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大無量壽經(jīng)甄解第九
大無量壽經(jīng)甄解第九
第三十一、國土清凈愿
設我得佛.國土清凈.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者,一名國土光色徹照愿,(義寂)二名形色功德,(憬興)三名土如明鏡愿,(靜照)四名凈如明鏡照見十方愿,(智光、良源)五名國土清凈愿。(了惠)今據(jù)第五名也。
明所攝者,智光為菩薩功德愿者不然,今經(jīng)及《唐譯》、《悲華》同為國土功德故。《宋譯》「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者,因舉其得益而已。余諸師皆攝國土功德,今亦準之。此三十一及三十二兩愿并國德所攝,而從上國土難量愿來,故并是真土之勝相也。
次參考者,《唐譯》云:「國土光凈,遍無與等,徹照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如明鏡中現(xiàn)其面像!(文)
《漢》、《吳》兩本并闕此愿。
《宋譯》云:「所居佛剎廣博嚴凈,光瑩如鏡,悉能照見無量無邊一切佛剎,眾生睹者生希有心等!(文)一二并國土功德所攝也。
次明愿意者,上雖誓國土不可思議,統(tǒng)御十方、超勝諸佛之義未彰,是故今興此愿,誓統(tǒng)收十方,即國土清凈,廣博嚴凈,而十方世界于中現(xiàn),以鏡喻顯其義。經(jīng)云:「恢廓廣蕩,不可限極!埂短谱g》言「威德廣大清凈佛土」,《論》是云量功德!端巫g》廿五云:「所居佛剎廣博嚴凈,光瑩如鏡,悉能照見無量無邊一切佛剎!故街T佛國盡是法王家,以鏡顯此義耳。然義寂云「妙色功德」,憬興云「形相功德」,了惠判為「地功德」,《會疏》:「愿求其相(形相、妙色、地是凈相)攝其體德,(清凈性是凈體)是故今文正在相清凈!
今謂:此愿顯體量(清凈性量功德),蓋為彰土界清凈廣博、普攝諸佛國土,說明鏡喻,非顯形相妙色,思之焉。
后解文者,「國土清凈」者,清凈功德性功德顯國土體性,徹鑒無垢而十方國土如在于中,故言「清凈」也。又《唐譯》云:「國土光凈,遍無與等,徹照無量世界!挂嗍枪饷髑鍍粢。韋提選擇自此而入,故曰「諸佛國土」等,無量光土中之諸佛而已。
「皆悉」者,《會疏》有二義,后義為勝矣。(皆悉者約所照,謂國界無邊,皆能照現(xiàn),無有不照之土,故名「皆悉」。彼言方丈之所包容,在狹而廣,核求果報,豈若在廣而廣耶是也。)
「照見十方一切」等者顯量德,即廣博嚴凈也。
「十方一切」等者舉所照世界。
「不可思議」者,如《會疏》(四十三左)引《華嚴》、《瓔珞》云云。
「諸佛世界」者通凈穢,如《注論》下(十六)云:「此莊嚴事如凈明鏡,十方國土凈穢諸相、善惡業(yè)緣,一切悉現(xiàn)等」。又上(九)釋地功德云:「愿我國土地平如掌,宮殿樓閣鏡納十方,的無所屬,亦非不屬!(文)
《梵響》云:「國土清凈總統(tǒng)依報,照見十方通凈穢,凈土恒現(xiàn),穢土隨望云云!
今謂:依正不二蓮華藏世界也,又隨凡情,則凈穢差別,若約佛德,則差別當相全清凈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
「猶如明鏡」等以喻顯,明鏡喻安養(yǎng),普收見十方世界喻見面像也。明鏡喻其例多,如《華嚴》及《十住斷結經(jīng)》、《正法念經(jīng)》等云云。(《會疏》五(四十四))
問:與見諸佛土愿(四十)何差別?
答:彼約菩薩欲見,此約自然國德。又彼隨所有別相,見之狹也;此約土界廣大,寬也。又下含容,今普收,即無量光明土之相也,雖取喻同,其義各別也。
第三十二、萬物嚴飾愿
設我得佛.自地已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者.不取正覺.
一名國土嚴飾奇妙愿,(義寂)二名莊嚴功德愿,(憬興)三名眾寶妙香合成宮殿愿,(智光、良源)四名香熏十方愿,(靜照)五名妙香合成愿。(真源)今可名萬物嚴飾愿。
明所攝者,此愿國土功德攝也。諸師皆為國土功德愿,智光特屬攝菩薩愿者未詳。
望西云:「色香合成以為愿體,聞者等者舉其香德,非顯攝生,故異譯但說香薰,不明聞益云云!
次明愿意者,上愿愿國土體量,此愿誓其國中萬物之嚴飾,上光明智莊嚴,今萬德香福莊嚴,此中廣攝依報一切,形相、種種事、妙色、觸、水、地、虛空、光明、妙聲功德莊嚴悉攝于此愿,如是諸莊嚴總收為色香二。
澄憲云(望西四(廿八左)):「凈土功德彌妙彌奇也,其故穢土之習,金銀未有妙香,沈麝未有妙色,珠玉但以光為寶,沈檀只以香為寶,而彼國土莊嚴雜寶而究香,而即有光暉,可謂奇妙。蓋是法藏比丘因行帶清凈光明之上具法界萬德之香未曾闕減,故眾寶具足,妙香芬馥,聞水樹音者皆悟道理,嚊香之人可增妙行,如香積佛土而已!(文)
當知一一莊嚴無不具色香,光色而具香,香薰而具光,一切雜寶光即香,香即光,蓋是彌陀萬德功薰之所搆出莊嚴故。香有遠聞之義,遠芬馥故,即是名聲遠聞也!墩摗访暪Φ略:「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文)極樂名聲遠聞十方者,如來萬德之香薰十方故,聞者悟深遠,此乃以光明名號莊嚴萬物,故攝化十方亦無窮,可謂方便巧莊嚴矣。
次參考諸譯者,《漢》、《吳》兩譯無此愿,《唐譯》云:「國界之內,地及虛空有無量種香,復有百千億那由他數(shù)眾寶香爐,香氣普薰遍虛空界,其空殊勝超過人天,珍奉如來及菩薩眾!(文)此略無量種寶色,舉無量種香,乘便說梵香!端巫g》唯說焚香一種耳,今經(jīng)具舉二也。
后解文者,此中分為四段:一「自地」等二句舉所依處,二「宮殿」等明能依莊嚴,三「皆以」已下明能嚴體,四「其香」下顯其德也。
初中,「地」者,《論》地功德,舉地上攝地下(至于,云俱切,音與「迂」同!墩f文》於也,本作虧,象氣之舒,從?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隸省作于)!柑摽铡拐,《論》虛空功德,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wǎng)遍虛空,種種鈴發(fā)響,宣吐妙法音!(文)
二能依中,「宮殿樓觀」《論》地功德,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文)堂高大者曰「宮殿」(《增韻》),重屋曰「樓」,遠觀曰「觀」。(《音義》)「池流花樹」者即《論》水功德,偈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文)余一切莊嚴不可具述,故云「國中所有」等,此為所嚴體。
三能嚴中,「皆以」指上一切!笩o量雜寶」者《論》種種事功德,偈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此中攝形相、妙色、觸、光明,奇妙珍異寶無量光色,一寶具無量法,悉雜廁間也!赴偾ХN香」者《論》雨功德,偈云:「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薰」,種香如《會疏》。「共合成」者,無量寶以百千香合成,無量雜寶各具百千種香,百千種香亦有無量寶色,香具色,色備香,豈可思議乎!故言「嚴飾奇妙」也。「超諸人天」者,近寄人天,顯非世所有,理實超十方諸佛國也。
明香德中,「其香」等者即名聲功德,偈云云。(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極樂國中一切莊嚴功德名和香遠布十方界,所至悉無不聞,如來戒定婆羅蜜德香遠薰發(fā)十方!短谱g》云「遍虛空界」,知遍十方虛空法界無不聞,聞之者悉悟入佛智,如實修行(五門行),是言「皆修佛行」也。(《義記》云:「佛行者行大悲行云云!)愿成就文云:「所居舍宅宮殿樓觀,稱其形色,乃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有云:「其有聞者是凡夫冥聞,猶如次愿光觸冥益也。塵勞垢習自然不起者,猶如次愿身心柔軟,是乃信后機邊德相也。」)
《渧記》云:「愿文示地上菩薩聞得益,此顯益也,愿成文示凡夫冥益,佛德香熏普流十方,故穢惡凡夫冥聞之者得益耳。何故愿文約地上菩薩者?真土莊嚴德香故,非地上菩薩則無由聞之耳!(已上)
今謂:因愿成就何分別凡圣乎!聞德香者即聞名號也,何隔于凡夫耶!思之。
第三十三、觸光柔軟愿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者,一名光明攝益愿,(義寂、法位大同)二名蒙光獲利愿,(憬興)三名光明觸身得勝柔軟愿,(智光、良源),四名觸光柔軟愿(真源)。今依第四名也。
