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修般若行

  修般若

  【經(jīng)文】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jīng)》即得見性,當知此經(jīng)功德無量無邊,經(jīng)中分明贊嘆,莫能具說。

  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智小根人聞,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于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wù)f《金剛經(jīng)》,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fù)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fù)如是。

  原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生。猶如大云覆蓋于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xiàn)。

  般若之智亦無大小,唯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開頓悟教,不執(zhí)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nèi)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zhí)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jīng)》本無差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