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87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時間與意識有關(guān)嗎?如何破時間相?破內(nèi)外四相?(時間相與內(nèi)外四相有關(guān)嗎?)離內(nèi)外四相有無次第? 信,信什么呢?我們的信就是時間,無量壽;實際上無量壽是超越我們的思維,壽命我們怎么思維啊,空間我們可以思維;我可以知道他是男女、長短、高矮,但是時間是個什么呢?因為只有時間才察看你的意識,沒有時間就沒有意識,因為有了意識才產(chǎn)生空間,時間沒有了報身就沒有了;沒有空間哪來的意識呢?所以我跟你之間產(chǎn)生了以后,為什么會產(chǎn)生,沒有時間沒有壽命會有我存在嗎?所以我們的時間并不是我們的意識里面產(chǎn)生的,是在自性里面產(chǎn)生的,但是我們不了解啊,產(chǎn)生了這個體后迷了,就是說分別了,產(chǎn)生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粗相具生;有了粗相,又有了細(xì)惑煩惱。有俱生煩惱就是內(nèi)在的四相,境界里面的四相,外面的四相:我,就是我現(xiàn)在的身體,人,我兩對立;眾生:就是法界所有的人,壽者:就是我們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的相續(xù),這個叫做境上的四相;境上四相與俱生四相是一體的,你內(nèi)心俱生四相斷,緣境上四相自斷,境上四相斷,俱生四相不一定斷;先斷境上四相,外相的習(xí)氣很重,如果不講境上四相的斷,我們內(nèi)心的俱生四相要斷是不可能的,也不能信;所以呢我們是由淺入深,就是先在淺水里摸魚,然后慢慢地進(jìn)入深水里面去,可以摸到大魚;前面只能摸點小魚;所以釋迦牟尼佛先叫我們在淺水里摸,然后在深水里面摸。其實講到現(xiàn)在是進(jìn)一步往深水里面去,如果我們首先講很深的法性真如實相無相,大家不知道講的是什么,所以要由淺而入,這個無我法沒有我執(zhí)妄的心來通達(dá),通是通于性,達(dá)是達(dá)于彼岸;就是說跟實相相應(yīng)了;或跟本來的體----自性相應(yīng)了;跟般若相應(yīng)了;你聞到這部經(jīng)典沒有思維,經(jīng)典不通,彼岸無期。

  “若菩薩通達(dá)無我法者”是離言說相,后面“真是菩薩”是離名說相,“若菩薩通達(dá)無我法者”是跟無為相應(yīng)的,所有法界都是跟無為相應(yīng)的,因為無我人眾生壽者就是無為,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就是不取不舍,如果只講前面不講后面可不可以,絕對是不可以的,我們有無為,無為有很多無為:如來實相里面的無為是跟如來究竟相應(yīng)的,當(dāng)體就是;小乘阿羅漢的無為,是住在人我法空里面的,住在三十三天里面;那他也是通達(dá)無為的,但他有涅槃可住,所以他必須要進(jìn)入到甚深禪定里面去,達(dá)到四禪八定;這里面呢“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如來,就是不取不舍,也就是在法上面十法界所有的法界,這個體不取不舍;就是離名說相的體,如果你要是通達(dá)無我法者,在不離法界相才真是菩薩,離開此相就不是真是菩薩;所以我們現(xiàn)在聞到金剛經(jīng),這個體啊,在法界相中生起無住無念真如的信心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肉眼,為什么會有肉眼呢?是由于外面的境,我們的根,我們有境有根才產(chǎn)生識,根叫唯信,識就是法界,我們的心本來是無生,我無生現(xiàn)法界,法界是無相,心是無生,無生與法界本來是一體的,但是我們把它割開來了,產(chǎn)生識,心生分別,本來無生,你有生故,你有住……你有生就生識,識不了智,不能通達(dá)佛智,或者是慧或者是法沒有法眼,沒有慧眼就沒有根本智和后得智,沒有根本智與后得智就不能進(jìn)入方便,反而墮落到六道輪回當(dāng)中,就象我們沒有慧眼,到外面度眾生,反而把自己給度了。