次明所攝者,諸家皆言攝眾生愿。師說云:「上第十二愿誓光明體,今彰其德用,即佛功德攝也。若望眾生蒙益,此近菩薩功德,而不說別益相,故屬佛德攝也。」今按:《信卷》(末五左)引此愿及次聞名得忍愿,釋成真佛弟子金剛心行人也,由斯信行必可超證大涅槃,故曰「真佛弟子」等。(引兩愿文)此約攝生邊,故《六要》三(六):「問:光明功在第十二,何重愿耶?答:彼攝法身即為光體,此攝眾生即為光用,體用異,二愿是別!(此全用望西問答也)由此思之,為攝生愿者親文義,此愿蒙光益為愿體,故文言「十方無量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等,宗家云「蒙光觸者心不退」,豈非誓機之蒙益乎?若不爾者,三十四愿亦可屬佛德耶?思之。
次明愿意者,望西云:「總言之,十二攝佛身,此攝眾生;別言之,十二光體,十八光名,今光用,故若有稱名眾生者,名體不離而施光用,攝取護念。又十二是緣,十八是因,今愿化益。故黑谷云:『光明之緣,名號之因,因緣和合,蒙攝取不舍益!还省抖Y贊》『若以愿行來收非無因緣,乃至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云云!弧
今謂:上十二愿明無量無邊光體,用恒即體也,此愿誓無礙光已下德用不可思議,利益十方諸有,體常即用,故有三垢消滅益。次三十四愿已下明名號德益無邊,此乃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也。古師言:「自下諸愿廣光明名號神德利益于此周矣!(《六要》、《會疏》),此言的中。
今謂:上來諸愿成就三種莊嚴功德,法藏菩薩心中所愿於于此乎盡矣。其三種莊嚴功德卷攝光明名號以攝化十方,是為彌陀深重誓愿也。然論其次第,非無由來,謂上三十一國土清凈愿顯無量光明土,至三十二愿即為香光莊嚴,云「其香普薰」等,是乃名聲功德普聞十方之義,香薰之所至即光名普聞蒙其光名利益,是故已下明光明名號攝化十方所以由來也。又復初光明名號(十二、十七)為佛德,次(卅一、二)以光明名號為國德,爾下以光明名號為眾生德。以為佛德則一切佛德攝名號施十方;(以十二為十七)以為國德則一切國德和香光薰十方。佛德即國德,故名號即香薰;國德即佛德,故香薰即名號,故念佛三昧名曰「香光莊嚴」,從往昔久遠傳承法爾如是。其名號遠聞十方佛土者其香普薰故,故自此已下彰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其義終至「重誓偈」而極矣,謂「神力演大光,普照無際土。乃至天光隱不現(xiàn),(光明)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常于大眾中,說法師子吼(名號之德)!咕硎談t名聲超十方,究竟靡所聞;開之則光明名號。
說愿意趣至此盡矣!稘h譯》不及自下諸愿者有由哉,(卷收已下光名利益則歸十二、十七兩愿故)今亦可準解矣。
次參考者,《唐譯》云:「周遍十方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無等界眾生輩,蒙佛威光所照觸者,身心安樂,超過人天等!
《漢》、《吳》兩本并在前光明無量愿中述觸光柔軟之益,文云:「諸天人民,蠕動之類,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吳譯》大同)
《宋譯》闕光明無量及此愿,《悲華》唯約常光而不彰光用也。
后解文者,「十方無量」等四句舉所被機類,乃承上「普薰十方」、「菩薩聞者」來,承接可見。雖言「諸佛世界」,理實亦照三途重苦處,愿成及《漢》、《吳》兩譯第十二愿中說三途,今且舉善處攝苦處也。
「蒙我光明」下彰蒙照益,愿成云:「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途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后,皆蒙解脫!(文)今云「蒙」,愿成言「遇」,《唐譯》亦同之,「蒙」、「遇」并從機法感應說通冥顯,望西偏為冥應者約多分,《六要》三(六左)亦為冥應。然《六要》五(四右)釋「若在三途見斯光明」有三義:初冥蒙,次現(xiàn)見機感,后依娑婆追福見。以彼推此,此中亦可通現(xiàn)見機感!秴亲g》云「見我光明」,亦通冥顯,不可一概也!肝夜饷鳌拐呒垂饷鳠o量體用相即光明也,愿成文承前十二光言「遇斯光者」,故《會疏》為信前光明者非也。
「觸其身」者,根境識和合生觸,觸有二,謂身觸、心觸,今約身觸,故云「觸身」也。
「身心柔軟」者別顯得益,蒙光觸者得法喜也。蒙光觸是獲信初剎那,故云「蒙光觸者心不退」。而身心柔軟約信后相續(xù)之時,由得不退,身心柔軟。(師說、《渧記》并同)然《會疏》以總別前后之異會攝取與觸光之異者未詳,何者?先由觸光激發(fā)念佛之心者,此為信前光明為此說,宗家既依此愿文言「蒙光觸者心不退」,何違之耶!
今按:黑谷云:「光明之緣,名號之因,因緣和合而蒙攝取不舍之益!(望西所引)由此言之,「蒙我光明觸其身者」乃是十二、十八相依因緣和合獲信處也,「身心柔軟」等者約信后相續(xù)而顯攝取護念之益相也。
「身心柔軟」者,《如來會》云「身心安樂」,安樂是苦惱反,苦惱眾生住安樂想者心光攝護力也。柔軟是強剛反,三不善(貪、瞋、癡)強惡相,三垢消滅故身心柔軟,無礙光有清凈、歡喜、智慧德,能消滅三不善,其德不可思議也。
「超過人天」者,正定聚之相也,愿成言「歡喜踴躍,善心生焉」,即信心歡喜相,身心柔軟故歡喜心生,入正定聚,則人天而非人天,非凡眾之攝者此謂乎,理實超五趣八難之道,心愿持名非娑婆界內人也!缎啪怼纺(五左)引此愿及次愿,其義可深思矣。
第三十四、聞名得忍愿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者,一名得法忍總持愿(憬興),二名聽我名字證無生愿(智光),三名聞名必得無生忍愿(良源)。
明所攝者,自下諸愿皆是菩薩功德攝也。
次明愿意者,承上香薰十方來,明光明名號德益中,前已明光明益,自下次誓名號德益。聞名有十一愿(除衣服、受樂、見諸佛土、隨意聞法故),皆于十七愿別用,故各言「聞我名號」。于中,初十愿多是真實,后一含方便。又現(xiàn)當分別者,聞名得忍等是現(xiàn)益,常修梵行等是當益。又菩薩功德中,前供養(yǎng)諸佛那羅延力等是還相,如今十愿在往相也。
又聞名有三類:一聞如不聞,謂但觸耳根,無信受念,是雖未免流轉,遠下成佛種子,雖未現(xiàn)得無生等,畢竟至證位。二雖聞而受持,尚帶疑情,是即九品、三輩、邊地、胎生之類也,是亦未現(xiàn)得法忍,生彼土已,經(jīng)時劫后至此位也。三聞其名號信心歡喜機,是即本愿相應行故,一念發(fā)起時頓至無生位也。(《會疏》為此分別,可謂悉矣。)于聞此三類可分別矣。今此愿正是真聞位,凡圣齊聞名信受,一念即時住正定,得法忍總持,佛愿難思利益也。當知此聞名含十七、十八愿,韋提得無生忍即此愿意,是以《信卷》(三末六紙)引此愿為弘愿獲信益,可見!读x記》云「聞者聞慧,遂人思慧」等未詳,聞者聞信,《信卷》云云。
次參考者,《唐譯》云:「無量不可思議無等諸佛剎中菩薩之輩,聞我名已,若不證得(契會忍行)離生(無生也),獲陀羅尼者,不取正覺!(文)《漢》、《吳》兩本并闕此愿。
《宋譯》第三十一愿誓彼土得忍曰:「所有一切眾生,聞我名號,永離熱惱,心得清涼,行正信行,得生我剎,坐寶樹下,證無生忍!(文)又三十三愿明現(xiàn)生得忍曰:「十方一切佛剎聲聞菩薩,聞我名號,證無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即是名號)住無功用行,(他力持故)離加行(離自力心)等!(文)
《魏》、《唐》兩本言「聞我名字,得菩薩無生法忍」,而不言「壽終之后」,故知現(xiàn)益,故《信卷》引兩愿以明獲信益相,可以準解矣。
《悲華》第七、八兩愿約二重而誓之,其初重真實也,第二重云「我滅度」等,此約方便,讀文自知焉。
后解文者,初「十方」等四句舉所化機!读穯柎鹪:「『眾生』言雖通凡圣,而今只是凡夫!(文)
「聞我名號」者,聞信其名號,此含第十七、八兩愿意,即往相行信也。望西云「聞名號必起行」等,不知信行融即之旨也。
「不得菩薩」已下正明其得益。
「無生忍」者,《智論》云:「無生名為涅槃,以涅槃不生不滅故!拐貛熢:「無生忍即慧性耳,以見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忍』。」凈影云:「慧心安理名『無生忍』!(《義章》十二之二十一丁)《探玄》十五曰:「無生是理,從境為名,當知無生法是不生不滅涅槃寂滅理也。忍心忍可此理,忍受不生不滅,安之心智,名『無生法忍』!(文)
加「菩薩」二字者,有曰:簡二乘,彼無生不得深總持,故猶如言菩薩所得之無生忍也;蚩,「菩薩」言顯在因中決定涅槃性,故《唐譯》云「證得離生」,(《俱舍》廿三之九云入正性離生云云,決定涅槃性也)「離生」者謂涅槃無生也。韋提得無生忍曰「證得往生」,聞名一念證得決定無生之生,故云「得菩薩無生法忍」也。
問:今所言無生法忍何位耶?
