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第五十五
宗鏡錄卷第五十五
夫論法處之色。都有幾種。
答。有五種。一極略色。二極迥色。三受所引色。四遍計色。五定果色。一極略色者。以極微為體。但是析彼五根。五塵。四大。定果色至極微位。即此極微。便是極略色體。二極迥色者。即空間六般光影明暗等粗色。今析此六般粗色。至極微位。取此細色。為極迥色體。又若上下空界。所見。青黃赤白光影明暗。即總名空一顯色。及門窗孔隙中所現者。即總名迥色。三受所引色者。受者。是領納義。所引色者。即思種現上有防發(fā)功能。名所引色。意云。由于師教處領受。為能引發(fā)起。思種現上防發(fā)功能。名所引色。即此防發(fā)功能。不能表示他故。亦名無表色。即以無表色為體。四遍計色者。即妄心遍計。五定果色者。定中現境。已上法處五般色。都分為三門。一影像門。二無表門。三定果門。第一影像門者。影者。流類義。像者。相似義。即所變相分。是本質之流類。又與本質相似。故名影像。諸有極微者。即是極略極迥二色。此但是觀心。析粗成細。假立極微。唯有觀心影像。都無實體。獨生散意者。即簡定中。及明了意識。今唯取散位獨頭闇意識故。此散意識構獲緣五根五塵水月鏡像時。當情變起遍計影像相分。此是假非實故。與極略等。同立一影像門。
問。且如水中月。鏡中像。眼識亦緣。如何言假。唯意識緣。
答。水月鏡像。唯是法境。但以水鏡為緣。其意識便妄計有月有像。并非眼識之境。亦是遍計色收。又遍計是妄心。極略等是觀心。同是假影像故。所以總立。第二無表門。一律儀有表色者。即師前受戒時是。由此表色故。方熏得善思種子。有防發(fā)功能。立其無表色。二不律儀有表色者。即正下刀殺生造業(yè)時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不善思種子。有防發(fā)功能。立其無表色。若處中有表色者。即正禮佛行道。及驅擊罵詈時是。由此有無表色。方熏得善惡思種。亦有防發(fā)功能。立其無表色。
問。若水月鏡像。是第六意識作解心緣。唯是其假。長短方圓色收者。即是明了意識緣于色塵故。如何是獨頭意識緣遍計色收耶。
答。若是智者。了此見相形假。即于色塵處收。若迷者不了。妄執(zhí)為實變起影像。此假相分。但遍計色收。法處所攝。
問。所云影像是二所緣者何。
答。一親者。影像。疏者。是質也。先辯影像者。親所緣緣者。謂諸相分與能緣見分。體不相離。即見分所仗托境。是所籌量處也。即所托名為緣。所慮名所緣。緣。此二義。名所緣緣也。即此影像有四名。一影像。二相分。三內所慮托。四親所緣緣。次辯本質者。若與能緣體相離。即疏所緣緣。以隔相分故。即本質上能緣見分相離。故名離。
問。既相離。如何名所緣緣。
答。為質能起相分生故。以起約相分。令見分有所慮故。即本質起所緣故。亦名所緣緣也。以親所緣緣為增上緣故。亦得名所緣緣。即起所緣故。亦有三名。一名本質。二名外所慮托。三名疏所緣緣。即為本質能起相分。相分起見分。見分起自證分。自證分能起證自證分。即為質能起。約自所慮托相分。故說本質。亦名所緣緣。且如法識。能了一切法者。即第六意識。都有五般。皆緣法境。一定中獨頭意識。緣于定境。定境之中。有理有事。事中有極略極迥及定自在所生法處諸色。二散位獨頭。緣受所引。及遍計所起諸法處色。如緣空華。兔角鏡像。水月構畫所生者。并法處攝。三夢中獨頭。緣夢中境。遍計所執(zhí)法處色。四明了意識。依五根門。與前五識同緣五塵。明了取境。名明了意識。五亂意識。是散意識。于五根中狂亂而起。然不與五識同緣。如患熱病。見青為黃。非是眼識。是此緣故。緣遍計所執(zhí)色。又若明了意識。于五根門。與五同緣五塵境故。應以五識為俱有依。除獨頭起。獨頭起者。總有四種。一。謂定中獨頭。緣于定境。不與五識同緣。二夢中獨頭。緣法塵境。夢中諸相。亦遍計所起。三。散位獨頭。構劃境相。緣遍計所起色。四亂意識。亦名獨頭?芍
問。六識與幾心所相應。
