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第八十四
宗鏡錄卷第八十四
夫妄心虛假。諸圣同推。此執(zhí)堅牢。故須具引。又約經(jīng)論。有三種假。一因成假。因前境對。方乃生心。二相續(xù)假。初心因境。后起分別。念念相續(xù)。乃至成事。三相待假。如待虛空無生。說心有生。又計于有心待于無心。如短待長。似近待遠。此三非實。故稱為假。所以異相互無。如中觀論偈云。異中無異相。不異中亦無。無有異相故。則無彼此異。如長與短異。長中無短相。長無可對故。無有長。短中無長相。短無可對。故無有短。長中無長相。短無可對。故無有短。短中無短相。長無可對。故無有長。既無長短。孰言異耶。又百論云。若實有長相。若長中有。若短中有。若共中有。是皆不可得。何以故。長中無長相。以因他故。因短為長故。短中亦無長相。性相違故。若短中有長。不名為短。共中亦無長。二俱過故。長相既無。短相亦爾。若無長短。云何相待。故遮異言不異。非謂有無異。此雙絕以契性。若約雙顯者。謂上但顯實。則唯性而非異。今性相皆具。故云雙顯。謂由體一故非異。相。差別。故非不異。此舉雙是以顯雙非。斯乃非一非異。而一而異。遮照無礙。性相融通。長短既然。萬法皆爾。若以初心破此三假。一念無生。得入空觀。夫空觀者。乃一切觀之根本。從此次入假觀。因不得假而入空。復不得空而入假。以非空非假。后入中觀。乃至絕觀。所以止觀廣破。四句檢而不得。橫豎推而無生。性相俱空。名字亦寂。若一念心起即具三假。當觀此一念心。若心自生者。前念為根。后念為識。為從根生心。為從識生心。若根能生識。根為有識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根若有識。根識則并。又無能生所生。根。若無識而能生識。諸無識物。不能生識。根既無識。何能生識。根雖無識而有識性。故能生識者。此之識性。是有是無。有已是識。并在于根。何謂為性。根無識性。不能生識。又識性與識。為一為異。若一性即是識。無能無所。若異。還是他生。非心自生。若言心不自生。塵來發(fā)心故有心生。引經(jīng)云。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若爾。塵在意外來發(fā)內(nèi)識。則心由他生。今推此塵。為是心故生心。為非心故生心。塵若是心。則不名塵。亦非意外。則同自生。又二心并。則無能所。塵若非心。那能生心。如前破。若塵中有生性。是故生心。此性為有為無。性若是有。性與塵并。亦無。能所。若無。無不能生。若根塵合故有心生者。根塵各各有心故合生心。各各無心故合生。心若各各有。有合則兩心生。墮在他性中。若各各無。合時亦無。又根塵各有心性。合則心生者。當檢此性。為有為無。如前破。若根塵各離而有心者。此是無因緣生。為有此離。為無此離。若有此離。還從緣生。何謂為離。若無此離。無何能生。若言此離有生性。為有為無。若性是有。還從緣生。不名為離。若性是無。無何能生。如是四句推求知心畢竟不生。是名從假入空觀。若不悟者。轉(zhuǎn)入相續(xù)假破之。何以故。雖因成假。四破不得心生。今現(xiàn)見心。念念生滅。相續(xù)不斷。何謂不生。此之念念。為當前念滅后念生。為前念不滅后念生。為前念亦滅亦不滅后念生。為前念非滅非不滅后念生。若前念不滅后念生。此則念自生念。兩生相并。亦無能所。若前念有生性生于后念。此性為有為無。有則非性。無則不生。如前破。若前念滅后念生者。前不滅生。名為自性。今由滅生。不滅。望滅豈非他性。他性滅中。有生故生。無生故生。有生是生。生滅相違。乃至生生何謂滅生。若滅無生。無何能生。若滅有生性性。破如前。若前念亦滅亦不滅后念生者。若滅已屬滅。若不滅已屬不滅。若不滅合滅能生。即是共生。共自相違。相違何能生。又若各有生。即有二過。各各無生。合亦不生。若滅不滅中有生性者。為有為無。若性定有。何謂滅不滅。若性定無。亦何為謂滅不滅。此不免斷常之失。還墮共過。若前念非滅非不滅而后念生者。為有此非滅非不滅。為無此非滅非不滅。若有。則非無因。若無。無因不能生。若無因有生性。此性即因。何謂無因。若無。無不能生。如是四句推相續(xù)假求心不得。無四實性。但有心名字。是字不住內(nèi)外兩中間。不常自有。相續(xù)無性。即世諦破性。名為性空。相續(xù)無名。即真諦破假。名為相空。性相俱空。乃至作十八空。若不得入者。猶計有心待于無心。相待惑起。此與上異。因成假。取根塵兩法和合為因。相續(xù)假。豎取意根前后為相續(xù)。豎望生滅。此是別滅。別滅則狹。今相待假待于通滅。此義則寬。通滅者。如三無為。不并是滅。而得是無生。待虛空無生而說心生。即是相待假。今檢此心。為待無生心生。為待有心生。為待亦生亦無生而心生。為待非生非無生而心生。若待無生而生心者。有此無生。無此無生。若有生可待。還是待有。何謂待無。有有相待。即是自生。若無此無生。無何所待。若只待此無無而生心者。一切無無亦應生心。無望于有。無即是他生。又無生雖無。而有生性。待此性故而知有心。此性為已生。為未生。若已生。生即是于生。何謂為性。性若未生。未生何能生。若待生而心生者。生還待生。長應待長。既無此義。何待心生。若待生無生故有心生。如待短得有于長。此墮二過。各有。則二生并。各無。生全不可得。如前破。若待非生非無生而有心生者。論云。從因緣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又此無因。為有為無。若有還是待有。若無還是待無。何謂無因。若言有性。性為有為無。性若是有。為生非生。若生已是生。何謂為性。若無生云何能生。如是四句推相待假求心不得。不起性實。但有名字。名字之生。生則無生。復次性相中求陰入界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求人我知見不可得。名眾生空。乃至十八空等。輔行記釋。因成假。初破自生中云。前念為根。后念為識者。根無別體。還指無間滅意為體。根名能生。由前意滅。生后意識。故俱舍論云。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身者。體也。無間滅時。為意根體。爾時五識。亦依無間滅意以為親緣。用五色根以為疏緣。而生五識。五識無間。分別生時。即名意識。今此文意。不是五識。是第六識。緣于。有見以為法塵。即名為識。即以此識對根研責。故云根為有識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
