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人生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句話在佛門已很流行,學佛的人大多聽過,但其內涵意義,尤其初發(fā)心學佛的人,恐怕還不很明白,我現(xiàn)在試來解說一下:
每個人都有一個人身,看來得人身應該是很容易的,為什 說難得呢?其實不是專指這一生的人身,是說我們的生命,多生以來輪回生死,已經(jīng)過很多生很多世的生死了,其中不一定每一生都是做人的,有時做牛做馬,做鬼做神,所謂「入馬腹,出驢胎,昨向帝釋殿前過,又到閻君鍋里來」,生天下獄,那一道都經(jīng)歷過,要保持這個人身,即每一世都生在人間,是很不容易的。佛在經(jīng)里曾說:「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似掌中土」,就可證明人身之難得。因得人身的條件,必須要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五戒即是不殺生而有仁慈,不偷盜而有正義,不邪淫而有禮貌,不妄語而有信用,不飲酒而有理智。在五戒中最低限度要能保持一戒,才能保得人身,而不保六根具足;如果做惡多端,連一戒亦不能受持,那 就會失去人身,去「入馬腹,出驢胎」了。所以五戒正范云:「全五戒則人相具足,滿十善則天報Z?;反斯二種,則三途出沒,萬苦交加。一戒二戒尚得人身,壽天高卑,由戒多少」。這就說明了受持五戒至一二戒,可保人身;若加修十善,則天報Z?,即可生天享受福樂。十善,即 是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不貪、不瞠、不癡。修得十善,不但在人間富貴,就是天上最快樂的福報,亦常常跟隨著 你,隨時有得享受。
再講到「佛法難聞」,這與修行五戒,保持人身,極有關聯(lián)性,因不聞佛 法,就不知五戒十善是什 ,也不知受持五戒十善的價值和好處,反過來就是 造五逆十惡,你想保持人身不失,那就難之又難了!
但是佛法常常都可聽到,為何說難聞呢?這因為凡夫眾生,共有天人、人類、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生到人類中,才有機會聽經(jīng)聞法,若生 到天上,天堂太快樂,貪著快樂,就很少有機會聽經(jīng),自己亦不要再修行了。生到阿修羅,瞠恨心很強,什 好事功德都被瞠火燒光,還談得到學佛修 行嗎?生到地獄中的眾生,刀山劍樹,受苦無間;餓鬼饑渴交迫,叫苦連天;畜生愚癡昏迷,失去理性,都無聞法的機會了,那里還知道什 叫做修行,所 以說「佛法難聞」。故唐代裴休承相序圓覺經(jīng)說:「生靈之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 狨之悲,修羅多瞠,諸天耽樂,可以整心慮,趣菩 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未如之何也已矣」。這亦是說唯人類正好修行,能明邪正,辨是非,因其智慧、記憶、梵行,均較他道為勝,若不修行,徒失人身,可憾矣!
佛經(jīng)且說,學佛聞法,有八種災難,常來阻礙。八種災難除上面說的三惡道的三難外,尚有第四「佛前佛後難」:若你業(yè)障深重,出生在佛前或佛後, 碰不到佛,如何有法可聞?第五「北俱盧洲難」:北俱盧洲是人間的天堂福地,衣食自在,生活快樂,有佛法也不要聽了。韋馱菩薩去護法,也遭到他們的 拒絕,故成了「三洲感應」。第六「長壽天難」?一般外道修行,最高目的是要生到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四千劫,他們錯認這是涅槃,自己已證到究竟涅 盤,所以不出定,永遠也遇不到佛法了。第七「世智辯聰難」:就是世間有大學問的科哲宗教學者,他們各懷成見,都以為自己的花香,他人的鹽不咸,所 以佛法雖好,對他不起作用,他的聰明智辯,恰恰成了他信佛的障難。第八「盲聾 啞難」:如果有人生下來就眼盲、耳聾、聲啞,六根不全,雖有佛像、 佛經(jīng)他不能看,有講經(jīng)說法他不能聽,有佛他不能念,對佛法失了作用,成了他們無緣信佛的障難。
因此,要保持人身,才能聽聞正法。現(xiàn)在我們既得人身,又能得聞佛法,且能出家學道,都是宿根深厚,才能如此;所以大家應要發(fā)大心,修大行,克 勤克儉,慎始慎終。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想何生度此身?」阿彌陀佛,各位新戒,勉之勉之!
- 上一篇:佛教與人生 人生快樂的追求
- 下一篇:佛教與人生 善生經(jīng)與人生佛教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