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亦稱《大阿彌陀經》(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典之一,為“凈土五經一論”中的一經,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中找到理論依據。經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卷三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卷三

  下明出世。于中初略。如是修已諸彼佛下。廣明所行。略中有三。初法藏請。如來反答。彰彼先知。不為宣說。二法藏重請如來為說。三法藏聞說。依之奉行。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fā)無上正覺之心。愿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凈莊嚴無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佛告阿難。時世自在王佛。謂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

  [疏] 初中先請。后佛反答。請中法藏說此頌已。結前起后。而白佛下。彰彼請辭。我發(fā)無上正覺之心。牒前起后。向前偈中求身求土。名發(fā)無上正覺之心。心為行本。彰己有本。明堪起行。生彼請也。愿佛為我廣說經法。正請宣說。我當修等。彰請所為。所為有三。一是所行。二是所成。三是所攝。我當修行。是其初門。修行法身凈土之因。攝取已下。是第二門。明己所成。身所成土攝取佛國清凈莊嚴等。是所成土。于世速成。是所成身。拔生死等。是第三門。明己所攝。攝取眾生。教化令出生死苦本。拔生死者。出生死果。拔勤苦本。離生死因。由因數(shù)受生死之苦。故名彼因為勤苦本。下佛返答。饒王佛者。世自在王之別名也。告法藏等。返請之辭。此初段竟。

  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凈土之行。我聞此己。當如說修行。成滿所愿。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shù)。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愿。悉現(xiàn)與之。

  [疏] 第二段中。初法藏請。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彰己不知。 旨據其自分所修。道言自知。法藏今就勝進所習。言非己境。不相乖違。斯謂此也。弘謂大也。此前所請出世之行。其義大深。非我境界。為是次請唯愿廣等。請佛宣說。文中偏求凈土之行。身行略無。我 聞此下。彰請所為。下佛為說。知高明志愿深廣。知其心大。下佛授法。即為法藏而說經言。總明所說譬如下別。別中初先教其堅心。先喻。后合。于是世已下。正為宣說凈土之法。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泛說一切諸土之因。國土粗妙。泛宣一切諸土之果。粗猶粗也。說惡說粗。令其舍遠。說善說妙。使其修習。于諸說中隨欲廣教。名應其心愿悉現(xiàn)與之。此第二竟。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凈國土。皆悉睹見。起發(fā)無上殊勝之愿。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凈之行。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凈之行。

  [疏] 第三法藏聞說依法修行。于中初別。法藏比丘攝取下結。別中初先見上所說凈土之果。超發(fā)已下。修上所說凈土之因。因中初先更發(fā)勝愿。其心寂下。依愿起行。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世無及者。明修證行。理絕眾相。故無所著。求入名志。證深離相。故世無及。具五劫下。明修教行。于中初明法藏比丘五劫起行。阿難白下。彰彼如來壽命長久。成前法藏于彼佛所五劫修行。阿難先問。后佛答之。彼佛壽命四十二劫。法藏壽命亦應如是。故彼法藏于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問曰。若彼得壽多劫。劫盡之時居住何處。而得修行。釋言。余人見其劫盡。其法藏等。見彼國土安隱不動。故得起修。與法華中。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其義相似。上來別竟。法藏比丘攝取下結。一人具修無量土行。未來還得無量種土。隨人異現(xiàn)。上來略竟。

  自下第二廣明所修。于中初先廣前大愿。時彼比丘于其佛所諸天魔下。廣前所行。就前廣愿中。文別有六。一法藏詣佛所彰己行。二如來遣說。三法藏自宣己所發(fā)愿。四我建下。說已重復立誓自要。五法藏比丘說此頌下。如要相現(xiàn)。六于是法藏具足修下?傄越Y嘆。

  是修已。詣彼佛所;锥Y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凈之行。

  [疏] 就初段中。如是修已。結前生后。詣彼佛等。啟白方便。而白佛等。申己所修。我已于前五劫之中。攝取嚴土清凈行矣。

  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fā)起悅可一切大眾。菩薩聞已。修行比法。緣致滿足無量大愿。

