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要義 彼果智分第十一
彼果智分第十一
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
前邊兒說完了果斷――無住涅槃,說無住涅槃可不是小乘可比的。現(xiàn)在說果智――無上菩提、大菩提。菩薩之果智殊勝又表現(xiàn)在哪兒呢?注意:果斷是從斷煩惱的角度來說的,而果智是從成就圣智的角度來說的。“果斷”是斷除一切煩惱,從這個角度來說叫斷德,“果智”成就無量的智慧,從這個角度來說叫智德。
謂由三種佛身,應(yīng)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
果智的殊勝這里說了,是成就“三種佛身”。先標(biāo)出來三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下邊兒說明。
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故。
啥是自性身?“自性”就是本來就有,“身”是可為一切法的依止,就象我們這個身體是器官的依止處一樣。“自性身”以真如為自性,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處。成佛得大菩提的自性身是啥?“謂諸如來法身”,說,自性身就是我們常說的法身,法身這個名字的含義是啥?為什么叫法身?“法”指功德法,“身”是依止,合起來就是說: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所以叫法身。“一切法自在轉(zhuǎn)所依止”,就是指無量無邊的功德法,都以自性為依止、以法身為依止。當(dāng)修得了無分別智的時候,自性就在一切法上生發(fā)出大自在的活動、無障礙的活動。
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清凈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
自性身可以生發(fā)出大自在的活動,受用身、變化身能不能由自性身生發(fā)?當(dāng)然能!受用身、變化身本就是法身的一種作用。自性身(法身)這是成佛后的清凈境界,是他自己的功德境界,而受用身、變化身則是佛的大悲心廣度眾生的境界,這是利他的功德。“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謂依法身”,原來這受用身是以剛才說的法身為依止,也就是說,受用身是由法身生起的,“種種諸佛眾會所顯”,“種種諸佛會”是說菩薩成佛之后都要說法度眾,當(dāng)然這里說的可不是象阿含經(jīng)里釋迦牟尼給某個人說法解惑一樣,而是象華嚴(yán)法會那樣,有無量無邊的法身大士來參加法會,來參加這大法會的都是圣位菩薩、法身菩薩,凡夫是參加不了這法會的。參加這法會的菩薩所見到的佛身就是受用身,佛的受用身就是教導(dǎo)這些法身菩薩的。“種種諸佛眾會所顯”的“所顯”,是指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他們在大法會中所見到的佛都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功德、因緣不同。同在一個屋里,所看見的同一張桌子,也是各見各的面兒,都不一樣。這就是說受用身對不同的眾生來說所見不同。“清凈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法身佛為了度化眾生,要用一些不同的方便,比如說他得現(xiàn)不同的身相,還得現(xiàn)出清凈的佛土,還得說種種的微妙佛法等。菩薩見到這樣的佛,聽佛說這樣的法,受到種種的法樂……這就叫“受”。菩薩在佛所現(xiàn)出的佛土里可以享用佛現(xiàn)出的一切,這就叫“用”、“受用”。也就是說,佛現(xiàn)出清凈佛土、說大乘佛法,讓菩薩來享用,也就是說,受用身是法身菩薩所見到的佛。
變化身者,亦依法身,從覩史多天宮現(xiàn)沒、受生、受欲、踰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諸苦行、證大菩提、轉(zhuǎn)大*輪、入大涅槃故。
而佛的變化身呢?“亦依法身”,也是以法身為依止的。現(xiàn)在我們說的變化身就是示現(xiàn)八相成道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就是變化身。“從覩史多天宮現(xiàn)沒”,“覩史多天”就是兜率天,“現(xiàn)沒”就是示現(xiàn)不在兜率天了,從兜率天到人間來了。這是八相成道的第一相:降兜率。“受生”,第二相:在人間降生了。“受欲”,第三相:在人間享受五欲。“踰城出家”,悉達(dá)多太子在二十九歲這一年的一天夜里,帶著車匿越城跑出來出家了。“往外道所修諸苦行”,釋迦牟尼剛出家的時候也是到各處參訪,著名的有六師外道,釋迦牟尼到他們那兒參訪。而后到雪山修了六年的苦行。“證大菩提”,釋迦牟尼經(jīng)過六年苦行,發(fā)覺不行,因之舍棄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供養(yǎng),到菩提樹下禪定,發(fā)愿說,若不成道終不起座,夜睹明星而證得無上菩提。“轉(zhuǎn)大*輪”,佛陀成道之后,弘法度眾。“入大涅槃”,釋迦牟尼佛在八十歲入滅了。這就是八相成道,各處說法稍有不同,有些地方?jīng)]有參訪外道這一相,而有降魔。這關(guān)系不大。這變化身是度化凡夫的。
此中說一嗢柁楠頌:
下邊兒是分十種情況來解釋菩薩果智的殊勝,這兒先用一個頌子來總標(biāo)。
相證得自在依止及攝持
差別德甚深念業(yè)明諸佛
這個頌子就是十相,果智這一部分就是用這十相來顯示的。這個頌子要讀成“相、證得、自在、依止、及攝持、差別、德、甚深、念、業(yè),明諸佛。”后邊兒的“明諸佛”是說,就是用前邊兒的相、證得、自在等十相來表明諸佛的果智殊勝的。下邊兒就具體來解說大乘菩薩的果智十相。
諸佛法身以何為相?應(yīng)知法身略有五相:
第一相就是“相”。說,諸佛法身的體相什么樣兒呢?說,諸佛法身的體相有五種表現(xiàn)。
一、轉(zhuǎn)依為相,謂轉(zhuǎn)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轉(zhuǎn)得解脫一切障于法自在轉(zhuǎn)現(xiàn)前清凈分依他起性故。