答。論頌云。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此六轉識?偱c六位心所相應。謂遍行等。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系屬于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于所緣。唯取總相。心所于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模填彩。瑜伽說。識能了別事之總相。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即諸心所所取別相。觸能了此可意等相。受能了此攝受等相。想能了此言說因相。思能了此正因等相。故作意等。名心所法。此表心所亦緣總相。余處復說。欲。亦能了可樂事相。勝解亦了決定事相。念亦能了慣習事相。定慧亦了得失等相。由此于境起善染等。諸心所法。皆于所緣兼取別相。六位差別者。謂遍行有五。別境亦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如是六位。合五十一。一切心中定可得故。余別別境而得生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唯是煩惱等染性故。于善染等皆不定故。乃至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皆容與三受相應。皆領順違非二相故。領順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領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悅。名不苦樂受。釋云。上三句頌。列六位心所總名。下一句。正解受位。心所行相者。心取境之總相。但總取而已。不別分別。如言緣青。但總取青。不更分別。心所于彼取總別相。故說亦言。如畫師資作模填彩者。師謂博士。資謂弟子。如師作模畫形既已。弟子填彩。彩于模填。不離模故。如取總相。著彩色時。令媚好出。如亦取別相。心心所法。取境亦爾。識能了別事之總相。不言取別相。以是主故。若取別相。即心所故。作意一法。獨能了別眾多別相。由作意能令心心所取境功力勝故。有此總取多法別相。瑜伽論云。以作意為初。此論以觸為初。和合勝故。各據一義。觸能取三。謂可意。不可意。俱相違相。受中攝受損害俱相違等。想能了言說因相者。能取境分劑相故。謂此是青非青等。便起言說。故想之相。言說因也。思了正因邪因。俱相違等。即是境上正邪等相。業(yè)之因也。一切心中定可得者。即遍行。不問何心。但起必有故。余別別境而得生者。五別境也。唯善心中可得。生故者。善十一法。唯善心有。體是根本能生諸惑。即貪等六。于善染心皆不定者。即不定四。謂于善染無記三性心。皆不定故。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者。然此六識。非如七八。體皆易脫。恒不定故。易脫。是間斷轉變義。不定。是欣戚舍行互起故。皆通三受。
問。如何是六識現起分位。
答。唯識頌云。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凈諸識生根本故。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依。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總說之。隨緣現言。顯非常起。緣謂作意根境等緣。謂五識身。內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境等眾緣和合。方得現前。由此或俱;虿痪闫稹M饩壓险摺S蓄D漸故。如水濤波。隨緣多少。五轉識行相粗動。所藉眾緣。時多不具故。起時少。不起時多。第六意識雖亦粗動。而所藉緣。無時不具。由違緣故。有時不起。第七八識行相微細。所藉眾緣。一切時有。故無緣礙令總不行。又五識身不能思慮。唯外門轉。起藉多緣。故斷時多。現行時少。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不藉多緣。唯除五位。常能現起。故斷時少現起時多。由斯不說此隨緣現。釋云。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依者。此前六識。以根本識為共依。即現行本識也。識皆共故。親依者。即種子識。各別種故。前五轉識種類相似者。有五。一謂俱依色根。二同緣色境。三俱但緣現在。四俱現量得。五俱有間斷。種類相似。故總合說。如水波濤隨緣多少者。解深密經云。如大瀑流水。