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育 十一 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居士,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學(xué)家;佛印禪師,是與蘇東坡同一個時代文學(xué)、佛學(xué)都精通而名聞全國的一位高僧;這兩個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們的交誼深厚,不但常在一起談禪論道,而且也時常在一起開玩笑,這些含著人生哲理的開玩笑的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佛門的千古佳話;我想就講一些他們開玩笑的故事,從而就這些故事中,連帶談到佛教的道理——佛學(xué)。所以,今天的講題,就定為《蘇東坡與佛印》。
關(guān)于講話的題目,是有重要意義的,佛教講經(jīng),解釋經(jīng)題,是發(fā)揮全經(jīng)要旨的先著,講者與聽者都很重視。傳說中國唐朝的時候,有一位高僧智者大師,他講《妙法蓮華經(jīng)》時,首先就詳細(xì)解釋經(jīng)題《妙法蓮華經(jīng)》五個字,單單講一個“妙”字的意義,就一連講了九十天,真是妙義重重,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了!不過,我現(xiàn)在先解釋講題,卻又是另有用意的;什么用意呢?讓我先來說一則笑話:幾十年前,在中國的某中學(xué)里,有一位老師上語文課時,出了一個題目給學(xué)生作文,題目是:《漢武帝拿破侖論》。漢武帝是中國紀(jì)元前一位有名的皇帝,拿破侖是十八世紀(jì)到十九世紀(jì)法國的一位名將,讀過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人,誰也知道這兩位都是鼎鼎大名的歷史人物;但是有一位學(xué)生,不知道他是沒有讀過世界的歷史,還是雖讀過但記不起拿破侖這一位名將來,他竟把“拿破侖”這一個人名的三個字誤解了,以為“拿”字是一個動詞,“破侖”才是一個人的名字;于是他拿起筆來,大作這篇論文,開頭便寫道:“夫破侖者,豈易拿也?”惟吾武帝能拿之!崩蠋熆吹搅,笑得肚子都痛了。我怕這個故事重演,所以先把題目解釋一下!疤K東坡”就是蘇軾,各位在古典文學(xué)中讀過《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等他的文章,對這一位大文學(xué)家,一定是知道的,可是“佛印”兩個字,大家可能感到陌生,我怕有人誤會做“佛祖的印章”,那就會鬧出跟剛才說的“漢武帝拿破侖論”一樣的大笑話了。
其實,“佛印”這個人的名字,各位也并不是從來沒有讀到過,不過只是在文章中一提,恐怕大家印象不深,也就記不清楚吧了。在魏學(xué)?先生的《核舟記》那篇文章里面,會描寫一只核刻的船,刻著蘇東坡赤壁的故事,有“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痹谶@幾句記載中,不是有“佛印”的名字了嗎?
