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第五十七
宗鏡錄卷第五十七
夫楞伽經(jīng)所明三種識。謂真識。現(xiàn)識。及分別事識。此中三識。于八識中。如何分別。
答。真謂本覺,F(xiàn)謂第八。余七俱名分別事識。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名分別事。真謂本覺者。即八識之性。經(jīng)中有明九識。于八識外。立九識名。即是真識。若約性收。亦不離八識。以性遍一切處故。
問。但說賴耶等八識。俗諦已顯。云何說十一種識。又究竟指歸。唯一真實性。復(fù)云何說廣略等諸識。
答。因相顯性。非無所以。攝未歸本。自有端由。攝大乘論云。若不定明一切法唯有識。真實性則不得顯現(xiàn)。若不具說十一識。說俗諦不盡。若止說前五識。唯得俗諦根本。不得俗諦差別義。若說俗諦不遍。真識則不明了。真不明了。則遣俗不盡。是故具說十一識。通攝俗諦。是以了俗無性。即達(dá)真空。真空雖空。而不壞相。俗有雖有。恒常體虛。是知隨緣非有之真諦。恒不異事而顯現(xiàn)。寂滅非無之俗諦。恒不異真而成立。上來所引二識。三識。八識。九識。十一識等。不出一心宗。所以楞伽經(jīng)云。一切諸度門。佛心為第一。又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所言宗者。謂心實處。約其真心之性。隨其義開體用二門。即同起信立心真如門。心生滅門。真如是體。生滅是用。然諸識不出體用二心。一體心。是寂滅心。即九識體。二用心。是生滅心。即前八識用。體用隱顯。說為二心。以用即體故。生滅即不生滅。以體即用故。不生滅即生滅。以生滅無性。用而不多。以寂滅隨緣。體而非一。非多非一體用常冥。而一而多。體用恒現(xiàn)。識性是體。識相是用。體用互成。皆歸宗鏡。唯識疏鈔云。識性識相。無不歸心。心王心所。皆名唯識者。謂圓成實性。是識性。依他起性。是識相。皆不離心也;蚩芍T無為法。名識性。得等分位。色等所變。是識相。皆不離心也。識之相應(yīng)名心所。識之自性名心王。心王最勝。稱之為主。攝所從心。名歸心。攝得等分位。兼色等所變。歸于見分等。名泯相。性相不相離?偯ㄗR也。
問。境不離識。識不離境者。何秖云唯識。不名唯境。
答。雖互相生。境從識變。然古釋。境由心分別方生。由心生故。名唯識。識不由境分別生。不由境故。不可名唯境。
問。心是境家增上緣。境假心生。名唯識。境是心家所緣緣。心假境生。應(yīng)名唯境。
答。離心執(zhí)境是虛妄。為遮妄心名唯識。悟心無我出沉淪。不約二緣名唯境。又有境無境。皆是自心。其心悉生。一若緣有境生心者。即是自識相分。一切實境。不離能緣之心。于自識外。實無其境。二若緣無境生心者。如獨生散意。緣過去未來。空華兔角一切無法時。心亦起故。如百法鈔云。舊云。緣無不生慮不正。
問。何以不正。
答。如緣空華兔角一切無法時。心亦起故。何以。言緣無不生慮耶。故知有獨影境內(nèi)心相分。此相分望見分。亦成所緣緣義。若無內(nèi)心相分。其心即不生。唐三藏云。境非真慮起。證知唯有識。雖遍計所執(zhí)相。雖即非真。而不無內(nèi)心相分能牽生心故。由此四句分別。一無影有質(zhì)。其心不生。二有影無質(zhì)。其心得生。三影質(zhì)俱有。心生可知。四影質(zhì)俱無。心亦得起。即根本智。證真如是。唯識論云。有境牽生心。若真理為境。能牽生智心。若俗諦為境。能牽生識心。則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
問。八識之中。約因位初地已去。幾識成無漏。
答。古德釋云。唯六七二識成無漏。六即第六識。初地門中二十二心。所。成妙觀察智。七即第七識。二十二心。所。成平等性智。此二智品相應(yīng)。俱離障染。故名無漏。若五八等識。定是有漏。
問。云何第六得成無漏耶。
答。謂初地入無漏心時。斷分別二障種現(xiàn)習(xí)氣。故無漏。
問。第六能斷惑。斷惑成無漏。第七不能斷惑。何故亦成無漏。
