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五
開示四十五
五比丘得了道,就問世尊,我們得了道.要作人間的福田僧,我們應(yīng)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呢?世尊說:穿百衲衣。百就是一塊一塊的.衲就是用針衲.我們要吃飯哪?說你們要日中一食.我們住在哪里?說樹下一宿.這就是人天的榜樣,那己經(jīng)擺脫了這世間上一切名利財色.托缽乞食,日化七家,不管吃飽吃不飽就這七家,可能也吃的飽,這個樣子嘛,給后來人打下了安全的方向。你穿的是破衣服,你在樹下住,你日化七家,你說社會上這個樣子的人.誰來搞你?你不為名也不為利,世尊前面作了榜樣,世尊生在樹下,修道在樹下.轉(zhuǎn)*輪也在樹下,涅磐也在樹下,樹下就表示清凈,我們要學佛啊,你猛一卜有點放不下,象古今這些修行人,那都不是一生兩生啊,他累生累劫都在那兒栽培,為什么他出世為人跟別個不同呢?
這也是想起來我呀.我自己,我在家的時候我可不是說想出家成佛,不是的。我是聽人家說這個成神仙,成神仙那就是第一條,不能跟女的有來往,來往就成不了了,我在家的時候啊,我十來歲我就眼睛不看女的,怎么呢?我是那樣想的,我要看了女的我這個眼睛修不成啊,假若我這個手要是挨了女的,我這個手修不成,這也算是不管是想成佛啊,想成仙啊,他有這個因。我小時候,跟我們那個村莊的人不合攏,我到現(xiàn)在還有這么一個習氣,不愿意跟誰在一起,就這孤單一個人,因為他種了這個因了。我們那個村莊里,男的長到十八、二十歲的時候要結(jié)婚,我呀,沒有去看過,我不去看,我看那作什么?這天氣要是熱天,我一個人在哪里?或在樹下,或在路邊,我也不在房里邊,這個也屬于習氣。因為一個村莊的人嘛,娶媳婦,新娘子來了,大家都去看,我不去,我就是這個習氣,不愿意去。那是怎么回事?就是思想不愿意去看,或者是我呀,不是那個地方的人,或者是我自己也知道一點,我自己是深山里邊的修行人,我哪能長期住在這個地方呢?我過幾年我大一點我就要走,我不會在這家里,那看不慣嘛!這想起來嘛,家里這個事,小時候我現(xiàn)在想想,就是往昔劫種了這個因,我一個哥哥,他的老婆來了,老婆來了,我不說話是不說話,我也會看,對不對我還是知道.嫂子一來,我的哥哥呀,對我父母也不好了,我小的時候,有什么事情我哥哥都是很忍讓我,對我也不好了,那就是女的沒來,對于父母也好,對于兄弟也好,他這老婆一來,他就另外不一樣了,變了。這也是他們要推我呀,趕快走!那就是我決不干這個!一個村莊里這些小孩長到十八九歲,都想娶老婆,我說了,我可沒這個心,你看我才十來歲,等我大一點能走了我就走!我不在家。那是什么思想呢?怎么那個樣子?什么思想我也不知道,我就是那個樣。叫我跟村莊的哪個人來往也不來往,誰也不來往。我穿的衣服啊,母親給我做,別個做我都不穿它,我自己也弄不清這是怎么回事。這七八個村莊都知道,后來我大點了,到十多歲了,我并不知道這去當和尚,不知道,我也沒見過和尚,反正我是要到那個深山里邊去修行,深山嘛,就是修行的地方,叫我在家我不干!看這個樣子這個人哪,村莊人也莫名其妙,這也算是個因哪,你沒有這個因他也不會這個樣子,這很堅決,我誰也不聽,我就是這個樣,反正我大一點我就要走,我不會在家,我到深山里邊去,我跟村莊人沒有來往,于我沒有關(guān)系,那就是前生種了這個因,一出世為人,就跟別的想法不同.他的想法是他那個樣子,種了這個因他就要結(jié)這個果。他們說什么,若知前牛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生果,今生作者是.這佛教就是講的因果,不管你說的怎么實際.就是佛教講的實在。我們要曉得我們前生干什么的?今生受者是,你的思想作為就是你前生做的事,今生受。將來怎么辦呢?今生做者是。這修行沒別的,就是因果呀.有世間因果,有出世因果,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說的這個因果,因果不昧,三世諸佛成佛都是因果成熟了。
