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佛 第二章 三惡道
第二章 三惡道
盲目的自大、傲慢和優(yōu)越感,往往使人忘記了三惡道的存在,更不會想到,所謂人與地獄、餓鬼、畜生的差別僅在一念之間。
倘若沒有對三惡道恐怖的深刻認識和思考,就生不起對暇滿人身的珍惜,生不起對生死輪回的出離,也生不起度盡眾生的悲心切愿。
1. 地獄的種類
什么是地獄?地獄是意譯,古印度梵文把地獄叫做那落迦,那落迦翻譯成中文叫做苦具,意思就是眾苦具備的地方。但是中國話里面沒有一個相應(yīng)的名詞,所以就按照中國人認為地下面有牢獄而且很痛苦的這種理解,把它翻譯成了地獄。
地獄不一定在地下面,因為地獄是精神所化生,精神受種種酷刑的逼迫,在哪里受苦掙扎,哪里就是地獄。
地獄因為它的苦,可以分為八種。
第一種叫等活地獄。感受到這種地獄的眾生會受種種折磨,被活活地用刀砍用槍刺,用磨來磨,用搗來搗…… 直到死去。死了之后,涼風一吹又活過來,刀又來砍,槍又來刺…… 又被折磨到死。如此反反復復,死也死不掉,活也活不了,不斷地受苦,不斷地苦死苦死,不斷地死活死活,這就叫等活地獄。在地獄里所感受到的刀、槍、磨、搗等等的折磨,全部是心所現(xiàn)的境界。
有人說,心所現(xiàn)的境界,怎么會折磨得罪人死去活來?事實上,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比如我們晚上睡覺,突然夢見有鬼來抓或者老虎來吃,我們非?植赖嘏馨∨。實在受不了了,在驚恐之中醒來,原來什么都沒有,可是在夢中真的是苦不堪言快嚇死了,醒來的時候心臟還在怦怦亂跳,半天緩不過神來。
所以,夢是心所現(xiàn)的境界,不是物質(zhì)上的存在,雖然眼前沒有老虎,可是夢里的老虎嚇得人要死。
第二叫黑繩地獄。造了嚴重的罪業(yè),死的時候就下這種黑繩地獄,就被地獄里面的鋸來鋸。
獄卒把罪人當塊木頭用黑繩來彈一下,犯了多少罪就彈多少,彈好了開始拉鋸或者用刀來砍。所以,黑繩地獄就是根據(jù)罪人的罪業(yè),量出該受的苦,反復地一直折磨直到受夠。
第三叫眾合地獄。眾合地獄就是受苦的時候不是一種方式,而是多種方式同時來,眾多苦難一起上,刀刺、繩鋸、斧砍、亂箭穿心、亂刀相向…… 而且眾合地獄里的眾生嗔恨心很重,自己被殺的同時還用刀槍去刺殺別人,互相折磨,互相殘殺。
第四個叫號叫地獄。就是被折磨的時候,聲音喊叫得很凄厲很悲慘,不忍卒聽,比前面的地獄還慘,只聽見號叫的聲音。
第五叫大號叫地獄。大號叫地獄比號叫地獄還苦,因為它哭得更厲害了,叫得更大聲了,實在熬不住了,只是大號大叫。
第六叫炎熱地獄。走到哪都是火,火隨著身子轉(zhuǎn),而且內(nèi)有火外有火,內(nèi)外相攻,逃都逃不掉。為什么這樣?因為這是業(yè)火,造的惡業(yè)所現(xiàn)的火,它是心所現(xiàn),所以四周上下全部是火,逃不出去,這比大號叫地獄更痛苦。
第七叫極熱地獄。極熱地獄比炎熱地獄更厲害,跑到哪火燒到哪,而且自身出火,別人身上也出火,互相燒。這些火都是大猛火,而且這種熱的程度都是熱中之熱,熱到極點,所以叫極熱地獄。
第八叫無間地獄。就是《地藏經(jīng)》里所描述的無間地獄,也叫阿鼻地獄。阿鼻翻譯成中國話就是無間,阿鼻地獄就是無間地獄,在這里是連續(xù)不斷地受苦,一分鐘都不會間斷,當罪人所感召到的鐵房子燒壞后,立馬就轉(zhuǎn)生到他方的鐵房子里。而且不僅自己躺在劍床刀山上,還會看見很多自己的身體躺在那里一起受苦,再多的人進去也是受同樣的苦,不會說有多少人就滿了。
無間地獄是沒有間斷的,也不會滿的,時間上沒有停留,空間上沒有間隔,跑到哪就受苦到哪,空間和時間沒有剎那停留,所以叫無間地獄。
什么人要下無間地獄?殺父、殺母的人,殺阿羅漢的人,出佛身血的人,破轉(zhuǎn)*輪僧、和合僧的人,這些人要下無間地獄。無間地獄太痛苦太恐怖,所以當我們明白地獄的時候,一定要學佛,為了免遭地獄之苦,不得不學佛。
2. 為什么不能殺生
有的人沒有學佛之前可能很愛吃肉,什么豬肉、羊肉、牛肉都愛吃,想想豬被殺死的時候,刀刺進去,血噴出來,它苦不苦?假如你是豬,不要說刀刺了,看見你都嚇死了,輕輕地割一下就哭爹喊娘了,這一刀下去還了得?可是豬被活活刺死不說,它的肉體還要被大剁八塊,千百萬塊的豬肉一寸一寸地割下來,然后下油鍋下火海,千刀萬剮,粉身碎骨。
這時候它的精神是什么境界?它的精神就是活活地面對著死亡,它的心在感受著那些刀山劍樹火海,被種種酷刑所殘害,那不就是地獄的種種現(xiàn)相嗎?