答。謂第七識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識。能依識既成無漏。第七所依亦成無漏。謂第六入生法二空觀時。第七識中俱生我法二執(zhí),F(xiàn)行。伏令不起故。第七成無漏。
問。何故第八是有漏耶。
答。第八是總報主。持種受熏。若因中便成無漏。即一切有漏雜染種子皆散失故。即便成佛。何用更二劫修行耶。
問。前五既非是總報主。何故不成無漏。
答。前五根是第八親相分。能變第八既是有漏。所變五根亦有漏。五根是所依尚有漏。能依五識。亦成有漏也。如上依經(jīng)論分別諸識。開合不同。皆依體用。約體則無差而差。以全用之體不礙用故。約用則差而無差。以全體之用不失體故。如舉海成波不失海。舉波成海不礙波。非有非無。方窮識性。不一不異?删啃脑。如古德云。約諸識門。雖一多不定。皆是體用緣起。本末相收。本者九識。末者五識。從本向末。寂而常用。從末向本。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靜而不結(jié)。用而常寂。故動而不亂。靜而不結(jié)。故真如是緣起。動而不亂。故緣起是真如。真如是緣起故。無涅槃不生死。即八九為六七。緣起是真如故。無生死不涅槃。即六七為八九。無生死不涅槃故。法界皆生死。無涅槃不生死故。法界皆涅槃。法界皆涅槃。故生死非雜亂。法界皆生死。故涅槃非寂靜。生死非雜亂。眾生即是佛。涅槃非寂靜。佛即是眾生。是以法界違故。說涅槃是生死。即理隨情用。法界順故。說生死是涅槃。即情隨理用。如此明時。說情非理外。理非情外。情非理外故。所以即實說六七為八九。實者。體也。理非情外故。所以即假說八九為六七。假者。用也。以假實無礙。故人法俱空。以體用無礙。故空無可空。人法俱空。故說絕待?諢o可空。故言妙用。如斯說者。亦是排情之言。論其至實者。不可以名相得。至極者。不可以二諦辯。不可以名相得。故非言像能詮。不可以二諦辯。故非有無能說。故云至理無言。賢圣默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可以神會。不可以心求。
問。覺海澄源。一心湛寂。云何最初。起諸識浪。
答。雖云識浪。起處無從。無始無生。能窮識性。只謂不覺。忽爾念生。猶若澄瀾。欻然風(fēng)起。不出不入。洶涌之洪浪滔天。非內(nèi)非外。顛倒之狂心遍境。起信論云。以不知真法一故。心不相應(yīng)。忽然念動。名為無明。此是現(xiàn)根本無明。最極微細(xì)。未有能所王數(shù)差別。故云不相應(yīng)。非同心王心所相應(yīng)也。唯此無明為染法之原。最極微細(xì)。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云無始。則是忽然義。非約時節(jié)以說忽然而起。無初故也。又釋摩訶衍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者。即是顯示根本不覺之起因緣。根本不覺。何因緣故。得起而有。因不如故。得起而有。何等法中而不如耶。謂三法中而不如故。言不如者。當(dāng)有何義。謂違逆義故。云何三法。一者實知一法。二者真如一法。三者一心一法。是名為三。實知法者。謂一切覺。即能達(dá)智。真如法者。謂平等理。即所達(dá)境。一心法者。謂一法界。即所依體。于此三法皆違逆故。無明元起。是故說言。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彼三種法。皆守一中。終不離。故通名一。又論云。以無明熏力。不覺心動。最初成其業(yè)識。因此業(yè)識。復(fù)生轉(zhuǎn)識等。論釋云。最初不覺。稱為第一業(yè)相。能見所見。無有差別。心王念法。不可分析。唯有精動隱流之義。故名為業(yè)。如是動流。只由不覺。第二轉(zhuǎn)相。以業(yè)相念為所依故。轉(zhuǎn)作能緣。流成了相。第三現(xiàn)相。以了別轉(zhuǎn)為所依。戲論境界。具足現(xiàn)前。所緣相分圓滿安布。依此見分,F(xiàn)彼相分。又動相者。動為業(yè)識。理極微細(xì)。謂本覺心。因無明風(fēng)。舉體微動。微動之相。未能外緣。即不覺故。謂從本覺有不覺生。