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顧顯微居士書
令友某君,對于佛學(xué)種種情見。及復(fù)閣下書,雖數(shù)百言。只因因果,空有,事理,性相混亂。致于金剛,于凈土,悉皆不依佛祖誠言生信。妄自違理究理。欲為出格之大智慧人,不肯墮于愚夫愚婦之窠臼。而自謂為理障,實則是業(yè)障于心。如盲睹日,了不見其光相,尚謂見者為妄。豈不大可哀哉。此種知見,誠不易破。況光之所說,語涉支離,理難徹透。固當(dāng)愈滋疑議,有損無益矣。欲不奉命,恐或見責(zé)。且作塞責(zé)之計,而妄評之。祈勿致于某君。否則撕裂踐踏,或所不免。若以光之文論,則適當(dāng)其宜。若以其中所說,不是引經(jīng)之文,便是宗經(jīng)之義。而字又為世間至寶,被彼踐踏。不但彼自獲罪不淺,閣下與光,亦復(fù)獲罪不淺也。今代為復(fù)曰,諦觀來書,種種議論。一言以蔽之,曰以凡夫知見妄測佛智而已。且吾人從生至死,內(nèi)而身心,外而境界,何一能知其所以然。從自有知識以來,見前人之所為,而自亦為之。遂得身體成立,諸事順適,身心安樂。從生至死,受用自在。若如來諭,己不知佛之所以然,及凈土之所以然。雖佛祖誠言,亦不肯因之生信。推是以求,閣下終日吃飯,終日穿衣。其充饑御寒之所以然,為知也,否也。若道知,則知者為誰,請的的指出。若指不出,猶依前人成規(guī)穿衣吃飯,何于了生死第一妙法,必企其先知所以然而生信,斷不肯因佛祖之誠言而生信耶。又閣下有病,須服藥者。為先遍閱本草脈訣,知其藥性病原,方始按病立方,而后服藥耶。為即請良醫(yī)診脈,立即服藥耶。若立即服藥,則治病與學(xué)佛相悖矣?v令遍閱本草脈訣,知其藥性病原。亦與學(xué)佛相悖。何以故。本草脈訣,系前人之成言。汝未能親見,何可取信。若謂本草脈訣之言,不可不信。則佛祖善知識之言,何以皆不生信,必欲自見方信耶。如汝知見,刻實論之。當(dāng)先見某藥走某經(jīng),治某病,方肯開方服藥。斷不肯依本草脈訣所說,以開方服藥。何以故,以未見故。今充饑御寒治病之所以然未見,而即穿衣吃飯服藥。佛與凈土之所以然,己未親見,縱佛祖誠言,皆不生信者,此何故也。一則以性命相關(guān),雖不知不敢不如是行。一則以高明自詡,必徹見方肯修持其法。古今來幾多出格豪杰,由此知見,畢生不沾佛法實益。彼謂為愚夫愚婦者,初亦不知。而能依前人成規(guī),顓蒙念佛。因茲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遂得帶業(yè)往生,及斷惑往生者。將見悉證佛果,況徒知之而已乎。而此種自命出格者,因疑生謗,將從劫至劫,長墮惡道。被彼愚夫愚婦念佛往生者之所憐憫,欲垂救援亦不可得。何也,以宿世之不信惡業(yè)所障也。閣下之智,如干將莫邪,切玉如泥。以不善用其智,如以干將莫邪切泥,則泥無所成,徒損鋒芒?刹话г铡7鸱诵姆,非世間一切法所能喻。其喻者,不過令人會其義。何得死執(zhí)其事,而敵體論之。舉扇喻月,動樹訓(xùn)風(fēng)。必于扇上求光明,于樹上求披拂。是尚得名為智乎。夢境是假的,因果是真的。亦不妨以夢境喻因果,悉令敵體相符。何也,妄心是因,夢境是果。若無妄心,決無夢境。此決定不易之論也。善惡及修持之心之事是因,得善惡及修持之果報是果。閣下為信也,否也。妄心為夢因,則得夢境。念佛之心為佛因,則近之即得往生西方,遠之畢竟圓成佛道。是滋君之疑也,抑起君之信也。佛為究竟有無且置。閣下必欲致詰佛之有無,且問閣下自己畢竟是有是無。若謂是無,此一上絡(luò)索,是誰述說。若謂是有,請的的指出其述說者。語言,系喉舌與識心相即而有文字,亦識心手筆運動而現(xiàn)。二者皆不出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皆非閣下自己。離此五法指得出,許閣下問佛究竟有無為大智慧問。若指不出自己之有無,欲先知佛為有無,乃狂妄無謂之問,非切己窮理之問也。佛畢竟是有,因汝凡情未滌,決不能見。閣下自己亦是有,因汝五蘊未空,亦不能離色受想行識,的的指出也。金剛經(jīng)令發(fā)菩提心菩薩,發(fā)心度盡一切眾生,令其皆證無余涅槃,而不見有一眾生得滅度者。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布施為六度萬行之首,舉布施則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萬行,皆當(dāng)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修。此經(jīng)文略,唯舉布施以賅其余。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人眾生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如上所說,且道是有相耶,是無相耶。如此廣大光明之相,逼塞太虛,而謂之為無,是何異于生盲乎哉。其言無一眾生得度,不住相,無相,無所住者,欲人不滯凡情圣見之執(zhí)著相耳。