好了,現(xiàn)在“閑話且休,言歸正傳”吧。
蘇東坡是中國宋朝一位多才多藝的文學(xué)家,他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本來叫蘇軾,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文學(xué)家,也都被列在《唐宋古文八大家》里面,在文學(xué)史上,合稱《三蘇》,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一個文學(xué)家庭。蘇東坡不但在詩、詞、歌、賦各方面,顯出了他卓越的天才,同時也是繪畫和書法的能手。他從二十一歲考到進(jìn)士以后,就出來做官,可惜一再被卷入新舊黨爭的激烈漩渦里,官途并不很得意;不過他在出任地方官時,總算替當(dāng)?shù)氐睦习傩兆隽瞬簧俸檬。他的學(xué)問廣博,除了文學(xué)以外,道書與佛法,也都有研究;不過他對佛法,特別有興趣。他在四十四歲那一年,因為得罪了當(dāng)時的宰相王安石,被抓去坐監(jiān)牢,并且差一點被殺,幸虧當(dāng)時宋朝神宗皇帝愛惜他的才能,才沒有被害;到了他四十五歲正月時,被貶去黃州做團(tuán)練副史,他在黃州的東坡上,蓋一間房子住,也就把自己取號為東坡居士;從此,蘇東坡的名字,就響亮起來了。為什么他要取號為東坡居士呢?因為他很仰幕唐朝的詩人白居易居士,白居易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白居易曾寫一首《步東坡》的詩:“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走,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蘇東坡居士因為與佛有緣,對佛學(xué)很感興趣,所以在黃州時,常游覽佛寺,拜訪高僧,請教佛理;他跟佛印禪師做好朋友,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其實,他跟很多位高僧,都有來往,例如:他曾拜訪過當(dāng)時廬山東林寺的住持?偡◣,跟他談?wù)摲鸱?談到深夜;第二天蘇東坡做一首偈子說:“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他初到黃州時,住在定惠院,跟一位詩僧參寥禪師做朋友,他在《記游定惠院》那篇游記里面,也提到這件事;這位參寥禪師做了很多詩,后來有人把它收集起來,編成《參寥子集》計有十二卷之多。
蘇東坡四十七歲時,兩次坐船游于黃州附近的赤壁,也就先后寫了《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兩篇文章,這兩篇有名的文章,都被編在中學(xué)的課本里面,各位可能都讀過了。我對這兩篇文章有點意見,順便提出來跟各位談?wù)?
第一、《前赤壁賦》的“前”字,可能是后來加上去的;因為蘇東坡第一次游赤壁時,未必就已經(jīng)打算要再游赤壁而再寫第二篇的游記,所以有些文集里面,這篇文章的標(biāo)題,是叫《赤壁賦》的。
第二、黃州在中國湖北省,據(jù)說湖北省叫做赤壁的有四個地方;其中只有在嘉魚縣東北的一個,才是三國時代吳國周瑜和蜀國劉備聯(lián)合打敗曹操的地方。蘇東坡游的地方,本來是叫“赤鼻磯”;“赤鼻”和“赤壁”的讀音相近,蘇東坡因之就誤認(rèn)為赤壁之戰(zhàn)的赤壁,所以他在文章里面,對三國時代的周瑜和曹操,發(fā)了一些感慨。但是我以為這個誤認(rèn),可能不是自東坡開始的;為什么我這樣說呢?因為蘇東坡在《赤壁懷古》的詞里說:“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边@翻譯起來就是說:“古老的保壘西邊,人家說是三國時代周瑜打敗曹操的赤壁。”從蘇東坡的“人家說”這句話,可見這種傳說是在蘇東坡之前就有了。
第三、《前赤壁賦》中的“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和《后赤壁賦》中的“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笨,到底是指誰人呢?明朝雕刻家王叔遠(yuǎn)先生刻蘇東坡坐船游赤壁的故事,刻船上坐著三人:除了蘇東坡以外,還有兩個,是佛印和黃魯直。——黃魯直就是黃庭堅,是蘇東坡的朋友,他是一個孝子。我想:王叔遠(yuǎn)大概是想到跟蘇東坡最要好的,當(dāng)然是佛印和黃魯直。但是他猜錯了!根據(jù)后來的人的考證,“二客”中之一是楊世昌道士,這位姓楊的道士,是從四川云游到廬山,而由廬山到黃州來找蘇東坡的,蘇東坡兩次游赤壁,他都跟著去;至于另一位客人,就不知道是誰。我想:佛印禪師雖然是蘇東坡的好朋友,但是同游赤壁的可能性,并不會很大。
那么,佛印禪師到底是一位怎樣的人物呢?
