,也是以“身念住”為入手處,修學四念住。經(jīng)由內(nèi)觀的修習,能令行者心智變得安定、清明而又敏銳,而不再隨著境界、煩惱而起慣性的連鎖反應。這種專注力及觀照力的培養(yǎng),是修學佛法、實踐佛法的必要基礎,這是很值得我們?nèi)W習的。

  不過這樣的直觀,不是容易的事。舉例來說,妄念太多根本無法觀照標名,開示時提問。對于初學的人在次第上四圣種、六隨念、五停心(止資糧前行方便),還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瑜伽師地論》中所謂的二道資糧,是我們必須具備的。

  “內(nèi)觀”是巴利文vipassanā的中譯,或音譯為“毗婆舍那”、“毗缽舍那”。巴利文vip assanā,的字面意思是“清楚地看”、“以種種方式觀察”,但是在巴利圣典中有深層的宗教實踐意含,《無礙解道》即是如此定義的:“觀是隨觀無常的意思,觀是隨觀苦的意思,觀是隨觀無我的意思。”這個定義為后來的巴利注疏所沿用,如法護的《清凈道論大疏鈔》說:“觀察諸法的無常等種種行相,故為‘觀\’,慧有此名!

  依于緣起的道理,可以開演出二乘的無常、無我的三法印,以及大乘畢竟空的一實相印;所以能夠隨觀苦、無常、無我,也必定能隨觀一切法畢竟空、無相、不可得。只是,聲聞人所觀照的無我,以龍樹菩薩看法僅為“毛孔空”,而大乘遍緣一切法所觀照的空是有如“太虛空”,在這里是可以會通而沒有矛盾的。

  如果照馬哈希禪法能夠觀照而慢慢經(jīng)驗到所謂的十六階智,那么能這樣子觀照到無常、無我,那是否也同樣能夠觀照到空呢?

  智中仍然在學習,這次只是一個經(jīng)驗分享,試著盡量先放下自己漢傳大乘的成見、立場,好好學習內(nèi)觀禪修,然后擷取南傳實修之經(jīng)驗再予以二道資糧會通。所以呢,我會采取以下這樣的一個融合。

  問:何等名為涅槃法緣,而言闕故、無故、不會遇故不般涅槃?

  答:有二種緣。何等為二?

  一、勝;二、劣。

  云何“勝緣”?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nèi)如理作意。

  云何“劣緣”?謂此劣緣乃有多種。

  謂若[一]自圓滿、若[二]他圓滿、若[三]善法欲、若[四]正出家、若[五]戒律儀、若[六]根律儀、若[七]于食知量、若[八]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九]正知而住、若[十]樂遠離、若[十一]清凈諸蓋、若[十二]依三摩地。

  云何名為“二道資糧”?

  嗢柁南曰:“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覺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舍莊嚴!

  謂若[1]自圓滿、若[2]他圓滿、若[3]善法欲、若[4]戒律儀、若[5]根律儀、若[6]于食知量、若[7]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8]正知而住、若[9]善友性、若[10]聞正法、若[11]思正法、若[12]無障礙、若[13]修惠舍、若[14]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自他圓滿:自圓滿,在我們講起來多數(shù)已經(jīng)是果報上的定局,所以不予以討論,而他圓滿則有賴于如理如法的道場及禪修中心。

  善法欲:善法欲就是想要得圣道的意愿,這的確得看個人過去生的栽培及今生的努力。

  戒律儀:(受持八關齋戒)

  禪修期間為了凈化身心,必須棄舍世俗的欲樂和作為,藉著戒律(禪修規(guī)約)來保持我們身心的清凈,是達到內(nèi)觀正定及智慧的首要步驟。因此行者必須受持八關齋戒(出家人則比照出家戒律),而在禪修中心這樣的環(huán)境保護下,是比較容易持戒清凈的。

  根律儀:

  謂防守正念,常委正念。眼見色已,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廣說乃至意知法已,不取其相,不取隨好。若依是處發(fā)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是處修行律儀。防守根故,名修律儀。

  云何名為“行平等位”?平等位者:謂或善舍、或無記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善防護已,正行善舍無記舍中,由是說名行平等位。

  馬哈希內(nèi)觀禪修的方法,是在境界現(xiàn)前時,去觀照當下最顯著的現(xiàn)行法,然后只是“標名”而不去分析、評估,如此即是舍受。每當見到、聽到、聞到、嘗到、觸到或想到,都要清晰地加以觀照,并且給予標記:“看、看”、“聽、聽”、“聞、聞”、“嘗、嘗”、“觸、觸”、“想、想”。不論這些身、心(色、名)現(xiàn)象是是好,是壞,不去期待或控制,只是處之泰然,單純地觀照或標記,不被牽涉進去或參預,乃至繼續(xù)聯(lián)想或價值判斷,都能全然的舍受。的確凡夫是必定受一切法的,但如果能不起分別,不因分別而起愛憎的舍受,就能將“愛、取、有”停下來。