先看第一種表現(xiàn):轉(zhuǎn)依為相。轉(zhuǎn)依就是從我們現(xiàn)前的分別心里修止觀、修六波羅密多等,漸漸地就把煩惱障、所知障等雜染分依他起性破除了。雜染分依他起性就是由內(nèi)心的執(zhí)著熏成的煩惱種子。現(xiàn)在要把他們破除。“轉(zhuǎn)滅”就是把這雜染分依他起給破除。在“轉(zhuǎn)滅”的同時還有一得,有一失必有一得,得了啥?得了“解脫一切障”,就是說從一切障中解脫出來,解脫后是什么樣子?“于法自在轉(zhuǎn)”!就是心在一切法上都是自在的。我們沒有滅除執(zhí)著,所以我們見到可愛的境界心里就動,看見可恨的境界心里也動,從來就沒有自在過,現(xiàn)在你的心自在了。什么叫“自在”?就是自己愿意咋樣兒就咋樣兒,不受別人的影響,當(dāng)然,佛教這是說的內(nèi)心,指內(nèi)心不受外界的影響,不受一切法的影響。現(xiàn)在你解脫一切障,就“于法自在轉(zhuǎn)”了,沒有什么能夠影響你。大自在的境界現(xiàn)前了,沒有煩惱的系縛了,那么,就是“現(xiàn)前清凈分依他起性”。“清凈分依他起性”可以說就是就是清凈法界、圓成實性,也可以說是清凈依他起,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智慧現(xiàn)前。法身就是這樣兒的:遠(yuǎn)離無量無邊的雜染,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yán)!這就是法身的轉(zhuǎn)依相。
第二種相是“白法所成為相”,“白法”就是無漏功德。無漏功德所成就的相就是白法所成相。也就是菩薩在成佛之前所修的六波羅蜜多修圓滿了,這樣,在成佛的時候就有十種大自在。哪十種自在呢?下邊兒分著說一下。
此中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一是“壽自在”,就是壽命問題,他想在這兒活多久就活多久。我們凡夫想活但就是活不了,閻王爺來抓,想活短點兒也不行,千古艱難唯一死,死是很難的。這個“壽自在”是指佛的自受用身,是無量壽!第二個是“心自在”,就是指世間一切塵勞雜染不能染污它,傷害不了他!秳e譯雜阿含·三一九》有象護尊者嚇佛的故事,說象護當(dāng)時是佛的侍者,佛夜里還經(jīng)行不睡,象護太困了,但是佛教中是師父沒睡,弟子不能先回屋睡,象護就想:世尊不睡,我應(yīng)該想法讓他睡。象護就裝成一個“薄俱羅鬼”來嚇佛,佛說,你可真愚癡,難道你不知道如來是沒有一切畏怖嗎?佛的心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自在。第三個是“眾具自在”,“眾具”就是財富,要多少有多少。說,這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是由修布施波羅密多而得的。布施有法施、財施、無畏施,法施得壽自在,這是因為法施可以救眾生慧命,所以在果上得壽自在。無畏施得心自在,這是因為無畏施是解除眾生內(nèi)心的恐怖的。財施得眾具自在。
業(yè)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四個自在是“業(yè)自在”,就是說,成就法身時,身、語、意三業(yè)自在。第五個是“生自在”,就是說,佛想到欲界受生就到欲界受生,想到色界受生就到色界受生。凡夫可是不自在的,是隨業(yè)而流轉(zhuǎn)的,業(yè)力使你到哪兒你就得到哪兒,想不去是沒門兒的。但佛菩薩是自在的。這業(yè)自在、生自在是“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這是因為持戒波羅密多圓滿的緣故。因為持戒的人在因地時三業(yè)清凈,他只作善,所以成佛時得業(yè)自在,因為他不作惡,所以在果地得生自在。
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六種自在是勝解自在。就是說你你內(nèi)心里的想法特別有力,境界就隨著你內(nèi)心里的想法而現(xiàn)。比如說你內(nèi)心里想水,因之你看見的就不是咱們看見的桌椅了,而成了水。也就是說,內(nèi)心勝解可以轉(zhuǎn)境。這個是自己的內(nèi)心轉(zhuǎn)自己的境,不是你的內(nèi)心轉(zhuǎn)我的境。在楞嚴(yán)上有月光童子的故事,老和尚作觀小和尚看見水,這是錯誤的。這就是勝解自在,這是因為在因地修忍辱波羅密多而成就的。這是因為在因地修忍辱波羅密,能容忍眾生的種種境界,所以感得果地的“外境”隨心而轉(zhuǎn)。
愿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七個自在是愿自在。“勝解自在”是說把已經(jīng)有的境界隨心地轉(zhuǎn)變,而這愿自在則是說,沒有的境界隨心所欲給現(xiàn)出來、創(chuàng)造出來。這個愿自在是因為在因地修精進波羅密多而成就的。在因地你作一件事兒一定至始至終要作成功,所以到果地就心里想作什么事情就一定成功。
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是第八種自在,是說五種神通都具足了,無障礙了。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五通是因為在因地修禪定波羅密多而成就的。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九種自在是智自在,佛的大智慧是自在無礙的,通達(dá)一切法、一切眾生,世、出世間的一切都通達(dá)。第十種自在是法自在,是說佛能夠安立無量無邊的法門而教化眾生。這許多的法門都是佛陀安立的而已。這兩種自在是因為因地修般若波羅密多而成就的。
這十種自在是白法所成相。
三、無二為相,謂有無無二為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空所顯相是實有故。
菩薩果智十種殊勝相的第三相是無二相。“二”就是指世間法,因為世間法都是相對的,有長才有短,有大才有小,這就叫“二”。圣者的法身是超越世間的,是沒有“二”的。無著論師在論文中說了三種“二”相。第一種是“謂有無無二”,就是既不是有,也不是無。具體來說,就是“由一切法無所有故”,指遍計所執(zhí)的一切法都是沒有的。我們現(xiàn)在覺得這遍計所執(zhí)法是十分的真實,但佛說眾生遍計執(zhí)的境界是一無所得的。還有一句“空所顯相是實有故”,就是說空性所顯現(xiàn)的離一切相的境界是真實的。“由一切法無所有故”,所以非有;“空所顯相是實有故”,所以非無。
有為無為無二為相,由業(yè)、煩惱非所為故,自在示現(xiàn)有為相故。
第二種無二相就是:有為無、無為也無,有為法無、無為法也無。“有為無”就是“由業(yè)、煩惱非所為故”,我們一般說的有為法,就是指所有的因緣所生法,而現(xiàn)在這兒說的有為法是指業(yè)、煩惱所造的一切法。法身的境界可不是有漏的業(yè)和煩惱所造成的,法身是大自在境界,絕對沒有染污的業(yè)和煩惱的情況,所以叫“有為無”。下邊兒一句說,“自在示現(xiàn)有為相故”,就是說,他是能夠廣度眾生的,他不同于二乘人的無為境界。二乘人棄舍了業(yè)、煩惱,入無余涅槃了,但佛能自在無礙地示現(xiàn)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yè),現(xiàn)出有為的身相而為說法,所以“無為無”。“由業(yè)煩惱非所為故”是不同于世間的有為相,“自在示現(xiàn)有為相故”是不同于二乘的無為相。二乘人入無余涅槃后就不示現(xiàn)有為相了。
異性一性無二為相,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無量相續(xù)現(xiàn)等覺故。