大智度論問曰。前念若滅。何能生后。
答。有二義。一念念滅。二念念生。有此二故。故滅得生?稚鷶嘁姟J枪薯毩。今為破故是故須責。生滅雖殊。根之與識俱是自心。從根從識俱屬自性。于自性中根識互責求不可得。又心之與識。俱對于塵。以立心名。乃至根若有識。則有二妨。謂根識并。及能所并。則有生生無窮之過。若無能所。生義不成。云何言生。又無間滅方名生識。根若有識。生滅相違。故并有過。根若無識。即類無識。能生識也。又責有識性。此是縱破。有還同有。亦成并生。無還同無。同無情生。又識性作一異責。若一者。凡言性者。后方能生。識與性一。故無能所。若異者。若異識則同外境。境能生識即同他。如何計自。次破他性者。雖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塵而來發(fā)心。塵望于根。塵名為他。先責是心。則有三妨。一塵非心妨。則心不名塵。二塵非意。外同自生妨。三并生妨。塵若非心。容許塵生。塵若是心。還成心處生心。即名并生。子若生苗。則有能所。子還生子。則二子并生。有何能所。塵若非心。則與前根中無識義。同責意亦爾。故云如前破。塵有識性。例前可知。破共生者。墮自他性。名為共生。今破。若自他各各無生。和合亦無。如二砂無油。和合亦無。破無因不生亦爾。結(jié)成性相二空者。但無性計。名為性空。性既破已。但有色心內(nèi)外之相。既不住于無四句中。故相亦叵得。名為相空。言不在內(nèi)外中間者。內(nèi)只是因。外只是緣。中間是共。常自有者。只是無因。無此計故。即無四性。此之二空。言雖前后。意不異時。復以二諦結(jié)成二空。若有性執(zhí)。世而非諦。破性執(zhí)已。乃名世諦。故云世諦破性。性執(zhí)破已。但有名字。名之為假。假即是相。為空相故。觀于法性。觀理證真。名真諦破相。空非前后。二諦同時。為辯性相。前后說耳。又有四運心。一未運。二欲運。三正運。四運已。傅大士頌云。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推檢四運并無生。千端萬累何能縛。釋曰。未起欲起二運之心。屬未來。未來何處有心。正起一運之心。屬現(xiàn)在,F(xiàn)在不住何處有心。又屬生時。因未生已生立生時。未生已生既無生。生時亦無生。如已去未去去時。俱無去法。如中論所破。起已一運之心。屬過去。過去已謝。何處有心。所以金剛經(jīng)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F(xiàn)在心不可得。三際俱空。一心何有。以所依根本之心尚不有。能依枝末一切萬法。寧是實耶。故云千端萬累何能縛。故知但了一念空。諸塵自然破。所依既不有。能依何得生。如源盡流干。根危葉謝。所以阿難七處執(zhí)而無據(jù)。故知邪法難扶。二祖直下求而不生?沈灲饪辗轿。祖佛大約。只指斯宗。既不得能起之心。亦不得所生之境。心不可得故即我喪。境不可得故。即法亡。若能人法俱空。即顯一心妙理。但以心塵相對。萬法縱橫。境智一如。千差頓寂。如是方能豁悟本覺靈智真心。無住無依。遍周法界。廣百論云。經(jīng)言。無有少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即是心及心法。又云。三界唯心。如是等經(jīng)。其數(shù)無量。是故諸法唯識理成。豈不決定。執(zhí)一切法實唯有識者。亦成顛倒。境即無。識云何有。經(jīng)言唯識者。為令觀識。舍彼外塵。既舍外塵。妄心隨息。妄心息故。證會中道。故經(jīng)偈言。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則不生。若知境唯心。便舍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
顯識論問。境識俱遣。何識所成。
答。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維摩經(jīng)云。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故知見有二法。乃至纖毫并皆屬識。境識俱亡。乃入真空之理。所以智光論師。立中根說。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識道理。未能全入平等真空。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辯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是以因唯識。入真空究竟之門。離此別求非真解脫。
唯識鈔問云。內(nèi)心唯識者。為是真實有。為非真實有耶。
答。論云。諸心心所(前陳也)。依他起故(因也)。亦如幻事(喻也)。非真實有(法也)
問。若爾。心境都無差別。何故乃說唯有識耶。
答。為遣外道等心心所外執(zhí)實有境故。假說唯有識。非唯識言。便有實。識論云。為遣妄執(zhí)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zhí)唯識真實有者。如執(zhí)外境。亦是法執(zhí)。若法執(zhí)不生。即入真空矣。
問。約唯識理人法俱空者。即今受用是何等物。
