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太子之成長
出家——從迦毗羅衛(wèi)開始
釋迦太子之成長
太子出生后,回到了迦毗羅衛(wèi)城。凈飯王召集眾相師,詢問太子出生的兇吉。大家根據(jù)先圣的記載和各種瑞相,預(yù)言太子將來若是在家,必定會成為轉(zhuǎn)輪圣王,若是出家,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國王聽了相師的預(yù)言,知道太子將有大威德,必定會光耀釋迦族,滿心歡喜。
當(dāng)時,有一位具足五通,受人尊敬的阿私陀仙人,從遠方來到王宮,請求面見太子。國王得知來者是阿私陀仙人,便讓人抱太子出來。仙人雙手接過太子,安于頭頂,又放置膝上,然后對國王說:“太子生來具備清晰圓滿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將來一定會出家學(xué)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轉(zhuǎn)無上*輪,為一切眾生闡揚正法,凡有緣聽到佛法的人,皆得解脫。”但他知道等太子成道時,自己壽命已盡,將錯過正法教化,想到此仙人不禁哀傷悲泣起來!
阿私陀仙人如此肯定的預(yù)言令凈飯王感到深深的苦惱,但對太子更加生起敬重之心。他下令大赦全國囚犯,并命國師從四方召來成千上萬的婆羅門,分批進入王宮,接受布施,足有七天七夜,所有功德都回向給太子。
太子出生后七天,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因為巨大的福報,上升至忉利天。此后太子由她的姨母,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訶波阇波提夫人撫養(yǎng)?脊艑W(xué)家曾在迦毗羅衛(wèi)宮殿遺跡中挖掘出大量摩耶夫人及摩訶波阇波提夫人生前使用過的金銀飾品,其類別不下數(shù)千種,奇珍異寶數(shù)之不盡,遠遠不止七寶[1],有的白如珂雪,有的粉若鮮花,雖時隔千年,今天看來仍然展現(xiàn)出非凡的高貴氣質(zhì)。
太子漸漸長大,摩訶波阇波提夫人時常帶領(lǐng)孩子們在園內(nèi)玩耍。他們驅(qū)趕象車、鹿車,與馴順的獅子、大象、仙鶴、孔雀一道追逐、奔跑,或者以真璽為鞍,請?zhí)域T在羚羊身上,那些活潑的女孩就在一旁拍手。太子對這些游戲并不感興趣,常常喜歡一個人在僻靜的地方用沙土造塔,或盡量避開那一群花團錦簇的孩子,面對清池、小鳥、大象、獅子而陷入沉思。
凈飯王見太子如此, 更加擔(dān)心他將來舍棄王位出家,于是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太子安于榮華富貴的生活。凈飯王建立了溫、涼、寒、暑四座宮殿,每座宮殿都用各種寶物裝飾起來,又挑選五百名容貌端正、乖巧伶俐的宮女,分成五組輪班伺侯太子,并令車匿[2]等五百人侍奉太子,還在宮殿的外面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清流池沼,草木香花間,各種吉祥的鳥雀歌唱嬉戲,與太子朝夕相伴。
這一時期,迦毗羅衛(wèi)國五谷豐登,風(fēng)調(diào)雨順,民眾也都爭做寬厚仁惠的善人。
太子八歲那年,凈飯王請毗奢婆密多作太子老師,并令釋迦族中所有童子伴隨太子讀書。授課的第一天,毗奢婆密多遠遠看到太子走來,由于太子的威德,竟不自禁地屈身向太子頂禮。
當(dāng)天,太子便把當(dāng)時最具權(quán)威的六十四書一一背誦出來,并請教老師準(zhǔn)備教哪一門功課。老師驚呆了,因為這六十四書自己也未必盡知,心中慚愧,再也生不起貢高我慢之心。自此,太子同許多童子一起讀書寫字,由于太子威德力及諸天神力加護,所有學(xué)生進步奇快,都能通達一切書數(shù)經(jīng)論。
有一次,凈飯王與諸大臣為了考核釋迦族諸王子中誰武藝最高強,舉行了一次武術(shù)比賽。由大臣娑呵提婆任裁判。
第一個比賽項目是射擊。在廣場上安置鐵鼓,看誰射得最準(zhǔn)、最遠、最有力。首先由提婆達多射擊,一箭射穿三鼓,落在四公里處。接著由難陀射擊,也射穿三鼓,落在六公里處。輪到太子時,他試遍所有弓箭,都覺弓力太弱。國王即命人到內(nèi)庫取出祖上師子頰王用過的大弓。太子手執(zhí)弓箭,安坐不動,微用少力,平胸而射,一箭直穿七面鐵鼓,射達十六公里外,力道不衰,一直沒入虛空。此后又比賽射鐵豬。太子一箭射穿七只鐵豬,其箭入地,清泉涌出,后來這里便被人稱為“箭泉”。
通過種種項目的比試,眾人領(lǐng)略了太子的高超武藝,歡喜雀躍,共慶未來的國王定能成為一位偉大的君主。
凈飯王見太子技壓群雄,心中大喜,立即命人回宮牽來白象,用種種瓔珞裝飾端嚴(yán),讓太子乘坐入城。那時提婆達多剛從城外回來,見有人牽著白象正要出城,就問:“這象為何出城?”答:“讓太子乘坐入城。”提婆達多平時自恃力大,貢高我慢,無所忌憚,比武敗于太子,心懷妒嫉,于是上前一步,右手牽住象鼻,左手揮拳在大象額頭上一擊,竟一拳將大象打死了。象身塞住了城門,眾人往來受阻,發(fā)生擁堵。
隨后到來的難陀看見大象塞路,礙人行走,便用右手牽住象尾,把象尸拖離了城門。
太子見后,知道提婆達多心懷不善,以力示威。然而此象粗重?zé)o比,日后腐壞會臭氣熏天,于是就用左手舉起白象,右手托住,從空中擲出城外。象身直飛五里以外,方才落地,即成大坑,后稱“墮象坑”。
- 要不忘初心,善于觀察因緣、隨順因緣
- 從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變 為什么說僧服是無價寶?
- 修行人對人生的三點理解 進入禪修境界的重要常識
- 玄奘大師揚威異域立論高明一字不易
- 勿在背地說人壞話!
- 舍命為爭取宗教信仰的彌光老和尚
- 嗔恨墮入惡趣忍辱功德殊勝
- 走偏的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訛誤半世紀(jì)
- 禪修要放棄一切成見
- 企業(yè)家為什么熱衷學(xué)佛
- 如果人人出家會怎么樣
- 佛教的世界觀
- 尼泊爾的中華寺
-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 佛身如金,清凈無漏
- 門票關(guān)乎佛教根本 不止免費那點事
- 千年那爛陀興衰
- 佛說五個“不”連貫起來的修行路
- 為山僧明空上人紀(jì)行
- 喂鷹救鴿舍身飼虎 佛陀前世度生無數(shù)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