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戒律與禮儀 第二章 三皈五戒

  第二章 三皈五戒

  皈依即是皈向、依靠之意。眾生三界六道輪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這好比背井離鄉(xiāng)討生活的人,他們遠離家鄉(xiāng),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地在一個人地生疏的環(huán)境里生活,過著寄人籬下的凄慘生活。

  以世間法來說,我們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以生死的觀點來看,這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我都還在生死輪回之中,怎么能夠做別人的依怙呢?比如,兩個不會游泳的人同時跌進海中,誰能夠搭救、扶持誰呢?我們在生死輪回的苦海中浮沉,唯有佛、法、僧三寶才能做我們眾生的依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一)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們皈依佛,向佛學習,以佛為導師,這就是所謂的依靠了。此外,我們凡夫誰也靠不住,因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來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輪回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今生是好人,來世可能墮落,這樣的人我們怎樣依靠呢?所以唯有脫離六道輪回,大覺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為我們的依怙。

  佛陀覺悟世間的真相,三業(yè)清凈,斷除煩惱,沒有過失,所以我們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眾生,他會以各種善巧方便來接引依靠他的學佛者,所以我們要依靠佛陀。就象小孩子依賴母親那樣,要有生生世世見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夠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羅漢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羅漢,他們生生世世追隨佛陀,因為阿羅漢證悟后深深的體驗到解脫自在,他們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們真正的皈依處。

  我們皈依佛后,應以佛陀為導師。佛陀在生死輪回,還沒覺悟的時候,所做之一切都是為了眾生;佛陀無量劫努力不懈,修種種的難行、苦行都是為了度化眾生;佛陀修行圓滿,證得涅槃,不辭勞苦的為眾生闡釋佛法,把世間的真相告訴我們,使我們也能解脫生死,故佛陀對我們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偉大的圣者,我們應該報答他的恩典。所以我們應該以感恩之心禮拜佛陀,向佛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悟性如光:弟子問佛陀:“您所說的極樂世界地獄,我都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 佛陀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陀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二、皈依法:凡是能夠消除煩惱,調(diào)伏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規(guī)則,既是能夠保持一定的狀態(tài),有一定的性質(zhì),都稱為法。能夠使我們解脫生死的道理,稱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覺悟、所演說的種種善巧的教法。在這些教法當中,有很多種類,例如:世間法、出世間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處,是皈依涅槃清凈的法,既是我們要皈向解脫者內(nèi)心清涼、清凈、不生不滅、無為之快樂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眾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這些實踐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稱為僧,他們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等。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實行,我們應該尊重皈向。佛、法、僧合稱為三寶。

  一滴水:佛陀考問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弟子們都回答不出。佛陀說:“把它放海里去。”

  我們只有皈依三寶,才能成就法身慧命。

  四、三寶:

  (1)化相三寶:1、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釋迦牟尼佛:佛寶,降生人間;2、當時跟隨佛陀的有無數(shù)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寶;3、佛陀當時向弟子們演說開示的種種教理,如四圣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法寶。這是佛陀住世應化之際的相狀,稱為化相三寶。

  (2)住持三寶:1、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鑄、泥塑、木雕、紙繪等的佛像:佛寶;2、我們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脈相傳的出家眾弟子:僧寶;3、凡是佛弟子所結集的三藏經(jīng)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寶,稱為住持三寶。有這些住持三寶,才能延續(xù)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傳布佛教的教義。而我們有因緣遇到,這是人間最難得的事。因為在六道輪回中很難遇到佛、法、僧,故稱之為三寶。因為我們見到佛、法、僧,會生起解脫、清凈之心,有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脫;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寶,我們就很難有因緣解脫,所以佛、法、僧是難能可貴的,合稱為三寶。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寶中的佛陀,已離我們遠去,無緣見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寶中的玉琢、石刻、金鑄、紙繪,乃至木雕的佛像,這些只不過是假象而已。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佛像,會興起佛的心想,使我們深深的懷念起佛陀、戀慕佛陀。雖然我們無緣接觸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還有這殊勝的因緣見到佛像,能夠繼續(xù)在我們的心里種下善根,依這個化相三寶,提升我們內(nèi)心對于三寶更進一步的皈向。