出世法跟世間法是怎么回事呢?沒別的,就是我們所做的社會上這一切,有染有愛,有嗔恨,有貪心,你所作這一切呀,都是世間法。你比方我們這個和尚,持戒坐禪,沒有染沒有愛,要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受戒要持戒,這就是出世法。這一切的行動,思想上沒有染、沒有愛,所作皆辦,具諸佛法,那為什么我們出家人要離開家呢?因為那是世間法,你不割愛辭親,你脫不了,他纏住你了,剃發(fā)染衣,出家受戒,這就是出世法,可是你要還是有染有愛,你雖然穿上了和尚衣服也不行,怎么?你還有染心愛心,雖然說這一切佛法是出世法,你有染有愛那就不是出世法了,應(yīng)當知道這個道理,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目的,就是不染一塵,不生一念,這就是出世法!
大家有好多的菩薩在那里看經(jīng),這經(jīng)好多啊,有時間看看也行,三藏十二部所指,就是明心見性,這是我們的目的,不要弄錯!那你在這個世間上很難搞啊,不對了就被他們轉(zhuǎn)了,這男男女女的,長長短短的這社會上啰里啰嗦的事把你包圍了,要有一個很好的區(qū)別對待。反正現(xiàn)在我們也有飯吃,也不求誰,求他干什么?我們時時刻刻,知道我們是個佛教徒,我們是佛的弟子啊!佛生在皇宮他都不染,我們也學嘛,也不染嘛,不就可以了嗎?
古代的時候,劃地為牢,這現(xiàn)在你用大鐵門你也堵不住,唐朝那時候建的制度,放到今天要加一些,不加一些制不住了。你看那高旻寺的規(guī)約他加了好多,金山還少一點,高旻寺那個老和尚人家很有智慧呀,是善知識,高旻寺打禪七,和尚、班首講開示在里邊轉(zhuǎn),本來是在外邊轉(zhuǎn),他怎么改了呢?因為來果老和尚他有他的考慮,班首師父在外圈子走著講開示,他這里邊有些人靠著這個佛龕子睡覺,來果老和尚他就改了:禪堂里嘛,是時時刻刻用功的,我看到的時候是在里邊,究竟現(xiàn)在還是不是,改沒改還不知道。
那就是從林一定得有很好的教規(guī),你光教規(guī)還不行,還要有人執(zhí)行。常住里請出來的綱領(lǐng)班首,這綱領(lǐng)是專門管理教規(guī),沒有這幾個人很好的管理的話,你光弄那個教規(guī)也不行,光靠綱領(lǐng)管理, 也管理不好, 還要班首擁護,班首的護持,班首要肯護綱領(lǐng),綱領(lǐng)很尊重班首,這班首師父他處處都是護持綱領(lǐng),從林里最主要的綱領(lǐng),就是禪堂里維好,大殿里、齋堂里,出入往返是僧值,假若維那、僧值要是執(zhí)行教規(guī),你這班首你可得擁護他,那千萬可不能說我們是子孫法派.那個不好。那你就把你班首的原則,任務(wù),你把它丟了,那就自己要負囚果責任,那就避兔不了這個長長短短的,這個末法的人沒有很好的教規(guī)管理,不要說了生死,想用點功都不容易,一定得有正確的教規(guī),正確的綱領(lǐng)班首,才能把這個教規(guī)弄起來,大眾要跟著這個教規(guī)來執(zhí)行,上殿過堂坐香,出入往返,一切時一切處,時間久了,自己的修行,自己對佛教的認識就走上了正規(guī)。這一隨便,就不行啊,有的事情也要兩邊說,跟大眾也要說,跟綱領(lǐng)也要說,護持常住的一切教規(guī),往前推進,沒有這個不行,班首師父定要護持綱領(lǐng),班首師父他就是跟方丈分座說法,和尚不在,那就是班首師父要負責,因為他是法位上的人哪,一定要精進勇猛的把常住的教規(guī)護持好!