第三種無二相是:異性無、一性無。“異性”就是事物的彼此差別。“一性”是事物的體性不分彼此。我們覺得,這世間不是異就是一,不是一就是異,現(xiàn)在法身是超越了異、一的。“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這是說不異的,指的是一切佛的無分別智,根本是沒有不同的。他們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依止的清凈法界、圓成實性,或者說真如,都是一樣的。“無量相續(xù)現(xiàn)等覺故”,既然佛與佛沒有差別,能不能說根本就沒有無量無邊的佛、只有一佛呢?不能這么說!這一句“無量相續(xù)現(xiàn)等覺故”就是說,佛從最初發(fā)心成佛的地方來看,差別還是有的。“相續(xù)”就是眾生。無量的有情,各有各的因果系統(tǒng),不相混亂,他們遇上三寶,發(fā)心修行,慢慢地成佛了,“現(xiàn)等覺故”,等覺、妙覺是菩薩的果位,馬上就成佛了,覺悟諸法實相了,要成佛了,這樣來看,就有無量無邊的佛,不能只是一位佛。這就是不能說是一性。下邊兒還說這個道理。
此中有二頌:
這兩個頌子還是說“異性一性無二相”的。
我執(zhí)不有故于中無別依
隨前能證別故施設(shè)有異
“我執(zhí)不有故”,說,凡夫是有我執(zhí)的,因為有這我執(zhí),所以就在自己的這個因果系統(tǒng)里一直地相續(xù)輪回下去,每一個有情都有他自己的因果系統(tǒng),但佛是無我的,他沒有我執(zhí),他有的是無分別智,所以佛與佛之間是無分別的、他與眾生也是無分別的。所以說“于中無別依”――在清凈法界里沒有彼此生命的不同所依,都是無分別的,只有一個清凈法身。凡夫因為我執(zhí),所以輪回,要是能夠修學(xué)佛法,到佛的境界時,就沒有我執(zhí),見一切都是相互融攝的。就是說,沒有異性,“異性無”。“隨前能證別”,“隨”是隨順,“前”是以前,指成佛以前,“能證別”就是修行時各階段的差別,初地與二地有差別,與三地、四地都是有差別的等,這一句就是說,隨順?biāo)郧皬淖鞣卜虻臅r候,一直到轉(zhuǎn)凡成圣,再到十地菩薩等,這還是有差別的。“故施設(shè)有異”,所以就安立了各自不同的名號。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那是藥師佛等等的不同。所以,這后兩句是指佛與佛在修行時的別愿不同而成就的情況,所以給安立了不同的名號。這種種的名號其實都是施設(shè)而已。既然施設(shè)了不同的名號,所以就是“一性無”。
種姓異非虛圓滿無初故
無垢依無別故非一非多
這第二個頌子其實說的給前邊兒是一樣的,還是說的非一非異,不過是用不同的理由來說的。這里先用四個理由來說“非一”。“種姓異”,這是第一個理由。“種姓”就是指有人是聲聞種性,有人是緣覺種性,有人是菩薩種性,這不一樣。有的人他就是想成佛,有的人就是想作羅漢,這就是種性不一樣的緣故。種性不同,就發(fā)心不同,導(dǎo)致修行證果的情況不同。所以佛不是只有一位,有多佛,非一!“非虛”,這是第二個理由。就是沒有徒勞的意思,指發(fā)了菩提心,培植了很多福德智慧資糧,我們在凡夫位培植資糧很不容易,到八地菩薩以后,那是大自在、無功用行的境界,培植福德、智慧就比較容易了。如果只有一佛的話,我們的辛苦不是就沒有意思了嗎?我們根本不能成佛,那我們還辛苦什么勁兒~~“非虛”就是說,不,我們的辛苦不會白辛苦,是會成佛的。你只要發(fā)心,都是能成佛的。“圓滿”是第三個理由。“種姓異”和“非虛”是因地時候的情況,這個“圓滿”是成佛以后的情況。成佛以后,佛以三乘法普度一切眾生,你是聲聞乘我給你說聲聞乘法,你是緣覺乘我給你說緣覺法,當(dāng)然,一般來說,緣覺不用佛給說,但要是能說我也是給說的,你是菩薩乘我就給說菩薩乘法。佛就是這樣教化眾生的,如果只有一佛,其他的都不能成佛,佛就不必要用菩薩乘來教化菩薩乘眾生了,這樣呢,就不是圓滿的了,現(xiàn)在說是“圓滿”,所以佛是“非一”。“無初故”,這是第四個理由。既然有這么多佛,那么,哪一位是第一個成佛的呢?說沒有第一、沒有最初。要是有第一的話,在第一的前邊兒就該沒有佛了,現(xiàn)在說是沒有最初的。佛前還有佛,永遠(yuǎn)推不出個第一來。這四個理由來成立“非一”。下邊兒說無多佛,就是“非異”。“無垢依無別”,“無垢依”就是清凈法界。佛消除了所有的染污種子,得了究竟清凈的無分別智,清凈無分別智所依止的平等法性是沒有差別的。既然無差別,你能說佛有很多嗎?從清凈法界上說,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等是一樣的。這就是“非異”、“異性無”。
四、常住為相,謂真如清凈相故,本愿所引故,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
這是說法身以“常住為相”,就是指佛的法身是常住不變的。為什么法身常住呢?下邊兒有三個理由。“謂真如清凈相故”,這是第一個理由。就是說佛陀無分別智所證悟的是清凈真如,所謂“清凈”就是沒有戲論相,一切的戲論相都是染污的,離一切戲論的清凈真如是常住。有為法是生滅變化的,而離一切相的無為法――真如,是沒有戲論相的,是常住的,而佛的法身是以真如為體,所以佛的法身是常住而沒有生滅變化的。“本愿所引故”,這是第二個理由。“本愿”的“本”,就是最初。說,佛陀最初在發(fā)愿的時候,發(fā)的就是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愿,因為眾生有很多,所以他得盡未來際度。因為他有度眾生的愿,眾生很多,所以他就得繼續(xù)存在,這就使得他得常住。所以說“本愿所引故”。“所應(yīng)作事無竟期故”,這是第三個理由。佛陀要度眾生,但度眾生這件事兒,是沒有終結(jié)的一天的,所以他得常住。
五、不可思議為相,謂真如清凈自內(nèi)證故,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非諸尋思所行處故。
法身有不可思議相,為什么說不可思議呢?有三個理由。“真如清凈自內(nèi)證故”,佛陀無分別智證悟了清凈真如,沒有證悟清凈真如的人,是想不出清凈真如的情況的,我們凡夫總是愛揣測,用我們的分別心來思維佛陀的境界,這是思維不到的。這一個“真如清凈自內(nèi)證故”是說,真如不是凡夫的分別心能推測出來的,是要用無分別智才能證悟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這是第二個理由。說憑世間的比喻是沒法來比真如的清凈境界的,因為世間的譬喻都是思量的境界,而清凈真如是超出思量的境界的,是最究竟圓滿的,這是不該去思議的。“非諸尋思所行處故”,這是第三個理由。說,真如的法身境界是無分別智,不是尋思這樣的心所,活動的境界,所以不可思議,不能去思惟法身的境界。
十門分別的第一門――相,到這兒就完了。
復(fù)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證得?
這是第二門。第一門說佛陀的法身有五相,那么這五相是啥時候、怎么樣證得的呢?