  (3)自性三寶:我們到寺廟去禮拜佛陀,歡喜清凈、希求涅槃的心油然而生,這能使我們朝向解脫之道,此即是三寶可貴之處。這些清凈的心是我們本來具有的,這就是所謂的自性三寶。我們自心本來具有與佛一樣的覺性,因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們自心中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相,我們也不知不覺;我們的自心本來具足一切,沒有所謂的和合分開,大家一律平等,這些我們都不曉得,因為三寶的因緣使得我們認識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貴的,所以我們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獲至寶之想。

  我們皈依后,內(nèi)心要至誠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無邊無際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學,精進不懈。據(jù)佛經(jīng)記載,獲得三皈戒體者將會蒙得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

  皈依者的行持:

  1、親近善知識:我們皈依之后,應該親近善知識。

  2、聽聞正法:我們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生起正見。

  3、依教奉行:我們不止要聽聞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為榜樣,在生活中實踐佛陀的教法。如果我們每天這樣的皈向,終會有機會解脫。我們皈依三寶,應該天天做如是的觀想:佛陀是那么的偉大、慈悲,是人間最偉大的導師,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涼,能使我們放下無數(shù)的煩惱,逐漸的走向解脫;僧,放下世緣,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遠,和合無諍,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實踐者,修行證果,使我們升起無限的信心,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4、護持與供養(yǎng):在佛、法、僧三寶中,僧寶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法師們本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皆離苦”的偉大情懷,依據(jù)佛制清苦辦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繼續(xù)流傳,這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我們護持與供養(yǎng)的。

  (二)五戒

  我們每天應該誦經(jīng)修持,時時提起正念,有機會要去受持種種的戒,因為佛、法、僧中的法寶就是戒、定、慧的無漏法,我們應當修學。我們皈依三寶后,不論是要修學什么法門,都應該進一步去受持戒律,因為戒是一切法的基礎,所以佛陀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即是此意。

  多吃了六個餅子:有一個人,肚子餓了,到餅店去買煎餅吃。他一連吃了六個,覺得還是不飽,就再買第七個吃,剛吃了半個,就覺得很飽了。這時候,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著自己的嘴巴說道:“我是這樣的愚癡不知節(jié)約,如果早知道后頭的半個煎餅能吃飽,那么我只要買這半個煎餅就是了,前頭的六個煎餅不是多吃了嗎?”

  這個故事比喻:修行的人,需要從基礎開始,勤修戒定慧多時,才有貫通成就的時刻,不經(jīng)多時的勤修,但羨一時的悟證,正同那人吃餅的癡想,是不可能。

  一、五戒

  (一)不殺生:殺生戒具五緣成不可悔:

  1、所殺是人。2、作人想。3、有殺人心。4、興方便(自作、教他、遣使)。5、被殺者命斷。

  在殺生戒里,凡是自己殺,教人殺,遣派人家去殺,此三種殺法,都等于自己殺。我們用種種方法使眾生命斷,稱為殺生。殺生的果保有輕有重,它是根據(jù)所完成的因緣來決定的。如果完成下列的因緣,那就成為犯殺生罪。

  1、是眾生(有生命):所殺者有生命。

  2、眾生(生物)想:蓄意殺害時,內(nèi)心知道是有生命的。比如你恨某人,殺不到他,因嗔恨心的驅(qū)使,你拿木頭來亂打,這是沒生命,而作生物想;或是在夜暗中走路,無意間踏死一只蝸牛,這就是沒做生命想。

  3、有殺心:我們起心要殺害對方,叫做有殺心。殺心與想的不同是:殺心就是內(nèi)心有殺害眾生的心理行為(心行);想就是內(nèi)心起要殺眾生,然后對那個境作想。比如說:現(xiàn)在我坐在家里,心要殺人,但是那個人沒在面前,所以沒有作想,卻有殺心;當那個人在我面前時,我要把他置于死地,這叫做想,所以這個想是對境(眾生)作某某眾生想;而殺心是我們造殺業(yè)的整個過程中,想要對方死,叫做有殺心。