答:舊解云「初地已上無生忍」。(玄一、憬興、了惠、《六要》等)今謂:不同通途初地、七地無生,只是弘愿別益。故高祖云:「獲金剛心者,則與韋提等,可獲得喜、悟、信忍,往相回向真心徹到故!够笕痉卜虬踩谭馃o生智故,契無生理,往昔大勢至菩薩入無生忍亦由此法矣。
「諸深總持」者,無量陀羅尼門德,總持諸善不散失名「總持」。若約現(xiàn)生,六字嘉號即深總持而耳;若約后生,即百千陀羅尼門也。
《義記》云:「此愿成就即第十八愿之成就;蛴纸(jīng)云:『其有至心愿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即是無生),功德殊勝。(諸深總持)』此愿之中總持、無生亦是信行,乃至《觀經(jīng)》韋提現(xiàn)生豁然大悟,證得往生,是名獲忍,即是本愿力之所成矣,故經(jīng)說言:『應時即見佛及國土,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弧(文)大師釋曰:「言心歡喜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凈光明忽現(xiàn)眼前,何勝踴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文)
《六要》解云:「『因茲喜得無生忍名喜忍』者,是顯信心歡喜得益;言『悟忍』者,悟佛智故;言『信忍』者,即是信心成就相也;『此多是十信中忍』者,雖為薄地信外凡夫,今依他力超絕強緣成就信根,故就得忍謂之十信,是故『正信偈』云『與韋提等獲三忍』等,下文亦云獲金剛心者,則與韋提等,即可獲得喜、悟、信之忍;『非解行已上忍』者,是嫌古來諸師義,然此無生即是即得往生利益,證得無生生之信慧者哉。忍是勝解,即決定義,惠心安法名之為『忍』,故贊之云『廣大勝解』!(文)
又云:「《六要》解此地上無生,但或初地,或第七地得無生,位雖有異說,共地上也,此等皆約生后以解,或為遠因,故云初地、七地等。然今家意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者,此約現(xiàn)在。韋提見佛得無生,我等聞名得此忍智,聞、見同一,皆由此愿成此勝利,故無生法忍者往生法忍,即信心智慧,故名『信喜悟忍』。若論生后益,即是地上無生,《宋譯》云『坐寶樹下,證無生忍』是也。今此愿意,令得大信(無生)大行(總持),即聞名利益,其本在第十七愿力焉。」(文)此義大好矣。
《渧記》云:「經(jīng)論中說無生忍,其位不定!度释踅(jīng)》無生七、八、九地(《仁王》說五忍:一伏忍,三賢;二信忍,初二、三地;三柔順忍,四、五、六地;四無生忍,七、八、九地;五寂滅忍,十地。)諸論無生多在初地,(《法華論》等)《瓔珞》無生在初住位,《華嚴》無生在十信,迦才《凈土論》上云:『無生忍有四:一緣教故得無生忍,一切凡夫及十信位人,讀大乘經(jīng)論作無生解,即聞慧;二緣觀,十解已上十向作三無生觀,解萬法無生,思慧;三證理,初地已上,由證遍法界二空真如,修、思;四約位,八地已上,由得真俗雙行無功用,修慧云云!挥帧洞蟛垦a注》五(三十一):『五忍配位,別、圓外凡信忍、伏忍,凡夫是柔順忍,地、住是無生忍,妙覺是寂滅忍。』(文)而今此愿言『菩薩無生法忍』者似地上、住上無生忍(證理無生)。既有能別言云『菩薩』,(「菩薩」言對所證無生理可謂能證人,《義記》卻非)簡地前凡夫無生忍而已,此乃聞信名號他力弘愿行者,佛德之所令然,現(xiàn)生冥得地上、住上無生忍及諸深總持,是此愿勝益也。次上愿云『超過人天』,既超人天,則非凡夫攝,故今此愿言『得菩薩無生法忍』。是以今家《信卷》末并引上愿、此愿而證『真佛弟子』,(金剛心行者)且引『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及『廣大勝解者文』者,忍與智慧勝解同,乃至由之,忍即勝解,亦是智故,弘愿他力金剛心人冥得佛智故,契生即無生理,豈非廣大勝解者哉!可謂真佛弟子而已。然則今由此愿冥得菩薩無生法忍,即是廣大勝解者也,亦是智慧明達人而已。由是思之,此愿成文乃『智慧明達』及『廣大勝解者』之文也明矣云云!
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fā)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后.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一名令離穢形愿(義寂),二名遠離譏嫌愿(憬興),三名聞名發(fā)轉女成男愿(智光、良源),四名不復女像愿(靜照),五名聞名轉女愿(真源)。若依相承,名女人往生愿,亦名變成男子愿,亦可名女人成佛之愿也。
問:愿文但言「復為女像者」轉女之義,不言往生,何名女人往生愿耶?
澄憲云:藥師誓愿現(xiàn)身轉女成男,《法華》云:「盡是女身,后不復受!箯浲邮脑敢嗤欠x土勝利等,此難云何通耶?解云:往生之愿在文分明,何者?文云「壽終之后」、「聞我名字」、「信心歡喜」者,(本愿三信)壽終豈容不生乎!彼誓「若不生者」,今說「壽終之后」,往生之義理在絕言。故《宋譯》云「生我剎」,《吳譯》亦同,又《漢譯》成就文云女人往生者則化生皆作男子,明知女人往生愿,故宗家曰:「人或有道俗,云女人不得生凈土者,此是妄說,不可信!(文)黑谷亦依之矣。
次明所攝者,若為第十八愿之別相者,佛功德攝也,然今誓聞名益相顯其果相,故為菩薩功德之攝也。
次明愿意者,了惠云:「十八法,此機,非重發(fā)。」黑谷《大經(jīng)釋》(十三左)云云,(望西三十六左引)及宗教中多為十八愿別相,依之舊師皆言分出于第十八愿。今按祖意,此愿以成佛為體,故名女人成佛之愿,若但轉女成男者,大小乘法門孰得無之,何足稱佛智不思議!是以終南以無生果釋此愿,高祖《大經(jīng)贊》中在之于必至滅度贊后以合滅度。良知女人有五礙多疑,以不得作佛身為其極,諸經(jīng)論中所以所擯出也。故黑谷曰:「天上天下尚賤,生死有漏果報,無常生滅拙身不成,何況佛位!言有憚思有恐,乃至實男子如善哉大士,求如雪山童子,投身乃可成佛,行緩求疏全不可成,乃至因茲可有其疑,故鑒此理,別有此愿云云!勾四丝忠赡罘鸪煞,彌陀大悲深愍念之,誓令不成佛女人壽終之后往生成佛。若約因行,則第十八愿別相,若約果相,則第十一愿所攝,《贊》文列次可見。然別愿意趣以女人成佛為體,轉女成男亦是非常途,轉有漏業(yè)患而成寂滅平等法身稱而已。
問:變成男子是聞名益,為通方便愿耶?
答:常途轉女何不通方便乎?圣道不退尚離女質,況安樂處不退地轉女成男理在絕言。黑谷言三愿皆亙男女,此意也,今愿所謂變成男子非通途,正是念佛成佛之謂也。其但轉女身者人中猶有,況圣道通益所存誰疑之,是故于方便愿不須別誓,其立別愿者正在女人成佛。故今愿局真實第十八果相,故其男女通三愿者問之辭耳,非通十九、二十愿也。
問:若爾,十八、十一愿可事足,何煩重立此愿耶?