  我們到外面去,你看這個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連阿那含在外面都會被別人迷惑,為什么?就是沒有慧眼嗎?沒有法眼,你不能夠照破眾生,沒有法眼你就沒有解脫體,我們?nèi)庋圻@個障礙是我們過去根跟塵強(qiáng)烈相續(xù)的這個識里面的執(zhí)著而來,這個執(zhí)著越重,障礙越重,象螞蟻蚊子它也有肉眼;但是只能看丁點遠(yuǎn)。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幾百米,我們是為貪嗔癡慢疑所障礙,我們有一分貪心、嗔心、癡心;輕慢別人,懷疑別人,就障礙我們一份知見;所以眼代表智慧,你有貪嗔癡慢疑就障礙了你的智慧不能打開,只能夠形成肉眼。肉眼是煩惱而障,天眼是因定力而生。

  人修行到一定程度時候,熄滅了自己的貪嗔癡,內(nèi)心生起清凈,而清凈生起的時候,就變成天眼,天眼用定心看;但是還有識未斷;因識未斷,識在尋找通,閉著眼睛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只要你修禪定是可以得到的;要定力非常強(qiáng),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天報,一種是現(xiàn)在報;你現(xiàn)在就可以看到,你達(dá)到一定的禪定功夫,你就可以看到天人的境界,可以看到他方國土的情形,寂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果你有愿力的話,你不斷的念不斷念,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哪里;心誠到極致的時候,一定會有通的顯現(xiàn)。如光目女,念了三天,念到極致,跟她的愿力走了,到了地獄,鬼王說有三種人才可來:一種是業(yè)報,一種佛陀加持,一種定力所生;光目女有急迫的心有至誠的心,并且一心在念,心誠故達(dá)到一心,第三求于佛幫助她;并且至誠供養(yǎng),下救(其母)上供加佛陀的加持,所以她一念就去了;你相信不相信?

  相上用功與心上用功,何重何輕?

  如果你心誠到極致的時候,你一定能去的,現(xiàn)在我們眾生心不誠啊,學(xué)佛知見太重;煩惱很重,所以對佛法不能生信,如果你真正誠到極致的時候就可以通達(dá)一切神通自在。我們過去講阿彌陀佛,你念到一定時候,心達(dá)到極致的時候,一定能見到。見有二種,一種是心,一般非常的純潔,我過去在東林寺修行時,見到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都是在禪定的時候出現(xiàn)的;但是我坐禪時并沒有想求到某個境界,求也是少數(shù)的求;平時打坐念佛啊,就是個單純的念佛,因為沒有妄心雜念嗎,哪個時候很小哪有什么妄心雜念呢?即是妄心雜念也是周圍的,想不到外面去。滑F(xiàn)在想到天津、北京、上海,很遠(yuǎn)很遠(yuǎn),以前在東林寺想不到那么遠(yuǎn)的,因為沒出去過啊,七八年時間我?guī)缀鯖]有離開過東林寺的大門,大不了跑一次(九江),還是為法去的;不會無緣無故的跑了外面去,很單純的,心非常的單純,單純的心可以感招,也沒有什么就是一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剎的一下,整個世界、整個山河大地都在念阿彌陀佛,那個阿彌陀佛不是從口里面念出來的,是從空間里面直接出來的,音聲就是你,你就是音聲,那個境界不是你求來的,絕對不是你求來的,是在禪定中得到的,那個是靠定力,也不是在求佛菩薩,我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什么佛菩薩加持,人家拜我就跟著拜,那個求的心非常的少,但是曉得哪樣做,禪定啊,念佛啊,在相上面下功夫功德非常的殊勝,千萬不要坐在哪兒“哼啊哼啊”的在心里面搞,心里搞很麻煩的,一定要在相上面達(dá)到純一的心;相上面通達(dá)是大乘教法,從相趨入是大乘的教法;