豬是因為前生的業(yè)力所感,今生才被折磨到死,死后它的心也同時下了地獄,感受著這種千刀萬剮、粉身碎骨的痛苦。那假如我們是豬,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有人說豬是活該給人吃的,因為人是萬物之靈,吃豬是應(yīng)該的,豬不就是塊肉嗎?那是站在人的角度來看。如果站在老虎的角度,它說人不就是塊肉嗎,所以我要吃人。在老虎面前人也是塊肉,人活活被老虎吃,跟我們活活吃豬肉有什么兩樣?
現(xiàn)在有些人很殘忍,活活地吃小豬,或者活活地吃猴腦。假如你是猴子會怎么樣?難道猴不痛苦嗎?它不痛苦為什么還大喊大叫?豬假如不痛苦,為什么叫聲那么凄厲?人又不痛苦嗎?
人要是不痛苦,為什么臨死前流眼淚?
生命為什么有痛苦?因為有心,用心去感受到痛苦,假如豬只是一塊肉,它沒有心的話,那任人切過來切過去,它就沒有感覺。就像人的尸體,人死后尸體被燒掉,尸體沒感覺,有感覺就不叫尸體了,所以豬被殺它很痛苦。
為什么不讓殺生?我們有心,豬也有心,將心比心,假如把我換作你,把你換作我,你愿意被這樣對待嗎?而且那頭豬有可能是你的母親,也有可能是你的父親。因為人死后心去投胎,如果投入了豬胎,那么出來不就是頭豬嗎?假如我們的父母生前造了豬的業(yè),死后投胎為豬,我們剛好買來把它吃了,那就是吃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怎么忍心?
3. 皈依佛不下地獄
為什么會下地獄?因為貪嗔癡造殺盜淫妄種種強大的罪業(yè),臨終的時候業(yè)力現(xiàn)前,剎那之間就投生地獄。不是身體去,身體還沒燒,心已經(jīng)到地獄了,下地獄它是沒有中陰身的,造了極重的罪業(yè),死后直接就去了。為了不下地獄,我們要學佛,皈依佛不用下地獄。
為什么有的人皈依佛還下地獄?因為他不知道什么叫皈依佛。“皈依”這兩個字要弄清楚,弄不清楚就沒有皈依。
皈是什么?一個白一個反,就是反黑歸白。
白就是善業(yè),黑就是惡業(yè),以黑比喻惡業(yè),以白比喻善業(yè),所以叫善凈白業(yè)或善白凈業(yè)。因為皈依佛,我們覺悟到惡業(yè)的恐怖,惡業(yè)的因會感召到惡業(yè)的果,所以要放下惡業(yè)而修白凈之業(yè),皈依佛因此不用下地獄。
依就是依靠,依靠誰?依靠佛。為什么要依靠佛?因為佛陀覺悟了,佛陀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生死的真相,他告訴我們怎么樣不用下地獄。不想下地獄,就不要造下地獄的因。
依靠佛陀的覺悟,我們能夠明白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哪一個應(yīng)該選擇,哪一個應(yīng)該放棄。經(jīng)上說,知道選擇的人生,就是智慧的人生,不懂得選擇的人生,就是糊涂的人生。
有人說佛教不是說一律平等嗎?沒有是也沒有非,沒有白也沒有黑?佛陀從來就沒有這樣說過。佛陀所說的無是無非、無黑無白,不是你理解的是非與黑白。佛陀是說,是的自性無實體,非的自性也無實體,是與非都沒有實體,當下都是空性,所以要用無所住的心、無所得的心,用無相的心來面對是非,同時超越是非。佛陀并不是說造了惡沒有惡報,造了善沒有善報,不是這樣的,佛陀的千經(jīng)萬論都指出因果不虛。
所以,超越是非要在選擇是以后再去超越,不做是光做非,不做白光做黑,然后講什么都空,意思就是我干了壞事沒有后果,所以我就干。把佛法誤解成可以隨便干壞事,佛陀是指使人干壞事的嗎?干壞事的人是覺悟的人嗎?