佛印禪師是中國宋朝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小時候是一個神童,三歲就能背誦唐詩,到五歲入學(xué)讀書,老師叫他背唐詩,那本《唐詩三百首》,他能夠背出二百多首來。于是,老師教他讀五經(jīng)——詩、書、易、禮、春秋。因為他聰明過人,不久五經(jīng)都通曉了。接著,他研究中國諸子百家的學(xué)說。有一天,他到一間叫竹林寺的廟里,讀到《楞嚴(yán)經(jīng)》,這個神童,越讀越有興趣,他發(fā)覺這才是真理。到十六歲時就出家專門研究佛學(xué)了。佛印禪師因為德學(xué)兼優(yōu),名聞全國,神宗皇帝頒賜一個“高麗磨納金缽”給他,以表揚他的道德;當(dāng)時很多佛寺都請他去住持。當(dāng)佛印禪師住持廬山的歸宗寺時,蘇東坡到黃州,黃州是在湖北省的長江北岸,與長江南岸江西省的廬山,正是隔江相望;因此,蘇東坡就時常坐船過江,找佛印禪師談禪論道,他們兩人越談越投機(jī),由于會晤的次數(shù)多了,交誼也日漸進(jìn)增,有時候他們在談話中也開開玩笑,從開玩笑中揭示佛教的禪理。
有一天,蘇東坡穿著整齊的官服,過江來拜訪佛印禪師。他到歸宗寺時,恰巧碰到佛印禪師正要上殿講經(jīng),聽眾擠滿了整個大講堂;佛印禪師跟蘇東坡是開慣玩笑的,這時,他環(huán)視講堂,對蘇東坡說:“蘇居士!你來得真不巧,這里沒有你的坐位了!碧K東坡聽了!知道這句話中是含著禪機(jī)的,也就笑著幽默地答道:“既然這樣,為什么不暫時借你的四大(指身體)來做坐位呢?”
蘇東坡的個性,本來就有點“狂恣”的,其實,他每次的坐監(jiān)、貶謫,都是因為他的詩而惹禍的;詩,為什么會惹禍呢?就是“狂恣”的性格在作怪。但是他碰到佛印禪師,可就不同了,因為佛印禪師是有涵養(yǎng)的,而且他倆又是常常開玩笑的,佛印禪師毫不介意地對他說:
“也好,但是我有個問題問你,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體給你當(dāng)坐位;假如你回答不出,那你身上掛的那條玉帶,就要解下留在這里做紀(jì)念!
“這個打賭很有意思,好!你盡管問吧!”蘇東坡滿懷高興,他對這場打賭,好像是穩(wěn)操勝券,蠻有把握似的。
佛印禪師不慌不忙地問道:“剛和居士說要借我四大來做坐位,居士是懂得佛法的,佛經(jīng)上不是說:‘四大皆空,五蘊無我’請問居士到底要向那兒去坐呢?”
才華橫溢的蘇東坡,給佛印禪師這么一問,竟然啞口無言,只好認(rèn)輸,解下身上的玉帶,雙手捧送給佛印禪師。
各位!“四大皆空”這句話,是佛經(jīng)上說的,但是這句話現(xiàn)在不但人人都聽過,而且成為一般人的口頭禪,不管是懂得佛法或不懂佛法,信佛與不信佛的人,聽過這句話、甚至?xí)f這句話的,實在是很多很多,可是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的,卻并不多;須知,凡事不了解的應(yīng)該要設(shè)法求得解,這才是我們求學(xué)的應(yīng)有態(tài)度;但是有一些人,卻要自作聰明,強(qiáng)不知以為知,你問他“什么是佛教的四大?”他說:“酒、色、財、氣,就是佛教的四大!贝蟾潘阉拇蠼忉屪鋈松乃姆N大害,這樣解釋,去騙不懂佛法的人,可能騙得過,但是給懂得佛法的人聽到,真會笑破肚皮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四大”?為什么說“四大皆空”呢?四大是地、水、火、風(fēng)四種原素:地性堅硬,水性流濕,火性溫燥,風(fēng)性輕動;世界上一切物體的構(gòu)成,都不能夠缺少這四大原素。四大的大字,是普遍的意思;這四種原素普遍于一切物體,所以叫大。我們?nèi)说纳眢w,根據(jù)科學(xué)上說,是以七十六種原素組成的;但是佛學(xué)上把它歸納為四大原因;四大不調(diào)和,人的身體就有病痛發(fā)生了。一旦四大分離,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說“四大皆空”,但這只是淺而易見的初步空理;如果我們再深一層去研究、觀察。四大原素各自的本身,要找出它的實在性,也是不可得的;實在性不可得,也就是空;從這一空理上說,我們身體既然是由四大原素組成的,當(dāng)下就是空,并不必等待四大分開,才說是空。許多不明白佛法的人,常常喜歡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其實,從這空的哲理分析,凡是有生命體的人,都是由四大原素組成的,都是空的,出家人和非出家人的,并沒有分別。
那么“五蘊”是什么?為什么又說“五蘊無我”呢?五“蘊”是色、受、想、行、識五組;色蘊是物質(zhì),受、想、行、識四蘊屬精神;在精神四組之中,又分為識蘊是精神的主體,受、想和行是精神的附屬。
