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無量壽經(jīng)》四十八大愿 第九講

  《無量壽經(jīng)》四十八大愿 第九講

  好,第三十二“嚴飾超諸天人愿”。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從極樂世界的地面以至于到虛空,都有無量無邊的“宮殿、樓觀”,有不可計數(shù)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有重重無盡的七寶行樹。宮殿,地面有,虛空也有。那么極樂世界所有的“一切萬物”,它構(gòu)成的材質(zhì)是什么?珍寶!而且這個珍寶不是一寶、二寶、三寶、四寶、五寶、七寶,而是無量品類的珍寶,十方無量世界的所有的珍寶,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有,這叫“無量雜寶”。這個“雜”就是豐富的意思、多的意思。而且這個寶里面還有香,就是構(gòu)成的材料它不僅是珍寶,而且里面羼雜著“百千種香”——跟這個寶融在一起。那它就表達這種寶有光,有色,里面又有香——香、光、色,就是流光溢彩,而且香味彌漫。那這個香聞到了都能讓人生起清凈的心,引發(fā)五分法身之香。香是可以做佛事的,香是可以幫助修行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任何一種寶里面都有很多香來共同合成。所以這樣的依報就是非常莊嚴——這個“嚴飾”。就是裝飾得非常的奇妙——奇特和妙好,這樣構(gòu)建得“嚴飾奇妙”,是一切天人景物所不能比擬的。

  你看我們盡管講黃金,我們世間的黃金跟西方極樂世界的黃金是同一個名稱,但是它的質(zhì)地、它的功能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個黃金是我們想象不到的那種美好,它不像我們這個世間黃金。你拿過去雖然它也能夠放點光,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個黃金更清凈,更透亮,而且它柔軟。柔軟到什么程度呢?它能夠做衣服,甚至可以是液態(tài)——這個水都是黃金水。所以它的概念一樣,內(nèi)涵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就是用比況的方式。西方極樂世界無量雜寶的那種品質(zhì)、那種清凈、那種柔軟度、那種光潔、那種妙用,也是我們想象不出來的。所以一切天人的珍寶、寶香都沒辦法比擬——我們更是想象不出來。那么這個珍寶里面所羼滲的香:這個香是有彌漫性的,所以它就普遍地熏到了十方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香就叫寶香——就珍寶里面的香。

  它是熏到十方世界,我們娑婆世界照樣可以熏過來。所以我們有時候為什么念佛比較清凈的時候、讀經(jīng)讀得比較清凈的時候,忽然會聞到一種香。我想在座的諸位可能會有這方面的一種宗教體驗。但你不要執(zhí)著:你作意,都聞不到。哎!忽然,好像無心狀態(tài)會聞到;但你仔細去找,沒有。那個香也許你在誦經(jīng)、念佛的時候,你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可能走過去的人覺得:“哎!這里很香!钡菍嶋H上你并沒有燃香,或者根本就不是這個世間的香味。所以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為什么有異香滿室?那異香滿室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寶香過來了,那個香不是我們這個地球的香。這個極樂世界的香過來,不僅是好聞——滿足感官的享受,實際上它對于我們心性有極大的加持力。這個香一聞到,就是讓我們能修覺悟的、智慧的、持戒的、禪慧的佛行,來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這一愿如果不能成就的話,我就不成佛!彼酝ㄟ^這一愿,我們看西方極樂世界的生存環(huán)境,是不是太好了?我們這個世間是住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的房子,那么薄薄的——為了節(jié)省錢,所以夏天一來為什么房間非常熱,像個蒸籠似的,都沒有外面涼快,F(xiàn)在我們住房的這種樣子都不如古人。古人人家還是磚木結(jié)構(gòu),夏天涼快,冬天溫暖;現(xiàn)在我們的房子——這個化學性的房子,夏天不能散熱,冬天也不能御寒。所以我們住的房子的這種質(zhì)量、人的福報,是都下降得太多太多。那即便古代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東西,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種宮殿又不能相比,那是珍寶合成的,里面有種種香,里面根本就沒有寒冷和炎熱的這種不良氣候。

  現(xiàn)在你看看我們這個溫室效應,到夏天這么難受。我們在這兒講一兩個小時,回去全都濕掉了,在東林寺一天至少要換三次短袖子哪——你沒辦法。氣候都跟西方極樂世界遠遠不能相比。所以我們只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那種窮微極妙的生存環(huán)境,再對比下現(xiàn)在我們這個濁劣的生存環(huán)境,里面的對比太鮮明了!這種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油然生起厭離和欣慕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好,請看下面經(jīng)文,先念一段經(jīng)文。“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fā)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后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好,先看這一段,這共是六愿。第三十三愿——“蒙光觸身獲益愿”,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這就表達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這里面有種種不同種類的眾生,這個“眾生”不僅是包括人道的眾生,也包括蜎飛蠕動之物,所以叫“眾生之類”——不同類別的眾生,“蒙我”,“我”就是指阿彌陀佛,就是法藏菩薩成佛的這個“我”——蒙阿彌陀佛光明照觸這個眾生的身體,那么蒙光照觸的眾生,他的身體、他的心性都能夠非常柔軟,其柔軟的程度超過天人身心柔軟的狀態(tài),如果這一愿不能實現(xiàn)的話,我就不成佛。