  [疏] 第二段中。佛告比丘。汝今可說。正勸宣說。宜知是時。催令速說。發(fā)起悅等明說所為。為益諸眾。故須宣說。發(fā)起悅可一切大眾。為益凡夫二乘故說。由彼法藏自說已愿。令眾同喜愿生其國。名發(fā)起悅可一切眾矣。菩薩聞下。為益菩薩。由彼法藏自說己愿。令諸菩薩學之同發(fā)。故云聞已修行此法滿足大愿。聞已修行。起愿始也。緣致滿等。愿心成也。

  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愿。當具說之。

  [疏] 第三法藏比丘自宣己愿。唯垂聽察。請佛得說。如我所愿當具足說?傇S宣說。

  下正說之。于中合有四十八愿。義要唯三。文別有七。義要三者。一攝法身愿。二攝凈土愿。三攝眾生愿。四十八中。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是攝法身。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是攝凈土。余四十三。是攝眾生。文別七者。初十一愿。為攝眾生。次有兩愿。是其第二。為攝法身。次有三愿。是其第三。重攝眾生。次有一愿。是其一愿是第四。重攝法身。次有十三。是其第五。為攝眾生。次有兩愿。是其第六。為攝凈土。下有十六是其第七。重攝眾生。

  第一愿國無惡道(以下四十八愿標目會刻經疏時增添)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愿不更惡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后。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第三愿身真金色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第四愿形色相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第五愿宿命智通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六愿天眼普見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七愿天耳普聞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第八愿他心悉知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九愿神足無礙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愿不貪計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愿住定證滅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疏]就初段中。初有兩愿。愿生無苦。后之九愿。愿生得樂。無苦中。初一愿愿其自國無苦。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不取正覺。不取正覺者。諸愿不滿。終不成佛。假設所愿不滿得成。誓終可不取。是故說言。設我得佛。國有地獄畜生餓鬼。不取正覺。余亦如是。言地獄者。地下牢獄。是其苦處。故云地獄。言餓鬼者。饑渴名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言畜生者。此乃從生畜養(yǎng)為名。一切世人或為敢食;驗轵屖。畜養(yǎng)此生。故云畜生。后之一愿。愿己國中所有眾生命終。不向他國受苦。此之兩愿。愿生無苦。后九愿生得樂之中。初之兩愿。愿生身樂。后之七愿。愿生心樂。心中五通各別為一。漏盡分二。故有七愿。

  第十二愿光明無量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愿壽命無量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疏]第二段中。明攝法身。文相易知。

  第十四愿聲聞無數(shù)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于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shù)者。不取正覺。

  第十五愿隨愿修短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六愿不聞惡名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疏]第三段中。明攝眾生。文相易知。

  第十七諸佛稱嘆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疏]第四段中。明攝法身。文相易知。

  第十八愿十念必生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九愿臨終接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fā)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fā)愿。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xiàn)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愿欲生果遂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一愿三十二相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二愿一生補處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愿。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yǎng)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xiàn)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三愿供養(yǎng)諸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yǎng)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shù)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愿供具隨意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F(xiàn)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yǎng)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五愿演說妙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愿那羅延身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愿一切嚴凈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shù)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八愿道樹高顯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九愿誦經得慧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愿慧辯無限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疏]第五段中。初三愿。攝他國眾生。次一愿。攝自國眾生。次一還攝他國眾生。后八還攝自國眾生。

  第三十一愿照見十方

  設我得佛。國土清凈。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二愿寶香妙嚴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疏]第六段中。明攝凈土。文顯可知。

  第三十三愿蒙光柔軟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四愿聞名得忍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五愿脫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fā)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后。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六愿常修梵行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七愿天人致敬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鬃鞫Y。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八愿衣服隨念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搗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愿樂如漏盡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愿樹中現(xiàn)剎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凈佛土。應時如愿。于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一愿諸根無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二愿清凈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凈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fā)意頃。供養(yǎng)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三愿聞名得福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后。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愿修行具德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五愿普等三昧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宇。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六愿隨類聞法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愿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七愿聞名不退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宇。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八愿得三法忍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疏]第七段中。初五攝取他國眾生。三攝取自國眾生。次五還攝他國眾生。次一還攝自國眾生。后二復攝他國眾生。

  此第三竟。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愿已。以偈頌曰。

  自下第四約前所愿立誓自要。于中合有十一偈文。前之十偈。立誓自要。后一請證。就前十中。初三自要。后七順求。

  我建超世愿 必至無上道 斯愿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于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 誓不成等覺

