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典篇 大心材譬喻經(jīng)
圣典篇 大心材譬喻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王舍城鷲峰山,迭瓦達答剛離開不久。在那里,世尊就迭瓦達答對比庫們說:
“諸比庫,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yǎng)、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只砍了枝葉,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后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只砍了枝葉,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yǎng)、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枝葉,并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只砍了表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后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只砍了表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表皮,并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于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只砍了樹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后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只砍了樹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于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樹皮,并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于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于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后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于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于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膚材,并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機會該比庫的無時解脫會退失!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后這樣說:‘這善人確實知道心材,知道膚材,知道樹皮,知道表皮,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于是這樣出家后,獲得利養(yǎng)、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利養(yǎng)、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xiàn)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理由該比庫會退失其無時解脫!
如是,諸比庫,此梵行不以利養(yǎng)、恭敬、聲譽為利益,不以戒成就為利益,不以定成就為利益,不以智見為利益。諸比庫,這不動的心解脫才是此梵行的目標,以此為心材,以此為終極。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大心材譬喻經(jīng)腳注部份:
39 如此,世尊在教導持戒功德論直到證悟阿拉漢之后,再綜合這一切作出結(jié)論說:“諸比庫,應當具足戒……乃是緣于此而說。”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簡要說的:“諸比庫,應當具足戒……受持學習于諸學處。”具足戒的比庫能得到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獲得資具,供養(yǎng)資具的施主們能得大果報,去世的親族們憶念時得大果報,克服不滿與喜好,克服怖畏與恐懼,證得色界禪那、無色界禪那、較低的三種沙門果、五種世間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證得漏盡智。所說的這一切,就是因為此持戒功德的緣故才說的。
40 大心材譬喻經(jīng) (Mahàsàropamasuttaü):譯自M.29。
在本經(jīng)中,世尊通過尋找心材的譬喻,說明出家人本應該致力于滅苦,但有些比庫卻以獲得利養(yǎng)、恭敬、名譽為滿足,認為已實現(xiàn)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zhí)枝葉以為心材;有些比庫以持戒清凈為滿足,認為已現(xiàn)實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zhí)表皮以為心材;有些比庫以禪定成就為滿足,認為已實現(xiàn)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zhí)樹皮以為心材;有些比庫以擁有智見為滿足,認為已實現(xiàn)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zhí)膚材以為心材。最后佛陀強調(diào):唯有不動的心解脫才是梵行的終極目標。
41 剛離開不久 (acirapakkante):迭瓦達答(Devadatta,提婆達多)在分裂僧團并犯下出佛身血惡業(yè)之后離開不久。
42 良家之子 (kulaputto):當知在此是指迭瓦達答而言。他的確是純種無雜的大選君后裔、甘蔗王的世家,按出身來說是天生的良家之子。
43 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appeva nàma im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antakiriyà pa¤¤àyethà'ti.):也有譯作“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必定能被了知。”(Surely an ending of this whole mass of suffering can be known. By Bhikkhu ¥à?amoli and Bhikkhu Bodhi, B.P.S.)
44 鮮為人知 (appa¤¤àtà):兩人站一起都不認識,就連獲得衣食都成問題。
45 沒威勢 (appesakkhà):沒有隨從,前后都沒有人跟隨。
46 須用到心材之事 (sàrena sàrakara??yaü):必須使用心材才能完成的工作,如制造車軸、車輪、軛、鋤頭等。
47 取得梵行的枝葉 (sàkhàpalàsaü aggahesi brahmacariyassa):圣道與圣果才是佛教梵行的心材。四資具等只能稱為枝葉,他取了走。
48 并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tena ca vosànaü àpàdi):他認為到此為止就已經(jīng)足夠了,已經(jīng)得到了心材,目標已經(jīng)達成。
49 成就智見 (¤à?adassanaü àràdheti):指迭瓦達答的五神通,或者說天眼通處于五種神通中的最上。這是在此經(jīng)中所說的“智見”。
50 成就無時解脫 (asamayavimokkhaü àràdheti):《無礙解道》中說:“什么是無時解脫?四種圣道、四種沙門果以及涅槃,這是無時解脫。”亦即是說成就、證悟、獲得九種出世間法。世間定只適用于暫時地解脫諸敵對法。所以說:“什么是時解脫?四種禪那及四種無色界定,這是時解脫。”亦即是說暫時性的解脫。雖然出世間法也是通過一次次的解脫,但僅一次解脫即是諸道果的解脫。涅槃是究竟地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說這九種出世間法為無時解脫。
51 不動的心解脫 (akuppà cetovimutti):阿拉漢果的解脫。
52 此目標 (etadatthaü):阿拉漢果是此梵行的目標。即是說這才是目標。
53 以此為心材 (etaü sàraü):阿拉漢果是此梵行的心材。
54 以此為終極 (etaü pariyosànaü):阿拉漢果是此梵行的終極,是其極點,再也沒有比此更高的需要證悟。佛陀用這樣的結(jié)論來結(jié)束這次的說法。
- 上一篇:圣典篇 八城經(jīng)
- 下一篇:圣典篇 若希望經(jīng)
- 回向
- 巴利語匯解 六、道果
- 巴利語匯解 五、禪修
- 巴利語匯解 四、教理
- 巴利語匯解 三、戒律
- 巴利語匯解 二、佛陀
- 巴利語匯解 一、佛教
- 業(yè)處篇 第十一節(jié)、達到禪那
- 業(yè)處篇 第十節(jié)、平衡諸根
- 業(yè)處篇 第九節(jié)、落入有分
- 業(yè)處篇 第八節(jié)、關于禪相
- 業(yè)處篇 第七節(jié)、修習次第
- 業(yè)處篇 第六節(jié)、確定所緣
- 業(yè)處篇 第五節(jié)、調(diào)整坐姿
- 業(yè)處篇 第四節(jié)、經(jīng)文淺釋
- 業(yè)處篇 第三節(jié)、去除五蓋
- 業(yè)處篇 第二節(jié)、修習功德
- 業(yè)處篇 第一節(jié)、戒與止觀
- 學處篇 第九節(jié)、敬僧須知
- 學處篇 第八節(jié)、持戒的功德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