普通一般人,總是把自己稱為我,如說自我,把我看成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可是用佛法來分析,每個人的生命體,是由物質(zhì)與精神計五組組成的,換句話說,人的生命,根本就是色、受、想、行、識五組的和合體,離開五蘊,就沒有我的存在了,所以說“五蘊無我”。
蘇東坡在黃州時,有一天,詩興來了,做了一首贊佛的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詩,不是對佛法有相當(dāng)?shù)脑煸?絕對寫不出這樣的好詩。蘇東坡寫好了這首詩,自己反覆吟哦,覺得非常滿意!這時,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禪師來,他想禪師如果看到這首詩,一定會大大的贊賞一番,甚至?xí)陌附薪^。于是,他立刻把那首詩抄在詩箋上,用信封封好,叫傭人送去長江南岸的歸宗寺,給佛印禪師看。
黃州在長江北岸,要到對岸的歸宗寺,必須渡江,F(xiàn)在,我們趁蘇東坡的傭人搭船過江的時候,來研究一下這首詩的內(nèi)容:
“稽首”,是頂禮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說,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稱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說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于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太陽系里面,有很多星球,組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合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成一個大千世界。
“八風(fēng)吹不動”,這是一句精警動人的詩句,也是全詩的中心,最為要緊!鞍孙L(fēng)”,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大智度論》說:“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biāo)倪`,能鼓動物情!边@八種是人生成敗得失的總和。稱頌贊美,名譽利祿,跟各種快樂的享受,是誰都會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這些好境樂事,都會感到瓢瓢然!而遇譏嘲詆毀,則怒形于色;逢逆緣苦境,則憂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個人,居然“八風(fēng)”都吹不動他,這人是誰?就是佛陀。
“端坐紫金蓮”,這是說佛陀諸惑已盡,眾德圓備,故能不被外境所搖動,莊嚴(yán)而安穩(wěn)地坐在蓮花臺上。
這首詩是在贊佛,同時卻又暗含著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跟佛陀一樣,已達(dá)到了心能轉(zhuǎn)物而不為物轉(zhuǎn)的地步!K東坡的確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
這時,傭人上岸了,他趕上廬山歸宗寺去。
佛印禪師讀到蘇東坡的詩時,并不如蘇東坡所預(yù)料的贊賞一番,或拍案叫絕,反而感到這很需要給他一個當(dāng)頭棒喝;于是,他在那首詩的下端,批上“放屁”兩個大字,交給傭人帶回黃州。
在黃州的蘇東坡,自從傭人去后,便沾沾自喜地在等待著,他滿以為佛印禪師看到那首詩時,一定會大大地贊賞,所以他一心一意在等著佳訊傳來,好容易等到傭人回來了,他迫不及待地問:“師父看了怎么說?”傭人說:“他沒說什么?只在你的詩箋上寫一些字,叫我拿回,我不懂寫些什么。”傭人說著,便把那封詩信交給蘇東坡;蘇東坡打開信封,抽出詩箋,看到那首詩的下端,批著“放屁”兩個大字時,不禁無明火升起三千丈,勃然大怒起來!連喊“豈有此理?”他再仔細(xì)地推敲自己的詩,盡找也找不出那首詩的毛病;他自言自語地責(zé)怪佛印禪師道:“我這首好詩,你不懂得欣賞也罷,竟把它當(dāng)做放屁,你真是太糊涂了!”于是,他決定親自去跟佛印禪師評理,馬上雇船過江,上廬山歸宗寺去。
蘇東坡的船向南進(jìn),他坐在船上,雖然這時江上的清風(fēng)習(xí)習(xí)地吹來,可是他這時的心,好像熱鍋上的螞蟻,再也沒有上次游赤壁時的心情,吟出“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的名句了。
