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一、五戒十善是做人的根本
一一、五戒十善是做人的根本
世間上無論那一種人,皆各有其中心之信仰。不過信仰各有不同,或迷信,或邪信,均非正當(dāng)之信仰。質(zhì)言之,除信奉佛教外,其他信仰,不論任何學(xué)說、宗教,在好的方面說,不是單純著重于倫理教育,就是專重于人生哲學(xué)之研究;在壞的方面來說,或者不是跡近于邪信,就是近于迷信。唯佛教是覺教、正教,故信仰佛法,即為覺信、正信,不是迷信、邪信。同時其他學(xué)說、宗教,及一切事物,皆是“背覺合塵”,不能脫離生死苦惱,不能令一切眾生得大利益快樂。所以一切快樂,皆是不澈底的快樂,唯有信奉佛教,才可以得到澈底的真正快樂。
大家都知道“人身難得”這句話,是說人身難得如爪上的土,人身易失如大地的泥。我們既知人身難得,那末,今生已得人身,應(yīng)該非常慶幸。但是來生仍能得人身嗎?那就要看你今生所做的事,是不是合乎做人的標(biāo)(P280)準(zhǔn)。做人以什么為標(biāo)準(zhǔn)呢?是以嚴(yán)持戒律為標(biāo)準(zhǔn)。若能持戒嚴(yán)謹(jǐn),來生人身定可得到,否則難有把握。至來生仍得為人與否,此層不必問別人,只要問自己有無破戒,就可以知道了。若果是破了戒,來生便做不到人;反是,則來生保穩(wěn)做人,毫無疑義。本來持戒不是就要出家,你們做不到僧伽,因為僧伽的二百五十條戒,一一戒相都沒有明白,如何持戒呢?若犯了戒,如犯國法一樣,是極難獲得寬恕的。故我們學(xué)佛的人,必須先明戒律。
第一,須將戒相逐條讀熟,第二,須研究其至理,第三,須要實(shí)行持戒。若犯了戒,便同犯了國法一樣,學(xué)佛的人,這點(diǎn)是最要注意的。中國佛法,過去缺漏頗多,若不改革,難臻完善。何以故?試問我們僧尼以及男女居士等的本心,希望將來成佛,抑是準(zhǔn)備入地獄呢?當(dāng)然是希望成佛的。老實(shí)說,若不學(xué)佛,不受戒,就不致犯戒,不會墮落。中國人動輒受三壇大戒、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以及無量無邊的戒,犯了委實(shí)使人墮入地獄,可不是好耍的!
我出家三十余年,于二百五十條戒,說能完全清凈不犯嗎?那是有些騙(P281)你們。中國向來注重名義上的戒,沒有注重實(shí)際上的戒,如國家但有法律之名,而無法律之實(shí)。佛教戒律不昌,就是佛教衰敗的總源泉。廣東情形我不知道,外省如安徽等,若有新官上任,必先倡禁煙賭,但不到三天,就恢復(fù)原狀。又如一方面頒布維護(hù)寺產(chǎn),一方面充產(chǎn)駐兵,如此國法何在?若法律不嚴(yán),就是政治紊亂!從前安徽有個女學(xué)生犯罪,警察局長不知詳細(xì)情形,科長將她毒打,及至全體學(xué)校罷課請愿,將局長革職查辦,始知法律之公正無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所以國有國法,佛教有佛教的戒律。學(xué)佛的人,受五戒時,戒師便先問:“不殺戒汝能持否?不盜、不淫等戒,汝能持否? ”現(xiàn)在第一二三五等戒,姑且不說;第四妄語戒,汝能一日不打妄語嗎?能一年不作妄語嗎?從少時乃至六十歲的人,能不妄語嗎?若不受戒則不知罪;受戒犯戒,便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此因未有良師指導(dǎo)之故。如受具足戒的比丘和十戒的沙彌等,名雖受具足戒,果能具足持戒嗎?受十戒的能受持十戒嗎?實(shí)則受戒的人,未能持戒的人很多。
但你們犯戒,我不知道;我犯戒,你們也不知道。這只可以騙人,但不(P282)能騙自已的良心。若真犯戒,要墮落三途受苦,F(xiàn)在有何方法,能令你們不犯戒呢?唯有五戒是長時之戒。但道心易發(fā),恒心難守。恒心姑且不說,你能一日不犯戒嗎?能六時不犯戒嗎?記得我當(dāng)初受戒時,有幾個戒師在戒期中,還偷著飲酒,食肉,吸鴉片的。試想,如此受法,他傳授我,我也如此傳授你,究竟所傳的是什么?所受的又是什么?唉!中國佛法,因此便弄糟了!現(xiàn)在我說八條戒來希望你們?nèi)?yán)持:(1)不殺戒,不但不殺人,就是豬、羊、牛、馬都不要?dú)?凡有生命者,皆不可殺;就是微小如冬蟲夏蚊也不可殺的。(2)不盜戒,不但不偷人家財物,凡物不是與我者,雖毫毛亦不行亂取。若不與而取,是謂之盜。古人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納履,即是避嫌疑的戒法。(3)不淫戒,世間上除了正式夫婦關(guān)系外,不能隨便邪淫。但在佛教內(nèi)之出家眾,不特不得外淫,連夫妻的關(guān)系也沒有的。(4)不妄語戒,這第四條最難受持者。如見了說未見,做了說未做,通通都是犯戒,故說這條戒比較難持。(5)不飲酒戒,此條謂之遮戒。殺盜淫妄,是性戒;不特出家人不可犯,在家者亦不宜犯。若犯了殺盜淫戒時,一則犯國法,二則犯佛戒。(P283)第五條是遮戒,因酒本身不是惡,飲醉了就犯戒;飲后打人罵人,而至犯戒的。