解有四意:一為知大悲深重故,二為除疑惑故,三為生欣慕心故,四為示惡機為本故。
一大悲深重故者,若依小乘,初僧祇中永離女身;(《大論》第四文俱云百劫離女),若依大乘,諸經(jīng)并有轉女益。(初地或初住離女身!斗ㄈA》龍女,《月明經(jīng)》下(四紙)惠施女云云,《服中女聽經(jīng)》說成就十六法轉女,《大威德陀羅尼經(jīng)》說六法,《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說十法成就,《菩薩所胎經(jīng)》等云云。)雖似即身而深厚善根人(龍女、惠施等),或雖成就多法,轉女而非速成,皆是多劫修持最上利根之所得,底下凡女何與其益,況于成佛乎!是以彌陀大悲深愍念之,興此愿,欲使底下凡女不藉修持,不勞觀智,頓轉多生穢身,必證無上妙果,良由佛智不思議,可知。
二為除疑惑故者,十八、十一雖不簡男女,而女人特過多障深,諸經(jīng)所嫌,(《超日月明》說三隔五礙,《普賢行愿經(jīng)》廿八、《正法念經(jīng)》十六、《大威德多羅尼經(jīng)》、《蘇婆呼童子經(jīng)》、《寶積》〈菩薩藏會〉、〈優(yōu)陀延王會〉、《阿含》等經(jīng)說多過失。《正法念經(jīng)》十六曰:「一切疑中婦女疑大。」)是以生疑。黑谷云云。(望西引)
三為生欣慕心故者,經(jīng)云(道宣引經(jīng)):十方世界有女人處即有地獄,有惡道則有惡知識等怖,一切眾生所可怖畏,故誓我剎永無此類,是以生欣慕心。龍樹《偈》曰:「彼尊佛剎無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文)
四為示惡機為本故者,惡機之極無如女人,是以《觀經(jīng)》韋提女質為機真實,一切男子罪不及一女人罪!秾毞e經(jīng)》曰:「舍利弗!當知婦人是眾苦本,是障礙本,是殺害本,是系縛本,是憂苦本,是怨對本,是生盲本。當知婦人滅圣慧眼!谷绱藰O惡機,余道之所不救,不因彌陀名愿力者,百千萬劫無有出離期,此愿為之立。《觀念門》云:「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彌陀名愿力者,千劫萬劫、恒河沙等劫終不可得轉女人!箲咦尜澲脨簷C,可見矣。
問:若爾,何故直不言成佛,言復為女像耶?
答:但是從得生者之情對厭惡女身,故爾耳。
問曰:約果相則如凈土贊列次,可次必至滅度愿,何故至茲乎?
答:為顯聞名益,故于此列之,以為聞名信受之益,則雖文在此而義通于上也。
問曰:此愿成文出在何處耶?
解云:十八、十一愿成外別無女人成佛,故知不別說愿成者,為知十八、十一愿別相也。
次參考諸譯者,《吳譯》第二愿唯言我佛剎中無有婦人,女人欲來生我國中者即作男子,而不明其因也。《漢譯》闕因愿。
《唐譯》云:「周遍無數(shù)不可思議無有等量諸佛國中所有女人,聞我名已,得清凈信,發(fā)菩提心,厭患女身,若于來世不舍女人身者,不取正覺!(文)
《宋譯》云:「所有十方無量無邊無數(shù)世界一切女人,若有厭離女身者,聞我名號,發(fā)清凈心,歸依頂禮,彼人命終即生我剎,成男子身,悉皆令得菩提!(文)
后解文者,初「十方無量」等四句顯所被機,「聞我」等四句示生因,第十八愿所開也,「壽終」等二句正誓得果,即是第十一愿所開也。就生因中,「聞我名字」句含至心之義,「歡喜信樂」是信樂也,《唐譯》云「清凈信」,「發(fā)菩提心」即欲生心(黑谷云:「欲生凈土即是菩提心也!顾彝掇D女身經(jīng)》菩提心者非也。)與十八愿三信無異。
《渧記》云:「『聞我名字』一句盡他力信心,次言『歡喜信樂,發(fā)菩提心』者,開出其信相,第十八愿成就云『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全同而已。宗師釋云『乃由彌陀本愿力故』者,此顯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fā)菩提心義,即第十八愿三心也,獲得此三信謂之由彌陀本愿力云云。」
「厭惡女身」者,大菩提心之用也,愿生心中自有厭離之義,是以宗家釋為「稱佛名號」一句,思之。然《會疏》廣引諸注示厭離相者未可,何混圣道厭惡乎?今釋:《信卷》云:「欲生心即回向心」,回向心者,離難離生死,期難生凈土,往生則一定,然則欲生心中自有厭惡之義,故嘆信言欣凈厭穢之妙術,不然則今時凡女誰有厭惡心?深思之矣。
「壽終之后」等者,是顯凈土門異圣道此土轉身義,彼由觀智修行力現(xiàn)身轉女身,此不藉思慮,一念功入大乘善根界,則大義門國德自然轉女身。終南釋(《觀念法門》廿一左文也)云「正命終時即轉女身」等。此釋巧用入四門,謂彌陀接手菩薩扶身近門相,坐寶華上即宅門相,隨佛往生入佛大會即大會眾門相,證悟無生即屋門相。既證悟寂滅平等法身,何更論轉不轉耶?若約園林游戲,則淫女閨婦無往不為,宗家不言出第五門者,此愿局在往相故也。(已上師說)然《會疏》(六十二左)作二釋,約心此土轉女,若約形彼土轉身,雖有其義,而非今愿意也。
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得名有四,一名令立梵行愿(義寂),二名常修梵行(憬興、靜照),三名聞名梵行皆證正覺(智光、良源),四名聞名梵行愿(真源)。今名常修梵行愿,即菩薩功德攝也。
次明愿意者,所見土中或土菩薩,雖修梵行,隔生即忘,難可相續(xù),如身子六住退若間斷,道場妙果多劫難成,故興此愿。然此中有三意(正益、密機、傍益),正當來彼土益,常時起行,果極菩提二十九種門相,故言「壽終之后,當修梵行」。上愿除非梵行之緣,此愿梵行相續(xù)所以由來也。又不妨傍有方便益,雖在穢土逕歷多生,梵行常相續(xù)至成佛者聞名傍益,前所明三聞中初二者當此。然愿本意在其究竟,故以彼土梵行為正益,而不妨蒙其傍益,傍益是之類耳,故《宋譯》云「二乘聞名修持凈」等。
望西云:「『壽終』之言以顯多生,『常修』之文以顯相續(xù),雖在穢土逕歷多生,梵行相續(xù)終成故,此非愿正意,但是傍益耳。」《會疏》偏就正益解,《梵響》約彼土益,引黑谷為真士益!读x記》以梵行為通一切凈行,而屬彼土生后益,特引成就文云:「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又云:「修諸善本,志崇佛道,至聞甚深法,心不疑懼,常能修行!(文)并約真土益者,則今愿正意也。然聞名利益無邊,何但局一機,若約密機,則此土信受本愿稱佛名者亦是梵行一分,然非今愿正意也。
次參考者,《唐譯》云:「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無等佛剎菩薩之眾,聞我名已,得離生法(得往生益),若不修行殊勝梵行(約生后),乃至到于大菩提者,不取正覺。」(文)《漢》、《吳》并闕之。
《宋譯》廿八愿云:「所有十方無量無邊無數(shù)佛剎聲聞緣覺,聞我名號,修持凈戒,堅固不退,速座道場,成就菩提!(文)此次女人成佛愿,愿二乘成佛,故正可名「二乘成佛愿」也。雖然,修持凈戒堅固不退亦是常修梵行之義,則謂之「常修梵行愿」亦可也。故《會疏》以為常梵行愿,此依望西耳。
后解文者,「聞我名字」,現(xiàn)在聞佛名也,此聞通正機、傍益、密機也。「壽終之后」等正明當益。若約正意,壽終之后,生彼土已,長時起行相,終南言「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故《唐譯》云「得離正法,(得住生益)若不修行殊勝梵行」等。(大涅槃行)
「梵行」者,《法華祥疏》三(三十)曰:「『梵』名涅槃,即根本*輪大涅槃也,『行』即萬行,到大涅槃也!埂墩撟ⅰ吩圃啤(《會疏》引)是約廿九種門,長時行涅槃行也。《宋譯》云「聲聞緣覺聞我名號,修持凈戒,堅固不退,速座道場。」此以梵行為凈戒,就一類傍益機明而已矣。
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者,一名令成尊德愿,(義寂)二名聞名得益愿,亦名作禮致敬愿,(憬興)三名聞名修行眾所敬重愿,(智光、良源)四名人天致敬愿,(靜照)五名聞名敬重愿。(真源)今名人天致敬愿,然與靜照立名言同意別,彼聞名行人以為能致敬,今聞名者為所致敬,諸天世人為能致敬,其異可知矣。
次明愿意者,于所見土中,有雖修菩薩行,人天不敬,還致輕毀,梵行緣此退轉,道心由茲亡失,所以愿言:聞名歡喜者,諸天世人敬禮擁護,自成佛道也。自第三十三至此愿五愿承萬物嚴凈、香薰十方(第三十二)明聞名得益,于中,前梵行已立,此能與人天所敬,故次上此愿來。又上當益,今現(xiàn)益,即是真聞冥眾護持益也。
次參考者,《唐譯》云:「周遍十方諸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五體投地,以清凈心修菩薩行,若諸天人不禮敬者,不取正覺!(文)《漢》、《吳》并闕此愿也。
