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第八十
宗鏡錄卷第八十
夫入此宗門。云何了一切法如化。
答。以萬法無體。名相本空。無而忽有。名之曰化。如華嚴(yán)經(jīng)十忍品云。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所謂一切眾生意業(yè)化。覺想所起故。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xiàn)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復(fù)有清凈調(diào)伏化。無分別所現(xiàn)故。于三世不轉(zhuǎn)化。無生平等故。菩薩愿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xiàn)故。轉(zhuǎn)*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化,F(xiàn)證知。廣大知。無邊知。如事知。自在知。真實知。非虛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譬如化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不從業(yè)起。不受果報。非世間生。非世間滅。不可隨逐。不可攬觸。非久住。非須臾住。非行世間。非離世間。不專系一方。不普屬諸方。非有量。非無量。不厭不息。非不厭息。非凡非圣。非染非凈。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見非不見。非依世間。非入法界。非黠慧。非遲鈍。非取非不取。非生死。非涅槃。非有非無。有菩薩如是善巧方便。行于世間。修菩薩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不著世間。不取自身。于世于身。無所分別。不住世間。不離世間。不住于法。不離于法。以本愿故。不棄舍一眾生界。不調(diào)伏少眾生界。不分別法。非不分別。知諸法性。無來無去。雖無所有。而滿足佛法。了法如化。非有非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如化忍時。悉能滿足一切諸佛菩提之道。利益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如化忍。故知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以無作之因。受忽有之果。故六祖云。思惡法。即化為地獄。思善法;癁樘焯。毒害化為畜生。慈悲化為菩薩。乃至皆是自性變化。
大智度論問云。若一切法皆空如化。何以故有種種說法別異。
答曰。如佛所化。及余人所化。雖不實。而有種種形像別異。夢中所見種種亦如是。人見夢中好惡事。有生喜者。有生怖者。如鏡中像。雖無實事。而隨本形。像有好丑。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各各有因緣。如佛此中說。于是化法中。有聲聞變化。有辟支佛變化。有菩薩變化。有佛變化。有煩惱變化。有業(yè)變化。又云。如化者;鳠o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諸法如化。
問。不應(yīng)言變化事空。何以故。變化心亦從修定得。從此心作種種變化。若人若法。是化有因有果。云何空。
答。如佛說。觀無生從有生得脫。依無為從有為得脫。雖觀無生法無。而可作因緣。無為亦爾。變化雖空。亦能生心因緣。復(fù)次空不以不見為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以是故言諸法如化。故知一切法。皆從心生。悉如幻化。雖幻化不實。亦可作善惡之因緣。受升沉之報應(yīng)。不可生于斷見。但了體虛。莫生取舍。
問。凡有相法。皆從變化。心無形相。云何化現(xiàn)。
答。心本是化。理不思議。從心現(xiàn)心。如化起化。佛地論云。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yīng)。謂自心上化現(xiàn)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yīng)。謂令他心。亦現(xiàn)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并相分。似見分現(xiàn)。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細(xì)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zhì)故。如論說言。心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xiàn)無形質(zhì)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xiàn)。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xiàn)貪嗔等。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云何經(jīng)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云何此論說諸化意業(yè)。云何經(jīng)說有依他心。但諸化色。同實色用;靶。但有相現(xiàn)。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是說。若爾。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xiàn)。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復(fù)令有心相現(xiàn)。若心相現(xiàn)。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一自身。二他身化等。