不要從佛前走,佛前走那叫穿堂,那也算犯了規(guī)矩。為什么禪堂里有那么多規(guī)矩呢?這規(guī)矩外表是制身,實際是治心,你心一動啊,就有了一個隔閡。這禪堂里注重的就是起心動念,即乖法體,有心即錯,動念即乖,禪堂里就是這個樣。那個意思就是你把你的,你自己的觀點,你自己的想法,統(tǒng)統(tǒng)不要了,一點也不要留,干干凈凈的,你所用的那個功存在,要真是得到實際,你用的那個功也就轉(zhuǎn)成般若大智了,你自己的本體自性發(fā)明了,看話頭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見性,話頭看的純潔了,走路也是話頭,吃飯也是話頭,行住坐臥二六時中,都有話頭在,把這妄想、昏沉、執(zhí)著轉(zhuǎn)成一個話頭。你要念阿彌陀佛,完全是一個阿彌陀佛,你要持咒子,什么妄想也沒有了,就是你那一個咒子,這是修道的開端,不這樣不行,不然你老是那個昏沉妄想,那都成它了,你的正念就站不住了。那什么是開悟?什么是見性?你功夫要用的單單的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你那個妄想煩惱要休息,這般若智以現(xiàn)前,菩提心而不退,這都靠你這一念不生啊!你功夫不到這個一念不生、一塵不染的話,你這般若智他不會現(xiàn)前,那你只顧打妄想嘛!這也沒別的,就是你這個妄想、昏沉太熟了,你這功夫啊,還沒用熟,正用功他怎么打起妄想來了?就是沒用熟啊,要知道,用功要生處轉(zhuǎn)熟,你看這個話頭、念這個佛號太生了,要把他弄熟,因為你這多少年,從父母生下來就會打妄想,弄慣了,你才出家?guī)滋炷?妄想昏沉太熟了,要專注一境,這樣來做,把這個專注一境的功夫要做的很熟,睡覺它也在,坐香走路它都在,什么昏沉、什么妄想,都甩不掉它。什么是妄想啊?哪有妄想啊?就是你那個弄的太熟了,你把功夫用熟,妄想煩惱昏沉都變成了你這一句正念,自然就不在了,這就是用功。用個三年五載,自己可以得一個實際,那不是說你想怎么就怎么呀,不行,你把你所用那個功夫熟中極熟,你那妄想生中極生,一天兩天不打一個妄想,那就對了。
古人提出來,父母未生以前本來的面目,那就是偽山祖師說香嚴禪師,香嚴他聰明啊,他在百丈老人那里他最聰明了,問他一句他能答復十句,問十句,他能答復一百句。后來百丈老人圓寂了,他依靠的人不在了,他就是文化好,也很會說,按這個禪宗來說,會說,文化好還不行。他就到偽山,他有好多文章,偽山當時他們同在百丈,他喊偽山師兄,偽山知道他,就說師弟呀,你在先師那里問一答十,問十答百,你到這兒來了,我不問你多,我只問你一句: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本來的面目?要答復啊,他答復了好多,偽山說,你答復這都不是,都不是我所問的意思,就不承認。他好丟臉,他想著我這好多年學習,這一句都答復不出來,我還學啥呢!把他的文章詩句用火燒了,他那意思呀,從今以后不學佛法了,學了這么多年沒用,被師兄一句話問的都作廢了。后來就走了,往北方去,經(jīng)過湖北,到了河南香嚴寺,那時慧忠國師己經(jīng)圓寂了.他就在香嚴寺里種菜,因為他有底子啊,他用過多少年功啊,種了幾年菜,挖地.地里有石頭、瓦塊,它礙事,就丟到外邊,有一天哪,他揀了一個瓦片,往外一丟,碰在那個竹子上響了一下,他心里就明白了,他說什么: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忘就是忘我啊,我執(zhí)法執(zhí)都沒了,見了性了。他一見了性啊,他一切都通達了,那就是偽山再問他什么他都會答復,這一說出了一個人,那了不得啊!后來傳傳,傳到溈山那兒了,溈山下面有個仰山,溈山就說:師弟他己經(jīng)過來了!仰山有點疑惑,為了弄個明白,不遠千里,從湖南走到河南香嚴寺,古代哪有汽車呀?他還在那兒種菜,一到菜園里,都是熟人嘛,就說,我聽先師說你己經(jīng)過來了,如來禪你是明白,祖師禪你夢還沒夢到呢!香嚴就說:師兄,你聽我再說,去年窮,還錐腳之地,今年窮,我連錐腳之地也沒了。這仰山就恭喜啊:佛門又出了一個棟梁!承認了,不但是如來禪,祖師禪也徹底了。象六祖說的,祖師禪就是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定解脫就是如來禪,那我們懂得了嗎?我們現(xiàn)在還不懂,不懂那不能算了。