《宋譯》云:「所有十方無量不可思議無等佛剎一切菩薩,聞我名號,五體投地,禮拜歸命,復得天上人間一切有情尊重恭敬,親近奉侍,增益功德。」(文)古取《吳譯》第十二愿者恐未穩(wěn)矣,彼誓漏盡相,經(jīng)愿成文可見。
后解文者,此中大分為二,初「十方無量」至「修菩薩行」(九句)是彰所敬人,「諸天」等二句明能敬益。諸師中,靜照「諸天」等二句屬上聞名者,以為能禮,以佛為所敬。又法位、智光、真源等師,聞名行人以為所禮,諸天世人以為能禮。以后義為優(yōu),望西及《會疏》亦用后義,今亦依之。
初中,「聞我名字」等別句,「修菩薩行」一句是總句!肝弩w投地,稽首作禮」是恭敬極,「歡喜信樂」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稌琛反酥泻龢I(yè)云云。
「五體投地」者,《琳音》四十四(十八)云:「五輪者,謂左膝、右膝、左手掌、右手掌、頭頂,是為五輪,五處皆須至地,虔誠作禮,常以此五處至地禮敬三寶,當來成佛之時五處皆有千輻輪相顯現(xiàn)云云。」
「稽首作禮」者,曩謨,此云「歸命」,亦云「稽首」,亦云「頂禮」。基云:「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以頭至地禮佛也!埂稇簟肪(三左)云:「稽首,頓首也。《周禮》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鄭玄曰:稽首至地謂頭至地也。首,頭也,《尚書》云禹拜稽首是也。」(文)
「修菩薩行」者五念門行,即習修法藏菩薩本愿行也,約果則行如來行,約因則修菩薩行,斯行真如一實妙行,故諸天世人莫不歸敬,故云「諸天世人」等也。《宋譯》云:「得天上人間一切有情尊重恭敬,親近侍奉!埂栋阒劢(jīng)》云:「持此三昧者,為諸天龍神皆共贊譽、擁護、瞻視、敬仰,思欲相見!(文)《十二佛名經(jīng)》云云。(《會疏》五十六右引)
「諸天世人」且舉其一端,理實諸佛菩薩亦能致敬擁護也。
「致敬」者,恭敬愛語也,其相如護念增上緣及現(xiàn)世利益贊中,望西、《會疏》引《事贊》設問答云云!稌琛范x,后義全用望西,并無害也,次引《吳譯》第十二愿者未穩(wěn),彼誓漏盡相(《渧記》彼可名之無相嫉憎愿,別是一愿,不同此愿也),至愿成文可見,與今愿別,故今不取也。
第三十八、衣服隨念愿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一名衣服自然愿,(義寂)二名衣服應念愿,(憬興)三名應法妙服愿,(靜照)四名衣服隨念自然在身愿。(良源)今名衣服隨念愿也。
明所攝者,是菩薩功德攝也。
次辨愿意者,澄憲云云。(望西四十四丁)上五愿承「其香普薰十方」明聞名得益,此愿已下四愿以其地上、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花樹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為人天所受用,今承之,明其人天受用不可思議。下經(jīng)云:「無量壽國,其諸天人,衣服飲食,華香瓔珞,繒蓋幢幡,微妙音聲,所居舍宅,宮殿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隨意所欲,應念即至。」此文通上萬物嚴飾愿及此愿成合說,當知今愿亦出萬物嚴凈,于中,此愿且誓人天衣服自然。
次參考者,《唐譯》云:「國中眾生,所須衣服隨念即至,如佛命善來比丘,法服自在體,若不爾者,不取菩提!(文)
《吳》(十四)、《漢》(廿三)有飲食隨念愿,無衣服愿。今經(jīng)依下愿成文可亦有飲食愿,彼舉飲食攝衣服,《魏》、《唐》兩譯舉衣服攝飲食,文互顯而已。
《宋譯》云:「所有眾生,發(fā)凈信心,為諸沙門婆羅門染衣、洗衣、裁衣、縫衣,修作僧服,或自手作,或使人作,作已回向,是人所感八十一生得最上衣,隨身具足,于最后身來生我剎,成就阿耨菩提!(文)
《渧記》云:「與今不同也!沽嘶菰:「異譯不同,不須和會,或非今愿歟,或往生而預此愿益,由彼宿因歟!故呛沃^乎?其義難知!稌琛返疅o釋,意同此愿歟?此亦未詳矣。師說曰:「是雜出方便愿意,發(fā)心回向者第十九愿,八十一生者表思惑盡,得最上衣者得慚愧衣也,最后來生者第二十愿功也,我剎成菩提之時始會弘愿也!(已上)此亦不同此愿之義也。
《悲華》云:「尋于生時著新袈裟!(文)然《大論》三十四云:「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不可稱。」《俱舍》十一云:「色界天眾于初生時,身量周圓具妙衣服!构噬棠呛晚氂猩靡路,今何足為奇乎!解云:「亦是因順之說,使十方人天欣慕耳!(文)
后解文者,「國中人天」上攝他方,故言「十方佛國」等,今攝自國,故有此句也。
「欲得衣服」者人天樂欲,此中攝飲食等。
「隨念即至」顯隨意自然而至,不籍手作,法爾來至故。
「如佛」等者舉例以顯自然而至,《唐譯》云:「如佛命善來比丘,法服自然在體!巩斨蝽樢宰匀辉谏頌槔郎,或云「生著袈裟」,或二菩薩與之,法侶將來隨意之相皆是因順耳。
然《會疏》二義:一「如佛」等三句例喻彼土妙衣隨意而至,二「應法」等三句但為彼國生得自然衣,「如佛所贊」一句例顯,「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者,彼國實生得衣也。今云:后說似鑿,例喻生得自然衣在身者著,況因順說乎。
《渧記》云:「《唐譯》有善來比丘喻,由之,自然在身乃生得妙衣也,非唯不勞裁縫、浣濯等,亦無被著之勞而已,是此愿之所誓也。雖然,于快樂勝事何遮二菩薩等授衣服乎?依是思之,雖曰無裁縫、浣濯等,若為快樂而作之,亦不可遮也。今之所愿唯在不用功勞,而此愿通真假矣!(文)
「應法妙服」即袈裟也,法量三衣名為「應法」,僧祇云:「三衣是賢圣沙門標識!埂洞笳摗吩:「佛弟子住中道,故著三衣!埂缎牡赜^經(jīng)》云云。(望西引)《寶積經(jīng)》云云。(《會疏》引)
「裁」,《增韻》:制也,又裁,度也!缚p」,《說文》:以針紩衣也!读找簟啡(八左)云:「《鄭注周禮》云:女御裁縫王及王后之服也!
「擣染」者,《琳音》十六(十六)云:「刀老反。《考聲》:擣,舂也!墩f文》:手推也,或作搗。古文作舂擣也。染,《說文》:以繒染為深色也。」
「浣濯」,《麟音》三(七左)曰:「上洹管反,《公羊傳注》云:去舊垢曰浣!多嵐{毛詩》云:浣,滌也!肚许崱吩:濯,亦浣也!禮記》云:浣衣濯冠以朝!埂稇簟坟チ(六右)曰:「徒角切!墩f文》:濯,滌也、灑也,謂以水凈物曰濯也!(文)「若有」等顯安樂自然生得無制相浣濯。
第三十九、受樂無染愿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者,一名受樂無染愿,(義寂)二名受無失愿,(憬興)三名常受快樂勝如漏盡愿,(智光、良源)四名樂如漏盡愿,(靜照)五名常受快樂愿。(真源)今用第一名也。所攝可知矣。
次愿意者,上誓衣服飲食等自然受用,然若于其妙受用物生著樂,則雖且受樂而還招苦,穢土人天著剎那樂,招永劫重苦,是故興此愿,言受妙快樂而無染著,無染清凈也。此愿與上合,故愿成文合說,下經(jīng)衣服等,次妙衣遍布地,次寶網(wǎng),次微風吹羅網(wǎng)寶樹,演發(fā)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是萬物香飾),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是此愿成),此快樂通上諸受用快樂也。
次參考者,《唐譯》云:「諸眾生類終生彼國中,若不皆獲資具,心凈安樂,如得漏盡諸比丘者,不取菩提!(文)自余三譯并缺此愿。
后解文者,「所受快樂」即受用上衣服等,故《唐譯》云「皆獲資具」,所受快樂即涅槃寂樂而無所著,故《唐譯》云「心凈安樂」,心凈,「凈」之言彰無著義,喻之如漏盡比丘樂無著樂,此又分喻耳!兑狻吩:「今為凡誓,故以淺喻深,漏盡比丘樂何得比凈土樂!(文)彼住堪然寂滅,于所受無所著;彼國人天證大乘妙果,不住無為,亦不住有為,是曰涅槃大樂也。
「漏盡比丘」者,阿羅漢斷盡諸漏,于一切法無著無執(zhí),以為喻。《聞持記》云:「受三禪樂,無一念著,如漏盡比丘!(文)
第四十、見諸佛土愿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凈佛土.應時如愿.于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一名隨意得見十方國土愿,(義寂)二名普見佛士愿,(憬興)三名隨意照見十方諸國愿,(智光、良源)四名隨意照見愿,(靜照)五名見諸佛土愿。(真源)今用第五名也,即菩薩功德所攝也。
次明愿意者,所見土中,雖國土清凈,映現(xiàn)十方,圣眾德微,不能照見,如彼釋迦尊顯現(xiàn)佛第二地,時會大眾唯見大光,望河之懷豈少耶!所以愿言:縱令雖法報高妙,隨念應心悉現(xiàn)寶樹,照見了了,如明鏡中睹自面像也。(《會疏》)
問:與第卅一愿有何異乎?