即為業(yè)相。喻如海微波。從靜微動。而未從此轉(zhuǎn)移本眾。轉(zhuǎn)相者。假無明力。資助業(yè)相。轉(zhuǎn)成能緣。有能見用。向外面起。即名轉(zhuǎn)相。雖有轉(zhuǎn)相。而未能現(xiàn)五塵所緣境相。喻如海波浪。假于風(fēng)力。兼資微動。從此擊波。轉(zhuǎn)移而起,F(xiàn)相者。從轉(zhuǎn)相而成現(xiàn)相。方有色塵山河大地器世間等。仁王般若經(jīng)云。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fù)以何相而住觀察。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觀。以幻化身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娚。然諸有情。于久遠(yuǎn)劫。初剎那識。異于木石。生得染凈。各自能為無量無數(shù)染凈識。本。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終一剎那。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色名色蘊(yùn)。心名四蘊(yùn)。皆積聚性。隱覆真實。古釋云。初剎那識異于木石者。有說。初識。隨于何趣。續(xù)生位中。最初剎那第八識也。識有緣慮。異于木石。有說初識。如楞伽經(jīng)云。諸識有三種相。謂轉(zhuǎn)相。業(yè)相。真相。言真相者。本覺真心。不藉妄緣。名自真相。業(yè)相者。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yè)識。極微細(xì)故。轉(zhuǎn)相者。是能見相。依前業(yè)相。轉(zhuǎn)成能緣。雖有能緣。而未能顯所緣境故,F(xiàn)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轉(zhuǎn)相。能現(xiàn)境故。又云。頓分別知自心現(xiàn)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時任運(yùn)現(xiàn)故。此是三細(xì)。即本識故。最初業(yè)識。即為初。依生起門。為次第故。又遠(yuǎn)劫來時。無初始。過未。無體。熏習(xí)。唯心妄念為初。違真起故。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yè)。從內(nèi)趣外。名之為轉(zhuǎn)。真如之性。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此真識。即業(yè)轉(zhuǎn)現(xiàn)等三性。即神解性。不同虛空。通名識。亦名自相。不藉他成故。亦名智相。覺照性故。所以云。本覺真心。不藉妄緣。以真心之體。即是本覺。非動轉(zhuǎn)相。是覺性故。又釋云。初剎那識異于木石者。謂一念識。有覺受故。異于木石。即顯前念中有末心。所見赤白二穢。即同外器木石種類。此識生時。攬彼為身。故異木石。
問。遠(yuǎn)劫無始。何名初識耶。
答。過去未來無體。剎那熏習(xí)。唯屬現(xiàn)在,F(xiàn)在正起妄念之時。妄念違真。名為初識。非是過去有識創(chuàng)起。名為初識也。故知橫該一切處。豎通無量時。皆是即今現(xiàn)在一心。更無別理。所以法華經(jīng)云。我觀久遠(yuǎn)。猶若今日。則三世情消。契無時之正軌。一真道現(xiàn)。證唯識之圓宗。
問。經(jīng)明初剎那識。異于木石。生得染凈。各自能為無量無數(shù)染凈識。本。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經(jīng)一剎那。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者。則有染有凈。有生有滅。此識約生滅門中。有幾種生滅。