我們用功,禪堂里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看念佛是誰,一個是參念佛是誰,這個是云居山大慧宗果禪師提出來的,他就在那里作方丈,他是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開了悟、見了理,他提出來念佛是誰。虛老和尚多少年都是叫看念佛是誰,看話頭也就是觀心,觀心無念。你觀這個念佛是誰,靜觀來處,不要用勁,那不是用勁的事,你去勞動要用勁,這看話頭你不要用盡哪!我們不是氣功,越輕越好,越細越好,只要你那個話頭使它在,這些修道的方式方法都是攝受初發(fā)心的,有些禪宗的善知識,念佛是誰?究竟是誰?到底是誰?拼命的參,用力用勁,這只是剛開始一個初發(fā)心,你不這樣弄一下的話他這妄想太多了?丛掝^要細,細中之細最難明,直到尋到無尋處,始知凡心是佛心。這個心要細,只觀看妄想的來處,落在何處,你不管妄想再多再大,你追究一下這個妄想的來處,確實你找不到地方啊,這個樣子對付剛用功是有好處,你要不用這個,那就只顧打妄想了,你想念阿彌陀佛也不行,用力用勁弄不好他會出毛病,實在來說不要用力用勁,它不是用勁的東西嘛,做事要用力,這個話頭你要用力用在哪里去呢?你只要細心的看著它,使它在,開始也叫想,你想著它,如母憶子,就象媽媽丟了小孩子,又象小孩要找媽媽,時時刻刻,憶念不忘,跟念佛一樣,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看話頭也是憶茲念茲,念念在茲,這個憶就是個疑,只憶不念,就是疑情,只有這個憶的念頭在,不要起心動念去想,只照顧這個意思,只照顧這個疑情,總來說不要忘了,走路也不要忘,吃飯也不要忘,做事也不要忘,這時間久了,會有一個水落石出,用就這樣用。
這用功是一個很難的事情,為什么難?一個是沒用熟,功夫太生了,弄不好就到它那邊去了,打一陣子妄想還不知道呢,想起來才曉得,開始用功就這個樣,把你的功夫想起來,不要忘了,時時刻刻想著它,忘了趕快想起來。世上無難事啊,就是我們這個修行要難哪,有的弄了幾年還搞不到一個水落石出,怎么?就是我們妄想太熟了,煩惱太多了,一動就被它轉(zhuǎn)了。古人用功都是三十年五十載,趙州三十年不雜用心,這一天吃一粥一飯還動念頭,你看這用功難不難?人家趙州老人是開了悟之后啊,我們這不管他開悟不開悟,生死了不了,你總要踏踏實實的把所用的功夫時時刻刻的弄穩(wěn)當,外面的音聲色相你不要被這個轉(zhuǎn),你雖然是沒有離開這些色相,你不要去染它,出家人最要緊的要去愛,你要有這個愛,這功夫可是不容易用上,愛了嘛,變了,它不是那個東西了。
我們這個地方還好一點,現(xiàn)在有好多地方你不要說這個了,人家不是弄這個的,你到這里來了嘛,就要發(fā)道心,自己過去的長長短短,不管了,不要繼續(xù)了,要自己決定行門,行住坐臥都把你那個功夫用上,這要很細心,很注意。