  4、興方便:用種種方法去殺害眾生。

  5、命斷:你所殺的眾生的性命斷掉。

  如果是斷人命是上品罪(重罪),不可懺悔;是畜生斷命是中品罪(中罪),可以懺悔;所殺的人沒死是中品罪;畜生命沒斷是下品罪(輕罪)。如果不受五戒,殺生照樣有罪。

  天堂與地獄: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么區(qū)別?”白隱反問:“你乃何人?”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隱聽后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武士猛然一驚,然后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天堂地獄就在我們一念之間。

  (二)不偷盜:不與而取就是偷。具六緣成不可悔:

  1、是他物:那財物是他人的。

  2、作財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己物。

  這兩個條件的分別是:比如你來廟堂,從大殿中走出去,要回家的時候,穿錯鞋子,鞋子是他物,但是你并沒有作他物想,以為鞋子是自己的;有時候那個東西是你的,卻以為是他人的,就去偷。這種情形很少發(fā)生,確是有可能的。

  3、有盜心:要有偷盜的心。就是別人的財物,對方?jīng)]想給,你想要占為己有的心念,叫做有盜心;如果一個人拿別人的東西,沒有盜心,好像拿錯或人家不要了的東西,不可構成偷盜罪,不算犯戒;如果有偷盜的心,就是犯戒。犯戒有輕有重。

  4、興方便:假借種種的方法達成偷盜目的。

  5、值五錢:所盜之物,價值五個錢。這是佛陀按照當時印度摩羯陀國的國法而制。當時國法規(guī)定凡偷五錢者,即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盜五錢者,亦成重罪不可悔。當時五錢是現(xiàn)在的多少錢呢?不好具體換算,總而言之,偷價值不菲的東西,那果報就很重。

  6、離本處:將所盜的財物,帶離原來的位置;這還必須偷者以為他得到了此物,而被偷者以為他的財物不見了,稱為離本處。比如有人寄你一百元,你在他的面前把錢放在右褲袋里,但在他沒看到時,你把錢放在左褲袋,過后你叫他看右褲袋里沒有錢,就說沒拿他的錢,雖然錢還在你的身上,但是你造成對方認為錢不見掉,這稱為離本處。又如古時有人偷馬,當盜賊從馬廄里把馬拉出來時,馬兒就會叫,主人家就追,偷者還沒認為得到馬,而馬主也還沒認為他的馬被偷掉,這就是還沒離本處;如果養(yǎng)馬者完全不知道,那盜賊把馬拖出馬廄后,那就是離本處。

  這六個因緣完成了,就是犯戒,而偷盜物超過五錢,即成重罪,不可悔。

  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輕、中、重之分,重罪是不可懺悔的,稱為不可悔,佛法形容它有如人的頭被斬斷,再也救不活。如果受五戒者殺死人,稱為犯不可悔罪:破戒;如果受持五戒的人殺死了一只公雞,那犯的是可悔罪。

  福報的故事: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位麗質(zhì)天生的女兒叫善光公主,國王對這個女兒疼愛有加,視如掌上明珠。有一天國王就對公主說:

  “女兒呀!你生長在帝王之家,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你應該感謝父王給你的庇蔭,才有今日的榮華富貴。”

  公主信奉佛法,懂得罪福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回答說:“父王!所謂福德因緣是自己種植的,不是他人所能給予的,今天我能夠出生為公主,固然應該孝敬您,但這一切的福德因緣,是我自己過去所積聚的。”

  波斯匿王聽了女兒如此忤逆,非常生氣地說:“如果我不讓你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你還能享受什么幸福?既然你認為自己有福報,我倒要試試你的福報究竟有多大?”

  國王于是命令大臣找來一位國中最窮的青年乞丐,把公主匹配給他,公主毫無怨尤地脫去華服,換上布衣和乞丐結為夫婦。一天公主就問丈夫說:“你年紀輕輕,儀表俊秀,為什么會一貧如洗,淪為乞丐呢?”

  “唉!我本來也是宦官子弟,只因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又無一技可以謀生,只好乞討度日了!”

  “父母難道都沒有留下什么財產(chǎn)嗎?”