答。真門順性。妙合無生。世相隨緣。似分起盡。楞伽經(jīng)云。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大慧。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謂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古釋云。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隱。種現(xiàn)不斷。名為流注。由無明緣。初起業(yè)識。故說為生。相續(xù)長劫。故名為住。到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無明。名流注滅。相生滅住者。謂余七識。心境粗顯。故名為相。雖七緣八望六為細(xì)。具有四惑。亦云粗故。依彼現(xiàn)識自種諸境。緣合生七說為相生。長劫熏習(xí)。名為相住。從末向本。漸伏及斷。至七地滿。名為相滅。依前生滅。立迷悟依。依后生滅。立染凈依。后短前長。事分二別。即是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是以海水得風(fēng)。變作波濤之相。心水遇境。密成流注之生。前波引后波。鼓滄溟而不絕。新念續(xù)舊念。騰心海以常興。從此汨亂澄源。昏沉覺海。是知因真起妄。不覺無明之動搖。如從水成波。全是外風(fēng)之鼓擊。內(nèi)外和合。因緣發(fā)萌。遂成能見之心。便現(xiàn)所觀之境。因照而俄生智鑒。因智而分別妍媸。從此取舍情分。愛憎。心變。于五塵境。執(zhí)著堅牢。向六情根。相續(xù)不斷。因茲愛河浪底沉溺無憂。欲火焰中。焚燒罔懼。甘心受黑城之極苦。不覺不知。沒命貪夢宅之浮榮。難惺難悟。若能了最初一念。起滅何從。頓入無生。復(fù)本真覺。則塵塵寂滅。六趣之籠檻難羈。念念虛玄。九結(jié)之網(wǎng)羅休絆。猶如巨海風(fēng)息。不起微漣。察動相之本空。見緣生之無體。則窮源濕性。湛爾清冷。萬像森羅煥然明白。所以賢劫定意經(jīng)云。了一切空。是曰一心。
問。宗鏡搜玄。云何說識。
答。只為識性幽玄。難窮本末。唯佛能了。下位莫知。以無跡無形。為萬有之本。唯深唯妙。作眾圣之原。如菩薩處胎經(jīng)五道尋識品云。爾時世尊。將欲示現(xiàn)識所趣向。道識。俗識。有為識。無為識。有漏識。無漏識。華識。果識。報識。無報識。天識。龍識。鬼。神。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識。上至二十八天識。下至無救地獄識。爾時世尊。即于胎中,F(xiàn)勾鎖骸骨。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佛告阿祈陀。能別此骸骨識耶。對曰。不別。何以故。未得通徹。行力未至。佛告彌勒菩薩。汝此天中。未得神通耶。彌勒白佛言。有成就者。有不成就者。佛告彌勒。汝觀勾鎖骸骨。令一切眾。知識所趣。分別決了。令無疑滯。爾時彌勒菩薩即從座起。手執(zhí)金剛七寶神杖。攬勾鎖骸骨。聽彼骨聲。即白佛言。此人命終。嗔恚結(jié)多。識墮龍中。次復(fù)攪骨。此人前身。十跡行具。得生天上。次復(fù)攪骨。此人前身。破戒犯律。生地獄中。如是攪骨。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從二十八天。下至無救地獄。知識所趣。善惡果報。白黑行報。有一全身舍利。無有缺減。爾時彌勒。以杖攪之。推尋此識。了不知處。如是三攪。前白佛言。此人神識。了不可知。將非如來入涅槃耶。佛告彌勒。汝紹佛位。于當(dāng)來世。當(dāng)?shù)米鞣。成無上道。何以攪舍利而不知識處耶。彌勒白佛言。佛不思議。不可限量。非我等境界。所能籌量。今有狐疑。唯愿世尊。當(dāng)解說之。五道神識。盡能得知。彼善惡所趣。不敢有疑。于如來所。今此舍利。無有缺減。愿說此識。令我等知。佛告彌勒。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舍利流布。