問。此一心門。理無異轍。約機對法。教有多門。于一法中。名字差別;蛎佛性。或稱如來藏。云何成藏義。云何名佛性。
答。如來藏者。是真識心。是真心中。具有一切恒沙佛法。如妄心中。具有恒沙染法。是心與法。同一體性。故名如來藏。即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能為佛因。名有佛性。如睡心中有覺悟性。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此性即是眾生自實。故名為我。我即佛性。隱則名為如來藏。顯則名為法身。
問。若眾生自實。名為佛性。覺此性故。名為佛者。但了一性。即契本原。云何教中;蛘f二三四五種等佛性不同。
答。大涅槃經(jīng)云。正因佛性。眾生心是也。又云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法。未得菩提時。一切善惡無記。皆名佛性。故知未得菩提時。一切諸法。尚非名數(shù)。豈況悟了。更說二三。然雖開合。一性無差。約本末因果。而分多種。佛性論云。佛性有三種。所謂三因。三種佛性。三因者。一應(yīng)得因。二加行因。三圓滿因。此三因。前一因則以無為如理為體。后二因則以有為愿行為體。三種佛性者。應(yīng)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果性。此三性復(fù)成三藏。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一所攝為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言來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yīng)得。果名至得。其體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為違二空。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雜。故名染濁。雖未即顯。必當(dāng)可現(xiàn)。故名應(yīng)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無復(fù)惑累。煩惱不染。說名清凈。果已顯現(xiàn)。故名至得。所言藏者。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nèi)。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并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二隱覆為藏者。如來自隱不現(xiàn)。故名為藏。言如來者。有二義。一者現(xiàn)如不顛倒義。由妄想故。名為顛倒。不妄想故。名之為如。二者現(xiàn)常住義。此如性。從住自性性。來至至得。如體不變異故。是常住義。如來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三能攝為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shù)功德。住如來應(yīng)得性時。攝之已盡。若至果時。方言得性者。此性便是無常。何以故。非如今得。故知本有。是故言常。雖說三因佛性。但是一性。何以故。正因是本有。以眾生不覺。故為客塵所蔽。如金在礦。金體不現(xiàn)。要假其功。方成金用。此正因佛性。亦復(fù)如是。在纏不現(xiàn)。處煩惱礦中。須先假了因智慧。知有開發(fā)。次藉緣因。方便助顯。方成大用。緣用雖分。體恒一味。不動眾生性。而成佛性矣。以住自性之理。在凡而即真。以引出性之事。成果而不虛。以應(yīng)得之文。處染而何失。以至得之道。證圣而無疑。又因自性有。故能引出。應(yīng)得至果?俗C非虛。如大涅槃經(jīng)云。一闡提等。定當(dāng)?shù)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dāng)?shù)霉。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dāng)?shù)贸砂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經(jīng)論通明四種佛性。初因性。即染凈緣起。二因因性。即內(nèi)熏發(fā)心。三果性。即始覺已圓。四果果性。即本覺已顯。又初隨緣隱顯。二征起凈用。三染盡凈圓。四還原顯實。又初自性住性。即正因。二是引出佛性。即了因。三四皆是至得果性。即緣因。又初二因中理智。后二果中理智。因果雖異。智不殊理。契同無二。唯一心轉(zhuǎn)。絕相離言。無不包融。故名佛性。又涅槃疏云。涅槃?wù)杂形。一正性。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二因性?a href="/remen/shieryinyu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十二因緣。三因因性。十二因緣所生智慧。四果性。三藐三菩提。五果果性。大般涅槃。雖復(fù)分別。只是一法。又古釋有三種性。一理性。謂真如。二行性。謂無漏種子。三隱密性。即塵勞之疇。三性隱顯雖分。一體凡圣共有。又約常住隨緣。而分二種佛性。一常住義。經(jīng)云。其藥本味。停留山中。如常不輕菩薩。敬四眾等。以此佛性。混煩惱而不污。顯菩提。而不凈。以常住不變故。所以菩薩。不敢輕一小眾生。以佛性不壞故。二隨緣義。經(jīng)云。隨其流處。成種種味。如常慘菩薩。愍四眾等。以真心不守自性。舉體隨緣。而作人法。經(jīng)云。法身流轉(zhuǎn)五道。號曰眾生。以眾生隨緣失性。不覺不知。所以菩薩。常生悲慘。又眾生佛性。皆有二義。一是所依佛性。如上二義。一是常住。二是隨緣。二能依雜染。一緣成似有義。二無性即空義。由染法有即空義故。所依佛性。常凈不變也。由染法有似有義故。所依佛性。隨緣成染也。故知以眾生無性即空故。在凡不凡。以法身隨緣故。處圣非圣。又以眾生緣成似有故。圣不是凡。以法身常住不變故。凡不是圣。則真俗一際。染凈恒分。凡圣兩途。生佛無異。如是镕融。方明一心佛性。