答或云:上攝凈土,此攝眾生。(望西)略箋亦同之。《義記》二義,初義同前,「又彼約總,見無盡剎華藏莊嚴圣眾常德,此約別,示各具無盡,令隨意皆見之也。寶樹中者,塵塵法法色香三千觀成理顯,今約樹說,余亦復然,乃至真土大愿焉可思議,余解未允。」(文)
《渧記》云:「上唯是真土德相,今此化土菩薩德相,差別如此矣。若夫真土一色一香皆悉照見十方塵剎,(上三十一愿)往生真土之大士莫不睹見,此乃第三十一愿德也。而今化土菩薩不能如此,此愿勝益隨意所欲,應時現(xiàn)十方剎于寶樹間,隨意所欲而一佛剎土、或二佛剎土乃至百千佛剎等應時而現(xiàn)而已。然則以總別為異者可也,不分別真假者似阻履搔癢,恨哉!文云『應時』,帶化相也必矣!
今謂:上約土德統(tǒng)收,此約菩薩欲見,其異可知矣。
次參考者,《唐譯》云:「國中群生,隨心欲見諸佛凈國殊勝莊嚴,于寶樹間悉皆出現(xiàn),猶如明鏡,見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文)余三譯缺此愿。
后解文者,「隨意欲見」者明菩薩欲愿,「十方無量嚴凈佛土」者,所欲所見土也,《唐譯》云:「諸佛凈國殊勝莊嚴」。
問:寶樹觀文通現(xiàn)凈穢,今但云凈,相違如何?
有云:今且從勝云嚴凈土歟。有云:若論樹德,遍現(xiàn)凈穢,《觀經(jīng)》約之;若論機欲,只愿見凈,今愿約之,故不相違。(望西二義)
今謂:樹德隨菩薩意樂,若凈若穢現(xiàn)無方,今且應菩薩欲見凈之愿故現(xiàn)凈,若欲見凈穢并見即凈穢并現(xiàn),與樹觀無相違也。
「應時如愿」等者,正顯見土誓,不隔時節(jié)速現(xiàn)云「應時」,「如」不違為義,若凈若穢、若一若多、若東西、若南北,不違其欲愿云「如愿」也。
「于寶樹中」者彰所見之處,《唐譯》云「于寶樹間」,于寶樹中間見之,于中之言境,第七聲也!侗A經(jīng)》云:「于寶樹下,悉皆遙見諸佛世界」,「下」言亦顯所依處。
有云:「言樹中者,所現(xiàn)佛土依止所也;言樹下者,能見眾生依止所也!(望西)此釋甚誤矣。今但舉所依處,何以上、下解之,可見。
「皆悉照見」者,于寶樹一花一葉中莫不悉見,今且舉寶樹一相,于宮殿樓閣寶網(wǎng)中亦照見無礙,故《論》曰:「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箍蓽手。
「猶如」等喻顯,喻意可知,與上喻稍別,可思擇矣。
第四十一、具足諸根愿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闕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一名聞名令得端嚴報愿,(義寂)二名諸相貌妙愿,(憬興)三名聞名至佛具足諸相愿,(智光、良源)四名諸根具足愿,(靜照)五名聞名具根愿。(真源)今名具足諸根愿,即菩薩功德攝也。
次明愿意者,上三愿攝自國,自下復重攝他方,即普薰十方聞名得也,乘見諸佛佛土此愿來,謂隨愿于寶樹中可見十方凈土,若六根不具者何以得見,亦遠從常修梵行來,亦得矣。雖行菩薩行,未離諸根不具,第三僧祇猶有之,過百大劫方得五勝,(《俱舍》住定菩薩始得五德:一生善趣,二生貴家,三具勝根,四受男身,五憶宿命)亦雖具足,丑陋為人所嫌,是故愿言:聞名之力頓除多生業(yè)累,六根完具矣。
有說:「此愿攝他方淺位菩薩,第三僧祗猶有諸根缺陋之障,恐之為之立此愿,此似為彼土益,然不分別真化!(望西)
有云:「自下重益他方有五愿,此聞名具根斷根缺種,斯乃離譏嫌名體也。然則大義門功德由聞名力自然成就,是名悲愿一乘!(《會疏》)此為真土益也!读x記》亦為真土益,令離八難處隨一,此愿成就文云:「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凈色身云云!
有云:「生彼國者,具足卅二相而無有好丑,故言大乘善根界等,此乃非預此愿,今其他方未得位菩薩未免根缺,聞名者縱令不生安養(yǎng),雖歷生娑婆,后后生生諸根具足,乃至成佛不缺陋也!(《略箋》、《梵響》)
初二解為順次彼土益者有重繁失,后約他方生生者,此愿非為往生凈土,恐非大悲愿意乎。
《渧記》云:「上無有好丑及具足諸根等愿約真土,故平等一相、咸同一類也,此愿乃化土益,故雖有好丑而不咸同一類,多生變易至成佛,諸根具足,無有缺陋,呼大超自力修行人。往生化土者,二乘凡夫亦生生(變易)具足諸根,不亦樂乎!是以隨分化度眾生,人不輕賤而受其化益,其德用廣大也。依此義,則聞名者與廿愿『聞我名號』一般也云云!
師說云:「上有三十二相愿,具足諸根不俟別辨。雖然,為彼闕陋之人重顯此名愿之益。由此觀之,準上『女人往生』之名,宜名此曰『根缺往生之愿』也!(已上)此義大好矣,此意為當來真土益。《會疏》初義為大義門功德者同此義,后義約理,為此土密益。
今按:文言「至于得佛」,不言「壽終之后」,故此愿亦可通現(xiàn)當益,又「聞名」之言亦縱容,亦可通三益,不爾者,化佛土將為有根缺有情耶?彼亦雖具諸根,不能供佛見佛,真土生獨六根具足清凈,是以起次供佛見佛蒙其傍益者,或起生尊貴家,或起具足德本,例彼三十二相愿,可知。若約密機,則此土而非無此益,愿文縱容利益無邊故。然約正意,則如初解焉。
次參考者,《漢》、《吳》、《宋》無此愿。
《唐譯》云:「余佛剎中所有眾生,聞我名已,乃至菩薩諸根有闕,德用非廣者,不取菩提!(文)
《悲華》云:「乃至成菩提,而于其中常得六根清凈!(文)
后解文者,「聞我名字」者,正真聞無疑必兼稱念,然六根不具云何成聞名義,然根闕者有聞見口稱亦不可測者,此名愿力也。既成聞名義,當來具根之益何須疑之!
「至于得佛」者,《唐譯》云「乃至成佛」,此言縱容,可見。若約正益者,正指命終得生之后也。
「諸根闕陋不具足」者,正明其益也。雖有六根而損闕丑陋曰「諸根闕陋」。闕謂虛也、失也,具反。陋謂丑也、睉也,雖具而闕損丑曰「陋」,所謂闡提半擇迦亦闕陋攝,佛法非器,依此名愿力得此勝根,不可思議利益也。
「諸根不具足」者,此有二:損壞無根,本來不具根,或有耳根無眼根,或無鼻舌等,如理可知。
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凈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fā)意頃.供養(yǎng)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一名聞名令得清凈解脫三昧愿,(義寂)二名止觀俱行愿,(憬興)三名聽名得凈解脫靜慮愿,(智光、良源)四名解脫三昧愿,(靜照)五名聞名得定愿。(真源)今名住定供佛愿,即菩薩功德攝也。
次明愿意者,諸師多得定為愿體,不取供佛,憬興獨名「止觀俱行愿」,得定、供佛俱行為愿體,快得愿意。今亦名「住定供佛」,止觀不二義也,雖住三昧,止觀不相融,入出有掛礙,謂入則心智虛寂,出則身行散動,若離昏沈,即為掉舉,動靜不同,難成菩提。是故興此住出相即動靜相照愿,以使成菩提。然此愿是當來益為正,若望他方菩薩者,七地已前及地前有相有功用菩薩依聞名力,現(xiàn)等上地菩薩得止觀雙修。望西、《會疏》約此義,然凡圣通得聞名益也。
次參考者,《宋譯》第卅二云:「證得寂靜三摩地,于一念中,得見諸佛世尊,承事供養(yǎng)。」
《悲華經(jīng)》曰:「尋于生時,著新袈裟,便得三昧,其三昧名『善分別』,以三昧力,遍至無量諸佛世界,見現(xiàn)在佛,禮拜恭敬供養(yǎng)等。」此文與今經(jīng)同明住定供佛。
《唐譯》文句難解而義與今經(jīng)無異,《唐譯》云:「余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皆善分別勝三摩地名字語言,菩薩住彼三摩地中,于一剎那言說之頃,不能供養(yǎng)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無等諸佛,又不現(xiàn)證六三摩地者,不取正覺!(文)
后解文者,「聞我名字」一句明其因,現(xiàn)生聞名信樂也!附韵ぁ瓜旅髌湟,即彼土所得,于中,初明所得定無礙,「住是」下明止觀無礙相。
「清凈解脫三昧」者,玄一云:「八解脫中,第三解脫名為『凈解脫』,又所有三昧離系縛,故名『凈解脫』!沽嘶菰:「初釋不順異譯等文,《莊嚴經(jīng)》云『寂靜三昧地』,此豈第三凈解脫乎?」(已上)
今釋曰:實相寂靜曰「清凈」,寂照平等名「解脫」,謂不住寂,亦不累動,離動靜相言「平等」,不住寂故不起定而供諸佛,不累動故供佛而不失定,是名「清凈解脫三昧」,是「念佛三昧」異名也!缸∈恰沟让髌渲褂^無礙相,「一發(fā)意頃」猶言一念之頃,此明供佛速疾,謂住三昧是止也、定也、寂也、住也,一念供佛是觀也、照也、動也、出也。住定供佛即止中起觀,寂中顯動,寂而常照也;供養(yǎng)諸佛而不失寂定,即全動而靜,照而常寂,止觀雙照,動靜不二。入出無礙者,聞名愿功也。《維摩》云云。(《會疏》引)
第四十三、生尊貴家愿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后.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一名聞名令得生尊貴家愿,(義寂)二名化物高貴愿,(憬興)三名生尊貴家愿。(智光、良源、靜照、真源大同)今亦名生尊貴家。
次明愿意者,依舊解者,此愿攝他方菩薩。十信菩薩(大乘)及三祗者(小乘)雖游化,宿業(yè)未盡,生生生下賤家,化物不普,故興此愿,言聞名之力速除業(yè)障,世世生生托豪貴家也。三賢住定菩薩常生貴家,無此難。(《大論》云:三賢菩薩生貴家,謂王家、婆羅門、長者、居士也。《俱舍》云住定菩薩始得五德。)故今為引他方住前菩薩化他為物意樂者,故有此愿也。
望西、《略箋》、《會疏》、《梵響》、《要解》等并同之,《梵響》特示信外輕毛凡夫非此愿所被也。又《貫思義》云此愿顯所求滿足功德,引《論注》「人凡性鄙悕出靡路文」者非也,若爾者,非化他意樂,卻令生有漏染著,何不思乎!