非汝等境界所能分別。何以故。此舍利。即是吾舍利。何能尋究如來神識。今當(dāng)與汝。分別。如來上中下識。至薩蕓然。各各不同。初住菩薩。未立根德力。雖得神通。二住菩薩。以天眼觀。知識所趣。退不退地。亦復(fù)觀見。欲界色界。無色界者;驈(fù)觀見。生東方無數(shù)恒河沙佛剎。供養(yǎng)諸佛。奉律無礙。亦復(fù)知彼受記劫數(shù)。一劫二劫。乃至百千億劫;蛴衅兴_。于三住地。觀見舍利。知識所趣。于有余涅槃。無余涅槃。然復(fù)不見四住所行。識所趣向。四住菩薩。見一見二三住識法。然復(fù)不見五住舍利識法所趣。乃至唯佛。知佛神識所念。又偈云。識神無形法。五大以為家。分別善惡行。去就別真?zhèn)。識示善道處。永到安隱道。識為第六王。余大最不如。
問。心識二名。有何勝劣。
答。心是如來藏心真如之性。識是心之所生。無有一法。不從真心性起。故首楞嚴(yán)經(jīng)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xiàn)。心是本。即勝。識是依。即劣。如圓覺疏云。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
問。設(shè)使識無其體。云何得是心乎。
答。以識本是心所成故。故識無體。則是一心。何異境從識生。攝境歸識。若通而論之。則本是一心。心變?yōu)樽R。識變諸境。由是攝境歸識。攝識歸心也。
問。前已廣明識相。如何是智。
答。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如大寶積經(jīng)云。佛言。所言識者。謂能了別眼所知色。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是名為識。所言智者。于內(nèi)寂靜。不行于外。唯依于智。不于一法而生分別。及種種分別。是名為智。又舍利弗。從境界生。是名為識。從作意生。是名為識。從分別生。是名為識。無取無執(zhí)。無有所緣。無所了別。無有分別。是名為智。又舍利弗。所言識者。住有為法。何以故。無為法中。識不能行。若能了達(dá)無為之法。是名為智。又月燈三昧經(jīng)偈云。不寂者是想。寂滅者是智。若知想自性。便離于諸想。若有想可遣。是則還有想。彼行想戲論。是人不離想。若人作是心。是想誰所起。是想誰能證。誰能滅是想。起想之法者。諸佛莫能得。即于此處有。無我離取著。若其心不生。何由得起想。若心得解脫。彼則無由起。若證于解脫。心則不思議。心不思議故。成就不思議。我本作是念。安住心地已。棄舍一切心。愿成不思議。白凈法果報。睹見于無為。一念能了知。一切眾生念。眾生即是心。心即是如來。諸佛不思議。顯了于此心。
問。心王妙義。八識真原。顯正理以圓明。據(jù)圣教為定量。理事齊舉。已斷纖疑。心所之門。如何開演。
答。此申第二心所有法。此心所六位。都有五十一法。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遍行者。遍四一切。四一切者。一性一切者。即三性。一善。二不善。三無記性等。二地一切者。即九地。一欲界五趣地。色界四禪四地。無色界四空四地。三時一切者。時。即同一剎那時也。此作意等五心所。皆同時起。故名時一切。四。俱一切者。俱。即遍諸心等。與八識俱。意云。此作意等五遍行。與八識心王俱起時。必有同時相應(yīng)五數(shù)。又如八識俱起時。皆有遍行五數(shù)。故名俱一切。即四一切。是所行所遍。觸等五數(shù)。是能行能遍。遍者。是圓義。行者。是游履義。緣境義。但取見分能緣四一切。不取內(nèi)二分。內(nèi)二分但互相緣。即不能外緣一切。又若別境欲等五數(shù)。有行非遍。行是能緣。遍是所緣。即所樂等四境。以四境不能令能緣欲等所遍緣。故名有行非遍。應(yīng)以四句分別。一。是行非遍。即別境。二是遍非行。即真如。三俱句。即遍行。四俱非。即色等。顯揚(yáng)論云。心所有法者。謂若法從阿賴耶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zhuǎn)相應(yīng)。彼復(fù)云何。謂遍行有五。一作意者。謂能警心為性。于所緣境。引心為業(yè)。