  [疏]前自要中。初偈約佛自德自要。前所發(fā)中。求法身愿。求凈土愿。名超世愿。興心名建。得果決定。故云必至無上道矣。此言順舉。斯愿不滿誓不成者。是自要也。后二約就化德自要。于中初偈舉佛法施化益自要。后偈舉佛名聞普周化德自要。靡猶無也。我成佛時名聞十方。有人究竟于我名字無所聞者。不取正覺。

  我建超世愿 必至無上道 斯愿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于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 誓不成等覺

  離欲深正念 凈慧修梵行 志求無上尊 為諸天人師

  神力演大光 普照無際土 消除三垢冥 明濟眾厄難

  開彼智慧眼 滅此昏盲闇 閉塞諸惡道 通達善趣門

  功祚成滿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暉 天光隱不現(xiàn)

  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常于大眾中 說法師子吼

  供養(yǎng)一切佛 具足眾德本 愿慧悉成滿 得為三界

  如佛無量智 通達靡不照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勝尊

  [疏]就順求中。初偈是略。離欲深正念凈慧修梵行。舉己善因。下用求果。求無上道。求佛自德。為天人師。求利他德。余六偈廣。于中初有五偈半文。廣舉佛德。末后半偈。發(fā)愿求同。前舉德中。初有兩偈。舉佛化德。次有一偈。舉佛自德。次有一偈。復舉化德。后一偈半。重舉自德。就初兩偈化德中。神力演光照無際土。身業(yè)化也。消除已下?跇I(yè)化也。消除三垢。濟度厄難。小乘法教;瘮嗳。名除三垢。開彼慧眼滅昏盲闇。大乘法化。閉塞惡道通善趣門。人天法化。功祚一偈。舉佛自德。功祚成滿。是佛德滿洪。功果福祚。皆悉成滿。威曜朗等。是佛德用。且舉光用。余略不論。威曜十方。光之廣也。日月戢輝天光不現(xiàn)。光之勝也佛光映弊。日月攝光。不能外照。名戢重輝。為眾一偈。重舉化德。文顯可知。后一偈半。重明自德。初偈明佛因成得果。供一切佛具眾德本。福因成也。愿慧悉滿。智因成也。為三界雄。明因得果。下有半偈。彰用自在。佛無礙智。達無不照。上來一段。廣舉佛德。愿我功慧等此勝等。發(fā)愿求同。功是福因;凼侵且。愿我以此福智之力。等佛如來最勝之尊。上來十偈。立誓自要。

  斯愿若克果 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神 當雨珍妙華

  [疏]斯愿一偈。請證要瑞。若定克果。大千應動?沼昝钊A。

  佛謂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罩匈澭。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疏]第五如要相現(xiàn)。法藏說已。應時地動。應前所要。雨華散上。應后所要。自然已下。出聲記嘆。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愿。誠諦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疏]第六總以結嘆。初先結之。超出下嘆。

  上來明愿。

  下次明行。于中有二。一明修具。二隨生下。明報殊勝。前中復二。一修凈土行。二從不生欲覺已下。修法身行。

  阿難。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眾之中。發(fā)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疏]修土行中。時彼比丘于其佛所大眾之中發(fā)此弘誓建此愿已。牒前起后。牒前愿心。起于后行。龍神夜叉乾闥婆等。是其八部。發(fā)此弘誓。牒前所發(fā)四十八愿而起于后。建斯愿已。牒前我建超世愿等而起于后。下明起行。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偯髌鹦。所修佛下。別明起行。別中先舉凈土之果。于不可下。對之修因。前舉果中。所修佛國恢廓廣大。明土廣也。超勝獨妙。明土勝也。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明土常也。修因可知。

  法身行中。初別。后總。別中有四。一離煩惱。二勇猛下。明修善法。三遠離下。明離惡業(yè)。四棄國下。重明修善。

  不生欲覺、嗔覺、害覺。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者虛偽諂曲之心。和顏愛語先意承問。