古德問。一切眾生。佛性常住。為現(xiàn)為當(dāng)。
答。三世皆常。
問。若現(xiàn)常者。眾生即佛耶。
答。如胎中子。豈不同父姓。若問父姓寧責(zé)耆少。又佛性非當(dāng)現(xiàn)者。只見此理。不可推當(dāng)。修道乃得。不可言現(xiàn)。只見此理。則約理無差。修道乃得。則隨事不濫。又涅槃經(jīng)明六盲摸象。各說異端。雖說不諦。亦不離象。如各執(zhí)五陰空大等六法為佛性。雖說不著。亦不離六法。如頭足之中。既無有象。不可即也。頭足之外。亦無別象。不可離也。非即非離。非內(nèi)非外。而得言象。眾生佛性。亦復(fù)如是。非即六法。非離六法。非內(nèi)非外。故名中道。名為佛性。若取六法為佛性者。乃是眾盲之佛性。若離六法為佛性者。如指虛空為佛性。如諸婆羅門所謗。為仙預(yù)所害。取不即不離中道為佛性者。如大王智臣。所見佛性。十地經(jīng)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佛者是覺。人有靈知之覺。今第一義空。與之為性。故名佛性。非情無覺。但持自體。得稱為法。今真性與之為性。故名法性。故云假說能所。而實無差。云何無差。同一性故。外典亦云。天地萬物。同稟陰陽之元氣也。
問。夫言佛性。境智俱收。故云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云何教中云。在有情數(shù)中稱佛性。在無情數(shù)中稱法性。
答。在心稱佛性。在境稱法性。從緣雖別。能所似分。約性本同。一體無異。如瓶貯醍醐。隨諸器而不等。猶水分江海。逐流處而得名。一味真心。亦復(fù)如是。凡圣境智。一際無差。所以法王經(jīng)云。一切眾生。一心佛性平等。等諸法故。只為真心不守自性。隨緣轉(zhuǎn)動。于轉(zhuǎn)動處。立其異名。古德云。譬如珠。向月出水。向日出火。一珠未曾異。而得水火之名。以珠體是一。能應(yīng)二緣。且如月為水緣時。月中未曾無火性。日為火緣時。日中未曾無水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緣水火。事有優(yōu)劣。故使二性。冥伏不現(xiàn)。各從自體。得水火名。非全無性。真如一心。亦復(fù)如是。在有情中名佛性。在無情中名法性。一如未曾異。而得法佛之名。以真如體一能應(yīng)二緣。且如有情正為佛緣時。有情未曾無法性。無情正為法緣時。無情未曾無佛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猶色心。事有優(yōu)劣故。二性冥伏不現(xiàn)。各從自體。得法佛名。非全無性。清涼記云。法性即佛性者。故經(jīng)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為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內(nèi)外。而體非內(nèi)外。內(nèi)外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內(nèi)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墻壁。言無佛性。以性說相。無非性矣。如煙因火。煙即是火。而煙郁火。依性起相。相翳于性。而相即性。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nèi)外。若以外境而例于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知佛性。非內(nèi)非外。隨物迷悟。強說升沉。又今為遮妄執(zhí)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計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梟獍負(fù)塊。以成于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立意。約于真如自體遍故。真實之性無有二故。涅槃經(jīng)說。第一義空。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如是等文。諸經(jīng)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太過。失情無情。壞于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槃可以簡于瓦礫。言無性耶。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非情。亦非一異。故應(yīng)釋言。以性從緣。則情與非情異。一如涅槃簡去墻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覺者。真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無情性。融覺性故。