  這是對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愿”,在它的功能、作用上的具體描述。這個光明是運載著阿彌陀佛的大悲愿力,這種大悲的心,特別對那些苦難的眾生要讓他得到利益。這個“蒙我光明”——阿彌陀佛的光明已普施一切眾生,但是“觸其身者”這個“觸”,就代表著要感應道交:這個眾生一定要產(chǎn)生一個能感之機,這個平等普照的光明才能夠接觸到他,才能滲透到他身上去。這個“觸”的意義不能草草看過,它里面包含著感應道交的:接觸上了,接通了,互動了。接通了,就亮了;接不通,你還是一團漆黑。所以三惡道的眾生,當他遭受苦難的時候,他一念仰靠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馬上彌陀的光明就照觸到他身上去了。一照觸到他那里,馬上三惡道的苦刑就終止了——后面經(jīng)文都會表達這個神妙——苦刑一終止,他就能生到善道。如果他的信愿具足,馬上就脫離三惡道受苦的狀態(tài),命終直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那么我們這些人道的眾生,當我們信愿稱名的時候,實際上阿彌陀佛光明就在照觸我們,所以念佛的眾生,他的身體柔軟,他的心柔軟。身體柔軟是什么?它就是能夠治療疾病。我們的病是由于有各種病毒啦,各種業(yè)障啦,有病的地方總是麻木的,總是僵硬的。如果一柔軟,他的細胞又恢復了它健康的免疫機制的能力。身一柔軟,各種疾病離開我們;心一柔軟,我們的煩惱離開我們,我們的慈悲心、慚愧心、感恩心會出來。現(xiàn)在我們眾生身心都是剛強的——“剛強難化”,他的心非常殘忍。要柔化這樣的心,真的要靠彌陀的光明;要么你僅僅跟他說點大道理,他都是很難受到感化。只有有巨大慈悲力量的阿彌陀佛光明,才讓剛強難化的眾生能夠柔化,能夠感動,能夠生發(fā)善根,能夠讓他生起一念慚愧、懺悔的心——改正過來。所以這個光明給予眾生的利益極為巨大。當我們心柔軟的時候,我們的智慧也容易開發(fā);智慧開發(fā),也容易對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凈土的莊嚴產(chǎn)生信心。所以我們念佛看一個人功夫怎么樣,實際上最終就看你身心柔軟程度怎么樣。

  這身心柔軟程度超過天人。天人的身心是很柔軟的,但是念佛人的身心柔軟程度超過天人。雖然還是——或者三惡道的身份,或者人道的身份,他超過生命形態(tài)最高的那種人的身心的功德狀態(tài)。這也表明是阿彌陀佛光明把他果地上的功德恩賜給我們,我們把彌陀的功德轉(zhuǎn)換為我們的功德,我們的身心跟佛的身心趨近,染上了佛的香光,才有超過天人的功德。這方面自己和他人都會有很多的例子,可以得到佐證的,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舉例子了。包括一些長相很丑陋的人,念佛當下——就是一段時間,就變得很莊嚴。

  好,第三十四“皆得法忍總持愿”,設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也是無量品類的眾生,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字,都能得到“菩薩無生法忍”,得到種種甚深的總持——“總持”就是陀羅尼,“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遮惡持善這個意思。如果這一愿不能實現(xiàn)的話,就不取正覺。這就表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只要聞信我的名號,都能夠開發(fā)自性的巨大功德,令菩薩得到無生法忍,得到總持一切法的這種智慧。

  好,第三十五“信樂永離女身愿”,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這就涵蓋一切世界,這些世界有種種的眾生。這些“女人”——這個女居士要注意了,這個比丘尼、優(yōu)婆夷,這一愿跟你們有關系!捌溆信恕甭勑盼野浲臃鸬拿,生起歡喜心、至信心、好樂心,由這個名字的功德令自己發(fā)成佛度眾生的菩提心,觀照自己作為女人身體的種種不凈,種種心里的煩惱!洞髳鄣比丘尼經(jīng)》說女人的八十四態(tài)(是佛所說,而非大愛道比丘尼說),女人煩惱是很重,這些都要如實的觀照,要有一個厭惡女身的心理。

  有很多女人她不僅不厭惡,還為自己作為女人很自豪:“你看我,我作為女人,多少人看著我。我走到哪個地方,很多人都向我行注目禮,回頭率很高!彼凑醋韵,這就說她不知道給他行注目禮的,都是那些欲望心很重的人,真正有道德的人誰給你行注目禮呀——看都不想看。所以你對自己作為女人的身體要厭惡,這樣到你壽終之后,你就會轉(zhuǎn)女成男了。能得到這樣的利益,不再作為女人的身體來輪轉(zhuǎn)。甚至你具足信愿,就以女人的身體直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從蓮華里面一出來,就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金剛那羅延身、紫磨真金色。這一下你可占了大便宜啦,是不是啊?