  因為相在一切處,相在法身之中,他雖然是變化的,但永遠(yuǎn)是一體的;就是說昨天今天明天好象是三個,其實是一個,不管怎么樣變都如是;吃飯穿衣睡覺其實是一個,吃飯上面下功夫就是睡覺上面下功夫,睡覺上面下功夫就是在搬柴運水上面下功夫,這個都是一個體,你不要怕說我這是雜念嗎,你不要這樣想,你認(rèn)為是一,就不是雜念,因為法上是一不是二,我們有心念的時候就變成對立,叫雜念了;這個世界如果真正會到菩薩道沒有雜念的,哪有雜念呢?世界是個大同,在任何地方修行都是可以的。任何法上面只要你有發(fā)心,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修行,在任何一件事上面都可以修行;就怕你不愿意修行,第二個千萬不要認(rèn)為這個事情是對的,哪個事情是不對的,千萬不要這樣想都是分別心而已;這個事情只要你用功,馬上可以去,在上面用功馬上可以去;任何事情上面都可以使你下功夫,只要你功夫上來了,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功,如果你功夫沒有上來就選擇,有選擇你就有分別心,所以人心越單純越好,越是單純的心越跟般若相應(yīng),而且相應(yīng)的快,我前天就講了,小時出家一定比老時出家強(qiáng)的多;因為哪個時候比較單純,容易趨入法性,其實一念就是百念千念萬念,只要一門通門門通;

  你說我要把世間的事情搞清楚,把所有的事情都嘗試一下,過去有人講如果你不結(jié)婚,你會永遠(yuǎn)想著結(jié)婚;我也沒有感覺這個事情啊,如果你不去嘗試它怎么會去想它呢?你就想一下罷了,肯定我也有想的,但是也不會象你們在家人哪么強(qiáng)烈;因為你們想著兒子孫子啊家里的,你在哪種生活中住過,你不可能有我這樣的單純啊,但是我不可能說沒有想,但是這種想,不過是想一下就算了,一下子就丟掉了,不會說老是掛在心里邊;老是掛在心里的人呢,是因為“吃過白粉”故老想吃白粉;沒有吃過白粉的人會想吃白粉嗎?這是一個道理嗎;出家一定是一塊白布為好;沒有說非要成家才好,釋迦牟尼佛為什么要成家?經(jīng)典上講得非常清楚,釋迦牟尼佛示現(xiàn)有家有妻子,是告訴大家佛陀是正常人,否則我們會懷疑佛陀是不是不能娶妻子,沒有男人的這種體啊,沒有兒子是不是沒有生育的能力啊,為防眾生生此惡念,所以菩薩就有這樣的發(fā)心,羅睺羅發(fā)誓“我生生世世做佛之子”,耶輸陀羅發(fā)誓“我生生世世做佛之妻”;示現(xiàn)來的目的是怕眾人誹謗,那你要搞這個東西干什么呢?你還怕誹謗嗎?

  天眼也是因業(yè)力而來,所以不管是肉眼還是天眼,都是由業(yè)力而來,你修福報可以升到天上去,有人講天人看到我們此世界象垃圾堆一樣,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天人如果能夠看到我們這個世界那不是凡夫嗎?就象我們現(xiàn)在看到鬼,你就跟鬼相應(yīng)了,為何?一你陰氣盛故,你很快會墮到彼處去;二你有神通故,你有神通不應(yīng)生出這樣的想法啊,也就是說如果你認(rèn)為哪個地方污垢啊,煩惱啊,這樣的觀點,哪還叫天人呢?天人就在我們這個意念上邊啊,人也在這個地方,地獄也在這個地方,餓鬼十法界都在這個一念之中,我們一念大一念小都在這個一念之中,所以我們看此一念好象是大,但是菩薩此一念很大很大,還是在這一念之中,但是究竟之大----我們都在佛的懷抱之中,只是我們心里有住好象小,認(rèn)為佛陀是另外一個世界。

  講東南西北分,哪都是外道之見。有人講佛陀為什么講西方極樂世界,過去印度外道有拜太陽神的,是應(yīng)此機(jī)而顯。太陽落山在西方,借外道之法來會于佛的心,也沒有錯嗎?佛法里面是沒有法的,外道之法,將心轉(zhuǎn)過來后全是佛法;佛法里面沒有外道,但是離開佛法全是外道;佛法全是般若,離開般若,你想一想,全是外道,F(xiàn)在我們出家,離開般若,你也是個外道,有了般若你才是正法;般若里面沒有出家跟在家的體,為什么呢?你有出家相的執(zhí)著不是我執(zhí)嗎?有我執(zhí)不就四相俱生嗎?出家只是一個表法的,表什么?一棵樹,叫比丘;剃頭發(fā)只是說剃煩惱絲而已,沒有說剃了和尚頭就是出家啊,觀音菩薩沒有剃頭發(fā)是不是不叫僧呢?但是你又不離開出家的體,是名出家;就是說不離出家體但是不能執(zhí)著;這叫做般若相應(yīng),有出家的執(zhí)著,你跟般若不相應(yīng),跟般若不相應(yīng),就失去了佛法,失去佛法全是外道。大家想一想,現(xiàn)在的外道多不多,沒有般若全是外道,可以這樣說,但是通達(dá)般若全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你看看,所以般若的體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一輩子修佛就是為了修這個,我們下去一定要好好的思考這個金剛經(jīng),金剛經(jīng)哪真正是我的法身,是我一切法所安立處。