蓋佛住世時,沒有煙等,故未遮;現(xiàn)今凡有刺激性的物,都是在戒止之例。(6)過午不食戒,不持戒的人,可以吃晚飯,但佛并不叫我等不吃飯,佛說我等上午飽食,晚上不吃,不致餓死,而午飯不可不吃。須知學(xué)佛的人戒貪,富有者不但吃三餐,乃至數(shù)餐,以口腹為累!其次,學(xué)佛的人應(yīng)有大悲心拔眾之苦。須知苦莫過于餓鬼,他們腹大喉小,喉如針孔,腹如大海;此等餓鬼在生由慳貪所墮,若一錢不與,一毛不拔,就成惡鬼的果報。故放蒙山施食時,要念咒加持,否則水便化為膿血。故要有大慈大悲的心,才可成佛。(7)不臥高廣床戒,佛許比丘的床,長三肘,高二肘半,何以睡大床是犯戒呢?佛教我們吉祥而臥,不可向下,不可向左;要以右手支頭,左手按膝,足略屈,否則便為放逸。放者放蕩,是先從心放,而后身放。我們心如猿猴,心若不放,身自不蕩。不特日間如是修,夜間亦復(fù)如是修。至修不修由自已,佛不管你的;如要成佛,必須守戒。(8)不歌舞戒,不歌舞游戲,不施香水等。你以為是香,我以為是臭。其次不應(yīng)插花,現(xiàn)在有許多人,沒(P284)有辮子,乃插花在襟前,有些人施香水在身上,但他們腹內(nèi)盡是臭穢不凈,其實(shí)何香之有?佛之戒歌舞者,就因歌舞能擾亂人參禪念佛之心,故在應(yīng)戒之例;否則犯了,十年功行,一朝喪盡矣。
上面八戒,汝等能持否?若你們受戒而不持,不但不能成佛,反而要墮落地獄!何以故?受戒不持,便為犯戒,即要入地獄!若要不墮地獄,成菩薩,成佛,可以受八戒。先和父母夫妻說明:“我明天要受八戒,你們贊成否?”若得他們同意,則早起向佛前求佛證明,說道:“弟子學(xué)持八種戒!边@樣念三遍,要大聲清清楚楚的念。早上六時起身,通日專心默念佛號;過午不食飯,但可以飲茶。有工作的人,每月可受持六次——初一、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三十,乃至一月一次或二次,都可以的。若每月一次兩次都不能,可說此人沒有發(fā)道心,就不想成佛。
八戒者就是比丘戒、菩薩戒的基礎(chǔ)。如受五戒或一條、二條、三條,乃至全五條,皆須量力;做得到不妨受,做不來不可妄受。八戒只是一日一夜,而五戒就要畢生持的;故八戒易,而五戒難。你們欲做人否?做人是不(P285)好耍的;受戒不持而犯,勿說欲成羅漢,就是做人也難!所以你們需要量力受戒才好。此等方法,我不是使你們不持五戒而持八戒,不要誤會;不過要量力而受罷了。若守得戒,來世不落地獄,可得人身,這我可以保險。至于來生有飯吃否?那我就不知道,但我可以保證你來生做人。世間上沒有衣食住的人很多,沒有父母、兄弟,和有口無鼻、有手無足者亦很多;若要做個完整的人,就要守持五戒。因為“五戒”是保持人身不失的方法,而“十善”是保持衣食不虞的方法。單持五戒,可得人身,衣食難保。若兼行十善,勤修布施忍辱等,來生不但可得人身,且具有衣食住的豐美。所以要勤修五戒、十善,才能完成我們做人的品格,達(dá)到成佛學(xué)佛的愿望。至于怎樣叫十善?有機(jī)緣詩再來說明。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shí)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shí)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shí)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六、建設(shè)人間凈土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七、人類的道德究竟有沒有標(biāo)準(zhǔn)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線上分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九、改造人心以謀世界和平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佛教與社會之關(guān)系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一、五戒十善是做人的根本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二、六度四攝是成佛之正因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三、隨機(jī)設(shè)化的佛教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四、佛教是正信積極而生利的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應(yīng)有的認(rèn)識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六、研究宇宙人生觀的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