故起信論。問云。若諸佛法身離于色相者。云何能現(xiàn)種種色相。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xiàn)于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義說耳。百門義海云。謂覺塵及一切法。從緣無性。名為佛性。經(jīng)云。三世佛種。以無性為性。一切處隨了無性。即為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獨言有情者。遍世勸人為器。常于一毛一毫之處。明見一切理事。無非如來性。是開如來性起功德。名為佛性。是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情與非情。皆同一性。如世尊最后垂示。應(yīng)盡還原品三告之。又經(jīng)云。爾時世尊。如是逆順入。諸禪已。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系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閑居靜住。無所施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施為。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yīng)斷無明。滅生死始。又復(fù)告大眾。我以摩訶般若。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系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凈。無垢。無煩惱。與虛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見此法。名為解脫。凡夫不知。名曰無明。作是語已。復(fù)入超禪。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fù)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滅寂光。名大涅槃。如上真實慈父。廣大悲心。不可思議三告之文;蛴信妓菇陶?梢哉酃菫楣P。剝皮為紙。刺血為墨。而書寫之。不可頃刻暫忘。剎那失照。且如第一文云。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第二文云。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第三文云。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性。性本解脫。是以遍法界內(nèi)。盡十方中。若有情。若無情。若有性。若無性。山河大地。草芥人畜。不在三界。不出三界。不隨生死。不住涅槃。皆同真如一心妙性。如是信解。頓入一乘。更無秘文。能出斯旨。離此有說。皆是權(quán)施。誘引提攜。咸歸宗鏡。
問。既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云何涅槃經(jīng)云;蛴蟹鹦躁U提人有。善根人無等。
答。一切眾生。實有佛性。經(jīng)約善惡無記理果等;フf有無。薦福疏云。今準(zhǔn)經(jīng)明佛性。略有五種。謂善不善無記。及理果等。今言一闡提有。善根人無者。此是不善佛性也。然善根人。有其二種。一是離欲善根人。離欲斷一切不善故。二是五住已上。五住已上。無不善性故。此之二人。俱無不善性也。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此是善佛性也。闡提斷一切善。故云無也。二人俱有者。理及無記也。二人俱無者。俱無果性故。涅槃經(jīng)云。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有。二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乃至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未諸善不善無記業(yè)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乃至闡提佛性亦爾。是則上從于佛。下至闡提。皆有有無二性。非全無性。是知但約三性及果。而論有無。若言理性。尚無凡圣。豈說有無。則約理無不具者。所以生法師云。夫稟質(zhì)二儀。皆是涅槃?wù)颉jU提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蓋是此經(jīng)度未盡耳。故生法師。忍死十年。以證斯旨。及涅槃后分到后。果有斯文。遂踞師子座。因而坐蛻。
問。如上決定說一切眾生有佛性者。眾生既具。云何不免沉淪。
答。眾生雖具正因。而無緣了。所以圓覺經(jīng)云。未出輪回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zhuǎn)。若免輪回。無有是處。故先德頌云。圓成沈識海。流轉(zhuǎn)若飄蓬。是以真如本覺。不守自性。以無性故。但隨緣轉(zhuǎn)。如云法身流轉(zhuǎn)五道。故號眾生。應(yīng)須以善巧方便。發(fā)之。以智照。助之。以良緣。了了見時。方逃境縛。如起信鈔云。且夫真之與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說。蓋以此心。本來有體有用。即用之體。則蕩然空寂。即體之用。則了然覺知。以無始時來迷故。于空寂之處。確然根身塵境。于覺知之處。則紛然分別緣念。故肇論云。法身隱于形[穀-禾+卵]之中。真智隱于緣慮之內(nèi)。然其形[穀-禾+卵]緣念。元來體空。空寂覺知。元來不變。不變之真。元來隨緣。體空之妄。元來成事。非因造作。法爾如斯。眾生身心,F(xiàn)今若此。即約此義。以明染凈緣之義相也。大涅槃經(jīng)云。佛告。