  根律儀及正知而住的部分在古代是不必詳加說明的,但是現(xiàn)代呢因為欲重、速度太快,根本無法正知而住,還卻以為可以一心好幾用,那么是很難去體會及實踐的。一般完全不修止觀的人呢,我執(zhí)重、貪欲強、放逸慣了,心是粗糙得不得了,六根永遠是向外攀緣,隨時都在保持警備,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占便宜、或是滿足自己欲望的機會。

  根律儀的部分就是我們觀照到最明顯的現(xiàn)行法以后,只是標記而絕對不去進一步的思惟、分析、推敲…,所以呢,我們現(xiàn)代人想要能夠做到二道資糧,非得要靠禪修中心。到禪修中心來禪修,一般在家或到寺廟,到一般寺院都幾乎不可能。

  食知量:

  在禪修中心的飲食,一切由外護準備,以清淡不令行者起貪心為宜,如護持者準備的食物過于豐盛,行者也要能夠自我約束,警惕自己吃七、八分飽即可。食過飽則氣滿盈身,尤其會障礙觀察腹部起伏,但也不可刻意減食,若過饑則容易氣虛、昏沉。

  飲食時專注而放慢,正知而住,盡可能觀照、標記所有現(xiàn)行的動作與覺受,的確有助于防止食不知量與散亂。

  覺寤:

  覺寤瑜伽者,謂如說言:于晝?nèi)辗?經(jīng)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于初夜分,經(jīng)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凈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脅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至夜后分,速疾覺寤,經(jīng)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

  在緬甸馬哈希系列的禪修中心,的確是只睡中夜,而整天除了早齋跟午齋,其他時間是連續(xù)交替的坐禪一小時、行禪一小時,是非常符合《瑜伽師地論》所說的覺寤瑜伽。這與我們漢傳傳統(tǒng)的禪修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漢傳傳統(tǒng)的禪修方式是坐香很長而經(jīng)行很短,并且多數(shù)是用快步跑香,這樣不但不符合一般所說的“動靜相生”的道理。而且在跑香時,是很難維持正知而住。有時更因經(jīng)行的時間過短而急著上廁所、喝水,甚至散心雜話,而弄得心非常散亂。

  注意起、進、落的慢步行禪,對于坐禪是有幫助的,除了有調(diào)和氣血的作用之外,更能夠攝心不亂。此外,行禪也有助于訓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觀照。

  正知住:云何名正知而住?

  一、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二、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三、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四、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五、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而住。

  六、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

  七、于覺寤時正知而住。

  八、若語、若默正知而住。

  九、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恰宓禪師在清凈菩薩學處印行之《恰宓禪師禪修開示錄》中一再強調(diào):“日常生活當中的一舉一動,都必須保持醒覺正念觀察,佛陀在念住經(jīng)中,特別專門在一章里面講到觀察日常生活,這章的名稱意思是徹底的醒覺,或是完全的了悟。佛陀在這一章特別強調(diào)修行者在日常生活當中,每一舉動都必須正念觀察,不管是行、住、坐、臥、吃飯、睡覺,在自己的房間、浴室、廁所,每一舉一動都是修行者不應該放過的。因為正念觀察日常生活的舉止行動,對于開悟真理非常重要,這也就是我們之所以時時強調(diào)大家必須保持正念,觀察日常生活的每一項舉動,而且要越來越慢、越觀越細心。”這的確是在我們漢傳禪修中所忽略的,不過離開了禪修中心,想要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講求速度的社會是很難辦到的。

  以上是智中很粗淺的依于《瑜伽師地論》來融攝南北傳,希望對于我們現(xiàn)代的佛教徒有所啟發(fā),野人獻曝,唯誠心爾。希望見聞者,能夠本著不忍眾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悲心,站在這個基礎上,予以發(fā)揚光大。當然更歡迎諸位的批評與指教。

  人的一生有如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智中深感學佛、出家都晚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的時候只知追求榮華富貴,而不能修學圣道來攝持根身。近來面對色身的衰弱,深感歲月不饒人,似乎應該步入秋收冬藏之際。有感于漢傳佛教的衰微,未來仍然以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為使命。

  個人以為學習弘揚瑜伽師地論及修學四念住止觀,是漢傳佛教的未來;因此,除了自己努力用功之外,如果福德因緣具足,更希望能依著二道資糧里面所說之條件,成就一個如理如法的禪修中心,與大眾一起修學覺寤瑜伽。

  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實修的善知識太少,現(xiàn)有的禪師多數(shù)是如班迪達禪師所謂的〝note book teacher〞,而言教興訟,身教者從。因此當務之急在于先編輯禪修手冊,以及建設如理如法的禪修中心,才能逐漸培養(yǎng)人才。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