蘇東坡趕上廬山歸宗寺,氣呼呼地要找佛印禪師算帳,那知禪師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師說:“今天不見客!碧K東坡聽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做兩步地一直奔到佛印禪師的方丈室來,他看方丈室的門掩著,正要舉手敲門進(jìn)去時,忽然發(fā)現(xiàn)門扉上貼著一張字條,端正地寫著:
八風(fēng)吹不動,
一屁過江來。
蘇東坡看到這兩句,立刻就警覺了,心里暗暗叫道:“我錯了!”
各位!蘇東坡錯在那里呢?佛印禪師那句話,明明是警告他說:“你說能夠不為稱譏毀譽的各種境界所動,為什么竟被那區(qū)區(qū)“放屁”兩個字,搞到無明火起,過江來和我評理呢?”這時的蘇東坡,深深地感到慚愧,自嘆一向?qū)τ诜鸱?只求理解,缺少了真修實行,所以當(dāng)境界現(xiàn)前時,竟與常人無異,研究佛學(xué)的理論而不實踐,真是“不行”!因之,當(dāng)即痛下決心,今后要把所理解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實行起來。同時,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禪師給他的啟示,他覺得有這樣的一位諍友,實是人生的大幸!從此,他對佛印禪師,更加心悅誠服了。
說到蘇東坡對佛學(xué)的理解,的確是有其相當(dāng)?shù)纳疃鹊?這不但是在他寫的那些佛偈,佛詩中可以看到,就是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
佛偈、佛詩,在《東坡集》里面,多到不勝枚舉,就是像上面舉出的“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些句子,也就足以表現(xiàn)他對佛法的精湛造詣了。
那么蘇東坡的佛教思想,從他的那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呢?這里隨便舉出幾段:
A 《超然臺記》:“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
B 《前赤壁賦》:“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世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C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D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佛法是一門“行解并重”的學(xué)問,理解與實行,好像鳥的兩只翅膀,缺少了一只,就飛不起了。蘇東坡是一位文學(xué)家,他用研究文學(xué)的方法,去研究佛法,只著重于理解而缺少實行,所以會碰釘子。經(jīng)過了好朋友佛印禪師給他當(dāng)頭棒喝,才知道自己一向解而不行,的確是“不行”的!
蘇東坡在黃州時,常常坐船過江去拜訪佛印禪師,兩位風(fēng)趣人物的話匣子一開,滔滔不絕,幾個鐘頭也談不完;談?wù)摰姆秶?除了佛學(xué)以外,也談文學(xué)和其他的問題,三皇五帝、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兩個人談到投機(jī)時,則絲絲入扣;但當(dāng)意見相左時,辯論也就展開了;蘇東坡學(xué)識豐富,口才又好;佛印禪師更是辯才無礙,佛學(xué)智識當(dāng)然是比蘇東坡更豐富,就是文學(xué),也不比蘇東坡差;所以每次兩個人辯論的結(jié)果,勝利總是在佛印禪師這一邊。
有一天,佛印禪師教蘇東坡坐禪,蘇東坡很高興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禪師的對面;兩個人對坐了一會兒,蘇東坡頭腦一轉(zhuǎn),問佛印禪師道:
“你看我坐著,像個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禪師心平氣和地答道。
蘇東坡聽了這句話,心里覺得很甜!當(dāng)蘇東坡感到得意的時候,恰巧佛印禪師又反問蘇東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蘇東坡看佛印禪師穿著大袍,婆娑于地,這一下給他抓到機(jī)會了,他連譏帶諷地答道:
“像一堆牛糞。”
蘇東坡答后,偷看佛印禪師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見佛印禪師眼觀鼻,鼻觀心默然端坐著。這時,蘇東坡感到飄飄然起來!