我們把佛法誤解成為我們需要的佛法,那不是佛法。佛法就是佛法,要用佛法來理解佛法,而不能用我想要的佛法來說佛法。不想干好事,干了壞事,然后就說什么都沒有,什么都是空,那是斷滅空,叫頑空,這恰恰是佛陀所要破掉的邪見。
斷滅空屬于五種不正見里面的邊見,邊見就是常見、斷見,斷滅空屬于斷見。邊見加上我見、邪見(我見就是執(zhí)著有我的實體,邪見就是撥無因果),還有見取見、戒禁取見,叫五種不正見。所以佛法理解錯誤了就不是佛法,那恰恰是佛陀所要破掉的錯誤思想。
4. 皈依法不墮餓鬼
皈依佛不下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要把皈依的意思搞清楚。那皈依法自然就不墮餓鬼,皈依僧自然就不墮畜生,為什么這么說?
餓鬼也是精神所現(xiàn),它是化生。餓鬼就是貪而不得,大腹便便,喉嚨如針,嘴上冒火,吃不到什么東西。目犍連證悟阿羅漢發(fā)了神通,他看見母親在餓鬼道中很痛苦,就化了一缽齋,用神通來到母親面前把飯遞給母親。他母親一手接過來,另一只手覆住唯恐別人吃了,哪知道她抓起飯來剛送到嘴邊,口中立刻冒火,一下子把飯都燒成了灰,她根本就吃不到。
目犍連看見這個情景,悲傷得大聲哭嚎,來到佛前痛哭流涕,請求佛救他母親。因為母親生前不信因果,慳貪吝嗇好占小便宜,還誹謗三寶,造了強大的惡業(yè),所以死后才變成餓鬼。但是餓鬼不管怎么惡怎么丑陋,她畢竟是母親,所以目犍連向佛陀哀求救母親的方法。
佛陀告訴目犍連,你應(yīng)當在七月十五也就是安居(注:安居也叫夏安居、雨安居、九旬禁足、一夏九旬、坐夏、坐臘。因為印度夏季的雨期長達三個月之久,因此在這三個月內(nèi)出家人聚居一處致力修行。因為怕雨季出門踩殺過多的蟲類或草樹的新芽,也因為夏季世俗間女眾衣著比較簡便,托缽多有不便。故此佛陀制定三個月安居的戒律,可以避免世間譏嫌,也有利于出家人精進修行。經(jīng)過三個月雨季以后,很多的出家人戒律清凈,或得定、開慧、開悟、證果,都功德很大,十方圣凡僧都增長福德、功德)結(jié)束的那天供養(yǎng)十方僧眾,依仗十方僧廣大無邊的力量,以供養(yǎng)布施之力,就能脫掉餓鬼慳貪的業(yè)力,這樣就能救母親。
目犍連就在這一天,僧眾結(jié)夏完了自咨(注:自咨就是僧團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個人檢討自己的錯誤,僧團也會派有德的比丘來說出哪個人三個月期間的過失,建議改過)的時候供養(yǎng)十方僧眾,他母親就從餓鬼道中解脫了。后世為了效仿目犍連救母的行為,就在這一天舉行供僧活動,叫盂蘭盆供。
盂蘭盆不只是一個盆盛著很多的飲食,盂蘭盆是印度話的音譯,翻譯成中國話叫解倒懸。
比如我們平時都是頭朝上、腳朝下的,如果把我們吊起來頭朝下、腳朝上,這樣倒懸就很苦,讓人受不了。把你解下來,讓你恢復正常不苦了,這叫解倒懸。解倒懸是比喻解除餓鬼的苦,因為倒懸是苦,倒懸解掉了,就是從餓鬼中解脫了。
盂蘭盆法會就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因為這時候眾僧結(jié)夏安居完畢,舉行自咨,然后再供僧,就能救出餓鬼道中的父母,乃至于給七世父母培福,現(xiàn)世的、過去世的父母都會受益。
餓鬼很苦,我們皈依法就不會下餓鬼道。
因為我們知道慳貪吝嗇、不信因果和自我主義,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地欺蒙拐騙傷害他人,這些都是餓鬼習氣,以這種習性去造惡業(yè),死后就會下餓鬼道。而我們皈依法,依靠法的覺悟和教導,懂得了因果,不再造作惡業(yè),同時多行布施,當然就不用下餓鬼道了。