  天眼是由定力是由意生,肉眼由境生,肉眼執(zhí)著于境粗惑的體,天眼超越于此是由意里面執(zhí)著而出來的,是由意----禪定產(chǎn)生了這個天眼,由心意識所打造;沒有所謂的眼睛來看這一說了;有人說眼睛看著還發(fā)著光,不是這樣的,知道吧;那是外道之見;天眼完全是禪定之中心光所見,用心意念可以知道外面的東西;將來可以達(dá)到神通,慧眼進(jìn)入根本智了,是出世間了,法眼能遍一切處,我們用微細(xì)的顯微鏡來看這個世界,全是一道光啊,它的意思通達(dá)了一些法義,知道吧。達(dá)到極致的時候,你可以顯示一點法眼出來。為什么顯微鏡達(dá)到一定時候,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人,哪有人呢?就是一道光而已;虛空跟大地就是一道光,什么都沒有,都是非常柔和的光,前面四眼都為用,佛眼為體,不管是肉眼,天眼等,那你為什么聞性本來是無住,因為有貪嗔癡慢疑把它障了,變成有住,因為有住就有身體的障礙,境上的障礙,由意識的執(zhí)著,由內(nèi)俱生煩惱有四相生起,天眼還同樣也是被障礙著,雖然天眼由福而來,由福報和定力而來,它沒有慧,所以慧眼是出世間智,前面的都是世間。

  現(xiàn)量上如何顯現(xiàn)佛眼?識住心住內(nèi)住外住的關(guān)系?住的真相?

  大家想一想,如果把我們的貪嗔癡去掉,然后把我們的意去掉,那你的佛眼就出來了;所以我們這個眼能見的這個見,既然是識里面出來的,識只是一個住而已,住是你的心住啊,并不是外面有住啊,外面的境他是無住的,但是你的心有住,所以感覺到境有住,比如你在這個地方無住和我無住,那我二個境界一定是不一樣的,證明這個世界的境界因我們住和不住在變,所以呢:這個變和不變,都跟你有住無住有關(guān)系,只要你心無住,這個世界自然圓滿,有住這個世界就有障礙,天眼也好,肉眼也好,都在一個體里面;我要是天人看這個世界是琉璃,但大家共業(yè)在一塊,因為我們是肉眼你也是肉眼,我看到你,你看到我,我看到這些房子,你也看到這些房子,那為什么看到的都一樣呢?是因為我們都是肉眼,事實上呢,我看的跟你看的絕對不是一樣的,還有我們心里面的境界也是不一樣的,還有實實在在我們心里面的體是不一樣的,所以呢天人看這個世間是琉璃世界,我們看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房子,餓鬼看這個世界是大火坑,阿修羅看這個世界是殺人的工具,畜生看這個世界是無明,為什么同樣一個世界有這么多的變化?都是我們心在變,我們心有住,相就要住,我們同時可以想象出來,地獄餓鬼畜生在哪里?肯定在我們這個世界,天人也在這個世界,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菩薩的境界,也在這個世界,從眼上講,我們講法眼也好,慧眼也好,佛眼也好,講法眼天眼肉眼慧眼,其實是一個眼,什么眼呢?就是佛眼,佛眼用真心看,我們用業(yè)障看;用這個肉眼看,天人用意看,阿羅漢用慧眼看,菩薩用法眼看,佛陀呢?用心眼看,為什么佛陀有天眼、法眼慧眼?因為所有的眼都是佛眼,因為佛陀究竟處,沒有哪一個眼離開了真佛,你肉眼也不離開佛陀的心眼,你天眼也不能離開佛眼,你這個慧眼也不能離開佛眼,你法眼也不能離開佛眼,佛陀眼叫做心眼。佛陀心眼會一切眼。