蘇東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蘇小妹看到,問他:“哥哥!你今天為什么這樣高興?”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師父辯論,都輸給他,今天我第一次得到勝利了。”蘇東坡說時,喜形于色!
蘇小妹問:“哥哥!你是怎么樣勝他的?”
蘇東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禪師對坐時的談話經(jīng)過,一五一十地描述給蘇小妹聽;他心里以為蘇小妹聽了,一定會替他高興,大大地夸獎他一番,那里知道小妹聽了,卻搖搖頭向他說道:
“哥哥!你又輸了!”
“我輸?我罵師父是一堆牛糞,師父給我罵得一句話也答不出,這怎么是我輸呢?”蘇東坡感到困惑。
“哥哥!萬法(萬事萬物)唯心,心外無法,這道理你是知道的!碧K小妹笑嘻嘻地對蘇東坡說:“佛印師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里想的是牛糞,所以你看師父像一堆牛糞。師父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里拉出一堆牛糞;你的臭嘴巴,還不是輸了嗎?”
蘇東坡經(jīng)小妹指出,才恍然大悟,慚愧不已!
現(xiàn)在有些人說話,專門要討人家的便宜,其實,說人家的便宜話,吃虧的還是自己;好像蘇東坡,想要占佛印禪師便宜,結(jié)果是自己遭到失敗。
反過來說,說稱贊人家,鼓勵人家學(xué)好、向善的話,對人家有利益,其實對自己也是好的;好像佛印禪師的精神與態(tài)度,實是值得我們效法與學(xué)習(xí)的。
說到蘇東坡的妹妹,順便也來談?wù)勌K東坡的夫人;蘇東坡的妻子姓王,名叫弗,她的爸爸是一名進(jìn)士,她十六歲就嫁給蘇東坡,那時蘇東坡大概才二十歲左右,兩個人結(jié)婚后,感情很好,恩恩愛愛,過著多么甜蜜的生活;可惜“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結(jié)婚后十一年,妻子就去世了,蘇東坡實在是傷心極了!妻子死了十年,蘇東坡四十歲了,他在密川做太守,太守是當(dāng)時軍監(jiān)的長官,因為日夜都還想念著死去的妻子,做了一首《江城子》的詞,開頭就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边@意思是說:“你我永久的離別茫茫然,已經(jīng)十年了,在這十年之間,即使我不去想你,但是內(nèi)心怎樣也忘不了你!睆倪@簡單的幾句話,可以想見他對死去的妻子的想念想念,真是“朝朝暮暮,暮暮朝朝”了!還有,在這詞里,他把夢中看見妻子的事也寫出來,他寫道:“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边@幾句翻譯成白話是說:“夜里我做一個長夢,忽然回到了故鄉(xiāng),看見當(dāng)年的小屋子,窗臺邊,你正在梳洗打扮;你看我,我看你,誰也說不出話來,只有眼淚一行行的流下!
