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講解第十三講

  主講:釋慧祥

  日期:2005年10月02日

  講別:第十三講

  請大家合掌。

  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并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并發(fā)愿:佛弟子(您們的名字)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誓愿之;叵蚪o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業(yè)障消除,;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請放掌。

  各位佛友,今天人雖少,而非少。我講經(jīng)不求人多,但為有緣人。那怕只有一人,我還是會講的。我講經(jīng)的方式,有別于一般人的講經(jīng),所以也要有相應的人,才會想聽的。所以,人少也好,人多也好,都好。

  好了!現(xiàn)在正式上課了。

  上次在第十二講時,跟大家分享,對經(jīng)文,要“了其文義”,并分享,說法時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動”。這兩個部份,是要先學“了其文義”,才能進一步“照見諸法實相”,才能再進一步“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才能真地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動”而為人說法的。

  想要了解佛經(jīng)經(jīng)文的文義,有三個法門要學。

  《大智度論》:“諸佛法無量,有若大海,隨眾生意,故種種說法;蛘f有、或說無,或說常、或說無常,或說苦、或說樂,或說我、或說無我,或說勤行三業(yè)攝諸善法,或說一切諸法無作相,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聞之,謂為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CBETA,T25,no.1509,p.192,a29~b1)。

  各位佛友!請您們要發(fā)心,學習這三法門,并運用這三法門,來了解經(jīng)典文義。

  各位佛友!請您反省一下自己,如果您在讀經(jīng)之時,曾經(jīng)起念,認為佛陀亂說,這就表示,您是屬于:“無智聞之,謂為乖錯!边@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在讀經(jīng)之時,曾經(jīng)用自己的意思來理解佛經(jīng)經(jīng)文之含義,而人家一問您,就亂說明,而當人家要您舉例時,您又舉不出實際的例子來,這表示,您是屬于“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依文字表面來自己解釋,這時三世諸佛都會喊冤啊!)。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依您所理解的來修證時,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也不了解如何對治,也不知下一步當如何,這表示,您是屬于“盲修瞎練”。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雖然得到一些善境界的效果,就自以為了不起,就看輕別人,就急于發(fā)表,就想要別人認同,就想要別人尊敬,就以為自己是解脫了,就以為自己是登地了,這表示,您是屬于“增上慢”。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雖然成就解脫,隨時都有能力進入無余涅槃界,但是,就自以為滿足,就不求上進,就畏苦不欲廣度眾生。這表示,您是屬于“小乘發(fā)心”,離無上菩提尚遠。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雖然發(fā)無上菩提之心,而時發(fā),時退,往往不能堅固,往往遇到人、事、物的障礙時,就起不想度該眾生之念。這表示,您是屬于“初學菩薩”,離無上菩提尚遠。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于一切人、事、物的境界來時,都能堅固無上菩提之心,都能不退廣度一切眾生之心,但是在度眾之時,如遇眾生不接受您的教導,您就想不出方法來,就會起懈怠之心。這表示,您也是屬于“初學菩薩”,離無上菩提尚遠。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于一切人、事、物的境界來時,都能堅固無上菩提之心,都能有很多善巧方便,來幫助自己及眾生,于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護念的心,依對方現(xiàn)有的程度,幫助他們進步,朝向無上佛道。這表示,您屬于“久學菩薩”,菩提近矣!這時,您就知道您已能善加運用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我要再提醒一次:

  《大智度論》:“諸佛法無量,有若大海,隨眾生意,故種種說法;蛘f有、或說無,或說常、或說無常,或說苦、或說樂,或說我、或說無我,或說勤行三業(yè)攝諸善法,或說一切諸法無作相,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聞之,謂為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

  其實,在平時,我對各位講經(jīng)之時,于無形之中,我已經(jīng)或多或少,有運用這三法門來為大家說明我對經(jīng)文的理解。只是因為我沒有特別說明,所以可能有些人看不出來。

  今天,我先來跟各位說明“空門”的“初步運用”。

  我先自問自答來說明。

  一、“空門”是什么意思呢?

  答:“空門”,就是“行空的法門”。

  二、什么是“行空的法門”呢?

  答:“行空的法門”,就是“行空、行真實、行不顛倒的法門”。

  三、這有經(jīng)典根據(jù)嗎?

  答:有。

  四、請問是根據(jù)哪一部經(jīng)典呢?

  答:是根據(jù)《中阿含經(jīng)》:“(一九○)中阿含雙品小空經(jīng)第四(第五后誦)”(CBETA,T01,no.26,p.736,c27~28)。

  五、那經(jīng)典如何說明“行空、行真實、行不顛倒”呢?