  金剛經(jīng)由開眼根入手?觀音由耳根入手,凈土由意根入手

  后面會講到佛陀為什么能入一切眾生心呢?因為你的人眼也是佛陀的眼,那你在看別人的時候,不正是佛陀在看別人嗎?但是眾生執(zhí)著于這個肉眼,不知是佛的心眼;也就是說你這個眼看別人有生生起來的時候,在你看來聞性是不二的,因為你這個聞性的自性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的;因為有這個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的這個體,才有你現(xiàn)在住生生滅執(zhí)著,有生滅的執(zhí)著,是由于你有住,因為有住故才有肉眼的出現(xiàn);你有意的執(zhí)著就有天眼的顯現(xiàn),你有智慧的執(zhí)著有慧眼的顯現(xiàn),你有法上的執(zhí)著有法眼的顯現(xiàn);所以佛陀無有執(zhí)著,過去講九法界就是十法界,十法界就是九法界,十法界里面沒有九法界,但是九法界不離十法界。天眼肉眼代表凡,六凡;慧眼法眼代表圣,圣凡所有的眼都是離不開佛眼;那你睜開眼睛看看,眼睛是最利的,在金剛經(jīng)里面是開眼的,知道嗎?不象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凈土法門;凈土法門從意從觀下手的,金剛法門是從慧下手的,慧是指眼;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從耳根入手,凈土法門從意根入手;金剛是從眼睛下手,眼門是第一的。哪你眼睛看到的,其實你修這個觀,眼跟觀相應(yīng)嗎,你的觀的體里面,你看一切眾生眼,天眼法眼,都是佛陀心眼,那么說我們跟佛心有什么區(qū)別呢?所以你會于佛心就是一真法界。沒有十法界,你會于佛眼就沒有四眼了,還有四眼,四眼都是眾生之見呢?又不離四眼,不離四眼會于佛心,也就是說般若大悲心在一切處,佛陀功德在一切處,佛陀報身莊嚴(yán)在一切處,法身就是說佛眼,法眼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個本體----絕對體,我們相對產(chǎn)生識,認(rèn)為是白色的、紅色的、是我們的識在起作用,其實白色的紅色的皆是一色,遍法界一色這個叫做法眼,法眼是菩薩在用,菩薩是在法眼里面,所以呢遍法界是菩薩,慧眼是我們在用,人眼天眼都是我們眾生在用;不管在用不在用,都因我們眾生執(zhí)著故。

  徹底會于金剛經(jīng)后用哪只眼呢?眼眼之間是何關(guān)系呢?

  我們徹底的會于金剛經(jīng)以后呢?也不以人眼看,因為人眼看是非啊,是對立的,也不是天眼看,天眼重意識啊,不可以用慧眼,慧眼還有這個智執(zhí)著啊,有真如所顯啊,法眼也不要,法眼還是菩薩啊,還有眾生可度,有佛可成啊,佛眼:無眾生可度,無佛可成;一切眾生在四眼里都是一個佛眼,所以呢又不離開四眼,又不離開佛眼,佛眼就是四眼,四眼就是佛眼,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十法界;九品就是阿彌陀佛一心,為什么?九品蓮花是阿彌陀佛一心所顯,九品是眾生的心,大家都知道,九品一定是眾生的心,分出四相出來,極樂世界沒有差別想怎么會分出九品呢?因為眾生有九品心。是由佛來顯的;九品蓮花是佛陀的方便呢,九品是佛陀一心,一心九品,九品一心;一心法界,法界一心;四眼就是佛眼,佛眼就是四眼;一真法界就是十方法界,十方法界就是一真法界,這些都是通的,所以我們了解第一義諦以后呢?就叫真實無二。勝義諦與俗義諦是不二的,不離俗義諦進(jìn)入勝義諦,在勝義諦安住又不離俗義諦。勝俗不二,這叫做法身;報身跟化身。勝義法身莊嚴(yán),俗義就是報身莊嚴(yán),俗義諦就是利他,就是后得智;勝義諦就是自利,就是根本智,如果你了解金剛經(jīng),他就這樣的顯現(xiàn)出來。南摩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