5. 皈依僧不墮畜生
畜生非常痛苦,因為很多畜生是從地獄或者餓鬼中轉(zhuǎn)來的,地獄或者餓鬼的業(yè)報完了,可是還有余報沒有受盡,所以轉(zhuǎn)來當畜生。
畜生就是愚癡沒有智慧,畜生也叫旁生。
為什么叫旁生?因為它不是像人一樣站著生活,而是爬的,或者跳的、飛的、游的,旁生是相對于人的這個角度來命名的。
畜生盡管有種種不同,但它們都是因為不信因果,糊里糊涂干壞事,干了壞事還不知道后果,那就是愚癡。以愚癡的心去干壞事,將來就投生畜生,所以干狗一樣業(yè)力的將來就當狗,干豬一樣業(yè)力的將來當豬。
有些人是從畜生道轉(zhuǎn)來的,所以帶有畜生的習氣。比如有的人像猴子一樣坐不住,有的人像豬一樣笨笨的,有的人像老鷹一樣時時充滿進攻性,有的人像蛇一樣嫉妒、陰暗、好使詭計,有的人像羊一樣溫馴,有的人像兔子一樣有潔癖。
仔細觀察人生百態(tài),很多是從畜生來的,跟一些動物有相應(yīng)的習氣。
為什么皈依僧不用去下畜生道?因為皈依僧就是學解脫,這里的僧指的是圣賢僧,皈依僧不是指皈依凡夫僧,是皈依圣賢僧。圣賢僧為什么稱為圣賢?因為他證悟了真理,他見道了,從相上再也騙不了他,只能他度你,他不可能被你“度”。
圣賢僧有智慧,皈依僧,依照圣賢僧的指導,學圣賢僧的智慧,放下愚癡,學般若學觀照,時時注意起心動念,不要糊里糊涂,以明白覺悟的心來做諸善法,當然畜生道無份。
三惡道有種種的苦,畜生道似乎有相對的樂,但最終是苦。比如豬好象一輩子不少吃少喝,可臨死很痛苦。狗也很苦,過街之狗到處被人打,討不到吃的它就餓肚子,風餐露宿。寵物狗被人養(yǎng)著,用繩子拴著,帶著枷鎖關(guān)在籠里沒有自由,只能搖尾乞憐,主人高興了抱起來洗洗澡,不高興了一腳踢過去拿它出氣。它時時得看主人臉色,討主人歡心,哪天不懂事了,那就要倒霉了。如果寵著寵著不寵了、失寵了,扔到大街上就變成了流浪狗。
即使狗活到了天年,死后還是會隨著愚癡業(yè)去,因為它不懂得做諸善法。當畜生不好,那餓鬼、地獄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了知三惡道的苦,就不能不學佛,一定要學佛。
- 上一篇:為什么學佛 第一章 心
- 下一篇:為什么學佛 第三章 人生
- 求佛求的是什么?怎樣求佛才能有求必應(yīng)?
- 安心做好本職工作,是入廛垂手嗎?
- 如何緩解內(nèi)心的孤獨感?
- 既然一切由心生,為什么求佛菩薩就能得到加持?
- 為什么要拜佛像與念佛?佛像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 即空即有是什么意思?和即心即佛一樣嗎?
- 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如何做到即心即佛?
- 為什么佛陀講法需要有人來請?
- 可以給沒皈依佛門的人臨終助念嗎?能成功嗎?
- 怎么用一念心性面對外在的因緣?
- “人和宇宙本為一體”是一種觀念嗎?
- 苦是怎么來的?我們?yōu)槭裁磿芸啵?/a>
- 如何克制自己玩手機、看電視的習氣?
- 天臺宗和華嚴宗有何不同?華嚴宗與天臺宗的判教
- 普賢菩薩為什么最后導歸極樂?
- 愛欲比較重怎么辦?如何對治?
- 放生、病人、貧困家庭,應(yīng)該先捐哪個?
- 四念處的觀心無常,是怎么個觀法?
- 怎么樣速斷輪回的因?
- 如何得到加持?讓加持來得快?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