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乃至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諸識亦爾。如瀑流水。依阿陀那故。乃至諸識得轉等。此以五識。喻于濤波。本識。喻瀑水。五識身。不能思慮。無尋伺故。不能自起。藉他引故。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唯除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等五位。常能現起故。又古釋云。一者如多波浪。以一大海為依起多浪。二者鏡像。以一大鏡為依起多像。海鏡二法。喻本心識。浪像。喻于轉識。一念之中。有四業(yè)。一了別器業(yè)。二了別依業(yè)。三了別我業(yè)。四了別境業(yè)。此諸了別。剎那剎那俱轉可得。是故一識。于一剎那。有如是等業(yè)用差別。如密嚴經偈云。如奔電浮云。皆偽而非實。如匠作瓶等。由分別所成。仁主應諦聽。世間諸有情。習氣常覆心。生種種戲論。末那與意識。并諸識相續(xù)。五法及三性。二種之無我。恒共而相應。如風擊瀑水。轉起諸識浪。浪生流不停。賴耶亦如是。無始諸習氣。猶如彼瀑流。為境風所動。而起諸識浪。恒無斷絕時。八種流注心。雖無若干體;螂S緣頓起;驎r而漸生。取境亦復然。漸頓而差別。心轉于舍宅。日月與星宿。樹枝葉華果。山林及軍眾。于如是等處。皆能漸頓生。多令能頓現;驖u起差別。若時于夢中。見昔所更境。及想念初生。乃至于老死。算數與眾物。尋思于句義。觀于異文彩。受諸好飲食。于如是境界。漸次能了知;蛴袝r頓生。而能取之者。心性本清凈。不可得思議。是如來妙藏。如金處于礦。意生從藏識。余六亦復然。識六種或多。差別于三界。賴耶與能熏。及余心法等。染凈諸種子。雖同住無染。佛種性亦然。定非定常凈。如海水常住。波濤而轉移。賴耶亦復然。隨諸地差別。修有下中上。舍染而明顯。如上廣明意根緣境。分別。最強諸識。所以一切善惡。意為先導。意起速疾。意在言前。意善即法正。意惡即境邪。如一氣。噏之即溫。吹之即冷。似一水。寒之即結。暖之即融。況一心。縱之即凡。弘之即圣。轉變雖異。真性無虧。如鴦崛魔羅經云。意法前行。意勝意生。意法凈信。若說若作?鞓纷宰贰H缬半S形。我為聲聞乘說此偈。意者。謂如來藏義。若自性清凈。意是如來藏。勝一切法。一切法是如來藏所作。及凈信意法。斷一切煩惱故。見我界故。若自凈信有如來藏。然后若說若作。得成佛時。若說若作。度一切世間。如人見影。見如來藏。亦復如是。是故說如影隨順。意法前行。意勝意生。意法為惡。若說若作。眾苦自追。如輪隨跡。此偈說煩惱義。意法惡者。為無量煩惱所覆。造作諸惡。故名為惡。自性凈心如來藏。入無量煩惱義。如是躁濁不息。故。若說若作。一切眾苦常隨不絕。如輪隨跡者。諸惡積聚。生死輪回。轉。一切眾生于三惡趣中。如輪隨跡。是故說于福遲緩者。心樂于惡法。釋曰。一念心凈。見如來藏性。能自度度他。受寂滅樂。如影順身。若一念心惡。入塵勞網。墮諸趣中。受生死苦。如輪隨跡。以影順喻者。即常不離故。以輪跡喻者。即速疾轉故。所以善惡隨心。未曾間斷。若善見者。當處解脫。所以大乘理趣經云。是故菩薩觀察五蓋。何因而起。云何遠離。菩薩應當先觀。色欲。猶如水月。水動月動。心生法生。貪欲之心。亦復如是。念念不住。速起速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以清凈心。為善業(yè)根。以不善心。為惡業(yè)根。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所以如樹提生于猛火之中;鸩荒芎。佛言。是兒業(yè)報。非我所作。故知自心所造。他力不移。則升沉之路匪遙。黑白之報斯在。善惡果報雖殊。皆從妄想心鏡所現。如入楞伽經偈云。譬如鏡中像。雖見而非有。熏習鏡心見。凡夫言有二。不知唯心見。是故分別二。如實但知心。分別則不生。故知若實識心。如鏡中自見面像。終不更于外塵妄生執(zhí)取。既解相縛。業(yè)海全枯。如賢劫定意經云。消滅一切諸所有業(yè)。睹見一切眾生根原。是曰智慧。
問。意識于五位不起者。如何是五位行相。能令意識不起。