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佛性者。云何不遮地獄之罪。善男子。一闡提中。無有佛性。善男子。譬如有王。聞箜篌音。其聲清妙。心即耽著。喜樂愛念。情無舍離。即吉大臣。如是妙音。從何處出。大臣答言。如是妙音。從箜篌出。王復(fù)語言。持是聲來。爾時大臣。持箜篌置于王前。而作是言。大王當(dāng)知。此即是聲。王語箜篌。出聲出聲。而箜篌聲亦不出。爾時大王。即斷其弦。聲亦不出。取其皮木。悉皆拆裂。推求其聲。了不能得。爾時大王。即嗔大臣。云。何乃作如是妄語。大臣白王。夫取聲者。法不如是。應(yīng)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耳。眾生佛性。亦復(fù)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以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不見佛性。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dāng)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沉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xí)惡緣。何成善本。今為未聞?wù)摺V搜秘藏。發(fā)起信心。為未知者。直指心原。了然無滯。為已聞?wù)。智慧開發(fā)。萬善資熏。為已知者。一向保任理行成就。有斯深益。豈厭文繁。普望后賢。廣重傳授。
問。佛性若定有無。即成斷常之見。如何體會。理合正因。
答。非一非異。能契一乘之門。亦有亦無。不謗三因之性。如大涅槃經(jīng)云。佛言。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凈。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dāng)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dāng)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破兔角。無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
問。教說一心佛性之理。有何因緣。獲何善利。
答。佛眼諦觀。正理不謬。若人決定信受。則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佛性論云。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除五過失者。一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故。有諸眾生。未聞佛說有佛性理。不知自陰必當(dāng)有得佛義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發(fā)菩提心。二為離慢下品人故。若有人曾聞佛說眾生有佛性故。因此發(fā)心。既發(fā)心已。便謂我有佛性。故能發(fā)心。作輕慢意。謂他不能。為破此執(zhí)。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三。為離虛妄執(zhí)故。若人有此慢心。則于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顯。故起虛妄。虛妄者。是眾生過失。過失有二。一本無。二是客。一本無者。如如理中。本無人我。作人我執(zhí)。此執(zhí)本無。乃至故知能執(zhí)。皆成虛妄。由于此執(zhí)。所起無明。諸業(yè)果執(zhí)。并是虛妄。無。受者作者。而于中執(zhí)有是虛妄。故言本無。二是客者。有為諸法。皆念念滅。無停住義。則能罵所罵。二無所有。但初剎那為舊。次剎那為客。能罵所罵。起而即謝。是則初剎那是怨。次則非怨。以于客中。作于舊執(zhí)。此執(zhí)不實。故名虛妄。若起此執(zhí)。正智不生。為除此執(zhí)。故說佛性。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由真如故。無能所罵。通達(dá)此理。離虛空執(zhí)。四為除誹謗真實法故。一切眾生過失之事。并是二空。由解此空故。所起清凈智慧功德。是名真實。言誹謗者。若不說佛性。則不了空。便執(zhí)實有。違謗真如。凈智功德。皆不成就。五離我執(zhí)故。若不見虛妄過失。真實功德。于眾生中。不起大悲。由聞佛說佛性故。知虛妄過失。真實功德。則于眾生中起大悲心。無有彼此。故除我執(zhí)。為此五義因緣。佛說佛性生五種功德。一起正勤心。二生恭敬事。三生般若。四生阇那。五生大悲。由五功德。能翻五失。由正勤故。翻下劣心。由恭敬故。翻輕慢意。由般若故。翻妄想執(zhí)。由生阇那俗智。能顯實智及諸功德故。翻謗真法。由大悲心。慈念平等故。翻我執(zhí)。乃至由般若故。不舍涅槃。由大悲故。不舍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就眾生。是以若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自然不謗不慢。無失無違。何者。以眾生妙故。皆不可思議。如佛在竹林中說法。授白鴿鳥。劫國名號八相之記。諸大菩薩等。皆申懺悔。咸云。若智未齊如來。我等自此已后。更不敢稱量眾生。寶。堅和尚云。我。見老鴉在生槃上回頭轉(zhuǎn)腦。便。全體見渠法身。又有俗官入寺。與盤山和尚登殿。問云。此雀兒還有佛性不。師云有。問。既有佛性。為甚么向佛頭上阿。師云。是何不向鷂子頭上阿。
問。佛性于五眼中。何眼能見。