  答:我先用白話說明,再引經(jīng)文來印證,以免有人對經(jīng)文因自己的定義不同,而理解有別。

  (一)“空”的定義:在指定范圍中,當所指定的現(xiàn)象,不存在于所指定的范圍內時,我們“如實照見在指定范圍內,所指定的現(xiàn)象,是不存在的!边@時,稱為“空”。

  簡單來說,就是如經(jīng)文所說:“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庇冒自拋斫膺@句經(jīng)文,依我的理解是:如果在指定范圍中沒有這個現(xiàn)象時,因為這個緣故,這個人能如實照見,這樣就稱為“空”。因此,請大家要注意,現(xiàn)象不存在,稱為“無”,現(xiàn)象存在,稱為“有”,如實照見在指定范圍內無此現(xiàn)象,才稱為“空”。因此,“無”,是指無此現(xiàn)象,“空”,是指當無此現(xiàn)象時,如實知見無此現(xiàn)象。再簡稱為:無時,如實知無,名為“空”。

  如《中阿含經(jīng)》:“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CBETA,T01,no.26,p.737,a8~10)。

  (二)“真實”的定義:在指定范圍中,當所指定的現(xiàn)象,存在于所指定的范圍內時,我們“如實照見在指定范圍內,所指定的現(xiàn)象,是存在的!边@時,這種認知,這種知見,稱為“真實”。

  如《中阿含經(jīng)》:“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見真實有。”(CBETA,T01,no.26,p.737,a8~11)。

  其中“若此有余者,我見真實有”,就是指:如果在這其中還存在著其余的話,我也如實照見,這叫“真實”認知“有”。

  又“有“,是指現(xiàn)象的存在。“真實”,是指當現(xiàn)象存在時,如實知見到現(xiàn)象的存在。

  因此,“有”、“無”,是指現(xiàn)象的存在或不存在。而“真實”、“空”,是指我們的認知(知見),也就是對現(xiàn)象的存在與不存在,如實認知的知見。其中的差別,請眾佛友,細細如實分別。

  (三)“顛倒”的定義:將“有,以為無;無,以為有”,就是“顛倒”的認知。

  綜合上述,我現(xiàn)在整理一下:

  “無”字,是指向“現(xiàn)象”,當“現(xiàn)象不存在”時,稱為“無”。

  “有”字,也是指向“現(xiàn)象”,當“現(xiàn)象存在“時,稱為“有”。

  “真實”一詞,是指向“眾生的認知”。當有此現(xiàn)象,如實認知有此現(xiàn)象,這種認知狀態(tài),稱為“真實”。

  “空”一詞,也是指向“眾生的認知”。當無此現(xiàn)象,如實認知無此現(xiàn)象,這種認知狀態(tài),稱為“空”。

  “顛倒”一詞,也是指向“眾生的認知”。當無此現(xiàn)象,而以為有此現(xiàn)象,或有此現(xiàn)象,而以為無此現(xiàn)象,如此二種認知狀態(tài),都稱為“顛倒”。

  而《中阿含經(jīng)》教我們要“行真實、空、不顛倒也!边@也就是“空門”的基本運用。

  因此,在此《中阿含經(jīng)》“(一九○)中阿含雙品小空經(jīng)第四(第五后誦)”記載,佛陀與阿難的對話:

  “尊者阿難則于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一時游行釋中,城名釋都邑。我于爾時,從世尊聞說如是義:‘阿難,我多行空!,世尊所說,我善知、善受、為善持耶?

  爾時,世尊答曰:‘阿難,彼我所說。汝實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從爾時及至于今,多行空也。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

  我們從這經(jīng)文,就可以知道,佛陀所教的“行空”的法門,其實就是“行真實、空、不顛倒”。因此,各位佛友,我們也要學習以“行真實、空,不顛倒”的“空門”來看經(jīng)、解經(jīng)。

  也就是要「有,如實知有;無,如實知無,不顛倒也」。

  例如:有人說:「心經(jīng)在講不執(zhí)著啦!」這時,我們用空門來驗證:「心經(jīng)二百六十個字中,并無”不執(zhí)著”三個字,您如今說:『心經(jīng)在講不執(zhí)著』。可見非屬于經(jīng)文,乃是屬于您個人的見解。」

  好了!眾佛友!您看!如此,依「空門」來驗證,就能很清楚知道對方所說非是經(jīng)文,只是個人見解。

  所以請大家要發(fā)心學習這三個法門:

  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今天上課到此,下課!

  (注:已經(jīng)慧祥法師初次校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