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五次課程 第九講之:四念處的修行及原理

  《入中論》第五次課程總第九講之:四念處修行及原理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禪學

  時間:2009年4月19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四念處的修行及原理

  整個大乘道中,資糧位的修習包括下、中、上三種(資糧),所依的是戒、定、慧基本三學,但作為大乘人,實際會經歷身心上不同的體驗——不要認為大乘的修行人僅知道發(fā)善心、幫助別人、服務大眾,事實只要進入資糧道,都有一種自我的內在體驗,他對于生理的理解會發(fā)生變化。

  比如說產生四念處觀身不凈的一些覺受:這種觀身不凈,是釋迦牟尼佛初轉*輪時曾講述的法門。不凈觀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叫做白骨觀,這種觀的逐步形成,對于不善調節(jié)者來說有著一定的危險性,大乘人對它的修習,在完全可以把握的范圍當中,此觀會成為我們修行的直接動力。

  白骨觀觀的是什么呢?就是自身的白色骨架。觀骨架所能對治的就是貪欲,就凡夫人而言,對內在的白骨進行觀念就是來對治貪欲的。當時釋迦牟尼佛在此觀后緊跟著又說出來另外一種觀:慈悲觀,或者也說成慈心觀。這種觀可用來來避免因為白骨觀的修習而產生過分的厭離,它們之間是要互相調節(jié)的。修行。嵲谑且粋需要非常小心、十分謹慎的事情。

  佛的初轉*輪期間,一部分阿羅漢在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位時,修習過程順利,觀白骨,內循身、外循身——比較起來,很像現在的瑜伽的練習,但它是基于佛理的。在修行過程中,首先白骨觀就是內外的循身。

  循身觀,你過來坐在那兒,安靜下來,很平靜,心無雜緣,身心收持到這個座位上來,想:我現在是坐在這里,已經沒有任何分心的事了,我是一個人,我現在坐在這個坐墊上……一再地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確定完了以后,再從上到下——教瑜伽的張惠蘭,她所說的是上下的檢查放松,其實哪里叫檢查放松呢?實際上就是循身觀。她所做的這個檢查放松,如檢查自己的頭皮——頭皮放松了沒有?檢查面部,面部的肌肉都放松了沒有?如果沒有放松就放松一下。檢查肩部、檢查腿部、檢查腳趾,放松了沒有?如果是放松了,就繼續(xù)檢查下一個部位;如果沒有放松,就讓它調節(jié)一下。這實際是在身體體表所做的一種循身觀。

  這種循身觀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把我們向外馳逐的心意識收回來。心意識向身體的外面馳逐的例子,比如這個人很可惡、那個生意應該做……分析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心意識外散,外散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讓自己的氣流溢到脈管外面去。比如有的人去打點滴時,醫(yī)生扎針前在手上拍兩下,那個脈還沒鼓起來,醫(yī)生就說:“你這個人沒什么脈啊,找靜脈不好找!”這種情況就是氣秉藏到脈的深處,說明這個人的心理過分內收。有的人把胳膊一綁起來,一拍就發(fā)現靜脈很粗,一針就扎進去了,根本不費勁。醫(yī)生就說:“你這個靜脈好粗啊!”為什么會出現粗大的情況呢?基本上是心過分外散。這氣和脈是兩樣東西:脈,是我們現在看起來身體比較固定成形的脈管,如血管、靜動脈;氣,是順著這個血管來流通的一種元素,是我們的根本的生命元素,分成好幾種。當我們心外馳的時候,這個氣就往外面散,有時候它往外面流動的時候,就形成了這么大的一片(板書),它往外面流通,它都在脈的外面流轉,所以我們人就顯得粗大,心顯得粗。如果我們過分地思考自我的問題,比如人比較低沉、過分的小心眼、過分的算計,或者過分的失意、太過分自卑,像這種情況,他的氣脈就過分內收,就內收到氣脈的最核心的這一部分,這個脈管也隨之縮小。這只是我們生命的幾種狀態(tài)。那么循身觀就把內在的過于內收的向外放、過分外放的向內收,進行合理的調配,是讓人的氣血比較如理如法地走人身的氣脈的軌道,不致于發(fā)生問題。這其實是一個基本的調理心的方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