謂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后得智,五相善修,于一切地善集資糧,金剛喻定破滅微細(xì)難破障故,此定無間離一切障故得轉(zhuǎn)依。
“謂緣總相大乘法境”,說,無量大乘法門的總相是真如,總相這個真如境界是由“無分別智及后得智”來緣取的。無分別智緣取真如是無相的,后得智緣取真如則是帶著真如的相,就是說,后得智是為一切眾生說法的。要想得證法身,你必須得修行,修行一共有“五相”,論文中說,得“五相善修”,什么是五相善修?翻回五十頁,第一行說,“由五相修,何等為五?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現(xiàn)在說五相善修,就是這個。如果你能五相善修的話,那么就可以證得法身,在歡喜地就證得法身,然后一步步圓滿,到成佛的時候究竟圓滿,所以我們是把得到圓滿無上菩提時的究竟圓滿法身叫最初證得(究竟)法身。“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后得智”就是五相修里的“集總修”。這一句“于一切地善集資糧”是五修的總說、略說。“于一切地”,就是從從初發(fā)心一直到十地,從開始發(fā)心一直到十地,不斷地“善集資糧”――一直積集福德、智慧資糧。“金剛喻定”是到后邊兒的金剛道,在《八識規(guī)矩頌》中有一句“金剛道后異熟空”,那里說到了金剛道,金剛道是成佛前的剎那,在那時候可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金剛道定心成就了,就可以“破滅微細(xì)難破障故”,就是說到金剛道的時候,破除一切,不管你是再難破的障礙都統(tǒng)統(tǒng)被一掃而光。“金剛喻定”的“金剛”是不可破壞的意思,它可以破其它一切。得了這樣的定,就可以連最微細(xì)的所知障、煩惱障的一切種子都破掉。“此定無間離一切障故得轉(zhuǎn)依”,“此定”就是指金剛喻定,這種定可以破最難破的微細(xì)障。“無間”,沒有間斷、一直地,指一直把一切障都遠(yuǎn)離,一切障想回來一會兒,是根本沒得商量的,想都別想,這個門對它已經(jīng)堵死了。這樣呢,就得了轉(zhuǎn)依。滅除一切障之后,大智慧現(xiàn)前、法身真如圓滿出現(xiàn),這就是轉(zhuǎn)依。剛才你問法身啥時候、怎么樣出現(xiàn),現(xiàn)在就說,在金剛道的時候,破除一切障,真如圓滿出現(xiàn),這時候就證得圓滿法身。
復(fù)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種:
這是第三門。法身有幾種自在呢?簡單來說有五種自在。前邊兒說過十自在,那是由六波羅密多圓滿而得的十自在,那是偏重于因地說的(也就是一般說的轉(zhuǎn)識成智),現(xiàn)在說的五自在,則偏重于果上來說,偏重于果上說就是轉(zhuǎn)五蘊為自在。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由轉(zhuǎn)色蘊依故。
第一個是佛土自在。佛土是清凈微妙的。“自身相好”,首先是佛自身的相好,莊嚴(yán)無比,這是大自在的境界。“自身相好”一般是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中阿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相經(jīng)》(見《大正藏》1冊493頁上欄-494頁中欄),在《大般若經(jīng)》三百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種隨好”(見《大正藏》6冊967頁中欄-969頁上欄)!瑜伽師地論》四十九卷也有,都講到三十二相以及八十隨形好。無著論師在這兒舉了一個自身相好的例子,他說的這兩種相給一般說的三十二相里不一樣。“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無邊音聲”是說佛的音聲不可限量,不管你與佛距離多遠(yuǎn),只要與佛有緣,佛只要是度化你,不管你在哪兒,佛說的話你都能聽到。也就是說,你參加佛陀的法會,你坐在前邊兒、坐在后邊兒,都聽得一樣清楚。要是在我們這個地方,遠(yuǎn)了就聽不見了,在佛土里是不會的!栋⒑(jīng)》里有目犍連尊者試佛的聲音到底能傳多遠(yuǎn)的故事,目犍連尊者一直跑到了奇光如來那里,還照樣聽見釋迦牟尼佛的音聲。“無見頂相”,就是看不見頭頂,為什么看不見頭頂,因為他太高大,你得仰視。這佛土自在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轉(zhuǎn)色蘊依故”,這是因為佛把有漏的色蘊轉(zhuǎn)依成了無漏圓滿的了。
二、由無罪無量廣大樂住自在,由轉(zhuǎn)受蘊依故。
第二個自在是樂住自在,這樂住自在是“無罪無量廣大”的,“無罪”是說我們凡夫的三受,或者說五受,就是苦、樂、舍、喜、憂,都是有漏的、染污的,成佛時所得的受是無漏的、清凈的。而且這“受”是無量廣大的。佛有無量的甚深三昧,所以是廣大的樂住,沒有什么能夠破壞。這樂住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轉(zhuǎn)受蘊依故”,是因為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把有漏的受蘊轉(zhuǎn)依了的緣故。
三、由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轉(zhuǎn)想蘊依故。
第三個自在是“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名身、句身、文身是《百法明門論》中的內(nèi)容。一個一個的名字,由名詞組成一個一個句子,由句子組成一篇文章。“身”就是由眾多聚集起來的意思。“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就是說佛的法身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也能用名身、句身、文身進行辯說,也能假借名句文來表達(dá)佛法。這種自在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轉(zhuǎn)想蘊依故”,凡夫的想蘊是有漏的,佛陀的想蘊是無漏的,有漏的想漏轉(zhuǎn)成無漏的了,這就成就了這種自在。
四、由現(xiàn)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白法自在,由轉(zhuǎn)行蘊依故。
剛才說過了色蘊、受蘊、想蘊轉(zhuǎn)依后的自在,這是行蘊轉(zhuǎn)依后得的自在。行蘊轉(zhuǎn)依的自在有這么一些:現(xiàn)化自在、變易自在、引攝大眾自在、引攝白法自在等。“現(xiàn)化自在”是指佛因為內(nèi)心的自在而顯現(xiàn)出種種的神變,無障無礙。“變易自在”是指能轉(zhuǎn)變一切境界,能把水變成火,能把磚瓦變成寶貝,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佛有無量變化。“引攝大眾自在”是指佛陀能善巧說法,引導(dǎo)眾生趣向無上菩提。“引攝白法自在”指佛能引攝出無量無邊的清凈功德。這現(xiàn)化自在、變易自在、引攝大眾自在、引攝白法自在,都是因為把轉(zhuǎn)變了有漏行蘊的關(guān)系。