又《義記》有三義:「他方菩薩潤生度生則生貴家,又自土眾游他方國亦生生生貴家,又貴家是安樂諸佛家也。」(文)初同望西等,次義約還相,后義是第十八愿益,故知后二義有重繁失也。
《渧記》云:由聞名愿生故,順次生化土,雖外凡,生彼隨分生大心,或入三賢,或在十信,則隨類化益不自在,故常生尊貴家而化益穢國,是此愿之所誓而已,可謂化土還來愿矣。然則「諸菩薩眾」者簡小乘,總指大乘菩薩,《觀經(jīng)》遇大機也,雖凡夫,發(fā)菩提心都名菩薩也,然則自力定散發(fā)菩提心也。「聞我名號」者同二十愿聞名也。「壽終之后」者指順后生,一且往生化土,而順后生生還來穢土生尊貴家故。(取意)今謂:宗教中未聞化土還來穢國度生,此義難思矣。
今按:若為方便欣慕愿,則為他方菩薩,如第一義;若為真實愿,則廿二愿之別相,于還相種種攝化中,今別顯生尊貴家,令便利益,故愿成文云:「生于他方五濁惡世,示現(xiàn)同彼,如我國也。」(文)又言「生諸佛家」,亦是約還相,應知。上來諸說用不隨情矣。
師說曰:「若還相容有欲生貴家者,今此中不爾,就聞名往相益誓之,聞名號(十七)者不愿往生而誰愿生貴家乎?故知生尊貴家者謂生諸佛家也!妒≌摗范(十四)云:『聲聞人體舍滅慧處名諸佛處,大乘般若方便稱諸佛家!唤翊松T佛家,聞名往生當坐道場,從道場下生諸佛家。《八十華嚴》〈離世間品〉說菩薩十種受生中明受生諸佛家,可準例知。」(已上師說)
今按:此愿亦帶方便攝機意歟,但聞機類雖歷生,而依聞名功故,生生生貴家,即是入于十九愿來,即從上具足諸根傍益起此方便益;蛉攵竵碚,次具足德本愿是也。十八、十九、二十如次承接可知,請學者擇焉。
后解文者,諸譯皆無,但《魏》、《唐》兩本存。《唐譯》云:「余佛剎中有諸菩薩,聞我名已,壽終之后,若不得生豪家者,不取正覺!
「諸菩薩眾」者,了惠云:「指住前十信菩薩,以三賢位不由彌陀愿而得生貴家故!菇裰^:通乃至凡夫也。
「聞我名字」通方便,言「壽終之后」等者,正明聞名益。約真聞益者,往生凈土云「壽終之后」;若約但聞益者,于他方國土壽終生生生尊貴家也。
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一名聞名令得具足德本愿,(義寂)二名福智雙修愿,(憬興)三名聞名修習滿足德本愿,(智光、良源)四名具足德本愿。(靜照)今用第四名,所攝可知。
次明愿意者,所見國土中,有菩薩久積勤修,不能一行具萬德,故積功累德歷無數(shù)劫,難作能作,勇銳不難,儜弱叵成,所以發(fā)心多如魚子庵羅,成遂難得似恒沙金粟,是以興大悲愿,聞名一稱成萬德。(已上《會疏》)此意約攝菩薩釋,望西同之。
今謂:約正益,此愿通現(xiàn)當,聞名稱念一行具一切行,萬善圓備嘉號故;若約傍益,二十愿植諸德本者從此愿來,思之。
次參考者,《唐譯》云:「余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應時修菩薩行,清凈歡喜得平等住,具諸善根,不取正覺!褂嗳g缺此愿!稌琛芬端巫g》三十三愿,彼聞名得忍愿,而非此愿也。
后解文者,「聞名歡喜踴躍」者,《妙文句》五之一(八右)云:「內解在心名『歡喜』,喜動于形名『踴躍』。」(文)今聞本愿名號,心懷欣悅言「歡喜」,法喜動于形名「踴躍」,即身心悅豫之貌也。
「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者,古振二義:
一云:修菩薩行謂六度行,此萬行之本,故名「德本」。又六度行是佛果之因本,故名「德本」也。他方菩薩由聞名故,速成就一切行,具足德本,十方往覲菩薩為植德本,恭敬歌嘆者是也。
一義云:文不言「壽終之后」,故知通現(xiàn)當。若約現(xiàn)生者,修菩薩行者修法藏菩薩行,所謂念佛行也,此行具諸善法,諸功德之本,故名「德本」。經(jīng)說聞名歡喜一念具足大利無上功德故,即一行得萬行,故云「具足德本」。問:若爾者,與第十八愿成就無異,何煩重耶?答:十八愿雖五乘齊人,而別為引他方菩薩立此愿,例如三十五愿,可知。(師說及《渧記》同此義)若約當益者,具諸善根故到彼方顯現(xiàn),故曰「菩薩萬行貫心眼」是也。愿成文云:「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等!(文)此就正益解,然不遮有傍益,雖聞名歡喜,猶好善本德本,而欲修菩薩行以為己德本者是也。
第四十五、得定見佛愿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一名聞名令得普等三昧愿,(義寂、良源)二名不離諸佛愿,(憬興)三名普等靜慮常見諸佛愿,(智光)四名普等三昧愿,五名聞名見佛愿。(真源)今名得定見佛愿。所攝可知。
次明愿意者,所見土中菩薩見佛甚難,如彼師子吼菩薩等。(《普賢行愿經(jīng)》云云,《會疏》引)或雖得見,須臾入滅,或雖常隨,不是多佛,或雖見多佛,有出沒前后,是故愿言:聞我名者得念佛三昧,現(xiàn)前當來常見十方諸佛。澄憲云云。(《望西》五十四左引)望西云:「問:與四十三有何別耶?答:彼凈三昧,此普等定,得名既異,定體豈一?彼供諸佛,此見諸佛,見未必供,其益何同?況彼止觀俱行為體,此則唯定見佛為體,故不同也!(諸家大同)
次參考者,《唐譯》云:「他方菩薩聞我名已,皆得平等三摩地門,住是定中,常供無量無等諸佛,乃至菩提終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文)《漢》、《吳》缺此愿。
《宋譯》云:「三十四所有一切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生希有心,是人即得普遍菩薩三摩地,住此定已,于一念中得至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諸佛剎中,恭敬尊重供養(yǎng)諸佛!(文)此之兩譯并云供佛,《悲華》同今經(jīng)云見佛。
今會:《唐譯》常供必含常見,常見不必常供,故舉常供以彰定力自在,見義在其中。雖爾,當愿常見為正,今經(jīng)及《悲華》即其證也,《唐譯》云常見者傍義耳。(已上師說)
后解文者,「聞我名字」者彰現(xiàn)生聞名信受,「皆悉」已下顯所得,有二:曰得定、曰定中見佛,「皆悉」二字貫此二。今按:雖有二益,而以得定為愿體,其常見諸佛是顯其三昧之用而已。
「逮得普等三昧」一句初正明得定益,此定名「普等三昧」,《唐》云「平等」,《宋》云「普遍」,《悲》云「遍至三昧」。由此言之,「普」是普遍之義,「等」是平等之義,于十方世界無所不普見,于無量諸佛平等見,故云「普等三昧」,即是「念佛三昧」異名也!秷A通章》云:「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褂置赴阒廴痢,住定見諸佛故。又名「一行三昧」,念一佛即與一切佛功德等故(文殊般若),贊偈云云!華嚴經(jīng)》云:「得圓滿普照念佛三昧,悉能睹見一切諸佛及其眷屬,嚴凈佛剎」是也,古引〈入法界品〉,列廿一種,皆是「念佛三昧」異名也。
《渧記》云:「諸注多為念佛三昧義,而未曾分別愿真假,他流解釋置而不議,今家諸抄何不辨真假也?若夫直以《觀經(jīng)》說解,則此愿為假,故所被菩薩亦是自力定散機而要門觀察之益而已。《義記》依望西,引勢至念佛三昧,彼全弘愿念佛三昧,何引同《觀經(jīng)》顯說觀乎?今私按:此愿廣蒙要弘二機及菩薩凡夫,而愿住定見佛益,是以凡夫二機(要弘)所得普等三昧唯局見佛,故此經(jīng)愿文正約此邊而不明供佛;菩薩(弘愿)所得普等三昧不唯見佛,亦有供佛普至之義,故異譯述此義邊耳,蓋是梵本如此而已云云。」