其言度盡眾生,行布施,生心,修善法,欲人稱性修習(xí)自利利他之法,以期自他同得圓滿菩提而后已。不于此中著眼,妄執(zhí)無相為究竟。與噇酒糟漢同一知見,尚得謂有智慧人乎。信有何難起,疑有何難去。汝決定不肯起,決定不肯去。雖佛親與之說法,亦無如之何,況吾儕具縛凡夫乎。欲知佛之虛實,凈土文,西歸直指,所論之理,所載之事,何不于此起信斷疑。將謂此種言論事跡,皆系妄造謠言。不堪寓目乎。若作此見,則靈魂決定不墮余五道,唯在阿鼻地獄,盡未來際。長享隨心所現(xiàn)之鑊湯爐炭劍樹刀山,種種自在受用之樂境耳。其為樂也,莫能喻焉。必欲知佛虛實,雖凈土文西歸直指所說,皆非實,唯自己親見親證方為實。今有一事相問,汝須直心相酬,不得含糊躲托。北通州王鐵珊者,前清曾作廣西藩臺,其時廣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備道時,即設(shè)計剿滅其黨,所殺甚多。四年前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見在黑屋中。其屋甚大,又甚黑。其鬼無數(shù),皆來逼迫,遂即驚醒。久則復(fù)合眼,其境仍如是,復(fù)驚醒。三晝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奄一息。其妻因諭之曰,你如此只么樣好。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吧,念佛總會好。鐵珊一聞此言,遂拌命念。未久,即睡著,遂睡一大覺,了無境界可得,而病亦漸漸痊愈矣。因長齋念佛。鐵珊前年與陳錫周來山,親與光說耳。設(shè)閣下當(dāng)此境,為先知佛之虛實而后念耶,為一聞即念耶。若此時不暇究虛實而即念,則現(xiàn)在何得并前人與人示虛實之言論事跡,概指為妄。唯求于仲,援救此徜恍迷離之心境,而欲涕泣求之耶。富貴尚能如敝屣,何不以執(zhí)著亦作敝屣,凈盡棄之乎。汝將謂此知見為入道之門耶,不知乃墮阿鼻地獄之達道也。以夢喻佛者,妄心為因,夢境為果。喻念佛為因,往生見佛為果。何可以金剛六喻為證。夫世間語言文字,雖是一字一事,不妨尊卑并詮,美惡兼訓(xùn)。即如子之一字,稱夫子亦好單用,稱平人亦好單用,稱兒子亦好單用。須必以文定義,斷不能將稱夫子者,亦作兒子訓(xùn)也。佛國為夢境,須待閣下成佛以后說。此刻就說,則唯損無益矣。事理性相空有因果混而不分。但可學(xué)愚夫愚婦,顓蒙念佛,須致恭致敬,唯誠唯懇。久而久之,業(yè)消智朗,障盡福崇。此種疑心,徹底脫落。則佛之有無,己之有無,入佛之門徑,彼岸之確據(jù),何待問人。若不專心致志念佛,而于別人口里討分曉,亦與看金剛經(jīng),而不知實相。看凈土文,西歸直指,而不生信心。以業(yè)障于心,不能領(lǐng)會。如盲睹日,日固在天,睹固在眼,其不見光相,與未睹時無異也。倘復(fù)其明,則一睹即見光相矣。念佛一法,乃復(fù)明之最切要法。欲見實相之相,當(dāng)竭誠于此法,必有大快所懷之時矣。真我欲親見,非大徹大悟不可。欲證,非斷惑證真不可。欲圓證,非三惑凈盡,二死永亡不可。若論所在,則閣下之長劫輪回,及現(xiàn)今之違理致詰,皆承真我之力而為之。以背覺合塵,故不得真實受用。譬如演若之頭,衣里之珠,初未嘗失,妄生怖畏,妄受窮困耳。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乃生佛感應(yīng)道交。雖不離想心,亦不得謂獨是想心所現(xiàn),絕無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獄,臨終則地獄相現(xiàn)。心造佛國,臨終則佛國相現(xiàn)。謂相隨心現(xiàn)則可,謂唯心無境則不可。唯心無境,須是圓證唯心之大覺世尊說之,則無過。閣下若說,則墮斷滅知見,是破壞如來修證法門之邪說也?刹簧髦T。一一具說,太費筆墨。知一反三,當(dāng)無遺義矣。(正.卷二)
- 上一篇:與謝融脫居士書
- 下一篇:復(fù)葉福備居士書一
相關(guān)閱讀
- 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dǎo)孩子?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每天的功課都應(yīng)當(dāng)回向法界眾生
- 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yīng)該有往生計劃
-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quán)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每日功課都應(yīng)回向法界眾生
猜你喜歡
精彩推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相關(guān)名詞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