佛教里這一切規(guī)矩就在禪堂里邊,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在這里,這個禪堂也小,住禪堂的人在外寮睡。按說禪堂大了,維那師父有個寮房,他不在寮房睡覺,他在那個香桌,靠他坐的那個位子,他在那里睡覺,禪堂里四個班首,堂主師父在西單后邊那里睡覺,也不回寮房,作什么呢?禪堂里廣單有人說話,他要管呀,不能說話,夜晚也要管,夜晚維那師父要查單,以前當值的有手罩,維那師父手提香板,那個手拿著手罩,你鞋子沒擺好,他香板一拔,他有簾子,他把那個慢子一拔,看你睡覺有沒睡好,睡覺吉祥而臥,這是學佛的,不能趴那兒睡覺,趴那里是畜生,仰著睡是修羅,這一舉一動都要上正規(guī),堂堂的比丘,人天的師范,不是個小事啊,不是隨隨便便的。禪堂里樣樣都是生的,跑香不會跑,坐香也不會坐,盤腿子不會盤,放腿子不會放,擺鞋子不會擺,你看禪堂里你這一動,都錯了。你穿個鞋子,穿個襪子也有規(guī)矩,為什么有這么多規(guī)矩呢?就是制伏妄想煩惱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都是佛法,你這個煩惱,無明都是違反修行的,應(yīng)該用這些微細的規(guī)矩來治。
比丘啊,可不是個簡單的稱呼,這修行人,要久住叢林,親近有道德的,這里邊住的人多,他里邊就有修行人,什么是參學啊?看見哪個師父的修行好,就跟這個師父學,這就是參學呀,看那個人一舉一動都有規(guī)矩就向他學,這就是參學,不是亂的,想怎么就怎么,思想上正規(guī),你的煩惱、習氣毛病,歸宗一個正念,這樣才身心清凈,為什么這煩煩惱腦的,東走西走啊?功夫沒上正規(guī),煩惱、無名火,看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光看人家不對,自己的貪嗔癡一點也不防御,這當什么參學呀?人家虛老和尚走遍天下,他走了一千多個縣,差不多的縣他都走過,他說:走遍天下尋知己,未識這個是知音,挑雪填井無休息,龜毛著處興叢林,耗費施主錢和米,空勞一生遭苦辛。他說的都是比喻,善知識絕沒有妄言哪,說的都是實在,踏踏實實,真實不虛.那么后來的人不能忘了善知識教導,一切時、一切處,就是吃頓飯,做點事也要踏踏實實的,就是一個實在,不要弄的虛虛假假,長長短短,說是說非,一出了禪堂門口哇哇講話,那就沒有功夫了,有功夫哪會這樣?白天是妄想,夜晚是夢想,這不都成了這些玩意了?確實的功夫沒有用,自己要深生慚愧!要認真!催板。
- 上一篇: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四
- 下一篇: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六
- 功夫要做的純熟,妄想煩惱就會輾轉(zhuǎn)消失
- 什么是念佛功夫呢?
- 什么是出世法?不貪不染
- 如何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修行人呢?
- 努力今生須了脫,不教累世受余殃
- 體光老和尚:這些在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其實都是高僧
- 僧人受信施,不了生死就無法生西方
- 四處參學的你是為生死還是物質(zhì)?
- 出家不事修行 會變牛變馬償還供養(yǎng)
- 不開悟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guān)
- 古代佛教徒和現(xiàn)代佛教徒的區(qū)別在哪?
- 病后方知身是苦,壯時多為他人忙
- 修行要“每天大街跑,心中念佛忙”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七
- 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九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一
- 體光老和尚的法脈傳承
-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 前言
- 體光老和尚簡介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