今詳云:分別真假者可然,于所得定辨通局而會異譯不同者恐鑿耳。今按不然,此愿以使得普等三昧為此愿體,其說「常見諸佛」者,顯普等三昧力用,于明其力用,則普等供佛、普遍見佛并是普等三昧力用也,是以今經(jīng)以見佛顯力用,異譯以供佛顯其力用,雖見、供異,而普等三昧是一也,何就能得人論普等三昧通局乎!前四十二愿寂靜三昧與供養(yǎng)諸佛二種得益并舉,顯止觀不二不失定意,今愿得普等三昧為體,而見、供此之力用,故彼此大別,何不見此異也!諸家皆似定中見佛為此愿體,是以所解不順愿意而已。今所以得普等定為愿意者大為有意,何者?普等三昧是佛所住之定,何以知之?憬興釋「住佛所住」為住普等三昧,吾祖引用之為彌陀三昧,由此思之,聞名一念得佛所得三昧,實不思議愿力也。此得定益通現(xiàn)當,故不云「壽終之后」,又不云「來生」。約當益,則彼土見佛益是也;若約此土,則亦通要弘,其所被通凡圣要弘。但菩薩何弘愿機乎?經(jīng)說小行菩薩,故知菩薩亦通要弘二機,可知其弘愿機聞持名號時,如來所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德印現(xiàn)行者心中故。若約要門,則「然彼如來宿愿力故」等是也。
第四十六、隨意聞法愿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愿.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者,一名隨愿得聞所欲聞法愿,(義寂)二名聞法自在愿,(憬興)三名隨意所樂聽受諸法愿,(智光、良源)四名自在聞法愿,(靜照)五名隨意聞法愿。(真源)今用第五名也。
次明愿意者,上來五愿攝他方,今此愿攝自國。佛本何故起此愿?所見土中,有菩薩雖常見諸佛,聞法不自在,雖目擊道存,飡受心疏,是故燃千燈于一偈,投一身于兩句,饑渴之念無飽足時,是以愿言:我土圣眾聞法適意,不勞負笈破鞋之行,疑滯忽解,消遙夢覺,蓮開之曉也。(已上《會疏》)今云:上誓住定見佛愿,已定中見佛,見佛必聽法,此愿來也。(此愿局彼土益)
次參考者,《唐譯》云:「國中菩薩,隨其志愿,所欲聞法,自然得聞。」(文)《宋譯》第三十五舉說法、聽法、神通、歷事四,《魏》、《唐》聞法,隨意開合耳。《漢》、《吳》并略此愿。
后解文者,「所欲聞法」者,菩薩樂欲不同,或有欲聞一乘法,或有欲聞三乘法,法門無邊,所欲亦無量,皆悉自在得聞也。
「自然得聞」者本愿力故,國德亦自然,不假口請身索等,一切法皆說一切法,故無心領納,自然知見佛,聞法隨意自在,實是大悲誓愿也。
《義記》引《孔目章》四(四)「觀境圓凈文」者不允,彼非愿力成就相故,此愿成就文寶池莊嚴明六入功德,第五聲入功德文曰:「波揚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乃至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文)準水德示余法爾。
第四十七、聞名不退愿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一名聞名令得至不退轉愿,(義寂、法位、智光、良源大同)二名加力不退愿,(憬興)三名聞名不退愿,(真源、澄憲)四名得不退轉愿。(靜照)今用第四名,亦可名聞名不退愿,即菩薩功德攝也。
次愿意者,一切菩薩所期在此位,或初住,或初地,是難至處,若勤行精進久乃至,是以得至者如麟角,退者如牛毛,如《十住斷結經(jīng)》云云。是故立此愿,令即時至阿惟越致。此愿與正定聚相通。
問:若爾,上有正定聚及得忍愿,與今不退差相云何?
答:諸家皆以自國、他方及攝凡、攝圣為差別,今家意第十一愿以必至滅度為愿體,其正定聚是彼土顯得,今不退是現(xiàn)生信心不退,其義別也。若約密意,則正定、不退相通而已。又上得忍明現(xiàn)契無生智,今不退則示現(xiàn)生信心不退轉菩提道,其異可知。又上正定合滅度者,顯至心信樂機必至滅度,此愿別顯聞名者,現(xiàn)生住不退也。凡以上正定聚為現(xiàn)益者自此愿顯,十一愿正意在必至滅度耳。右引《小經(jīng)》及龍樹等證現(xiàn)證不退者大好矣云云。
問:若爾,凡《廣》、《略》二書等中未見引證此愿不退,何意耶?
答云:十一愿正定聚望滅度故,異常途以證真實證果高明,今此愿雖言現(xiàn)生不退,而他師以三不退為極樂極證,無及滅度者。吾祖特顯滅度證果,不但三不退分齊,以其不退則屬現(xiàn)生益,生彼土速證無上涅槃,為彰此義,故取十一愿,不及此愿,可仰信矣。
次參考者,《唐譯》云:「余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退轉者,不取正覺。」(文)《漢》、《吳》缺此愿,《宋譯》攝之得三忍愿而不別說!侗A》言:「聞我名者,即得不退轉于阿耨菩提!(文)
后解文者,言「聞我名字」者弘愿聞信,經(jīng)云「聞名欲往生」等。「不即得」等者正明現(xiàn)生益,即言彰非異時,經(jīng)曰:「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褂衷:「若有眾生,聞此經(jīng)者,于無上道終不退轉等!(文)《小本》曰今發(fā)愿欲生者今得不退轉,可謂此愿成就文也!墩摗分髋醒浴讣磿r入必定」,當知聞名信歸時蒙攝取光益,故不隔念時日,即得不退也,非位行等不退,信心不退也,信心不退故不退轉菩提,此乃今家現(xiàn)生不退之證也,是故此愿唯真,不通假也。
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初得名者,一名聞名令得至三法忍愿,(義寂)二名自力不退愿,(憬興)三名聽名得忍諸法不退愿,(智光)四名得地忍,(靜照)五名至三法忍愿。(真源)今名得三法忍愿,即菩薩功德所攝也。
次愿意者,興云:「第四十七愿名加力不退,此愿名自力不退,謂以佛愿力令證三忍,證三忍故得不退轉,故名自力不退。」了惠從此義,此義意以不退為此愿體。(了惠云:得忍為體,不退為用。)
有云(《會疏》):「二種『即得』為此愿體,菩薩雖得不退,不能頓證三忍經(jīng)多劫,是以發(fā)此悲愿,令聞名人即得不退,爾時即得三忍,難思愿力故,一得一切得,不退與三忍同時具足故也!(《會疏》)
有《記》云:「此愿欲使弘愿行者現(xiàn)生冥得不次第圓融三法忍,故有此愿而已。前
- 上一篇:大無量壽經(jīng)甄解第八
- 下一篇:大無量壽經(jīng)甄解第十
- 怎樣如法的受持《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無量壽經(jīng)遍攝九界圣凡
- 常敏法師答:為何無量壽經(jīng)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 只要是會集佛經(jīng),都不能避免對佛經(jīng)妄改
- 教行信證略贊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講解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五重玄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的綱要
- 《無量壽經(jīng)》所要攝機的對象是凡夫
- 《無量壽經(jīng)》要點----信疑得失
- 四十八愿
- 無量壽經(jīng)講記 自序
- 《無量壽經(jīng)》四十八大愿
- 無量壽經(jīng)
- 無量壽經(jīng)講記
- 釋“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夏會本《無量壽經(jīng)》小議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卷一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卷二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卷三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