答。識論云。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粗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及無心二定者。謂無想定。滅盡定。俱無六識。故名無心。無想定者。謂有異生伏遍凈貪。未伏上染。由出離想作意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滅。想滅為首。立無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滅盡定者。謂有無學;蛴袑W圣。已伏惑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滅。立滅盡名。令心安和。故亦名定。無心睡眠與悶絕者。謂有極重睡眠悶絕。令前六識皆不現行。至此五位中異生有四。除在滅定。圣。唯后三。于中如來自在菩薩。唯得有一。無睡悶故。釋云。無想天厭粗想力者。謂諸外道。以想為生死之因。即偏厭之。唯前六識想。非第七八。故言粗想。細想在故。滅于六識。七八微細。彼不能知。故不滅也。無想定伏遍凈貪者。謂第三禪無。第四禪已上。貪猶未伏。顯離欲也。出離想者。顯想即作涅槃想也。不恒行等滅者。顯所滅識多少也。作意伏染而入定者。觀想如病如癰如箭。于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于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滅盡定者。謂有無學等者。有學圣者。除初二果。唯身證不還。第三果人。有學中。除異生故。離無所有貪。上貪不障定者。以滅定唯依非想定起故。此依初修二乘者言離。菩薩伏不離貪。即此亦名滅受想定。此五位中異生有四等者。除滅盡定。圣唯有后三。佛及八地已去菩薩。唯得有一滅定。無睡眠悶絕二。以惡法故,F似有睡。實無有故。即二乘無學。亦有悶絕也。
問。滅盡定。與無想定。俱稱無心。二定何別。
答。有四義不同。古釋云。一約得人異。滅盡定是圣人得。無想是凡夫得。二祈愿異。入滅盡定者。作正息想求功德入。無想定。作解脫入。三感果不感果異。無想定是有漏。能感無想天別報果。滅定是無漏。不感三界果。四滅識多少異。滅盡定滅識多。兼滅第七染分末那。無想定滅識少空滅前六識。
問。且如滅盡無心等位。既是無心。云何不出三界。
答。無心者。但伏前六識粗心。亦稱無心。七八識心猶在。非全無心。如成業(yè)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滅定等位。闕。第二心。名無心。如一足馬。闕一足故。亦名無足。
問。五根四大種。而成內外一切諸法。何法具大。何法具種。
答。古釋四句料簡。一是大而非種。即虛空。周遍。故是大。非生。故非種。二是種非大。即五根等。能生。故名種。不遍。故非大。三亦種亦大。即地水等。體寬廣。故名大。與所造色為依。故名種。四非大非種。即趣寂聲聞。
問。六根分見聞覺知。都具幾量。
答。準瑜伽有三量。一證量。二比量。三至教量。論云。三量建立六根。依證量中眼根心心數法名見。依余耳等五根心心數法名知。依比量心心數法名覺。依至教量心心數法名聞。又云。若見若知言說。是依現量。若覺言說。是依比量。若聞言說。依至教量。釋云。證量者。即境現在前。分明證了名證量。眼心心數名見。耳等五根心心數法。于證量中了自境時。總名知。意根心心數法。于比量中了別境界名覺。如隔墻見角。比知是牛。比度推求。唯在意根。依至教量心心數法名聞。即至圣之言教。名為至教量。亦云圣言教量。西土簡法。須具此三量。
問。四大。六根中以何為主。
答。以心為主。四大等無自體故;o力用。因心而有。故稱為主。遺教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此明托胎之始。心在諸根之初。名之為主。然雖一期為主。亦不定故。臺教明。其心不能控制諸根。心為受總門。若身病時。心亦隨病。寧得是主耶。或時更互論主。如地具四微則鈍。為水所制。水有三微。為火所制。火但二微。為風所制。風有一微。為心所制。心無有微。故得為主。復為四大所惱。主義不成。故無正主。又若四大各守其性者。地守堅性不應動。水守濕性不應波;鹗責嵝圆粦。風守動性不應持。失本性故。則是不實。不實故空。請觀音經云。地無堅性。水性不住;饛木壣。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又心亦不定。善惡互奪強熟業(yè)牽。識論云。心意識。一法異名。對數名心。能生名意。分別名識。又前起為心。次起為意。后了為識。或此世心雖行善。先世惡業(yè)熟。既與時合。即受惡報。故為熟業(yè)所牽。或一生心雖行惡。臨終時善心猛盛。即隨善上升。故為強業(yè)所牽。以知世間無一法定有自體。但隨緣轉。念念不可得故。不可定執(zhí)一門。而生取舍。既一一法無體用。不自在。念念不可得。則悉入如實之際。于實際中。名義俱息。如四眼入佛眼。十智入實智。皆失名字。如物投蜜。似川會海。一一異味。無不甘堿。如萬法歸宗鏡之中。同遵一道。