再過了六七年,蘇東坡在黃州,他做《赤壁懷古》的詞里,還是念念不忘地提他死去的妻子,他寫道:“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薄叭A發(fā)”,是指白頭發(fā)!岸嗲椤眱蓚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蘇東坡的妻子名叫“多情”;剛才說過,蘇東坡的妻子是姓王名弗,如果這一說是對的,應(yīng)該是她的別號叫“多情”。另一種是說“多情”兩個字,是蘇東坡自己形容他的妻子很多情。不管那一種的解釋都好,“多情”是指蘇東坡的妻子而說,該是沒有問題的了。那么,詞中那兩句,翻譯起來就是“我出神的想念著家鄉(xiāng),我那多情的亡妻,一定會笑我這么早就長了白頭發(fā)!碧K東坡的妻子多情,蘇東坡這么念念不忘他的妻子,也何常不是多情?真是一對恩愛多情的夫妻啊!
蘇東坡除了那個妻子以外,還有幾個妾。究竟是幾個呢?蘇東坡自己只說“有妾數(shù)人”,有人說:蘇東坡的妾,計有七人,其中一個名叫“朝云”的,是年輕最輕的;既漂亮,又聰明,蘇東坡特別疼愛她。朝云,這個名字多好聽!
蘇東坡離開黃川以后,有一個時期,因為住家離開佛印禪師遙遠(yuǎn),來往也就沒有在黃州時那么密切了。
有一年寒冬的一天,佛印禪師到蘇東坡的家里來,蘇東坡歡喜極了,忙叫家里的人,燒了幾味好齋來供養(yǎng)佛印禪師。兩個人好久沒有相見,一談就談了好幾個鐘頭,越談越高興!那天晚上,蘇東坡對佛印禪師說:
“師父今天走了那么多路,一定很累了,還是早點休息好。我想今晚叫朝云去服侍師父,給師父差使,你有什么事,盡管吩咐她做:師父,你說好嗎?”
佛印禪師略加考慮一下,就點頭回答他道:“也好!”
那天晚上,朝云真的推門進(jìn)佛印禪師的房里來,她看見佛印禪師在床上打坐(坐禪定),就向他頂禮三拜;佛印禪師吩咐朝云道:
“朝云,你去拿一個茶壺,裝滿了水;一把葵扇,一籃火炭,七個火爐,一起搬到這里來。”
“好!”朝云答應(yīng)了一聲,就開門出去了。
一會兒,朝云把那些東西都搬來了,她就合掌問佛印禪師道:
“師父!那些東西,通通搬來了。”
“好,現(xiàn)在你把七個火爐都下了炭,燒起火,然后用葵扇,扇著每個火爐,讓爐中的火炭燃起來!”佛印禪師低聲細(xì)語地吩咐她。
“好!”朝云開始工作了。
再過了一會兒,七個火爐的火炭都燃燒得熱烘烘了;黃州的冬天是寒冷的,但這時整個房子里的空氣,變得溫暖起來。
“師父!七個火爐的火炭,都燃燒起來了,要煮什么?”朝云合掌問道。
佛印禪師環(huán)視七個火爐,爐中的火,熱烘烘地?zé)?他又吩咐朝云道:
“朝云!現(xiàn)在你把茶壺放在第一個的火爐上煮,等到茶壺里的水煮開了,滾了一會兒!再放在第二個的火爐上;滾了一會兒,再放在第三個的火爐上;這樣,依次一直到第七個的火爐,你懂得這樣做嗎?”
“好!我會照師父的吩咐去做!背泣c頭答道。
朝云從頭至尾,她照佛印禪師的吩咐去做,把這只茶壺輪流在七個火爐上煮,等到通通煮過了,她再問佛印禪師道:
“師父!茶壺已經(jīng)在七個火爐上,順著次序都煮過了,現(xiàn)在還要做什么?”
佛印禪師說:“你做得對,朝云!現(xiàn)在還是跟剛才一樣,再做第二遍,第二遍完了,再做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一直做到天亮!
