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法要》貳、贊凈土超勝【二】
《靈巖法要》
貳、贊凈土超勝
二、凈土勝易
、宸ㄩT廣大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具攝初中后法,普被上中下根。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于現(xiàn)生中,定出生死;不歷僧祇,親證法身。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實眾生一切修持中之出苦要道。以其仗佛慈力,故與專仗自力者,其利益奚啻天淵懸殊也。以故將墮阿鼻者,由十念而即得往生;已證等覺者,發(fā)十愿而回向凈土。是知此之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也。故自《華嚴(yán)》導(dǎo)歸,祇園演說以來,往圣前賢,人人趣向;千經(jīng)萬論,處處指歸。(續(xù)編下·昆山佛教西方蓮花會緣起序(民二十二年))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yù)入其中。統(tǒng)攝律、教、禪、密之宗,貫通權(quán)、實、頓、漸之教。于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古今多有深入經(jīng)藏,徹悟自心,于此法門,不生信向者,以死執(zhí)仗自力通途之教義,論仗佛力特別之因果之所致也。使知此義,則其信向修持之心,佛也不能阻止矣。(續(xù)編下·無量壽經(jīng)頌序(民二十五年))
凈土法門,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瓋敉练ㄩT,猶如大海,普納眾流;亦如太虛,遍含萬象。盡法界眾生,無一人不攝其中;盡法界諸法,皆由此得其實際。以其為如來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三世諸佛之總持要道故也。(續(xù)編下·凈土圣賢錄序(民二十二年))
【注】極樂雖在西方,而實廣大無邊,遍攝十方。《往生論》贊云:「究竟若虛空,廣大無邊際。」法門利益廣大無邊,法門應(yīng)機無一遺漏。是故無一法不從此流,無一人不攝其中。廣大無礙,一門普攝。如大海普納百川,如虛空遍含萬象?芍^極簡極易之法,至頓至圓之教。
事雖簡易理極圓頓
念佛一法,事雖簡易,理極圓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為如來一代時教無量法門中之最上宗要。一切法門,恒沙妙義,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增廣下·常明庵萬年念佛會碑記)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實諸佛圓滿菩提成始成終之道,亦眾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脫之法。其理甚深,其事甚易,故致人多未能識其底蘊。或求人天福報,不敢直下承當(dāng)。或舍信愿求生,?茨罘鹗钦l。遂將如來普為一切上圣下凡特立仗佛慈力即生高預(yù)蓮池海會之法,仍成自力。以既無信愿,縱令親見是誰,亦只是大徹大悟而已。倘煩惑未盡,則依舊輪回,濁惡境緣,迷失者多。欲了生死,當(dāng)在驢年。可不哀哉!(三編下·凈土生無生論講義發(fā)刊序)
【注】此所謂凈土法門之「勝易二德」也。理極圓頓故勝,事甚簡單故易。因其勝故,上可攝等覺菩薩;因其易故,下可度逆惡凡夫。法然上人于此「勝易二德」更有詳釋,其曰:
「勝」義者:
謂至極大乘義者,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
恒沙功德,備口稱一行。
大愿業(yè)力所構(gòu)出,令萬德讓與行者;
他力難思巧方便,使一稱超過眾善。
知識廣贊,猛火為清涼;
善友教稱,金蓮如杲日。
名號大利,無上功德也。
「易」義者:
不論行住坐臥,修之預(yù)來迎;
不論時處諸緣,稱之得往生;
不論身心濁亂,只論他力引接。
是大因緣是秘密藏
凈土事者,是大因緣。凈土理者,是秘密藏。汝能信受奉行,即是以佛莊嚴(yán)而自莊嚴(yán)。(增廣上·凈土決疑論)
【注】阿彌陀佛因中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凈之行,結(jié)成四十八愿,成就極樂莊嚴(yán),成就萬德洪名,是謂之大因緣。極樂莊嚴(yán)、佛之功德、眾生往生唯佛徹知,是謂之秘密藏。眾生念佛亦是大因緣,非于一佛二佛而種善根故。眾生念佛即入秘密藏,順佛本愿故,蒙光攝取故,潛通佛智故,直入報土故。無論何等根機,但能念佛,即是以佛莊嚴(yán)而自莊嚴(yán),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是則名曰香光莊嚴(yán),同入彌陀愿海,共證無上菩提。
即淺即深即權(quán)即實
此之一法,即淺即深,即權(quán)即實。上上根不能逾其閫,故已證等覺者,尚須十愿導(dǎo)歸。下下根亦可臻其域,故將墮阿鼻者,猶能九品立預(yù)。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暢如來出世之本懷,作眾生出苦之達道。由是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諸菩薩,遠公、智者、清涼、永明等諸祖師,悉皆出廣長舌以贊揚,發(fā)金剛心而流布。以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也。(續(xù)編下·敦倫蓮社緣起序(民二十年))
真俗二諦攝盡無遺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為佛法之歸宿,亦世法之源本。約俗諦論,舉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八事,離此則不能究竟圓滿。約真諦論,舉凡斷惑證真超凡入圣之妙道,一塵不立萬德圓具之真心,離此則不能直下親得。況乎時值末法,人根陋劣。世道淪溺,大破綱紀(jì)。廢經(jīng)廢倫,將成禽獸之區(qū)域。殺父殺母,共逞梟獍之行為。若不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事理,與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法門,為之挽救,則人道幾乎息矣。于是有心世道者,群起而維持之。(三編下·皋東佛學(xué)蓮社緣起)