問。隨境各立六識之名。此依五色根未自在說。于自在位。如何分別。
答。若自在位中。則諸根互用。如法華明。鼻根即能見色。觀心等。論云。若得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fā)識。緣一切境。但可隨根。無相濫失。乃至佛地經說。成所作智。決擇有情心行差別。起三業(yè)化。作四記等。若不遍緣。無此能故。釋云。三業(yè)化。合有十種。佛地經說。身化有三。一現神通化。二現受生化。三現業(yè)果化。語化亦有三。一慶慰語化。二方便語化。三辯物語化。意化有四。一決擇意化。二造作意化。三發(fā)起意化。四領受意化。領受化中四記者。一謂一向記。二分別記。三反問記。四默置記。已上六識之相。總成三業(yè)之門。未轉依中。隨流徇境。發(fā)雜染之種。結生死之根。唯起蓋纏。但縈苦集。背清凈之覺性。合界處之妄塵。立三有之垣墻。作四流之波浪。至轉依位。冥真返流。隨智慧行。成無漏善。道諦所攝。正理相應,F妙觀察心。決四生之疑網。為成所作智。起三輪之化原。若也究之于心。塵勞為菩提之妙用。失之于旨。常樂作生滅之苦輪。故知染凈非他。得喪在我。似手反覆。如人醉醒。何者。反亦是手。覆亦是手。要且反時非覆時。覆時非反時。然俱不離手。醉亦是人。醒亦是人。要且醉時非醒時。醒時非醉時。然不離醉有醒。亦不即醉是醒。如迷亦是心。悟亦是心。要且迷時非悟時。悟時非迷時。然迷悟非別。即時節(jié)有異。唯在般若。轉變臨時。一體匪移。千差自別。迷之枉遭沉沒。念念成凡。悟之本自圓明。心心證圣。
問。一切諸法。皆藉緣生。八識之中。各具幾緣成立。
答。眼具九緣。一空緣。謂空疏無物障礙于前境故。謂無障礙。引發(fā)生起能緣識故。又離中知故。二明緣。明謂光明。離暗相故。分明顯了。開辟引導能緣識故。三。根緣。謂自眼根為所依故。四境緣。與能緣識為所緣故。牽生引發(fā)能緣識故。五作意緣。發(fā)作心意。能生起故。于心種位。警令生現。于現行位。引心至境。六根本緣。謂第八識。與其眼等識。而為根株作元本故。與前七識為所依故。七染凈緣。謂第七識。與前六皆為染凈所依故。八分別緣。謂第六識。分明了別于前境故。九種子緣。謂眼識種子。能生現故。亦名親辦自果緣。親實建辦自識現行。名為自果。若耳識緣徑直之聲。唯具前八緣。除前明緣。設于暗中。亦能聞故。若鼻舌身。三識緣香味觸時。唯具七緣。除前空明二緣。此三是合中知故。不假空緣。若第六意識緣一切境時。唯具五緣。一根本。二根緣。三作意。四種子。五境緣。除空。明。分別。染凈四緣。又第六意識。四種中。若定夢獨散。此三即具五緣。若明了意。隨前五識;蚱甙司诺。具緣多少故。若第七識有漏位中。緣第八見分為我之時。唯具三緣。一根本緣。即第八識。二作意。三種子。若第八識緣種子根身器世間時。唯具四緣。一境緣。即前三境。二根緣。即第七識。三種子。四作意。若加等無間緣。于前八識上。更各添一緣。眼即具十緣等。
問。八識于三界中總具不。
答。不具。古釋云。八識于三界九地其有無者。欲界一地。具有八種識。色界初禪一地。只有六識。無鼻舌二識。從二禪已上。乃至無色界已來。唯有后三識。無前五識。欲界人天鬼畜四趣。皆具八識。就地獄趣中。無間獄無前五識。唯有后三識;蚣鏌o第六。已居極重悶位故。
問。如何是諸識遍計有無。
答。古德云。五八識無執(zhí)。以因緣變故。唯現量。夫為執(zhí)者。必須強思計度等。有執(zhí)也。唯第六第七有遍計分別故。即六七二識有執(zhí)也。又四句。一。遍而非計。即第六獨頭意識。遍緣一切。不計執(zhí)故。二計而非遍。即第七識。唯緣賴耶起計度故。三亦遍亦計。第六識因中。有周遍計度。四非計非遍。即五識唯緣。五塵。無計度故。前五識任運證境。不帶名言。唯現量故。第八亦然。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