答。涅槃經(jīng)云。佛眼見故。而得明了。以佛眼見一切美惡差別等事。悉皆不動。為見性故。維摩經(jīng)云。善能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此是心鑒無礙為眼。非取根塵所對。是以肉眼見粗天眼觀細(xì)。慧眼明空。法眼辯有。佛眼觀不二相一實之理。華嚴(yán)經(jīng)離世間品說十眼。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垩邸R娨磺斜娚T根境界故。法眼。見一切法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智眼。見諸法故。光明眼。見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所見無障故。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又慧眼所見。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者。見法空故。名為慧眼。非獨慧眼能見。五眼俱現(xiàn)。如是五眼。照如千日。十方之中。無處不見。于一切處。地平如掌。無諸穢惡。若有可見。即是生盲。何以故。無所有故。當(dāng)知無空。色空俱遣。又見一切塵全是眼。更不可見。聞一切聲全是耳。不復(fù)更聞。所以云。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又云。離心之外。更無一法?v見內(nèi)外。但是自心所見。無別內(nèi)外。此無過也。乃至若了塵時。塵。全是知也。終不以知知于塵。即有所知也。若知于無知。不異知也。今塵即知。不復(fù)更以知及不知。知于無知。但無能所之知。非無知也。此方顯無知也。經(jīng)云。顯現(xiàn)一切法。各各不相知。見亦如是。又聞?wù)摺A教明我。我即聞故。能聞所聞。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無別聞。是以若見若聞。若知若覺。皆一心故。華嚴(yán)經(jīng)云。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所知不可知。一心不思議。
問。五眼凡圣共有。則眾生具佛眼。如來有肉眼。云何唯佛眼能觀。十住菩薩等。不見佛性。
答。以十住菩薩。有行有住故。所以不了了見。若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已外。更有菩提可行可住。以十住位。緣觀未盡故。心有所在。心有所在。故有所不在。是故不能覺一切法。至佛位息緣。真心平等。無處不在。無不在故。無有一法在于心外。亦無一心在于法外。心與法界。同體照明。故覺一切。又此心性。是真實了知義。遍照法界義。以本有為所照。以凈眼智明為能照。如涅槃經(jīng)云。見性肉眼。即名佛眼。大涅槃經(jīng)明二種見佛性。一相貌見。二了了見。相貌見者。謂登地菩薩。方便權(quán)智。識變似空。名相貌見。了了見者。謂地上菩薩。根本正智。親證真理。不變相緣。名了了見。即是親證。相貌見者。比量知。了了見者。現(xiàn)量得。
問。既云佛眼能觀佛性。如何教中又言。我以五眼不見。三聚眾生?裼逕o目而言見耶。
答。若約實相體。性遍法界。以實相無相故。則不可見。若論照用。相遍法界。以無相之相。亦可得見。又五眼圓照三諦之理。諸境分明。雖云洞鑒。未必是有。雖云不見。未必是無。斯乃無相之相。不觀之觀。當(dāng)知相中無相。只勿相。觀中無觀。只勿觀。體萬物而自虛。同一道之清凈。豈同執(zhí)實隨塵。作能所斷常之見耶。
問。夫佛眼者。皆是圓修圓證方具。十住菩薩。尚未分明。云何無明。煩惱凡夫。尚未得天眼。云何得同佛眼。
答。如來五眼。眾生悉具。非待證圣方有。涅槃經(jīng)云。若學(xué)大乘人。雖是肉眼。而名佛眼。二乘雖具天眼。不名佛眼。又云。見如來性者。雖有煩惱。如無煩惱。若實明宗見性。即肉眼而明佛眼。以智照為眼故。臺教約五。品初位中。以凡夫心。同佛所知。用所生眼。齊如來見。若論明味淺深。即落修證。今直論見性。即無前后。所以鴦崛摩羅經(jīng)偈云。所謂彼眼根。于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者。止觀釋云。彼是九法界眼根也。于如來常者。九界自謂各各非真。如來觀之。即佛法界。無二無別。無減修者。觀諸眼即佛眼。一心三諦。圓因具足。無有缺減也。了了分明見者。照實為了了。照權(quán)為分明。三智一心中。五眼具足圓照。名為了了見佛性也。見論圓證。修論圓因。又具足修者。觀于眼根。舍二邊漏。名為檀。眼根不為二邊所傷。名為尸。眼根寂滅。不為二邊所動。名為羼提。眼根及識。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為精進。觀眼實性。名為上定。以一切種智。照眼中道。名為智慧。是為眼根具足無減修。無減故。了了分明。見眼法界。乃至彼意根。于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于一一根。即空即假即中。三觀一心。名無減修。證慧眼法界。佛眼一心中得。名了了見。皆如上說。根既如此。塵亦復(fù)然。一切諸法。亦復(fù)如是。是為圓教調(diào)伏諸根。滿足六度。此則究竟調(diào)伏。究竟?jié)M足。如是助道。助究竟道。當(dāng)知六度。遍能調(diào)伏一切諸根也。又若論差別者。則諸天是報得。二乘是修得。我此宗門。非報非修。是發(fā)得。五眼。以本圓具故。若悟佛乘人。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即肉眼而名佛眼。二乘人。雖證滅修道。具漏盡通。即天眼而為翳眼。所以志公云。大士肉眼圓通。二乘天眼有翳。融大師云。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入理凡夫耳。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