“好,師父!”朝云完全照佛印禪師的話去做,周而復(fù)始地把茶壺放在七個火爐上煮。
這時,佛印禪師好像深入禪定了,房子里寂靜,只聽到火在燒水,在滾的聲音。
各位想想看,一個茶壺的水有幾多?它在七個火爐上面輪流著煮,水一滾起來,就變成水蒸氣沖出去,這樣,就越來越少了;還沒有煮到天亮,“卜”的一聲,茶壺里水干了,壺底被熱火燒到爆烈了。
朝云看到這樣,手忙腳亂起來!佛印禪師睜開眼睛一看,對朝云說:
“朝云,不必害怕,這是必然的結(jié)果,你的工作圓滿,現(xiàn)在可以回房睡覺了!
朝云向佛印禪師合掌行一個禮,回房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上,佛印禪師一早就向蘇東坡告別回去,蘇東坡送走了佛印禪師,一回到家里,就問朝云道:“昨天晚上,師父跟你說些什么話?叫你做些什么事?”朝云便把昨晚經(jīng)過的情形,一五一十說給蘇東坡聽。
“火爐上的茶壺,水干必爆!師父明顯地警戒我:五俗不斷,一定墮落!”聰明的蘇東坡覺悟了!他領(lǐng)會到一個茶壺在七個火爐上煮,終歸爆裂,正是暗示他與七妾纏綿的結(jié)果。
再過了一個時期,蘇東坡移居惠州,佛印禪師則駐錫浙江,距離更遠(yuǎn),有一次,佛印禪師寫一封信給蘇東坡,里面有幾句話,是勸蘇東坡趕快放下萬緣修行佛法的,他說:“人生世間,如白駒過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貴,轉(zhuǎn)眼成空,何不一筆勾斷,尋取自家本來面目?萬劫常住,永無墮落。”
剛才那一則故事中的暗示,是從反面旁敲側(cè)擊,教蘇東坡斷欲離塵;這封信則從正面直言勸告,希望蘇東坡息心修行,以期明心見性。一正一反,異曲同工。——都無非是希望蘇東坡舍迷途而走上覺道。佛印禪師菩薩心腸,慈悲愛護(hù)之情,于斯可見。
佛法是指導(dǎo)人生的,是凈人生的,它能促使人生棄惡從善,它能鼓舞人生向真善美的目標(biāo)邁進(jìn)。佛印禪師德學(xué)兼優(yōu),他是佛法的實行者,也是實行佛法的成功者,他能以佛法律己,又能以佛法利人。蘇東坡居士是佛法的愛好者,他熏陶了佛法,能使文章“超然乎塵垢之外”;又與佛印禪師接近,潛移默化的結(jié)果,他那“狂恣”的個性,也漸漸改正過來。這,正說明佛法對于人生的實益。
- 上一篇:佛陀的教育 十 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點
- 下一篇:佛陀的教育 十二 佛陀的教育
- 學(xué)佛的好處,把缺陷人生改造為美滿人生
- 學(xué)佛的好處 凈化莊嚴(yán)你的人生
- 佛陀的教育 一 學(xué)佛的好處
- 佛陀的教育 二 怎樣求到平安
- 佛陀的教育 三 略談四攝法
- 佛陀的教育 四 人生應(yīng)行的五種道德
- 佛陀的教育 五 實踐佛法的六大法門
- 佛陀的教育 六 如何放下萬緣專心念佛
- 佛陀的教育 七 念佛要三業(yè)清凈
- 佛陀的教育 八 念佛要生死心切
- 佛陀的教育 九 學(xué)佛的三步驟
- 佛陀的教育 十 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點
- 佛陀的教育 十二 佛陀的教育
- 佛陀的教育 十三 米商的奇夢
- 佛陀的教育 十四 漫談疾病與醫(yī)藥
- 佛陀的教育 十五 修福與修慧
- 佛陀的教育 十六 佛教本來就是人生的
- 佛陀的教育 十七 什么是真正信佛
- 學(xué)佛的好處把缺陷人生改造為美滿人生
- 怎樣求得平安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