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zhuǎn)識蘊依故。
第五種自在是四智自在。就是轉(zhuǎn)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轉(zhuǎn)末那識成平等性智,轉(zhuǎn)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zhuǎn)前五識成成所作智。翻到世親釋267頁看第一行,“此中大圓鏡智者,謂無忘失法,所知境界雖不現(xiàn)前,亦能記了,如善習(xí)誦書論光明。”再翻到無性釋524頁看第三行,“當(dāng)知此中,轉(zhuǎn)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雖所識境不現(xiàn)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時處,于一切境,常不愚迷……”這兩種解釋差不多是一樣的,就是說大圓鏡智是不忘失法,我們現(xiàn)在干什么都老忘記,一段時間不用就忘了,但佛不會。大圓鏡智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的依止處,要是沒有大圓鏡智,其他三智就沒有。我們凡夫的根身器界是由第八識現(xiàn)的,成佛時就由大圓鏡智現(xiàn)出來根身器界。在凡夫的時候,由阿賴耶識攝持一切惑業(yè)苦的種子,成佛了以后,一切無漏的聞熏習(xí)的種子都攝持在大圓鏡智里了。然后看“平等性智”。說,末那識在因位的時候執(zhí)著自我、四煩惱常俱,所以不平等,到成佛的時候,(其實是到登初地的時候)出現(xiàn)平等性智。覺知一切眾生心性平等、一切菩薩心性平等。第三是轉(zhuǎn)第六識成“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就是成佛的時候,能夠隨心的作意現(xiàn)出種種三昧、種種智慧,為一切眾生宣說佛法。第四是“成所作智”,就是說佛陀一切都圓滿了,所愿皆成,成就了所應(yīng)該作的一切事情,教化一切眾生。
復(fù)次,法身由幾種處應(yīng)知依止?略由三處:
這是十門分別的第四門,依止門。“法身”就是法的依止處,法身可以作什么的所依呢?就是說,有多少境界得依止法身呢? 簡單來說,有三種境界依止法身。
一、由種種佛住依止,
說,種種的佛住要依止法身才行。“佛住”就是說成佛以后,他因為要度化眾生而不入無余涅槃,他既然不入無余涅槃,那么他就得有可住之處,他就得依法身而住。在世親釋267頁說,“由種種佛住依止者,謂佛安住圣住、天住、及與梵住,故言種種,法身為此諸住所依,是故說名佛住所依。”525頁無性釋中說,“由種種佛住依止者,由諸如來所得法身,與所安住種種天住、圣住、梵住為所依止。諸天住中,如來多住第四靜慮;諸圣住中,如來多住空解脫門;諸梵住中,多住其悲。如是種種如來所住。”無著的論文說得不很清楚,但世親、無性的解釋就清楚得多了。天住是指色界四靜慮,佛心就住在四靜慮里。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佛心住在悲無量心里,這樣他才度眾生,沒有悲怎么度眾生?圣住就是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佛心住在空解脫門這里,這樣離一切相。這圣住的空住其實就是無相的大涅槃,而天住的第四靜慮和梵住的悲無量心則是有相的,這是度眾生的,這樣呢,佛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無住涅槃的境界。這三種住都以法身為依止。
此中有二頌:
這兒有兩個頌子。這兩個頌子是說佛住的無住涅槃與聲聞、緣覺的涅槃不一樣的地方。世親釋中說是“為顯諸佛解脫殊勝,說二伽陀”。
諸佛證得五性喜皆由等證自界故
離喜都由不證此故求喜者應(yīng)等證
第一句說,“諸佛證得五性喜”,就是說諸佛成就了五種不同的歡喜,為什么有這五種喜呢?“皆由等證自界故”,就是因為諸佛證悟了一真法界了。“自界”的“自”是遍于一切、特別廣大的,什么東西遍于一切呢?當(dāng)然是清凈法界。因為佛證悟了一真法界,所以成就了五種歡喜。“離喜都由不證此”,“離喜”就是沒有這五種歡喜,就是指聲聞、緣覺,他們沒有這五種歡喜。為什么他們沒有這五種歡喜呢?“都由不證此”,完全是因為他們沒有證悟清凈法界。“故求喜者應(yīng)等證”,所以說,要是想成就這五種喜,你就得努力去修證無上菩提、證悟一真法界。
由能無量及事成法味義德俱圓滿
得喜最勝無過失諸佛見常無盡故
五種喜到底是哪五種喜?能無量、事成、法味、義、德,就是這五喜。“能無量”是指一真法界的功能是無量無邊的,證悟了一真法界的佛,覺察到有這么多的能,有大歡喜,所以這是一喜。“事成”的“事”,就是所作的事情;“事成”就是說他所作的事情――度化眾生,一定能成功,雖然有情無量無邊,佛菩薩誓度之,佛菩薩知道這件事一定能成功,有大歡喜,所以這是第二喜。“法味”的“法”,就是佛教化眾生所說的十二分教,這語言文字所表述的佛法,是最清凈法界的正等流。佛菩薩證悟一真法界,覺得法味特別殊勝。這“法味”是以語言文字的佛法為緣而修行達(dá)到離文字第一義諦時,有大歡喜,這是第三喜。“義”是指經(jīng)典所詮之義,經(jīng)典有無量的義,佛菩薩隨心想要某個法門某個法門就現(xiàn)出,所以有大歡喜,這是第四喜。在無性釋中還有一句話,“復(fù)有說言,義謂涅槃”,要是指涅槃當(dāng)然這也是一喜了。“德”,指證悟了一真法界,成就無量的功德,有大歡喜,這是第五喜。把“能無量、事成、法味、義、德”作為五喜,是無性釋中的說法。世親釋中稍微有點兒不一樣,世親釋中是把“義”和“德”合起來算成一種喜,而把下一句頌子“得喜最勝無過失”說成第五喜。“得喜最勝無過失”就是指成就了前邊兒的“喜”(按無性說是已經(jīng)五種了,按世親說則是四種),這喜是最殊勝的,不是世間以及二乘所能及。“無過失”就是說這喜不會引起煩惱障、所知障的污染,是最極清凈的喜。按世親的說法,這是第五喜――因為前四喜而喜。我們現(xiàn)在要是有喜的話,會因喜而造業(yè),就是咱們說的得意忘形。球迷因為打球輸了而鬧事,打球贏了也鬧事兒。最后一句是“諸佛見常無盡故”,就是說,佛大悲心不入無余涅槃,他見到的這五種喜是一直地相續(xù)下去沒有窮盡的。
二、由種種受用身依止,但為成熟諸菩薩故。
剛才說的是種種佛住依止法身,這是說“種種受用身依止”法身。“受用身”是法身大土所見到的佛身。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說受用有兩種受用,一種是自受用,就是法身,第二種受用是他受用。他受用就是被法身大士所受用,也就是度化法身大士。受用身有很多種的不同,十地菩薩所見皆不相同。初地所見的與二地所見的就不一樣,與三地所見的也不一樣。觀音菩薩所見的與文殊菩薩所見的也不一樣,別看他們都是早已成佛的,這就象咱們同坐在一個屋里,也都是凡夫眾生,但所看見的這張桌子也不一樣,你看見的是那個邊兒,我看見的是這個角。這受用身也得依止法身而有,他是法身示現(xiàn)出來的。法身顯示受用身出來是干嗎的?“但為成熟諸菩薩故”,說,顯示受用身出來只是為了度化諸菩薩的。地上菩薩雖然也得了法身,但功德還沒有圓滿,還要依靠佛的教導(dǎo),這時就由受用身佛來給說法,來成熟地上菩薩的修行。
三、由種種變化身依止,多為成熟聲聞等故。