問。作意為在種位能警心。為在現(xiàn)行能警心。
答。在種位能警心。以作意自性明利。雖在種位。若有境至。而能警心心所種。令生起現(xiàn)。舉喻。如多人同一室宿。外邊有賊來時。眾中有一人。為性少睡。便能警覺余人。此人雖自身未起。而能警覺余人令起。亦如內(nèi)心相分。雖與見分同起。法爾有能牽心功能。今作意亦爾。其作意種子。既警彼諸心心所種。生現(xiàn)行已。作意現(xiàn)行。又能引心現(xiàn)行令趣前境。即此作意。有二功能。一心未起時。能警令起。二若起已。能引令趣境。初是體性。后是業(yè)用。二觸。謂根境識三事和合。分別為體。受依為業(yè)。又即三和是因。觸是其果。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yè)。觸若不生時。余受一心所亦不能生。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觸前境。是觸自性也。即諸心所緣境時。皆是觸功能自性也。即此觸似彼三和。與受等為所依。是觸之業(yè)用也。三受。領(lǐng)納為體。愛緣為業(yè)。四想。謂名句文身熏習(xí)為緣。取相為體。發(fā)言議為業(yè)。又想能安立自境分劑。若心起時無此想者。應(yīng)不能取境分劑相。于境取像為性。施設(shè)種種名言為業(yè)。種種名言。皆由于想。是想功能。五思。謂念心。造作一切善惡總別報為思體。于善品等。役心為業(yè)。觸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余非遍行。別境有五。欲等不遍心故。以四境別。名為別境也。一欲。謂于所樂境。希望為體。勤依為業(yè)。又于一切事欲觀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觀。隨因境勢。任運(yùn)緣者。即全無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二勝解。謂于決定境。如其所應(yīng)。印解為體。不可引轉(zhuǎn)為業(yè)。又謂邪正等教理證力。于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zhuǎn)故。猶預(yù)境。勝解全無。非審決心。亦無勝解。非遍行攝。三念。謂于慣習(xí)境。令心明記不忘為體。等持所依為業(yè)。又于曾未受體類境中。令不起念。設(shè)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攝。念與定為所依。為業(yè)用。能生正定。故言定依為業(yè)。四定。亦云等持。謂于所觀境。專注一緣為體。令心不散。智依為業(yè)。又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生。若不系心專注境位。便無定起。故非遍行。五慧。謂于所觀境。簡擇為體。斷疑為業(yè)。又于非觀境。愚昧心中。無簡擇故。非遍行攝。此別境五隨位有無。所緣能緣。非定俱故。善有十一。一信。謂于有體。有德。有能。心凈為體。斷不信障。能得菩提資糧圓滿為業(yè)。又識論云。信以心凈為性。此性澄清。能凈心等。以心勝故。立心凈名。如水清珠。能清濁水。釋云。唯信是能凈。余善等皆所凈。故。以心王為主。但言心凈。不言心所。水喻心等。清珠喻信體。以投珠故。濁水便清。以有信故。其心遂凈。二慚。謂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恥過惡為體。斷無慚障為業(yè)。三愧。謂依世增上。羞恥過惡為體。斷無愧障為業(yè)。四無貪。謂于有有具。厭離無執(zhí)。不藏不愛。無著為體。能斷貪障為業(yè)。五無嗔。謂于諸有情。心無損害。慈愍為體。能斷嗔障為業(yè)。六無癡。謂正了真實為體。能斷癡障為業(yè)。七精進(jìn)。謂心勇無墮。不自輕賤為體。斷懈怠障為業(yè)。八輕安。謂遠(yuǎn)離粗重。身心調(diào)暢為體。