答。所受用法。但是六塵。因緣故生。因緣故滅。決定內(nèi)無人能受。外無塵可用。十八空論云。外空者。亦名所受空。離六外入。無別法為可受者。若諸眾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塵。內(nèi)既無人能受。外亦無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識無境。故名外空。以無境故。亦無有識。即是內(nèi)空。乃至十八空。
問。人法俱空。識又不立。即今見聞從何而有。
答。一切前塵所現(xiàn)諸法。盡隨念而至。皆對想而生。念息境空。意虛法寂。故經(jīng)云。想滅閑靜。識停無為。又經(jīng)云。一切諸佛。一切諸法。從意生形。又經(jīng)云。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故知見聞但是緣起。見畢竟空。如世幻施為。似空華起滅。故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且如眼根具五緣得見。然此能見。只是五緣。無見者故。若言具五緣發(fā)識能見者。未知何緣定能生識。若言一一不生。和合故能生見者。即如五盲和合。應成一見。眾盲既不見。和合云何生。故知非別識生。但有見即是眾緣。所以名緣起也。故經(jīng)云。眼不自見。屬諸因緣。緣非見性。眼即是空。眼根既然。諸根例爾。但起唯緣起。滅唯緣滅。起滅唯緣。人法俱寂。若了此我法二空。即證圓理。故云若見因緣法。是名為見佛。
問。凡夫界中取舍分別。逆順關(guān)念。欣厭盈懷。?`六塵以為隔礙。如何得根境融通。一切如意。
答。但見法性。證大涅槃。尚無一法可通。豈有諸法為礙。則常如意。無有不如意時。故涅槃?wù)撛。今言涅槃如意者。一切苦?a href="/remen/shan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善惡無不是理。故名如意。釋曰。無不是理者。皆一心真如理故。以苦樂是心受。善惡從心生。則無外塵所違所隔。若了一心。豈非如意。若有一法當情。則成諍競。楞伽經(jīng)偈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自心。是則無違諍。所以迷時人逐法。悟后法由人。且如摩尼珠。無情色法。尚能無私兩寶。周給群情。故稱如意。況靈臺妙性。豈弗能耶。但歸一心。得大無礙。故云。轉(zhuǎn)變天地。自在縱橫。
問。論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真則無偽。如則不變。妙色湛然不空之性。云何經(jīng)中復說心空則一切法空。
答。夫言空者。說世間一切妄心染法是空。以遍計情執(zhí)無道理故。若出世佛法真心則不空。以有道理故。起信論云。真如有二。一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無一異等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凈法滿足。則名不空。清涼記釋云。不與妄合。則名為空。性。具萬德。即名不空。及至釋文。乃云。若離妄心。實無可空。則顯空藏。因妄而顯。而不空藏。要由翻染方顯不空。故云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等。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尸德。今隨五欲。本有寂定。今為亂想。本有大智。今為愚癡。是則慳藏于施。乃至癡藏于慧。故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萬行例然。故論云。本有真實識知義。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明妄心之動。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故經(jīng)頌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凈。故論云。以能究竟顯實。故名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則顯不空之藏。本來具矣。二者自性心上無妄為空。隨所無者。即不空德。如空無慳吝。即顯有檀?諢o妄動。顯有性空。故是空藏藏不空也。故知一切眾生本覺佛智。本自圓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若了妄空。真覺頓現(xiàn)。如云開月朗。塵去鏡明。見性之時。故云發(fā)得。非是修成。三身滿日。亦云萬行引出。不從外來。皆約一心。本有具足。故知不空之空。體含萬德。不有之有。理合圓宗?沼邢喑伞o諸障礙。若離空之有。有則是常。若離有之空。空則成斷。今有無齊行。不違一旨。是以智能達有。慧能觀空。若達有而不知空。則失慧眼。觀空而不鑒有。則喪智心。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盡有則智業(yè)不成。住無則慧心不朗。故義海云。若空異于有。即凈不名凈。以迷空故。若有異于空。即染不名染。以執(zhí)有故。今有即全空。方名染分?占慈小7矫麅舴。由空有無礙。染凈自在也。若空即有。有即空。乃至一切法皆互相即也。既互相即。則畢竟無一異空有等法。于心外發(fā)現(xiàn)。設(shè)有發(fā)現(xiàn)。皆是自心相分。不同凡小不知。取而執(zhí)有。舍而沈空。若入此一心中道之門。能成萬行方便之道。如大莊嚴法門經(jīng)云。文殊師利言。方便有二種。一者不舍生死。二者不住涅槃。復有二種。一者空門。二惡見門。復有二種。一者無相門。二者相覺觀門。復有二種。一者無愿門。二者愿生門。復有二種。一者無作門。二者種善根行門。復有二種。一者無生門。二者示生門。是以悟宗則逆順同歸。達體則善惡并化。