第三,種種的變化身也要依止法身。變化身也是各式各樣的,變化身是凡夫見到的佛。法身佛示現(xiàn)變化身佛出來干嗎的?“多為成熟聲聞等故”,說,變化身大多是為了度化二乘人的,就是說,為凡夫培植聲聞、辟支佛的善根,當(dāng)然,也可以給有的眾生培植成佛的善根。佛為了成熟這些人所以示現(xiàn)變化身。無著論師在論文中用了一個“多為”成熟聲聞等故,就是指還有一少部分是成佛的。這樣就說了三種依法身的情況:種種住、受用身、變化身。
應(yīng)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略由六種:
這是十門分別的第五門:攝持門。法身容含多少佛法?“攝持”就是容含、含攝等意思,也就是說,有多少佛法組成法身?由多少功德聚成法身?法身就是由功德聚在一塊兒成就的。法身不是只有平等法性,還有很多功德。這里說了六種佛法功德。
一、由清凈,謂轉(zhuǎn)阿賴耶識得法身故。
六種佛法的第一種是清凈佛法,這里說的清凈佛法是指啥?“謂轉(zhuǎn)阿賴耶識得法身故”,說,就是棄舍了阿賴耶識里的有漏種子,得到無分別智,證悟清凈真如,就有了無量功德莊嚴(yán)的法身。一般說是轉(zhuǎn)識成智,但這里說是轉(zhuǎn)識得法身,法身通常是指平等法性說的,這就是說平等法性和大圓鏡智是一回事兒,從真常不變的理性上說,叫它平等法性,從其大智慧光明來說,叫它大圓鏡智。注意,平等法性是每一位佛都平等,都無差別。窺基法師說,當(dāng)來下生彌勒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我昔曾于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我釋迦牟尼就是過去的毗婆尸佛。就是這個意思。
二、由異熟,謂轉(zhuǎn)色根得異熟智故。
第二種佛法是異熟。異熟有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由異熟”是指法身是純凈無漏的,不是世間有漏的境界。雖然在世間修行時是有漏的,但到成佛時是無漏的,這是發(fā)生了變異,這主要是說異熟的變異而熟這個意思。“謂轉(zhuǎn)色根得異熟智故”,“色根”就是前五根。在我們成佛時,就“轉(zhuǎn)”色根――把色根給舍棄了,而后就“得異熟智”,成就了異熟的智慧。我們凡夫這個身體是由五根組成的,是物質(zhì)性的,到成佛時棄舍色根,得異熟智,就是說,佛是以智為身!這樣咱們就知道了,法身佛是沒有色相的、沒有形相的。所知相那兒說十一識,里邊兒就說到,身也是識的所現(xiàn)。
三、由安住,謂轉(zhuǎn)欲行等住得無量智住故。
第三種佛法是安住。“安住”是啥意思?論文中說了,“謂轉(zhuǎn)欲行等住得無量智住”,其中這個“欲行等住”的“欲”是欲界,“行”就是活動,主要是指心的活動,“欲行”就是心在欲界活動,因為心在欲界活動,所以你就在欲界受報,你就是欲界眾生。因為心里有欲望,所以你造業(yè),所以你受苦,這是一連串兒的。“欲行等住”就是欲行住、色行住、無色行住,心在欲界活動就是欲行住,心在色界活動就是色行住,心在無色界活動就是無色行住。那個“等”字兒就是色行、無色行。眾生在“欲行等住”就是在三界里流轉(zhuǎn),就有很多的煩惱,因而不能出離。好,現(xiàn)在好了,成佛了,就“轉(zhuǎn)欲行等住”而成“無量智住”了,那個“轉(zhuǎn)”是舍棄,以前我說過,“轉(zhuǎn)”是生起,但在這兒是舍棄的意思。“轉(zhuǎn)欲行等住”就是舍棄了三界的情況,得到的那個“無量智住”是咋回事兒呢?“無量智”就是不可思議的大智慧境界,各種各樣的智慧都有了。
四、由自在,謂轉(zhuǎn)種種攝受業(yè)自在,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故。
第四種佛法是“自在”。說,“轉(zhuǎn)種種攝受業(yè)自在”,“攝受業(yè)”的“攝受”就是積聚,比如說積聚財富來享受,現(xiàn)在是“攝受業(yè)”,就是積聚了些業(yè)來受報。這個“攝受業(yè)自在”的“自在”可不是得大自在的那個自在,而是存在、生存的意思,比如說你要是不能積聚一定的資財,你就沒法子生活,不能生存下去,比如說你是一個律師,你要是業(yè)務(wù)不好,你就沒有生意,你律師就當(dāng)不成了,所以,這個自在應(yīng)該是“業(yè)務(wù)熟練”、過得舒服的意思,F(xiàn)在成佛了,就不是這樣了,不在這上面自在了,要“轉(zhuǎn)種種攝受業(yè)自在”,而“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就是說,成佛之后,成就無礙的神通,大自在的神通,到一切地方去救度眾生都沒有關(guān)系。佛陀的這“自在”才是真的自在。
五、由言說,謂轉(zhuǎn)一切見聞覺知言說戲論,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辯說智自在故。
第五種佛法是“言說”,就是語言、思維。我們的言說是從哪兒來的?就是從一切的見聞覺知而來的,從見聞覺知而來的言說,都是虛妄的,實際上根本就是戲論,在凡夫的時候就是這樣。現(xiàn)在成佛了,就要把這樣的戲論給舍棄,只要舍棄了這個,就可以“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辯說智自在”,什么意思?就是說,佛有無障礙的微妙辯才,佛有自在地演說這微妙佛法的智慧,他能在沒有三寶的地方建立三寶、成立佛教、教化眾生,能令眾生離苦得樂了。因為眾生有見聞覺知的言說,佛菩薩就也善巧地設(shè)立這樣的言說。
六、由拔濟,謂轉(zhuǎn)拔濟一切災(zāi)橫過失,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zāi)橫過失智故。
第六種佛法是“拔濟”,這是佛的慈悲境界。論文說,“轉(zhuǎn)拔濟一切災(zāi)橫過失”。說,我們雖然是凡夫,我們生在娑婆世界,有言,“業(yè)不重不生娑婆”,但我們也不是連一點兒的好事也不作,我們有時候也是會作一點兒的好事的,那么,這就是“拔濟一切災(zāi)橫過失”,F(xiàn)在成佛了,就把在凡夫時候作好事兒的不凈心舍棄,就是說,在我們凡夫作好事兒時,會想,這是我在作好事兒,現(xiàn)在成佛了,這心就要舍棄,不要想這是我在作好事兒,你要把這當(dāng)成一種自然的反應(yīng)而已。“轉(zhuǎn)拔濟一切災(zāi)橫過失”的“轉(zhuǎn)”是舍棄,舍棄這個之后會怎么樣呢?說,你會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zāi)橫過失智”,這是一種智慧。王恩洋的解釋更通俗,說我們的不如意有很多,這不如意就是“災(zāi)橫過失”,比如說,你冷、你熱等,現(xiàn)在你有智慧,你可以作出棉衣、造出空調(diào),這就叫“拔濟一切災(zāi)橫過失”。比如說有病了,你可以給治好,這也是“拔濟一切災(zāi)橫過失”。但是,我們凡夫在作這些事兒的時候心不清凈,所以要“轉(zhuǎn)”,就是舍棄不清凈心。成佛后就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zāi)橫過失智”,就是把心念調(diào)清凈了。
應(yīng)知法身由此所說六種佛法之所攝持。
這是一句總結(jié)。說,法身就是這六種佛法組成的、成就的。
諸佛法身當(dāng)言有異?當(dāng)言無異?
接著這是十門分別的第六門:差別門。就是說,諸佛的法身是有異還是無異呢?