、婀Φ鲁瑒
凈土法門全仗佛力
一切法門,皆仗自力;
唯茲凈土,全仗佛力。
(增廣下·濟南凈居寺重興碑記)
念佛求生凈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愿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yè)之若輕若重,但肯生信發(fā)愿,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彌陀垂慈接引,往生凈土。(增廣上·凈土決疑論)
博地凡夫,障深慧淺,善根微薄,壽命短促,欲仗自力,豎出三界,譬如沙子一粒,入水即沉。若以數(shù)萬斤大石裝于船中,石雖重大,因有船載,可以不沉?梢娮粤Ψ鹆χy易!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橫超三界,接引往生。(三編上·復(fù)周志誠居士書二(廿五年五月六日))
【注】大師有時云凈土法門,全仗佛力,專仗佛力;有時又說兼仗佛力。如何理解其義?通觀《文鈔》,大師言全仗佛力處甚多,更借比喻而詳言:
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以乘船之喻而闡釋「全仗佛力」,其義自明,透徹至極。然大師又云「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如何領(lǐng)會其義?通觀《文鈔》即知,其所言兼有之「自力」者,有三義:
一、就信愿念佛而言,亦可權(quán)謂之自力,就往生所憑而論,則全仗佛力。如大師云:
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謂信愿持名,是自力能感于佛。誓愿攝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應(yīng)于我。感應(yīng)道交,故得如是。
二、就余之善行而言,亦無妨說有自力。念佛之人,除念佛外,所行余善,如敦倫盡分等,則亦可謂之自力。雖有余善(不出輪回),往生仍憑佛力(橫超三界)。因有余善,故說自力佛力兼而有之。
三、所謂兼有之自力,與通途法門所言自力意義不同,乃是佛力引發(fā)之自力。觀如下二言即知:
一則專仗佛力,而由佛力以引發(fā)自力。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故得超凡入圣,了生脫死也。
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可思議。合此佛法二不可思議之力,俾自心之力,得以圓顯。此自力,與不仗佛法力之自力迥別。
觀此三義,即知大師所言兼有之自力,皆是在仗佛力之下而言自力,與普通法門所言自力全然不同。通途法門所言自力,即修戒定慧、斷貪嗔癡之力。念佛行者,縱然煩惱絲毫未斷,念佛亦得往生,此即所謂全仗佛力也。即如大師所言:沙子雖輕,入水即沉深淵;石頭雖重,乘船即可過海。故知:大師雖言自力佛力兼而有之,依然不悖全仗佛力之旨。所言不同,應(yīng)機不同耳。言全仗佛力者,則讓一切眾生(尤其是凡夫眾生)徹底安心,通身靠倒。言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則讓沉于自力者更當(dāng)歸于佛力(兼而有之),方為穩(wěn)妥;因有佛力,亦得安心。其攝化不同,而旨歸是一。其言「唯恃信愿,不論斷證」,可謂全仗佛力之最好注釋。大師常言:「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yè)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辦。」故知,就凡夫而言,實則毫無自力可言,唯佛力可憑。
最圓最頓最易最玄
凈土法門,乃普令一切圣凡,同于現(xiàn)生往生西方,了生脫死之最捷、最圓、最頓、最簡易、最玄妙之法門也。(三編上·復(fù)張曙蕉居士書二)
凈土一法,乃如來一代時教最玄最妙、至圓至頓之法門(一法具一切法,名圓。即生修即生證,名頓。)。博地凡夫,亦能入此法中;等覺菩薩,不能出此法外。實上圣下凡,速成佛道之一條捷徑;諸佛諸祖,普度眾生之一只慈航。(增廣上·與謝融脫居士書)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凈土法門,理極宏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勿道博地凡夫,不能測度;即久證法身之菩薩,亦不能盡知。以故世尊說此法門時,十方恒河沙數(shù)諸佛,出廣長舌,同聲贊嘆,普令眾生,同生信心,且深嘆釋迦世尊能為甚難希有之事。世尊亦自謂「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而普賢菩薩,令華藏海眾,同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非成始成終之要道,能如是乎?是故千經(jīng)萬論,處處指歸;往圣前賢,人人趣向。如群星之拱北,眾水之朝東也。念佛之人,能如是信,若不往生者,日月當(dāng)逆行,天地當(dāng)易位矣,有是理乎?愿見聞?wù)?同皆勉旃。(增廣下·九江居士念佛林蓮社緣起碑記)
【注】凈土法門,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是故此法,最為難信。徹悟禪師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凈土一門,信尤為要。以持名念佛,乃諸佛甚深行處,唯除一生所系菩薩,可知少分。自余一切賢圣,但當(dāng)遵信而已,非其智分之所能知。況下劣凡夫乎?」是故我等,于此法門無論知之多少,皆當(dāng)深信,仰憑佛力。不可以凡情妄疑佛智,彌勒菩薩尚「不敢有疑」,況我博地凡夫乎?