  “只剩下一棟荒廢的老屋,但是蛛網(wǎng)纏結,無法避雨。”

  “既然還有一間破屋,我們何不回到家鄉(xiāng),同心協(xié)力開墾荒地,耕種莊稼蔬菜,自食其力,總比沿街乞討要強多了。”

  夫妻兩人于是回到了一片斷垣頹壁的家園,合力地挖掘堅硬的石地,打算種些菜蔬。挖著挖著,突然在冰冷的石板下面,發(fā)現(xiàn)藏著許多珍奇的金銀珠寶,靠著這些祖先們埋藏的寶物,很快地又把家業(yè)復興起來,成為當?shù)氐氖赘?消息不逕而走,傳到了波斯匿王的耳中,國王對于自業(yè)自受的因果業(yè)報終于信服不疑了。

  我們也應明白:一切通過非法手段得來的財富,都是命中注定應該得到的福報,如果采用正當行為也同樣會獲得,甚至更輕松。如果命中沒有,偷也偷不來,偷來了命中該有的東西,卻還要背上惡果,偷盜行為真是天下最吃虧的一樁事。

  (三)不邪淫:除了夫妻之間的行淫外,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系,都稱為邪淫。邪淫戒具四緣成不可悔:

  1、非夫婦。2、有淫心(心愛樂淫欲)。3、是道(口、大小便處)。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淫欲的心,以淫欲的處所(淫欲之道):口、大小便處與人行淫,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個正人君子,肯定不會犯上邪淫。有些人娶幾個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淫戒,因為他們是夫妻,則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還金屋藏嬌,有個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人喪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個人受五戒后,與夫妻以外的人行淫,犯重罪不可悔,即是斷頭(戒律中以斷頭比喻重罪)。淫的范圍,不唯不得與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制:①非時邪淫:佛菩薩的紀念日,每月的六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親屬(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經(jīng)期間、妊娠中、產(chǎn)前產(chǎn)后,不得行淫。②非道邪淫:除了陰道,不得行淫。③非處邪淫:除了臥室以外,不得行淫。

  邪淫的罪過,分為三品:與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親行淫者,為上品罪;與夫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為中品罪;與自己的妻子于非時、非道、非處行淫者,為下品罪,以此三品輕重,分別下墜三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報。

  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凈戒人的梵行者,罪過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無邪淫之心,即不會主動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有開緣:若為怨家所逼,而不受樂者,無犯。

  佛陀說:“邪淫的人,就象拿著火把,逆風而行,必然會燒到自己的手。”又說:“財色對于人,就象刀刃上粘有一丁點蜜,小孩子貪圖甜味用舌頭去舐,還沒嘗到滋味舌頭就被割掉了。”而古人自勵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說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敗;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喪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居必荒;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業(yè)必墮。”

  (四)不妄語:不講騙話。妄語戒分為大妄語與小妄語。妄語戒具五緣成不可悔:

  1、所向是人:對人說妄語。如果我們和一只狗說妄語,它聽不懂,那就不能構成犯妄語戒,所以講妄語的對象主要是人。

  2、作人想:認定對方是人。

  3、有欺騙心:蓄意要使對方受欺騙。

  4、說妄語:用口說出來,有時不必用口亦可說妄語,打一個眼色,甚至默認、暗示,點頭、手勢,或使用手寫出來也是妄語;那就是說用一種欺騙的行為來欺騙他人,都是妄語。

  5、聽者領解:對方能領解所說的內(nèi)容,如對方是聾人、癡人、不解語人、及向非人、畜生說大妄語,不犯重罪。

  大妄語與小妄語之分別:

  1、小妄語:就是一般上的騙話;還有罵架的粗話、挑撥離間、不三不四的話,既是騙話、惡口、兩舌和綺語,都稱為小妄語。

  2、大妄語:自己不是圣者,卻跟人說自己是阿羅漢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說自己是某某菩薩的化身,叫人來膜拜與供養(yǎng),這都是大妄語。

  犯大妄語與小妄語之差別是:如果說大妄語,那就不可懺悔,就是所謂的破戒;說小妄語則犯可悔罪。

  砍樹取果:從前有一個國王,在他的園中種有一株好樹,非常高大茂盛,在結果的時候能生出一種很好的果子,這果子香而甜美,為別處所沒有。有一天,來了一個外國的客人,國王領他去看這株樹,并對他說:“這株樹能生出一種果子,甜美無比,可說是世上所少有的。”那外國的客人接著問道:“既然有這樣好果子,能不能給我嘗幾只呢?”國王聽了,就叫人來把這樹砍倒,希望能得到果子,可是什么也沒有得到。后來又叫人把砍倒的樹再種植起來,然而想盡辦法,卻終不能把已斷了的莖和根接起來。這株樹就從此枯死,當然不能再生果子了。