問。論云。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智處即是境。云何成般若。
答。般若有二種。一真實常住般若。二觀照有用般若。若真實般若。性遍一切處。寂而常照。唯一真心。不分能所。即不同世間頑境以為所照。亦不同偏小妄心以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為所照。今則一體潛通。心心互照。以無心外境。亦無境外心。以心是境心。境是心境故。如是融镕。豈非般若乎。所以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故知離色無心。離心無色。如般若經(jīng)云。復次勇猛。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色非所緣。何以故。一切法無所緣。無有小法可取故。彼若是可取。此則是所緣。如是勇猛。非色行色。乃至非識行識。勇猛。一切法不行。故非色見。亦非識見。乃至非識知。亦非可見。若色至識。非知非見。是名般若波羅蜜。又文殊般若經(jīng)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亦不見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見諸佛境界。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不取思議相。亦不取不思議相。不見諸法有若干相。自證空法不可思議。如是菩薩摩訶薩。皆已供養(yǎng)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又云。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
問。世出世間。唯是一心者。云何復分真妄。及與內(nèi)外。
答。真妄內(nèi)外。但約世間文字分別。所以心非內(nèi)外。內(nèi)外是心。體非真妄。真妄是體。因內(nèi)立外。而成對治。假妄顯真。非無所以。進趣大乘方便經(jīng)云。心義者。有二種相。一者內(nèi)心相。二者外心相。內(nèi)相者復二。一真。二妄。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凈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恒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xù)。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nèi)虛偽。無有真實。不可見故。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xiàn)前。故知有內(nèi)心及內(nèi)心差別。如是當知內(nèi)妄想者。為因為體。外妄想者。為果為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諸法。悉名為心。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復次應知內(nèi)心念念不住故。所見所緣一切境界。亦隨心念念不住。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而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來至于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實不生滅。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凈心。彼自性清凈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無分別相者。于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是以華嚴經(jīng)頌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又云。剎平等。不違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不違剎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平等。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過去。不違未來。未來不違過去。過去未來。不違現(xiàn)在,F(xiàn)在不違過去未來。世平等。不違佛平等。佛平等。不違世平等。菩薩行。不違一切智。一切智。不違菩薩行。釋曰。剎與眾生。云何平等。以各無體故。悉不成就。若自類相望。如剎望剎平等。若異類相望。如剎望眾生平等。以一無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異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又事事無違。理理無違。事事無違者。略有三因。一法性融通。二緣起相由門。此二即事事無礙義。三直語同一緣記通事通理。如觀一葉落。知天下秋同一秋矣。由不壞之事。不變之性。皆同一緣起故。理理無違者。亦有二門。一剎無性。即眾生無性。二理同故。以無可即。亦無可違。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