依止、意樂、業(yè)無別故,當(dāng)言無異。無量依身現(xiàn)等覺故,當(dāng)言有異。
說,這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說了,要是按依止、意樂、業(yè)這些方面來說,就是無差別的,要是按無量依身這方面來說的話,那就是有異。論文中是“依止、意樂、業(yè)無別”,意思就是依止無差別、意樂無差別、業(yè)無差別。所謂“依止”就是指真如,因為一切佛都是以真如為依止處,所以,從真如這一方面來看,一切佛是無差別的。“意樂”,最通俗的說,意樂就是心里高興。這是指佛的意愿都是清凈無漏的,都是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從這點兒上來說,佛與佛之間沒有差別。“業(yè)”就是所作的事兒(以及其影響),佛作的都是利益眾生的事兒,從這點兒來說,佛與佛也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從這三方面來說,“當(dāng)言無異”,佛的法身是無差別。“無量依身現(xiàn)等覺故,當(dāng)言有異”,這是換了角度了。說,每一位佛,最初都是凡夫,他們在凡夫時發(fā)了菩提心,每一位凡夫都是一個完整的因果系統(tǒng)、生死系統(tǒng),各有各的生命。論文中的“依身”就是指所依的身體,身體各不相同,無量無邊,經(jīng)過修習(xí),逐漸地成功了,“現(xiàn)等覺”――得無上菩提了。要是從這一方面來說,還是有差別的,所以不能說無異,“當(dāng)言有異”。
如說佛法身,受用身亦爾,
對于佛的法身這樣說了,對于受用身,也這樣說。
意樂及業(yè)無差別故當(dāng)言無異;
受用身也是度化眾生的,當(dāng)然其意樂、業(yè)也都是無差別的,“當(dāng)言無異”,不能說有差別。
不由依止無差別故,
在說法身的時候,有三個無差別:依止、意樂、業(yè),而說受用身的時候,只說了意樂、業(yè),而沒有說依止。這一句就說了,“不由依止無差別”,就是說,不能從依止這一方面來說佛與佛的受用身無差別,因為法身佛皆是依真如的,而受用身不是,每位佛的受用身,其依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能從這個角度來說無差別。
無量依止差別轉(zhuǎn)故。
諸佛的受用身是各不相同的,是有差別的。
應(yīng)知變化身如受用身說。
諸佛的變化身有無差別呢?這應(yīng)該按受用身的情況來說,不能按法身的情況來說。也就是說,變化身,從意樂、業(yè)的角度來說無差別,從無量依身的角度來說,是有差別的。
應(yīng)知法身幾德相應(yīng)?謂最清凈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愿智,四無礙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相清凈,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拔除習(xí)氣,無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yīng)。
這是十門分別的第七門:德門,要說法身的功德了。就是說,成佛之后,有多少種功德相應(yīng)呢?應(yīng)該來說,要成佛當(dāng)然得無量的功德了,但這里主要是說大乘與二乘比起來有多少殊勝的,所以就有數(shù)了。下邊兒就舉了一些。長行中說這些功德是“最清凈”的,這是表示大乘勝過二乘,二乘也有很多功德,也是清凈的,不過要是給大乘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下邊兒的“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愿智,四無礙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相清凈,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拔除習(xí)氣,無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yīng)”就是具體的功德名字,下邊兒用頌子來一個一個地說。
此中有多頌:
下邊兒有好多頌子,來解釋長行中所舉出來的功德。
憐愍諸有情起和合遠(yuǎn)離
常不舍利樂四意樂歸禮
這個頌子是說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憐愍諸有情”,這一句通于慈悲喜舍四功德,說四無量心都是佛的憐愍心發(fā)起的,佛陀憐愍眾生的苦惱。“起和合”是說慈無量心的。后邊兒這三句頌子“起和合遠(yuǎn)離,常不舍利樂,四意樂歸禮”其實應(yīng)該是“起和合意樂、遠(yuǎn)離意樂、常不舍意樂、利樂意樂”,“起和合意樂”是慈無量心。眾生有三種,一種是沒有安樂的,對于這些眾生,佛陀對于這樣的眾生起和合意樂。“和合”就是相應(yīng),意思就是說,對于沒有安樂的眾生,佛陀善巧地讓他與安樂相應(yīng)。這咱們也經(jīng)常說,什么是慈?就是予樂、給他快樂,這就叫慈。這個起和合意樂就是這個意思。“遠(yuǎn)離意樂”,這是對第二類眾生:這些眾生苦惱很多,佛陀對于這些眾生呢,就善巧地讓他遠(yuǎn)離苦惱。這是說的悲無量心。咱們常說:悲就是拔苦。“常不舍意樂”,這是對第三類眾生說的。前面說過兩種眾生了,一種是沒有安樂,一種是有苦的眾生,這第三類是有樂的眾生,對于有樂的眾生呢,佛就希望安樂永遠(yuǎn)與他在一起。佛陀看眾生安樂也很歡喜,這是喜無量心。“利樂意樂”,利樂意樂就是希望眾生能成就利益安樂的事情。這是舍無量心。舍無量心的“舍”,是棄舍的意思,就是讓眾生舍棄心里的貪、嗔、癡。有安樂了我們一般會貪,有苦惱了我們一般會瞋,不苦不樂則我們就癡。“舍”就是希望眾生棄舍貪、瞋、癡,這樣就可以得到利益安樂。頌子的第四句是“四意樂歸禮”,“四意樂”就是剛才說的,最后的這個“歸禮”就是說要歸敬具足四意樂的法身佛。
解脫一切障牟尼勝世間
智周遍所知心解脫歸禮
前邊兒論文中已經(jīng)說到了,德有“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這個頌子的第一句“解脫一切障”就是說的第二種功德,解脫。第二句“牟尼勝世間”說的是第三種功德,勝處。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說的是第四種功德,遍處。一句一句來說。“解脫一切障”說的是解脫,小乘中有八解脫:(一)內(nèi)有色想外觀色,(二)內(nèi)無色想外觀色,(三)凈背舍身作證,(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滅受想處。這八解脫其實就是九次第定,這是小乘三果羅漢以上的圣者的境界。小乘修這八解脫,即使修成了,也還有障。第一解脫“內(nèi)有色想外觀色”(指為除內(nèi)心的色想而修不凈觀,因為內(nèi)心要是有色想,就會引起貪心,所以要修不凈觀來使貪心不生)和第二解脫“內(nèi)無色想外觀色”(內(nèi)心的色想雖然除了,但欲界之貪欲太難斷,所以還要進一步鞏固,繼續(xù)修不凈觀)是得色界初禪、二禪了進一步修不凈觀。對于這個“內(nèi)有色想”、“內(nèi)無色想”也有人這樣說,“內(nèi)有色想”是指得了色界定,“內(nèi)無色想”則是指得了無色界定。第三解脫“凈背舍身作證”又叫“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前二種解脫是修不凈觀,這第三解脫不是了,是修凈色觀(凈色觀主要是觀色為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也不起貪心,可見這境界要比前二種高,前二種是不凈觀,這一個是凈觀。當(dāng)然,起先是不清凈的,隨著修行功夫的增長,慢慢地就清凈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種是依四無色定而起的,在定中觀苦、空、無常、無我而得解脫。第八種其實就是滅盡定。小乘是這樣,而大乘呢,則是解脫一切障,“牟尼勝世間”這一句頌子說的是勝處、八勝處。