  這個故事比喻:釋迦世尊曾指示我們持戒功德像大樹一樣,它能生出種種禪定神通、智慧的殊勝的果。假使我們要得到這些果子的話,首先就應當持戒,還要修許多的功德善法來灌溉它,方能得到圓滿成就。但是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竟為了迎合達官貴人而毀犯了戒律,去希求世間的名聞利養(yǎng),這無異砍樹求果,連根都枯了,哪里還有果呢?

  (五)不飲酒:不可以喝酒。飲酒戒具三緣成犯但可悔:

  1、是酒:能醉人的飲料。

  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飲料。

  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則一咽,犯一可悔罪。

  飲酒犯五戒:在迦葉佛時,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凈,有一天從外面回來,因為他很渴,那時有一種酒,沒有顏色,也沒有什么酒味,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因為他口渴以為這杯酒就是水,就把它喝下去了。酒性發(fā)作起來時,看到隔壁鄰居家有一只鴨走進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那只鴨抓來殺了,煮熟了吃它。隔壁鄰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鴨沒有回來,就到信士家去問他有沒有見,這位誤飲水色酒的五戒信土,因為酒精的刺激使他產(chǎn)生了沖動,所以見到隔壁太太又起了淫欲心,在沖動之下把她強暴了。很多鄰居便合力將這個人抓起來,把他送去官府治罪,到了官府時因為他還在酒醉便開始打妄語,拒不承認他有偷鴨、殺鴨、強暴的罪行。

  就這樣,這位五戒的信士,只因為誤喝了一碗酒,竟然連續(xù)犯了五戒,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殺、盜、淫、妄這四條戒稱為性戒;飲酒戒稱為遮戒。

  1、性戒:在因果上這是罪惡事,無論受戒與否,都不應該做,應該戒掉,稱為性戒。

  2、遮戒:所謂“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飲酒在因果上不是罪惡事,它沒有善、惡,但就能亂性,使人不能自我控制,其他不良的行為發(fā)生,乃至于破戒,為了防止其他的惡事發(fā)生,所以要受持此戒。

  殺、盜、淫、妄這四條性戒,受持者是絕不可以破戒的,同時一般人也不容易破戒。因為:

  1、殺生戒:殺死人是破戒,殺死畜生只是犯戒,可以懺悔清凈。

  2、偷盜戒:只要不偷貴重的東西,都是犯戒,不是破戒,都可懺悔清凈。

  3、邪淫戒:與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不通懺悔;夫妻間不恰當?shù)臅r間、地點、處所等行淫都是邪淫,但可懺悔。

  4、大妄語:只要沒說自己是圣人,或是某某神,我能夠驅(qū)使什么鬼神,只要不說這些話,那就不會破妄語戒。

  殺了一群牛: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五頭牛,常把它們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來一只老虎,把他的一頭牛吃掉了。這個人看到后,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頭,已不是全數(shù)了,我還要這些牛作什么呢?”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趕到一個深坑里去,在坑底排著隊,統(tǒng)統(tǒng)把它們宰殺了。

  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來的“五戒”,本來很好。后來偶然犯了戒,他不生慚愧心,不求懺悔還凈,卻反作這樣想法:“我已犯了一戒,戒既然不全了,何必再繼續(xù)持它呢。”于是索性無所忌憚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棄不持。這正如因死一牛而殺群牛一樣的愚癡可憐!