  [疏]離煩惱中。初就自行明離煩惱。無有虛下。就利他行明離煩惱。前自行中。文曲有四。第一明離煩惱因緣。二忍力下。明修對治。三無染下。離煩惱體。四三昧下。復明修治。就初段中。先離惑因。不著色等。明離惑緣。前離因中。不生欲覺嗔覺害覺。正明所離。覺有八種。如地持說。一是欲覺。思財思色。二是嗔覺。亦名恚覺。思欲嗔他。三者害覺。亦名惱覺。于他人所念欲加害。四親覺。追憶親緣。五國土覺。念世安危。六不死覺。謂身不死。廣集資生。七族姓覺。念氏族高下。八輕誣覺。念淩他人。此八種中。初三過重。為是偏舉。不起欲想嗔想。重復顯之。不起欲想。名離欲覺。不起嗔想。名離嗔覺。不起害想。名離害覺。亦可前言不生三覺。就始彰離。不起欲想嗔想害想。據終明離。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之為覺。對緣生心。說為三想。此皆離之。不離惑緣。不著色聲香味觸等。此初段竟。次明修治忍力成就不計眾苦。能忍遠緣。故離三覺不起三想。少欲知足。能忍順緣。故離色聲香味觸等。此兩段竟。次離惑體。無染恚癡。染猶貪也。此三段竟。下復修治。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智慧無礙。觀行勝也。上來四段。合為自利。下就利他明離煩惱。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明離心過。言和顏者。明離身過。愛語先問。明離口過。由無煩惱。故身口意中不起過矣。上來第一明離煩惱。

  勇猛精進。志愿無倦。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住空無相無愿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疏]第二明其修善。于中有三。一起愿心。二恭敬下。依愿起行。三住空下。行成入證。初起愿中。勇猛精進志愿無倦求清白法。自利愿也;堇荷。利他愿也。第二行中。先明自利。后明利他。前自利中。恭敬三寶奉事師長。攝行方便。恭敬三寶。攝福方便。奉事師長。攝智方便。以大嚴等。彰行成就。以大嚴者。謂以福智二種莊嚴而自嚴也。具眾行者。隨別以分。謂具檀等一切行也。下明利他。以行教他。故令眾生功德成就。第三證中。住空無相無愿之法無作無起。諸法非有。人法無性。名之為空。假人假法。相亦不有。名為無相。于此二中。無有希求愿樂之心。名為無愿。又離妄想。亦名無愿。于此三中。無果可為。名為無作。故維摩云。雖行無作而現(xiàn)受身。故知無作約果以論。于前三中。無因可生。名云無起。故維摩云。雖行無起而起善行。故知無起約因以說。然諸經中說理不定;蛘f一空。如大品中所說獨空。辨一不多。故名為獨;蛘f二種。謂二無我。或說三種?諢o相無愿;蛘f四種。如維摩說。謂空無作無相無起。又大品說。有法空。無法空。自法空;ǹ。亦是四種。別章廣釋;蛘f五種。如此中說?諢o相無愿無作無起。備如向釋;蛘f七空。如大品說;蛘f九空。如毗曇說。或說十一。如涅槃說;蛘f十四。如大品說。或說十八。如大品說。 或說二十五空。如涅槃說。廣則無量。今據一門。且說五種。于此理法證會名為觀法如化。證法非無。此第二竟。

  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疏]第三明離惡業(yè)。于中初先明其離過。修習善下。彰其攝治。前離過中。遠離粗言。明離口惡。遠離自害害他俱害。明離身惡。下攝治中。修習善語。治前口惡。自利利人。人我俱利。治前身惡。此第三竟。

  棄國捐王。絕去財色。自行六波羅密。教人令行。

  [疏]第四重明修善。于中初先明其自利。棄國捐王絕去財色。明其所舍。自行六度。彰其所修。下明利他。以前六度教人令行。

  上來四段。別明身因。

  無央數(shù)劫積功累德。

  總以結之。上來第一明修具。

  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fā)應。教化安立無數(shù)眾生。住于無上正真之道;驗殚L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圣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yǎng)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口氣香潔如優(yōu)缽羅華。身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華香、繒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疏]第二彰報殊勝。于中有二。一對上所修凈土之因。明得報勝。即勝依果。二或為長者居士已下。對上所修法身之因。明得報勝。得勝正果。前中初言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fā)應。自得勝財。在猶任也。教化安立住于正道。以財攝他令歸正法。后中初明功德之果。次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明智慧果。功德果中。先別。后結。別中有四。一身報尊上。二常以四事供養(yǎng)已下。依身起行。三口氣下。身報微妙。于中三句。文相可知。四手出下。依身起行用。手出供具供養(yǎng)諸佛。上來別竟。如是之等超諸天人?傄越Y嘆。慧果可知。

  上明所行。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卷三終

精彩推薦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