法門超勝非余能及
凈土大法門,其大無有外,
如天以普覆,似地以普載。
等覺欲成佛,尚復(fù)作依賴,
逆惡將墮獄,十念登蓮界。
普被九界機,咸皆勤頂戴,
暢佛度生心,唯一了無再。
(續(xù)編下·嘉言錄題詞并序(民十六年))
大哉凈土門,為諸法歸宿。
普投一切機,無一不得入。
上則攝等覺,下不遺惡逆。
萬流咸赴海,由佛大愿力。
(三編下·焦山吉堂上人往生頌)
眾生根有大小,迷有淺深。各隨機宜,令彼得益。所說法門,浩若恒沙。就中求其「至圓至頓,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tǒng)攝諸法;上圣與下凡共修,大機與小根同受」者,無如凈土法門之殊勝超絕也。何以言之?一切法門,雖則頓漸不同,權(quán)實各異。皆須修習(xí)功深,乃得斷惑證真,出離生死,超凡入圣。是謂全仗自力,別無倚托。倘惑稍未盡,則仍舊輪回矣。且皆理致甚深,不易修習(xí)。若非宿有靈根,即生實難證入。唯有凈土法門,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農(nóng)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習(xí)。由阿彌陀佛大悲愿力,攝取娑婆苦惱眾生,是故較余門得果為易也。(增廣上·凈土法門普被三根論)
若知自是具縛凡夫,通身業(yè)力,匪仗如來宏誓愿力,決難即生定出輪回。方知凈土一法,一代時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增廣上·復(fù)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圓成佛道非為小乘
須知凈土法門,正攝上上根人。是以善財已證等覺,普賢菩薩猶令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以期圓滿佛果;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是知回向往生凈土一法,乃圓滿佛果之末后一著也。世有狂人,不審教理,以愚夫愚婦皆能修習(xí),遂謂之為小乘而藐視之,不知其為《華嚴(yán)》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終第一法門也。亦有愚人,知見狹劣,謂己工夫淺薄,業(yè)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眾生心性,與佛無二。五逆十惡,將墮地獄,遇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滿十聲,或止數(shù)聲,隨即命終,尚得往生!队^經(jīng)》所說,何可不信?彼尚往生,況吾人雖有罪業(yè),雖少工夫,較彼五逆十惡,十聲數(shù)聲,當(dāng)復(fù)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棄,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如來稱此凈土法門為難信之法者,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其圓頓、直捷、廣大、簡易,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非宿有善根,決難信受奉行也。(增廣下·樂清虹橋凈土堂序)
凈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所說諸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不得以一切法門之修證相比而論,F(xiàn)在許多大聰明人,視凈土為小乘,不但自不修持,且多方辟駁,破人修持。不知此法,乃凡圣同修之法。將墮地獄之業(yè)力凡夫,能念佛名,即可直下往生。將成佛道之等覺菩薩,尚須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大矣哉!凈土法門也?蓱z哉!不唯不修持,而復(fù)辟駁之大聰明人。幸矣哉!愚夫愚婦,信愿持名,得與觀音勢至清凈海眾同為伴侶。彼大聰明人,縱有宿福,不即墮落三途,而望愚夫愚婦之肩背而不可得。況既謗此法,難免墮落乎?彼受病,在好高務(wù)勝,實不知高勝之所以耳。使彼上觀華藏海眾諸菩薩,一致進行,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則慚愧欲死,何敢視此法門為小乘,而不屑修持乎?(續(xù)編上·復(fù)陳慧恭孫慧甲書)
一代極談無上大教
大矣哉!凈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dāng)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其高風(fēng)。普被上中下根,統(tǒng)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如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quán)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yè),得預(yù)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華嚴(yán)》海眾,盡遵十大愿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于《婆沙》。釋迦后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xiàn)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dǎo)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贊;千經(jīng)并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既獲見聞,當(dāng)勤修習(xí)。(增廣下·印施極樂圖序(代撰))
- 上一篇:《靈巖法要》貳、贊凈土超勝【三】
- 下一篇:《靈巖法要》貳、贊凈土超勝【一】
- 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dǎo)孩子?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每天的功課都應(yīng)當(dāng)回向法界眾生
- 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yīng)該有往生計劃
-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quán)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每日功課都應(yīng)回向法界眾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