  二、受持五戒的好處與功德

  嚴持五戒,戒體清凈者,他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會墮落。根據(jù)因果來講,有下列六種功德利益:

  1、持好五戒者,死后升天:持好五戒者,內(nèi)心會感到清涼,覺得沒有對不起人家,內(nèi)心感到安穩(wěn),問心無愧;臨死時會生起善心,此善心會使他投生善道,做人或升天。

  2、持戒者無事不得:持好五戒者,功德力大,他所求所愿都容易得到。

  3、持戒者遠離災難恐怖:生生世世持好戒律者,將永遠投生在善道,不會投生在惡道;在善道中會遇到善人扶持與幫助,所以會遠離災難,遠離恐怖。

  4、持戒者鬼神善護:鬼神會保護、敬佩持戒者,因為唯有過去受持戒律,努力修行者才能做善神,他們看到佛教徒能持好戒律,會生歡喜心。另一方面,根據(jù)經(jīng)典說,受持五戒者每條戒會增加五位善神發(fā)心保護。

  5、持戒者易得禪定:持好戒律,貪、嗔、癡等煩惱少,那修禪定就比較易有成就。

  6、持戒者能證悟果位:不依戒律修行者,是不可能覺悟證果的,所以唯有持戒清凈者才能證悟圣果。

  用錦綢包裹破氈:有一個賊,走進一個富人家里偷東西,他偷得了一塊很值錢的錦綢,另外又偷了一條破氈和一些破爛的衣服。偷了以后,他把那塊錦綢當包裝布,來包那些爛東西,打成一個包袱帶出來。后來許多人知道了,都把這事作笑話講。

  這個故事比喻:已發(fā)正信修學佛法的人,不能再貪世間利益而破清凈戒律,弄得事情顛倒,得不償失,被人所笑。

  三、犯戒者的過失

  1、犯殺生:心懷恐懼,眷屬不和,短命,為社會人士所憎惡。造殺生業(yè)太重的人,今生有怕死的心理;眷屬經(jīng)常和他吵架與決裂;多病短命;為人所憎惡,就好像一些人,人見人愛;反之有些人卻人見人厭,即使是不認識他的人,也會對他生起憎惡之心,那是因為他造了惡業(yè)。

  2、犯偷盜:犯偷盜戒者將來貧窮,因為偷盜的人貪,貪的果報就是將來貧窮,財物耗減;你偷人家的財物,將來你的財物也會很快散失掉;另一點是別人的東西不見了,就會懷疑是你偷的。

  3、犯邪淫:犯邪淫戒的女人,將來她的丈夫會尋花問柳;如果是男人,將來他的妻子會紅杏出墻,所以當我們受這種果報時,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應該想這是前世造的業(yè),應該如此的果報。另一方面,邪淫者,花天酒地、尋花問柳,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會認定他的品格很差。

  4、犯妄語:說謊話者,失去誠信;同樣是一件事情,甲講別人相信,而乙講則沒人相信,這就是乙造妄語業(yè)太多。犯妄語戒的人,經(jīng)常得惡口,常被人罵。

  5、犯飲酒:飲酒多的人,心常散亂,心不定則不能思維善法,不能成就事業(yè)。

  為小失大:從前有一個商人,借給別人五分錢,那人很久沒來還,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經(jīng)過一條大河,雇船用去兩元錢,到了那個人家里又不在家,回來又出了兩元錢,來去的渡船費用要花去了四元錢。這樣,空勞一場,沒有得到什么,卻損失了數(shù)倍于債款的錢。

  這個故事比喻:如果光要為爭求少利,不惜敗壞自己的操行,結果往往得不償失,甚至會名利雙失,現(xiàn)世受了惡名,來世還須受報,犯戒做壞事的人,實在太愚笨了。

  (三)受戒的次第

  富翁造三層樓:有一個富翁,是愚蠢無知的人。一天,他到另一個富翁家去,看到這個富翁所住房又是三層樓,高大壯麗,華貴無比,心里很是羨慕,他想:“我的錢,并不比他少,為什么不造一座三層樓呢?”于是他回家以後,立刻去請來了一位建筑工程師,問他說:“你能造三層樓嗎?”建筑工程師回答說:“能造的。我已造過多處了。”富翁就說:“那么很好,你就立刻替我造。并要和我朋友所建筑的那座樓房一模一樣的。”建筑工程師領導著工人們動手先平地基,墊礎石,打墻腳,忙個不了。富翁等了幾天,看不見樓房的影子,就把這位工程師叫來問道:“你現(xiàn)在是作什么啊?”工程師回答說:“我給你造三層樓呀。”富翁又問道:“怎么造三層樓要在下面造,不在上面去造呢?”建筑工程師說:“要一層一層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兩層,又怎能造第三層呢?”不料富翁立刻阻止他說:“不,不,我不要下面的兩層,我只要第三層,你給我造最上面的一層就可以了!”建筑工程師聽了大笑,一再說明,但富翁很固執(zhí)。堅決要他只造第三層,弄得建筑工程師沒有辦法,只得停止工作回去了。