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所成就的是勝過其余一切人的勝處。小乘八勝處是:(一)內(nèi)有色相外觀色少,(二)內(nèi)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nèi)無色相外觀色少,(四)內(nèi)無色相外觀色多,(五)內(nèi)無色相外觀色青,(六)外觀色黃,(七)外觀色赤,(八)外觀色白。第一勝處是指,因為內(nèi)心有色想,我在修行的時候,我先觀一丁點兒的色,觀它是不凈的,我不能多觀,因為我的心力不足,觀多了的話,就觀不起來了。第二勝處則是說,我的觀力增長了,功夫純熟了,我就多觀,我觀好多色都是不凈的。第三勝處則是雖觀色相不凈但內(nèi)心不存色想。功夫更加純熟,我一下子觀好多色相不凈,都不存色想就是第四勝處。第五勝處是觀外之青色,轉(zhuǎn)變自在,對于所見的青色,沒有法愛。第六勝處是指觀黃色不起法執(zhí),第七、第八是給前邊兒的五、六一樣的。而大乘呢,成佛了,觀一切都是隨心自在的。頌子的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說的是第四種功德:遍處。小乘有十遍處,(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fēng),(九)空,(十)識。就是說青、黃、赤、白等這十法周遍一切處,大乘則更是殊勝,是說智慧周遍一切處。第四句頌子說,“心解脫歸禮”,我要歸敬解脫、勝處、遍處的法身佛。
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
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
這個頌子說的第五種功德:無諍。有諍就有煩惱,無諍就沒有煩惱。“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說,佛不但不會讓眾生生起煩惱,而且是能滅除眾生的煩惱的。“無余”是指把所有的煩惱都滅掉。“害煩惱”就是把煩惱給害掉、滅掉。妙老說《大毗婆沙論》中記了一個事兒,有一次須菩提要出門,就先在定中觀察,說我今天要從什么地方路過,會遇見什么人,這個人看見和尚會不高興,于是須菩提就避開這條路,走另外一條路。不過我不記得《大毗婆沙論》中有這樣一件事兒,我想翻翻書,書有二百卷,太多了,不好翻,就算了。有功夫你就自己找一下,F(xiàn)在佛可不是這樣,要是有人見到佛會生起煩惱的話,那么佛會給他一個克制煩惱的方法,這就叫“害煩惱”。“有染常哀愍”說,對于有污染煩惱的眾生,佛常常哀愍他們,要度化他們。“歸禮”,歸敬佛陀。
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
于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
這是說第六種功德,愿智。佛的愿智與小乘羅漢不一樣,比如說羅漢想知道一個事兒,他就先拿起架子來入定,在定中一觀察就知道了,但佛的愿智給這不一樣。具體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呢?頌子里說了五個地方。“無功用”,就是說,佛的愿智是任運的,不需要象羅漢一樣先拿起架子入定。“無著”,佛斷除了一切的知障,最極清凈,對一切境界心里沒有執(zhí)著,阿羅漢在個別時候還有執(zhí)著。“無礙”佛對一切事情都通達(dá)無礙,阿羅漢個別時候還有點兒礙。“常寂定”,佛是永遠(yuǎn)在禪定之中,而阿羅漢則入定是入定、出定是出定。“于一切問難能解釋”,一切眾生的一切問題佛都能解答,但阿羅漢個別問題還不能解答。最后的“歸禮”這兩個字兒,還是歸敬佛陀的意思。
于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
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
這是說第七種功德:四無礙解。其實四無礙解就是應(yīng)機說法,這有所說、能說兩部分。先看所說的,我們知道,所說的就是法!說法度眾。這個頌子咱們要這樣讀,“于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就是說,“所說的是能依及所依;能說的是言及智。因為有無障礙的智慧,所以佛陀一直說法,而且是善巧地說。”佛菩薩所說的是法!四無礙解的第一無礙就是法無礙,就是頌子中的“所依”,有了法無礙,法所詮表的義呢?就是義無礙解,義無礙解就是“能依”。“義”就是義理,就是法所表示的意義。有法、有法所詮表的義。經(jīng)典的文句就是法、經(jīng)典所詮的義理就是義。佛都能通達(dá)無礙,這就是法無礙解、義無礙解。再看能說的,就是“言及智”,“言”就是指詞無礙解,“智”是辯說無礙解。“言”就是能夠把思想、義理給表達(dá)出來,“智”是善于表達(dá)的智慧、能力,智慧更重要。這就是四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言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無礙慧常善說”,佛有大智慧,一直在善巧地說法度眾。“歸禮”,我們要歸敬佛陀。
為彼諸有情故現(xiàn)知言行
往來及出離善教者歸禮
這是說第八種功德:六神通。“為彼諸有情”,佛是為了教化一切眾生,而現(xiàn)起六神通的。六神通的第一個是“現(xiàn)”,是指神足通,也叫如意通,有了神足通,就能有各種情況,在天上飛,無有障礙。第二個是“知言”,是指天耳通,知道各類眾生的語言。天耳通可不是只聽見,而且要聽懂。傳說孔子的侄女婿公冶長能聽懂鳥的話。第三個是知“行”,是指他心通,知道對方內(nèi)心里的活動。第四個是知“往”,是指宿命通,知道過去無量劫來的事。第五個是知“來”,這是天眼通,能看見(即知道)未來的事情。第六個是“出離”,是指漏盡通,就是你知道眾生的煩惱,因為知道,所以可以幫他斷煩惱。最后一句說“善教者,歸禮”,就是說,佛陀有這六種神通,善于教化眾生,所以我要歸禮佛陀。
諸眾生見尊皆審知善士
暫見便深信開導(dǎo)者歸禮
這是說第九種功德: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諸眾生見尊”,眾生看見世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審知善士”,就知道這是一個大善知識,他就給人一個這樣的印象,“暫見便深信”,一看見他就對他生起甚深的信心、清凈的信心。“開導(dǎo)者,歸禮”,看見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沒等他說話,我們就對他生起了凈信,他要是再開導(dǎo)我們佛法,一定可以使我們得正知見,我們歸敬這佛陀。
攝受住持舍現(xiàn)化及變易
等持智自在隨證得歸禮
這是說第十種功德:四一切相清凈。四一切相清凈就是所依清凈、所緣清凈、心清凈、智清凈。“攝受住持舍”就是說的所依清凈,所依清凈又叫身清凈。“攝受”就是含攝、成就,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住持、棄舍。“住持”是身體,說,他成就的這個身體能繼續(xù)住持下去、生存下去。就是說,他只要愿意,他就可以一直住持下去。“舍”是棄舍。就是說,他要是不愿意住持下去,他隨時可以舍棄這個身體。我們凡夫不想死也不行,想死也死不了。佛菩薩則是很自在的。這是所依清凈、身清凈。“現(xiàn)化及變易”是所緣清凈。就是說,所緣境很自在。“現(xiàn)化”就是指本來這兒沒有房子,需要就化現(xiàn)出來一座房子來。“變易”是指本來已經(jīng)有了,但是不如意,就把它給改變一下。“現(xiàn)化”是沒有就變出一個,很自在的就化現(xiàn)出一個,這“變易”是有了但不滿意,很自在的就給改成令其滿意的。這是所緣清凈。“等持”是指心自在、禪定自在。在禪定里邊兒心自在。這是心清凈。“智自在”是通達(dá)一切事理。就是智清凈。“隨證得,歸禮”,我們要隨順佛陀證得四一切相清凈:所依清凈、所緣清凈、心清凈、智清凈,佛陀已經(jīng)具足了這樣的功德,我歸禮佛陀。
- 上一篇:《攝大乘論》要義 彼果斷分第十
- 下一篇:因明講記之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