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xù)——敬造如法的佛陀形象

  延續(xù)——敬造如法佛陀形象

  對于佛像鑒賞,在《大乘造像功德經》等介紹佛陀形象功德的經典中這樣談道:面對佛陀的形象,不應有分別好壞的心態(tài)。否則,便違背了我們皈依佛陀的基本心理。因此,去評判佛像的好壞并不是一位佛弟子應有的正念。此處客觀地探討佛教的造像問題,只是從認識水平上進行提高,絕非對佛像進行挑剔。這是前提。

  討論分為十二個主題:

  一、最早的佛像。最早的佛像由牛頭旃檀木雕刻而成,是佛世時優(yōu)填王由于思念佛陀而制成,并得到了佛的直接授記。

  二、《造像量度經》。其中記載了舍利弗尊者顯示工藝師身份[1]向佛陀請教造像法度的過程。

  三、過失與功德。這點必須首先說明,必須以一種良好積極的維護佛法的心態(tài),來了解過失與功德,才不至于對三寶產生冒犯。

  四、迥然不同的比例關系。佛教造像應遵循法度,無論漢傳、藏傳,還是南傳的佛像(包括現(xiàn)在常被認為比較如法的尼泊爾佛像),如法的基礎全都是法度。符合法度的佛像讓人心生歡喜,或覺得佛像本應如此。產生這些心理感受,都是因為敬造佛像的過程中遵循了歷史上傳承下來的規(guī)范法度,其實就是比例關系。佛像與普通人體的比例關系有很多不同,既要在大眾面前讓人覺得佛很親切,心理上容易接受,又要與普通人有不同之處,這就需要對佛像各部位的比例關系進行規(guī)范。

  五、比例關系衍生的細節(jié)。佛像優(yōu)美的形象和線條,絕大多數(shù)都是由比例關系衍生的。

  六、方與圓、細節(jié)與體塊。本節(jié)建立在一定的美術基礎上,側重于美術評論。

  七、臉與髭、松與緊。“髭”是面部的短須。在唐代以前的佛教歷史上,佛像通常都帶著短須。不僅是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人們熟知的菩薩也都是面帶短須的男性形象。這是為了強調佛是現(xiàn)大丈夫相,并非貶低女性社會地位(從歷史上看,唐代女性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

  八、卍字與*輪。這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但在佛教正式的造像法度中,這些本不應該是問題。

  九、肉髻、發(fā)髻與寶髻。這三種髻包括了無見頂相[2]以及佛在成道時頭頂隆起的肉髻。佛陀的肉髻不僅是皮膚的變化,連骨骼也同時鼓起來,經典中說“形似積粟覆甌[3]”,就像堆積的小米覆蓋在一個陶罐上。這個形象并非保持不變,佛陀頭頂每半月都長出頭發(fā)。有一位弟子在為佛理發(fā)時,非常緊張,生怕割傷佛的肉髻、寶髻,所以特別謹慎。佛說:“你要放下。”經過佛陀幾次開示,這位弟子在一次為佛理發(fā)后開悟了。

  十、過分的批評與無度的放任。本節(jié)討論現(xiàn)代人對于佛像的一些誤讀——有過分的批評,也有無度的放任。不少人認為造像法度過分繁瑣,因而在造像時不顧法度,任意發(fā)揮。有些美術行業(yè)的人,動手創(chuàng)作之初感覺很好,便以為所造的是如法的佛像,甚至批評佛教造像法度。更有甚者,在無度放任之后所造出的已根本不是佛像,還在堅稱這就是佛像,而不強調是自己的創(chuàng)作。所以,遵循法度很重要。

  十一、西方寫實與東方線條。

  十二、塑繪修養(yǎng)與宗教情操。本節(jié)介紹塑像和繪畫佛像的修養(yǎng),以及美術造型能力和宗教情操的結合。

精彩推薦