  這個故事比喻:佛弟子不肯恭敬承事三寶,切實地從“戒、定、慧”基本三學修起,只是懶惰懈怠,喜歡走捷徑,對念佛、持戒不屑一顧,自以為這種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對像自己這種“天才利根”是沒有必要的。其結果正像這個富翁一般,不過是癡人的空想罷了!

  一、三皈依

  我們先聽聞佛法,然后確定三寶是我們生死輪回的皈依處,那就要求皈依。我們皈向三寶,不能只是內(nèi)心皈向而已,還應該根據(jù)外境,舉行一個皈依的儀式。好比一對戀愛中的男女,他們只是同居,沒有注冊結婚,沒有跟人家講明,那有誰相信他們?當他們在婚姻注冊官的面前宣誓,簽了名,經(jīng)過一個簡單的儀式,注冊結婚后,大家對他們就有信心。同樣的,我們凡夫的心每每隨著外境而轉(zhuǎn)變,雖然內(nèi)心皈向三寶,還得要舉行一個簡單而隆重的皈依儀式,這樣才算是個正式的佛教徒。

  二、受持五戒

  三皈依者皆應進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樣,我們只是內(nèi)心受持五戒,那力量不強,遇到逆緣時就不容易把握,往往會把五戒丟到一邊。就好像一對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結婚,那他們就很容易因鬧意見而分手。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內(nèi)心認為受持戒律是正確之道,他就應該去請求一位法師,為他傳授五戒。傳授五戒是這樣的:傳戒者必須是一個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當。佛弟子的受戒,須是師師相授,講求戒體的傳承與納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將戒傳給他人,此一戒體,是直接傳自佛陀,受戒而納受戒體,便是納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導各人自性是佛的發(fā)明或證悟。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動發(fā)心受持的,不可以強求。如果我們堅持不要受持戒律,佛陀也沒辦法,但他會慈悲勸導我們“以戒為師”;那是因為在佛教的教導中,必須要朝向戒、定、慧的修學;如果沒有戒律為基礎,修學任何法門都很難有成就,所以學佛者應該先皈依,然后受戒!法華經(jīng)》曰:“精進持凈戒,猶如護明珠。”我們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經(jīng)又云:“信為能入,戒為能度”即是此意。

  三、在家菩薩戒

  如果機緣成熟了,佛子應該進一步求受在家菩薩戒,以再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菩薩意譯為“覺有情”,覺是覺悟、覺了、覺知、覺見的意思,有情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或眾多生命)的意思。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這就是菩薩的定義。要做菩薩必須先受菩薩戒。如《梵網(wǎng)經(jīng)》中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原,菩薩之根本”。不行菩薩道,雖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薩道,須受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

  《梵網(wǎng)經(jīng)》說:“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者。”但須先問七種遮難: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阇梨;破羯磨轉(zhuǎn)*輪僧;殺圣人等,若犯其一,便不能受戒。菩薩戒只有受法而無舍法,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在此暫不作細講。

  金子的價值:一位智者手里舉著一塊金子,面對下面的聽眾問:“誰要?”一只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塊金子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金子抹上一些泥巴,然后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么,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么樣呢?”他把金子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腳,并且用腳碾它。爾后他拾起金子,金子已變得又臟又臭。“現(xiàn)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是的,無論我如何對待這塊金子,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并沒貶值,它依舊是金子。人生路上,我們曾做錯過、摔倒過、被人輕賤、也輕賤過別人。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fā)生什么,或?qū)⒁l(fā)生什么,我們永遠不會喪失自己的清凈佛性。無論國王、乞丐乃至畜生,我們的佛性都是一如的,在佛不增, 在凡不減。”

  請記住:無論什么時候,無論發(fā)生過什么,我們都不應該看輕自己,也不應該看輕別人。每個生命都具有無上的價值。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