  這個從通途的方法來看,雖然大小乘講了轉(zhuǎn)女成男的方法,但你看很多菩薩他要經(jīng)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夠做到永遠離開女人身。永遠離開女人身都不容易的,她身為一個女人,都會執(zhí)著“我”的女人身很好,天天涂脂抹粉照鏡子。女人這個特點是:對自己的身體最執(zhí)著,最貪戀的。男同胞還灑脫一點。你看女同胞出個門都很麻煩,半天出不來,她要涂脂抹粉:她就是對自己身見的執(zhí)著嘛。所以我們這個世間的一切女人聞到第三十五愿,真的要對阿彌陀佛感恩戴德。法藏菩薩太慈悲了,觀察到十方眾生中的女人太痛苦了,他特意發(fā)了一愿針對女人的。所以你作為女人,你一定要對彌陀的名號有一種信心,有一種歡喜,發(fā)出愿往生的心,對你的女人身體要厭惡,不再貪戀執(zhí)著。你今生能夠——蓮華就成了你轉(zhuǎn)女成男的玄妙宮殿;不再經(jīng)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你今生就解決這個永離女身的問題了。

  好,第三十六愿——“勤修必成佛道愿”。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這些都是表明十方所有的剎土有種種修行功夫淺深不同的菩薩眾,也是聞信我名號的功德,“壽終之后”——就這一世他作為菩薩修行,再轉(zhuǎn)世的時候投生,“常修梵行”,就是他能夠繼續(xù)保持他上一輩子修行——修梵行,修梵行就是持清凈戒,離開淫欲的行為,那么“常修梵行”就是生生世世修梵行,直到他成佛為止。如果這一愿不能實現(xiàn)的話,我就不成佛。你看法藏菩薩是這樣的慈悲,知道十方無量世界的菩薩,他們在動經(jīng)無量劫積功累德的修行當中,有一個巨大的障礙——讓他很難快速成佛的一個障礙,就是男女的欲望斷不了。尤其是對欲界眾生來說,這個煩惱是最重。這個淫欲雖然不像殺人、偷東西這樣的罪過,但實際上對修道來說,它是最大的障礙。我們的佛性——自性的光明,是本具的,但被這個無明遮蓋了,讓我們不能現(xiàn)前。這種無明遮蓋的最大力量就是淫欲,所以這是修道最大的障礙。

  但也確實是難以克服的一個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法藏菩薩發(fā)愿來幫忙!澳阒灰勑盼颐柕墓Φ,只要持念我的名號,我能夠加持你,保護你——在你修菩薩道的全過程當中能夠持清凈戒,能夠離開淫欲的行為!蹦悄阆脒@一愿可不是對一切修道人非常重要嗎?有很多人就為了對治此煩惱,想盡千方百計呀!但是抽刀斷水水更流,怎么也解決不了。實際上這里就告訴我們,你要解決這個最大的煩惱就是懇切念佛。所以為什么我們要規(guī)定大家一個念佛的數(shù)量,因為這個病太重了,你沒有相當劑量的藥下去,你是控制不了這個欲望的。所以我們“至少一萬”是底線——一萬、三萬、五萬……而且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聞”,盡量離開那些誘惑的環(huán)境,才能保住我們梵行——清凈的這種身心:有一個保險。

  要么很多人呢,他們自己認為定力足夠,實際上都有問題。你看紀曉嵐這個筆記里面他講,有一個大修行人他自稱對女色不動,而且他有本事——就什么本事?刀砍不入的本事,而且有預測的功能。當時有一個大元帥,覺得這個人如果不能聽話還很麻煩,就想收拾他。但他刀砍不入怎么辦?他們就想了一個方法,用女色來破他這個本事。開始他說他不近女色,別人說:“你是大修行,你坐懷不亂,這怕什么呀?!”他也覺得自己是有這個功:“好吧,女人來吧!”那女人就坐在他旁邊講那些親熱的話,做那些什么……他開始都端坐在那里——如如不動,可能這個誘惑做久了,他就趕緊閉眼睛了。旁邊就設置了一個拿劍的,看到他閉眼睛的時候一劍下去,真的把他頭砍下來了。別人說:“你怎么一下子把它砍下來了?”他說:“他開始看著女人,能夠自信看的時候,他心都沒有動;等到他強行閉眼睛的時候說明他心動了,心動了這時候一砍下去,一砍一個準!”

  所以這個“常修梵行”,對欲界眾生是非常非常難的。所以先遠離,再持清凈戒,然后再好好念佛,用阿彌陀佛的第三十六愿來作為我們常修梵行的一個弘誓盔甲。讀這些愿都要跟我們掛上鉤哪!他不是講別人的事情,就是講我們的事情。所以就能使我們生生世世直到成佛的時候,這一條清凈戒——“常修梵行”,都能做到穩(wěn)妥。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師講于東林寺第二屆凈土文化進修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