斷粗重障為業(yè)。九不放逸。謂總攝無貪嗔癡。精進(jìn)為體。斷放逸障為業(yè)。十舍。謂總攝無貪嗔癡為體。依此舍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無發(fā)動。斷發(fā)動障為業(yè)。十一不害。謂由不惱害諸有情故。悲哀惻愴愍物為體。能斷害障為業(yè)。根本煩惱有六。一貪。謂于五取蘊(yùn)。愛樂覆藏。保著為體。損害自他。能趣惡道為業(yè)。二嗔。謂于有情。欲興損害為體。能障無嗔為業(yè)。三慢。謂以他劣己計我為勝。令心高舉為體。能障無慢為業(yè)。四無明。謂不正了真實為體。能障正了為業(yè)。五邪見。謂五見為體。一薩迦邪見。謂于五取蘊(yùn)計我我所。染污慧為體。能障無我。無顛倒解為業(yè)。二邊執(zhí)見。謂于五取蘊(yùn)。執(zhí)計斷常。染污慧為體。能障無常。無顛倒解為業(yè)。三邪見。謂謗因果。染污慧為體。唯分別起。能障正見為業(yè)。四見取。謂于前三見。及見所依蘊(yùn)。計最勝上。及與第一染污慧為體。唯分別起。能障苦。及不凈。無顛倒解為業(yè)。五戒禁取。謂于前諸見。及見所依蘊(yùn)。計為清凈解脫出離。染污慧為體。唯分別起。能障如前。無顛倒解為業(yè)。釋云。薩迦邪見者。此翻身見也。見取者。論又云。一切斗諍所依為業(yè)。此于諸見。及所依蘊(yùn)。執(zhí)為最勝。能得涅槃清凈法。是見取。由此各各互執(zhí)。為勝諸見等故。一切外道斗諍。因斯而起。戒禁取者。又云。無利勤苦所依為業(yè)。謂依諸見所受戒。說此戒為勝。及能得涅槃。由此戒故。一切外道。受持拔發(fā)等無利勤苦。六疑。謂于諸諦。猶豫不決為體。唯分別起。能障無疑為業(yè)。
問。此十煩惱。何識相應(yīng)。
答。第八藏識全無。第七末那有四。第六意識具十。前五識唯三。古釋云。五識但三。以無分別。故無慢等。慢等必由有隨念計度分別生故。又由慢于稱量門起。劣勝負(fù)故。疑。猶豫簡擇門起。見。推求門起故。五識無此等行相故。七識具我癡等四煩惱。猶具審決。故疑無容起。由愛著我。嗔不得生。無一心王中有二慧故。余見不生。隨煩惱有二十。釋論云。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分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一忿。謂于現(xiàn)在違緣。令心憤發(fā)為體。能障無嗔為業(yè)。二恨。謂于過去違緣。結(jié)怨不舍為體。能障無嗔為業(yè)。三覆。謂于過犯。若他諫誨。若不諫誨。秘所作惡為體。能障發(fā)露悔過為業(yè)。四惱。謂于過犯。若他諫誨。便發(fā)粗言。心暴不忍為體。能障善友為業(yè)。五嫉。謂于他所有功德名譽(yù)。心妒不悅為體。能障仁慈為業(yè)。六慳。謂積聚怪著為體。障無貪為業(yè)。七誑。謂惑亂于他,F(xiàn)不實事。心詭為體。能障愛敬為業(yè)。八諂。為欺彼故。詐現(xiàn)恭順。心曲為體。能障愛敬為業(yè)。九憍。謂恃世間興盛等。心恃高舉。無所忌憚為體。能障厭離為業(yè)。十害。謂逼惱有情。無悲無愍。無哀。無憐。無惻為體。能障不害為業(yè)。十一無慚。謂不恥過惡為體。能障慚為業(yè)。十二無愧。謂于世增上。不恥過惡為體。能障愧為業(yè)。十三惛沈。謂令心懵重為體。能障毗缽舍那為業(yè)。十四掉舉。謂依不正尋求心不寂靜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yè)。十五不信。謂于有體有德有能。心不凈信為體。障信為業(yè)。十六懈怠。謂心不勉勵為體。能障發(fā)起正勤為業(yè)。十七放逸。謂總貪嗔癡懈怠為體。障不放逸為業(yè)。十八失念。謂染污不記為體。障不妄念為業(yè)。十九散亂。謂于所修善心。不喜樂為依止故。馳散外緣為體。能障等持為業(yè)。二十不正知。謂于三業(yè)。不正了住染污慧為體。能障正知為業(yè)。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